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第一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教学法吕必松:教学法是总称,它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不同层次上的具体内容。
其中的教学原则要反映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是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应用。
教学法流派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
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2TCSL4认知派: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认知---符号法)经验派: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等)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陆军法、句型法、结构法)视听法(圣克卢法、整体结构法)自觉实践法人本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
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功能派: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法(意念法、功能意念法、功能法)1.产生背景2.理论基础3.主要特征4.评价一、语法翻译法(认知派)又名词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
语法翻译法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述。
©All rights reserved HD 2012TCSL4(一)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二)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试论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认知法与交际法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认知法的特点:A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
强调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内化语言规则体系,获得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反对动物型的刺激——反应的学习。
B强调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意义的练习,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
反对知识训练,也反对过多的知识讲解。
C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强调以学生的活动和操练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训练,口语和书面语并重。
E适当使用学习者的母语,特别是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可以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以利于目的语的学习,但反对滥用母语。
F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对错误要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反对有错必纠,防止因纠错过多使学习者怕出错而影响到语言的运用甚至失去学习信心。
交际法的特点:①明确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要求语言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
②以功能和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
③交际过程交际化,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
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的情景采取小组活动形式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交际结合起来。
④以言语交际为主要形式——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语音、词汇、语法主要通过话语情景综合教学,必要的句型操练也是为掌握话语能力服务的,并结合话语进行。
⑤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⑥通常按话题螺旋式地进行安排语言材料,将功能与结构结合在话题中,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⑦强调言语交际内容和信息的传递,不苛求语言形式,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对错误能不纠就不纠,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依大纲要求)名称产生时间代表人物语言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主要观点1、语法-翻译法(传统法)18世纪末奥伦多夫(德)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法为主;重书面语请口语;重经典“名著”、“原著”2、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19世纪后半叶(西欧)贝立兹(德)、古安(法)、帕莫·艾盖尔特(英)联结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和客体的直接联系)与语法-翻译法对立;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有利于学生外语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口语为基础……3、听说法(结构法、句型法)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弗里斯、埃比、拉多(美)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反复实践,养成习惯;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有错必纠;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大量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4、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交际法)20世纪70年代(西欧)威尔金斯、亚历山大、威多森(英)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运用目的与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功能(和意念)为纲;功能是用语言做事;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不过分苛求形式对学生的错误要确定一个容忍度5、交际法20世纪70年代(西欧)6、任务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英国)伯拉胡、纽南任务即有目标的语言交际活动,它是交际法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新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达到学习目的。
2.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概括版)全解
一、语法翻译法
• 主要特点: • A 以语法为纲,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
• B 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为主。
• C 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 D 教授所谓的“规范”语言,重视使用所谓经典的“名
著”、“原著”。
一、语法翻译法
• 成就: • 强调母语教学的理论。
•
•
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语法知识扎实。
四、功能法
•
缺点:
• A 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如何合理地安排教 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 B 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存在实际操作的困 难。 • C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的“度”难以准确把 握。 • D 难以真正达到课堂交际化的程度。 • E 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还难以适应教学法的 要求。
• A 任务前阶段:让学生了解任务,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 B 任务中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 • C 任务后阶段:分析语言重点。
五、任务教学法
• • 优点: 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较高。
•
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不高,该教学法使用方便。
一、语法翻译法
• 缺点: • 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 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
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 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奥难懂。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18世纪末
机械语言学 或历史比较语言 奥伦多夫(德) 学(认为所有语 言同出一派) 贝立兹(德) 帕莫· 艾盖尔特 (英) 弗里斯(美) 埃比(美) 语音学 和科学的连贯语 法
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主要特点: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优势与不足: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特点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响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称:改革法、自然法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主要特点: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语音教学,强调语音、语调、语速的规范4、以句子为教学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而不是从单音或者孤立的词开始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后来的贝力子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chapter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2
2. 产生时间: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 (西欧),中心在英国,而后兴盛于美国。
3.创始人: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 A. Wilkins)。代 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 多森、荷兰的范埃克。
★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 我学》(Follow Me)。
第十七课 相约(二)去动物园
课文2
和子:你认识李成日吗? 刘京:当然认识。去年他在这儿学过汉语。 和子:你知道吗?明天他来北京。 刘京:不知道。他上午到还是下午到? 和子:下午两点,我去机场接他。 刘京:明天下午没有课,我跟你一起去。 和子:好的。 刘京:什么时候去? 和子:一点吧。
(3)语境练习
把相关的语言要点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练习,学会使 用它们。
5.功能法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4)交际练习
在教师提供的一定交际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 语言形式从有指导的到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常采用游戏、谈话、即席讲话、讲故事、讨论、辩 论、扮演角色、即兴表演等解决问题的活动,以培 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第十六课 相约(一)你看过京剧吗
课文2
和子:听说,烤鸭是北京的名菜。 玛丽:我还没吃过呢! 和子:我们应该去尝一尝。 玛丽:二十八号晚上我没事,你呢? 和子:不行,有朋友来看我。 玛丽:三十号晚上怎么样? 和子:可以。
第十七课 相约(二)去动物园
课文1
张丽英:这两天天气很好。我们出去玩儿玩儿吧。 和子:去哪儿玩儿好呢? 张丽英:去北海公园,看看花儿,划划船,多好啊! 和子:上星期我去过了,去别的地方吧。 张丽英:去动物园怎么样? 和子:行,还可以看看熊猫呢。 张丽英:我们怎么去? 和子:骑自行车去吧。
第七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四、阅读法
产生于20世纪初,为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 家韦斯特所创立。这是一种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 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法。 韦斯特代表作: 《双语现象》 《学习用外语阅读》 《通用词表》 《2000英语常用词表》 《新法读本》
五、自觉对比法
主张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翻译和结构对比,自觉掌握目的 语的一种教学方法。 自觉对比法的特点: (1)依靠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 (2)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在语言规则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强 调先讲解理论知识以避免盲目的实践。 (3)在理论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基础上再进行模仿、练习。 (4)由分析到综合,先学习构成句子的要素然后再学整句、课 文 (5)以书面语为基础,以文学语言为基本教材,不重视口语的 教学,反对听说领先。
默教法的主要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 教服从于学。 (2)教师的沉默是默教法的最大特点。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使用彩色棒、彩色挂图等 手段,以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解。 (4)教师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
(5)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 (6)口语领先,以句子为本位;先培养听说能力, 随后培养读写能力。 (7)把词汇看做语言学习的核心,将词按功能进 行分类,依照一定的顺序学习。
四、暗示法
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 家、教育家罗扎诺夫于60年代中期创立的。 理论基础: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 罗扎诺夫关于教学中的三个基本原则: (1)学习活动应由整个大脑组织参与。 (2)教学中的分析与综合应同时进行。 (3)学习者的意识过程和超意识过程应同时地、 不可分割地进行。
暗示法的特点:
一、语法翻译法
1. 什么是语法翻译法? 又称“传统法”或“古典法”,是以系统的语 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 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 听力的教学。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 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 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ppt课件
1、功能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威尔金斯《意念大纲》
( “Notional Syllabuses”,1978 )
2、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2)心理学理论基础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 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日常交际 完整的交际活动 1、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一、语法翻译法
• 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 语的一种方法
1、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 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运用学生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3、对语法翻译法的评价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roach) 1、视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2、视听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情景法
口语先于书面语,听力先于表达能力, 流利先于准确,句子先于单词,操练先于活用。
二、模拟教学
“是”字句讲解
黑板
Yǐ Zi
Hēi Bǎn Xiàng Pí
橡皮
Chǐ Zi
尺子
Chuāng Hu
窗户
Fěn Bǐ
K è Běn
Z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ō Zi
椅子
课本
桌子
粉笔
句式一:
这是尺子。
这是粉笔。
练习:
这是海。
Hǎi
这是树。
Shù
这是狗。
Gǒu
这是花。
Huā
二、是字句的否定形式:
这是黑板吗?
这不是黑板。 这是尺子吗? 这不是尺子。
练习:
这是黑板吗?
这不是黑板。
这是直尺吗?
这不是直尺。
否定形式的中英对比:
It is not a blackboard. It is not a desk. It is not a chair.
第二语言教学法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之
情景法
一、情景法流派特点简介
二、教学案例呈现
三、此教学案例所体现的情景法流派的优缺点
一、特点简介
起源:情景法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种 以口语能力的陪养为基础、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情景进行目 的语基本结构操练的教学法。 特点: (1)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以上四种言语技能又 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而获得; (2)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先进行口头训练,后再教书面 内容; (3)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4)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新的语言点; (5)对词汇进行选择性教学,以确保基本词汇的掌握; (6)按先易后难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 (7)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在进行阅读和写 作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节 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
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 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
交际法(功能法)、任务法
交际法(意念——功能法、功能法) 代表教材《跟我学》 时间:20世纪70年代
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
代表人物:[英]威尔金斯 亚历山大 威多森
[ 荷兰]范埃克
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
时间:
20世纪60年代 美国
代表人物:[美]卡鲁尔
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等
主要特点
A.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内化 语言的知识体系,反对动物型的刺激—反应的学习。 B.在理解、掌握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有意义 的练习。反对机械模仿、反对过多讲解。 C.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教学实施的特点
老师的教学以表演为主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学以任务为基础
教师设计场景,指挥学生活动。
学习、使用语言项目的时间各占50%
引入真实的交际进课堂 (关键是创造合理的信息差)
教材编写与功能大纲
教材编写: 考虑功能与形式的复杂关系
原则: 急需先学、由易到难
大纲:评价Fra bibliotek贡献A.更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 扩宽了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操练
B.从不同的教学流派中吸取了有益成分,克 服了片面性。
不足: ①转换生成语法尚无法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 践中。 ②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 ③认知法作为一个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 须进一步研究。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倬云教育----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练习题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练习题1.(A)主张“发现学习”。
A.认知法B.直接法C.语法翻译法D.听说法2.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3.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流派是(B)A.结构法B.直接法C.功能法D.任务教学法4.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上的语言教学法流派是(C)A.情景法B.直接法C.听说法D.任务教学法5.功能法的语言理论基础为(C)。
A.结构主义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D.语音学6.以“规范”的语言作为教授的脚本,重视使用所谓的“名著”、“原著”的教学法是(A)。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听说法D.情景法7.教具演示、夸张发音、手势摹拟、对比听辨、以旧带新是(A)教学常用的方式。
B.词汇C.语法D.阅读8.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流派是(B)A.结构法B.直接法C.功能法D.任务教学法9.以下选项不是阐述功能法优点的是(C)A.教学过程交际化。
B.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D.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学习目标10.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上的语言教学法流派是(C)A.情景法B.直接法C.听说法D.任务教学法11.(A)主张“发现学习”。
A.认知法B.直接法C.语法翻译法D.听说法12.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A)。
A.听说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13.一般的语言教学法理论研究认为,四项技能中的(B)是基础和核心,是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标志性技能。
A.听B.说C.读D.写14.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的教学法是(A)B.听说法C.功能法D.任务教学法15.名词解释:任务教学法正确答案:任务教学法是交际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发展,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让学生用目的语通过协商、讨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趋向
(14)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
自然法是根据对自然环境中的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 习得的观察与研究,提出在非自然条件中最大限度 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首先集中培养理解能 力并强调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自然法以语言交际理论和克拉申的五个假说为理论 基础。 (15)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认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
(7)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强调在情 景中听觉(录音)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 合的教学法。
(8)自觉实践法: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语言理论 基础上,通过大量言语实践达到直觉运用目的语的 教学法。
(9)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主张发挥 学习者智力作用,有意识学习语言知识并创造性运 用语言的教学法,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
规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 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以功能主义语言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一、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概 况
1、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 2、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3、70年代以来
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的相关因素:
(1) 时代的发展 (2)相关基础学科研究的成果的影响 (3) 代表人物的专业研究领域 (4)本学科自身的发展
(11)默教法(The Silent Way):要求教师在课堂 上尽量少说话,鼓励学生多说话,以有效提高交际能 力的教学法,首创于60年代初美教育家加特诺 (C.Gattegno)。
主要理论基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育思想,认 为学习是解决问题式的创造,学生是主要活动者,并 非被动听话者,要通过发现和创造而非记忆和重复以 取得好效果。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关系以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关系为标题,我们将探讨不同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语言教学法是指在教授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时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些流派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而形成,并在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语言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语言交际法是一种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该流派关注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鼓励学习者通过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来提高语言能力。
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相比,语言交际法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加强调交际功能和交际策略的培养。
2. 任务型教学法(T 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习者提供具体任务来促进语言学习。
该流派认为学习者通过解决真实的语言任务,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地学习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强调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3. 词汇教学法(Vocabulary Teaching, VT)词汇教学法是一种专注于词汇学习和教学的教学方法。
该流派认为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通过有目的地教授和练习词汇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词汇教学法注重词汇的系统性教学和练习,通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
4. 学习策略教学法(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LST)学习策略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学习策略培养的教学方法。
该流派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策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使用,通过教授和训练学习策略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第二语言 教学法流派总汇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又称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传统法(Traditional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或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方法。
1880以前,欧洲大陆的外语教学以教授古典语言为主,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古典语言的目的,主要是阅读古典文献,而不是作为交际的工工具。
为适应这种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
翻译法代表有普洛茨(Karl Plotz)、奥朗多弗(H. Ollendorff)和雅科托(Jacotot)。
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演绎法。
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点: 1、翻译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2、教学以语法为纲。
3、语法材料的安排是先语法后课文。
4、双重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通过翻译阅读原著的能力和磨炼学生的智慧。
二、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又称自然法(Natural Method)。
直接法是通过用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外语,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第一批词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等办法来讲授。
19世纪9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时期,国际市场的扩大、交通工具的改进使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来往日益增多,使用外语口语作为主要交流手段的领域和机遇越来越频繁,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口语人才的需要,直接法由此产生。
代表人物有贝利兹(M.D. Berlitz)、古恩(F. Gouin)、帕默(H.E. Parmer)、耶斯帕森(O. Jesperson)和韦斯特(M. West)等。
理论基础:直觉主义、类推(analogy)原则直接法的基本特点:1、排除母语为中介,外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关系。
2、不学形式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之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在 语境中运用语言,注重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 教师的主导作用。
历史与发展
历史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经历了传统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不同的发展 阶段。
发展
随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如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等。
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
通过身体动作和手势来教授语言, 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步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初学者和儿童学习者,能够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身体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结 合使用。
沉默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沉默法
教师尽可能少地使用母语,通过 手势、表情和目标语来教授语言。
直接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01 直接法
通过目标语直接教授,强调模仿和练习,培养听 说能力。
0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具 备一定听说基础的学习者。
03 注意事项
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提供真实、自 然的语言环境。
听说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
强调听说技能的培养,通 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培养 口语能力。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一定基础的目标语学 习者,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
力。
注意事项
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具备较好的目 标语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注意
避免沟通障碍和文化误解。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现代第二语言教学法
交际法
总结词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
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主张母语与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教授学习。
”最古老的教学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基础:联想心理学基本原则和特点:A、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的基础。
学习二语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B、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
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C、注重书面语教学,注重读写,轻视听说D、教授所谓“规范”语言,重视经典名著教学过程:字母发音和书写――语法――阅读原文语法教学的步骤:A、先讲词法,后讲语法。
B、用演绎法教授语法规则,并翻译。
C、练习课文教学的步骤:A、介绍课文B、逐字逐句翻译C、朗读D、互译来巩固主要成就:A、创建了在二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
翻译即是教学目的,也是手段B、主张语法知识,重理性和演绎。
C、使用母语,初学阶段不会觉得困难D、注重书面语和名著,阅读能力高E、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教具,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也不高主要缺点: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听说能力。
B、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C、过分强调语法,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例句,教学内容乏味。
2、直接法:又称“改革法”、“自然法”。
用目的语,不用母语不翻译,不注重语法形式。
19世纪后半页的西欧,代表人物:德国的贝立兹、法国的古安、英国的帕默、艾盖尔特主张仿照“幼儿学语”的方式和自然过程来设计二语教学过程,以顺乎人类学语言的自然规律。
建立语言和外界实物的直接联系和模仿大人说话是幼儿习得母语的基本策略。
心理学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
受其影响,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
教学原则和特点:A、直接联系。
在语言和外界事物间建立直接联系,不用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
教学目标是口语。
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简介
? 认为人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外语的语言能力是通过有意识地练习获得的,强调多做表达思想感情的练习,反对无意义的机械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则,运用规则。
? (3)语言运用/行为
? 这一阶段培养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真实的交际能力。
? 练习形式:
多种练习的交谈、话题讨论、叙述口头作文和专题发言、论述、作文。
《说什么和怎么说?》
表达方式 说明
请(你、您)……
到这儿来一下
给我看一看
帮个忙
倒杯水
把门关上
把灯打开 日常对话中常用,在左边的句子之后还可以说:
怎么样
可以吗
行吗
好吗
好不好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简介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
?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 语法——翻译法
? 直接法
? 听说法
? 认知法
? 功能法 (交际法)
? 1、语法翻译法
? ⑴产生背景
? ⑵基本特点
? ⑶分析评价
? ⑷应用提示
? ⑴产生背景
? 发展线索
? 5.交际法(功能法)
? (1)纲领性文件
? (2)相关理论与概念
? (3)交际法的特点
? (4)评价与反思
? ⑴纲领性文件
? 1971年欧洲共同体文化合作委员会讨论制定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大纲;
? 1975年完成了欧洲主要语言的初级阶段教学大纲:《入门阶段》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大纲《初阶》;
? 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27年提出“发生认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上形成流派的语音教学法(不少于6种)一语法——翻译法二直接法(自然法)三听说法四认知法五自然法六功能法(交际法)七、任务型教学法一、语法翻译法;产生背景,基本特点,分析评论,应用提示,A 产生的背景发展线索古代拉丁语的教学——中世纪的古典语言教学,16世纪开始现代语言取代拉丁语,到18世纪末,现代(英语,法语)已经进入教育主流。
代表人物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Ollendorff)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总结,使之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普洛茨(1819——1881)推行语法翻译法教学的重要人物。
相关理论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语言都是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相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知识书写和语音形式。
通过词汇的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掌握另一种语音。
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B 基本特点: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作为教学基础;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教授“规范”的语音,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用母语教学。
C 分析评论:积极方面;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注重语法规则;注重阅读,注重语料的规范性。
局限: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语言的运用;过分依赖母语;教学发式单一;忽视听说训练。
D 应用提示两个基本点:⑴以启发学生的目的语认知为出发点;⑵根据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等选取合适的方式。
在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容易陷入过多使用母语或媒介语的误区,而作为一个第二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说目的语,则永远不会多于!二、直接法:产生背景,相关理论,基本原则,训练方法,分析评价A 产生背景语言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尝试,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F.Gouin)或称戈恩创造“系列教学法”。
1880年发表著作《语言教学艺术》中,戈恩称之为“直接法”,也称自然法,这是日后“直接法”的基础。
德国教育家贝力兹(M.D.Berlitz)一生主要在美国,因创建贝力兹外语学院采用直接法而闻名。
1882年维叶托提出教学主张,包括“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帕西(passy)1886年组织语音教师协会。
斯威特(H.Sweet)著作The Practical Studay of Language 斯威特四项原则,仔细选择教学材料,限制教学内容,听说读写的顺序,由简到繁安排材料。
1887年,国际语音协会提出的六项原则,从日常生活口语开始,熟悉语音、常用句子和习语,语法教学用归纳法教学,让学生用外语思维尽量不用母语,笔头翻译应在提高阶段进行,写作训练在提高阶段进行,先模仿后创造。
B相关理论:⑴语音学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问直接法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学的基础。
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公布了国际音标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原则。
⑵教育学夸美纽斯(1592——1670)及其自然教学法主张“教育顺应自然”、提出直观性、循序渐进、自觉积极性、归纳途径等原则。
主要著作:《语言人门》、《语言的最新教学方法》、《画中世界》⑶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
理念:在语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感觉而不是思维,注重联想,形象化的作用,通过感觉学习。
并认为最强的感觉是由声音引起的。
C 基本原则直接联系:客观事物与第二语言教学直接联系;以模仿为主: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灌输感性认识,再归纳;以口语为基础:从听说人门,重视语音教学;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教授当代通用语言。
D 训练方法:实物法;动作启动法(表演法);环境制造(情景再现);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词语拓展法。
E 分析评论积极方面:重视活的语音,重视实用性;尝试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联系;教法生动活泼;为母语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一共了可行方式。
局限:推广受到限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技巧;教学条件有要求;小班授课效果较好;完全排斥母语,有时“舍近求远”甚至于完全误导;过渡搬用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忽视成人的特点。
三、听说法(视听法):背景及特点理论基础教学原则训练方式应用示例评价A 背景及特点背景:1920——1935年美国积极实验,以求解决教学法问题。
“现代外语教学研究”1923——1927. 1942年美国军队特别培养计划(Army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ASTP.1943年大学参与,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萨柸尔、博厄斯。
特点:时代需要,学科基础形成,政府组织得力。
B 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中“语言”被视为一组在声韵、构词、句法上彼此关连,是一层层组合的,因而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这些组合的规则。
行为主义心理学:毕生和斯金纳认为任何知识的取得都靠直接经验。
刺激——反应——强化。
C 教学原则⑴教学中学习第二语言如同培养一套语言习惯,在反复操练中形成习惯,达到自由运用的目的;⑵听说领先。
唯有在听、说练习之后,才能追加读、写部分练习;⑶以结构为纲组织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⑷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⑸严格纠错,培养正面的语音习惯;⑹接受性高于语法性。
学生说的应该是母语能够接受的,不硬搬语法规则;⑺避免使用母语(不绝对)⑻多媒介,语言教学发展的一个新开端。
D 训练方式⑴连锁练习完句练习逆向组合扩展练习复述练习⑵合句练习转换练习重建练习替换练习问答练习⑶替换练习问答练习重复练习角色练习E 应用示例⑴短期班教学《汉语301句》⑵教学启示:词语—句型—回话听—读—说的基本步骤句型三步曲:带读-诵读-回忆并复述生词三步曲:句型前-句型中-句型后交际三步曲:熟悉回话-设计回话-角色表演F 评价积极方面:有雄厚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更具有科学性;改革为主流,当一定程度上避免片面性;主张对比分析确定难点,注重科学性安排教学内容;欠缺;过分强调机械性训练,难以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过分注重语言的形式,忽视内容和意义;过分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外语教学三大难题:⑴L1和L2的关系问题⑵明示与隐含的关系⑶语码—交际的困境四、认知法㈠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基本原则A 基本特征在理解语料、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活用语言;教育学原则是以学习者为外语教学的中心。
教学目标是全面地掌握语言。
B 理论基础①语言教学是转换生成理论乔姆斯基“语言知识是由什么构成的?”语言不是刺激反应形成的习惯,而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出语言知识不同于语言行为。
②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27年提出“发生知识论”,美国布鲁纳在60年代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他最早把皮亚杰的著作介绍给心理语言学界的学者。
布鲁纳:只有有意义的学习才是认知学习,即对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原理、规则)理解,了解内在联系,才能使学生长久记忆和掌握,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所学对象的规则和原理。
美国卡鲁尔第一个指出认知理论在语言教学上的特性。
他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靠意义学习,是通过学习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法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发面全面地、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C 基本原则(特点)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语言能力”是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体系。
主张有意识、有组织地联系,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教学应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则,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帮助学习者把新语言材料和他们本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讲解约占教学活动的百分之二十。
反对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提倡有意义的联系。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语文结合,互相促进。
语音教学适可而止,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加深理解。
通过对比确定难点和重点。
允许必要的适当翻译。
⑥正确对待,分析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不可避免,反对见错就改,对影响交际的错误要加以纠正,注意保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认为语言习得就是对错误的转换、假设、求证的一个过程。
⑦广泛应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境化,交际化。
㈡认知法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 A语言理解B语言能力C语言运用行为评价A语言理解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法。
通过启发学生的旧知带动新知,掌握语法规则。
训练方式:多项选择填空练习B语言能力认为人天生就是哟习得语言的能力,外语的语音能力是通过有意义地联系获得的,强调多做表达思想感情的联系,反对无意义的机械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规则,运用规则。
C 语言运用/行为这一阶段培养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真实的交际能力。
联系形式:多种联系的交谈、话题讨论、叙述口头作文和专题发言、论述、作文。
D 评价在现代外语教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两大教学法体系的对立,对立的两派长期争论共存,随着时代的需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来回摇摆。
60年代发展成为认知法(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和听说法的对立。
认知法吸收了两派的某些优点,做出了平衡、调和的努力,但是它还是更接近语法—翻译法。
认知法对外语教学的最大贡献是把当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首先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主要是成年人在本国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过程及规律)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
但是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流派还不够完善,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教材。
它理论基础还是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它常被用于教本国人学外语,英美教师在国内、外教他族人学英语基本不同,而用听说法和功能法。
因此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充实。
思考与讨论1、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2、如何贯彻实施认知法进行教学?四、交际法(功能法)A纲领性文件B相关理论与概念C交际法的特点D评价与反思A纲领性文件1971年欧洲共同体文化合作委员会讨论制定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大纲;1957年完成了欧洲主要语言的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人门阶段》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大纲《初阶》;1976年威尔金斯完成了《意念大纲》;以上的成果为交际法奠定了基础,交际法成为当前影响最大的教学法流派。
B相关理论与概念①社会语言学联系社会的因素的作用来研究语言的结构。
②交际能力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对交际能力进行了阐释;语言学能力: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法系统、听说读写技能;社会语言学能力: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具有根据场合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得体地表达的能力;话语的能力:得体理解或表达上的连贯;交际策略:包括理解、解释、迂回、改正、重复、回避等。
③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语言能做什么?代表人物:费斯 J.R.Fieth 韩礼德 M.A.Halliday 韩礼德提出语言功能德三个基本方面(元功能):概念功能,思维和认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