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ppt

合集下载

数列ppt课件

数列ppt课件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总结词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用来计算数列 中所有项的和的数学公式。
详细描述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 S_n = n/2 * (2a_1 + (n - 1)d),其中 S_n 表示前 n 项的和,a_1 表示首项,d 表示公差, n 表示项数。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 速计算出等差数列中所有项的和。
0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总结词
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任意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详细描述
等比数列是一种有序的数字排列,其中任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称为公比, 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总结词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用来表示数列中每一项的数学表达式。
04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
数列的极限定义
极限的定义
对于数列${ a_{n}}$,如果当$n$ 趋于无穷大时,$a_{n}$趋于某个
常数$a$,则称$a$为数列${ a_{n}}$的极限。
极限的性质
极限具有唯一性、有界性、保序性 等性质。
极限的运算性质
极限具有可加性、可乘性、可分离 性等运算性质。
收敛数列的性质
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很多问题也可以转化为求和问题,例如计算总收益、总成本等。而求和问题 同样可以转化为数列的极限问题。因此,数列的极限和收敛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也有着广泛 的应用。
05 数列的级数
级数的定义与分类
要点一
定义
级数是无穷数列的和,可分为数项级数和函数项级数。
要点二
分类
根据项的正负和收敛性,级数可分为正项级数、负项级数 、交错级数等。
正项级数的审敛法

中职数学数列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中职数学数列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中职数学数列的基本知识ppt课件目录•数列基本概念与性质•数列求和与通项公式•数列递推关系与性质•数列极限与收敛性判断•数列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举例PART01数列基本概念与性质数列定义数列表示方法数列的项通常用带下标的字母来表示数列,如{an}。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0302 01数列定义及表示方法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等差数列性质任意两项之差为常数。

从第一项开始,依次成等差数列的若干个数的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

中间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一半。

等差数列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等比数列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等比数列性质任意两项之比为常数。

中间项的平方等于首尾两项的乘积。

从第一项开始,依次成等比数列的若干个数的积等于首项乘以末项再乘以公比的次幂。

算术数列几何数列调和数列混合数列常见数列类型及特点01020304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常数,如1, 3, 5, 7,...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常数,如2, 4, 8, 16,...每一项的倒数成等差数列,如1, 1/2, 1/3, 1/4,...不具有明显规律的数列,需要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PART02数列求和与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推导通过倒序相加法或错位相减法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应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前n项和、求某一项的值等。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通过错位相减法或等比数列的性质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应用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与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如计算前n 项和、求某一项的值等。

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观察法根据已知的递推关系式,逐步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递推法通过设定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求解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待定系数法通项公式求解方法典型例题解析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S10=100,S20=300,求S30。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课件-PPT精品文档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课件-PPT精品文档

S1 , ( n 1 ) 5 . 已知 S ,则 a . 数列 { a } 中 ,若 a n n n n S S , ( n 2 ) n n-1 an-1 , an-1, a a n n 最大 ,则 a 最小 ,则 a 若 a n a . a n n+1 n n+1.
(2 ) a n1 an a n 1
a n1 ( n 1 ) a n , n 1 an a n 1 n 1, an2
n,
a3 3, a2 a2 2, a1 a1 1 . 累乘可得 , a n n ( n 1 ) ( n 2 ) 3 2 1 n !. 故 a n n !.
S 2 1 3 2 n 1 n n n 1 1 9 . n 99 .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由数列的前几项写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1】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 个通项公式: (1)-1,7,-13,19,…

(2)0.8,0.88,0.888,…
基础自测 1.下列对数列的理解有四种: ①数列可以看成一个定义在N*(或它的有限子集 {1,2,3,…,n})上的函数; ②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 ③数列若用图象表示,从图象上看都是一群孤立 的点; ④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惟一的.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由数列与函数的关系知①③对,由数 列的分类知②不对,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是惟一 的,④不对.
11 51329 61 (3) , , , , , , 24 81632 64 3 7 9 , , , (4) ,1 2 10 17 (5)0,1,0,1,…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典例突破
1
例 4.在数列{an}中,a1=2且(n+2)an+1=nan,则它的前 30 项和 S30=(
30
A.
31
29
B.
30
28
C.
29
19
D.
29
)
答案 A
解析 易知
+1
an≠0,∵(n+2)an+1=nan,∴

2 3

∴an=a1·
· ·
…·
1 2
-1
=
1 1 2
2-1-2 , ≥ 2.
增素能 精准突破
考点一
利用an与Sn的关系求通项公式(多考向探究)
考向1.已知Sn求an
典例突破
例1.(1)(2023北京朝阳二模)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是2n-1,则a5=(
)
A.9
B.16
C.31
D.33
(2)若数列{an}对任意n∈N*满足a1+2a2+3a3+…+nan=n,则数列{
∴{an}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a4 023=1+(4 023-1)×1=4 023.故选B.
(2)因为 + -1 =an=Sn-Sn-1=( + -1 )( − -1 )(n≥2),所以
− -1 =1.又 1 = √1 =1,所以数列{ }是首项为 1,公差为 1 的等差
(+1)
1+2+3+…+n=
.
2
考向2.已知an与Sn的关系式求an
典例突破
例2.(1)(2023河南名校联考改编)已知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

数列(共84张PPT)

数列(共84张PPT)
Leabharlann 3.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观察
在自然数集N中,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写出偶数:
0,2,4,6,8,10,12,16, ⋯ .
偶数数列的第1项是0,从第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前面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2.
3.2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抽象
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减去它前面一项所得的差都等
由已知,4 = 7,9 = 22,根据通项公式得
1 + 4 − 1 = 7,

1 + 9 − 1 = 22.
整理,得
1 + 3 = 7,

1 + 8 = 22.
解得
1 = −2, = 3.
因此
20 = −2 + 20 − 1 × 3 = 55.
即第20项是55.
1.2
如果一个数列的第项能用它前面若干项的表达式来表示,那么把
这个表达式称为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公式(2)是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1 ,2 称为初始项.
3.1
例 1
数列的概念
己知下述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前4项:
(1) = 3 + 1;
(2) =
1


(3) =
1

2
(4) = −1
= 1 + ,
⋯,
−2 + 3 = 1 + − 2 − 1 + 1 + − 2 − 1 −
= 1 + ,
−1 + 2 = 1 + − 1 − 1 + + − 1 − 1 −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人教版)《4.1 数列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人教版)《4.1  数列的概念  第一课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

()
(2)数列1,0,-1,-2与数列-2,-1,0,1是相同的数列.
()
(3)数列的项可以相等.
()
(4)数列a,b,c和数列c,b,a一定不是同一数列.
()
答案:(1)× (2)× (3)√ (4)×
2.所有正奇数的立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数列,其前3项为______.
答案:1,27,125
知识点二 数列的分类与通项公式
[对点练清]
[多选]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
{1,2,3,…,n})上的函数
B.数列若用图象表示,从图象上看都是一群孤立的点
C.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
D.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 解析:数列的项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C错;数列的通
项公式可能不唯一,比如数列1,0,-1,0,1,0,-1,0,…的通项公
(1)从图(2)开始观察每个图案从上往下的小正方形个数有什么规律? 提示:按照1,3,5,7,…,1的顺序分布. (2)按照此图规律,f(6)为多少? 提示:f(1)=1=2×1×0+1, f(2)=1+3+1=2×2×1+1, f(3)=1+3+5+3+1=2×3×2+1, f(4)=1+3+5+7+5+3+1=2×4×3+1, 故f(n)=2n(n-1)+1. 当n=6时,f(6)=2×6×5+1=61.
题型一 数列的概念及分类 [学透用活]
(1) 数 列 的定 义 中 要 把 握 两 个 关 键 词 : “ 一 定 顺 序 ” 与 “ 一 列 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顺序” 排列着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上.
(2)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项是指出现在这个数列 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它是一个函数值,即 an=f(n);而项数是指这个 数列共有多少项.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ppt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ppt

递增性
总结词
数列的各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详细描述
递增性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即数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一个递增的整数数列可以是1,2,3,4,5,…。
递减性
总结词
数列的各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详细描述
递减性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比后一项小,即数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列。例如,一个递减的整数数列可以是5,4,3,2,1,…。
2023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目录
• 数列的定义和分类 • 数列的表示法 • 数列的特性 • 数列的简单运算 • 数列的扩展知识 • 数列的应用案例
01
数列的定义和分类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按照顺序排列一组实数。 数列的第一个数叫做首项,最后一个数叫做末项。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项,而每个项与它前面的那个 数的差叫做公差。
数列的极限和收敛性
数列的极限
如果当n趋向无穷大时,数列的项无限接近某个常数a,则称a为该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收敛性
如果一个数列存在极限,则称该数列为收敛数列。
06
数列的应用案例
数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复利计算
01
数列常用于计算投资收益的复利,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被广
泛应用于计算累计利息。
风险评估
02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都等于其首项加上一个常数,即第n 项a_n=a_1+(n-1)d,其中d为公差。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 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等比数列的性质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数列-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课件】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数列-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课件】

数列的项
每一个数
数列中的__________
数列的通项
数列{ }的第项
通项公式
数列{ }的前项和
数列{ }的第项 与它的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
表示,这个式子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1 + 2 + ⋯ +
数列{ }中, =________________叫作数列的前项和
第六章 数列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1
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2
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课标解 通过日常生活和数学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

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0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知识梳理
一、数列的有关概念
概念
数列
含义
确定的顺序
按照____________排列的一列数
2
2
3
1
, 4 = 2 ;五边形数: , 5 = 2 − ;六边形数: , 6 = 22 − ,可以推
2
2
测 , 的表达式,由此计算 20,23 =( B )
A.4 020
B.4 010


C.4 210


D.4 120








[解析] 由题意可得 , = + , , = + , , = − ,
[解析] 当 = 时, = = ;当 ≥ 时,
= − − = + − [ −

+ ] = − , = 不满足上式,所以
, = ,
, = ,

数列概念及其表示.ppt

数列概念及其表示.ppt
23
易错点:
对于数列{an},
若第 n 项最大,则aann≥≥aann-+11,,
而不是an>an-1, an>an+1.
24
例题讲解
题型四 单调性分析 例 4. 已知 an=9n·1n0+n 1(n∈N*),则数列{an}中有没有最 大项?如果有,求出最大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错解] 设 an 最大(n≥2),
1. 已 知 函 数 f (x) log 2 x log x 4, (0 x 1) , 数 列 {an} 满 足
f (2an ) 2n
(1)求 an; (2)判断数列{an}的单调性。
28
2. 数列{an}满足 an n2 kn 1是增数列,求 k 的取值范围。
3.
数列{an}满足 an
题型三 数列递归公式的应用 例 3. 已知数列{an}中,a1=1,a2=2,以后各项由公式 an=an-1+an-2(n≥3)给出. (1)写出此数列的前 5 项; (2)通过公式 bn=aan+n 1构造一个新数列{bn},写出数列{bn} 的前 4 项.
17
解:(1)∵an=an-1+an-2(n≥3)且 a1=1,a2=2. ∴a3=a2+a1=2+1=3, a4=a3+a2=3+2=5, a5=a4+a3=5+3=8. ∴数列{an}的前 5 项依次为 1,2,3,5,8.
(1)a1=0,an+1=an+(2n-1); (2)a1=1,an+1=a2n+an2.
20
解:(1)∵a1=0,an+1=an+(2n-1), ∴a2=a1+(2×1-1)=1, a3=a2+(2×2-1)=4, a4=a3+(2×3-1)=9, a5=a4+(2×4-1)=16, ∴它的前五项为 0,1,4,9,16,此数列又可写成 (1-1)2,(2-1)2,(3-1)2,(4-1)2,(5-1)2,… 故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n-1)2.

第5章《数列》(第1节)ppt 省级一等奖课件

第5章《数列》(第1节)ppt  省级一等奖课件

第五章 数列
5.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pn+qn,且 a2=32,a4=23,则
a8=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得24pp++qq24==3232,,解得pq==142,.
则 an=14n+2n,故 a8=94.
答案
9 4
第五章 数列
[关键要点点拨] 1.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2014·安阳模拟)设 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若不等 式 a2n+Sn2n2≥ma21对任意等差数列{an}及任意正整数 n 都成立,
则实数 m 的最大值为
()
1
1
A.4
B.5
C.1
D.无法确定
第五章 数列
【思路导析】 将已知不等式用 an 与 a1 表示后分离参数 m 转化为 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解析】 因为 Sn=12n(a1+an), 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 a2n+41(a1+an)2≥ma21. 若 a1=0,则原不等式恒成立; 若 a1≠0,则有 m≤54aan12+21aan1+41,
第五章 数列
满足条件 项数 有限 项数 无限
an+1 > an an+1 < an an+1=an
其中 n∈N*
第五章 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 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五章 数列
二、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an}的首项(或前几项),且 任一项an 与它 的 前一项an-1 (n≥2)(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数列的递推公式.
第五章 数列
2.数列的函数特征 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 3,…,n})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的 函数解析式,即f(n)=an(n∈N*).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人教新课标6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课件人教新课标6
2.若仅由数列{an}的递推关系 an=ban-1+c(n≥2,n∈N*),能否求出数
列{an}的每一项?
提示:不能,要想求出数列{an}的每一项,还需知道数列的第一项或
前几项.
第2课时
问题导学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故选 A.
第2课时
问题导学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10-n)·
2n,求数列{an}中的最大项.
解:(方法一)∵an=(10-n)·
2n,
∴an+1-an=(10-n-1)·
故 a2 014=a6×335+4=a4=1.
1
2

5
= ,a7= 6 =1,…,
第2课时
问题导学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检测
数列的递推公式给出了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第
一项就可以用递推公式求出后面的各项,如果各项间的规律明显,可以
第2课时
目标导航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引导
预习交流
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区别与联系是怎样的?

【课件】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课件】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这也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
1
3. 的 n 次幂按 1次幂、2 次幂、3 次幂、4次幂
2
1 1
1 1
, , , , .

2 4
8 16
1
1
1
1
a1 , a2 , a3 , a4 ,
2
4
8
16
这也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
归纳: 上面三个例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依次排成一列数.
n2+2n
n
n
系为
,故所求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n+

(n∈N*).
n+1
n+1 n+1
1
1
1
1
(4)原数列的各项可变为 ×9, ×99, ×999, ×9 999,…,易知数列
9
9
9
9
9,99,999,9 99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10n-1,所以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
1 n
式为 an= (10 -1)(n∈N*).
你能仿照上面
的叙述,说明③也
是具有确定顺序的
一列数吗?
探究新知
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 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______.

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 首项),排在第二位
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
···,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这个数列的第n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②数列1,2,3,4,…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n.
③数列1,3,5,7,…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2n-1.
④数列2,4,6,8,…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2n.
⑤数列1,2,4,8,…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n=2n-1.

4.1数列的概念课件(人教版)

4.1数列的概念课件(人教版)

2n2
30n
2(n2
15n)
2 n
15 2
2
225 2

因为 n N* ,所以当 n 7 或 n 8 时, Sn 取最小值.
(2)当 n 1 时, a1 S1 2 30 28 .
当 n 2 时, an Sn Sn1 2n2 30n [2(n 1)230(n 1)] 4n 32 .
, Sn1
n ,n
1 2
.
例 6 已知数列an 的前 n 项和公式为 Sn n2 n ,求an 的通项公式.
解:因为 a1 S1 2 , an Sn Sn1 n2 n [(n 1)2 (n 1)] 2n(n 2) , 并且当 n 1 时, a1 21 2 依然成立.
所以an 的通项公式是 an 2n .
特别地,各项都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如果数列{an} 的第 n 项 an 与它的序号 n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 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就是数列的函数解析式,根据通项公式可以写出数列的各项.
例 l 根据下列数列{an} 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 5 项,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解析:因为 Sn 3n 2 ,所以 Sn1 3n1 2(n 1) ,则 an 3n 3n1 23n1 . 1,n 1
当 n 1 时, a1 S1 3 2 1,不符合上式,所以 an 2 3n1 ,n 2 .
-4 7.数列an 中, a1 1, a2 5 , an2 an1 an (nN*) ,则a2022 __________.
验证得当 n 1 时, a1 28 满足上式,所以 an 4n 32 .
1.数列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2.数列的符号表示 3.从函数角度看数列 4.数列的通项公式 5.数列的递推公式 6.数列的前n项和

4.1.1数列的概念PPT课件(人教版)

4.1.1数列的概念PPT课件(人教版)
的前5项为
【变式练习】
根据下面的通项公式,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

.
解:(1)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 =1,2,3,4,5,得到数列
的前5项为
(2)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 =1,2,3,4,5,得到数列
的前5项为 -1,2,-3,4,-5.
(3)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10-1,100-1,1 0001, 10 000-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不完全归纳法,它蕴 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2(n--11)n)((n2+n+1)1).
(1)写出它的第 10 项; (2)判断 2 是不是该数列中的项.
33
【解析】 (1) a10=(-119)×10×2111=31919.
解:(1)视察知,这个数列的前4项都是序号的 2倍加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2)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20,21,22,23,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三、典例解析 例 1 根据下列数列 { an }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 5 项, 并画出它们的图象.
1 an
n2 2
n;2 anຫໍສະໝຸດ ncos1 .
3,4,5,6,7,8,9.

(2)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分析各年GDP数据,找出
增长规律,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根
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我国(1998~2002年)这五年GDP值
(亿元)依次排列如下:
78 345,82 067,89 442,95 933,102 398.
【解析】(1)各数都是偶数,且最小为 4,所以通项公式 an=2(n+1)(n∈N+). (2)这个数列的前 4 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 1 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

《数列的概念》课件

《数列的概念》课件
奇偶性是指数列中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或规律。例如,奇数项都是正数, 而偶数项都是负数;或者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构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等。
数学表达
如果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1)^n*b(n),其中b(n)是另一个数列,则称数列{an} 具有奇偶性。
03
数列的应用
在数学中的应用
性质
递推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计 算得出,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THANK YOU
公式
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times r^{(n-1)}$,其 中 $a_1$ 是首项,$r$ 是公比。
3
性质
等比数列的任意一项都可以通过首项和公比计算 出来,且任意两项之间的比值都是固定的。
递推数列
定义
递推数列是一种通过递推关系式来定义数列的数 列。
公式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不能直接求解,需要通 过递推关系式逐步计算得出。
《数列的概念》ppt课件
• 数列的定义 • 数列的性质 • 数列的应用 • 数列的运算 • 数列的拓展
01
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描述
总结词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
详细描述
数列是一种有序的数字排列,每个数字都有其对应的位置,并且每个位置上的 数字都是唯一的。数列可以看作是函数的特例,其中自变量是自然数或整数, 因变量是实数或复数。
02 03
详细描述
有界性是数列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保证了数列不会发散到无穷大或无穷 小。具体来说,如果存在正数M,使得对于所有n,数列的第n项an都 满足|an|≤M,则称数列有界。
数学表达
如果存在正数M,使得对于所有n,都有|an|≤M,则称数列{an}有界。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一课件)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一课件)
(3) - 1, 1 ,( - 1 ), 1 ,- 1 , 1 ,( - 1) 2 3 4 56 7
(4)1, 2,( 3 ),2, 5,( 6 ), 7
猜猜看
观察下面数列的特点,用适当的数填空
1. 1, 2, 3, 4, 5,_6_,7…
2.
-1
,1 2

1 3
,1 4
,__15


3. 1 ,1 ,1 ,1 ,__1__ .
(3)在新的一年里,祝你十二个月月月开心,五十二个星期期期愉快,三百 六十五天天天好运,八千七百六十小时时时高兴,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分分分幸福, 三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秒秒秒成功。
2.1数列 2.1.1 数列的概念
有人说,大自然是懂数学的。 花瓣的数目
海棠(2) 雏菊 (13)
铁兰 (3)
黄蝉(5)
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a1=1,
例 5 设 数列 {an}满 足 an=1+an1-1(n>1,n∈N*).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 5 项.
解 由题意可知 a1=1, a2=1+a11=1+11=2, a3=1+a12=1+12=32, a4=1+a13=1+23=53, a5=1+a14=1+35=85.
变式训练 2 在数列{an}中,已知 a1=2,a2=3,
an+2=3an+1-2an(n≥1),写出此数列的前 6 项.
解 a1=2,a2=3, a3=3a2-2a1=3×3-2×2=5, a4=3a3-2a2=3×5-2×3=9, a5=3a4-2a3=3×9-2×5=17, a6=3a5-2a4=3×17-2×9=33.
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
例题讲解:
例4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

中职数学数列PPT课件

中职数学数列PPT课件

解答
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_n = na_1 + frac{n(n1)}{2}d$,代入$n = 10$,$a_1 = 1$,$d = 2$, 得到$S_{10} = 10 times 1 + frac{10 times 9}{2} times 2 = 100$。
解答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一,有$a_3 + a_8 = a_1 + a_{10} = 2a_6$,代入已知条件$a_3 + a_8 = 10$, 得到$2a_6 = 10$,解得$a_6 = 5$。
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等差数列),an=a1*q^(n-1) (等比数列)。
其他类型数列简介
递推数列
由递推公式确定的数列,如斐波那契 数列。
复合数列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数列组合而成 的数列。
周期数列
具有周期性规律的数列,如三角函数 值数列。
数列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等差数列性质探讨
性质一
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之和等于它们前后两项之和,即$a_i + a_j = a_{i+1} + a_{ j-1}$($i,j$为正整数,且$i neq j$)。
性质二
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都等于其前后两项值的平均数,即$a_i = frac{a_{i-1} + a_{i+1}}{2}$($i$为正整数,且$i neq 1, n$)。
查找等问题。
数列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如利 用数列的模型描述生物种群的
增长、衰减等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际问题中的数列模型
01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列模型,如人口增长模型、贷款还款模型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课件】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课件】

『变式训练』 1.设 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若 2Sn=3an-3,则 a4 等于( B ) A.27 B.81 C.93 D.243
【解析】 根据 2Sn=3an-3,可即 an+1=3an,当 n=1 时,2S1=3a1-3,解得 a1=3,所以数列{an}是以 3 为首项,3 为公 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a4=a1q3=34=81.故选 B.
【解析】 ∵Sn=3+2n, ∴Sn-1=3+2n-1(n≥2),an=Sn-Sn-1=2n-1(n≥2). 而 a1=S1=5,∴an=52, n-1n,=n1≥,2.
易错点睛:(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注意其自变量为正整数. (2)求数列前 n 项和 Sn 的最值时,注意项为零的情况. (3)使用 an=Sn-Sn-1 求 an 时注意 n≥2 这一条件,要验证 n=1 时是否成立.
满足条件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项数 项数
有限 无限
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
an+1 an+1 an+1
> an < an = an
其中 n∈N*
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
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3.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 解析法 . 4.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an}是从正整数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到实数集 R 的函数,其自变 量是序号 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 n 项 an,记为 an=f(n).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从 1 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f(1),f(2),…,f(n),…就是 数列{an}.
同理令2nn-+11=15,得 n=2,∴15为数列{an}的项;

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ppt

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ppt

简单明了
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 简洁,易于理解和记忆。
普适性
通项公式可以应用于任何等差 数列,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重要性
通项公式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 的基础和关键,对于理解等差 数列的性质和求解相关问题具
有重要的意义。
03
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公式推导
利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 式。
声学中的等差数列
在声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声音的频率、 振幅等有关的问题。例如,在研究乐器的声音时,常常需要 使用等差数列来描述音高、音强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数列等差数列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中的等差数列
在计算机科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数据结构、算法有关的 问题。例如,在解决一些与数组操作、链表操作有关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使 用等差数列来描述问题的规律。
密码学中的等差数列
在密码学中,等差数列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与加密、解密有关的问题。例 如,在一些简单的加密算法中,常常需要使用等差数列来生成密钥、加密和 解密数据。
05
数列等差数列的拓展知识
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
1
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类 型,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3
数列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 概念及通项公式ppt
目录
• 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 • 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 数列等差数列的应用实例 • 数列等差数列的拓展知识
01
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
数列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 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 列的公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 限子集{1,2,3,4,…,n})为定义域的函数 an=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 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反过来,对于函数y=f(x),如 果f(i) (i=1,2,3,…)有意义,那可得到一个数列 f(1),f(2),f(3),…f(n),… 即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观察下列图形:
三角形数 1, 3, 6, 10, .…..
正方形数 16, ……
1,
4,
9,
提问: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吗?
1,2,3,4,5,· n, · . · · · ·
(1)
1 1 1 1 1 1, , , , ,· ,· . (2) · · · · 2 3 4 5 n
பைடு நூலகம்
1,1.4,1.41,1.414, · . · · 4,5,6,7,8,9,10.
根据数列的定义知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的一列数,因此若数列中被排列的数相同,但 次序不同,则不是同一数列。 如: 数列(4) 4,5,6,7,8,9,10。 数列(5) 10,9,8,7,6,5,4。
又如:数列(6) -1,1,-1,1,·。 · ·
数列(六) 1,-1,1,-1,·。 · ·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如果数列 an 的第 n 项与序号 n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这 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1 如上面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n 又如数列:-1,1,-1,1, · . · ·
1 1 1 1 1 数列: 1, , , , ,· ,· . · · · · 2 3 4 5 n 的第n项an与序号n之间的函数关系能表示出来吗
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
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看书本P33页观察 观察下列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 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 1 1 1 1 , ,, ,, 项 2 3 4 5 序号 项
数列
2,4,6,8,10,……
其通项公式是:
图象为:
an
10 9 8
an 2n
7
6 5
4
3 2
0
1
2
3
4
5
n
例2、图中的三角形称为谢宾斯基(Sierpinski)三 角形,在下图4个三角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 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请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 公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
a1, a2 , a3 ,an ,,
其中 an是数列的第n项,上面的数列又可简记为
an
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例如数列1,2,3,4,5,6。是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例如数列1,2,3,4,5,6,…是无穷数列 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
an 30 27 24 21 18 15
an 3
n 1
12
9 6 3
o
1
2
3
4
5
n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 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 ) 2,4,8. 1 1, ( 2)1 0 1 0 01 0 0 01 0 0 0 0 , , , 。 (3 9,9 9 9 9 9 9 9 9 )9 , , 。 (4),5 5 5 5 5 5 5 5 55 , , 。 (5 0.9,0.9 9,0.9 9 9 0.9 9 9 9 ) , ( 6) 2, 5 ,2 2, 1 1.
问题:如果一个数列{an}的首项a1=1,从第二项 起每一项等于它的前一项的2倍再加1, 即 an = 2 an-1 + 1(n∈N,n>1),(※) 你能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三项吗?
像上述问题中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 其中an=2an-1+1(n>1)称为递推公式。递推公 式也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 例3 设数列{an}满足
1 2 3 4 5
。。。
2, 4, 6, 8, 10,。。。
1 2 3 4 5
。。。
序号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对应着一个序号, 反过来,每个序号也都对应着一个数。
项 序号
1 1 1 1 1 , ,, ,, 2 3 4 5
1 2 3 4 5
。。。
这说明:数列的项是序号的函数,序号从1 开始依次增加时,对应的函数值按次序排出就 是数列,这就是数列的实质。
通项公式为: n 1 a ( )
n
如果只知道数列的通项公式, 那能写出这个数列吗?
根据下面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写出 它的前5项:
(1)
n an n 1
(2) an 1 n
n
例1、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 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an 2n 1 ( ) 3,5,7; 1 1, 2 an (n 1) (2),16 25 4 9, , ; 1 1 1 a (1) n 1 1 (3)1 , , ; n , n 2 3 4 n1 an 1 (1) (4), 2, 2 0, 0。
10,9,8,7,6,5,4。
(3) (4)
(5)
-1,1,-1,1, · . · ·
(6)
1,1,1,1, · . · ·
(7)
定义: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第 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首项),
排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第n ·· ··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
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2、数列的实质—特殊的函数(离散函数); 3、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函数解析式)及求法; 4、数列的表示方法:(类比函数的表示法) 列表法,通项公式法,图象法, 递推公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