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空调遥控器接收电路原理及维修方法-设计应用

空调遥控器接收电路原理及维修方法-设计应用

空调遥控器接收电路原理及维修方法-设计应用在空调整机上,常用到遥控接收电路接收遥控信号,下面根据常用遥控接收电路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1、工作原理简介遥控接收头REC1内部含光敏元件,通过接收窗口接收某一频率范围的红外线。

当光敏元件接收到相应频率的红外线,产生电流,经I-V电路转换为电压,滤波后,经比较器输出脉冲电压,再经内部三极管电平转换,输出脉冲信号送主芯片处理。

遥控接收头对光信号的敏感区由于开窗位置不同有所不同,且不同角度和距离其接收效果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光源与遥控接收头接收面角度越接近直角,接收效果越好。

接收距离一般大于7米。

2、各元器件作用及注意事项2.1、遥控接收头REC1实现光电转换,将确定波长的光信号转换为可检测的电信号,因此又叫光电转换器;美的目前选用VISHY(德律风根)HS0038A2两种规格,对应的发射管(遥控器)发射波长一般要求为If=20mA,峰值波长940nm。

由于接收头接受的是红外光波,因此其周围的光源、热源,节能灯、日光灯及发射相近频率的电视机遥控器等都有可能干扰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2.2、限流电阻R19限制输入遥控接收头的电流; 2.3、电解电容E7稳定遥控接收头输入电压;2.4、瓷片电容C11滤除电源高频干扰;2.5、R20和C10组成滤波电路,对输入芯片信号进行滤波。

该电路容易出问题的是C10、C11电容和HS0038A2接收头,原因是受潮后产生微短路,导致接收失灵。

解决办法很简单-吹干或换板。

空调遥控接收头如何检测及更换同型号的怎么拆怎么接,其他的拆机件或通用型就要测量区分脚位了。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表不适用)电阻挡R*100),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和b,然后用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和b脚,读数分别约为20kΩ和40kΩ。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及设计
一、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1、红外线的基本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由发射源发出的电磁波,波长超
出了可见光的范围,其实就是由一个简单的电子元件把相对较高的电
压调整成电磁波,然后被接收端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2、红外遥控开关原理:红外遥控开关是靠红外线来传输信号,就是发
射端由一个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器能够接收这种信号,然后触发、控制或启动对应的终端电路,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二、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1、结构设计: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发射模块主要由发射
电路和发射灯组成,接收模块主要由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
功率电路组成。

2、电路设计:发射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称为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它基于的的发射原理比较常见和简单,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采
用两种常见的接收原理:第一种是用集成晶体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
解码器,第二种是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

3、传输距离:发射端能够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端便能够收到这
种信号,但信号发送的距离有限,因为红外线的能量随距离的增大而
逐渐减小,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调整。

总结:红外遥控开关原理是通过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
器能够接收到信号,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结构设计上,发射模块和
接收模块由发射电路和发射灯,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功率
电路组成;电路设计主要采用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和用集成晶体
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解码器、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传输距离受到红外线的能量衰减影响,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
调整。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光

Spectrum ]
b. Noise 频 系 Noise 在R/M上使用可以遮断可见光的光学滤波。 使用High Frequency(30KHz ~ 56.9KHz) Carrier Modulation 在Pre-Amp Chip上,使用 I-V Stage 可变impedance及低频噪声折断滤波器。
Receiver Module Transmitter Vcc Vout GND C R Vcc Rp µ-com GND
8
REMOCON
c. 由于Vcc line Ripple Noise而没有输出信号的事例 - Set 區 : 卫星接收器的机顶盒。 - Noise Source : 在前面板的显示使用的七段码现使用脉冲驱动开关电路的噪声流入到 R/M的 Vcc Line上.. Vcc line noise 觀 R/M Output 觀 – Transmitter signal
[ incandescent lamp & Halogenlamp ]
R球

- Electronic Ballast ]
* channel 構 - ch-1 : Lamp ˘ - ch-M : spectrum * Modulation = - 120 Hz *} ¯ - Main : 47.0KHz
Vcc line Noise signal Noise signal
= 120Hz
R/M Output
② EMI Noise
a. Noise Source - TV CRT 的 b. Noise - 应用可以遮断 以及其他周边设备放射的 .
的金属屏蔽设计, 即可简单的路掉电磁波噪声. 整机厂商的IQC or PCB Ass’y 检查时,必须将金属屏蔽外壳和GND相连。 如果不接地,可能会使遥控距离变短。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第一部分设计题目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如下:一、设计题目红外线遥控接收器二、设计步骤1、EDA实验板组装调试参照提供的EDA实验板电路原理图、PCB图以及元器件清单进行电路板的组装。

电路板组装完成后,编写三个小程序进行电路板测试。

2、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1)发射编码部分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

(2)接收解码部分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

二、功能要求1、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2、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3、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4、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第二部分设计分析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二是程序的设计及编写。

电路部分,根据题目要求,要做到红外发送,显然整个电路系统要分为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两个电路,分别做到红外的编码发射和译码接受,再在接收板上显示接受到的红外信号。

另外还包括一个从电脑下载程序到芯片上的下载线电路。

一、红外发射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遥控器由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48作为编码及发送部分,PT2248最大可用作18路红外遥控系统的编码,其内部己集成了38kHz的红外载波振荡及相应的数字脉码调制电路,只需外接3×6的矩阵式按键、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等少量元器件便可完成编码发送的功能。

由PT2248和少量外围元件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下图所示芯片的发送指令由12位码组成,其中C1~C3是用户码,可用来确定不同的模式。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51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你家里是否有一个电视机遥控器或者空调机遥控器呢?你是否也想让它遥控其他的电器甚至让它遥控您的电脑呢?那好,跟我一起做这个“红外遥控解码器”。

该小制作所需要的元件很少:单片机TA89C2051一只,RS232接口电平与TTL电平转换心片MAX232CPE 一只,红外接收管一只,晶振11.0592MHz,电解电容10uF4只,10uF 一只,电阻1K1个,300欧姆左右1个,瓷片电容30P2个。

发光二极管8个。

价钱不足20元。

电路图及原理:主控制单元是单片机AT89C2051,中断口INT0跟红外接受管U1相连,接收红外信号的脉冲,8个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解码输出(也可以用来扩展接其他控制电路),U3是跟电脑串行口RS232相连时的电平转换心片,9、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1、2脚相连,(1脚为串行接收,2脚为串行发送),MAX232CPE的7、8脚分别接电脑串行口的2(接收)脚、3(发送脚)。

晶振采用11.0592MHz,这样才能使得通讯的波特率达到9600b/s,电脑一般默认值是9600b/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电路就这么简单了,现在分析具体的编程过程吧。

如图所示,panasonic遥控器的波形是这样的(经过反复测试的结果)。

开始位是以3.6ms低电平然后是3.6ms高电平,然后数据表示形式是0.9ms低电平0.9ms 高电平周期为1.8ms表示“0”,0.9ms低电平2.4ms高电平周期为3.3ms表示“1”,编写程序时,以大于3.4ms小于3.8ms高电平为起始位,以大于2.2ms小于2.7ms高电平表示“1”,大于0.84ms小于1.11ms高电平表示“0”。

因此,我们主要用单片机测量高电平的长短来确定是“1”还是“0”即可。

定时器0的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1:mov tmod,#09h,这样设置定时器0即是把GATE置1,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的16次方个机器周期,此方式由外中断INT0控制,即INT0为高时才允许计数器计数。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1 简介红外通信是指利用红外线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无线通讯方式。

其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速度较快,常用于遥控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

2 系统原理红外通信系统需包含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处理器三个部分。

通信原理是将信息编码成红外信号,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再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经过解码后传输到处理器中处理。

3 系统设计步骤3.1 红外接收器电路设计红外接收器采用红外管接收器,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在不同角度能接收到较远的红外信号。

红外管接收器与电路板焊接,电路板再选用较长的电线接到处理器的端口上。

3.2 红外发射器电路设计红外发射器采用红外二极管,其工作电压一般为1.2-1.4V。

通过接通1kHz以上的方波信号控制二极管的导通,使其发出红外光。

为保证其稳定性和较远的有效距离,需在电路中添加反向电流保护二极管。

3.3 处理器设计处理器选用常用的单片机,如AT89C51等。

单片机内置了红外通信模块,可用来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

同时,还需通过编程实现对红外信号的解码和编码,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

4 系统测试测试时,可用遥控器模拟发送红外信号,系统接收并解码后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测试距离一般在10米以内,且需保持天空无其它遮挡物。

5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信系统设计,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传输距离短等特点。

其应用广泛,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车载通信等领域均有应用。

但需注意遮挡物的影响,以及信号干扰等问题。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

1.红外接收器电路:红外接收器电路主要是用于接收来自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红外发射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并通过调整发射频率和脉冲宽度来实现不同的遥控信号编码方式。

红外接收器一般采用红外光电二极管、红外光敏晶体管或红外光敏二极管等元件。

2.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是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和滤波处理,以便识别出有效的遥控信号。

一般使用的解码方法有脉宽解码、频率解码和码组解码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解码方式。

同时,为了防止接收到的信号被干扰,可以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加入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等。

3.报警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主要是控制报警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报警信号转换为可视或可听的报警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声音输出装置(如扬声器)或可视化装置(如指示灯)作为报警输出元件。

在电路设计中,应考虑报警器的声音大小和频率,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报警需求。

在整个电路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取元件时,要保证其工作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2.可以通过使用多级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幅度,以便实现适当的信号处理;3.在电路设计中,要注意信号的耦合和隔离,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总结: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设计涉及到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合理选择元件和设计电路结构,可以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报警输出等功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两个以上的红外光敏二极管受到外界光源的影响时候会影响到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红外电路设计实训报告

红外电路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红外电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遥控器、红外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等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为了提高我们对红外电路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实训选择了红外电路设计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红外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红外电路的设计方法。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红外电路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红外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红外电路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信号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

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信号,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执行机构。

2. 红外电路设计在掌握了红外电路基础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红外电路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1)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合适发射波长和接收灵敏度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2)设计信号处理电路:根据红外接收器输出的信号特点,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如放大、滤波、整形等。

(3)设计驱动电路:根据执行机构的特点,设计驱动电路,如继电器驱动、电机驱动等。

(4)绘制电路图:根据设计要求,绘制红外电路的原理图和PCB布局图。

3. 电路制作与调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我们进行了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具体步骤如下:(1)元器件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元器件。

(2)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PCB板上。

(3)电路调试:对焊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测试与分析在电路调试完成后,我们对红外电路进行了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1)红外发射器的发射功率和发射角度测试。

(2)红外接收器的接收灵敏度测试。

(3)信号处理电路的放大倍数和滤波效果测试。

(4)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对红外电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改进。

红外遥控控制实验报告(3篇)

红外遥控控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了解红外遥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红外遥控器件,实现基本的遥控功能。

4. 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

二、实验原理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通过红外线进行信号传输的控制技术。

它利用红外线作为载波,将控制信号(如按键信息)调制到红外线中,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出去,再由红外接收器接收并解调,最终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三、实验器材1. 红外发射器2. 红外接收器3. 电脑4. 单片机(如STC89C52)5.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6. 实验电路板7. 编程软件(如Keil)四、实验步骤1. 电路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

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头、电阻、电容等元件。

2. 程序编写:使用编程软件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红外遥控的基本功能。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红外接收模块:读取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进行解调。

- 红外编码模块:将解调后的红外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按键信息。

- 控制模块:根据按键信息,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3. 实验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进行实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 红外发射器是否能够正常发射信号。

- 红外接收器是否能够正常接收并解调信号。

- 单片机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按键信息,并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红外遥控系统的性能,如响应速度、控制距离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外发射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发射器能够正常发射信号,且信号强度足够远距离传输。

2. 红外接收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红外接收器能够正常接收并解调信号,且解调准确率较高。

3. 单片机控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单片机能够正确识别按键信息,并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控制响应速度较快,满足实验要求。

4. 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红外遥控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了红外遥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T9149A)一、描述: T9149A是通用红外线遥控接收集成电路(与TC9149P兼容)。

内部电路由振荡器、计数器、输入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输入脉冲计数器、数据校验电路、用户码校验电路、出错检测电路、数据锁定电路和输出缓冲电路等组成。

适用于各种家用电器遥控,以及遥控报警防灾防盗等用途。

二、特征: ★采用CMOS工艺。

★外接RC元件构成振荡器。

★内有用户码检测电路,以鉴别不同系统发送的码。

★配套使用型号为T9148。

★T9149A为16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三、引脚符号及功能:见表2-1表2-1 T9149A引脚符号及功能引脚号 符号 功能 引脚号 符号 功能 1 2 3 4 5 6 7 8 GNDRxINHP1HP2HP3HP4HP5SP5 接地接收信号输入端保持控制脉冲输出保持控制脉冲输出保持控制脉冲输出保持控制脉冲输出保持控制脉冲输出单发控制脉冲输出 910111213141516 SP4SP3SP2SP1CODE3CODE2OSCV DD 单发控制脉冲输出单发控制脉冲输出单发控制脉冲输出单发控制脉冲输出用户码设定用户码设定外接振荡电路外接电源 四、功能说明  ˙输出控制信号有三种:单发控制脉冲(SP),在12位接收脉冲检查正确后,在相应的输出端产生一个脉冲宽度约为6100TCK的正脉冲。

保持控制脉冲(HP),每按下连续键时,输出的脉冲宽度大约和按下的时间相等。

因连续键可以多键操作,故各HP信号能同步并行产生。

当接收到连续发送信号后,与第一个锁定脉冲产生的同时,在相应的输出端产生高电平,直到最后一个锁定脉冲结束6100TCK后,再恢复到低电平。

˙OSC端内部有由二级CMOS反相器和反馈电阻组成的斯密特触发器以及场效应管恒流源。

OSC端外接并联RC电路即可产生振荡。

˙信号接收端RxIN的内部由二级CMOS反相器和反馈电阻组成斯密特触发器,其作用是将输入的光电信号进行整形,以保证电路稳定工作。

红外发射与接收(附电路图)

红外发射与接收(附电路图)

红外发射与接收资料注意:TI公司给2012年电子设计大赛提供的部分元件如下:1波长600-1000nm的LED及相应光电接收元件2光敏元件3高亮度LED元件4无线通信模块(如CC11xx,CC24xx,CC25xx系列)请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编码解码芯片PT2262/PT2272芯片原理简介PT2262/2272是台湾普城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

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发送端一直按住按键,编码芯片也会连续发射。

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平期间315MHz 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收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

[1]PT2262特点1、CMOS工艺制造,低功耗2、外部元器件少3、RC振荡电阻4、工作电压范围宽:2.6-15v5、数据最多可达6位6、地址码最多可达种[2]应用范围1、车辆防盗系统2、家庭防盗系统3、遥控玩具4、其他电器遥控名称管脚说明A0-A11 1-8、10-13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1”,“f”(悬空),D0-D5 7-8、10-13数据输入端,有一个为“1”即有编码发出,内部下拉Vcc 18 电源正端(+)Vss 9 电源负端(-)TE 14 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OSC1 16 振荡电阻输入端,与OSC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OSC2 15 振荡电阻振荡器输出端;Dout 17 编码输出端(正常时为低电平)在具体的应用中,外接振荡电阻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阻值越大振荡频率越慢,编码的宽度越大,发码一帧的时间越长。

4路红外遥控器的设计_毕业设计

4路红外遥控器的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4路红外遥控器的设计摘要红外线遥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红外遥控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红外线遥控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从而成为了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本设计主要采用单片机AT89C51作为设计的核心元件,设计出一个红外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

本设计以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可对4 个受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短距离无线控制,可对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进行计数,并显示出来。

适用于遥控工业、医疗、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开闭状态。

关键字:红外遥控器,单片机,信息,短距离控制,设备AbstractInfrared remote control is a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mean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s the cost, but also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ow power consumption, strong function, low cost and thus become a kind of control method of today's very popular.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single-chip computer AT89C51 as the core component design, the design of a multi-channel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transmitting / receiving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infrare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s a carrier, can be a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ntrol of 4 controlled object working state, can count on the equipment is in working state, and displayed. Opening and closing state suitable for remote control of industrial, medical, home appliances and other equipment.Keywords:infrared remote control, MCU, information, short distance control, equipment目录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意义 (1)1.2红外遥控简介 (1)1.3红外遥控研究现状和成果 (2)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5)2.1设计方案 (5)2.2系统设计思路 (7)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8)3.1元器件选择 (8)3.1.1主控芯片AT89C51单片机的简介 (8)3.1.2红外一体化接收头HS0038简介 (11)3.2发射电路部分 (12)3.2.1按键控制电路 (12)3.2.2红外发射电路 (12)3.3接收电路部分 (13)3.3.1电源电路 (13)3.3.2红外接收电路 (14)3.3.3数码管显示电路 (14)3.3.4继电器控制电路 (15)第4章控制软件设计 (17)4.1红外编码原理 (17)4.2遥控发射主程序流程图 (18)4.3遥控接收主程序流程图 (19)第5章系统调试 (21)5.1硬件调试 (21)5.2软件调试 (21)5.3软、硬件整体调试 (22)总结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附录A: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26)附录B:程序 (29)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随之人们对方便,快捷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增高。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总结报告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设计选题十四)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器设备中,但各种型号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使得检测成为难题,因此智能的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在该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具体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流水灯模块组成。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红外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软件编程将接收信号存储、处理、比较,并将数据处理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

总之,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实际调试,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与显示功能。

根据比较接收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流水灯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或闪烁变化功能,并可实现单片机及PC机之间的通信功能,使得控制信号能在PC机上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 解码串口调试设计任务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与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1、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2、当遥控器按下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

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号码01。

3、当遥控器按下音量△及音量▽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水灯功能。

(为使得音量的增减清晰显示,试验中在单片机的P1口外接一排流水灯,具体功能的实现见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 当遥控器按下频道△及频道▽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加1或减1后的数值。

一、系统方案比较与论证1、方案比较与选择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是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
如果发现按键响应异常,需要对按键映射进行修正,确保按键功 能正常。
抗干扰优化
通过调整编码方式或增加滤波器等手段,增强遥控器的抗干扰能 力。
测试结果与结论
测试结果显示,该红外线遥控器 在有效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按 键响应准确,抗干扰能力较强。
通过调试优化,进一步提高了遥 控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结论:该红外线遥控器符合预期 要求,可以用于实际应用中。
在NEC编码中,脉冲的宽度和间隔时间 被分为两种不同的比例,即1:2和1:1, 通过这两种比例的不同组合,可以表示 出0和1两种不同的二进制位。
当发送数据时,首先发送起始位,然 后是数据位,最后是停止位。起始位 是一个较长的脉冲和一个较短的间隔 时间,数据位由一系列的脉冲和间隔 时间组成,停止位是一个较短的脉冲 和一个较长的间隔时间。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
目 录
• 红外线遥控器简介 • NEC编码方式简介 •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的电路设计 •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的软件设计 •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方式)的测试与调试
01 红外线遥控器简介
红外线遥控器的原理
红外线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作为信号传输介质,通过调制信号来控制设备的开关或功 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采用NEC编码算法,将按键信息转换为红外线信号。
解码算法
02
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解码为按键信息。
测试与调试
03
对编码和解码算法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05 红外线遥控器(NEC编码 方式)的测试与调试
测试方法
1 2
发射距离测试
测试遥控器在不同距离下的信号发射效果,确保 遥控器在有效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

(完整版)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完整版)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引言随着远程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开发和研制中,经常遇到同时使用多种设备,如:数字投影机、DVD、VCD、录像机、电视机等,由于各种设备都自带遥控器,而且不同的设备所遵循的红外传输规约也不尽相同,操纵这些设备得使用多种遥控器,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就是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

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信号无干扰、传输准确度高、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基于单片机的控制指令来对多种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可以选择不同的按键来控制不同的设备。

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远程控制。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锯法来粗略判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红外接收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接收和解码红外线信号,从而实现远程控制、通信、遥控器等功能。

本文将从红外接受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红外接收电路的原理红外接收电路主要由红外传感器以及解码电路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是将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核心部件,而解码电路则用于解码接收到的电信号,以获取所需的信息。

红外传感器一般采用的是红外光敏二极管,常用的红外光敏二极管有HS0038、HS0038B等型号。

它们是一类特殊的二极管,只对红外线具有敏感性。

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内部会产生电压信号,信号的幅度与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然后,这个电压信号会通过一个电压比较器进行放大和处理,最后输出一个数字信号。

解码电路是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为对应的功能信号。

常用的解码电路有NEC、SONY等协议解码电路。

解码电路会识别数字信号的序列标识,根据标识的不同来生成相应的功能信号。

例如,遥控器的数字信号可以代表不同的按键操作,解码电路会根据接收到的数字信号来判断用户所按下的按键,并触发相应的功能。

二、红外接收电路的设计在设计红外接收电路时,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信号放大、滤波以及解码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红外接收电路设计流程:1.选择合适的红外传感器:在选择红外传感器时,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

不同的红外传感器有不同的特性和响应频率,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放大和滤波电路设计: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一般较弱,需要经过放大电路的放大处理。

常见的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此外,为了去除杂波信号,还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滤波电路。

3.解码电路设计:解码电路根据具体的协议来设计。

常用的解码协议有NEC、SONY等。

解码电路的设计需要根据协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连接方式。

4.供电电路设计:红外接收电路一般需要外部供电,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供电电路。

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

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

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简介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计,可以用于遥控器、红外遥控开关等应用中。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

红外遥控接收电路

接收数据 移位脉冲
SC9149A/SC9150A
标识 0.42ms
数据 "1" 0.84ms
标识
数据 "0"
校验脉冲
接收数据、移位脉冲和校验脉冲的状态如上图。移位脉冲由脉冲发生器根据接收信号的频率 和解码器的频率容差范围综合判断给出。
4、 用户码的比较
为了防止不同机型间的相互干扰,C1、C2和C3用来校验发射和接收的码是否吻合。 只有当两位码都吻合时,才会产生内部锁存电路驱动脉冲,以此脉冲来锁存接收到的数据和将 输出由低电平置成高电平。如果两位码不吻合,就不会产生内部锁存驱动脉冲,输出也就维持在低 电平。 根据接收电路的不同,用户码位的使用也就不同,见下表:
主要特点:
★ 可并行输出从遥控发射电路来的多重按键信号。 (SC9149A可并行输出5个功能,SC9150A可并行输 出6个功能)。
★ 可输出单脉冲(SP)、保持脉冲(HP)和循环脉冲 (CP)等信号。
★ 振荡电路的外接RC元件只用一个电路引脚。 ★ 有较强的接收码检查功能,以防止从其它电器设备来
的干扰。
循环码
CP1
18 0 0 1 0 0 0 0 0 1
循环码
CP2
C1~C3用户编码作为上述码位的补充。SC9150A能用所有的键,而SC9149A只能用键1#~5#
和键7#~11#以对应10条命令,SC9149AL/AHN 只能用键1#~5#,7#~9#和键17#,18#对应的10条命
令。
典型应用图例
单发键按下
12位
12位
单发码输出
锁存驱动脉冲
单脉冲输出
约107毫秒
在接受到两次12位的码数据,并校验正确后,输出单脉冲。输出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然后在107 毫秒之后回到低电平。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

HS0038红外接受电路设计与应用1.红外通信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通道。

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PPM)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出去;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之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以便利用红外通道进行传输;红外通信接口就是针对红外信道的调制解调器。

2.红外传输协议红外发射系统发射的信号是有“0”和“1”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不同的协议对“0”和“1”的编码不同。

红外信号的传输协议严格规定了红外信号的载波频率、编码方式和数据传输的格式,以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无误。

常见的红外传输协议有:NEC协议,ITT协议,Nokia NRC 协议,Sharp协议等。

下面一NEC协议为例,了解一下各种协议的大同小异。

NEC 标准下的编码表示其中:引导码高电平约9000us 左右,低电平约4500us 左右;用户码16 位,数据码16 位,共32位;数据0 是用“高电平约560us +低电平约560us”表示。

数据1 可用“高电平约560us+低电平约1680us”表示。

*其实自己在做红外系统时,借助示波器,可以编写自己独特的红外协议。

但要尊守一点,要以38KHz的方波来驱动红外发射LED,同时要把这38KHz的波形斩断,也就是编码。

对应的接收管会在接收到38KHz的红外信号时输出低电平,没有信号就输出高电平。

3.HS0038简介:a)光电检测和前置放大器集成在同一封装上。

b)内带PCM频率滤波器。

c)对自然光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d)改进了对电场干扰的防护性。

e)低功耗。

f)输出电平兼容TTL,CMOS。

2).极限参数4.红外接受头工作方式:红外信号收发系统的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红外接收头。

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

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

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是一种用于接收和放大红外光信号的电路,常用于红外遥控、红外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应用案例。

一、工作原理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的特性。

红外光是指在电磁波谱中波长较长的光,其波长范围一般为700nm至1mm。

红外光可以被物体反射、透过或发射,因此可以用于传输信息。

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的核心部件是红外光接收器,它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器件,能够感应、接收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器通常由红外光敏电阻、红外滤光片和红外二极管等组成。

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二极管上时,红外二极管会产生电流,其电流大小与照射到二极管上的红外光强度成正比。

接下来,将红外二极管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输入到运放电路中,通过运放电路的放大作用,可以将微弱的红外光电流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解码。

二、设计要点设计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选择合适的红外光接收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红外光接收器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要选择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红外光接收器。

2. 选择合适的运放电路:运放电路是将红外光接收器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放大的关键。

常用的运放电路有差分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等。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运放电路。

3. 电源稳定性: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4. 抗干扰能力: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通常工作在复杂的环境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减少外界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三、应用案例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红外遥控设备和红外通信系统中。

以红外遥控器为例,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会发送一组特定的红外光信号。

这些红外光信号经过传输后,被红外光接收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接着,红外光接收运放电路将电信号放大并进行解码,最终将解码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实现对被控设备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XX年X月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红外遥控接收电路设计红外遥控发射电路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也带动传统的控制、检测等工作日益更新。

传统的遥控器大多采用无线电遥控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线遥控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红外遥控也逐步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通信和遥控手段。

为了方便实用,传统的家庭电器逐渐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有害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本设计基于YIRX04无线接收芯片作为接收电路的核心芯片,接收红外编码数据,并通过相应引脚对外输出控制指令。

关键词:红外线遥控YIRX04目录第1章绪论 (3)1.1项目背景 (3)1.2 红外遥控的发展 (3)1.3 项目背景和建设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几种常用红外遥控器协议 (9)2.1 NEC 协议 (9)2.2 Nokia NRC1协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Philips RC-5 协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ITT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Sharp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红外遥控发射电路 . (15)3.1 HT6221芯片介绍 (15)3.2 HT6221应用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HT6221键码生成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HT6221键码的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代码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1.1项目背景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的红外线传输技术。

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方式的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干扰,且它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的限制。

但是,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较差,导致传输距离受限制。

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

红外通信一般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0.75um至25um之间。

红外数据协会(IRDA)成立后,为了保证不同厂商的红外产品能够获得最佳的通信效果,红外通信协议将红外数据通信所采用的光波波长的范围限定在850至900nm之内。

IRDA 标准包括三个基本的规范和协议:物理层规范(Physical Layer Link Specification)、链接建立协议(Link Access Protocol:IrLAP)和链接管理协议(Link Management Protocol:IrLMP)。

物理层规范制定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IrLAP和IrLMP 为两个软件层,负责对链接进行设置、管理和维护。

在IrLAP和IrLMP基础上,针对一些特定的红外通信应用领域,IRDA还陆续发布了一些更高级别的红外协议,如TinyTP、IrOBEX、IrCOMM、IrLAN、IrTran-P和IrBus等等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通过大气的波段划分: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5微米,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

根据红外光谱划:近红外波段 1~3微米,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医学领域划分:近红外区 0.76~3微米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4~400微米,穿透组织深度3-5毫米。

近红外(near infrared ),波长在780~3000nm范围的电磁波。

对植物十分敏感。

现代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它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

近红外区域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

但由于物质在该谱区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信号弱,谱带重叠,解析复杂,受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近红外光谱“沉睡”了近一个半世纪。

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商品化仪器的出现及Norris等人所做的大量工作,提出物质的含量与近红外区内多个不同的波长点吸收峰呈线性关系的理论,并利用NIR漫反射技术测定了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脂肪等成分,才使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曾经在农副产品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到6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加之经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暴露出的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的弱点,使人们淡漠了该技术在分析测试中的应用,此后,近红外光谱进入了一个沉默的时期。

70年代产生的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校正技术在光谱分析中的成功应用,促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推广。

到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分析仪器的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的发展,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光谱信息提取和背景干扰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加之近红外光谱在测样技术上所独有的特点,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近红外光谱的价值,近红外光谱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

进入90年代,近红外光谱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全面展开,有关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及应用文献几乎呈指数增长,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一门独立的分析技术。

由于近红外光在常规光纤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近红外光谱在在线分析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此近红外光谱技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红外,是波长在3.4~4.9μm之间的大气窗口。

位于中红外波段的中段。

通过此窗口的电磁波信息可以是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也可以是地面目标的发射光谱,这些信息只能用扫描和光谱仪探测和记录。

该窗口的两端同样也主要受水汽和CO2的吸收带所控制,而且由于CO2在4.3μm处有一个强吸收带,又使此窗口分为二个小窗口:3.4~4.2μm和4.6~4.9μm。

前一个小窗口有较高的透射率,约为90%;后一个小窗口的透射率较低,约为50~60%。

中红外窗口目前很少应用远红外是远程红外线的简称。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

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短,比可见光长。

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

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另外,远红外和蓝牙都是文件传输方式的一种,只不过不需要通过其它介质,在两种都装有红外系统的装置中互相传播文件·手机红外需要两个红外口对准才行·远红外不需要对准,只要开启在同一波段就可以了。

1.2红外遥控的特点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

它是把红外线作为载体的遥控方式。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是利用波长为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递控制信号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

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遥控不会干扰其它家用电器,也不会影响近邻的无线电设备。

2.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全保卫装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红外线遥控的遥控距离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或更远一点。

4.红外线遥控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室内遥控的优先遥控方式。

同时,由于采用红外线遥控器件时,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外围电路简单,因此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技术上的主要优点是:1.无需专门申请特定频率的使用执照;2.具有移动通信设备所必需的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3.传输速率适合于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网络;4.信号无干扰,传输准确度高;它的缺点是:由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具有方向性,两个设备之间如果传输数据,中间就不能有阻挡物,而且通讯距离较短。

此外红外LED不是一种十分耐用的器件。

1.3红外遥控的发展过程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才得到快速地发展。

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

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

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由于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