《愚溪诗序》训练练习题复习.doc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愚溪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愚溪诗序》文言...《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愚溪诗序》作者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愚溪诗序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①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愚溪诗序》文言文阅读题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予家是溪家:安家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我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涵盖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孤独7.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以染也 / 予以愚触罪。
愚溪诗序1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愚溪诗序【课文背景知识】愚溪,近郊的一条小溪。
作者曾作有八愚诗,本文是八愚诗的序,诗已亡失。
八愚诗虽早已失传,而此序独传诵千古。
与作者其他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一样,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而吞吐万端,转换自如,在抑扬委婉中曲尽衷肠,是其贬居间的刻意之作。
【字词综合运用】谪〔zhé〕:封建时代特指贬官。
塞〔sāi〕:堵,填满空隙:把窟窿塞住。
适〔shì〕:刚巧,恰好:适逢其会。
睿〔ruì〕:明智、通达。
悖〔bèi〕:违背:并行不悖。
鉴〔jiàn〕:镜子,引伸为照:光可鉴人。
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做或者不愿做。
牢笼:这里用作动词,包罗。
纪:通“记〞。
【重点难点讲解】本文的重点是理解作者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难点是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详细分析见“课本难题提示〞。
【知识延伸检索】一、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人,世称“柳河东〞。
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
十四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十九年,拜HY御史里行。
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助王叔文HY弊政,因遭守旧派朝臣、藩镇、宦官的反对,HY失败,柳宗元被贬为司马。
同贬者刘禹锡等七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召赴京师,三月,又出为刺史,人称“柳〞,十四年〔819〕,卒于任所。
柳宗元是中唐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为“韩柳〞。
他在政治上坚持HY集权,反对分裂割据,主张政治革新,“以生人为己任〞,强调利国利民之“道〞,“辅时及物为道〞。
他的哲学思想很复杂,一方面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一方面又笃信佛教。
他有进步的文学观,主张“文者以明道〞,要求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倡导内容充实、形式生动的文章,反对“赏辞而矜书,粉饰以为工,道密以为能〞的片面追求形式美的创作倾向,自己创作了大量论辩精辟、寓意深入、能多方面反映社会现实、文笔明丽峻洁、多种体式的优秀散文作品,为唐代古文运动作出重大奉献。
高二语文《愚溪诗序》学习要点与知识能力训练检测

《愚溪诗序》学习要点与知识能力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了解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四岁晓辞赋,十三岁富文名,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取博学宏词科,三十一岁任监察御史。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柳任礼部员外郎,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王伾集团(永贞革新146天),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二王八司马事件)。
10年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卒年47岁。
与韩愈一起倡导中唐古文运动,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
其文诙谐幽默,讽刺时弊,挥洒自如。
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其山水游记文笔清丽,意境幽深,情景兼容,是中国山水文学的经典之作。
其诗风格调闲逸,孤峭清冷,被苏轼称为“外枯而内膏,似淡而实美”,“发纤称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柳宗元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寓言散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类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类:《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类:《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二)析题《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
“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
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
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
它和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关于序文:是实用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也叫“书序”。
本文就是书序,是柳宗元陈述写作《八愚诗》的旨趣的。
一般说来,序有两种。
一种是赠序(别序)。
作文相赠,表示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种是宴集序。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
《愚溪诗序》训练题

《愚溪诗序》训练题一、基础检测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又峻急多坻.(chí)石冉.(rǎn)氏尝居也B、幽邃.(suì)浅狭蛟龙不屑.(xiè)C、漱.(sù)涤万物塞其隘.(yì)D、违于理悖.(bèi)于事睿.(ruì)而为愚者也2、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岸B、得泉焉,又买居.之居:居住C、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包罗D、睿.而为愚者睿:明智:通达3、与例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例:予得专而名焉A、得其尤绝者家焉B、沛公军霸上C、然则虽辱而愚之D、族秦春,秦也4、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名之以其能。
B、得其尤绝者家焉C、合流屈曲而南D、不能兴云雨5、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善鉴.万类(照,照彻)灌水之阳.(南)B、多坻石..(水中高起的石头)睿.(明智、通达)而为愚者也C、夫水,智者乐.也(爱好,喜爱)智而为.愚者也(装作)D、名之以其能.(功能)又买居.之(积蓄、储存)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姓是溪为冉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溪虽莫.利于世C、而善鉴.石类以铜为鉴.D、而适.类于予舟行适.临汝7、同“以.愚辞歌愚溪”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二项是()A、予以愚触罪B、汝殁以六月二日C、亦颇以文墨自慰D、咸以愚辱焉8、以下句中的“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B、望洋向若而叹曰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D、言之,貌若甚戚者9、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的语法特点。
(1)名之以其能(2)寂寥而莫我知也(3)今是溪独见辱于愚(4)夫水,智者乐也10、将下列各句按语法特点加以分类。
①名之以其能②谪潇水上③夫水,智者乐也④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⑤莫我若也⑥寂寥而莫我知也⑦皆出山下平地⑧今予家是溪⑨溪虽莫利于世⑩予虽不合于俗介宾结构后置省略“于”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二、语段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阅读练习1 人教版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阅读练习1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齿斤齿斤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1.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此可推知愚溪在灌水之。
解析:由“灌水之阳有溪焉”得知愚溪应在灌水之北。
答案:北2.下面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得其尤绝者家.焉A.且庸人尚羞.之B.左右欲刃.相如C.可烧而走.也D.吾得兄.事之解析:A.羞:意动用法;C.走:使动用法;D.兄:名词作状语。
B.刃: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
B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
答案:B3.“愚溪”三易其名,称“冉溪”是以为之命名,称“染溪”是以为之命名,作者称其为“愚溪”则是以为之命名。
解析:对照原文,易得出前两个答案。
联系文中“以愚治罪”“爱是溪”“古有愚公谷”等语句,再结合作者的身世境遇、个人情趣及在当时环境中的主观感受,就可以得出第三个答案了。
答案:居者姓氏溪水功用居者性格特点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1.选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例句: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A.而君幸于赵王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受制于人D.于是入朝见威王解析:例句及A、B、C三句均为被动句,D句不是。
答案:D2.注音并释义。
(1)又峻急多坻.石坻(2)睿.而为愚者也睿(3)违于理,悖.于事悖答案:(1)坻:chí,水中高起的石头。
《愚溪诗序》练习教师版

《愚溪诗序》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买居.之,为愚泉居:占据B.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面C.夫水,智者乐.也乐:喜爱、爱好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像A(占有,拥有)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寡人之于.国也C.故更之.为愚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D.其.南为愚亭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A.介词,用;介词,因为。
B.介词,被;介词,对于。
C.代词,它。
D.代词,它的;代词,自己)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作者委婉地表达对黑暗政治抗议的一组是()①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②予虽不合于俗③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④遂负土累石,塞其隘⑤以予故,咸以愚辱焉⑥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
B.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可是,作者把“愚”字强加在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
溪、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全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
C.文章第四段,写到宁武子和颜回,说他们都不是真的愚笨,是聪明人装糊涂,而自己就完全不一样了,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做出了与事理相悖的事情,表达了自己的羞愧。
D.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和描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
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帖,不愧是传世的名篇。
C(不是表达自己的羞愧,而是曲折的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愤懑。
)5.把下面文言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3分)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愚溪诗序.

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C (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A.所以凡是愚蠢的人,没有我像了。 B.所以凡是为了愚蠢的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我愚蠢的。 C.所以凡是愚蠢的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我愚蠢的。 D.所以凡为了愚蠢的人,没有我像了。
练
习
D
14.溪水无辜,而作者却以愚的称号屈辱它, 改溪名为愚溪,其理由是: A.因“古有愚公谷”而“今予家是溪”, 便改溪名为愚溪。 B.因“予以愚触罪,便改溪名为愚溪。” C.因“冉氏尝居”,溪曰冉溪,溪可以染, 又谓之染溪,土之居者争辩不休,便改溪名 为愚溪。 D.因为“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 “我”又“以愚触罪”,故改溪名为愚溪。
练
习
9.下列哪一句中的“类”与例句中的“类” 相同 类似,像 C 例句:无以利也,而适类于予 种类 [ ] 条例 A.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B.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C而乡道,类非俗 大致 吏之能为也(乡道:向着正道)
练
习
10.与“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画线处句 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 A.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古之人不余欺也 题干中的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句为被动 句,其他三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句
[例]
式
1.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 沛公安在?(2)子何恃而往?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莫我肯德。(2)古之人不余欺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
3.“之”“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其他 义。 [例] (1)何陋之有?(2)唯才是举。 (3)唯予马首是瞻。 4.介词宾语前置 [例] (1)国胡以相恤。(2)一言以蔽之。
D
〈愚溪诗序〉练习

10分)《愚溪诗序》基础知识测试1.《愚溪诗序》是《》的序,序是写在正文或文集之的一种文体。
2.柳宗元,字,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了“”。
3.且臣少仕伪朝,,,。
4.臣生当陨首,。
,谨拜表以闻。
15分)1.龂.龂然塞.其隘.智者乐.坻.石2.不屑.幽邃.睿.智悖.逆3.铿锵..更.改佯.愚..漱涤20分)1.灌水之阳.2.可以染也3.犹.龂龂然4.谪.潇水上5.买居.之6.累.石7.幽邃.8.蛟龙不屑.9.终日不违.10.睿.而为愚11.悖.于事12.善鉴.万类13.眷慕..14.漱涤万物15.牢笼百态(16分)1.凡①愚泉凡六穴②故凡为愚者2.适①适类于予②始适还家门③处分适兄意3.莫①至莫夜月明②莫能争是溪③嬉戏莫相忘4.绝①噌吰如钟鼓不绝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得其尤绝者5.焉①且焉置土石②得其尤绝者家焉③专而名焉④杀鸡焉用牛刀⑤盘盘焉,囷囷焉(14分)1.盖上.出2.合流屈曲而南.3.无以利.世4.智.而为愚5.虽辱而愚.之6.具表以闻.7.宜业.其家25分)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2.名之以其能3.夫水,智者乐也。
4.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10分)《愚溪诗序》基础知识测试1.《愚溪诗序》是《》的序,序是写在正文或文集之的一种文体。
2.柳宗元,字,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了“”。
3.且臣少仕伪朝,,,。
4.臣生当陨首,。
,谨拜表以闻。
15分)1.龂.龂然塞.其隘.智者乐.坻.石2.不屑.幽邃.睿.智悖.逆3.铿锵..更.改佯.愚..漱涤20分)1.灌水之阳.2.可以染也3.犹.龂龂然4.谪.潇水上5.买居.之6.累.石7.幽邃.8.蛟龙不屑.9.终日不违.10.睿.而为愚11.悖.于事12.善鉴.万类13.眷慕..14.漱涤万物15.牢笼百态(16分)1.凡①愚泉凡六穴②故凡为愚者2.适①适类于予②始适还家门③处分适兄意3.莫①至莫夜月明②莫能争是溪③嬉戏莫相忘4.绝①噌吰如钟鼓不绝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③得其尤绝者5.焉①且焉置土石②得其尤绝者家焉③专而名焉④杀鸡焉用牛刀⑤盘盘焉,囷囷焉(14分)1.盖上.出2.合流屈曲而南.3.无以利.世4.智.而为愚5.虽辱而愚.之6.具表以闻.7.宜业.其家25分)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2.名之以其能3.夫水,智者乐也。
最新愚溪诗序 课内四基达标

愚溪诗序课内四基达标1.下列读音不当的一项是( )A.故更(gēng)之为愚溪谪(zhé)潇水上B.遂负土累(lěi)石塞(sāi)其隘(ài)C.又峻急多坻(chí)石夫水,智者乐(yào)也D.漱(shòu)涤万物悖(bèi)于事2.下列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①嘉木(奇特) ②漱涤(洗涤) ③乐水(爱好)④买居之(居住) ⑤睿智(明智) ⑥灌水之阳(南)A.①③⑥B.②④⑥C.④⑤②D.①④⑥3.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岸B.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牢笼:包罗C.得泉焉,又买居之居:居住D.睿而为愚者睿:明智:通达4.与例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例:予得专而名焉A.得其尤绝者家焉B.沛公军霸上C.然则虽辱而愚之D.族秦者,秦也5.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名之以其能。
B.得其尤绝者家焉C.合流屈曲而南D.不能兴云南6.对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这句话从字面看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歉疚之情,暗含对自身所受屈辱的愤懑不平之意)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是虽辱而愚之,可也”(终于找出溪水命名为“愚溪”而不为冤屈的理由,作者内心得以平衡,甚为舒畅。
)C.“今予遭有道而违天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这句话是说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是天下最愚蠢的人。
这是正话反说,词兼褒贬,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D.“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这句话体现出作者置身大自然,返璞归真,自得其乐的思想,不是在宣扬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而仍然是在抒发内心深处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
)7.文章说有三种愚人,一种像宁武子那样,“ ”;一种像颜回那样,“ ”。
宁武子是“ ”,颜回是“ ”。
愚溪诗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愚溪诗序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
其南为愚亭。
池之中为愚岛。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买居之,为愚泉居:占据B.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面C.夫水,智者乐也乐:喜爱、爱好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像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寡人之于国也C.故更之为愚溪入之愈深,其进愈难D.其南为愚亭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作者委婉地表达对黑暗政治抗议的一组是①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②予虽不合于俗③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④遂负土累石,塞其隘⑤以予故,咸以愚辱焉⑥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同步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谪.潇水上(zhé)犹然(zhì)B.遂负土累.石(lěi)塞.其隘(sè)C.又峻急多坻.石(dǐ)漱涤.万物(tāo)D.悖.于事(bèi)睿.而为愚者(ruì)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①嘉.木(奇特)②漱涤.(洗涤)③乐.水(爱好)④睿.智(机灵)⑤灌水之阳.(南)⑥幽邃.(暗淡)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④⑥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善鉴.万类以铜为鉴.B.莫.我若也溪虽莫.利于世C.适类于予舟行适.临汝D.故.姓是溪为冉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名.之以其能命名,动词。
B.而名.莫能定名称,名词。
C.夫水,智者乐.也享受,动词,读“yào”。
D.乐.而不能去也快乐,高兴,动词,读“l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曰:冉氏常居.也居住,动词。
B.得泉焉,又买居.之安置,动词。
C.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类似,好像,动词。
D.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种类,名词。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溪虽莫利.于世B.睿.而为愚者也C.宁武子“邦无道则愚.”D.然则虽辱而愚.之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今予家.是溪名词“家”作动词用,安家。
B.智.而为愚者也形容词“智”用作动词,动脑筋。
C.东.流入于潇水方位名词“东”作动词“流”的状语,向东。
D.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东北”作“行”的状语,往东北。
8.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①灌水之阳有溪焉②得其尤绝者家焉③以予故,咸以愚辱焉④予得专而名焉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B.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C.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最新《愚溪诗序》练习

《愚溪诗序》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悖谬(b60 睿智(ru) 幽邃(Su) 宁武子(n汛g)B.坻石(Cm) 不屑(刘60) 眷慕(m凸) 塞其隘(s副)C.漱涤(d) 潇水(X旧0) 鸿蒙(m6ng) 清莹秀澈(ch6) D.谪居(zh6) 屈曲(qD) 触罪(ch0) 锵鸣金石(剖6ng) 2.下列各组词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负土累石(累,堆积) 善鉴万类(万类,万物)B.牢笼百态(牢笼,包罗) 锵鸣金石(锵,锣鼓发出的声音) C.适类于予(适,正,恰好) 混希夷(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D.邦无道则愚(邦,国家) 嘉木异石错置(错置,杂乱地陈列着) 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B.合流屈曲而南C.邦无道则愚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灌水之阳有溪焉②皆山水之奇者B,①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②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C.①灌水之阳有溪焉②予得专而名焉D.①寂寥而莫我知也②则天下莫能争是溪5.下列各句中的“然”字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A.土之居者犹断断然B.则茫然而不违C.昏然而伺归D.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6.下列各句中“于”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适类于予B.溪虽莫利于世C.纪于溪石上D.予虽不合于俗7.对下列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水,智者乐也②莫我知也③莫我若也④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④相同②③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8.翻译句子。
(8分)①得泉焉,又买居之。
②夫水,智者乐也。
③寂寥而莫我知也。
④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阅读下文,完成9一13题。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愚溪诗序》阶段测试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①。
俊杰廉悍②,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③,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
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④,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矣,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予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⑤,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史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者,悉有法度可观。
(选自《柳子厚墓志铭》)[注]①正字:官名。
?②廉:品行端正、清廉。
悍:勇敢。
?③踔(chuō)厉风发:议论纵横,精神振奋。
?④用事者得罪:指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推行新法失败。
?⑤侔(móu):相等。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A.那些显贵的人物,都争着要使柳宗元在自己的门下做官,众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B.那些显贵的人物,都争着要柳宗元走自己的门路,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赞誉他。
C.那些显贵的人物,都争着要使柳宗元从自己的门下举荐做官,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荐赞誉他。
D.那些显贵的人物,都争着要做柳宗元的老师,众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2.是岂不足为政邪!A.在柳州这个荒僻的地方,仍然能施展抱负,做出政绩。
B.在柳州这个荒僻的地方,难以施展抱负,做出政绩。
C.我(柳宗元)是能施展抱负,做出政绩的。
D.我(柳宗元)是难以施展抱负,做出政绩的。
(???)3.写“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的主要意图是:A.说明柳宗元有改革的精神。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愚溪诗序》

训练十九愚溪诗序课前预习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睿.而为愚(ruì)悖.于事(bèi)B。
漱.涤万物(sòu)多坻.石(chí)C。
负土累.石(lèi)锵.鸣金石(qiāng)D。
谪.潇水上(zhé)塞.其隘.(sèyì)答案:A解析:B项“漱"读为“shù";C项“累”读为“lěi”;D项“塞”读为“sāi”,“隘”读为“ài”。
2。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古文观止》说此文“通篇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
作者通过将愚溪拟人化的方法,把自己和溪水交融为一体,批判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B.作者在文中以溪喻人,把景物描写与自己遭遇、心境结合起来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C.文章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D.从全篇看,第1段和第3段是写溪及附近的景,还有命名原因;第2段是写以“愚"命溪的理由;第4段写了“愚”的种类和性质;第5段写愚者之乐;最后一段归结了创作有关诗的理由。
答案:A解析:A项不是将愚溪拟人化。
作者借愚溪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把情感寄寓于景物,情景交融,寓意深远。
3.为下文横线处加上标点。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①智而为愚者也②颜子”终日不违如愚③睿而为愚者也④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答案:①”,②;③",④。
4。
填空:“夫水,智者乐也".语出_______________,原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蛇龙不屑,不能兴云雨"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训练:柳宗元《愚溪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柳宗元《愚溪诗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卜.面小题。
材料一:夫水,羽者乐也。
今是溪①独见辱于愚,何裁?或其流若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地石,大舟不可人也。
幽遂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而,无以利世而适关于于然则虽异而愚之可也。
宁武于“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小于“终日不选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令于遭有道,而违于理,A于事,故凡为患者,其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英能手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差万矣,清莹着澈,锵鸣金石。
匪使愚者喜笑春幕,乐而不能去也。
干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就漆万物,¥喜百感,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选,曹然而同万,超鸿蒙,混京夷,寂察而笑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
(节选自押宗元《愚溪诗序》)【注】是溪:指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因参加政治革新被贬水州,定居于此,并更其名为“愚溪”。
材料二:(庄子)以谬悠①之说,芯片之言,无端崖②之料,时恣纵而不傥,不以附见之也。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以卮言③为受好,以玄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矣,而不效悦④于万物。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书虽Jt脩,而连拧⑤无伤也;其辞虽参差⑥,而散黄•⑦可现。
彼其充实,不可以已。
上与浊岁才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其于本也,弘大而群,深间而辟:其于宗也,可谓料造⑧而上遂矣。
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周,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节选自《庄子•天下》)【注】①谬悠:虚空悠远。
引申为荒诞无稻。
②端崖:边际。
③厄言:指不若边际的议论,绝衍:潦行不定的意思。
④放倪:即“傲睨”,傲视。
⑤连狞:宛转的样子。
⑥参差:谓其辞旨神奇多变。
⑦散诡:奇异.®倜适:亦作“阚适”,条达之意。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聘答即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无以A利世B而适C央于予D然E则F虽辱G而愚之H可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子,指孔子得意弟子颜回。
[《愚溪诗序》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愚溪诗序
![[《愚溪诗序》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愚溪诗序](https://img.taocdn.com/s3/m/72c783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5.png)
[《愚溪诗序》学习重点和能力训练 ]愚溪诗序一.学习重点(一)作者介绍柳宗元(公元 773-819 ),唐河东人,字子厚。
贞元九年进士,中博学宏辞科。
顺宗永贞元年任礼部员外郎,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活动。
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
元和十年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
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诗文皆工,尤善于散文,山川游观短记最为人歌颂。
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议者。
传世有《柳河东集》《唐柳先生集》。
关于他的文章,韩愈的评论是 "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二)思虑题1.第一段, "注水之阳 "的这条溪水有几个名字?每个名字得名的缘故是什么?2.第二段,作者《八愚诗》中提到的 "八愚 "在二段能否能找到?3.第三段, "智者乐水 "可见水素来是智者的象征,为何作者一反惯例,用 "愚"来玷污这溪?4.第四段,作者提到的 "为愚 "和"真愚 "的人分别是谁?为何?5.第五段,表现了作者如何的人生态度?(三)课文剖析1.第一段,该溪水有三个名字: "冉溪 "得名的原由是 "冉氏尝居也";"染溪 "得名的原由是 "能够染也 ";"愚溪 "得名的原由有三个, "予以愚触罪 ""古有愚公谷 ""名莫能定 "。
其实前两个命名都是铺垫,作者要说的是溪水的真名古人就有两种提法,到现在大家争辩不休,那么因愚犯法来此安家的我,就套用古代山谷里面住着愚公因此得名的典故,把它的名字改了吧。
2.第二段, "八愚 "是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厅、愚岛。
这"八愚 "有的是天然形成的(前四个),有的是人工修筑的(后四个)。
语文 5.19《愚溪诗序》测试(1)(人教大纲版第四册).doc

愚溪诗序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其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夫水,智者乐.也(lè,爱好,喜爱)B.又峻急多坻.石(chí,水中高起的石头)C.而善鉴.万类(jiàn,照)D.锵.鸣金石(qiānɡ,金石碰击的声音)解析:A项,乐:yào,爱好,喜好。
答案:A2. 对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②以.愚辞歌愚溪③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④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A.两个“以”相同,两个“然”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然”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然”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然”不同解析: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把一类的意思;第一个“然”字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第二个“然”字是代词,这样。
答案:B3. 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水,智者乐也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③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④寂寥而莫我知也A.①③两句句式相同,②④两句句式不同。
B.①②两句句式不同,③④两句句式相同。
C.①④两句句式相同,②③两句句式不同。
D.①②两句句式相同,③④两句句式相同。
解析:①为判断句,②为被动句,③④为宾语前置句式。
答案:B4. 下列句子的译文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适类于予②无所避之A.①与我正好相似②各种事物都无法逃过(我的笔端)B.①正适用我这类人②没有可以避难的地方C.①正适用于我这类人 ②(我)想逃却没有地方D.①与我正好相似 ②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解析:适:恰好,正。
答案:A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
后人因为他家籍河东,所以称他为“柳河东”。
B.在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
不久,革新失败他被贬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改贬为柳州刺史,后病终于柳州,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愚溪诗序》训练题
一、基础检测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又峻急多坻.(chí)石冉.(rǎn)氏尝居也
B、幽邃.(suì)浅狭蛟龙不屑.(xiè)
C、漱.(sù)涤万物塞其隘.(yì)
D、违于理悖.(bèi)于事睿.(ruì)而为愚者也
2、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北岸
B、得泉焉,又买居.之居:居住
C、漱涤万物,牢笼
..百态牢笼:包罗
D、睿.而为愚者睿:明智:通达
3、与例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例:予得专而名焉
A、得其尤绝者家焉
B、沛公军霸上
C、然则虽辱而愚之
D、族秦春,秦也
4、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名之以其能。
B、得其尤绝者家焉
C、合流屈曲而南
D、不能兴云雨
5、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善鉴.万类(照,照彻)灌水之阳.(南)
B、多坻石
..(水中高起的石头)睿.(明智、通达)而为愚者也
C、夫水,智者乐.也(爱好,喜爱)智而为.愚者也(装作)
D、名之以其能.(功能)又买居.之(积蓄、储存)
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故.姓是溪为冉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溪虽莫.利于世
C、而善鉴.石类以铜为鉴.
D、而适.类于予舟行适.临汝
7、同“以.愚辞歌愚溪”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二项是()
A、予以愚触罪
B、汝殁以六月二日
C、亦颇以文墨自慰
D、咸以愚辱焉
8、以下句中的“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B、望洋向若而叹曰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言之,貌若甚戚者
9、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的语法特点。
(1)名之以其能(2)寂寥而莫我知也
(3)今是溪独见辱于愚(4)夫水,智者乐也
10、将下列各句按语法特点加以分类。
①名之以其能②谪潇水上
③夫水,智者乐也④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⑤莫我若也⑥寂寥而莫我知也
⑦皆出山下平地⑧今予家是溪
⑨溪虽莫利于世⑩予虽不合于俗
介宾结构后置省略“于”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二、语段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夫水,智者乐也。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恰好
B、邦无道.则愚道理
C、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这条
D、超鸿蒙,混.希夷混同
2、与“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B、李氏子蟠,年十七,能行古道,学于余。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B、东流入于.潇水
予虽不合于.俗
C、寂廖而莫.我知也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颇以.文墨自慰
以.愚辞歌愚溪
4、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头写愚溪“无以利世”,是为了突出它的有利于世,有益于人。
B、作者以宁武子和颜回的愚与自己的愚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自己与世道的不和,
也表现了自己品性的高洁。
C、“今予遭有道”,是正话反说,旨在刺世,含蓄隽永
D、“寂寥而莫我知”的感叹,包含着沉重的失意、悲凉和苦涩,是他对社会强烈
控诉的自白。
5、翻译下列句子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
皆不得为真愚。
D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参考答案
·学能自测·
一、基础自测
1、C
2、B
3、C
4、D
5、A
6、B
7、CD
8、AC
9、(1)介宾短语后置 (2)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3)被动句 (4)判断句
10、介词结构后置①⑨⑩省略“于”②⑦⑧判断句③被动句④宾语前置⑤⑥
11、B
二、语段阅读
1、B
2、C
3、B
4、C
5、A
·拓展研究·
1、D
2、C
3、D
4、B
5、道:①走,②路,③道路,④风尚,⑤讲、说
负:①破,拱开,②背,③依仗,④违背,⑤失败
得:①发现,②得到,③得意,④能够
殆:①几乎,②危险,③大概,④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A
7、于是(我们)轮流拿起锄头,柴刀,铲出杂草,砍掉那些杂乱堆着的树木,点一把火把它们烧掉,于是长得好看的树木挺立出来了,秀美的竹子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显示出来了。
8、D
湖北省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常士忠编写
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