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2课时)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

2.屈原和《离骚》

二、汉赋和唐诗

1.汉赋

2.唐诗

三、宋词和元曲

1.宋词

2.元曲

四、明清小说

1.小说的由来

2.明清的空前繁荣

重点:《诗经》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认识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属于文学史的内容,其主要名篇和文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能都多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引用和回忆已学过的历代名篇,在整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加强文学修养并陶冶其情操。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面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解的局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光要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更要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其后漫长的社会里,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主要的文学形式。简要地说,就是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从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中,让我们再去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风诗也叫国风。―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风‖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风》中这类诗最多。特别是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

《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诗‖,孔子称之为―诗三百‖,并无―经‖的名目。到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才被称为《诗经》,成为封建社会的神圣经典之一,在封建社会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后确立科举制度,《诗经》是考试内容之一,读书人都认真研究它,对它十分熟悉。《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经》,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

积极提倡《诗经》讽谕怨刺的精神,主张用诗歌干预政治,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使他们的诗歌获得了不朽的价值。《诗经》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如―琴瑟之好‖、―鹊巢鸠占‖、―切磋琢磨‖、―乔迁之喜‖、―小心翼翼‖、―投桃报李‖等等,可见《诗经》影响之深远。《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2.屈原和《离骚》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国僻处南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黄河流域诸国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南蛮‖。到春秋时代,楚国强大起来,成为―五霸‖之一;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tǎnghuǎng〕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

屈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始终一贯的爱国精神和他本人的悲剧命运,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读者,屈原也成为后人仰慕的伟人。司马迁被处宫刑后,奋志写作《史记》,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话来激励自己,并为屈原立传,说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诗人李白赞颂―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怀王和顷襄王的遗迹已荡然无存,而屈原的诗篇却如永恒的日月朗耀在天空。

二、汉赋和唐诗

1.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在骚体诗的基础上,吸收散文的成分,形成的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西东汉时期赋的特点是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