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中医诊疗规范2014

合集下载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前言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民众健康。

为了提高胃癌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依据我国相关医疗政策和指南,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胃癌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参考依据,确保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二、诊断1. 临床表现胃癌患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呕吐、黑便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2. 辅助检查(1) 内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局部侵犯深度。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有助于了解胃癌的局部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肿瘤负荷。

3. 病理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胃镜下取材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三、治疗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胃全部切除等,具体术式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

2. 化疗化疗是胃癌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胃癌姑息治疗。

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等,可根据患者情况和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胃癌治疗的新的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相关的某些分子进行干预,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等。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等。

4. 综合治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结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管理1. 病情监测对胃癌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病情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调整治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胃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上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中医药的诊疗方案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防治相结合,可以较好地控制胃癌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下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因病机胃癌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中医认为胃癌与体质、情志、饮食等因素有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引起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肝胆湿热引起的胃癌一般症状为胸闷、反酸、恶心等。

2. 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导致胃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血不足引起的胃癌常常表现为胃痛、乏力、纳差等。

3. 精神刺激:长期精神刺激也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它会加重肝胆湿热和气血不足。

4. 饮食习惯:刘河洲医案中所说:”日食肥甘,夜食寒凉,导致寒凝而成癌症。

”饮食习惯不良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尽量避免。

二、证候辨证在掌握了病因病机之后,就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胃癌的证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肝胆湿热症型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胸闷、反酸、口苦舌黄、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案是清热解毒,宜用黄帝内经中的“四苦汤”,即苦味大黄、黄芩、黄连、连翘。

2. 气血不足症型主要症状是:乏力、纳差、神疲、面色萎黄、体重下降等。

治疗方案是补益气血,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

3. 痰湿阻滞症型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反酸、胃胀、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案是化痰行滞,宜用消积汤,即泽泻、枳壳、莱菔子、陈皮、白术、茯苓、半夏、干姜。

三、治疗防治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前面提到的药方,还有比如诃子、葛根、熟地、山萸肉等,也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在用药期间一定要遵医嘱,并严格控制饮食。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对于胃癌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应尽量避免生冷、辛辣、肥腻、刺激性等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胃癌的诊疗规范--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胃癌的诊疗规范--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ppt课件
2
【概述】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我国恶性肿
瘤死亡率的第3位。
• 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 感性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 胃癌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发病率存在明 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 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进展期
• 明显的上腹部疼痛 • 食欲不振、消瘦 • 进行性贫血 • 进食哽咽感或呕吐
• 上腹部包块 • 肝大、黄疸、腹水 • 上消穿孔 • 消化道出血
ppt课件
7
【体格检查 】
• 全身检查、有无营养不良、贫血及锁 骨上淋巴结肿大。
• 腹部有无压痛、饱满、紧张感、能否 触及包块;女性注意盆腔器官的检查。
• 印戒细胞癌
• 特殊型:
• 腺磷癌 • 鳞状细胞癌 • 类癌 • 未分化癌

Lauren
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肠型 弥漫型
• 混合型
ppt课件
16
【病理报告的内容 】
• 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 :
• 上皮内肿瘤(异型增生),报告分级。 • 可疑浸润:应重复活检,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别。 • 早期浸润性癌:提示浸润深度。
ppt课件
30
【胃癌淋巴结分组标准】
• No. 11p 脾A近端
• No. 11d 脾A远端
• No. 12a
肝十二指肠韧带(沿肝A)
• No. 12b
肝十二指肠韧带(沿胆管)
• No. 12p
肝十二指肠韧带(沿门V)
• No. 13 • No. 14v • No. 14a

胃癌的中医诊疗规范2014

胃癌的中医诊疗规范2014

胃癌的中医诊疗方案2014版2014年11月11日胃癌由饮食失常,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气滞痰凝,热毒血瘀,交阻于胃而成,一般以厌食,食后饱胀,胃脘隐痛,甚至呕血,便血,消瘦,上腹肿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

现代医学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包括贲门、胃体、幽门,目前中西医病名已统称胃癌。

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反胃”、“噎膈”等范畴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胃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胃脘隐痛,、胀痛、灼痛、刺痛,纳呆食少,食后饱胀,嗳气、呃逆、泛酸、口苦口干,恶心,呕吐酸腐,朝食暮吐,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排柏油样大便,乏力,肢软,气短,心悸,眩晕,恶寒等。

诸症由偶发到阵发,再由频发到持续不断,而且逐渐加重。

2.体征:上腹部胀满压痛,上腹包块,边缘不规则,质地硬,固定,按压痛,消瘦,腹水,黄疸,水肿,恶液质,舌质淡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涩,或细弦等。

3.实验室检查:90%的患者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胃液分析缺酸或低酸,并混有血液。

CEA、CA724、CA153、CA125、CA199、CA242等。

4.钡透及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在确定范围、大小、病变与全胃的关系有独特优势;胃镜在胃癌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是早期确诊最为有效的方法;中晚期不仅可直视,且镜下取检成功率高。

5.CT检查:测定胃壁厚度,及与周围邻近组织解剖关系细化分期。

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脏器转移情况有实用价值,有助于手术前判定临床分期,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6.病理学诊断。

二、治疗2.1辨证论治(1)肝气犯胃型(肝胃不和):胃脘胀满,脘胁疼痛,嗳气呕吐,心烦胸闷,纳谷不馨。

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陈皮柴胡川芎枳壳白芍甘草香附(2)脾胃虚弱(脾胃气虚):气短乏力,纳呆,腹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细。

胃癌诊治

胃癌诊治

胃癌中西医诊疗规范一、诊断中医诊断:胃癌(TCD:BNA000)西医诊断:胃癌(ICD-10:C16)二、诊断依据(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7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胃癌诊疗规范(2011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版)。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辅助检查。

①内镜检查。

胃镜: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超声胃镜: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②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③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评价胃癌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磁共振(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腹膜转移状态。

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判断胃原发病灶的范围及功能状态,(4)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评价是否存在肺转移和其他明显的肺部病变,侧位相有助于发现心影后病变。

超声检查:对评价胃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表浅部位的转移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术前分期的初步检查方法。

胃癌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胃癌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胃癌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诊断标准】
1.左上腹痛,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2.食欲减退,消瘦。

3.黑便,便潜血阳性。

4.晚期可有腹部包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5.上消化道造影可见表面不光滑,边缘清晰的充盈缺损,周围胃粘膜紊乱。

6.胃镜可证实胃内肿物存在,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

【治疗原则】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术式:
(1)胃癌根治术
①胃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5cm;
②淋巴结清扫范围:D
0~D
4
术式要求淋巴结清扫术式超出转移淋巴结一站以上,即D﹥N。

(2)胃癌姑息性切除术:适于胃癌肿块较大,侵犯周围脏器,无法完整切除者,及有肝或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3)短路手术:肿物巨大,侵犯广泛,无法切除,或病人状态极差,无法承受切除手术者,行胃空肠吻合术。

2.化学治疗
(1)手术后早期开始全身化疗(术后14天内)。

(2)化疗方案:以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如FAM等。

癌症中医治验14附癌症方剂胃癌方

癌症中医治验14附癌症方剂胃癌方

癌症中医治验14附癌症方剂胃癌方附癌症方剂胃癌方戊己散加味(自拟方)乌贼骨、象贝、明没药各60克,柿霜120克,元明粉45克,生牡蛎、胎盘各60克,制马前子粉45克。

共研细末,每次3-4克,每日服4次。

主治溃疡型胃癌。

经验方生代赭石15克,旋复花6克,清夏12克,水蛭6克,螟蚣4条,生牡蛎30克,海浮石、野台参各15克,生鸡内金、生麦芽、南苏子各9克,炒竹茹15克,苇根30克。

水煎服。

主治胃癌脾胃气滞型。

三黄菇丸黄连、黄柏、大黄各10克,蘑菇6-12克。

共为细末,为水丸如绿豆大。

每次服14丸,饭后隔日1次。

水冲吞服不可嚼碎。

如有阻挡感可继服,无卡的感觉即不对症,可停服。

主治胃癌。

忌食鸡、鱼、牛羊肉。

香苏饮苏叶1.5克,香附、元胡、当归。

桂枝各9克,广皮6克,木通4.5克,炙草6克。

水煎服。

主治胃癌闷痛。

经验方马前子120克(微火焙黄去毛),月石60克,雄黄3克,乳香、没药各60克,麝香0.6克,水蛭60克,桃仁120克,虫90克,芦荟30克,大黄60克,炮山甲30克,露蜂房90克,指甲桃根,红老苋菜各120克,皂矾90克(煅)。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每次9克,每日3次。

主治胃癌毒瘀型。

经验方人参、黄芪各30克,当归180克,白芍、鳖甲,桃仁名20克,贝母15克,木馒头30克。

共为细末,每次9-12克;每日3-4次。

主治胃癌气血两亏型。

七巧守官丸(《千金方》)壁虎(砂锅焙黄)、虫各7个(焙),没药2.1克,红娘子(焙)、蛴螬各7个,乳香、雄黄精各2.1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

每服1丸,每日3次。

重症酌加。

经验方(自拟)两头尖30克,生半夏6克,沙参30克,丹参15克,苍术,石斛各9克,枳壳15克,草蔻12克,厚朴6克,云苓12克,木香、陈皮各6克,瓦楞子12克,甘草3克,谷芽15克。

水煎服。

吐加竹茹9克;便秘加元明粉9克;吐血加三七粉6克;痛加鸡内金,香附各9克;便血加海螵蛸12克。

主治浸润型胃癌。

胃癌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胃癌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胃癌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胃癌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如下:
1.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痛,牵及两胁,纳食减少、呃逆频繁,吞酸甚至呕吐,舌相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或沉。

2. 胃热伤阴型:胃脘部灼热烧痛,嘈杂不适,纳食不香,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

3. 气滞血瘀型:胃脘刺痛,心下痞满胀闷不适,恶心,大便色黑,呕血,面色晦暗,舌头暗紫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4. 痰湿凝结型:腹胀便溏,喜卧懒言,舌质淡,舌苔厚腻,脉缓、细、濡。

5. 脾胃虚寒型:虚弱懒言,朝食暮吐,肢冷畏寒,面色黄白,舌淡而胖,舌苔薄,口干不欲多饮。

6. 气血亏虚型:腹痛绵绵,纳差,乏力,消瘦,恶心,精神不振,自汗盗汗,头晕,舌质淡,舌苔薄、光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断标准请以中医专业医师的意见为准。

卫生部印发的胃癌诊疗规范

卫生部印发的胃癌诊疗规范

卫生部印发的胃癌诊疗规范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阻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一)临床表现(二)体征(三)辅助检查1.内镜检查2.组织病理学诊断(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2)病理诊断标准(3)病理评估(4)病理类型(5)病理报告内容3.实验室检查4.影像学检查三、鉴别诊断四、治疗(一)治疗原则(二)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原则2.术式及适应证3.根治性手术禁忌证(三)放射治疗1.适应证2.放射治疗技术3.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四)化学治疗1.姑息化疗2.辅助化疗3.新辅助化疗(五)支持治疗五、胃癌诊疗流程六、随访附件:1. 胃癌放射及化学治疗疗效判定差不多标准WHO实体瘤疗效评判标准RECIST疗效评判标准2. 胃癌TNM分期标准3. 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标准4. 胃肿瘤组织学分类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依照转移部位,可显现相应的体征。

显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形时,可显现相应体征。

胃癌中医诊疗指南

胃癌中医诊疗指南

胃癌中医诊疗指南1.胃癌疗法及民间偏方2.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3.胃癌诊疗规范的治疗4.得了胃癌,该如何治疗?5.胃癌中药药方?胃癌疗法及民间偏方胃癌的病因较为杂,中医认为,胃癌发病因素有饮食失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气结痰凝。

明张景岳认为病因病机为"阳虚不能化"与"气结不能行",说明脾胃虚寒,阳气不化,气结于内。

气结则血行阻滞,形成血淤。

清《景岳全书发挥》指出:"膈者在胸膈胃口之间,或痰或淤血或食积阻滞不通,食物入胃不得下达而呕出,渐至食下即吐而反胃矣。

"总之,产生反胃膈塞不通之证有气结、热结、淤血、食积及脾胃虚寒等说。

中国癌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胃癌,它终会在中医治疗中被清除出人体的。

这里介绍是治疗它的祖传医方。

秘方之一:猕猴桃根200克,蛇葡萄根50克,半枝莲50、水杨梅150克,白茅根25克,凤尾草25克,半边莲25克。

以上各味共煎水服之。

秘方之二:半枝莲30克,石打穿30克,龙葵50克,蛇莓50克,蜀羊泉45克。

以上龙葵先煎5~8小时后加入各药混合用水煎服之。

秘方之三:陈皮15克良姜10克荜拨10克炮姜25克肉桂2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厚朴10克枳壳15克海藻15克牡蛎15克乌贼骨15克二丑30克槟榔30克川军15克熟地20克党参30克元明粉15克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用于胃癌早期。

秘方之四:茵陈30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海藻15克牡蛎15克附子15克肉桂15克党参30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内金10克仙鹤草30克斑蝥5个滑石20克二丑30克槟榔30克川军10克元明粉10克用法:水煎服,日三次。

用于胃癌早期。

秘方之五:陈皮15克半夏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海藻30克牡蛎15克水蛭9克乌赋骨15克乌药15克花粉15克麦冬15克肉桂15克干姜15克枳壳15克皂角10克川军15克槟榔30克二丑30克元明粉15克用法:水煎服,日两次。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对于胃癌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诊疗方案。

以下是中医诊疗胃癌的一般方案:一、辨证施治1.根据中医辨证,首先需要辨别病因病机,进而划分到具体的证型,如胃热病型、胃气逆乱病型、胃阴虚病型等。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2.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胃癌多与脾胃虚弱有关,因此首要任务是调理脾胃,增强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可以采用健脾益胃的中药治疗,如黄芪、党参等,调理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3.清热解毒:对于胃热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清热解毒的方剂进行治疗,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如清热解毒片、五味子等。

4.滋阴养胃:对于胃阴虚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滋阴养胃的方剂进行治疗,以滋养胃阴,如六味地黄丸、虫草花等。

5.祛瘀散结:对于胃气逆乱病型的胃癌患者,中医采用祛瘀散结的方剂进行治疗,以疏通气血,舒缓脾胃,如血府逐瘀汤等。

二、中药辅助治疗1.中药化疗:中药中的一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等方式,起到辅助化疗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黄芪、三七等。

2.中药放疗:中药对于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放疗后的低血小板等问题。

常用的中药有白芍、黄芪、丹参等。

3.中药抗转移治疗:中药在对抗转移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转移细胞的侵袭能力,预防和减轻转移的发生。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山药、玄参等。

三、中医养生调理1.饮食调理:中医重视饮食调理,建议胃癌患者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鱼肉、豆浆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等。

另外,饭后可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消化。

2.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胃癌患者来说,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面对病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病情。

3.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胃癌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胃癌中医辨证治疗

胃癌中医辨证治疗

胃癌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对胃癌进行如下论治:(1)肝气犯胃型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舒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郁金、半夏、川芎各10g,丹参20g,白芍15g、甘草6g;胸闷苔腻恶心者,可加藿香、陈皮各10g;泛酸者加黄连12g,吴茱萸6g;胁痛或胃脘痛者,可酌加金铃子10g,延胡索6g,木香或砂仁6g;见瘀斑隐隐或舌暗者,可冲服三七粉5g,每日一剂水煎服。

(2)气滞血瘀型: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香附、枳壳、郁金各10g,丹皮15g,赤芍20g,炙甘草6g;腹中积块明显者,去川芎、丹皮加三棱,莪术各10g;呕吐宿食者去香附,郁金加厚朴、莱菔子各10g,山楂20g;有痰湿郁阻而至气滞血瘀者,需加入健脾理气、祛痰化湿药物,半夏、陈皮、苡米、白术、贝母、茯苓各10g,木香6g,桃仁、红花各12g;若见吐血及柏油便,加白及、侧柏炭、血余炭各10g,藕节、仙鹤草各20g;另外可加入大黄粉6g,三七粉6g冲服。

每日一剂,水煎服。

(3)脾胃气虚型:治法:健睥益气养胃:兼以消食化瘀。

方药: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黄芪各20g,陈皮、半夏、枳壳、香橼各10g,白术、茯苓、焦山楂各15g,木香、砂仁、鸡内金、炙甘璋各6g,若见食滞难下,腹中挛急,呕吐反胃,则加莱菔子、台乌药、白芍各10g,去枳壳、木香;舌质紫暗者,应加三七粉6g 冲服,赤芍20g以活血化瘀,预防因气虚而致血瘀;若水湿不化,凝痰湿郁阻于,可酌加苡仁20g,白寇仁、藿香各10g。

每日1剂,水煎服。

(4)脾胃阳虚型:治法:温中散寒,兼温肾助阳。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党参20g,白术、半夏、制附子、陈皮各10g,草寇仁、干姜各6g,猪苓、破故纸各15g,寒凝血瘀加鸡血藤15g,桃仁、红花各10g,桂枝6g,或三七粉6g冲服;寒凝气滞者加木香、乌药各10g;肾阳虚甚者,去于姜用肉桂3 -5g,加寇、肉苁蓉10g,杜仲15g;有明显水湿内停者,可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各15g,桂枝1g。

胃癌中医辨证施治

胃癌中医辨证施治

胃癌中医辨证施治胃癌中医辨证施治提要:胃癌古代没有这个术语,中医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胃癌亦是如此。

胃癌是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或感受外邪,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气滞血瘀,凝结于胃而成。

正如《诸病源候论》曰:“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是以成噎。

此由忧恚所致,忧恚气结,气结则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

《奇效良方·翻胃门》谓:“夫反胃者,本乎胃。

多因胃气选遂,饮酒过伤,或积风寒,或因忧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郁,宿滞痼癖,积聚冷痰,动扰脾胃,胃弱不能消磨谷食,遂成此症”。

中医对胃癌的治疗先分清邪正虚实,辨其邪正盛衰。

早期大多以邪实为主,治宜攻邪以辅正;晚期大多以正虚为主,治以扶正祛邪;由于胃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宜根据局部与整体的观点把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扶正与抗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改善胃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1、肝胃不和型:主证:胃脘胀痛,时时作痛,或痛及双胁,嗳气或吞咽困难,呕吐反胃,舌淡红,苔薄白,脉弱细或沉细。

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剂:逍遥散合旋复代赭石汤加减。

2、痰湿凝结型:主证:胸脘闷胀,或隐隐作痛,呕吐痰涎,面黄虚胖,腹胀便溏,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脉细濡或滑。

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方剂:二陈汤加减。

3、气滞血瘀型:主证:胃脘部刺痛或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胀满不欲食,呕吐宿食或如赤豆汁,或见柏油样大便,舌紫暗或瘀斑、瘀点,脉涩细。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

4、脾胃虚寒型:主证:面色白光白,神倦无力,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呕吐清水,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四肢欠温,浮肿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缓或细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断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参照卫生部《胃癌诊断规范()》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第一版》。

胃癌旳诊断多根据临床体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成果是诊断胃癌旳金原则。

(1)临床症状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初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用旳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体征初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浮现相应旳体征。

浮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状况时,可浮现相应体征。

(3)辅助检查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旳必须检查手段,可拟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旳术前分期。

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旳确诊和治疗根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实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原发病灶及部位旳诊断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旳恶性体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复发或转移病灶旳诊断胃镜/超声内镜(EUS)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复发。

以影像学检查,涉及MSCT、MRI、胃镜/超声内镜(EUS)、B超、消化道造影等,必要时行PET/CT;浅表淋巴结活检可以诊断肿瘤转移。

胃癌的中医诊断标准

胃癌的中医诊断标准

胃癌的中医诊断标准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对于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脉象等综合判断。

以下是一些中医诊断胃癌的一般标准:
1. 疼痛:胃癌患者常常出现上腹部或脐周疼痛,疼痛可持续或间歇发作,程度和性质各异。

2. 消化不良:胃癌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3. 乏力体虚:胃癌患者常出现乏力、体虚无力、精神疲倦等表现。

4. 体重下降:由于胃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患者常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5. 腹块:晚期胃癌患者可能在腹部触及肿块。

6. 脉象改变:中医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情,胃癌患者可能出现脉细弱、脉沉结、脉弦等不同的脉象变化。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诊断标准,对于具体的胃癌病例,医生还需要进行详细的问诊和身体检查,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结果(如胃镜、组织活检等)来做出最终的诊断和判断。

此外,胃癌的诊断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以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胃癌,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胃癌的中医疗治

胃癌的中医疗治

胃癌的中医疗治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

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

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处方1汤药黄药子30g、莪术10g、桃仁10g、当归10g、焦三仙15g、附子15g、肉桂15g、干姜15g、代赭石30g、陈皮10g、半夏10g、砂仁6g、鸡内金10g、竹茹10g、二丑20g、槟榔20g、天葵子10g、大枣15g、乌贼骨10g。

每日1付,水煎2次,早晚服。

成药化坚液,每日100ml;化毒片0.5g,每日5片;化结丸,每日1袋;复方氟脲嘧啶220mg,每日5片。

某患者服用上述中西药4个月,身体明显好转,不适症状消失。

后复诊,体质恢复良好。

B超检查未见肿块。

再次复诊,患者如常人,已上班工作。

处方2汤药黄药子30g、川断10g、麦冬30g、附子10g、肉柱10g、乌贼骨10g、竹茹10g、赭石30g、柿蒂10g、杷叶15g、二丑30g、川军10g、全虫6g、蜈蚣3条、僵蚕10g、蝉蜕10g、生姜6g、大枣15g。

每日1付,水煎2次,早晚服。

成药化坚液,每日100ml;化毒片0.5g,每日5片,化斑丸,每日12丸;化结丸9g,每日1丸;复方氟尿嘧啶270mg,每日5片。

某患者经中西药治疗3个月后,复发癌灶趋于消失,后上消化道造影见原手术吻合口钡剂通过顺利,局部无狭窄,粘膜规则,无充盈缺损及龛影,胃壁柔软,粘膜皱壁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的中医诊疗方案2014版2014年11月11日胃癌由饮食失常,忧思过度,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气滞痰凝,热毒血瘀,交阻于胃而成,一般以厌食,食后饱胀,胃脘隐痛,甚至呕血,便血,消瘦,上腹肿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

现代医学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包括贲门、胃体、幽门,目前中西医病名已统称胃癌。

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反胃”、“噎膈”等畴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胃癌诊疗规(2010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胃脘隐痛,、胀痛、灼痛、刺痛,纳呆食少,食后饱胀,嗳气、呃逆、泛酸、口苦口干,恶心,呕吐酸腐,朝食暮吐,吐咖啡色胃容物,排柏油样大便,乏力,肢软,气短,心悸,眩晕,恶寒等。

诸症由偶发到阵发,再由频发到持续不断,而且逐渐加重。

2.体征:上腹部胀满压痛,上腹包块,边缘不规则,质地硬,固定,按压痛,消瘦,腹水,黄疸,水肿,恶液质,舌质淡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涩,或细弦等。

3.实验室检查:90%的患者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血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胃液分析缺酸或低酸,并混有血液。

CEA、CA724、CA153、CA125、CA199、CA242等。

4.钡透及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在确定围、大小、病变与全胃的关系有独特优势;胃镜在胃癌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是早期确诊最为有效的方法;中晚期不仅可直视,且镜下取检成功率高。

5.CT检查:测定胃壁厚度,及与周围邻近组织解剖关系细化分期。

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脏器转移情况有实用价值,有助于手术前判定临床分期,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6.病理学诊断。

二、治疗2.1辨证论治(1)肝气犯胃型(肝胃不和):胃脘胀满,脘胁疼痛,嗳气呕吐,心烦胸闷,纳谷不馨。

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皮柴胡川芎枳壳白芍甘草香附(2)脾胃虚弱(脾胃气虚):气短乏力,纳呆,腹胀,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木香砂仁党参茯苓白术甘草(3)气血亏虚(血虚型):面色苍白,神疲无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排便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补气养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甘草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大枣(4)胃热伤阴型(胃阴虚):胃脘灼热,嘈杂疼痛,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大便干燥。

舌红绛或光红,苔剥或少津,脉细弦或细数。

治法:养胃生津方药:玉女煎加减。

组成:麦冬沙参天花粉玉竹半夏皮淡竹叶生石膏知母(5)脾胃虚寒型(脾肾阳虚):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或朝食暮吐、呕吐清水,或便溏浮肿,肢冷神疲,面色苍白。

舌淡胖,舌苔白滑润,脉沉细或濡细。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附子人参白术干(6)痰湿凝结型:胸膈满闷,面黄虚胖,呕吐痰涎,腹胀便溏,痰核瘰疬,舌淡红,苔滑腻,脉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方药:二汤加减。

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芪白芍甘草桂枝大枣醋山甲醋鳖甲砂仁蜂房瓦楞子仙鹤草醋鸡金木香醋乳香醋没药九香虫炒莱菔子白芨醋元胡乌药血竭随症加减用药:胃脘痛甚:酌选白屈菜、元胡、香附、白芍、甘草吐血便血:酌选仙鹤草、血余炭。

藕节碳、地榆炭、三七粉呃逆、呕吐甚:选加生赭石、淡竹茹、旋覆花、柿蒂。

2.2、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及口服中成药,应当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论指导下,结合辨病,根据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的药物性能(寒热温凉),针对病性的寒热虚实合理选用,方能发挥中药注射液及中成药的真实疗效。

(1)扶正类中药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2)祛邪类中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鸦胆子注射液、消癌平等(3)扶正祛邪并举类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4)口服中成药华蟾素片、平消胶囊、参芪十一味颗粒、复方斑蝥胶囊、金龙胶囊、健脾益肾颗粒、康莱特胶囊、鸦胆子乳口服液复方红豆杉胶囊、消瘤丸、槐耳颗粒、养正消积胶囊、参一胶囊、博尔宁胶囊等。

(5)中药膏方辨病辨证。

2.3、中医外治2.3.1穴位贴敷咳嗽穴位贴敷(6穴)肺俞,大杼,后溪瓜蒌1枚,贝母50克,青黛15g,蜂蜜1201-2日换药,7-10一疗程腹泻穴位贴敷(1穴)神阙吴茱萸30g 丁香6g 胡椒30粒,凡士林适量每日换药,3-5日显效胃痛穴位贴敷(8穴)上脘,中脘,双足三里,胃俞,脾俞当归30g 丹参20g 乳香15g 没药15g汁调糊每日3-5次 1-2显效便秘穴位贴敷1穴神阙脐疗5号癌痛穴位贴敷(6穴)阿是穴足三里对应脏俞穴,神阙醋+蜂蜜调抗癌定痛膏癌性胸腹水、四肢水肿穴位贴敷(9穴)神阙肾俞脾俞肺俞足三里利水膏醋+蜂蜜调呕吐穴位贴敷(1穴)神阙穴吴茱萸生脐疗穴位贴敷1穴神阙穴脐疗1号:发热脐疗2号:尿频脐疗3号:自汗脐疗4号:呃逆脐疗5号:便秘脐疗6号:腹胀脐疗7号:咳嗽气喘脐疗9号:厌食症脐疗10号: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脐疗11号:腹泻脐疗12号:术后不全性肠梗阻。

2.3.2、贴敷疗法生肌散适应症:各种溃烂创面用法:将患处消毒清创,生肌散局部外敷。

2.3.3.中药熏洗(局部)麻木煎适应症:化疗引起的末梢神经炎。

用法:老鹳草桂枝红花,水煎1000ml,外洗双足。

足浴1号适应症:阳虚症足冷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用法:黄芪20g 白芍15g 桂枝12g 干6g 大枣10 丹参15g 路路通15g 鸡血藤15g 肉桂3g 水煎1000ml,外洗双足足浴2号适应症:阴疽(阳虚)阳和汤加减用法:熟地15g 鹿角胶g 干g肉桂 g 麻黄10 白芥子20甘草6 g水煎1000ml,外洗双足足浴3号适应症:血虚寒厥:当归四逆汤加减用法:当归15g 桂枝10g 白芍20g 细辛3g 小通草10g 甘草6g 干6g 首乌藤20g 水煎1000ml,外洗双足足浴4号适应症:气滞血瘀型血虚逐瘀汤加减用法:柴胡10 g 甘草 10g 枳壳10g 白芍15g 桃仁12g 红花12 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10g 生地15g 牛膝10g 桔梗10g水煎1000ml,外洗双足活血通络足浴方适应症:各种原因导致的气滞血瘀,四肢麻木2.3.4.中药封包适应症:各种原因导致的焦虑失眠用法:辨证论治,相应中药封包,夜间枕于头部。

2.3.5. 中药直肠滴入适应症:辨证用药,各种原因导致的便秘用法:辨证论治,承气汤加减,浓煎成100ml,睡前保留灌肠,每日1-2次2.3.6. 针灸治疗2.3.7.拔罐治疗2.3.8、推拿治疗三、难点分析1.肿瘤治疗纯中药较少,中西医结合较多2.部分晚期患者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口服中药受限,我们在外治方面积累一定经验,值得继续研究。

3.我们制定本方案,主要针对晚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四、中医疗效评定标准1、Ⅰ~Ⅱ期(早、中期)疗效评定标准总疗效评定标准(100%)=瘤体变化(40%)+临床症状(15%)+体力状况(15%)+生存期(30%)显效:75~100分,有效:50~74分,稳定:25~49分,无效:<25分。

(一)瘤体变化(40%)按WHO通用标准。

占40分,以实际所得分数×0.4.CR:完全缓解(100分)。

PR:部分缓解(80分)。

MR:微效(30分)。

NC:稳定(30分)。

PD:发展(0分)。

*实体瘤疗效评价达CR者乘以系数1.2。

(即CR者本项实得分数为120分)(二)临床症状(15%)症状疗效评分标准。

占15分,依实际所得分数×0.15。

根据主要症状表现,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二个级别,为显效(100分),下降一个级别者,为有效(50分),无变化者,为稳定(25分),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无效(0分)。

(三)体力状况(15%)按Karnofsky分级标准。

占15分,依实际所得分数×0.15。

显效:体力状况较用药前提高20分者(100分)。

有效:体力状况较用药前提高10分者(50分)。

稳定:体力状况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者(25分)。

无效:体力状况较用药前下降者(0分)。

(四)生存期(30%)生存期≥60个月(5年以上),得30分,依实际所得分数×0.3。

从开始治疗日计算,每生存2个月得1分,余下类推。

2、Ⅲ~Ⅳ期(晚期)疗效评定标准总疗效评定标准(100%)=瘤体变化(30%)+临床症状(15%)+体力状况(15%)+生存期(40%)显效:75~100分,有效:50~74分,稳定:25~49分,无效:<25分。

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力状况的评分计算方法同Ⅰ~Ⅱ期(早、中期)疗效评定标准。

另生存期≥12个月(1年以上),得40分,依实际所得分数×0.4。

从开始治疗之日计算,每生存1个月得10/3分,余下类推。

最后总得分以四舍五入计算。

五、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美观,保持室空气新鲜。

2、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3、经常巡视病房,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4、遵医嘱准确给药。

(二)辨证施护依科室诊疗规执行四型辨证,分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方案。

(三)饮食护理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2、戒烟酒、浓茶、咖啡。

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3、指导患者戒烟酒,宜食健脾养胃的食品,如山药、红枣等。

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四)情志护理1、帮助患者消除紧、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2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安慰,精神支持。

3、鼓励病友间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