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技术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控交换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电信网交换技术分为哪几种基本技术,各有和特点?
电信网交换技术分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的特点如下:
○通信过程需要经过呼叫,连接建立,信息传输,连接释放过程。

○信息的传输时延小,传输延时固定不变。

○信息在通路中“为透明”传输,交换机对信息不储存,不分析,不处理,而是原封不动地传送。

交换机处理的开销少,信息传输的效率较高。

○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效率低。

○由于存在呼叫建立连接和连接释放过程,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当通信时间较短时,网络利用率低。

○存在呼损;即可能出现由于被叫方忙或通信网络负担过重而呼叫不同的情况。

○要求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也就限制了不同速率,不同编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终端之间的通信。

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特点如下:
○发送终端将要发送的报文划分成多个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然后接入网络节点(交换机,或路由器);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传输,每个分组含有目的地址,分组序列号,协议信息等,网络节点将分组逐步地发送到接收终端。

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交换机对每个分组独立地寻找路径,一份报文中的多个分组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因而需要在目的地对分组重新排序,还原成报文。

虚电路方式中,用户在开始传输数据前,通过网络建立逻辑连接(虚电路),而不是物理连接。

一旦连接建立,用户发送以分组为单元的数据,将顺序通过连接的路径,经网路到达目的地。

由于各分组在网络中是按规定的路径和发送的顺序传输的,因而不需要在目的地重新对分组排序。

通信完成后,用户就立即释放连接。

○分组交换网络能在不同速率,不同编码方式,不同协议的数据终端之间提供灵活的通信环境;
○网络负荷较轻时,信息传输延时较小,时延变化围不大,能够较好的满足计算机通信的要求。

○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实现资源共享,线路利用率高。

○可靠性高。

分组传输可以在传输链路的节点中分段进行差错校验,使得信息在分组交换网中传输的差错率大为降低。

由于分组通信的路由是可变的,当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分组可主动避开故障点,故分组通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传输效率较低。

因为对报文进行分组,对每个分组要附加目的地址,分组编号,校验码段,附加控制信息的,等,这样发送的数据除了有效数据,还要有附加的分组控制信息。

造成传输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复杂;分组交换机对各种类型的分组进行分析处理,为分组选择路由,为用户提供速率,编码方式和通信协议的变换,为网络维护提供必要的信息。

要求交换机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时延较大。

2、面向连接网络和无连接网络之间的差别为:
○面向连接的网络对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输信息,释放连接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连接和拆除连接。

○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每个呼叫选路,一旦确定连接建立,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状态。

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不需维持连接状态。

○用户信息量较大时,面向连接方式通信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方式要好一些。

3、ATM交换技术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技术,在用户发送信息前,需要先建立连接,在传输信息,然后拆除连接,与电路交换方式类似,其连接不是物理连接,而是一种虚连接。

采用固定长度的信源作为复用,传输和交换的基本单元。

信源实际上就是长度很短的分组,只有53个字节,其中前5个字节称为信头,其余48字节为净载荷。

采用很短的信元可以减小节点的缓冲器容量及排队延时和时延抖动,同时有利于简化交换控制和缓冲管理。

ATM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低速和高速业务。

ATM采用的是异步时分交换技术,而电路交换机采用的是同步时分交换技术。

4、电路交换的发展有机电式交换机,模拟程控交换机,数字程控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

数字程控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交换技术传输语音,对每路语音的采样速率为8000Hz,在E1中,每帧周期为125us,分32个时隙,在中继线上,除了第0和16时隙外,每个时隙可以传输一路语音数据,第0时隙为帧同步信号,第16时隙为传输信令通道。

每个时隙在帧中的位置就是语音数据的地址信息。

数字同步交换技术有时间交换方式和空间交换方式,时间交换是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之间的时隙位置进行交换,空间交换是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时隙位置不变,只交换空间位置。

时间交换分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两种方式,空间交换分为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两种方式。

5、数字程控交换网路的信令包括用户信令,局间信令,信令的传输方式有随路方式和共路方式,随路方式是信令部分或全部在话音通道(时隙)传输,信令的传输,处理与其服务的话路的关系是严格对应、关联,不构成集中传输多个话路的通道,因此不能构成与话路相独立的信令网络。

共路信令把传输语音信道与信令通道分开,把若干条话路的各种信令集中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二计算题
1、对于下图所示的交换器网络,假设每根进线的话务量为0.2erl,画出网路的信道图,计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

阻塞率Bt=(1-0.82)10
2、交换机中的分析功能是根据用户查找到用户在交换机的物理地址,并以此找到用户数据。

如果交换机的合法为0,10—80;试问需要多少个分析表分析表。

需要9个表,第一位一表,最后一位8表。

表格如下:
表头指针
3下图为时间扩器,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输入和输出均为PCM E1 2048Kbit/s 32时隙,如果将输入第ICH1的语音a交换到输出第OCH9的第TS22时隙,那么a写入到SM中哪一个单元,在CM中如何填写控制数据?如果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SM和CM的存储单元各为多少?a写入到SM中的那个单元,CM如何填写?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A写入SM的地址为:addr=8×11+1=89;
在CM的地址addr=16×22+9=361中写入89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SM存储单元容量为512字节,CM为256个单元,每个单元至少为9位;
SM的写入地址为addr=16×22+9=361
CM的写入地址为addr=8×11+1=89 写入容为361
ODH0ODH9
ODH15
01
511
SM
CM
4、下图为时间集中器,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输入和输出均为PCM E1 2048Kbit/s 32时隙,如果将输入第ICH1的TS11时隙的语音A交换到输出OCH2的TS22,那么a 写入到SM 中哪一个单元,在CM 中如何填写控制数据?如果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方式,SM 和CM 的存储单元各为多少?a 写入到SM 中的那个单元,CM 如何填写?
IDH0IDH1
IDH7ODH0ODH2
ODH4
01
128
SM
CM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A 写入SM 的地址为:addr=8×11+1=89; 在CM 的地址addr=4×22+2=90中写入89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SM 存储单元容量为128字节,CM 为256个单元,每个单元至少为7位; SM 的写入地址为addr=4×22+2=90
CM 的写入地址为addr=8×11+1=89 写入容为90
5、下图为一简单的同步时分交换机,A 的时隙号为3,B 的时隙号为30;如果A 要与B 通话,语音存储器接续存储器应如何填写(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和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两种)
解: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为了在用户A 与B 之间交换信息,A 的数据要在输出的时隙ST30出现,B 的数据要在输出时隙ST3出现;语音存储器中A 填入地址3,B 写入地址30, CM 中地址30中填写3,在3中填写30 即可。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
为了在用户A 与B 之间交换信息,A 的数据要在输出的时隙ST30出现,B 的数据要在输出时隙ST3出现;在语音存储器中A 写入地址30中,B 写入地址3中,在接续存储器中地址3中填写30,在30中填写3 即可。

三、设计题
1、为了实现PCM32时隙时分同步传输数字语音信号,采用INTEL2914电路,其发射PCM 信号时序如下:
CLKx FSx Dx
时钟信号8KHz 帧同步信号PCM 输出信号
INTEL2914
CLKx FSx Dx
Z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Z
其中: Z 为高阻态
请设计出利用其实现PCM32时隙的控制时序电路原理性框图。

并确定时钟CLKx 的速率。

2. 交换机对于用户摘机挂机信号进行检测采用电平变化边沿检测,计算机对其进行定时周期性检测,请给出其检测算法。

摘机挂机
0 0 0 0 0 1 1……………………………………………1 1 1 1 0 0 0
前次数据LD
0 0 0 0 0 1 1……………………………………………1 1 1 1 0 0 0
上升沿CD&/LD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下降沿/CD&LD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3.程控交换机在呼叫处理中,需要用到许多定时器,以控制呼叫进程,那么对于定时器应采取何方式实现?为什么?
四、简答题
1、简述软交换有哪些特点?
答:高灵活性。

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层完全分开,有利于有效快速引入各类业务,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开放性。

架构中的网络部件采用标准协议进行互通,因此各部件之间即能独立发展,又能有机的组成有机的整体。

适用多种多用户。

可接入模拟用户,数字用户,移动用户,ASDL用户,宽/窄带IP用户。

强大的业务能力。

有开放的业务编程接口,第三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自己的业务。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媒体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业务提供功能,互联互通功能,资源管理功能,认证和收费功能。

3、软交换网络的几种组网方案?
宽带方案和窄带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