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代,我在教学中,不断
进行探索和学习,认为新的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的脑动起来
教学最本质的一面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思维能力,学会自
己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当成容器进行灌输,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己的思维往往处于沉睡状态,其内心很难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性,湮灭了学生的的学习热情。
所以如何唤醒学生的自主思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节。我在数学课堂上的做法是不束缚学生的思维,不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思考。《课堂纪律》就有一条明确规定:“课堂上的发言,无论对错,只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就是成功的,就值得骄傲!”科学家判断问题尚且出错,学生出现问题更是在所难免,接纳学生不同意见和答案(即或有不足和错误),敢说才有想,如果课堂学生思考,学生发言,你不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啊!
只有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的脑才能象高速发动机转起来。
(二)、实践体验,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
常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这是空洞抽象的讲解无法代替的。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让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疑问。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了各种
包装盒(动手)。到上课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长方体(正方体),
(动脑)然后动手量一量,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实物,很容易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通过动手量一量,不同之处是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而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了3组(即长、宽、高),每组都有4条是相等的。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在学习表面积时,我结合实际问学生:我们的教室是什么形状的?如果告诉你每个面的长和宽,(这里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长方体的哪条棱?)现在要给教室的四周和屋顶
粉刷一遍,至少要粉刷多大的面积?学生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知道这里的表面积仅仅是指五个面的面积和,而不是六个面的面积和。从而提醒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加深了记忆。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这样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实践体验,让学生身动起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预习是学生对新知的初步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掌握了一些新知识,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产生了要解决问题的动力,这两种情感,促使他们自主的进入课堂,学生想听、想说、想问、想练,更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已的预习成果,从而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通过看书,了解、知道了要求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拿一段绳子绕圆一圈,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就知道了圆的周长(绕圆法)。或直接拿物体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在开始处做上标记)这就测出了圆的周长(滚动法)。学生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测量出生活中的许多圆形物体的周长,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时,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大工厂的锅炉,它既不能用绕绳法,又不能用滚动法,那应怎样测量它的周长呢?这就又给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定义、定理的教学,如果只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因为数学中每一个知识的建立都有一个被积累、提练、概括的过程,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才能应用自如。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 r²,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已发现。课前我要求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或32份……(必须是2的倍数)。课上我让学生把剪好的近似于三角形的小扇形拼成一个图形。有的同学把分好的小扇形拼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平行四边行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即S= r²。有的同学把分好的小扇形拼成了一个近似的三角形,(这里以分成16份小扇形为例)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1/4,三
角形的高相当于半径的4倍,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1/4×半径的4倍÷2,也就是S= r²。圆除了可以转化为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外,还可以转化成哪些图形?(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梯形……)通过这样的提问,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人人动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恰到好处地运用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它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的活动,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作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能够耐心倾听别人意见,发表个人看法,维护纪律等,表现了良好的参与能力和组织能力,充分体现了主人翁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设四人一小组,一人负责测量圆的周长,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汇报,一个辅助其它三人。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某些问题涉及诸多因素, 而个人思考却又很难考虑周全, 这时组织恰当的合作交流, 使思维发生碰撞,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往往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如在教学“估算”时,由于每个人取的近似值不同,(如取65的近似值,可以取60,又可取70 )导致计算结果不同,可到底谁的结果更接近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后, 可以较完整地归纳叙述, 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策略, 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互相补充, 互相启发, 不仅拓宽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数学课堂应力争继承传统的优良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阻碍教育教学发展的模式,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气氛民主而平等,让课堂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提高,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