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部编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部编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
思考: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观察小组内部的物体,分析影响因素)
新知讲解
小组汇报
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
大小
材料 形状 ……
新知讲解
讨论
大的物体一定比小的物体重吗?
新知讲解 一、判断题 1.我们可以通过“掂一掂”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

2.最准的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是”预测“。( × ) 3.影响物体重量的因素只有大小。( )
尝试更多的分类方法,并记录 下来
还可以把分类结 果给同桌看,让 同桌猜猜“是根 据什么特征分类 的”。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探索:给物体分类
选择1~2种特征 进行分类。
研讨:探讨分类的方 法
我会汇报
你是怎样分类 的,根据物体 的哪些特征分 类?
探索:描述物体的特征 探索:给物体分类
物体的特征
按特征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许多物体的形状具体固定的形状,形装饰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 不同
巩固提升
二、填空题
1.在实验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 A )。
A 预测 B 掂一掂 C 称一称 2.右侧图片代表的是(B )。
A 预测 B掂一掂 C称一称
课堂小结
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没有利用
使用方法复杂的电子秤或其他称,而是设计利用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册)本文档总结了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内容如下:第一章:动物的生活1. 动物的分类- 动物按照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食草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2. 动物的特征- 动物有躯干、头部、四肢和尾巴等组成部分。

- 动物可以运动、呼吸、吃东西、繁殖等。

3. 动物的饮食-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饮食惯,比如食草动物吃植物,肉食动物吃其他动物等。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1. 植物的分类-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2. 植物的特征- 植物有根、茎、叶和花等组成部分。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来制造食物。

3. 植物的生长- 植物需要土壤、光线和水分等条件才能生长。

- 植物通过种子或者根茎繁殖。

第三章:物体的性质1. 物体的分类- 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

2. 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3. 物体的变化- 物体可以发生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第四章:天气与季节1. 天气的变化- 天气有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各种变化。

2. 季节的变化- 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3. 季节的特点- 不同季节的天气、气温和植物等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五章:地球与太阳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圆球状的天体。

2. 地球的特点- 地球有陆地和海洋,地球是生命存在的地方。

3. 太阳的作用- 太阳提供了光线和热量,支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存在。

以上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科学下册有趣的知识吧!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物体的特征: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比如形状,有的是圆圆的,像球;有的是长长的,像铅笔。

还有颜色,红色的苹果、蓝色的书包。

大小也不一样,大大的篮球,小小的橡皮。

观察物体:用我们的眼睛看、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就能知道物体更多的特点。

比如,苹果摸起来是光滑的,表面有点凉凉的。

物体的轻重:有些东西拿在手里感觉很重,像书包;有些则很轻,像一张纸。

比较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者用天平来称一称。

物体的形状:物体可以改变形状哦。

比如一块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第二单元:动物动物的特点:动物们都很有趣。

有的动物有四条腿,像小狗、小猫;有的动物没有腿,像鱼在水里游。

动物们的皮毛颜色也不一样,有白色的兔子、黑色的乌鸦。

动物的生活:不同的动物生活的地方也不同。

小鸟住在树上的鸟窝里,小鱼生活在水里。

动物的食物:动物们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小猫爱吃鱼,小兔子爱吃胡萝卜。

观察动物:我们去动物园的时候,可以静静地观察动物们的样子、动作。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植物的样子: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花朵有红色的、黄色的,叶子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小小的。

植物的生长:植物会从小种子慢慢长大,会长出叶子、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植物的作用:植物对我们很重要。

它们能给我们提供氧气,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

观察植物:我们可以在花园里、公园里观察植物,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第四单元:太阳、月亮和星星太阳:太阳在白天出现,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月亮:月亮有时像弯弯的小船,有时又像圆圆的盘子。

星星:夜晚能看到很多闪闪发亮的星星。

白天和黑夜: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才有了白天和黑夜。

小朋友们,这些就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啦,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多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科学下册的奇妙世界吧!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这个单元呀,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各种物体。

首先,我们要知道物体有不同的特征。

比如说,有的物体是硬的,像石头;有的物体是软的,像棉花。

物体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红色的苹果、蓝色的书包。

形状也有好多,像圆圆的球、长长的铅笔。

我们还能通过看、闻、摸等方法来观察物体。

用眼睛看,能知道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用鼻子闻,可以分辨出有香味的花和没有味道的石头;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物体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热的还是凉的。

物体还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呢。

比如按照颜色分,把红色的放一起,蓝色的放一起;按照形状分,把圆形的放一起,方形的放一起。

而且,不同的物体在水里的表现也不一样。

有的会沉下去,像石头;有的会浮起来,像塑料玩具。

第二单元《动物》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会认识好多可爱的动物朋友。

我们知道了动物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小鸡有尖尖的嘴巴,小猫有软软的爪子。

动物们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

有的动物住在水里,像小鱼;有的动物住在陆地上,像小狗。

动物还会运动,小鸟会飞,小兔子会跳。

我们还了解到动物需要吃东西来获取能量,就像我们小朋友要吃饭一样。

动物也会生宝宝,它们的宝宝和爸爸妈妈可能长得不太一样,但是会慢慢长大变成和爸爸妈妈差不多的样子。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植物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有的叶子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植物会长大。

从小小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植物需要阳光、水和空气才能生长得好。

我们还能通过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来分辨不同的植物。

小朋友们,科学的世界是不是很有趣呀?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聪明和好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和活动,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吧。

比如,我们可以找一些不同的物体,自己试着分类,看看能有多少种分法。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生物科学知识点总结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年级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植物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起支撑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则是植物繁殖的器官。

2.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学习动物科学,孩子们需要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动物具有运动能力、需取食物、进行呼吸和繁殖的特点。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不同的类别。

3. 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繁殖方式。

动物大多以幼体的形式出生,并通过生长达到成体的大小。

而植物则通过种子的形式进行繁殖,种子会发芽成为新的植物。

二、物理科学知识点总结1. 物体和物质物理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物体和物质。

物体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实物,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学习物理时,孩子们会学到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

2.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在学习物理时也会了解到水的性质。

水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同时具有熔点、沸点和凝固点等关键特性。

并且,水对光的传播具有折射作用。

3. 日常物体的性质和用途物理科学还包含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触摸、测量等方式了解物体的硬度、光滑度、透明度等性质。

同时,也可以了解常见物体的用途和功能。

三、地理科学知识点总结1. 自然地理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自然地理。

一年级学生会学习关于自然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地球是圆的,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

同时,还会了解到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景观。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学习人文地理,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认识不同的文化,可以增加对多样性的认知。

3. 导航和地图阅读学习地理还包括导航和地图阅读的技能。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征,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活动等。

1.1 春天的自然现象1.2 植物的生长1.3 动物的活动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探索物体的性质,如轻重、形状、颜色等。

2.1 物体的轻重2.2 物体的形状2.3 物体的颜色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1 空气的存在3.2 水的形态变化4. 第4章《声音和光》:探索声音和光的产生,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1 声音的产生4.2 光的传播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来了的自然现象,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活动。

2. 掌握物体的性质,如轻重、形状、颜色等,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3. 认识空气和水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掌握声音和光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物体的性质及其描述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2. 教学重点:春天的自然现象及动植物的变化物体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空气和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声音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各种轻重、形状、颜色的物体空气和水实验装置声音和光实验器材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观察记录表小组合作探究材料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以春天的故事、歌曲或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实践活动步骤2. 板书形式:提纲式图文并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观察春天的植物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上。

最完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完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完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资料整理1、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2、主要的观察方法:①看:颜色、形状、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闻:气味手:摸一摸粗糙程度、掂一掂轻重②对比观察(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和观察)3、比较物体轻重步骤:(1)先预测(2)掂一掂(用手掂量)(3)称一称(用简易天平称量)要求:(1)将所有物体两两组合(2)简易天平左端放称量的物体,右端放标准物(3)标准物可选用较小、较轻的回形针。

称量时,标准物要一个一个的放到天平里。

(4)实验结束后,数一数称量每个物体时所需要的回形针个数,然后根据回形针的数量就能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重了。

4、比较物体轻重时,用称量的方法会更科学、更准确。

(材料不同)材料、形状都一样的橡皮,5、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碗,为什么轻重不一样?为什么轻重也不一样?(大小不同)6、物体的外形不同,它所占领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

7、将下列物体分别平铺一层在盒子中,有哪些摆放的方法?哪种方法装的数量更多?每个面的外形都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只有一种摆放方(1)小立方体和乒乓球式。

(2)螺母和橡皮每个面的形状不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有多种摆放方式,并且螺母和橡皮立着放的数量会比横着放的数量更多。

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给物体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所8、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

9、根据不同的特征赐与下物体举行分类: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橡皮、文具盒、桌子、电视、空凋、黑板等等。

分类要求:(1)不遗漏(2)不重复(3)对于某项特征明显突出的物体,分类时绝不可以出错!(比如:按“软硬”分类时,玻璃珠、木块、塑料块、螺母等物体是比较明显“较硬”的物体,它们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大;泡沫块、塑料杯、纸片等是比较明显“较软”的物体,受个人因素影响也不大,所以这7个物体在分类时绝不能出错!而剩下的乒乓球、橡皮,由于个人感受差异较大,因此产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两种物体可以自由分类,不做强制要求。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从多个方面对物体进行观察描述。

2、谁轻谁重: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可以测量得到。

3、认识物体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

4、给物体分类根据物质特征进行分类,提高分类能力。

5、观察一瓶水:在固态物体研究的基础上观察水的特征。

6、它们去哪里了:混合,将以研究过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7、认识一袋空气科学阅读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如何观察物体)物体的特征:轻重、粗糙、光滑、颜色、形状2、谁轻谁重一(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方法:预测、掂一掂、用天平称(回形针作为标准物);3、认识物体的形状——(盒子里装物体怎样装的最多)方法:1、倒下平铺2、竖立平铺3、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有的物体怎么平铺数量都一样例如乒乓球、正方体。

4、给物体分类——(根据物体的特征给物体分类)1、轻重、形状、颜色、大小2、分类的标准要明确界定,不能用相对的概念例如“轻重”5、观察一瓶水——(水的特征)1、特征:颜色(无色)、气味(无味)、会流动、透明2、和小木块的区别:水的形状随着容器改变没有固定的形状6、它们去哪里了——(盐的溶解)1、有的物体可以溶解子啊水中,有的物体很难溶解在水中,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石头不能溶解在水中。

2、搅拌可以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加速溶解。

7、认识一袋空气——(空气的特征)1、特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和水比较:相同点,无色、没有形状、透明、无味;不同点,水更重(密度更大)。

3、不同点,水具有的流动性,从上向下;空气的流动性无法被观察。

科学阅读一关心水和空气1、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但是由于污染变得浑浊有难闻气味2、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但是由于污染空气有时有刺鼻气味3、关心空气和水的“健康”,就是关心我们的健康。

【科学概念】1、观察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程度。

2、根据物体之间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橡皮、文具盒、桌子、电视、空凋、黑板……等等。

2、主要的观察方法:①看:颜色、形状、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闻:气味手:摸一摸粗糙程度、掂一掂轻重②对比观察(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和观察)3、比较物体轻重步骤:(1)先预测(2)掂一掂(用手掂量)(3)称一称(用简易天平称量)要求:(1)将所有物体两两组合(2)简易天平左端放称量的物体,右端放标准物(3)标准物可选用较小、较轻的回形针。

称量时,标准物要一个一个的放到天平里。

(4)实验结束后,数一数称量每个物体时所需要的回形针个数,然后根据回形针的数量就能比较出几个物体的轻重了。

4、比较物体轻重时,用称量的方法会更科学、更准确。

5、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两个碗,为什么轻重不一样?(材料不同)材料、形状都一样的橡皮,为什么轻重也不一样?(大小不同)6、物体的形状不同,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会不同。

7、将下列物体分别平铺一层在盒子中,有哪些摆放的方法?哪种方法装的数量更多?(1)小立方体和乒乓球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只有一种摆放方式。

(2)螺母和橡皮每个面的形状不相同,所以它们在盒子中有多种摆放方式,并且螺母和橡皮立着放的数量会比横着放的数量更多。

8、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给物体分类,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9、根据不同的特征给以下物体进行分类:分类要求:(1)不遗漏(2)不重复(3)对于某项特征明显突出的物体,分类时绝不可以出错!(比如:按“软硬”分类时,玻璃珠、木块、塑料块、螺母等物体是比较明显“较硬”的物体,它们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大;泡沫块、塑料杯、纸片等是比较明显“较软”的物体,受个人因素影响也不大,所以这7个物体在分类时绝不能出错!而剩下的乒乓球、橡皮,由于个人感受差异较大,因此产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两种物体可以自由分类,不做强制要求。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如14-6=【】想要6把十几分为10和几,从10里面乘以+8=14所以14-6=8知识点:溃十法:减数,得数再加之几想要狮属加法;因为加法就是乘法的逆运算,想要乘法算是加法更轻易,更方便快捷。

倒数法:减至几就从被减数已经开始倒数几个数,最后一个数就是得数。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知识点,重新认识钟面:钟面上存有12个数字,即12个大格,又粗又短的指针叫做分针,又长又细的叫做时针。

重新认识整时,半时,T5800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走到几就是几时半。

大约几时,分针刚过12,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快到几时,分针接近12还没走到12时针接近几,就是快到几时。

第三单元以内数的重新认识1数数和数的组成,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读数写数,读数时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末尾的零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

3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以内的数的大小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字,个位数大的那个两位数就大。

4与整十数相关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十位或个位上的数分别计算。

几十几减几和几十几减几十的口算方法,可以用数的组成计算,也可以用想加算减计算。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四条边,其中两条长边,两条短边。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且首尾相连,有三个尖尖的角。

园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且有两条边向同一方向倾斜。

第五单元以内的加减法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再加整十数。

位数加整十数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例如36+8=44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将结果与整十数相加;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在求(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时,要用减法计算,要弄清楚谁多谁少,用多的减去少的;4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例如(67-5=62)(67-50=17)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减一位数,再与整十数相加。

一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归纳

一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归纳

一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归纳
一年级科学下册主要涵盖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环境、物体等基础
内容,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科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以下
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的重点归纳。

一、动物
1.动物的分类、栖息地、食物、生活习性、外貌、特点等。

2.常见的动物有哪些,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二、植物
1.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功能、构造等。

2.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其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三、身体健康
1.口腔卫生与健康。

2.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如营养、锻炼等。

3.社交礼仪,如尊重、友好等。

四、自然资源
1.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介绍水的来源、用途和保护方法。

2.空气是人类最需要的资源之一。

介绍空气的组成、污染因素和如何保护空气。

五、天气与季节
1.天气和气象。

2.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六、物质
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2.常见的物质有哪些,其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七、人体与运动
1.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2.日常锻炼的重要性和常见的健身方式。

以上就是一年级科学下册的重点归纳,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汇总(最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汇总(最新)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梳理汇总(最新)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轻重、粗糙程度等都是它们的特征。

2. 观察物体的方法:用眼看(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用手摸(粗糙程度),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掂一掂(重量)。

3.物体的重量可以用掂量和称量等方法进行比较,但准确的程度不同。

用天平称量可以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

4. 用天平称量的时候要选择大小和轻重合适的物体做称量标准物,比如曲别针。

5. 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堆积和摆放的方式。

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6. 在同样的盒子里,不同的平铺方式装下的物体的数目是不同的。

7. 给物体分类的步骤:编号,定分类标准,记录分类结果。

可以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多次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8. 科学的闻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向鼻子。

9. 液体流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越黏稠,流动速度越慢,比如洗洁精比水流得慢。

10. 有的物体能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洗洁精),有的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例如铁钉、沙子、石头),搅拌能够加快溶解的速度。

11. 红糖“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红了,变甜了,说明红糖还在水中;盐“消失”在水中以后,水变咸了,说明盐还在水中。

12. 固体的特征: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些固体颗粒很小,比如面粉、沙子和食盐,它们也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特征: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的特征:很轻(有重量),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

第二单元:动物1.动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会运动,会长大,会死亡,会繁殖后,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呼吸,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生物,比如植物和动物。

3.不同种类的动物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之间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个体差异)。

4.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寻找校园里的动物时,要带的工具有:棉签,放大镜,笔,记录本。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内容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重点内容
( 1)搭 防 晒网;
xǐ z ǎo ji ànɡwēn
( 2)洗 澡 降 温 ;
ān zhuānɡf ánɡf ēnɡzhīji à
( 3)安 装 防风支 架 。
ti ān qì yǔshēnɡhuó
十一、天 气与 生 活
l éi yǔti ān qì y ào ɡuān hǎo chuānɡhù zǎo chénti ān qìli ánɡ duō
kōnɡti áo pǎo bù j ī di àn shì j īděnɡ
空 调、跑 步 机 、电 视 机 等 。
kē j ì ɡǎi bi ànshēnɡhuó shēnɡhuó l í bù kāi kē j ìchǎn pǐn
2. 科 技改 变 生 活 , 生 活 离不 开 科 技产 品 。
十四、圆 珠笔
yuán zh ū bǐ shìyóu bǐɡuǎn
bǐ xīn
t án huánɡděnɡl ínɡji àn zǔ
l ì r ú bái t ánɡhé
1. 有些 物质 能够 溶 解 在水 里 ,例 如 :白 糖和
shíy án
食盐。
hónɡt ánɡ kā f ēi nǎi f ěn wèi j īnɡděnɡdōu nénɡr ónɡji ězài shuǐl ǐ
2. 红糖 、咖 啡 、奶 粉、味 精 等 都能 溶 解 在水 里 。
2. 阴 、晴 、雨 、雪 等 都 是 天气 现 象 。
3.
qínɡ
——晴

——雨
yīn
——阴
xuě
——雪
ti ān qì y ǔdònɡzhí wù
十、天 气 与 动植 物
ti ān qì y án r è shíɡǒu huì t ǔ shét óu sàn r 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升 毫升 千克 克 等 。
5 、空气流动形成风。生活中 炊烟 、 旗子 、 纸条 等在风中飘扬说明空气是存在。
6 、早上树林里的空气 清新 ,我们每天早上都能 感受到 。
7 、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叫做 固体 ;像空气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的叫 气体 ;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 液体 ,跟水一样的物体还有 油 、 酒 、 白醋 等 。
A 强 B 差
(4) 一杯水大约是 C 毫升。
A 、 10 毫升 B 、 20xx 毫升 C 、 340 毫升
( 5 )蜗牛背上有一个硬壳,从小到大这个壳是 B 。
A 、不能长大 B 、慢慢长大 C 、小时候有,大时候没有
( 6 )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 A 。
A 、蜗牛 B 、螳螂 C 、蜈蚣
( 7 )水的特点有 B 。
A 、白色 B 、无色 C 、半透明
( 8 )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A
A 、纯净水 B 、油 C 、胶水
( 9 )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 C
A. 肉 B. 饼干 C. 蔬菜
( 10 )下列材料的吸水性最好的是 A 。
A 、木片 B 、金属片 C 、塑料片
( 11 )把一小片纸撕开,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 B
11 、将干海绵装入 水里 ,用力挤一挤,能看到 水流出 现象。
二、选择题。
( 1 )苹果放在水里是 A 。 A 、沉 B 、浮 C 、不沉不浮
( 2 )常见的纸张有:铜版纸、 A 、白底白板纸、灰底白板纸、牛皮纸、双胶纸、卫生纸、新闻纸及各类艺术纸等。
A 白纸 B 手 C 空气
( 3 )纤维越粗吸水性越 A ,纤维越光滑吸水性越 B 。
A. 纸浆 B. 纸纤维 C. 塑料
( 12 )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 B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 B 、生物 C 、动物
( 13 )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 B ,利于保护环境。
A 、焚烧 B 、回收 C 、在垃圾场填埋
三、判断题。
1 、在水中轻的物体一定漂浮,重的物体一定沉底。( × )
8 、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否则读数将不准确。( √ )
9 、不同用途的纸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几个方面。( √ )
10 、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但可以去抓它们。( × )
11 、一般来说,一个可乐瓶大约可以装 5 毫升的水。( × )
(至少一种 ,越多越好。 6 分)
答: 尝、 看、 沉浮测试、 流动速度。
4 、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 5 分)
共同点: 四无一会: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无形状、会流动。
不同点: 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气体。
5 、小红是个小小科学谜,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想想,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 7 分)
12 、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鼻子闻或者用口尝试。( × )
13 、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 )
四、问答题
1 、怎样绕纸绳?
答: 先剪成纸条,再绕成纸绳。
2 、校园里常见的植物有那些?(至少两个)
答: 酢浆草、 银杏、 榕树、 月季花、 茉莉、 桑叶树等
3 、有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怎样区分它们呢?
【2020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不能 闻 或 尝 未知的液体,确保卫生和安全。
2 、制作水果船时,挖掉的果肉 越多 ,水果船能装的 货物 越多。
3 青蛙 等。
8 、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 看 、用手 摸 、用鼻子 闻 、用耳朵 听 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9 、蜗牛的背上有一个 螺旋形的 贝壳 ,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两 对触角,用 腹足 爬行。
10 、通过观察,我认为水的味道是 无味道 ,水的气味是 无气味 ,水的颜色是 无颜色 、水的形状是 无形状 、会流动的液体。
答: 杯中的纸团不会湿,说明里面没有进水。
五、猜一猜
1 、 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
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 谜底是蝴蝶 )
2 、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上班,造出产品比糖甜。
( 谜底是蜜蜂 )
2 、干砖放在水里有气泡冒出,说明水里有空气。( √ )
3 、空气很轻,是没有重量的。( × )
4 、铁铜制的物品放在水里一定沉( × )
5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 )
6 、用橡皮泥做小船,不管小船是什么形状,小船一定能浮在水中。( × )
7 、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可以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