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别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一个即勤奋,劳动效率又高,其个人工作量相当于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个人的工作量,那么他的寿命相对于一般同层次人士则大大延长,年龄也相应地大大增加。
至于存在于社会上的杀人放火、偷盗抢劫、地痞流氓、投毒强奸等各种超过伦理道德底线的犯罪分子,以及灵魂医学所讨论的患有伦理道德及社会病的人,他们的有效年龄(寿命)理应是短的,甚至是负数,既作为人的概念时间很短暂,甚至就不是人。
1、历法年龄。即年代年龄或者说时序年龄——为出生后按日历计算的年龄,也叫实足年龄,是最常用的计算年龄的方法,简单,易掌握,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记载。
2、生物年龄(寿命)即生理学年龄。这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发育状态所推算出来的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如一位实际年龄60岁的人,生物年龄可能是60岁,也可能是50岁,也可能是70岁。
《火与火》:“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一个人民军的战士。’可是我们说:‘你的年龄是不够的呀!’”
二、年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1、虚岁年龄。中国在习惯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不科学的。
16、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17、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8、黄发:指长寿老人。以“黄发”借代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3、心理年龄。是心理学“智力测验”中的术语,指根据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测得的结果来衡量人体的智力水平,把心理学年龄与历法年龄相对照,就能看出智力绝对水平的高低。
4、相对年龄。即灵魂医学(soulmedicine)相对有效年龄(寿命),是指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主要包括动物)的、由最高级灵魂所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
如:曹操《对酒》诗:“耄耋皆得以寿终。”25、期颐:指百岁。“期颐”意为期望保养(调养)。可见古人能活到百岁者很难,极稀少。如“当今之世,期颐者少矣”,意即现在世间人,能活到百岁的极少了。“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可见,人类一切由最高级灵魂支配进行的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有利于自然社会良性发展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脑力活动所占用的时空就是人类相对有效年龄(寿命)。反之,就是无效年龄(寿命),甚至年龄(寿命)是负数。
所以,人类相对有效年龄(寿命)计算方法应为,相对年龄(寿命)等于实际年龄(寿命)加上或减去超出或低于同层次普通人士年平均劳动量或者年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倍数。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100岁――期頣,人瑞
108岁——茶寿
五、典故出处
1、初度:指初生之时。《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来也称人的生日为:“初度”。如:《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日,群臣勿贺。”2、襁褓:以“襁褓”借代未满周岁婴儿的年龄。泛指背负或包裹小儿所用的东西。后来特指未满周岁的小儿。襁褓是包裹婴儿的布或背负婴儿的袋布。这是以婴儿身上必有系带物这一特征借代婴儿的年龄。如《论语·子路》中有“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句意即“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背负着婴儿到来了”。
2、周岁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按虚岁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日,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它能正确反映人们的实际生存年岁,是人口统计中最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
21、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22、耄: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23、耋:年八十曰耊。
《桃花源记》中所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垂髫”指小孩头上散垂下的头发,也以小孩头上的特征借代小孩的年龄。6、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因为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7、及笄:指女子15岁。以“及笄”借代十五岁少女的年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2、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13、知命:指50岁。也称“知天命。”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14、艾:
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3、确切年龄。指从出生之日起到计算之日止所经历的天数。它比周岁年龄更为精确地反映人们实际生存的时间,但由于其统计汇总时较为繁琐,故人口统计中使用甚少。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除对不满1周岁的婴儿,特别是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常常按月日计算外,一般不按日计算确切年龄。
三、年龄分类
在灵魂医学这部专著中人类计算年龄方法大致有4种:
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总角”指小孩头上扎起像角一样的束发。这也以小孩身上的特征借代四岁到七八岁孩童的年龄。5、垂髫:指童年。垂髫”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3、孩提:以“孩提”借代二三岁儿童的年龄。《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的“孩提”指可以提抱而未能独立行走的儿童。现在俚语中也有“手里有孩提,才知当初父母时”的俗语。有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4、总角:指童年。“总角”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
15、花甲:指60岁。以“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借代老年人的六十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唐事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句和古祝寿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句的“花甲子”、“花甲”皆指代六十岁。这是来自夏历(农历)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年叫甲子年,而第六十年叫癸亥年,周而复始,另起一轮的第一年又叫甲子年。故称“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重开”。
词语解释词目:年龄拼音:niánlíng英文:age基本解释[age]
人或动植物所生存的年数
一、灵魂医学专著
现也指某物品从生产Leabharlann Baidu现在的时间
详细解释——人或其他生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礼记·文王世子》:“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南朝梁
沉约《奉华阳王外兵》诗:“餐玉驻年龄,吞霞反容颜。”宋陆游
《乞祠禄札子》:“实缘年龄衰迈,气血凋耗,夏秋之际,痼疾多作。”魏巍
四、比喻称谓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幼年(童年)泛称——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束发
9、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10、弱冠:指男子20岁。以“弱冠”、“加冠”、“冠”借代成年人年至廿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至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
5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及笄”句,意为古代女子到十五岁时行冠礼,用竹笄束起头发。后人相袭沿用,习惯以“及笄”称女子十五岁妙龄。今古相承,用乘数借代积数法,沿用在年龄别称上。如“二八佳庆”借代庆贺十六岁生日节,也有以“三五”借代十五岁,以“二九”借代十八岁芳龄。
8、豆蔻:以“豆蔻年华”借喻少女的妙龄。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意即芳龄十三多岁,身姿轻盈漂亮的歌伎好像南方豆蔻花一样美丽可爱。现也已用“豆蔻”泛指青年男女的青春岁月。
《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句,意为:(因为)我十五岁立志向学,(所以)到了三十岁时,就能独立工作,且有独立理解(复杂)问题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到了四十岁时,在复杂事物面前,就能识别是非、善恶、真假,不受其迷惑,到了五十岁时,就能懂得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古人也以“半百”、“知非之年”指代五十岁。
字亦作耋。――《说文》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24、耄(mao)耋(die):泛指老人。七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以“耄耋”借代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如“耄耋之年”。《左传·僖公九年》中“以伯摆动耋老,加劳”一句中的“耋”指七十至八十岁。《礼曲·礼上》中有“八十九十曰耄”一说。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句,袁枚《祭妹文》中有“予弱冠粤行,汝犄裳悲恸”句,《论语·先进》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的“加冠”、“弱冠”、“冠”都指男子到了廿岁束发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期了。
11、而立:指30岁。以“而立”、“不惑”、“知天命”依次借代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即花白头发的老人。
19、耆:以“耆”借代六十岁以上的年龄。如《礼曲·礼上》中有“六十曰耆”,《荀子·致士》中有“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20、“下寿”、“中寿”、“上寿”:以“下寿”、“中寿”、“上寿”依次借代六十、七八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如《左传·之战》中有“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中寿”指代七十到八十岁。古人以六十岁为下寿,七十岁到八十岁为中寿,九十岁为上寿。
年龄的别称
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有着绚丽多彩的语言之花,年龄的别称是其中一奇葩,堪称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丽精品。
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在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年龄的再生产,它总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年龄的个人所组成。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结婚、生育、求学、就业、迁移、死亡等,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正确计算年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