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内容提要:在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教师过于强调作品的结构时,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审美情境,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懒散状态而不能进入适宜唤醒水平;而当教师过于强调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时,又往往导致活动中幼儿只顾兴奋而忽略音乐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力图兼顾幼儿对作品结构的理解与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反思,发现这个矛盾是能够通过教师使用合作交流策略、介入新刺激策略和活动节律动静交替策略等有效策略解决的。
3.根据图片提示,欣赏B段延长部分。
4.完整地随音乐实行表演。
1.幼儿之所以处于完成任务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强调音乐的结构,把对音乐结构的追求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导致幼儿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而失去对音乐活动本身的享受。
2.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对活动过程实行了调整,用眼神与幼儿实行了沟通,将自己的愉快用眼神传递给了幼儿。同时,再加入配音,使活动氛围诙谐、幽默,幼儿在这样的情绪气氛感染下,情绪、情感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1.幼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游戏,是因为教师在引导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添加了刺激点——蜕皮(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最后一刻用脚使劲蹬下黏在身上的“皮”),幼儿在期待及满足中获得了快乐。
2.幼儿期待与客人老师共同做游戏,是因为教师为活动增加了新的刺激即师幼间的平等对话与平等评价,幼儿期待这种平等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使他们获得了快乐。
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幼儿感受到了相互配合动作的快乐。
师幼合作
活动《担鲜藕》中,挑担的姐姐(教师)和箩筐中的藕娃娃(幼儿)的相互配合舞蹈,姐姐向一个方向行进时,藕娃娃也要向同一个方向行进。
与教师的合作,补充了幼儿在技能上的不足,提升表演的质量,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加了表演的兴趣。
交流
情绪的调动
活动《天使之旅》中,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时比较紧百度文库,教师加入眼神、语音交流。
案例二:中班音乐欣赏《绿毛虫》——穆索尔斯基“壳中鸟雏的舞”。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分 析
1.倾听音乐,自由想像音乐表现的形象。
2.理解图片内容(毛毛虫吃东西、长大、蜕皮、结茧、做梦、变蝴蝶)创编动作,表现图片内容。
3.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吃东西、长大、蜕皮、结茧、变蝴蝶的情节,幼儿自始至终都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自己共同表演、鼓励幼儿对教师的表演做出客观的评价。使得幼儿不但积极参与活动,还期待与客人老师共同做游戏和相互评价。
3.创编B段——小姐姐睡觉后,藕宝宝的游戏动作。
4.完整地表演舞蹈。
1、幼儿过于兴奋的原因之一是:对音乐和动作结构的不熟悉,更不知道如何将动作和音乐相匹配。作为教师能够遵循“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即:先解决动作结构的困难、再解决音乐结构的困难,最后将动作与音乐匹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2、造成幼儿过于兴奋的原因之二是:动作的设计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作难点过多,更换频率过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在设计编排动作时,要考虑幼儿做该动作的难度是否适中,在变换动作时教师要有预令。
案例三:大班舞蹈欣赏《担鲜藕》——江苏民间舞蹈《担鲜藕》。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分 析
1.欣赏舞蹈,讨论舞蹈表现的故事情节。
2.再次欣赏舞蹈,并尝试合作表演(如何左右移动、如何转圈)。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幼儿欣赏了两次舞蹈表演后,教师就让幼儿起身与自己共同表演这个舞蹈,教师在这个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始终用语言持续提示幼儿,绝大部分幼儿情绪过于兴奋,少部分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分 析
1.用小天使飞上、飞下、荡秋千的游戏情节,表现民A段音乐。
2.在图片提示下,猜想小天使玩的两个游戏,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幼儿创编的游戏情节为射箭、洒金粉)
此时幼儿注意力比较集中,但处在一种完成任务的状态,而不是享受音乐的状态。教师发现这个情况后,调整了射箭的动作:即将原来漫无目的的单纯的射箭动作改变为师生互射“爱心”之箭,并配上“哧、哧”的声音表示射出了箭,同时用目光与幼儿逐一交流。幼儿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不但完整地表现音乐,而且情绪、情感也处于一种积极、享受的状态。
音乐欣赏,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展开音乐欣赏活动,不但为了让儿童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更重要的是初步发展儿童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水平。这种水平,包括倾听、理解、创造性表达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等四个方面。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比较强调让幼儿根据作品的结构和情绪展开想像、联想,并用不同的媒介和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时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当教师过于强调作品结构时,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审美情境,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懒散状态而不能进入适宜唤醒水平;而当教师过于强调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时,又往往导致活动中幼儿只顾兴奋而忽略音乐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力图兼顾幼儿对作品结构的理解与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而当教师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时,就很难使音乐欣赏教学获得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反思,发现这个矛盾是能够通过教师使用有效策略解决的。教师只要在活动的过程中,适时分析幼儿的情绪反应,并使用有效策略对幼儿的情绪状态实行调控,就能够使幼儿的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从而使活动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下面我们采用案例形式,对幼儿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实行归纳与说明。
针对以上实例,我们把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归纳为这样三种形式:合作交流策略、介入新刺激策略、活动节律动静交替策略。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持续应用这些策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策略也在持续得到丰富与完善。(见下表)
策略
音乐欣赏活动实例
分析
合作交流策略
合作
同伴间合作
活动《舞狮》中,幼儿两两结伴实行表演,扮演狮身和尾的幼儿,双手扶着扮演狮头及前肢的幼儿腰上,相互配合做脚部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