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乘法法则.2、学情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3、教材分析: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4、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教学难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2)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乘法运算,实际上是两个正有理数相乘的运算,以及一个正有理数与0相乘,如:(+2)×(+3)=+6(+2)×0=0如果两个有理数相乘,其中有负数时,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设计意图: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由此引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几种情况,既复习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又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问题2在实验室中,用冷却的方法可将某种生物标本的温度稳定地下降,每1min下降2 ?C,假设现在生物标本的温度是0 ?C,问3min后的温度的多少?追问1:你认为问题要我们“观察”什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发现规律?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画出图形:如果把温度下降记作“-”,那么由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正数乘负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设计意图:先得到一类情况的结果,降低归纳概括的难度,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问题3在上述实验的情况下,问1min前、2min前该生物标本的温度各是多少?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画出图形:这里,以现在为基准,把以后时间记作+,以前时间记作-,那么1min前记作-1,观察示意图可得,1min前生物标本的温度是2 ?C,用算式表示,有(-2)×(-1)=22min前(记作-2)生物标本的温度是1min前温度的2倍,可以写成(-2)×(-2)=4鼓励学生模仿正数乘负数的过程,自己独立得出规律.类似的计算,(-2)×(-3)(-2)×(-4)(-2)×(-5)设计意图:为得到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模仿、概括的能力.追问1: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各填什么数?(-1)×3=,(-2)×3=,(-3)×3=.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追问2:类比正数乘负数规律的归纳过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负数乘正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追问3: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下的`结论有什么共性?你能把它概括出来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讨论过程,自己得出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并进一步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既使学生感受法则的合理性,又培养他们的归纳思想和概括能力.问题4 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自己给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课堂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看教科书.追问: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你能举例说明吗?例1计算:(1)(-5)×(-6)(2)(3)(4) 8 ×(-1.25)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教师说明:在(3)中,我们得到了1.与以前学习过的倒数概念一样,我们说与互为倒数.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设计意图:本例既作为巩固乘法法则,又引出了倒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有理数乘法法则,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乘法运算。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实施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训练。
-采用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教学目的:
-检验学生对乘法法则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乘法分配律等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学目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乘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简化计算过程。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一道关于有理数乘法的数学小故事,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4.合作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道综合性的乘法运算题目,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5.课后反思: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乘法运算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练习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学习两个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力目标:通过推导两个有理数相乘法则的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经历由几组算式推导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的过程教学难点:如何观察给定的乘法公式,从哪些角度总结公式的规律。

三、课前准备:1、复习小学的乘法法则2、出几道小学里已经做过的两数相乘的题目,并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问题:根据课前准备,小学我们计算的两个数相乘都是正数乘正数或者正数乘零,现在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三类,根据这种分类,你能说出两个有理数相乘会出现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类型)预设:学生可能会把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当作一种情况,教师可引导为两种。

(二)观察归纳,学习法则(设计说明:法则的得出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类探究(说明:3组探究重点是探究1)探究1(师生共同活动)问题1。

观察下面熟悉的公式,你能发现哪些规律?3×3=93×2=63×1=33×0=0预设: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观察两个因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样会得到规律:左边因数都是3,右边因数依次减1,而积依次减3。

问题2、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填写下面的结论吗?3×(-1)=3×(-2)=3×(-3)=问题3这组数据的规律,对其他组类似规律的数据也成立吗?自己根据这个规律构造一组数试一试。

问题4、以上两组数相乘属于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你能类比加法法则,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再来观察他们存在什么规律吗?归纳可得:(板书)正数乘正数,结果为正,绝对值相乘;正数乘负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

阶段*学习方法小结:回想探究1的结论,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得到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教师适当引导,得出主要环节:观察-猜想-归纳)(说明:设计意图有两个,一是初一学生学法意识的形成,二是为探究2,3的学习做好引导)探究2(小组讨论)根据刚刚得到的规律,能否得出以下结果?你能从中总结出规律吗?3×3=92×3=61×3=30×3=0(-1)×3=(-2)×3=(-3)×3=(选一组代表上讲台分析,得出结论)归纳小结:(负数乘正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探究3(同桌交流)、利用上面的规律填空,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乘法法则、乘法的运算律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尤其是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理数乘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解决问题。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15元,他给了老板20元,找回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有理数乘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有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培养学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例如,计算-2乘以3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通过示例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扩展问题,如负数的平方、零的乘法等。

通过讨论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公式,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握,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温故知新,做好铺垫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回忆小学学习过的正数乘正数,正数乘零的运算,
例如:2×3=____ ; 1/2×4/7=____ ; 0×4=____。
在学习有理数之后,引入负数后又该怎么计算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负数
乘零。例如:2×(-3);(-2)×3;(-2)×(-3);0×(-3);(-2)×0。

• (2)若a<0,b<0,则ab_____0;
• (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
a、b同号
件?
• (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
件?
a、b异号
阅读,填空:
例1(1)( 5) ( 3) ……………………同号两数相乘
( 5) ( 3)有理数乘法步骤:
=+(
)………………… 得正
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3)×3=-9
(-3)×2=-6
(-3)×1=-3
(-3)×0=0
3
(-3)×(-1)=__
(-3)×(-2)=__
6
(-3)×(-3)=__
9
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左
侧四个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习目标
1.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
法则并能进行熟练地运算;
2.理解有理数的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倒
数。
3.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乘数中出现负数
2×3= 6

2.2.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 例题2:计算-2 × 3。
解答:-2 × 3 = -6。这是一个简单的异号相乘的例子。
3. 例题3:计算0 × 3。
解答:0 × 3 = 0。这是一个任何数与0相乘的例子。
4. 例题4:计算3 × (-2)。
解答:3 × (-2) = -6。这是一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的例子。
5. 例题5:计算(-3) × 4。
2.2.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2.2.1 有理数的乘法》,该章节属于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规则:学生将学习有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理解乘法运算中符号的确定方法。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平台,用于发布课程资料、布置作业和进行课堂讨论。
3.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学视频、PPT课件、在线数学题库、数学学习APP。
4.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互动提问、在线测试。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2.2.1 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将有理数相乘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乘法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2.7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2.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3. 熟练进行两个有理数乘法的运算.4.理解倒数的概念.5.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若干有理数的乘法的简单运算,从中总结归纳出乘法运算的特点及性质.采用研究式学习的方法,并配以一定量的计算来达到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目的.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四、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如果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2)如果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这些结果,是我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获得的.那么能不能把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结果能用有理数来表示吗?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甲水库变化量为:(+3)+(+3)+(+3)+(+3)=(+3)×4=+12(cm)乙水库变化量为:(-3)+(-3)+(-3)+(-3)=(-3)×4=-12(cm)师:大家知道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有理数中也是适用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法》.(二)讲授新课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那么有理数的乘法应该分几种情况?正数×正数正数×0正数×负数0×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式子(-3)×4表示4个(-3)相加,那么接下来的式子大家能不能得到?(-3)×4=-12(-3)×3=(-3)×2=(-3)×1=(-3)×0=接下来的你还能得到吗?当然可以观察上面的等式.(-3)×(-1)=(-3)×(-2)=(-3)×(-3)=(-3)×(-4)=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所以猜想当第二个因数从0减少为-1时,积从0增大为3;第二个因数从-1减少为-2时,积从3增大为6;以此类推.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规律,提示从符合、绝对值的变化等思考。

2.2.1(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2.1(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2)课堂练习不足:课堂练习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
(3)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3.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趣味性:通过引入生动的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数学应用: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有理数乘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利息等。
4.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和课中强化技能环节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5.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课程平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和相关教学辅导资料,供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3.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数学教学视频和案例,用于课堂演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教学手段:采用PPT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以上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教学演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篇1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进展观看、探究、合情推理等力量,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乘法是加法的特别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索:(-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假如小玫从点O动身,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1、学校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乘法的安排律:a×(b+c)=a×b+a×c假如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依据学校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3、同学活动:计算3×(-5)+3×5,留意运用简便运算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肯定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肯定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鼓舞同学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沟通。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主要是乘法的运算律及其简单应用.运算律主要用于简化运算,在整个代数内容的学习中,运算律都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整式加减法,就是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把同类项结合在一起,而同类项合并的根据及时分配律.为将来后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并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运算能力)(2)掌握乘法的分配律,并能灵活地运用. (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恰当地运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可以使乘法运算变得简洁.有理数乘法的三条运算律,通常需要综合和同时使用,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应用,进而可以使有理数乘法运算更快捷、更准确特别是乘法的分配律,要通过一定量题目的训练,让学生体会运用乘法运算律的必要性.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前面两个有理数乘法的学习中,已经知道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分两个步骤:一、确定符号;二、把绝对值相乘,和有理数加法类似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和小学学过的乘法只算数不一样,但学生符号感意识淡薄,确定符号能力有待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如何确定符号,学生会感到困难.运算律小学也学过,但在有理数中运用也是难点,也有个符号问题.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一、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思考:(1)若a <0,b >0,则ab 0 ;(2)若a <0,b <0,则ab 0 ;(3)若ab >0,则a 、b 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ab <0,则a 、b 应满足什么条件?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规律1.几个非零的数相乘: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时,积是正数;当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时,积是负数.2.几个数相乘,其中含有0: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二)自学导航观察归纳4×(5)=____,(5)×4=____; 6×(2)=____,(2)×6=____;即4×(5)=(5)×4; 6×(2)=(2)×6.[2×(3)]×(5)=__________=____,2×[(3)×(5)]=_______=____.即[2×(3)]×(5)=2×[(3)×(5)]思考:上面每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归纳】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乘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乘法结合律:(ab)c=a(bc)注意: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如a ×b 可以写成a ·b 或ab.(三)考点解析例1.计算:(1)(4)×23×(0.25)×(32); (2)24×(-96)×0.75×(-148).分析:根据算式中数的特征以及运算律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解:(1)原式=(4×14)×(23×32)=1;(2)原式=(24×34)×(96×148) =18×2=36.【迁移应用】1.在(0.125)×(2)×(8)×5=[(0.125)×(8)]×[(2)×5]中,运用了( )A.分配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2.计算:(1)(4)×(23)×(25); (2)1.5×0.5×(100)×23; (3)(3)×(115)×(13)×(2011).解:(1)原式=(4×25×23)=2300;(2)原式=(32×23)×(0.5×100)=1×50=50; (3)原式=(3×13)×(115×2011)=1×4=4.(四)自学导航观察归纳5×[3+(7)]=___________=_____,5×3+5×(7)=__________=_____;即5×[3+(7)]=5×3+5×(7);[2+(4)]×(3)=__________=___,2×(3)+(4)×(3)=________=___.即[2+(4)]×(3)=2×(3)+(4)×(3).思考:上面每组运算体现了什么运算律?【归纳】乘法分配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表达:a(b+c)= ab+ac(五)考点解析例2.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112+1456)×(36)解:原式=(112)×(36)+14×(36)56×(36) =39(30)=24.【迁移应用】1.计算(1256+512724)×24的结果是( )A.2B.3C.4D.52.利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34×(81130.04). 解:原式=34×8(-34)×43(-34)×0.04=6(1)(0.03)=6+1+0.03=4.97.例3.计算:(1)(4)×(8)×(316)(6)+6×23; (2)34×(32)3×13.解:(1)原式=32×316+6+4=6+6+4=4;(2)原式=3(6)1=3+61=2.例4.计算:5×313+2×313+(6)×313.解:原式=[5+2+(6)]×313=9×103=30.【迁移应用】计算:(1)99×1845+99×(15)99×835; (2)13×230.34×27+13×(13)57×0.34. 解:(1)原式=99×(184515835)=99×10=990;(2)原式=(23+13)×(13)+(27+57)×(0.34)=13+(0.34)=13.34.例5.计算:(991516)×32.解法1:解:原式=[(99)+(1516)]×32=3168+(30)=3198.解法2:解:原式=[(100)+116]×32=3200+2=3198.【迁移应用】计算:(1)999×(15); (2)(12557)×(15); (3)492425×(5).解:(1)原式=(10001)×(15)=15000+15=14985;(2)原式=(125+57)×15=25+17=2517;(3)原式=(50125)×5=(25015) =24945. 例6.计算:11×3+13×5+15×7+…+12021×2023.解:原式=12×(113)+12×(1315)+12×(1517)+…+12×(1202112023)=12×(113+1315+1517+…+1202112023) =12×(112023)=12×20222023=10112023【迁移应用】计算:11×4+14×7+17×10+…+161×64. 解:原式=13×(114)+13×(1417)+13×(17110)+…+13×(161164)=13×(114+1417+17110+ (161164)=13×(1164)=13×6364=2164例7.有30筐白菜,以每筐25kg 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表示:求这30筐白菜的总质量.解:25×30+4×(0.8)+6×(+0.6)+3×(0.5)+4×(+0.4)+4×(+0.5)+4×(0.3)+5×(+0.3)=750+(3.2)+3.6+(1.5)+1.6+2+(1.2)+1.5=752.8(kg).答:这30筐白菜的总质量是752.8kg.【迁移应用】某服装店以每件35元的价格购进了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50元为标准售价,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数,不足的钱数记为负数,记录结果如下:该服装店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多少钱?解:(5035)×30+7×(+3)+6×(+2)+3×(+1)+5×0+4×(1)+5×(2)=450+21+12+3+0410=472(元).答:该服装店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72元钱.(六)小结梳理五、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研究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个正数之间、正数与零之间的乘法运算,并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计算时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活动步骤:
一、复回顾,引入新课
1.复研究过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并复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步骤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2.出示研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目标。

3.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28-30的内容,完成相关问题,为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做铺垫。

二、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归纳总结出乘法法则。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

三、练运用乘法法则
1.教师出示乘法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明确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本节课的研究情况。

教学媒体选择:PPT
教学类型: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研究归纳;分组合作、探究研究。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有理数乘法运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解决难点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有理数乘法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
-正负数乘法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取和抽象出有理数乘法运算模型。
-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二)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乘法运算,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温度变化、物品增减等,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吗?”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乘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方法,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设计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有理数乘法运算。
-设计拓展练习题,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的能力。

《有理数的乘法(1)》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1)》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1)》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有理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你们知道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做吗?”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讲解新课(约40分钟)
1. 介绍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师首先解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即“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3*(-2)=-6,-5*7=-35等。

2.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如:(-3)*(-4)=12,
(2/3)*(3/4)=1/2等。

在运算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运算顺序和符号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约20分钟)
1. 设计一些简单的有理数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于下次更好地进行教学。

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板书(实用12篇)

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板书(实用12篇)

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板书(实用12篇)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成功的教学工作计划,了解一下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思路。

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

有一个比较省事的做法是,略举简单的事例,尽早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法则,背法则。

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尽量考虑在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反思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精心设计的现实模型“水位变化,日期前后”使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规定合理性”与“规定必要性”都得到了事实的说明。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本节课的引入部分通过幻灯片形象直观地展示学生熟悉的水库水位变化情况,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

意在诱发同学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3、练习设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整节课内容安排紧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突破难点。

根据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了“试一试”、“练一练”、“合作学习”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学中尽量用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尽管最初的设计能体现一些新的理念,但经过课堂实践后,仍感到有许多不足。

1、课堂引入化时间太多。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5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发现:当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3、设疑: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例:计算:(1)(2)三、巩固训练:P52.1、2、3四、知识小结:本节课从实际情形入手,对多种情形进行分析,从一般中找到规律,从而得到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在运算中应强调注意如何正确得到积的结果。

五、家庭作业:P57.1、2,3六、每日预题:1、小学多学过哪些乘法的运算律?2、在对有理数的简便运算中,一般应考虑到哪些可能的情况?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2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

2.3 有理数的乘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

2.3 有理数的乘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

《2.3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有理数的乘法。

内容解析:这节课是浙教版教科书第二章第三节《有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正有理数及其运算,初中阶段学习了负数后的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本节课的核心,难点在于探究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在数轴上物体的运动来突破重点,正确理解法则中的含义来突破难点.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对于有理数的乘法的教学可以按三个阶段来完成:(1)正有理数乘法;(2)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的乘法;(3)负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的乘法,从而引出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法则。

运算反思中推衍新的概念——倒数。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 学生要在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

探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学生在观察、反复实践感悟中逐步归纳、概括出运算法则并作出合理解释。

目标解析:1.通过回顾小学到初中数系扩充的历程,结合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有理数乘法学习的必要性。

2.借助蜗牛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探寻数与式之间的一些等量关系。

3.通过对等式表示实验结果的共性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并且与正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类比,从而加深理解。

4.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探寻并完善乘法法则。

5.通过运算推衍出新的概念——倒数,并探寻倒数运算过程的合理性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1.演示与讲解:首先,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并讲解乘法运算的规律。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
2.归纳总结: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强调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以及乘法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3.方法指导:接着,我会教授一些实用的计算技巧,如利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有理数乘法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法运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有理数乘法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乘法法则的适用范围和运算技巧掌握不够熟练。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乘法分配律等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学生自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
2.师生互动: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乘法运算规律和技巧。
3.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对有理数乘法的认识。
4.拓展延伸:最后,我会提出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运用变式训练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乘法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蒙城县许町中学
朱玲玲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有理数乘法法则.
2、学情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3、教材分析: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
4、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
(2)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 1 在小学中我们学过乘法运算,实际上是两个正有理数相乘的运算,以及一个正有理数与0相乘,如:(+2)×(+3)=+6 (+2)×0=0
如果两个有理数相乘,其中有负数时,应该如何计算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理数分类的角度考虑,区分出有理数乘法的情况有:正数乘正数、正数与0相乘、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负数乘负数.
设计意图:有理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由此引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几种情况,既复习有关知识,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又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
问题2在实验室中,用冷却的方法可将某种生物标本的温度稳定地下降,每1min下降2 ⁰C,假设现在生物标本的温度是0 ⁰C,问3min后的温度的多少?
追问1:你认为问题要我们“观察”什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发现规律?
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画出图形:如果把温度下降记作“-”,那么由示意图可得,3min后生物标本的温度是 -6 ⁰C
用算式表示有:
(-2)×3=
设计意图:构造这组有规律的算式,为通过合情推理,得到正数乘负数的法则做准备.通过追问、提示,使学生知道“如何观察”“如何发现规律”.
教师: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可以类似地计算,
(-2)×2=
(-2)×1
(-2)×0
追问2:根据这个规律,下面的两个积应该是什么?
3×(-2)= ,
3×(-3)= .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造算式,加深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追问3: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正数乘负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设计意图:先得到一类情况的结果,降低归纳概括的难度,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问题3 在上述实验的情况下,问1min前、2min前该生物标本的温度各是多少?
如果学生仍然有困难,教师给予提示画出图形:
这里,以现在为基准,把以后时间记作+,以前时间记作-,那么1min前记作-1,观察示意图可得,1min前生物标本的温度是2 ⁰C,
用算式表示,有
(-2)×(-1)=2
2min前(记作-2)生物标本的温度是1min前温度的2倍,可以写成
(-2)×(-2)=4
鼓励学生模仿正数乘负数的过程,自己独立得出规律.
类似的计算,
(-2)×(-3)
(-2)×(-4)
(-2)×(-5)
设计意图:为得到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模仿、概括的能力.
追问1: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各填什么数?
(-1)×3= ,
(-2)×3= ,
(-3)×3= .
练习:请你模仿上面的过程,自己构造出一组算式,并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追问2:类比正数乘负数规律的归纳过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些算式(指师生给出的所有含正数乘负数的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补充,教师再总结:都是负数乘正数,积都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追问3: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下的结论有什么共性?你能把它概括出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模仿已有的讨论过程,自己得出负数乘正数的结论,并进一步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既使学生感受法则的合理性,又培养他们的归纳思想和概括能力.
问题4 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自己给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课堂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看教科书.
追问: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你能举例说明吗?
例1计算:
(1)(-5)×(-6)
(2) (3) (4) 8 ×(-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教师说明:在(3)中,我们得到了1.与以前学习过的倒数概念一样,我们说 与互为倒数.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设计意图:本例既作为巩固乘法法则,又引出了倒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

小试牛刀 略
四、小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1)你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2)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3)举例说明如何从正数、0的乘法运算出发,归纳出正数乘负数的法则.
(4)你能举例说明符号法则“负负得正”的合理性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作业:教科书第31页,练习1,2,3;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的理解.
)35()53(6
1)23(-⨯-⨯-
3
5-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