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人物分析
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
![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df0c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9.png)
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祥林嫂人物形象分析篇1祥林嫂是生活在封建主义残酷统治的社会里,她的一生经历过亡夫改嫁、再亡夫又失子的大不幸,正面地描写它,是可以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不少反映被压迫妇女苦难的作品,都通过这种描写来换取读者的同情。
但试翻《祝福》,我们却发现:对于这类大不幸事件,作者竟出人意料地把它放到幕后去,并未写祥林嫂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场面,也未写她当时的深悲大恸。
为什么这样处理呢?因为在鲁迅看来,改嫁、亡夫、失子,是许多文艺作品一再表现过的,而中国劳动妇女的深刻痛苦,却并非这些众所共识的生活变故所能包括,因此必须剖析旧社会的本质,去寻找更内在的东西来表现。
当祥林嫂在鲁镇再次出现时,是在夫亡子丧之后,鲁迅写她只是平静地叙说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
鲁迅是最讲究语言的精炼的,但为什么这里却两次一字不易地写祥林嫂的叙说呢?因为鲁迅深切地了解,象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啊!她逢人就述说,甚至对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已经反复过无数遍了,才达到那么背诵如流的程度。
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诉说,而是在咀嚼自己的痛苦,在一次又一次的咀嚼。
而且,这种背诵如流,一字不差的诉说,还表现一种毫无感情变化、麻木迟钝的神态。
——这正是深重的苦难所留下的巨大精神创伤。
就表现悲剧的深刻性,表现人物内心痛苦的程度来说,这比描写夫亡子丧时人物的嚎啕大哭,难道不是更强烈,更深刻?因为亲人的变故,虽属不幸;但还不是最难忍受的,失去任何精神支柱而又求取不得,还要接受种种鄙视和冷笑,才是最难忍受的;而悲哀恸哭,有时也不是最痛苦的内心表现,象祥林嫂这样欲哭而泪干,又无感情变化的诉说,难道不是包藏着更深沉的痛苦,更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思索吗?由于封建伦理和迷信观念的统治,中国劳动人民的痛苦,并不限于生前,更可怕的还是被威胁于死后。
祥林嫂人物形象
![祥林嫂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de9d2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a.png)
祥林嫂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角色,她是林冲的妻子,也是众多伙伴中的独特存在。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她是一个顽强坚韧、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一个贤良淑德、善良温暖的妻子之象。
祥林嫂形象的塑造不仅仅在书中展示了她的智慧和胆识,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首先,祥林嫂被描绘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女性。
故事中,祥林嫂丈夫林冲被官府追捕,她不仅能够冷静地应对紧急情况,还能立即作出明智的决策。
她为了保护丈夫,利用她聪明才智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将林冲从官府的追捕中解救出来。
这种勇敢和机智的行动展示了祥林嫂的非凡才智和果敢的个性,给予了女性读者勇气和自信,告诉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勇往直前,不惧挑战。
其次,祥林嫂也被塑造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
尽管她的丈夫在江湖上名声狼藉,但祥林嫂从不嫌弃他,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支持他。
她为了丈夫的安全,不惜亲自踏上押送丈夫的路途,为他分担负重,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
祥林嫂对待丈夫的无私付出和忍耐展示了她的善良和勇敢,成为许多女性的榜样,教会了她们如何包容和扶持家庭中的困难。
最后,祥林嫂也被赋予了一颗温暖和善良的心。
她无私地帮助身边的人,对待别人总是友善和善良。
不仅对待自己的家人充满爱心和关怀,她也经常帮助落难的人并提供援助和安慰。
这样的温暖和善良不仅使她成为一个众人敬仰的好人,也激励人们善待他人、关心社会。
祥林嫂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她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的机智勇敢、贤良淑德和善良温暖的人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守原则、助人为乐、勇于接受挑战的女性形象。
通过学习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我们能够得到启示,即在生活中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关心他人,以及在困难面前坚持信仰。
这些品质将会引领我们成功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并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祥林嫂人物形象
![祥林嫂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5c11e2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6.png)
祥林嫂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祥林嫂》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是一位勤劳婉约、坚强乐观的女性形象,为了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展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勤劳婉约的外表与内心祥林嫂在作品中以勤劳婉约的形象出现。
她身材瘦小,相貌平凡,但却有着一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睛。
她总是穿着朴素的衣服,保持着整洁的形象。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她却总是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精打细算,过着节俭朴实的生活。
然而,祥林嫂并不满足于现状。
她内心深处渴望着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
她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不将命运寄托于他人。
她在作品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独立精神。
强烈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态度祥林嫂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尽管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接连而来,她却不气馁,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她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回报。
作品中的祥林嫂常常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赞赏。
她的乐观向上的态度对身边的人起到了积极影响,激励了他们继续向前。
祥林嫂在生活中充满了动力,她不断地寻求机会和发展空间,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她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能力的人。
尽管她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她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对社会存在的反思祥林嫂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形象,还反映了社会存在的某些特点和问题。
她是一个代表广大劳动群众的形象,通过她的努力和拼搏,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人民的奋斗和生活状态。
作品中描绘的祥林嫂身上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她生活在一个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年代,但她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她坚信只要人们努力奋斗,就有可能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祥林嫂的形象,作品也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等。
祥林嫂的乐观向上的态度,给予了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发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并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态度。
各文学家、名人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
![各文学家、名人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ac516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9.png)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创造的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是一些文学家、名人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评价:
1. 鲁迅先生:对于这样的人物,鲁迅先生自然是以满腔的热情来写的,但他却很深刻的指出了她的反抗是盲目的,孤独的,是徒然的挣扎,得不到真正的出路,而且也很深刻的批判了她的愚昧和落后。
2. 黄修己: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提到,《祝福》描写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这是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的交并压迫下,被摧残至死的妇女典型。
3. 闻一多: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里,不但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上受尽剥削,而且恋爱和婚姻都得不到自由。
她的悲惨遭遇,是对万恶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残酷迫害妇女的罪恶的控诉,也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的主题思想。
综上所述,文学家、名人对祥林嫂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文学作品中可憎可悲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可憎可悲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cf2b1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d.png)
文学作品中可憎可悲的人物形象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干活很勤快,原本是一个积极生活的人。
独自一人来到鲁镇当女工,靠着本分老实勤劳肯干的性格,生活也算有了些起色。
但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突然有一天,祥林嫂之前的婆婆来到鲁镇强行带走了她,为了给小叔子举办婚礼筹备彩礼钱,强行将祥林嫂嫁到大山里去。
被逼无奈下,祥林嫂嫁给了贺老六。
后面祥林嫂生了一个儿子,要说生活就这么平平安安下去,倒也还算没那么悲惨。
但厄运却再次降临,祥林嫂的丈夫先是死于风寒,儿子又丧命于虎口。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祥林嫂完全奔溃了。
为了讨生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但完全不复之前的模样。
死气沉沉,只能反复念叨儿子惨死的悲剧,村里人一开始还出于好奇会倾听,到后面只觉得厌恶。
而东家也觉得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再让她插手重要的工活,这对祥林嫂更是一次挫败。
生活已经看不到希望。
完全失去信心如同傀儡般活着的祥林嫂,在众人眼里跟一块垃圾没什么区别。
后面她被赶出鲁家,成为了乞丐,最后惨死于街头。
祥林嫂的悲剧是当时贫苦民众的一个缩影,加上底层妇女的劳苦。
她完全是一件附属品,没有自己的自由。
被传统观念死死的束缚,根本无法逃离时代的枷锁,最后成为一件牺牲品。
除了祥林嫂,还有其他的女性人物我个人觉得有些悲剧。
像《边城》里的翠翠,等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回来的人。
还有《活着》里面的凤霞,长大生病变成哑巴,弟弟被砸死,婚后好不容易生活平静了一些,又因为难产而死。
这些悲剧角色都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令人哀叹惋惜。
祥林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祥林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552d5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e.png)
祥林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祥林嫂,一个脍炙人口的文学形象,出自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其现实意义和价值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祥林嫂人物形象的概述祥林嫂原名林祥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
她一生坎坷,遭受了种种不幸。
丈夫早逝,儿子离世,自己备受欺凌,最后孤独终老。
她的形象代表了旧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二、祥林嫂的现实意义1.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祥林嫂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严重问题。
封建礼教、宗族势力、性别歧视等压迫着她,让她无法摆脱悲惨命运。
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
2.体现人性弱点祥林嫂的悲剧人生,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还反映了人性的弱点。
她性格懦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被他人左右。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贪婪、自私、势利等弱点。
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普遍存在。
3.反映时代变迁祥林嫂的命运随着时代变迁而展现出不同的现实意义。
在鲁迅先生笔下,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受害者。
而在现代社会,她则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面临的种种困境。
三、祥林嫂的价值1.文学价值祥林嫂这一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她生动、立体,充满悲剧色彩,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的社会画卷。
同时,她也是鲁迅先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2.社会价值祥林嫂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今天,她的形象依然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
通过反思祥林嫂的命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激发我们去努力改变现实。
3.教育价值祥林嫂的形象对于教育领域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她的悲剧人生,使我们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如何看待祥林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1.批判看待在看待祥林嫂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时,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她的命运。
《祝福》主人公祥林嫂人物形象浅析
![《祝福》主人公祥林嫂人物形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80dc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f.png)
《祝福》主人公祥林嫂人物形象浅析在古代,女孩子讲究“三从四德”,既要“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更要“德、容、言、工”,也就是说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如果夫君不幸先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扶养小孩,并尊重子女的生活理念。
而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然后是相貌、端庄稳重地持礼、言语、自知之明和治家之道而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呢,还要具备琴棋书画等才艺,可以说是不亚于现在的艺考呀!在当时,劳动妇女是很拘谨的,不光不可能出现“野蛮女友”,更不可随便行事。
了解了这些,再读《祝福》也就容易了。
祥林嫂,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是鲁迅先生《祝福》里面的悲情的主人公,若不是经了亡夫改嫁、再亡夫又失子的人生大不幸,也是个终生碌碌无为的小女人。
即使丈夫死了,她又得再嫁、背上罪名的同时,也不受人理解,受尽别人的嘲笑和冷言冷语,她一遍遍地通过倾诉来自我安慰,然而得到的却是更痛的消逝——冷漠和规矩不断地折磨她,如鬼魂般与之形影不离,把她逼到精神崩溃,然后把她一点一点地吃掉。
我们从头来看: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文章开头就渲染了一种喜庆而忙碌的气氛,但是真正享受这一大典的人是谁呢? 是所有的居民吗?下文又说:“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d91f9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6.png)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1.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典型形象,代表了中国普通农民妇女的形象。
2.鲁迅在《祥林嫂》中多次揭示了祥林嫂婆婆妆的虚伪和做作。
3.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描写,深刻刻画了一个被封建道德束缚的女性形象。
4.老舍在《祥林嫂》中对祥林嫂这一角色进行了现实主义的刻画,强调了她顽强的生命力和朴实的乡村女性特征。
5.老舍通过祥林嫂体现了中国农村妇女在城市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幸。
6.高尔基对祥林嫂的评价是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面对困难毫不妥协的精神令人钦佩。
7.高尔基认为祥林嫂的坚韧品质体现了中国妇女在压迫环境中的自尊和尊严。
8.高尔基的小说中没有对祥林嫂做出过多的评价,但通过描写她的行动和思维方式,展示了她的勇气和决心。
9.阿城在《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的塑造更加注重她内心的情感和内在的人格特征。
10.阿城通过揭示祥林嫂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打造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女性形象。
11.韩寒对祥林嫂的评价是她代表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坚毅和顽强。
12.韩寒认为祥林嫂的故事是一个有关希望和仇恨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农村女性的无畏与无奈。
13.莫言对祥林嫂的评价是她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她的坚持和反抗体现了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14.莫言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所面临的封建制度和地主压迫。
15.老舍在《祥林嫂》中通过挖掘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呈现了一个受压迫妇女的形象。
16.鲁迅对祥林嫂的评价是她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的命运受到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的制约。
17.鲁迅认为祥林嫂在道德和人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她的命运被束缚和扭曲。
18.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描述,揭示了中国农村妇女的疾苦和被压迫的命运。
19.莫言在《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更多地注重她的勇敢和坚毅,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20.莫言通过描绘祥林嫂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黑暗面和农民妇女的辛酸命运。
21.韩寒对祥林嫂的评价是她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顽强意志的女性形象。
鲁迅《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鲁迅《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f5cbc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8.png)
鲁迅《祝福》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对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对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对抗,祥林嫂从始至终都选择了对封建礼教的屈服,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保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消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鲁四婶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因为她能干。
祥林嫂被绑架走后,她害怕给自己惹麻烦。
之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后来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么顺心。
以后祥林嫂再来,已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
可以说,四婶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看。
祥林嫂的婆婆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有心计的女人,也是封建社会中自私自利的典型形象。
她拿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把祥林嫂当成工具,并且不顾祥林嫂的反对,就把她嫁到偏僻的村庄来获取高额的彩礼钱。
同时她也精明能干,面对鲁四爷的时候沉着应对。
柳妈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
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枯槁〞,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柳妈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贞洁〞在她心里十分神圣!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方法,可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我〞“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鲁迅的祝福人物分析
![鲁迅的祝福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27ec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鲁迅的祝福人物分析1、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⒉、鲁四老爷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3、柳妈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
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
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我”“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5、四婶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鲁迅先生反封建的精神。
在鉴赏小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和鉴赏,学会品味小说的语言,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思想和主题,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探究了《祝福》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一、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好小说的情节和发展脉络。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a16d9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6.png)
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1.引言1.1 概述祥林嫂,作为《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角色之一,引发了众多文学家的关注和争议。
她是贾府中贾琏的妻子,也是贾府中地位较低的妾室之一。
祥林嫂的形象在小说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她坦率直率,性格活泼,处世机智,为人热情,对待贾府内外的一切事务都积极参与。
不同文学家对祥林嫂的评价各有不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祥林嫂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评论。
一些文学家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她善于与他人交流,机智灵活,充满智慧。
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家族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势力,展现了她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应对能力和智慧。
这些文学家赞赏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持追求幸福的努力。
然而,也有一些文学家对祥林嫂的形象持有批评态度。
他们认为,祥林嫂过于热情和直率,不够理智和深思熟虑。
她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常常显露出她的情感和个人偏见,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
这些文学家认为,这种性格容易导致她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出现问题,并使她在与他人合作中缺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总而言之,对于祥林嫂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一些文学家赞扬她的活力和智慧,认为她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
而另一些文学家则认为她过于冲动和情绪化,容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
对祥林嫂形象的评价不仅展示了文学家个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也使我们对于这位形象丰满的角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要讨论的内容,即各文学家对于祥林嫂人物的评价。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介绍,并给出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含对于祥林嫂的评价。
我们选取了两位文学家A和B作为例子,分别介绍他们对祥林嫂的评价。
在每位文学家的评价中,我们将列举出他们对祥林嫂的几个要点,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学家们对祥林嫂的评价进行总结,并指出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da08d4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9.png)
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祥林嫂虽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虚构的人物,但是也是当时社会典型的形象,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欢迎查看。
祥林嫂的形象特点(一)模样周正,勤劳善良小说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时,作品这样写道:“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是红的。
”这个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年轻、健康、温顺的女性形象,虽经历丧夫之痛但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
在鲁四老爷家做工后,祥林嫂更是表现出了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的劳动妇女的本性,“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第二次是两年后:“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这一次,祥林嫂装束未变,但是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以前嘴角的笑意变化为现在眼角的泪痕,内心的痛苦已经积聚很深了。
而第三次写道:“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如今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仿佛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个活物……”寥寥数笔,一个濒临死亡的行尸走肉形象就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对一切的伤痛麻木了,所以悲哀的神色也消尽了,祥林嫂彻底的坠入了绝望的深渊。
小说三次对祥林嫂形象的描写,从表现希望到充满绝望,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
(二)执着顽强,具有反抗精神祥林嫂经卫老婆子介绍初来鲁四老爷家做工原来是逃出来的,这在卫老婆子找四婶解释的话里有所反映。
“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
”祥林嫂不愿改嫁,她固执的坚守着她所谓的贞操观念,不愿屈从于被卖掉的悲惨命运,虽然这样的命运,如卫老婆子说的在那个时代是最正常不过的,但是,祥林嫂也要拼力反抗,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在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做工的时候,两次丧夫,一次失子,周围的人都认为她浑身上下沾满了晦气,是一个不祥的女人。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1b8c59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0.png)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
1、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
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
2、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
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
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
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
3、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
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试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试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a9d57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c.png)
试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出自吴承恩古典名著《西游记》,她是孙悟空的老伴,也是个十分可爱的妖
怪形象。
祥林嫂拥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一头细长的细须,十分皮实的膀子,肩宽又粗壮,酷似一只大熊。
除此之外,她还长着长长的尾巴,摇摆着细长灵动的身影,外表有些
怪异,但却又是可爱而神秘。
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祥林嫂都有着一副妖艳的面容,与她不可言语的气质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她性格活泼而且活泼,却也很忠诚可靠,对孙悟空一如既往的爱着,时时都在
关心着他。
《西游记》中形容她的一句话:“此乃穷奇之妖怪,具英俊勇毅,气质端正,
腰子粗细,气势凛凛,勇猛绝伦”可见作者把她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示出最精美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美德,她具备所有人群理想的智慧与勇气,也把执着、厚
道和正义的内在精髓都展现出来,即使在最艰难的困境里也不会犯错误,哪怕是出于失望、情绪和生活不如意,她也坚持自己的信念,倔强地抗争着苦难。
穿越路途上,祥林嫂为众
多生灵树立了榜样,充满着勇敢勤奋和可崇仰的英雄气概。
从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勇敢孝顺、忠诚善良,但又不失活泼开朗
的亲切形象。
从自底向上展现出的坚定、谦虚和纯正,令人充满向往与敬畏,做到当时群
众最钦佩的崇拜的典范。
概述祥林嫂人物形象特点
![概述祥林嫂人物形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d233d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e.png)
概述祥林嫂人物形象特点咱今儿就来聊聊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哈。
祥林嫂那可真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呀。
一、命运悲惨的苦命人。
祥林嫂的一生那叫一个惨呐。
早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左右的男人,后来丈夫得病死了,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紧接着,婆婆又把她给卖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在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往往就是这么身不由己呀。
到了新的家庭,她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遭遇了更大的悲剧,儿子被狼给叼走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简直把她的生活彻底给摧毁了。
她就像被命运扼住了咽喉,怎么挣扎都摆脱不了那悲惨的宿命。
二、勤劳善良的传统女性。
不过啊,祥林嫂可不是那种只会怨天尤人的人。
她特别勤劳,不管到哪儿,都把活儿干得妥妥当当的。
在鲁镇的时候,她在鲁四老爷家干活,那可是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像扫地、洗衣、做饭这些活儿,她都干得特别好,从来都不偷懒。
而且她心地也很善良,对周围的人都很友善,没有什么坏心眼儿。
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虽然自己的生活已经够苦的了,但还是怀揣着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这个世界。
三、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可怜人。
在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祥林嫂深受其害啊。
她因为被迫改嫁,就被认为是不贞不洁的女人,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大忌呀。
周围的人都对她指指点点,歧视她,把她当成一个异类。
她心里肯定特别委屈,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却要承受这么多的流言蜚语和冷眼相待。
而且她还总是不断地自责,觉得自己有罪,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比生活上的苦难更让人难以承受。
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被封建礼教的枷锁束缚得死死的,无法挣脱。
四、麻木愚昧的底层百姓。
祥林嫂在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之后,慢慢地也变得麻木了。
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诉说着自己的悲惨经历,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会同情她,可到后来,大家都听腻了,甚至还嘲笑她。
而她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停地说,就像一个陷入了死循环的机器一样。
她对自己的命运也没有什么反抗意识,只是一味地忍受着,逆来顺受。
祥林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祥林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d85e37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4.png)
祥林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祥林嫂正面描写: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而乐于助人的女性。
她大约四十几岁,身材中等偏胖,留着一头黑亮的短发。
她的双眼明亮而有神,透露出一种坚毅的气质。
她常年从事务农工作,皮肤因此变得略显粗糙,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丽与自信。
她总是穿着朴素而整洁的衣服,展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
祥林嫂一直被邻里们称赞为一个勤劳的榜样。
她每天清晨早早起床,开始忙碌的家务和农活。
她敏捷地处理着牲畜、园艺和农田的事务,展现出她对农耕生活的熟练掌握。
她经常帮助邻居,无论是照顾生病的老人还是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
她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付出和收获的差距。
祥林嫂也是一个忍耐而乐观的人。
她总是面带微笑,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保持镇定。
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相反,她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
她对待他人总是充满善意,用温暖和体贴的语言鼓励别人,给予力量和支持。
祥林嫂侧面描写:尽管祥林嫂有着令人钦佩的美德,但她也有一些缺点。
她过于热心于帮助别人,常常会牺牲自己的利益。
有时候,她会过度劳累,因为她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以至于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和休息。
她容易被他人的需求所左右,导致自己的个人事务常常被搁置。
另外,祥林嫂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过于追求完美,有时会陷入纠结和犹豫。
她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这可能会耽误她完成其他重要任务。
她对自己的标准要求非常高,有时过于苛求自己,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然而,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祥林嫂所拥有的优点和美德。
她是一个值得崇敬的人物,因为她的正面品质远远超过了她的一些小小缺点。
祥林嫂人物赏析作文
![祥林嫂人物赏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8559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e.png)
祥林嫂人物赏析作文
说起祥林嫂,那可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祥林嫂啊,她就是个命运多舛的可怜人。
一开始,她也有着自己的活力和对生活的期待。
可这命运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总是跟她过不去。
她勤劳能干,干活儿那叫一个麻利。
要是放在现在,说不定还能评个“劳动模范”呢!但在那个时代,她的勤劳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幸福。
祥林嫂的遭遇,真是让人同情得不行。
丈夫死了,孩子也没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换谁能受得了?她满心的痛苦和委屈,总想找个人倾诉倾诉。
一开始,大家可能还会听听,给她点同情和安慰。
可时间一长,她反复地说那些悲惨的事儿,人们就不耐烦了,甚至开始嫌弃她。
这能怪祥林嫂吗?不能啊!她心里苦啊,苦得没地方倒,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跟人说。
她也不想招人烦,可那伤痛憋在心里,能不找人说一说吗?
祥林嫂这个人,其实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哀。
她被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紧紧束缚着,无法挣脱。
她觉得自己命不好,是因为上辈子造了孽,这种想法多愚昧啊!
总的来说,祥林嫂是个让人心疼又无奈的人物。
她的命运让人感叹,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明和自由的时代。
不知道您觉得我对祥林嫂的这番分析怎么样?是不是还挺在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祥林嫂人物分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祝福》之人物描写教案
复习检测
根据小说结构特点,简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能发现什么
导入新课
故事情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命运,而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形象特点,还要依靠各种人物描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通过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呈现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2、把握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方法目标:
学习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能力目标:
1、能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能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自学检测
问:最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知识为例寻找工具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1、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不光指五官、面容,还包括身材、体型、衣着、姿态、精神状态、风度等较
明显的外部特征。
提问:课文中对祥林嫂肖像描写主要有三处,同学们读后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比较三处
外貌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完成表格:
小结: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祥林嫂的命运、性格、生活境遇都可以通过外貌描写直观地表达出来。
2、神态描写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的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描写眼睛,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地控诉。
?
3、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
祥林嫂语言描写较多,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语言,我们来分析一下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小结:语言描写能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
4、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小结:动作描写能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祥林嫂……
?
答: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最基本的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而在这些描写当中,我们一定要写出他个性化的东西,这样,人物形象才够鲜明。
?
感悟验证拓展提高
找出文中关于鲁四老爷的描写,试析其人物形象。
1、行动描写
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一是把工钱给婆婆,对祥林嫂冷酷无情;二是祥林嫂遭到厄运时,鲁家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午饭了,才想起了淘箩和米,鲁四老爷“踱出门外”“直到河边”发现了淘箩和米和菜,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在统治阶级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还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冷酷残忍。
2、语言描写
祥林嫂被抢前:38段;祥林嫂的婆婆来时:41段;“踱到河边”时:46段;祥林嫂被抢时:49段;午饭后,卫婆子又来时:52段;对四婶的暗暗告诫:71段;祥林嫂死后:20段。
一共开了七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示得淋漓尽致。
师生总结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扞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自私,冷漠,。
对祥林嫂他开始只是讨厌她是个寡妇,还能容忍。
后来祥林嫂再嫁回来,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祝福时
不让她沾手,死后还骂她是个“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封建礼教的化身。
达标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果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反过来,我们在写作时,要想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离不开这些描写。
大家一定多找一找,多画一画,多想一想,多写一写,必然在阅读文章时,“火眼金睛”,在写人物时,会“下笔如有神”。
布置作业:
1、巩固作业
①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②综合运用以上描写方法(至少3种),来写一位班级同学都熟悉的人,不少于300字,让大家读完你的文章后,知道他(她)是谁。
2、预习作业
继续研读课文,思考:到底是谁“谋杀”了祥林嫂
1.B.(阜:音fù;驯:音xùn;模:音mú)
2.C.(A,头-投;B,密-秘;D,竣-峻)
3.A.(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合。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①句照应前面一句,应该用“果然”。
宽恕:宽容;饶恕:免于责罚。
“饶恕”的程度比“宽恕”重。
②句中取宽容义,选“宽恕”。
教养:教育培养。
教育:培养的过程或用道理说服人使人依照(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③句选“教养”比“教育”更恰当)
4.C.(A句中前后两句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所以“说”的后面应该用逗号。
B句最后一句是对前面分述的几种情况的总结,因此,“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前应该用冒号,以示总结。
D句中的“混世魔王”是特定的称谓,应该加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