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百问解答
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档案工作Archives work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名档案馆 陈日芳【摘要】笔者在指导广西各地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资料收集不全或填写不规范、立卷不正确、卷内文件排序混乱等问题。
现将这些问题梳理出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供各地地名档案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名普查档案;问题;原因笔者在指导全区各地地名普查材料归档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现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各地地名档案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存在的问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有业务类、成果类、其他类,每一类均以“卷”为立档单位,按照材料收集、案卷组织与排列、案卷编目、装订和装盒、编写案卷目录这几个步骤进行。
各地在按照这些步骤整理的过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将问题整理如下:(一)材料收集存在的问题。
材料收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收集不全或不规范。
1.业务类。
业务类材料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应收集定稿的地名登记表、同一地名的地名标志登记表、同一地名的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同一地名的地名标准化处理表、同一地名的相关史料、考证材料、实地调查的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其中同一地名的相关史料至少收集历轮修改的地名登记表、实地调查记录、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历次普查成果、所参考的出版物5个小类。
对应上述应收集的材料,各地存在的问题有:(1)漏收同一地名的地名标志登记表或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或地名标准化处理表,尤其是某个地名有2张及以上地名标志登记表的情况。
(2)漏收地名考证材料。
具体表现为:①历轮修改地名登记表收集不全。
②有的地方仅有一次修改稿,甚至没有,未能体现该地名在普查过程中资料补充和修订的过程。
③实地调查记录大量缺失。
④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大量缺漏,有部分县区没有收集区划调整的文件。
⑤地名普查成果材料遗漏。
漏收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以下简称一普成果)、地名补查和更新成果(以下简称补更成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成果(以下简称二普试点成果)。
地名普查百问解答(word)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培训教材编委会主任李立国副主任宫蒲光主编宫蒲光执行主编柳拯副主编黄茹曾凡孙秀东许启大王胜三宋久成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慧娟田园冯瑶刘连安刘静阮文斌庄茂军许丹丹李实李香娥张伟吴坚岳昆仑周毅胡小勇赵淑英贺延伟黄智晖曹瑞昌董小环零振洪臧振力目录第一篇政策类1.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2.地名普查的任务?3.地名普查的范围?4.地名普查总体要求?5.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6.地名普查宣传应主要围绕哪些方面?7.地名普查的主要宣传方式有哪些?8.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9.地名普查时间安排?第二篇工作要求类10.地名普查中的地名类别有多少类?11.实际普查中的地名分类与《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中的地名分类的关系?12.普查中的地名具体包括哪些类别?13.在地名普查工作中,地理实体按基本形态分为哪几类?14.点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5.线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6.面状地理实体包括哪些?17.地名普查数量要求原则?18.地名归类的原则是什么?19.地名普查数据质量要求?20.地名调查的基本准则21.“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调查目录”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的区别?22.如何处理“二普”与“一普”的关系?23.地理实体位置信息采集的方式和方法?24.对各成员单位所提供资料的基本要求?25.地名命名、更名的政策依据?26.地名不规范有哪些表现形式?27.为什么要进行地名标准化?28.地名标准化有哪些主要内容?29.地名成果表中“标准地名”的填写要求?30.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原则?31.增设地名标志的原则要求?32.普查中遇到数据库中没有列出的地名类别如何处理?33.普查用图有哪些保密管理要求?34。
装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有哪些保密管理要求?35.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名称的规范称谓?36.地名普查成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7.普查成果质量具体要求有哪些?38.为什么要对地名普查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验收?39.地名普查基本工作流程?第三篇属性信息类40.填写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的基本要求?41.地名的历史沿革追溯到什么时期?42.如何填写成果表中地理实体概况?43.属性信息质量把关要求?44.属性信息“密级”如何填写?45.什么是“必填字段”?46.经纬度填写应注意哪些问题?47.如何避免地名类别填写错误?48.“所在(跨)行政区”应如何填写?49.跨县级行政区的地名代码如何编制?50.跨乡级行政区的地名代码如何编制?51.点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2.线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3.面状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填写要求是什么?54.数字信息填写有哪些注意事项?55.实测地理坐标的精度要求?56.行政区域包括哪些?57.“街道”与“街道办事处”在地名分类中的关系?58.非行政区域包括哪些?59.群众自治组织包括哪些,信息如何填写?60.居民点包括哪些?61.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主要有哪些?62.有轨交通线路主要包括哪些?63.公共交通车站主要包括哪些?64.桥梁主要包括哪些?65.哪些地理实体应归入“隧道”类下?66.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通信设施主要有哪些?67.常见的水系类地名主要有哪些?68.水系类地名中的“洲”、“矶”主要指什么?69.水系类地名中的“河源”、“河滩”、“阶地”主要指什么?70.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与旅游景点类主要有哪些?71.纪念地、遗址主要包括哪些?72.风景区的概念及含义?73.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主要有哪些?74.普查中“亭、台、碑、塔”如何归类?75.房屋主要包括哪些?76.广场主要包括哪些?77.体育场主要包括哪些?78.市场、集市等如何归类?79.常见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0.党政机关主要包括哪些?81.人民团体主要包括哪些?82.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哪些?83.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4.企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85.对规模较小地理实体的普查如何掌握?86.涵洞、堤堰等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中的“所在位置”如何填写?87.区片、地片的含义?88.历史地名如何普查?89.数据库中标绘行政区域界线的要求?90.多媒体信息的填制要求?91.多媒体信息文件名命名规则?92.地名普查各种表格的编制单位如何填写?第四篇图形信息类93.普查到的地名在图上表示的原则?94.地形图的选用?95.地理实体在工作图上定位点的符号类型?96.地理实体定位点符号类型的适用范围?97.什么是连接关系的完整性?98.在进行图库匹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99.同一地图要素对应多个地名如何处理?100.在数据库图形数据中,对地名的修改整饰有哪些内容?101.如何看待地名普查工作图的作用?102.成果图打印的要求是什么?第五篇规范类103.数据库地名代码的特性?104.地名代码编制依据是什么?105.地名代码是怎样组成的,各表示什么含义?106.地名分类的基本原则?107.数据库地名代码中表示地名属性类别的数字段是如何构成的?108.地名代码第二段填写为“999”的主要有哪些地名?109.罗马字母拼写应注意哪些问题?附录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第一篇政策类1.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地名普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地名基本情况,规范地理实体名称,设置地名标志,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国行政区划网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为搞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动员,确保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地名普查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以普查政策、普查成果、普查经验与先进事迹宣传为重点,以保障和提升宣传效果为核心,进一步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式,为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主要目标地名普查宣传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营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重视、支持地名普查工作的氛围,确保普查顺利进行,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具体目标是:(一)通过宣传,使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地名普查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通过宣传,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地名普查对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履行好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三)通过宣传,使广大地名工作者和普查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严守职业纪律,坚持普查原则,确保普查数据全面准确。
(四)通过宣传,使广大社会公众进一步加强对地名和地名普查的了解,自觉遵守地名管理法规政策,提高支持、配合普查的主动性、自觉性。
三、宣传内容要依据《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3号)等法规和文件,重点围绕六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名普查宣传工作:(一)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
深入宣传地名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内容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普查内容第一条地名核查内容及分类标准根据地名分类,核查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人文地理实体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18521-2001)为标准。
边境地区原有的地名,或已写入边界条约上的地名,现在已成历史地名的,仍需进行普查。
第二条地名的基本信息普查地名的基本信息内容是:标准地名、少数民族语书写、罗马字母拼写、地名发音、别名、简称、类别名称、使用时间、地理位置、语种、密级、地名的含义、来历、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多媒体信息等内容。
第三条地名的属性信息普查地名的附加属性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海域类。
1.海洋:气候类型、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最大长度(米)最大宽度(米)、最大浪高(米)、海洋产业种类、年降水量(米)、平均风速(米/秒)、其他信息(如境内海岸线长度等)。
2.海湾: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最大潮差(米)、夏季平均水温(摄氏度)、冬季平均水温(摄氏度)、最大浪高(米)、底质(指海底何种堆积物)、长度(米)、宽度(米)、最窄宽度(米)、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境内海岸线长度等)。
3.海峡:连通海域、起点、止点、平均深度(米)、最大深度(米)、流速(米/秒)、潮流(指潮水流向)、最大潮差(米)、最大浪高(米)、底质(指海底何种堆积物)、长度(米)、宽度(米)、最窄宽度(米)、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4.岛屿:类型(岛/低潮高地/暗礁)、最大长度(米)、最大宽度(米)、面积(平方公里或平方米)、近陆距离(米)、土岩类型、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如人口(万人或人)、年降水量(毫米)〕。
5.群礁、群岛:岛屿数量、最大岛屿(含最大礁石)、面积(平方公里)、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最大潮差(米)、底质类型(基岩/水泥/珊瑚礁)、所在海洋、所在(跨)行政区、其他信息。
汝城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培训资料
汝城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培训资料一、地名普查方法步骤(一)地名普查的方式方法地名普查的方法就是指在地名普查过程中为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所采取的办法与手段。
各地要结合本地地名管理工作实际和地名普查工作条件,按照便捷、节俭、安全、高效的原则,选择恰当的地名普查方式方法。
总结地名普查试点的经验,从普查的组织方式来看,主要有政府组织实施、购买社会服务、政府组织实施与购买社会服务相结合3种方式;从普查的组织方式来看,可采取以条为主、以块为主、条块并重3种方式;从普查的推进方式来看,可采取先行试点分步推进和整体同步推进2种方式。
(二)地名普查的工作步骤本次地名普查共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验收与转化利用阶段。
为做好各阶段的工作衔接,有序推进工作开展,一般应按照下列步骤实施:1.制定方案。
全面及时地部署地名普查工作任务、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规范地名普查技术标准,是做好地名普查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务院《通知》要求,及时做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的部署,成立地名普查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地名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地名普查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部门任务、细化工作环节、明确部门职责,适时报上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各级地名普查办要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工作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规范普查工作技术指标与要求,建立统一的普查工作质量标准体系。
2.培训人员。
开展地名普查业务培训,是提高各级普查工作队伍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的重要保证,各地要注重做好普查骨干和普查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级地名普查办)成员的培训工作;省级地名普查办负责地区(市、自治州、盟)及县(市、区)地名普查骨干的培训工作;市县级地名普查办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基层普查员的培训工作。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与建库系统性问题分析
1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调查分析1.1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含义和内容1.1.1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含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普查资料在经过各类地名专家及相关机构审核后是极具权威的。
由于我国文化深厚,幅员辽阔,人口居多,聚落形态多样,尤其是农村,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好多自然村落逐渐消失。
老地名的消失和新地名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地名进行系统全面的普查,很多地名文化可能会丢失,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1.1.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内容在进行地名普查时,所需普查的内容种类是多样的,大体可分为通普内容和专普内容,其中又包含必普项和可选项。
通普内容包括:1)标准名称、原图名称、简称、别名、读音、图号/年版、位置信息、来历、含义、历史沿革和地理实体概况等;2)专普项是对不同地名类别的专属信息的调查,如:居民点类的人口项、交通类中道路的长宽、路面材质、桥梁的高、水系中河流的流量等;3)必普项包括:标准名称、位置信息、来历、含义、历史沿革和地理实体概况等一个地名的基本信息,而可选项包括别名、简称、原图名称和曾用名等,有则登记,没有则不填写,并非每个地名都有特性。
1.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范围及方法1.2.1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范围普查范围包含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2大类地名。
其中海域类地名在试点工作中已普查,不再涉及,本次普查仅包括除海域类以外的11大类地名。
1.2.2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确定空间位置的技术方法1)实测法利用手持GPS 进行测量。
地名普查中要求在保证位置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测量与标注误差小于20m。
当进行地名位置采集之前,应先对手持机进行校正,然后在对应的属性信息下按照规范要求采集位置信息。
2)图解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用底图及影像数据,以山西省民政厅下发的CGCS2000坐标系下正射影像图和军标矢量地形图为基础工作图。
地名知识竞答试题100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地名知识有奖竞答试题1. 年国务院发布了《地名管理条例》。
A. 1984B.1985C.1986D. 1987E. 19882. 年民政部颁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A. 1996B.1998C.2001D.2005E.20073. 地名管理的根本任务是。
A. 促进地名信息化B. 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工程C. 提高地名科研水平D. 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E. 实现现代化、法制化4. 下列不属于地名命名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 有利于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B. 反映当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征C. 使用规范的汉字或少数民族文字D. 不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实体名称命名E. 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国务院曾委托中国地名委员会管理全国地名工作B. 《地名管理条例》中多次提到中国地名委员会C. 《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8 年D. 《地名管理条例》曾修订过一次E. 民政部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6. 《地名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应责成有关部门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地名标志。
A. 民政部门B. 地方人民政府C.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中国地名委员会E. 地名主管部门7. 凡涉及等行为均适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A. 地名的命名与更名B. 地名的标准化处理C. 标准地名的使用D.地名标志的设置E. 以上皆是8. 下列符合《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命名规定的地名是A. 工人新村B. 花花公子商城C. 蒙地卡罗山庄D. 巴黎不夜城E. 加州小镇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城镇街道名称,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B. 在科学考察中,对国际公有领域新的地理实体命名,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C. 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办理D. 涉及两个省以上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实体名称,由省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E. 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直接由专业主管部门审批10. 《地名管理条例》所称地名,包括等名称。
浅谈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 张科 程瑾
浅谈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张科程瑾摘要:通过贵州镇宁第二次地名普查生产,结合自己在生产中外业调查、内业数据整理、制图生产相关生产流程,通过验收要求提出合理的生产建议。
关键词:地名普查;建议1 普查任务及目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任务是查清地名的属性信息和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四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2 普查内容及成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内容主要涉及11个大类、91个小类(不含海域).主要包括:(一)行政区域(市、镇、街道等)(二)非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区、贸易区、口岸、军事区、地片、区片等)(三)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社区等)(四)居民点(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点等)(五)交通运输设施(铁路、公路、街巷、汽车站、火车站、停车场、加油站、港口、渡口、桥梁、隧道、航空港等)(六)水利、电力设施(水库、水渠、池塘海塘、蓄洪区、泄洪区、灌区、灌溉渠、泵站、涵洞、堤堰、水闸站、发电站等)(七)纪念地、风景点(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纪念地、遗址、等)(八)纪念物(房屋、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城堡等)(九)单位(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军事单位等)(十)陆地、水系(河流、湖泊、瀑布、陆地岛屿、冰川、泉、三角洲等)(十一)陆地地形(山峰、平原、盆地、山口关隘、山谷、谷地、高原、苔原、草原、戈壁、绿洲、山脉、丘陵、沼泽、森林、沙漠、洞穴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名普查登记表,此登记表需要录入相应的地名信息,包括:基本属性信息和特有属性信息。
最终形成镇宁县的地名调查目录、处理统计表、地名读音申报表等一套体系用表,最终生成镇宁的地名数据库。
最终还需绘制地名普查成果图,达到有库可查询、有图可翻阅的最终目的。
基于数据分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于数据分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董小环王向东周萍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9期摘要随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各地均已开始进行地名普查工作。
但是由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在普查内容、标准规范、成果上交格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前期进行的第二次全面地名普查试点成果需要按照现行要求进行修改。
本文详细介绍了试点地区在进行地名普查时,需要从工作底图及矢量数据坐标系转换、地名普查内容变化、数据上交内容和格式有变化等三个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分类;地理实体前言2009~2012年全国沿边沿海359个县(市、区)根据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要求,完成地名普查试点任务。
2014年1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9月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工作的通知》。
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已结束五年多,试点地区地名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在普查内容、标准规范、成果上交格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的时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各试点地区在前期普查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需要开展地名补查工作。
1 工作底图及矢量数据坐标系转换问题试点地区地名普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矢量数据是1954北京坐标系,本次地名普查根据《规程[1]》第三条要求,其工作用图及地图矢量数据,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5 0000地形图和地形图矢量数据为基础工作用图。
两次普查所采用的坐标系不同,因此试点地区进行地名补查工作时,首先需将地名普查试点数据成果中的地名属性信息及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坐标系进行转换,将1954北京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保证上交的地名普查补查成果与《规程》中要求一致。
2 地名普查内容有变化2.1 地名分类有变化试点地区地名普查时,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2]》(GB/T 18521-2001)为基本依据,确定为海域,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和单位等10大类地名。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业务讲座
苏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莫俊洪2015年3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业务讲解目的——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
地名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掌握地名基础数据,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
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是今后一个时期民政系统,特别是区划地名系统的一项重点任务。
总的目标任务可分为五个方面:二是对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突出问题;三是设置地名标志,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健全完善地名标志体系,实现城乡地名标志全覆盖;四是建立地名普查档案,推动数字化管理,实现长期保管与高效利用的统一;五是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完善各级地名数据库,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拓展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功能。
一、普查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3)根据普查规程,地名类别确定为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2大类地名。
因苏州市不涉及海域类地名,故本次普查仅包括除海域类以外的11大类地名。
(普查规程中有将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三类合并为一大类,故也分为9大类)经初步筛选,苏州全市涉及普查的地名类别共有11大类44子类71个小类。
各地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不同,涉及类别会有所区别。
➢12.陆地水系类。
(4子类5小类)(编号为地名类别代码,下同)⏹121.河流(自然河流,不包括运河)•1213.河滩•1215.河湾⏹122.湖泊⏹123.陆地岛屿•1231.洲、河岛(包括渚)•1232.湖岛•1233. 矶(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126.泉(自然山泉、温泉)➢13. 陆地地形类。
(3子类8小类)⏹134.丘陵山地。
•1342.山谷、谷地•1343.山坡•1344.山峰•1345.山•1346.山体⏹135.重要陆地景观。
培训教材讲稿
第一部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解答1、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的依据是什么?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09〕58号),文件明确提出,为了提高我国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经国务院批准,定于2009年—2012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
2、开展地名普查的意义是什么?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
开展地名普查试点,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范围、任务是什么?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范围包括了天津、河北等18个省、市、自治区所辖的359个县、市、区。
这359个县、市、区涵盖了我国延边沿海的所有地区。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任务是查清试点地区地名的名称、位置和属性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数据库,为社会提供全面的地名信息。
4、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原则是什么?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原则是:根据地名普查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普查试点本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工作。
(1)陆地边界已定地区,边界线我方一侧5公里以内,依据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边界条约、勘界议定书、联检议定书及其附图开展地名普查。
(2)陆地边界未定地区,按我方实际控制区域开展地名普查。
(3)对未实际控制的我陆地、岛屿及周边海域,进行相关地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暂不开展外业调查工作。
有关具体范围,由外交部与有关部门商定。
(4)其他地区,按一般地区进行普查。
(5)在敏感地区开展地名普查时,试点地区地名普查领导机构应事先与外事、边防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必要时,报外交部、总参谋部等部门批准。
(6)在普查工作中,对未定国界地区地名档案、注有准确经纬度的地名档案资料、普查成果图和工作图,按密级严格管理。
【地名,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解读
解读:以国普办下发的5 万图和 2 米影像数据为基础工作用图, 选择适合普查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影像数据。
县级
二、地名调查
1.收集资料
项目:一普资料(25%)
范围:县级
要求:收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及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的成果。
依据:未收集到一普资料扣5分。
解读:一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用来统计历史地名。
要求:收集历年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和资料、地名志、地名录、地名词典、地 图。
依据:收集不足4项扣5分,收集4项及以上不足6项内容扣2分,收集6项以上 内容不扣分。
范围:县级
县级
二、地名调查
1.收集资料
项目:地图影像资料(25%)范围:县级
要求:收集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等。
依据:未收集到适合普查地区的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扣5分。
依据: 未开通普查网站(含专栏)扣 5 分。只开通普查网站(含专栏),未 开通微博或微信平台扣1分。
解读:网站或专栏,微博或微信。
县级
一、组织管理
9.普查宣传
项目:广告栏和标语(25%)范围:各级
要求:利用地名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宣传地名普查工作。张贴宣传海报 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县级
一、组织管理
7.保密安全
项目:涉密数据与人员管理(20%)范围:各级
要求:涉密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等管理过程符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
据保密管理办法》第六章要求。各级地名普查办指定专人负责涉密数据的安全与保密 管理工作,并与涉密数据使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依据:五项要求中有一项不符合扣5分。
依据:未开展此类宣传工作扣5分。
解读:这些形式是宣传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开展宣传工作。
地名普查常见问题解答
(3)各单位(乡镇)等填表单位需附本单位照片。照片要求,
清晰,无遮挡,无曝光,图像居中。 常见问题解答
• 四、地名普查登记表填表说明
基本原则: 成员单位(各县区直属部门)垂直配合为主,各乡 (镇、街道)横向配合为辅。
根据登记表填写和资料汇总要求,分为两个配合群体: 一、配合单位及配合人员:
地名普查登记表问题解答
江苏速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关于二普—11大类
验收程序:县级自检、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检查及验收 普查内容:主要分为11大类,91个子类。
一般地区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1大类都会涉及,但是子类涉及的一般
情况是40-50个左右,不会全部涉及。 概述如下(子类为举例说明,未全部列出):
常见问题解答
•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企业的地名含义
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企业的地名含义,填写其“字号”的
含义,一般表述为“因所在行政区域、XXXX业务领域、组 织形式而得名。”其中XXXX为字号含义。如:泰安市鲁泰 亚健康防治研究中心,其地名含义表述为“字号‘鲁泰’ 的含义:鲁,即山东;泰,即泰山;为嘉言。企业所在的 行政区域、嘉言、业务领域、资质形式而得名。” 如果鲁泰有另为的解释(如负责人名为“鲁泰”等),
常见问题解答
• 二、关于二普—11大类
(9)单位类:
党政机关: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 关、人民团体等。全部作为普查对象,要全部入库。人民团体主要包括:各级工会、 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青联、工商联等。
民间组织(民非、社团):主要指的是各级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并纳入登 记管理范围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 事业单位:文化楼堂会所,幼儿园,小学(含)以上学校,乡镇(含)以上医疗 机构,科研单位等。 企业:具有独立自主产权,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民营企业等。 军事单位:一般是指对外开放的军事单位,如八一宾馆、军分区招待所等,由武 装部等部门协调提供。 (10)陆地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关口关隘、山谷谷地、山峰山坡 山体、草原、苔原、森林、沙漠、戈壁、湿地、天生桥、绿洲等 ( 11 )陆地水系:河流、河源、河滩、峡谷、河湾、河口、三角洲、陆地岛屿 (洲、河岛、湖岛、矶、)、湖泊、泉、瀑布、冰川等。
苏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问答
苏州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问答(二)根据各地在地名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地名普查规程作如下解答,供各地在工作中参考。
1.地名普查工作中还有哪些工作环节容易忽略?答:一是宣传工作。
要把社会宣传作为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将宣传工作贯穿普查工作始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地名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信息简报。
要及时收集各地进展、做法、问题和典型事迹,编写上报工作信息,并定期制作普查工作简报,印发各地指导工作。
三是总结评估。
要认真开展阶段性总结和质量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并形成年度总结和质量评估报告。
2.如何加强地名普查的质量控制?答:要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管理规定》《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普查质量控制,通过自我检查、巡回检查、专项督查、抽样调查、定期报告、普查监理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普查环节的检查、总结和评估,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加大前期指导、中期检查、后期抽查的力度,做到关口前移、责任前移,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普查任务。
3.编写地名调查目录有什么作用?答:按照地名普查规程的要求,编写地名调查目录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作用是:1.纲目并举,明确本地区地名普查的基本类别和范围;2.规范名称,审定列入目录的名称,对不规范的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3.合理归类,按照普查地名类别标准,对列入目录的地名进行准确归类;4.增类裁密,发现并增加应普查而未列入普查的类别,并对已列入目录但数量过多、过密且缺乏地名意义的名称进行适当精简。
消亡的各类历史地名,也应列入地名调查目录一并普查。
4.普查地名登记表使用何种表式?答:目前,厦门精图公司所提供的表式更符合地名普查软件的设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各地填写的地名登记表应以此为准。
原使用地名普查成果表表式填写的,应及时组织修正,以免造成后期数据入库困难。
各地在预填普查地名登记表时,原则上参照厦门精图公司提供的样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历史沿革编写规范(征求意见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历史沿革编写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历史沿革编写规范(征求意见稿,请大家提出修订意见;修订后,一并增加样条)第一条什么是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历史沿革,是指该地名及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历史演变情况。
第二条地名历史沿革的基本内容地名历史沿革的基本内容,包括四部分:1、地名的演变情况,即地名命名、更名的时间。
2、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所属政区的隶属关系变更。
3、点状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址迁移;线状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走向及起点和止点的变化;面状地名所代指地理实体的范围变化及治所(或驻地)迁移。
4、自然地理实体的形成和形态变化,人工地理实体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情况。
第三条地名历史沿革编写的原则1、不能为空。
如果此项确实没有内容,则填写“历史沿革失考”或“历史沿革无考”。
如果填写“历史沿革待考”,说明还没有进行考证。
2、要追根溯源,详细考证,具备准确的来源出处。
3、尽可能详细说明。
第四条地名历史沿革的分类1、自然地理实体类2、行政区域类及其他区域类⑴行政区域类⑵群众自治组织类⑶非行政区域类3、居民点类4、其他类⑴其他点状⑵其他线状⑶其他面状第五条自然地理实体包括:河流、三角洲、湖泊、岛屿、瀑布、泉、平原、丘陵、山、山峰、湿地、草原、森林、洞穴。
其历史沿革,包括名称沿革,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如:河流走向的变化、湖泊水域的变化等。
至于其在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则可不予表述。
例如:第六条行政区域类包括: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
其历史沿革,包括:名称沿革,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置废、合并、析分,所在上一级政区的隶属关系变更,政府驻地的迁移。
但对于市、县级政府在本城区不同地址的变化,则可不予表述。
市、县两级行政区域地名的隶属关系变更,要从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写起。
乡级行政区域的隶属关系变更,可从该地名产生之时写起。
例如:第七条群众自治组织类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类地名历史沿革,包括:名称沿革,所指代地理实体的乡级政区隶属关系变更;鉴于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地名的办公地址极不稳定,该部分沿革可不予表述。
全国地名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启事
全国地名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民政》
【年(卷),期】2014(0)11
【摘要】一、活动目的为加大地名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对地名工作的认知和关注,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和地名文化建设各方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特举办此次活动。
【总页数】1页(P61-6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地名知识有奖竞答试题
2.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二十周年知识有奖竞答
3.在线科普活动的参与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的考察
4.奥运知识有奖竞答——奥运知识开心答梦幻大奖我来拿
5.2019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江苏赛区活动开启,有奖竞答等您参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进行地名标准化?
大力推进并逐步实现地名国家标准化,进而推进地名国际标准化,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内外交往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是我国地名工作的根本任务。
实现地名标准化,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社会交往和人们日常生活,有利于国防建设和社会治安,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因此,在本次地名普查中,要把地名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切实解决各种不规范地名现象。
如何看待地名普查工作图的作用
地名普查工作图是做好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地名的增、删、改等,都可以在工作图上清晰的予以体现。
工作图既是普查工作重要的过程资料,也是对数据库矢量图进行标绘修改及制作最终普查成果图的依据,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妥善保管。
历史地名如何普查
历史地名指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
考虑到为了与第一次地名普查衔接,为了便于操作,本次普查的工作规程规定,对第一次地名普查后产生的历史地名要进行普查,同时各地根据普查能力和实际需要,可尽可能对更久远的历史地名进行普查。
属性信息质量把关要求
地名普查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地名、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的专家,对地名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等属性信息内容进行综合、全面、深入的考证与编写,切实保证地名属性信息的普查质量。
地名的历史沿革追溯到什么时期
地名的历史沿革是指地名产生及演变的历史过程。
每一条都有特定的产生背景、含义和演变轨迹。
对每一条地名进行翔实准确的考证是普查的重要内容。
因此对每一条地名都要追根溯源,详细考证,记录其历史演变的全过程。
实测地理坐标的精度要求
实测地理坐标,应保证位置相对准确,测量误差要小于20米。
数字信息填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数字信息填写时应注意数据库中地名各要素的数量单位,如汽车站的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为“平方米”,不是“平方千米”、“公顷”、“亩”,特别是直接利用其他行业信息时要注意数量单位转换,避免出现单位错误或数量级错误。
增设地名标志的原则要求
此次地名普查中的地名标志设置,根据当地人文、经济及自然概况,结合地理实体在当地社会交流中的地位和指位作用,以及经费承载情况,有重点的予以设置。
地名不规范有哪些表现形式
地名不规范现象主要有:一地多名,地名重名,一名多写,地名命名刻意崇洋、名实不符,地名译写不准确,地名用字不规范,地名含义不健康等。
地名普查数据质量要求
地名普查数据包括属性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两方面的质量要求。
属性信息要准确、完整。
空间位置要精确,依据现有普查方式,空间图形位置测量误差小于20米。
地名归类的原则是什么
一个地名只能归为一类,不重复归类。
归类时,根据地名意义进行确定,按其首要属性进行归类。
地名普查中的地名具体包括哪些类别
普查中的地名具体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
地名的属性信息有哪些
地名的属性信息包括:地名的标准名称及其别名、简称、曾用名;地名的书写形式,即地名的汉字书写和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形式;地名的读音,包括其原读音,以及其标准名称的汉语普通话读音并用罗马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表示;地名的语种,指标准名称所
属的民族语言种类;地名的类别,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类别;地理位置,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和相对位置;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指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标准名称及别名、简称、曾用名的命名理据(文化内涵)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地名的密级,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等信息的保密级别。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协调,确保普查任务顺利完成。
普查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工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认真做好普查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地名普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此次地名普查范围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统一的实施方案、工作规程和普查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不属于新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即撤销。
普查工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普查工作。
普查涉及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规定和要求,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地名普查工作。
地名普查的主要宣传方式有哪些
(一)建立地名普查网站和微博。
(二)播放地名普查宣传片。
(三)开展街头地名普查宣传日活动。
(四)举办地名文化研讨会、讲座等。
(五)设立报纸报刊地名普查专栏。
(六)开设地名标志广告栏和社区宣传栏。
(七)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画,悬挂标语条幅,制作电子宣传字幕。
(八)开展地名征集和评选、地名知识竞赛等活动。
(九)展示地名普查成果。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范围是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区域以外的全国所有陆地国土(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地名普查中的地名类别有多少类
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为基本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确定为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2大类地名。
海域类地名在试点工作中已普查,不再涉及,本次普查仅包括除海域类以外的11大类地名。
地名普查宣传应主要围绕哪些方面?
(一)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
深入宣传地名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地名普查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深入宣传普查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安排部署、程序步骤、工作要求等内容。
(三)地名普查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
总结普查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挖掘典型人物和生动事迹,及时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四)地名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
及时发布普查数据,广泛宣传推广各种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产品。
(五)地名管理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宣传地名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宣传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程序和要求,及时公布和推广标准地名,提高全社会使用标准地名的意识。
(六)地名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宣传普查中挖掘整理的各类地名文化遗产和地名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地名文化知识,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意义是什么?
深入宣传地名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按照第二次全国、全省地名工作要求,本着统筹安排、统一标准、规范作业、注重质量、逐级把关、转化利用的原则,全面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