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管理

合集下载

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管理思想

论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管理思想

忠诚 度 、 定性 、 际关 系 的和谐 , 这 方面 , 稳 人 在 佛教 无 疑 可 以提 供 丰 富 的思 想 资 源 , 也 是研 究 星 云 大 这
师 管理 思想 的现实 意 义 。


佛 式 管 理 的 内涵 及 特 点
“ 管理 ” 底要 管什 么 , 到 不管 什 么 , 管理 的重 点 是 什 么 , 何 才是 最 高 明 的管 理 , 这 些 问题 的 回 如 对
真 实 面 目; 只要制 伏 、 主导 自心 , 能制 伏 世 间 的一 切 。 星 云认 为 , 一个 人 连 自己 的身 心 都 无 法 管 便 当
好 , 怎能 管理他 人 之事 ?为 此 , 指 出 : 又 他
“ 心 ’ 万物之 本 。 ‘ 是 没有把 根 本 管理 好 , 管理 枝 末 , 生 当然 不会 圆满 。能 把 自己的 只 人 心管好 , 正 则一切 皆正 , 净 则 一切 皆 净 , 心 心 心善 则 一切 皆善 , 才是 最重 要 的 管理 学。 因 这
世人 瞩 目的人 间佛 教文 教 、 善 、 慈 弘法 事 业 , 光 山属 下 的 国 际佛 光 会 的 10余 个 国 家地 区协 会 已遍 佛 7
布世 界 五 大洲 。】 ’ 还创 建 了多所 美 术 馆 、 _ 兀 他 图书 馆 、 出版 社 、 书局 、 电视 台 、 纸 、 报 云水 医院 、 教 学 佛 院、 中学 和 四所 大学 , 尊称 为 “ 被 管理 大师 ” 。星 云将从 “ 出发 、 心” 尊重 包容 、 等互 助 、 我一 如 的 佛 平 人 教伦 理思 想 融 和到 管理 中 , 形 成 了他具 有鲜 明佛教 伦理 色彩 的管理 思想 。近 年来 , 就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 管理 思想 被 不 断挖 掘 出来 , 多 领导 人 和管 理专 家 纷纷 关 注 员工 的潜 能 开 发 , 许 重视 员 工 的道 德 观 念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第二章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孔子对以往儒家思想进行了总结、阐发和传播,提 出了儒家思想主体的思想构架,再经较晚的孟子和荀子 进一步的补充,正式形成了一门儒学。 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对儒家进行彻底的否定。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明时期,儒家的理论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二)人本主义的管理目标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讲“为政以德” 、 “正己正人”,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儒家认为 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管理的方式是“人 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把“重 人”作为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提示要奇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大 事、人是第一位。
返回
儒家关于人性改造的思想

儒家认为人性的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修养来解决。儒 家是提倡天人合一的,一个人最高奋斗目标是做圣人, 并提出了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 孟子的“天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他的“达可兼济天下, 贫可独善其身,”对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三个层次: 1、形体上的合一: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 肢五脏; 2、情感上的合一:天有风雨阴晴,人有喜 怒哀乐; 3、规律上的合一:天有四季物候,人有春 种、夏锄、秋收、冬藏。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 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 谓之王。”



(三)基于实用理性精神的管理手段
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 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 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 性”。 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 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 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

佛家文化与思政佛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

佛教思想强调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世的境界。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的融入也让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本篇论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佛教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的文化环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印度的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中部地区,当时印度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们的生活困难,思想上也在寻求新的出路。

悉达多在反思生命意义和苦难的本质时,创立了佛教。

佛教思想于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随着汉武帝的统治,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影响和变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思想魅力,也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密切相关。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和中国的儒、道、法家等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波折和变革。

唐朝时期佛教曾经盛极一时,但到了宋朝时期,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佛教面临着衰落的局面。

明清时期,随着禅宗和律宗的兴起,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

当代中国,佛教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显现。

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佛教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佛法、菩提、般若。

其中,佛法是指佛教的教义和法则;菩提是指悟道、证道、修行和成佛的过程;般若是指了解和体悟世间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佛教思想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苦难,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轮回转世的循环中,只有摆脱轮回才能得到解脱和超脱。

佛教思想主张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修行,追求智慧和慈悲。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述评

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述评

《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No.6佛教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既有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内容,也不乏关注实践领域的思想成果。

就总体而言,以往的佛学研究,对抽象的义理问题讨论较多,对佛教关注实践领域的思想成果涉及较少。

近年来,佛教戒律、寺院制度、僧团管理等问题,皆涌现出不少新的成果。

学界尤其重视佛教发展与当时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将以上问题置于社会史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在文献材料的发掘、研究对象的转换、研究方法的更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十分令人可喜的现象。

然而,对于原始佛教经典中涉及社会实践的思想,学界似乎还关注不多。

笔者在阅读原始佛教经典,主要是四《阿含经》的过程中,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加以评述和讨论,以就正于方家。

一、“七不退法”与僧团管理思想佛教在初创时期,佛陀非但要面对使大众早日觉悟的问题,而且也面临着对佛教徒、尤其是僧人团体的管理问题。

僧是佛教“三宝”之一,僧人信仰的坚定与否、素质的高下以及僧团是否团结等因素,关系到佛教的未来命运。

毫不夸张地说,这将决定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生死存亡。

佛陀晚年对僧团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一思考的成果在《长阿含经》第一分《游行经》中有比较集中的表述。

根据该经的说法,佛陀晚年在罗阅城的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当时摩竭王阿闍世想要发动战争,自信能攻下跋祇国。

事先,他指派大臣禹舍专程前往耆闍崛山中拜见佛陀,想征求佛陀对征伐跋祇国之事有何诫敕。

佛陀其实对跋祇国的情况十分了解。

当时,佛弟子阿难正好在佛身后帮他扇扇子,于是佛就跋祇国的情况,故意问了阿难七个问题。

虽是提问,但答案早已在佛陀胸中。

佛并借此由头,对跋祇国的国情谈了一系列的看法。

佛首先问阿难:“汝闻跋祇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1](P11)所谓“正事”,大体指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佛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体系,具有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将佛教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以提升员工的内心修养,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慈悲和善意佛教强调慈悲和善意,将这种情感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可以促进员工间的和谐与团结。

在企业中,领导者和员工之间常常存在着权力和利益的冲突,而慈悲和善意可以帮助双方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例如,领导者可以通过倾听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尊重和关爱每个员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二、无我和均等观念佛教主张无我和均等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分高低贵贱。

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领导者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员工,不偏袒任何一个人;而员工之间也应该相互尊重,不推诿责任,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

通过无我和均等观念的应用,企业可以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正直和诚信佛教教导人们要坚持正直和诚信的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正直和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文化的重要因素。

领导者应该做到公私分明、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员工也应该遵守诚信原则,忠于企业,履行承诺。

正直和诚信的应用可以建立一个诚信度高、效率高的组织文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缘起和依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皆有缘起和依存的关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个体。

在企业管理中,缘起和依存的思想可以提醒领导者和员工要关注整体利益、协同合作。

领导者应该意识到与员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关系,要重视员工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员工也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整个企业会产生深远影响,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

通过缘起和依存的应用,企业可以形成团结协作、互利共生的合作关系,创造更大的价值。

然而,尽管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种种优势,但其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秦代的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开端,重视制度的建立和法律的实施。

法家学派主张以法制为基础,倡导严苛的刑法和奖惩机制,以达到对人民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也使人们生活在严酷的法治环境下。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兴盛起来,并开始影响到管理思想的发展。

儒家强调人伦道德和仁爱之道,主张通过教化来管理人民。

儒家提倡的君子道德和礼仪规范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这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隋唐时期,玄奘的佛教思想开始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产生影响。

佛教强调个体的自我调节和心灵净化,提倡功德布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社会管理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

佛教的管理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素质,强调以慈悲心和智慧去管理他人。

宋代,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主流。

理学强调人的心性和道德修养,提倡以心为本来管理社会。

理学思想注重个体内心的平衡和健康发展,认为管理应该从管理人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出发,通过道德教化和严格规范来管理人的行为。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衰落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与实际管理逐渐脱节,世风日下,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此时,一些新的管理思想开始兴起。

如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来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李贽提出的自然之道与人事之理相结合来指导管理。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可以看作是从以法家思想为基础的法制管理到儒家思想的道德管理,再到佛教的心灵管理和理学的心性管理,最后发展到了注重实践的“知行合一”和自然之道的管理思想。

这一过程中思想的更新与传统的融合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管理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人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佛教人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 图 分 类 号 :45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9 X(06 0 0 8 10 —23 20 )2— 09—0 4
佛 教是 与基督 教 、 伊斯 兰 教并 称 于世 的三 大宗 教之 一 。它起 源 于公元 前 6世纪 的古 印度 , 大约 于 公元 初 传 人 中 国。随着 与传 统本 土 文化 的深 层 次 的交融 , 渐产生 了不 同于 印度佛 教 的 中国佛 教学说 , 中国 逐 对
应 有 尊卑 长 幼 、 有次 序的社 会 人生 。要有诚 信 , 使社 会 能精 诚 团结 , 向上 发 达 , 能 达到完美 的人生 。 一切 才 众 生都做 到人 生 道德 最高 尚美 妙 完善 的菩 萨 行为 , 是最 完善 最美 好 的人 生 。 方 J
二、 佛教 的 人本 思想对 现 代管 理 的启 示
善 德 。此 外 , 尊重 他人 还要 “ 行 于敬 , 常 自修 身是 功 可 , 自修心 是德 。 … ”
2 忍让 他 人 。忍让 是对 他人 的宽容 , 反映 了一 个人 的博 大 的胸襟 。面对 人 际关 系 中的矛盾 与 冲 突 , 、 这 特 别 是 面对他 人加 诸 于 己的一 切烦 恼 , 始终 保持 心 怀 坦荡 。这 样 就 能 缓解 人 际关 系 的矛 盾 与 紧 张 。但 是
第 2 6卷 第 2 期 20 06年 4月








J R L 0F S A0 N N E S I 0U NA H Ⅺ G U Ⅳ R rY

Vo . 6 No. 12 2 Ap 2 0 r. 0 6
佛 教 人 本 思 想 对 现 代 企业 管 理 的 启示

佛家中的管理智慧有感

佛家中的管理智慧有感

佛家中的管理智慧有感1佛教管理智慧佛教管理智慧源于古老的佛教文化,是对管理平等、公平、正义及社会和谐的一种伦理思想和智慧。

它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人文价值观,强调穆斯林的道德责任,要求人们以谦卑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传授像能以后发明艺术和思想的传统,以及一种安静的审慎的思考方式。

1.1仁慈管理佛教管理的重点是仁慈的管理,要求管理者以最基础的“仁慈管理”来履行责任,即通过实践展现慈悲心,谨慎处理事务,避免用非理智,粗暴和野蛮的方式来管理。

佛教教导说,任何事情都要以慈悲心为准则,避免让任何人处于不利的地位。

教导指出,管理者应当爱护体系内的人,而不是依靠发号施令、强行实施,应该有责任心、爱心、慈悲心、分管责任和温和心。

1.2礼让管理礼让管理也是佛教管理的重要基础,讲求人际关系蠢必须以最宽容的心态来处理,讲求礼让和放下,认为礼让是对别人尊重最直接的表达,也是体现智慧和尊重的最佳方式。

礼让管理同时也要求管理者及时处理和把握时机,让自己的领导力行之有效,并且有心有意地与体系内的同事相处融洽,使之受益于管理经验。

1.3信用管理当佛教管理者采用了以上两种管理智慧时,就要提倡一种“信用管理”,也就是要有坚实的信用建立,比如让员工明确管理者的立场,彼此之间的责任要层层分解,互相负责,尊重别人的责任;管理者和同事重视自己的口碑,不轻易攪局,尊重维护别人的荣誉和价值观。

2更以和为贵佛教的管理思想是以和为贵,以克勤克俭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与下属有互相尊重、尊重正常秩序、推崇礼仪道德的行为,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安静自然、和谐氛围,更多地彰显全民参与公平正义、和平安宁的伦理思想,也是佛教管理智慧的重要手段。

同时,佛教管理智慧还强调多方面意义上的和谐,只有实现和谐才能彰显佛教的礼仪精神。

在佛教管理上,管理者应当以同情心来处理众越困难,追求正义、公平和正直等的伦理规范,以和谐的管理氛围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3结语总之,佛教管理智慧是一种诚恳仁慈的管理理念,它将实践仁慈、礼让和信用与大众的安全和幸福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一种利益共享、团结友爱的伦理与文化环境,为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佛教思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佛教思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佛教思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佛教是一种源于古印度的宗教与哲学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修炼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佛教强调了解自己、超越烦恼与苦难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正念与慈悲来实现内在和谐。

本文将探索佛教思想对于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启示与指导。

一、了解自己佛教认为,了解自己是达到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第一步。

我们往往被自我认知上的执着束缚,难以看清自己的本质和真实需求。

佛教通过观照身心的实际状态,以及深入思考自己的欲望和苦恼的根源,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佛教提倡正念(Mindfulness)的修炼。

正念是一种全然投入当下的心态,能使我们接纳和觉察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为。

通过正念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减少焦虑、压力和困惑。

二、超越烦恼与苦难佛教认为,内心的平静与智慧需要超越烦恼与苦难的束缚。

佛教经典中提到,“生活中必然伴随着痛苦”,而痛苦的根源来自于欲望与执着。

佛教通过解脱欲望与执着,来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循环。

修行者需要通过内省与冥想,觉察并减少贪欲、愤怒和无明等负面情绪。

通过专注于当下的经验,修行者可以逐渐超越对过去和未来的执着,体验到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三、正念与慈悲正念和慈悲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互为辅助,引导修行者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正念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当我们正念地体验当下的一切,我们能够摆脱自我中心的念头,从而减少烦恼与焦虑,达到内在平静的境地。

慈悲则是关爱他人、利他行善的心态。

佛教强调,通过慈悲与同情心,我们能够培养宽容与善良的品德,并将这种心态扩展到所有的众生之中。

通过以慈悲心对待他人,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平和开放的内心状态。

四、实现内在和谐佛教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内在和谐,即通过认识自己、超越烦恼与苦难、培养正念与慈悲,使内心达到平静与智慧的最高境界。

佛教通过提供修行方法,如冥想、般若波罗蜜多等,来帮助修行者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修习佛家“六度”是企业员工成功的捷径

修习佛家“六度”是企业员工成功的捷径

在今天的活动中,佛家思想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能够为企业使命及经营理念的确定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能够实现管理上的自动自发。

在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中,佛家的六度思想可以作为员工实现人生觉悟、人格成就的有效方法。

在佛家思想中,修行的人要实现人格的最高成就必须修习六种行为,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

企业从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员工修行的道场,如果能让员工在企业的工作中修习这六度,那么就可以全面的开发和提升员工的心理品质,充分挖掘和发挥员工的潜能,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物质和精神的家园,使员工也能够成为一个心灵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员工。

把佛家思想中的六度应用到中,还需把六度进行新的演绎,我们可以用管理学的理念将这六个部分的内涵重新进行定义,六度中的布施其实就是教育员工一定要奉献和帮助他人。

佛教中的布施本意是施舍,在工作中,布施的实质就是要让员工树立利他之心和践行利他之行。

要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要生存离不开物质、金钱,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只为了金钱而工作,如果这样,工作便成为了一种奴役,人活着就应该对社会和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要懂得回馈和感恩。

日本京瓷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类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修养和帮助他人。

要让员工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员工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工作的动机,把工作当作为他人、为企业奉献的机会,只有心甘情愿、尽心尽力地付出,才能在工作的磨练中升华、成就自己。

六度中的持戒就是要让员工严格的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组织中的一员,员工一定要服从这个组织的各项规定。

持戒还有另一层涵义,就是教育员工在接人待物的过程中善于保护自心,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多做利益他人的好事。

在企业经营环境中,如果一个员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在接人待物时发出善心、善念,做出善言、善行,那么在他周围,便创造了一个友善、和谐、美好的世界。

宗教学中的佛教思想解读

宗教学中的佛教思想解读

宗教学中的佛教思想解读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宗教学的角度,对佛教思想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佛教信仰的内涵与特色。

一、佛教的起源与基本概念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立者为释迦牟尼佛。

佛教以“四谛”为基本教义,即苦、集、灭、道。

通过领悟四谛的含义,佛教徒可以解脱生死之苦,达到永恒的解脱境地。

二、佛教的核心思想——生命与苦的解读1. 生命的本质: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常和无我的。

“无常”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会永远存在。

“无我”则指出个体并不存在固定的、独立的本质。

2. 苦的理解:佛教将生命的苦分为三种类型,即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之苦和五蕴之苦。

生老病死之苦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而求不得之苦则是人们对欲望的追求所带来的不满足感。

五蕴之苦则是指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

三、佛教的解脱之道——八正道佛教提出的八正道,被视为人类解脱苦难的指南。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佛教徒可以在生活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四、佛教的智慧与慈悲1. 智慧的追求:佛教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正确认知和思考,人们可以超越无知和迷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

2. 慈悲与菩萨道:佛教倡导“舍己为人”的慈悲精神,鼓励人们以利他为己任,消除众生的痛苦。

菩萨道则是佛教信徒追求慈悲智慧的道路,致力于利益众生,践行佛陀的教化事业。

五、佛教的修行方法与僧众文化1. 修行方法:佛教强调内观禅修和念佛修行两种主要方式。

内观禅修通过观察和正确认识自身,实现心灵的平静。

念佛修行则是通过专注于佛号来净化心智,追求涅槃的道路。

2. 僧众文化:佛教僧众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教化工作中起着重要角色。

僧众以自身的修行和慈悲行为,传播佛法,引导信众修行。

六、佛教的影响与当代意义佛教在历史上不仅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世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佛家思想了解

佛家思想了解

佛家思想了解一、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佛教的起源地:古印度•佛教的传播:印度→中亚→中国→东亚其他国家•佛教的主要教派:大乘、小乘、密宗等二、佛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因果报应:善恶行为与苦乐果报的关系•轮回:生命死后重新投生的过程•涅槃:超脱轮回,达到解脱的境界三、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五戒+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菩萨戒:发心利益众生,追求圆满的觉悟四、佛教的主要经典•佛教的三藏:经、律、论•佛教的主要经典:《金刚经》、《心经》、《净土三部经》、《法华经》等•佛教的经典解释:各宗派的注解和解释五、佛教的修行方法•禅修:静坐冥想,观察自己的身心变化•念佛:持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持戒:遵守戒律,培养道德品质•学习佛法:研究佛教经典,了解佛法义理六、佛教的哲学思想•中道:避免极端,寻求平衡•空性:一切事物无自性,无常、无我•缘起:一切事物相互依存,因缘和合•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七、佛教的美学思想•佛国的美好:佛教描绘的理想世界•佛法的艺术表现:佛教艺术作品中的美学思想•佛教对人性的关怀:关注众生痛苦,寻求解脱之道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佛教传入中国:汉朝时期•佛教的繁荣: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佛教的本土化: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佛教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九、佛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佛教的道德观念:培养慈悲、宽容、诚实等品质•佛教的心理调适:面对压力和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佛教的生活态度:珍惜当下,过有意义的生活•佛教的社交伦理:尊重他人,和谐相处十、佛教的未来发展•佛教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的传播:国际佛教交流与合作•佛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网络佛教、数字佛教等•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使命: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人类福祉等以上是对佛家思想的一个简要归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管理知识)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知识)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长久以来,佛教之于我,始终是个迷。

也许是有缘吧,不久前有幸参加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资格培训,包胜勇先生有关佛教与企业管理的讲座终于让我与佛有了机缘,使我与佛教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通过这次学习我初步领略了佛教的历史、佛教的基本目的、佛教的理念及其精髓以及佛教的组织与管理等等陌生的领域,让我认识到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巨大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确思想精深,内蕴丰富。

在学习过程当中,我感到佛教的很多理念和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是很有借鉴作用的,在此斗胆把我对佛教的粗浅认识加阐释。

一、佛教建立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了生死,求智慧”,从它的出发点上就把其定位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它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即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无生无灭的目的。

佛教通过对人之佛性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又完全归于人的自身,归于人的自我努力和内心的自我净化上,提出“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明确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

在这里,佛教把人及人心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从而确立了人及其思维的中心地位。

在这点上,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强调经营人心,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上,强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强调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等环节上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根据每名员工的能力、性格特点,选拔、培养适合的人,并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并针对每人、每岗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激励手段,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从而实现双赢。

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市场运营管理上,同样要善于经营客户与消费者之心。

企业的经营也要象佛教以对心的修炼为住,强调并重视人及人心。

正如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博士在给《蒙牛内幕》作序中所期望的,“归根结底,蒙牛的成功在于善于‘经营人心’:在企业内部,注重向下经营人心,以聚揽人才,激发其工作热情;在市场上,善于经营客户之心,消费者之心,善于抢占其心智资源,建立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是指亚洲东方国家一系列特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这些东方管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等特点。

在现代管理学中,东方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实践中,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首先,儒家思想对东方管理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相互关爱。

在管理实践中,儒家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关心员工的生活与情感需求,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儒家思想强调勤奋、尊重和忠诚等价值观,在组织中弘扬这些价值观能够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道家思想也对东方管理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弥天下”等思想主张,提倡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可以学习道家思想中提倡的“虚而不屈”、“柔而能操”等理念,以灵活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组织关系和管理问题,保持冷静与平和的心态,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道家思想强调抵制冲突与对抗,追求自然与谐美,这对于有效管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组织内部冲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此外,佛教思想也是东方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思想强调慈悲、智慧和无私的重要性,反对贪欲、嫉妒、恶意等负面情绪。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佛教思想鼓励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以人为本、关心他人,并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

佛教思想还强调反思、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帮助管理者培养审慎的决策能力和跳出思维定势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综上所述,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应该积极运用东方管理思想中涵盖的元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领导力,以更好地推动组织发展和人员成长。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观点

业成理泽例近 家企思荣子几 自业想一。十 觉文,,被年 学化并著称, 习的亲有为日 儒核自《“本 家心向论日是 经。企语本运 典在业讲近用 ,日员义代儒 并本工》企家 力,讲,业智 求非授解之慧 化常,释父最 为多以儒”成 己的此家的功 用企构管涩的 。
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 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 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 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 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 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表面看来, 管理者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必做,但自己 的组织却被整饬得井井有条。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 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 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 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从道家的管理模式 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 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
佛教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字: 和谐。具体的体现是两个方面:一是 佛教团体的管理原则,即六和敬,第 一和:身和同住,第二和:口和无诤, 第三和:意和同悦,第四和:戒和同 修,第五和:见和同解,第六和:利 和同均。二是佛教与政治、社会关系 的处理原则。 佛教管理的两件事:一是宣扬核心, 保持组织的核心凝聚力;二是理顺管 理关系,以保持管理的畅通。
2007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达沃斯年会上,来自全球的与会者普遍认为,企业除了以利润为 目标之外,还要强调社会责任感。需要企业管理者有慈悲心、众生平等心,俗称“菩萨心 肠”。“七心”领导具体指的是——慈悲心、平静心、清净心、宽容心、忍耐心、利乐心、 平等心。企业管理者要用心管理,就要好好地修自己的一颗心。使这个心修成慈悲的心, 平等的心,普爱的心,有情的心,宽忍的心,快乐的心,平常的心。对员工要让他们放心、 安心、称心、舒心。总之,对企业管理者而言是“用心管”;对被管理者而言是“管其 心”。这就是管理于心的真谛,也是企业管理者感悟佛家思想的核心要旨。

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现代启示

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现代启示

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现代启示李栋财【内容提要】本研究围绕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内容及其对现代管理活动的启示为中心逐步展开讨论。

首先,回顾佛教管理思想从印度到中国的发展历史,探讨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形成过程;接着,就如何借鉴中国佛教管理哲学增强管理者决策、悟性和沟通这三种能力,讨论其对于管理者个人素质提升方面的启示;最后,从如何增强制度建设、增强组织创新能力以及打造学习型组织这三个方面出发,探索了中国佛教管理哲学与现代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结合点和具体实践方式。

【关键词】中国佛教哲学应用佛学思想企业管理管理哲学【作者】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2015级博士生。

前言佛教组织在各类现有的运营组织中,可以说是具有世界性的成功、有序、庞大的宗教组织。

其管理思想丰富、存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佛教管理思想可按照其经典译文的不同,结合相应地区的适用性,分为汉传、藏传、南传三系,涉及经典浩瀚,案例丰富,该思想体系萌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其在华已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在东亚地区有庞大的信徒群体和受影响人群,近百年扩大到了欧洲、美洲,乃至非洲。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佛教管理思想都不乏虔诚的追随者和受其潜移默化的实践家,并深深地影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与政治。

佛教组织的管理思想和案例与其他组织的很多特质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现代各类组织会运用和借鉴其管理经验,将其结合自身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有选择地吸收、实践,是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的。

本文将在华言华,以本地区盛行的汉传佛教管理思想和案例为主要借鉴对象,探索其对现代管理中可以产生作用的具体思想和实践方法,以期望在未来于此方面获得更多的认识和收获。

一中国佛教管理哲学的形成佛教发源于印度,在中国生根发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复杂宗教哲学体系,属于中国哲学,也属于佛教哲学。

①佛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

佛家六度思想与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

佛家六度思想与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

佛家六度思想与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摘要:佛家六度思想是佛家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内容包括完善自己的慈悲、喜舍、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佛家六度思想的研究,探讨如何将其中的思想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心理潜能开发中,以帮助员工增强个人素质、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佛家六度思想、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个人素质、工作效率正文:一、佛家六度思想佛家六度思想是佛家中的修行方式之一,主要包括慈悲、喜舍、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个方面,是佛教中普遍被称为“六度”的修持。

慈悲是指心怀慈悲之心,对待所有众生不分善恶好坏,要尽力拯救一切众生。

喜舍即是慷慨大方,不计较私利个人得失,给予别人爱心和支持。

忍辱则是忍受所有受伤害的经历和困难,学习包容与宽恕。

精进意味着不放弃努力,争取稳定的进步。

禅定则是指通过定心思考和感知,实现海阔天空的宁静和平静。

智慧则是指理性和理智,根据正确知识和判断来寻找自由、真正和幸福等方面的真相。

佛教六度的目的是通过对以上修行方式的学习和实践,单独或综合地提高个人素质,进而达到最终目标——解脱。

虽然个人解脱的途径与企业员工的成就有所不同,但佛家六度思想中提出的修习方式对于企业员工的心理潜能开发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应用。

二、企业员工心理潜能开发与佛家六度思想企业经营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在此过程中,佛家六度思想能够为员工心理潜能开发作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1. 增强慈悲心企业员工在处理社会和人际关系时,心怀慈悲之心可以帮助员工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与同事或客户进行交流时,应该用正面、友好的态度对待对方。

2. 培养大度成为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是商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员工应该在工作中体现出大度和善良,学会包容和宽容,在面对挫折、经济困难等问题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从容的气质。

3. 忍辱耐劳工作方面,面对压力和挑战,员工应具备忍受痛苦和压力的良好心态和适应能力。

要毅力不懈忍耐努力工作,直到取得成功。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佛教是一种源自印度的宗教,它的思想、教义、实践方法等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哲学的影响和塑造。

佛家思想擅长剖析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解构社会动态,探讨人类的存在和意义等深刻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佛家思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佛家思想强调内心平衡。

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多,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增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佛家思想提倡“修心”,认为如何正确把握人生,对人类内心具有重要影响,并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

例如,“三禅定”中的“正念”可以帮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佛家思想注重人类共存和和谐。

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和宗教交织,容易发生冲突和纷争。

佛家思想坚信“一切众生平等”,强调修正自己的心态,以“慈悲”、“智慧”、“喜舍”等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用“修生命,行善事,维持和平”来完成人道福祉。

例如,“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等道德实践可以教育人们在社会中接纳他人,相互帮助。

最后,佛家思想鼓励人们探寻真理和智慧。

现代社会商业繁荣、科技进步,人们追求物质与享乐,却很少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

佛家思想非常注重探索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和探寻真正的智慧。

例如,“菩提心”鼓励人们具备开放的智者思维和无私的领悟精神,实现人智智慧的长久传播和发展。

总而言之,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应用,其核心思想与当今社会的现实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借鉴佛家思想,可以帮助现代社会建构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人权,追求内心平衡和超越自我等伟大目标。

它的价值,在于让人们从多维度的视角理解个人和社会的现实问题;它的意义,在于能够照亮人类前行的智慧之光,提高人们的生命品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领悟佛教思想,将其付诸行动,展现佛家思想在现代生活的深刻蕴含和广阔前景。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佛教思想在管理中的借鉴

佛教思想在管理中的借鉴

佛教思想在管理中的借鉴持戒布施无常无我圆融精进持戒对佛门的弟子,坚持“众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有严格和详尽的规定。

作为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作业准则,来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工作有章可寻、有的放矢,并以此建立责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进有质量的工作成果,这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布施布施要求人们有慈悲的胸怀,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做人如此,做企业依然。

企业的生存依靠市场,利润来源于消费者的回报,所以我们对客户和消费者应心存感激,失去了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我们个人也失去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

企业应占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消费者,满足其需求,为其创造的价值,并最大可能的回报社会。

用我们的心去奉献,以布施的心态去面对客户。

欲强之,必先与之;欲取之,必先与之。

销售人员的培训中,很强调一个观念: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

可口可乐提供了解渴消暑的饮料同时,也提供了尽情尽畅的感觉和活力。

人寿保险提供了一种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与保障。

中国移动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和沟通的无极限。

宝马车,一种身份的象征和自尊的需要无常佛曰:“诸行无常是一切有为法。

”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

“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无常”才是这句话的中心,“无常”的意思,讲的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常存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无止境的。

对于企业来讲,要将这种“诸行无常”的发展变化观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着,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

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每天我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9-27 15
4 佛教与企业管理
佛教博大精深,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 佛教博大精深,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 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这种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处世态度对于现代企业 管理有许多积极意义。 管理有许多积极意义。
20102010-9-27 8
B)十二因缘 B)十二因缘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 名色,六入, 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 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 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1.无明缘行 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 无明缘行: 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 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 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 活动 2.行缘识 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 行缘识: 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 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 3.识缘名色 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 识缘名色: 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 概念,精神方面; 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 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 4.名色缘六处 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 名色缘六处: 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 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 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 生 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 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 官与外界接触。 官与外界接触。
2010-9-27 12
3 佛教寺院的管理
古今丛林接纳十方参学的衲子, 选贤与能:古今丛林接纳十方参学的衲子,因此住持亦须经由十方名德 共同推举适任者。同时,寺院重要纲领政策,或领导大众, 共同推举适任者。同时,寺院重要纲领政策,或领导大众,维系纲纪的 职务,也多经由僧众议决、选举投票而产生。 职务,也多经由僧众议决、选举投票而产生。这种重视大众意见的民主 管理,加强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管理,加强了寺院行政的公信力。 丛林寺院的一切净财、物品来自十方,因此概归常住所有, 公有公用:丛林寺院的一切净财、物品来自十方,因此概归常住所有, 由常住为大众储蓄道粮、维护寺产、规划福利,使僧众得以安心办道, 由常住为大众储蓄道粮、维护寺产、规划福利,使僧众得以安心办道, 这种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经济理念, 这种公有公用的管理法,也就是六和敬中“利和同均”的经济理念,可 以凝聚个人的力量,为团体创造更大的利益。 以凝聚个人的力量,为团体创造更大的利益。 佛教提倡生佛平等、人我一如的理念,无贫富、阶级、 分工合作:佛教提倡生佛平等、人我一如的理念,无贫富、阶级、名位 的差别,唯有内在修证境界的不同。丛林事务统分四十八单, 的差别,唯有内在修证境界的不同。丛林事务统分四十八单,各单职务 由常住依职事发心、能力、德行、才学的不同而派任,大众各司其职, 由常住依职事发心、能力、德行、才学的不同而派任,大众各司其职, 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务正常运转。 分工合作,彼此互尊互重,使寺务正常运转。 僧团寺院以和合共住为基础,共同奉行戒律、 赏罚公平:僧团寺院以和合共住为基础,共同奉行戒律、清规以及六和 敬的法则,如有违犯,必须接受大众审议处罚;反之,若有功于常住, 敬的法则,如有违犯,必须接受大众审议处罚;反之,若有功于常住, 亦给予褒扬勉励。由于严格赏罚,公平公正, 亦给予褒扬勉励。由于严格赏罚,公平公正,可以巩固大众向心于常住 道场。 道场。
20102010-9-27 9
B)十二因缘 B)十二因缘
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 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 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 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 不苦不乐的感受。 不苦不乐的感受。 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 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 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 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 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 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 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 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 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 即业,分为善、 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 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 业 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 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 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 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 这样, 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 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 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 BACK
2010-9-27
16
4 佛教与企业管理
佛教博大精深,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 佛教博大精深,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 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这种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处世态度对于现代企业 管理有许多积极意义。 管理有许多积极意义。
2010-9-27
14
4.佛教的思想对企业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佛教的一些思想潜移默 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对 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有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有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而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点 持戒 布施 无常 无我 圆融 精进
2010-9-27
1
佛教思想中的管理
——新西游取经 新西游取经
演讲人:宋晔 演讲人: 组员:丁宗云, 组员:丁宗云,陈磊 李越,张颖 李越,
2010-9-27
2
佛法深邃
释迦牟尼在涅槃前,他对弟子说: 释迦牟尼在涅槃前,他对弟子说:“在我涅 槃之后,应该以己为岛,以及为归, 槃之后,应该以己为岛,以及为归,舍己之 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依, 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依,舍法 之外,别无所依” 之外,别无所依”
2010-9-27
3
佛教艺术
佛教的起源 佛教主要教义 佛教寺院的管理 佛教与企业管理
20102010-9-27
4
2010-9-27
5
1.佛教的起源 1.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 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 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现在尼泊尔境内迦 毗罗卫国的太子, 29岁时 岁时, 毗罗卫国的太子,他29岁时,深感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 的不合理,下层社会深受生、 死之苦, 的不合理,下层社会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离家出 35岁时得道 创立佛教,获得贫苦人的支持。 岁时得道, 走,35岁时得道,创立佛教,获得贫苦人的支持。当时的 印度社会,上层种姓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层种姓社会, 印度社会,上层种姓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层种姓社会,社会 矛盾十分复杂而尖锐, 矛盾十分复杂而尖锐,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 释迦牟尼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神创说,提出“ 件。释迦牟尼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神创说,提出“众生 平等” 平等”。 BACK
20102010佛教主要教义
四谛 十二因缘 八正道 BACK
2010-9-27
7
A)四谛 A)四谛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又作四圣谛。 意为真理或实在。
(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 (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 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 痴等造成种种业因, 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 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 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 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 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 才处于贪、 恶见等等烦恼之中, 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 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 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 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 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 灭谛:指痛苦的寂灭。 (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 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 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 (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 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BACK
20102010-9-27
10
C)八正道 C)八正道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 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 (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 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 (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 (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 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 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 (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 惕励自己。 惕励自己。 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 (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 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2010-9-27 BA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