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A.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B.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C. 增强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D.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答案:C2.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指导者和参与者B. 纯粹的观察者C. 严格的监督者D. 被动的听众答案:A3. 在美术活动中,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学前儿童使用?A. 彩色笔B. 剪刀C. 橡皮泥D. 纸张答案:B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哪种类型的活动最能激发儿童的兴趣?A. 单一的绘画活动B. 多样化的手工活动C. 重复的临摹活动D. 严格的技巧训练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A. 确保使用无毒的美术材料B. 监督儿童正确使用工具C. 允许儿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由创作D. 确保活动空间宽敞,避免拥挤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应该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评价。

(错)7. 鼓励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有益的。

(对)8. 美术活动只是简单的娱乐,对儿童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错)9. 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工具。

(对)10.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不需要保存,因为它们没有价值。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念,还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描述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答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提供安全、无毒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 创造一个鼓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环境。

- 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美术技巧,而不是强制他们遵循固定的模式。

- 鼓励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___。

2.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____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3.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_____、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5.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____三大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A.里德 B.阿恩海姆C.西泽克2.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 ),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C.弥漫性3.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

A.对话 B.讲述C.临摹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

A.完形性 B.主动性C.情感性5.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 )、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性格成长 B.感情成长C.心理成长6.民主教育家( )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2010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2.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A.审美价值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历史价值3.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儿童美术教育先驱者是【】A.福禄倍尔B.西泽克C.陈鹤琴D.山本鼎4.“欣赏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张性和体验作品的意蕴”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创造目标C.审美感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来引导绘画“瞧这两片新叶,多象是两只蝴蝶在花丛中开心地飞舞”,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6.很多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青椒、茄子等农产品引导幼儿做出各种有趣的动物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8.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9.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A.描述、讨论、解释B.讨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D.对话、解释、评价10.适合染纸的材料是【】A.铅画纸、水彩颜料B.宣纸、油画颜料C.铅画纸、油画颜料D.宣纸、水彩颜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2009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真题【空白卷】

2009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真题【空白卷】

绝密★启用前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A.空间艺术B.视觉艺术C.静态艺术D.造型艺术2.从总体上说,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为【】A.雕塑与绘画B.雕塑与工艺美术C.雕塑与建筑艺术D.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3.“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幻想”是美术教育中【】A.审美情感目标的要求B.审美感知目标的要求C.审美创造目标的要求D.年龄目标的要求4.“让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避免两个倾向即纯技巧和纯抽象的思想内容说教”是【】A.实践性原则的实施要点B.兴趣性原则的实施要点C.低控制原则的实施要点D.发展性原则的实施要点5.布莱德拉把“错画”和“空想的象征表现时期”亦即儿童画渐具绘画的形象时期以后,分为【】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七个时期6.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一阶段称无目的的活动期,其年龄段为【】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7.以下材料属于块状材料的是【】A.草棒和高粱秆B.牙膏盖和谷物C.泥和纸盒D.羽毛和树叶8.以下属于手工创作过程中制作与装饰阶段指导的是【】A.在欣赏作品巾明确制作意图B.积累多种表象C.提供材料,引导联想D.提供练习机会9.属于立体手工活动的是【】A.折纸B.剪贴C.染纸D.粘贴10.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知觉发展的第二阶段是【】A.符号认知期B.写实高峰期C.审美参与的危险期D.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历届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历届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中央电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___________。

2.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事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__________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3.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_____________、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5.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____________三大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A、里德B、阿恩海姆C、西泽克2.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3.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4.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5.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性格成长B、感情成长C、心理成长6.民主教育家()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陈鹤琴B、蔡元培C、陶行知7.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2.“避免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兴趣性原则3.“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4.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颜料是()。

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

A.临摹法B.园丁法C.对话法D.综合法7.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

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8.属于块状材料的是()。

A.果核B.贝壳C.刨花D.瓶子9.幼儿手工发展进入基本形状期的年龄段大约是在()。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培养完满和谐的人格”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一般目的B.具体目标C.心理目标D.年龄目标二、判断题(共8题,共24分)11.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艺术最主要的价值是教育价值。

正确错误12.福禄倍尔“恩物”是供儿童游戏和作业的材料。

正确错误1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错误14.综合法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力,提倡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正确错误15.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对相同的概念。

正确错误16.心理学家们把儿童绘画发展划分成各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阶段性过程。

正确错误17.儿童大约要到 4 岁才能真正把握按照垂直一水平关系式样发展起来的方形。

全国2010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 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B 】1-2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 时空艺术2.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 A 】1-2A.审美价值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历史价值3.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儿童美术教育先驱者是【 B 】2-29A.福禄倍尔 B.西泽克 C.陈鹤琴 D. 山本鼎4.“欣赏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张性和体验作品的意蕴”体现了美术教育的【 C 】3-60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创造目标 C.审美感知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来引导绘画“瞧这两片新叶,多象是两只蝴蝶在花丛中开心地飞舞”,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D 】4-85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6.很多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青椒、茄子等农产品引导幼儿做出各种有趣的动物造型,这类材料属于【 D 】6-165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7.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B 】6-160A.无目的的活动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意图期8.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A 】5-88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9.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 C 】7-194A.描述、讨论、解释 B.讨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 D.对话、解释、评价10.适合染纸的材料是【 D 】6-183A.铅画纸、水彩颜料 B.宣纸、油画颜料C.铅画纸、油画颜料 D.宣纸、水彩颜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12年07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历年真题

2012年07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美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A.教育价值 B.认识价值 C.审美价值 D.历史价值2.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A.动态艺术 B.静态艺术 C.再现艺术 D.表现艺术3.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A.游戏 B.自然 C.语言 D.观察4.“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审美感知目标 B.审美情感目标 C.审美创造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语言描述法 D.联想迁移法6.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7.当孩子在泥塑活动中能够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时,说明其手工发展基本处于【】A.表现期 B.无目的的活动期 C.基本形状期 D.样式化期8.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A.三个时期 B.四个时期 C.五个时期 D.六个时期9.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美感知觉能力和【】A.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 B.适当地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C.初步的艺术判断能力 D.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10.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A.剪 B.贴 C.目测 D.折叠11.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_________。

12.美术的种类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_________等。

13.最早表明可以向几乎一切儿童教授绘画和音乐的瑞士女教育家是_________。

14.日本大正时期自由画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

1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包括心理层次的目标和_________。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一、单选题(共20题,共38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A.轮廓特征B.基本形态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动态结构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A.2 岁~3 岁B.2 岁 ~4 岁C.4 岁~5 岁D.5 岁~7 岁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A.结合体B.集合体C.曼陀罗D.放射型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B.福禄培尔C.乌索娃D.西泽克8.根据比纳(A· 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A.罗列对象时期B.解释时期C.描述对象阶段D.涂鸦阶段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最近发展区B.成熟C.同化和顺应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A.审美型人格B.冲突型人格C.独立型人格D.功利型人格14.《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规范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 ()的情趣和能力。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

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09-2014年自考历年真题有答案可编辑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是一种(C)A.实用艺术B.动态艺术C.静态艺术D.动静艺术2.“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立有弹性的美术课程”表达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C)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低控制原则3.“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能力”表达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B) 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创造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3.“画画、做做、玩玩”表达了儿童美术教学中的(A)A.游戏练习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材料是(C)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A)A对话法B临摹法C园丁法D练习法7.幼儿绘画发展的图式期出现的大致年龄段是园(D)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8.在地处海滨的幼儿园,老师常用贝壳、沙子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9.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C)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10.“引导儿童学习表现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5~6岁儿童的(A)A.绘画教育目标B.欣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D.创造教育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1工艺美术一般分为陈设欣赏工艺美术和实用工艺美术12.南京鼓楼幼稚园是我国最早的幼儿园,其创办者是陈鹤琴。

13.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要求儿童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

单元目标和具体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指明了方向。

15.“提供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表达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之一,即兴趣性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练习题答案(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练习题答案(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册一、单项选择题1.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 )A.作品的内容B.作品的题目C.作品的造型、色彩D.作品的时代背景2.自由画的创导者是维也纳美术教育家()A.山本鼎B.斯宾塞C.艾斯纳D.西泽克3.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成为具有强烈审美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就被称为()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4.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5.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B.福禄贝尔和裴斯泰洛齐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6.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压制儿童的创造活力,强调技能技巧的重复训练,按确定的计划,固定的模式、步骤让学前儿童摹仿教师的范本,这种指导思想是( )A.灌输法B.园丁法C.讲授法D.对话法7.()是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

A.曼陀罗的出现B.“蝌蚪人”的出现C.透明画的出现D. 透视手法的运用8.在泥塑活动中,儿童从拍打粘土进入用手团圆、搓长阶段,且出现棒状形式,这一特征出现在儿童绘画发展的( )A.无目的的活动期B.视的写实期C.样式化期D.基本形状期9.对本能直觉期儿童的美术欣赏发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视、听、动的协调活动进行交流B.出现视觉偏爱,有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C.偏爱圆形D.偏爱观察复杂的模式10.费尔巴哈说过:“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

”他的意思是( )A.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的人,才可能真正投入艺术活动B.审美兴趣是人艺术活动的原动力C.艺术来自于自然D.艺术能够美化生活11.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适合小班幼儿的目标为( )A.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和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B.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笔等绘画工具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C.引导儿童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D.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画、水墨画等),体验绘画的快乐12.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二阶段称基本形状期,它的年龄段为( )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13.你认为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以下哪一方面?( )A.画得象真的一样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14.在下面几种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种是()A.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B.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C.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教育D.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手、眼、脑协调的操作教育15.下列关于涂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涂鸦是达到动作协调的关键,是开始创作的桥梁B.涂鸦是幼儿一种无意识的模仿活动C.涂鸦是训练儿童手、眼协调的一种学习活动D.涂鸦使幼儿获得动作的快感和满足16.儿童能够制作出“厚纸片”形式的手工作品说明他正处于()A.无目的时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时期D.图式化时期17.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B.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D.能对作品进行细节的装饰18.下列适合中班幼儿的欣赏目标为( )A.引导儿童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B.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C.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美的能力D.引导儿童了解作品简单的背景知识,知道美术作品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19.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这说明了( )A.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B.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C.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D.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20.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物体的( )A.上下左右关系B.前后关系C.远近关系D.主体与背景关系21.幼儿园绘画教育中主要的教学形式是( )A.自由画B.风景画C.人物画D.命题画22.在儿童观看美术作品后,教师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作扼要的陈述,使儿童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

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历年真题

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是一种【】A.实用艺术 B.表演艺术C.综合艺术 D.造型艺术2.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进行创作,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评价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 D.审美创造目标3.学习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培养他们对使用颜色的兴趣,是3~4岁儿童美术的【】A.绘画教育目标 B.欣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 D.创造教育目标4.提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的观点,主张“游戏性的教育”的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A.陶行知 B.陈鹤琴C.张雪门 D.王守仁5.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幼儿园,表述正确的是【】A.陶行知创办的鼓楼幼稚园 B.陶行知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C.陈鹤琴创办的鼓楼幼稚园 D.陈鹤琴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6.幼儿园老师常常使用刨花、树叶等物品引导幼儿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7.4岁—5岁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A.无目的的活动期 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 D.意图期8.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9.在对话法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A.平等的 B.以教师为中心C.以学生为中心 D.以教师为主体10.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A.描述、讨论、解释 B.讨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 D.对话、解释、评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从表面形式来分,雕塑可以分为圆雕和__________。

12.日本大正时期,自由画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

13.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创造目标要求儿童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_________。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00396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00396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 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 】1-2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综合艺术2.“通过科学的指导,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 】4-71A.发展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低控制原则3.“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 】3-60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认知目标 C.审美感知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4.“画面中的雨滴可以作为叮咚的音乐,激烈的节奏能感受到密集的线条”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C 】4-85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5. 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树枝、麦秆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 B 】6-165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6.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C 】6-162A.意图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元目的的活动期7.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B 】5-90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8.适合染纸的材料是【 C 】6-183A.卡纸 B.铅画纸 C.宣纸 D.打印纸9.托班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处于【 A 】(在文中找不到具体的答案)5-91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10.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B 】2-28A.观察 B.游戏 C.语言 D.造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形象的消失方法依附“空间(平面或立体)”.2.美术的根本表示情势和手腕是线条.形体.构造和色彩.3.20世纪初期,在我国树立成熟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导思惟及杜威的教导思惟接踵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授教养办法而言,当时重要临摹采取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造为主的教授教养模式.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导国度尺度》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忱对视觉艺术教授教养所供给的艺术材料进行试验,对各类不雅念进行商量.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进程中吐露出欢快和高兴.创造是这种教授教养的焦点.”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成长分为四个时代分离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6.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经由过程艺术的教导》.7.国表里很多学者进行了研讨,成果不尽雷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混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定名线四种程度.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不雅事物或表示主不雅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亲密程度为尺度,幼儿对色彩的应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潢阶段.再现和表示阶段三个阶段.9.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导的目标和请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活动的具体尺度和请求.10.在幼儿园,美术教导内容一般可分为观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11.技能技能的形成须要有必定的演习,这种演习包含分步演习与整体演习.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阅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如许一个流程.13.对话法是指美术观赏教导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互相感化与互相交换.14.手工教授教养中,教师应留意让幼儿在进修进程中,弄清道理和步调,以帮忙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徙到其他手工制造活动中去.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但包含对儿童美术成果和儿童美术成长状态的测量和评价,还包含对美术教导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点和活动后果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标存眷了幼儿的可中断成长和教师的可中断成长两个方面.16.学前儿童介入美术活动的行动进程的评价应留意根据三种不合的角度来掌控,它们是将幼儿当前的进修与幼儿本身曩昔的进修比拟较.将某一幼儿的美术进修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进修与幻想中的评价尺度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掌控到幼儿在其所处的成长阶段中的地位,同时制订往后成长的目标.1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1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七种基赋性相中,最亮的色彩是黄色.19.绘画的情势说话是指线条.外形.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示的手腕.20.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涵划定性和构造与对象之间内涵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自动性.21.色彩的应用是指学前儿童应用熟习的色彩来表示物体形象,并经由过程色彩的比较渐变.反复等变更来丰硕画面,从而表达本身的情感.情感.22.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情势,以这种方法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楚明白的前后关系.23.商量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活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解释学轮回”的办法. 24.意愿画是指由儿童本身自力肯定具体内容.情势和表示办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25.中国古代美术教导分为以精力性为宗旨的美术教导和以适用性为宗旨的美术教导,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导,后者则被称为重“技”的美术教导.26.学前儿童美术教导具有美术教导的一般寄义,但它又具有不合于一般美术教导的一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导也可经由过程美术和教导两方面表现出来.27.写生经由过程对什物的不雅察进行描写,可以使幼儿自发地去留意四周生涯中感兴致的事物,帮忙幼儿晋升不雅察才能和专注才能.28.教师在指点儿童进行美术观赏进程中,应留意从他们的年纪特点特点动身,启示.引诱其进行美术观赏.29.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涯中形成的,根据必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革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必定生涯现象. 30.研讨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讨中发明,幼儿绘画程度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才能的成长分为“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31.陶行知曾提出成熟园应实行调和的生涯教导,对约束幼儿共性成长的封建传统的教授教养办法,他的思惟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成长起了必定的影响.32.阿恩海姆以格局塔心理学的理论为根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经由过程一个知觉分化的进程成长而来的.3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34.传统智能可应用性的界说就是解答智力磨练试题的才能.这种不雅点应用统计办法,与不合年纪接收测试者的解答加以比较,从__磨练分数___揣摸出他们的才能,认为测量出来的才能就是智能.35.所谓解释是指__商量_____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36.睁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___进修行动__变更的进程,它所存眷的不是外部事先划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授教养的现实进展情况提出响应的目标.37.阿恩海姆从他的“_知觉分化_”理论动身,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来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早期儿童因为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二.选择题1.学前儿童美术教导的内容涉及B.手工和观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自力但又互相接洽.A.素描B.绘画C.色彩2.A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情势,以这种方法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楚明白的前后关系.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3.A主意经由过程艺术教导促进儿童人格的成长,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合的表示类型(他将其归纳综合为八大类型).A.里德B.阿恩海姆C.西泽克4.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C,他们经常将审美进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本身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脚色之中.A.外显性B.直觉性C.漫溢性5.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涵划定性和构造与对象之间内涵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B.A.完形性B.自动性C.情感性6.20世纪初期,在我国树立成熟园时,造型美术教授教养办法主如果临摹采取经由日本传来的B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造为主的教授教养模式.A.蒙台梭利B.福禄倍尔C.冈仓觉7.1923年幼儿教导家C师长教师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成熟园,倡导中国化的幼儿教导.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不雅事物或表示主不雅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亲密程度为尺度,幼儿对色彩的应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A.再现和表示阶段三个阶段.A.装潢阶段C.兴致阶段D.游戏阶段9.罗恩菲尔德在剖析息争释儿童美术成长的各个阶段的小我成长特点时,分离从聪明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心理成长.美感成长.B.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A.性格成长B.情感成长C.心理成长10.平易近主教导家B在对黉舍教导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导体系,主意设立胎教院.乳儿院.成熟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导.A.陈鹤琴11.对教师教授教养行动的评价目标重要表如今对以往的美术教导作出反思和C12.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导工作者A在其著作《幼儿画教授教养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恰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进修成果评价时价得留意的方面.A.潘元石B.潘公凯C.潘元丰13.研讨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讨中发明,幼儿绘画程度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才能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A.A.“概念画”期B.成熟期C.形象期14.C是德国的教导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导纳入幼儿的教导活动之中,A.卢梭B.罗杰斯C.福禄倍尔15.对于儿童为什么爱好绘画,陈鹤琴不赞同“禀赋说”和“心理机能说”,他提出“C”16.B也认为经由过程丹青教导,可以“美备欢快”.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17.教师在指点儿童进行美术观赏进程中,应留意从他们的B特点动身,启示.引诱其进行美术观赏.A.兴致B.年纪C.才能18.偏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构成的外形称为非规矩的A.这类外形罕有于大天然,如波浪.河道.海滩.花.草.枝.叶等.A.自由外形B.想象外形C.涂鸦外形19.幼儿在表示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成长的进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A.第一,统为一形.第二,多面变形.第三,单一面.第四,正正面同在.B.第一,单一面.第二,正正面同在.第三统为一形.第四,多面变形.C.第一,统为一形.第二,正正面同在.第三,单一面.第四,多面变形.20.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标存眷了幼儿的可中断成长和B两个方面.A.教师的教授教养后果B.教师的可中断成长C.禀赋21.命题画的三个根本前提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涯阅历.C.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A.教师细心具体地指点B.家长给以提醒帮忙C.丹青形象根本上是画过的22.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C原则和实践性原则.A.适用性B.目标性C.创造性23.幼儿园情况的设计要兼具B和美不雅性,更要相符儿童的审美趣味,情况美化包含室内与室外情况的安插.A.原创性B.适用性C.生动性24.3岁阁下的儿童开端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A构造的雏形,即幽美形态的审美立场,对幽美事物的偏心和辨认幽美物体的审美迟钝性及响应的美感体验.A.审美心理B.创造心理C.制造心理25.美术教导史上第一个“发明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C.A.福禄倍尔B.皮亚杰26.在线条上,程度线意味着放松.镇静与休止;B意味着静态张力.预备停当.抵抗力.支持;斜线意味着动作.活气和不服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利.舒缓.优雅之感.A.直折线B.垂直线C.是曲线27.A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心坎的一种冲动.A.禀赋说B.心理机能说C.刺激反响说28.在手工教授教养的构想进程中,“C”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起源基本则.A.废料应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29.A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标,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格,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认为治.”A.鲁迅B.陶行知C.康有为30.不合年纪的幼儿,在才能上相差很大,而不合类型的绘画应用的对象也不合,是以要根据幼儿的才能选择适合的绘画种类,才干收到预期的后果.如低年纪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C.A.油画棒B.蜡笔C.毛笔31.儿童须要控制的绘画根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调和才能和C.A.绘画才能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才能32.A是指剖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剖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况,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情势说话和对称.平衡.节拍.韵律.变更.同一等构成道理的应用.A.情势剖析B.描写C.解释33.阿恩海姆的研讨重要分散在摸索美术是若何与C和视思维接洽在一路的.A.听知觉B.触知觉C.视知觉34.主意设立胎教院.乳儿院.成熟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导的教导家是A.A.蔡元培B.陈鹤琴C.张雪门35.C儿童绘画教授教养活动的目标中须要引诱儿童进修深浅.冷暖色彩的搭配,并初步进修根据画面的须要,恰当地应用色彩表示本身的情感.A.2-3岁B.3-4岁C.4-5岁36.屠美如认为不合时代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合的特点,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克不及参照一条轴线表示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C的表示.A.双轴阶段B.单轴阶段C.前轴阶段37.美术也称______.______或______.A.形体艺术B.影像艺术C.造型艺术D.视觉艺术E.平易近间艺术F.空间艺术38.《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______.A.加登纳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C.里德D.阿恩海姆39.儿童美术观赏课的根本办法是______.A.对话B.讲述C.临摹40.儿童美术绘画课的根本办法有写生画.______.命题画.意愿画.A.素描B.设计C.临摹41.命题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A.物体画B.写生画C.情节画D.临摹画42.从幼儿现实的涂画行动和进程上看,涂鸦是C的画线活动.A.有意识B.表达思惟C.没有表示意图43.绘画成长的趋势与文化布景的差别关系不明显,与年纪成长有亲密关系,不合年纪之间,消失明显差别,表示为:前轴阶段.单轴阶段.双轴阶段和___C_________.A.单双结合阶段B.前单结合阶段C.双轴结合阶段D.前后结合阶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懂得学前儿童美术教导的涵义?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导是旨在延续和成长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行的教导的最初环节此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重要的器械.幼儿阶段是实现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它为这种价值的完全实现打下了基本.而教导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导则着眼教导以美术作为教导的序言经由过程美术教导寻求一般幼儿教导的价值.具体说就是经由过程学前儿童美术教导适应儿童天然成长包管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造就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才能|意志品德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导容身于真善美的调和同一请求艺术渗入渗出全部教导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貌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导中若何合理应用教授教养资本?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媒体的多样化问题:跟着信息化的敏捷普及美术教授教养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硕多彩.如各类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还有社会美术教导是幼儿园美术教导内容的延长和填补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合所供给的早期儿童美术教导情势如由国度和社会集团举行的各类美术练习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片子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导的特别媒体起到积极的感化.有利于进步幼儿进修美术的兴致成长共性.并可天然的与艺术情况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高兴的气氛中感触感染艺术懂得艺术并爱上艺术.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导有哪两种偏向,其内涵为何?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导是以消失重“艺”和重“技”两种偏向为特点的.重“艺”的美术教导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重要作为一种晋升道德陶冶性格的精力文化活动而消失根本的进修内容是绘画和书法重要的教授教养方法是师徒式的.重“技”的美术教导重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此类教导以适用性为特点包含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身手特点浓烈.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偏向是什么?儿童画其实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革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这种现象不克不及完全归结为儿童的智力或绘画才能的程度较低而是归之于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简化偏向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革为完美简练的(好的)图形的偏向.恰是在这种偏向的安排下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大都是较规矩的圆形和卵形这种偏向似乎毫失落臂及本相只以简练为准.5.简述陈鹤琴师长教师的“刺激—反响”说.陈鹤琴师长教师认为“小孩子爱好绘图其实不是心坎有一种禀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筋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绘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师长教师的不雅点根本上说是准确的.因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应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根源.6.阿恩海姆是若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动身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来由:早期儿童因为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儿童的成长其知觉才能不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庞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示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小我体.随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请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儿童绘画的样式仍屈服于其知觉分化的程度用圆和最简略的图形表示人体的各个部位.7.学前儿童美术教导总目标是什么?学前儿童美术教导总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导总目标是对学前儿童美术教导目标最归纳综合的陈述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导其他层次目标的根据和基本:1.引诱儿童初步进修感知四周情况和美术作品中情势美和内容美造就他们对美的迟钝性.2.引诱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进修自由表达本身感触感染造就其对美术的兴致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才能促进其人格的完美.3.引诱儿童初步进修多种对象和材料操纵及应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说话表示自我和事物的活动变更造就其审美表示和创造才能.8.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原则是什么?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原则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目标|美术本身的特点及学前儿童身心成长特点和教授教养纪律制订的是全部学前儿童美术教授教养进程中必须遵守的根本要乞降指点道理.重要有:1.审美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9.命题画的三个根本前提是什么?命题画的三个根本前提:1.要有直接或间接的生涯阅历.2.丹青形象根本上是画过的.3.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10.儿童须要控制的绘画根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儿童须要控制的绘画根本技能方面:1.手的动作.手眼调和才能.手的控制才能.2.对对象和材料的懂得与应用.3.对外界信息的控制及对色彩.外形和空间的熟习与应用.11.幼儿园美术教导评价重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存眷如何的评价办法?幼儿园美术教导评价重要针对方面应存眷的评价办法: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但包含对儿童美术成果和儿童美术成长状态的测量和评估还包含对美术教导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点和活动后果的评估.在评价办法上我们应存眷一种进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不雅念.承认和存眷幼儿的个别差别防止用整齐的尺度评价不合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成长的眼力对待幼儿既要懂得现有程度更要存眷其成长的速度特点和偏向等.强调幼儿教导评价应以介入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成长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本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成长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存眷他们变更与成长的过程.12.对学前儿童介入美术进修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身分是值得存眷的?对学前儿童介入美术进修成果的评价中值得存眷的身分对学前儿童介入美术进修成果的评价特别要存眷的是:幼儿美术作品的表示要相符幼儿身心的成长的年纪特点;幼儿美术作品要能表达出心坎心像情情感绪.幼儿美术作品要能施展幼儿的共性要有自我的表示;幼儿美术作品要能表示出活用绘画材料的特点;幼儿的绘画作品要和画纸的大小相当令人感到舒适.13.在日常教授教养中若何应用色彩的根本特点?重要从色彩所特有特别情感和象征意味.色彩有了一种特别的象征内涵.色彩对人所产生的心理及情感上的影响,谈谈本身应用色彩的领会或熟习.14.教师引诱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留意哪些?第一.教师本身要懂得泥塑活动中所应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点.第二.彩塑是具有平易近族特点的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诱儿童对本身制造的彩塑作品进行着色描写以美化作品.第三.泥塑材料的特点决议了泥塑作品寻求的是其朴素.淳厚的美感,而学前儿童瘦的动作不灵巧,手眼调和才能较差,是以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该把重点放在寻求作品的准确与过细上,而应留意儿童泥塑操纵的进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第四,妥当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教师应留意将儿童的泥塑作品保管在通风阴凉处,若需从新应用泥料,则应与儿童磋商或不当着儿童的面处理失落,防止挫伤他们的积极性.15.对学前儿童介入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合的角度来掌控?(一)学前儿童与自我(二)学前儿童与集团(三)学前儿童与尺度16.成就感方面是不雅察和评价幼儿对本身美术成果的意见若何的尺度,幼儿在这方面的行动表示可认为哪几种类型?(一)本身认为很成功,自动请他人看本身的作品,并讲授作品的寄义,能大方地将作品赠人.(二)对本身的作品感到满足,但不自动展现,听到他人的赞扬觉得高兴,愿望保存作品.(三)认为不太成功,接收他人的意见,愿望将作品交给师长教师.(四)觉得兴奋,对他人的反响无动于衷或抵触,对作品去向不关怀或毁失落作品.17.美术教导的寄义表现为哪两方面?美术教导的寄义可以经由过程美术和教导两方面表现出来.根据两者的倚重不合,我们可以响应地将美术教导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导和教导取向的美术教导.美术取向的美术教导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动身,以教导为手腕,成长和延续美术文化,也就是借助必定的教导方法和手腕,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常识和技能,促进文化的成长.教导取向的美术教导着眼点是教导,即从教导价值的角度对待美术教导,以美术作为教导的序言,寻求一般教导学意义的功能,也就是经由过程美术教导有目标地造就人的道德感.审美情趣.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根本本质和才能,以及进行心理劝导和艺术治疗等.这一不雅点为不合层面的美术教导的实行供给了较了了的导向.18.美术与其他各类艺术的不合之处重要表示在哪些方面?。

201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摘要:3儿童美术欣赏课基方法是(),幼儿审美取身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适应性是因幼儿审美具有(B),学前儿童绘画容类型有哪些0年7月国开(央电)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电期末纸质考试必备、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码506整理00年9月7日、填空题色彩明是指色彩_____明暗程 99年定稿并出版美国《艺术教育国标准》指出“年幼儿童以极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艺术材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艺术作品创作和共享程表露出欢乐和兴奋____是这种教学核心” 创造 3里德生平著作等身重要著作是____《通艺术教育》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密切程标准幼儿对色彩运用可以分涂抹阶段、____、再现和表现阶段三阶段装饰阶段 5幼儿美术教育容般可分欣赏、绘画和____三方面手工二、选择题 ()主张通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发展认儿童生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表现类型里德 B阿恩海姆西泽克儿童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程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把己当作是某形象身沉浸角色外显性 B直觉性弥漫性 3儿童美术欣赏课基方法是()对话 B讲述临摹幼儿审美取身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适应性是因幼儿审美具有(B)完形性 B主动性情感性 5罗恩菲尔德分析和释儿童美术发展各阶段人成长特征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B)、创造性成长七层面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性格成长 B感情成长心理成长 6民主教育(B)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些重要改革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等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庭教育陈鹤琴 B蔡元培陶行知 7对教师教学行评价目主要体现对以往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兴趣 B更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促进美术教育发展 8研究者对绘画作品研究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较飞跃依将幼儿美术能力发展分三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 B成熟期形象期 9()是德国教育德国幼儿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卢梭 B罗杰斯福禄倍尔 0()曾提出幼稚应实施和谐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性发展封建传统教学方法他思想对当幼儿美术教发展起了定影响陶行知 B鲁迅蔡元培三、筒答题学前儿童绘画容类型有哪些?答类临摹画二类写生画三类命题画四类愿画又称由画幼儿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怎样评价方法?答学前儿童美术评价是整体评价包括对儿童美术结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教师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和效评估评价方法上应关程化、多元化评价观念承认和关幼儿别差异避免用划标准评价不幼儿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以发展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现有水平更要关其发展速、特和倾向等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幼儿和教师发展尽可能地使他们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发展并真实情境关他们变化与成长历程3简述陈鹤琴先生“刺激反应”说答陈鹤琴先生认“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心有种天赋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刺激他脑子里留下深刻印象是他借画图表达出”陈鹤琴先生观从根上说是正确因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反映没有外部事物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容外部事物刺激是儿童绘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答()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形式美和容美培养他们对美敏感性()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由表达己感受培养其对美术兴趣以及审美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完善(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我和事物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四、论述题根据身教学历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如何合理利用教学?答随着信息化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越多样化视觉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还有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容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庭以外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和社会团体举办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美术教育特殊媒体起到积极作用有利提高幼儿学习美术兴趣发展性并且可以然与艺术环境融体使幼儿轻松、愉快氛围感受艺术、了艺术并爱上艺术该题有定由可围绕各教学历和特等简述己观但有必要理论上支撑。

学前教育自考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自考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自考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A、3~6岁B、2~6岁C、4~6岁D、3~7岁正确答案:A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从()A、出生后开始的B、2岁开始的C、3岁开始的D、入小学以后开始的正确答案:A3、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应是()A、社会发展B、儿童发展C、学科发展D、经济发展正确答案:B4、不属于草原流动幼儿园特色的是()A、流动性B、集中性C、开放性D、封闭性正确答案:D5、婴儿的认识过程以()为主。

A、感知觉B、记忆C、想像D、思维正确答案:A6、目前我国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A、咨询活动B、家长开放日活动C、家长委员会D、书面联系正确答案:B7、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活动目标D、远期目标正确答案:C8、关于我国托儿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集体教育为主B、具有社会福利性C、具有保教性D、是3岁前儿童的保教机构正确答案:A9、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A、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B、开发智力C、培养创造力D、发展幼儿情商正确答案:A10、某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现象。

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育儿守则。

A、做好榜样B、理智的爱C、步调一致D、规矩明确正确答案:A11、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夸美纽斯D、福禄倍尔正确答案:D12、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夸美纽斯()A、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B、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C、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D、认为教学即生活正确答案:B13、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C、培养特长儿童D、培养完整儿童正确答案:D14、在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典范的人是()A、福禄培尔B、裴斯泰洛齐C、洛克D、皮亚杰正确答案:B15、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行动教育研究B、强调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C、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D、提倡"自然后果法"正确答案:A16、维果斯基提出了()A、情感智力理论B、认知结构主义理论C、儿童中心说D、"最近发展区"理论正确答案:D17、社区教育起源于()A、美国B、瑞典C、丹麦D、澳大利亚正确答案:C18、学前教育目标即()A、教育目的B、学前教育方针C、学前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正确答案:C19、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正确答案:B20、与托幼园所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A、目的性B、组织性C、随意性D、计划性正确答案: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二)总分:240分题量:31题一、问答题(共31题,共240分)1.名词解释:美术答: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如绘画用颜料、纸、布、绢;雕塑用木、石、泥、铜等等),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等)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主客观世界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美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进行,如绘画需要运用笔、纸、墨、颜料、布、绢等等;雕塑需要运用泥、木、石、铜、刀等等。

二、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具体的“空间”(平面或立体)。

三、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和色彩。

四、美术形象的感知方式通过“视觉”,即通过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2.名词解释:曼陀罗答:曼陀罗(mandalas)在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

它常用来指所有那些包括圈形主题的符号图形,有时又特别指那种其中结合着直线的圆圈样式。

曼陀罗是儿童和成人共同喜爱的、具有良好视觉形象的、平衡而协调的图形组合。

这类图形的组合,儿童会将它贮存在记忆中,并在以后美术表现活动中不断地加以重复运用。

荣格把曼陀罗看成是人类大脑的结构及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终极根源,是人类一种最高的、和谐的印象。

里德则把曼陀罗看作是几十万年以来残留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型遗迹中的一种。

曼陀罗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映象,它包含了自足完满和无限的冥想。

3.名词解释:建筑答: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0039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 C )1-2A.教育价值B.认识价值C.审美价值D.历史价值2.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 B )1-2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C.再现艺术D.表现艺术3.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A )2-29A.游戏B.自然C.语言D.观察4.“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体现了美术教育的( A )3-60 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C )4-85 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语言描述法D.联想迁移法6.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 A )6-164 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当孩子在泥塑活动中能够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时,说明其手工发展基本处于( D )6-162 A.表现期B.无目的的活动期C.基本形状期D.样式化期8.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 B )5-91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六个时期9.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美感知觉能力和( D )7-194A.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B.适当地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C.初步的艺术判断能力 D.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10.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 A )6-180A.剪B.贴 C.目测 D.折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__空间艺术___。

1-812.美术的种类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____工艺___等。

1-813.最早表明可以向几乎一切儿童教授绘画和音乐的瑞士女教育家是__裴斯泰洛齐__。

2-2814.日本大正时期自由画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是__山本鼎__。

2-351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包括心理层次的目标和___年龄层次的目标_。

3-6116.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灌输法、园丁法、综合法和___对话法__。

4-8117.“尊重个别差异,设立弹性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原则中的___因材施教原则___。

4-73 18.染色的方法有点染和____渍染___。

6-16619.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自发型和___诱导型__。

6-15320.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可分为平面手工活动和____立体手工活动__。

6-177三、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打“√”,错误的打“×”,并在答题卡上写出改正后的正确答案。

21.关于美术的起源,表现说认为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等。

( √)1-6 2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以及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 √)3-56 23.灌输法能迅速高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儿童,适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 ×) 4-78灌输法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吸收,但却自觉不自觉地损害了儿童健康,并不适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24.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可鼓励儿童与艺术品、与自然、与教师、与同伴、与自己进行对话,提高其审美能力。

( √)4-8325.对于初人园的幼儿来说,使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体是相当困难的。

( √)5-11726.布雷顿通过实验向我们证明,幼儿绘画的发展稍稍领先于泥塑的发展。

( √)6-16327.由于剪刀具有危险性,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让幼儿使用。

( ×) 6-159将“尽量避免”改为“在成人的指导下”。

28.艺术大师的杰作尽管很好,但并不适合幼儿欣赏。

( ×) 1-18学前儿童在欣赏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时,往往能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1-15答:学前儿童美术属于普通艺术教育范畴,它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30.教育目的3-47答:教育的目的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总规定,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31.低控制原则4-67答:低控制原则指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地体验和表达。

32.自由画5-144答: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6分。

共l8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3.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1-16答:(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眠、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34.简述我国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3答:一、在培养目标方面,早期美术教育中出现两个误区。

1、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就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2、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35.运用美术教学操作方法中的情景观察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84答:1、养成学前儿童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

2、用巧妙的提问,引导他们将旧有经验与新经验融合。

3、使学前儿童掌握观察的方法。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J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请联系你的教学实践,试述如何对大班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进行指导。

5-145答:教师对幼儿园绘画创作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和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在引发儿童对绘画的思考时,需要有强烈的刺激,使他们对自己的构想感到兴奋,引起对那种经验鲜明的回忆,并从自己的库存中选择适合于表现自己某种目标的资料,然后,用原发和创意的方式表现他的构想。

2、从生活经验中挖掘题材。

选择适合于儿童生活经验、能力水平的适中课题是指导儿童命题画的关键所在。

3、重视观察和引发各种感觉。

使儿童学会用观察的眼光对待各种事物,鼓励他们运用一切感觉,去感觉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范围。

4、培育生动的构想。

围绕主题,创设一定的情景,提供各种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启迪幼儿的情感,使他们广开思路。

5、绘画的评价。

孩子完成作品以后,应当有机会给他说说自己的画。

可以用启发对话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讨论。

其目的主要是谈谈一些造型要素,鼓励美的感知觉和潜能的发展。

37.在幼儿手工创作的各个阶段,教师应如何做好指导工作?请结合教学实践加以论述。

6-168答:一、意图阶段的指导。

早期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的意图不甚明了,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具体做法如下:1、给儿童提供与多种工具和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2、在游戏与欣赏手工作品的过程中明确制作的意图。

3、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意图,使之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构思与设计阶段的指导。

在构思阶段阶段,教师的指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帮助儿童积累多种表象。

2、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3、引导儿童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

三、制作与装饰阶段的指导。

学前儿童手工创作过程中制作与装饰阶段的指导有如下几点: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2、提供练习的机会,锻炼儿童的手的动作的灵活性。

3、指导儿童将临摹、仿制与独创相结合。

4、引导儿童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相结合。

5、正确评价学前儿童的手工作品。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8.《击鼓说唱俑》欣赏:请以对话法为基本指导方法,为大班幼儿设计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指导,欣赏的作品为我国东汉雕塑《击鼓说唱俑》(如图)。

7-208相关资料(仅供参考):说唱俑是我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其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

本作品抓取了精彩的表演瞬间,采用夸张的手法,造型了一位神采飞扬的艺人形象。

陶俑头戴憬巾,额扎花饰,袒胸露腹,着裤! 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正沉醉在表演中。

其脸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在笑:额头的皱纹笑得舒展开来,眼睛笑得几乎眯成一条线,两颊的肌肉笑得鼓成了大肉枣,嘴巴更是咧得大大的。

它的体态语言也非常丰富,蹲坐、伸脖、鼓腹、抬腿,甚至连脚趾头好像也在不停地摆动着。

它的左胳膊上还套着一圈璎珞,那可不是装饰品,而是艺人的乐器,是用绳子穿起来的骨片。

说唱的时候,一边打鼓,一边晃动胳膊,鼓声咚咚,骨片啪啪,比单纯打鼓动听得多。

此俑高56厘米,灰陶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7-208答:活动指导如下:(1)描述阶段的指导:“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雕塑作品,请你仔细看,你在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什么东西吗?”“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2)形式分析阶段的指导:“请看一看,这个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啊?”“他在干什么呢?”“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3)解释阶段的指导:教师请儿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个泥塑的旁边,然后跟着老师所说的话展开想象。

(4)评价阶段的指导:“你觉得这个雕塑有意思吗?”“你喜欢这个作品吗?为什么?”“你看了这个泥塑后有什么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