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摘要目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
小学教师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探讨
摘要
教材是师生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材料,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进行了探讨,以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为依据,从分析教师使用教材的现状着手,结合一些成功的案例,从小学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重新调整重组教材知识点,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变化改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有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课程标准;知识结构;创造性;数学教材
目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
2.3提出问题 (1)
3.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1)
4.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3)
4.1重视数学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使数学知识更有深度 (3)
4.2调整重组,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4)
4.3变化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6)
5 结论 (8)
5.1主要发现 (8)
5.2启示 (8)
5.3局限性 (8)
5.4努力方向 (8)
参考文献 (9)
1.引言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用来供学生学习和教师组织教学的材料.面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怎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灵活使用教材,便于学生接受,,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现查阅到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15]中,叶澜在文献[1]中讲到了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要性,徐斌艳在文献[2]中对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了一些简略的介绍,文献[3-15]从不同程度介绍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2.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在查阅的文献[1-15]中,对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一些探讨,但只是简单的介绍,没有作出深入研究与分析.
2.3提出问题
本文在所查阅到的参考文献[1-15]的基础上, 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深入挖掘教材的知识点、调整重组、变换改编等方法策略.
3.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1]但是传统的观念没有实质的转变,师生都热衷于追求书本知识,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教师所关注的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了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 [2]教师在钻研处理教材的眼中看不到学生,心中想不到学生,摆脱不了教材的束缚,成为了教材的奴隶,而使用教材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实现主动学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只关注于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基础
现实生活中的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个性各异的学习个体,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学习有不同的体验.[3]现实成长中的学生不再是白纸一张,很多学生的发展已超越了教材,超越了教师,但教师课前不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区分学生间的差异,都按照教师设计的课时进度,按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情感没有被关注,结果造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适合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欲望与需要,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不想学的现实问题。教学质量也不能提高。
第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孤立地进行教学,然后反复练习,结果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被割裂开来,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一块一块分开的,难于形成广泛联系和有迁移力的数学知识,这不仅使学生无法灵活实现知识的迁移,还导致了很多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合,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这样就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第四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数学思维过程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不善于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不善于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不善于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应用,导致学生缺乏数学意识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5] 第五教师的教学忽视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2].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之一[4].人的创造能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历程.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同时也是最容易再创造的一种科学[2].教师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但在教学中经常可见的是单纯处理中间环节,教师按部就班、,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无法经历自身的再创造活动.这样就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会逐渐降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过分依赖于教材,缺乏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主观因素:
①教师创新意识不高,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③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了思维定势,阻碍了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客观因素:
①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师面对升学考试的竞争压力,想创新却不能创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