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口的自

然增长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必修2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必修2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知识上必须了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2、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动因理论; 3、从综合性的角度分析评价人口迁移和地理环境
之间的关系。
1、通过学习展示,让学生学会对案例的分析和总
结; 学生学习能
2、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知识所指内容 力分析
中,深入实践相关的知识;
3、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分享。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必修 2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必修 2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

移》
1、从人口迁移的概念入手,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
流动的不同; 教材分析
2、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3、小结:人口迁移的概念
4、问题:本地的小明在外地就业,是否属于人口
迁移?
5、学生互动、辨析,从而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 教学过程
动。
6、视频简介“百万三峡移民”Βιβλιοθήκη 7、问题:导致人口迁移的原因
8、学生互动研讨,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9、图片展示:某地移民前后的景观对照
10、突出“人口迁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节知识的着眼点是了解基本的概念,同时能正确
教学策略选 领悟身边的正常人口迁移现象,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
择与设计 初步的阐述这类现象。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的策略上,
主要基于两点:
1、培养学生的对地理概念和现象的基本理解的核
心素养;
2、注重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实践的习惯。
1、导入:视频介绍“闯关东”
2、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时间发生的背景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5)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1)全球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20°N~60°N地带最为集中。

(2)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拔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①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

②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2.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等。

(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1.人口分布通常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但人口密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还要看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2.人口稀疏区的分布人口稀疏区多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度干旱区、极度寒冷区(两极地区)、气候湿热区(热带雨林区)、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等。

3.热带地区的高原、山地多为人口密集区热带高原、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降水适中,排水条件好,蚊虫等害虫较少,适宜人口居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变式训练】(2009·全国文综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基本特点: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丕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2.主要规律1-从全球来看,世界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V )【判断】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I 欧洲西部I ■■底国、法国、褪国.荷兰等国 I 北吳乐部I -廡国东逐和加寧丸东用那东亚H 我国东部'帮鲜半岛和H 亦中南沛零地鹵亚H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2.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地区的人口多聚居在城市。

(V)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影响气候①严寒的高纬度地带,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②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人口较为密集2.人文因素(1)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判断】1.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区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区。

(V)2.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

(V)3.东亚和南亚人口稠密是因为经济发达。

(X)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导引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下面为世界人口分布统计图。

二I開点I I'U SO405060-人口出例(%}图Ilit界不同海拔人l丨甘布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低平中、低沿海O 核心归纳1.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极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N就严60° 40° 2{严呼20° 40°n.]10.46.110-20汕4054)占世界人口叱例(储)口呃海岸U (K ?F 米范M 内陆地面枳打洲总面积的比侧■距海岸2(KJ 千米世帼刈人口片洲息人H 的比M 图3世界齐大洲距離岸出町千米范|讯内陆地山i 积*人口舟各洲总面积“恿人口的比例1. 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教学课件(共180页,含问题研究)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教学课件(共180页,含问题研究)
-21-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问题探究 我的老家“房上”,又称“房十里”,是说十里之内都是“房上”的地 界,“房”也带有“青砖大瓦房”的意思。 旧时,皖北一带乡村,“瓦房”是富裕的标志。那是淮河以北,平原深 处,掩在“两淮”密集的村落里。淮河流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流 域……(摘自《平原深处的村庄》) 结合材料探究: (1)分析皖北平原上村庄稠密的原因。 (2)分析淮河流域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24-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自然因素人口分布Biblioteka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
土壤
布;土壤肥力、性能不同,人口的分
布不同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
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 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
居民密集点
案例
我国东北肥沃黑 土的分布地区, 人口密度大
人口密集,形成 城市,如攀枝花、 克拉玛依、鹤岗 等
-28-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体现了对学生区域 认知的考查。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大洲为亚洲,①地区位于印度 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展历史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 多人口,因此现在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该地现代工业发展较晚,经 济较为落后,不属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故选C项。第(2)题,②地 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人类生 存。故选D项。 答案:(1)C (2)D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趋向于热带雨林地区 B.趋向于中、高纬度地区 C.趋向于岸边(海岸、河岸) D.趋向于地势平坦的高原地区 (2)图中甲处被周围人口稀疏区包围而形成了孤岛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的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第1节《人口的变化》ppt课件

(2)表现:
差异
具体表现
到20 世纪
现代型
70年 发达国家进入________ 时 代中 间期
目前 大多数现发代型展中国家还没有完 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
1.判断正误并思考原因。 (1)发达国家人口都为负增长。( ) (2)目前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 家。( ) (3)我国和日本的人口政策是相同的。( )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传统型。( )
(3)×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数量多,因而我 国主要的人口政策为控制人口增长;日本人口老龄 化严重,其人口政策为鼓励生育。
(4)× 大部分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 模式为传统型;但也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 巴等,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 现代型的转变。
2.(1)不是。人口死亡率的高低除了受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影响外,还受年龄结构的影响。例如,发展 中国家青少年比重高,青少年的死亡率低,因而人 口总体的死亡率并不一定高。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课前新知预习 2 课堂互动探究 3 典型例题剖析
4 知识网络构建 5 学习效果检测 6 课后强化作业
课前新知预习
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3.运用有关资料,结合时政材料,分析人口问题及 对策。
不平衡
国家
具体特点
发达 人缓口慢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国家 人口增长________
政治医疗上卫的生独事业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发展
很快
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步,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9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5
方法
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 横轴表示人口死亡率,左纵轴表示人口出生 率,右纵轴和上面的横轴同时表示人口人口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按常 规的直角坐标判读,判读人口自然增长率则 需要画一条通过该点平行于图上斜线的直线, 此直线在右纵轴和上面的横轴截得的相应数 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8
经典例题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其中阴影代表各纬度人口数量。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6
名师指导
低平地区人口分布多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平地区,开阔平坦的地形易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7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土壤肥沃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该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晚,②④错。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3.图中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13
2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如北半球温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历史的长短等。
特点
区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东亚 中国东部、朝鮮半岛、日本中南部等 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②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
4.南纬40°~60°人口占比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历史的长短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第三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因此,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人地关系这一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区域地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

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整体的知识结构上看,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人口合理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可以说本节在全章节中起到总结本单元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教材由“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最大值)、“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最佳值)这样两个标题的对比,可以很好地揭示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显然,最佳值小于最大值。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活学巧用]
1.读我国某城市 2014 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
表,完成(1)~(2)题。
人口
男性 人口/万
女性 人口/万
0~14 岁
15~29 岁
30~44 岁
45~59 岁
≥60岁
5.14 25.14 14.68 4.94
1.76
3.84 37.1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C.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在客观上开发了 新大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也改 变了人种的空间 分布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 亚、北非石油输出国石油 资源的开发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 均的状况,促进迁入国的 经济发展,缓和迁出国的 人口压力,但也造成迁出 国的人才流失
二、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古代
影响 因素
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 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人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思考探究: (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 提示:(1)国内人口迁移。 (2)“闯关东”、“下南洋”等。
[自主学习]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 变。 2.分类国 国际内人人口口迁迁移移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中国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
型向__现__代__型___的转变
7
(3)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_社__会__经__济___发展、传统文 化观念、相关的_人__口__政策等。 【思考】 1.结合下图分析: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点?
提示 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体现了人口 增长逐渐加快的趋势。
16
答案 (1)192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年以后,世界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3)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的发展。鼓励 生育,接纳移民。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 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2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总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 长迅速。第(2)题,在“二战”之前,没有国家实施限制人口增 长的政策,人口增长较慢是由于受到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 的制约。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增长。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 对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影响。 答案 (1)C (2)D
福利制度;
影响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19
知识拓展 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 化社会。
20
【即时巩固】 1.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示意图”,回答(1)~(2)题。
21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精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精选】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8/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谢谢欣赏!
2019/8/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6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自学导航
双基达标
名师点拨
读图指导
能力提升
8.结合下面的相关图表,分析完成问题。
地理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自学导航
双基达标
名师点拨
读图指导
能力提升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 22.6%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可能是不断增长,耕地发展的趋势可能是不断减 少。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耕地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农业生态系 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①把“实行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②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
0.12
1、 请大家计算上面表格所给出的两个 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比较哪个国家的人 口增长得更快一些? 2、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 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3、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顺德的人口增长?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条件:
一、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 二、受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
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体表现: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 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 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 策等。 举例(P3) 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人口
• “高-低-高”型 过 渡
• “三低”型
时间(年) 1970
出生率 (%)
3.34
1999 1.52
2002
1.29
自然增长率 (%)
2.58 0.88
0.65
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 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 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 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1999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看下面的“J”型曲 线图,思 考:
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 的增长趋势? 什么时候增长最快?
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J”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人口增长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二、人口增长模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 大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 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极低的自然增
长率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
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韩国
1.4
0.5
0.9
印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0.9
1.8
巴西
2.1
0.6
1.5
尼加拉瓜
3.6
0.6
3.0
古巴
1.4
0.7
0.7
尼日利亚
4.2
1.3
2.8
埃及
2.6
0.8
2.0
巴布亚新几内
3.4
1.0
2.4

(一)发达国家或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欧洲:-0.1%; 德国、匈牙利:连续多年为负; 日本:0.2%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0.4
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
生产力发展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低-低-低”
特点:
➢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 同,趋于稳定;
➢2.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 ➢ 3.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 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
国家。
类型
时期
特征
原因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人类社会 初期
农业社会 时期
产业革 命时期
后工业 化时期
极高、极高、极低 高、高、较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
一:“三低”特征;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
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 增长或者负增长。 意大利、匈牙利、瑞典 德国、波兰、奥地利 英国、比利时、芬兰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高-低-高”
• 特点:1.人口死亡率下降; 2.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3.人口增长迅速;
代表国家:20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于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
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之间是什 么关系?
1、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从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起。
2、 此类模式出现在什么国家?为什么? 3、非洲人口受什么因素影响?这又从 反面说明了什么?
社会初期) 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 、较低的自然增
长率 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特点:

1.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2.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

3.人口增长缓慢;
• 分布地区:
• 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高-低-高”模式(工业革命)
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力水平提高
• 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
中国人口增长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韩国
一些国家2000年的人口自然变化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印度
巴西
尼加拉瓜
古巴
尼日利亚
埃及
巴布亚新几内亚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2、高-低-高模式 3、低-低-低模式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1、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出生率=—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
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100%=__________ ×100%
总人口数
总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0.8%之间
(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 1.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
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 • 2.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过渡型”和“现代型”
非洲国家2000年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高达 3.8%和2.4%,其中一些国家的出生率接近或 超过5%,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本课目标:
1、了解人口出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 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研究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 型的特征;
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 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 布及其成因。
“世界60亿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亿位居民诞生。联合国将 地球村第60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这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确定的。世界人口 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 。在过去的200年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 时间越来越短:在19 世纪初全球仅有10 亿人 ,125年后达到了20亿;在1957年世界人口突 破了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 50 亿;1999年10月12日突破60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