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导学案
2015-2016学年《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
第21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叙述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4.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1.课前依据《知识体系梳理》,预习自学教材内容,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力求全部掌握。
2.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的数值,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在学习土地资源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如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内容的学习,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分析其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要注意两个角度(一个是时间、空间角度,另一个是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通过教材插图了解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的措施。
3.在学习土地和水资源的分布时,联系前面学过的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对本课时的内容加以分析、掌握。
4.在自学教材内容后,闭卷完成《预习效果检测》,检查预习效果。
1.我国资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分布及基本特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
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征及利用中相应的对策。
1.本课时内容中的一些简单易学的东西,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2.在讲解本课时的两个难点如土地资源分布、水资源的分布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另外,重点指导学生读图,如教材中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土地、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并树立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导学案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掌握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措施。
二、学习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学习难点1、如何平衡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四、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再生。
(2)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其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在人类历史时期内基本不会再生。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大多数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其储量会逐渐减少。
2、分布不均衡性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导致了不同地区资源的贫富差异。
3、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短缺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的危机,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2、资源浪费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例如粗放式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中的低效率利用等。
3、环境污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如煤炭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矿产开采导致的土壤和水污染等。
4、生态破坏过度采伐森林、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等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四)自然资源利用问题的原因1、人口增长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加大了资源的压力。
2、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高,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3、技术水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大。
《8.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导学案
《8.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常识性介绍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5.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6.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物成分分析的定性定量实验,使学生学会解决物质(气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砂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滤纸、火柴、沙子、铝粉或铝银粉(商业名称)、镁带、氯酸钾、氧化铁粉末、小木条、焦炭、氨水、苯、甲苯;电教器材:视频展示台(包括录像),实物投影仪、挂图、标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但金属元素一般分布在什么区域?(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补充)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矿物中,动植物体内及海洋等区域中。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如矿物或海洋中,是如何存在的呢?这又与什么性质有关?板书:一、金属的存在:游离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化合态:多数比较活泼的金属介绍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国情教育。
八上地理自然资源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利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2. 掌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有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地球上的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自然资源。
二、新课讲授1.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2. 自然资源的分类:a. 按物质形态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b. 按利用价值分类: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3.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a. 地域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4. 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a. 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b. 保护和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浪费。
c. 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针对我国某一种自然资源,分析其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方法。
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我国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撰写一篇短文。
五、板书设计自然资源一、概念: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二、分类:1. 按物质形态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 按利用价值分类: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三、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1. 地域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四、合理利用方法:1. 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2. 保护和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浪费3. 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方法。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5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作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以“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为标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双版纳的美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西双版纳这一地区,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其地理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
2.难点:西双版纳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绿宝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4.案例分析:分析西双版纳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ppt28页)
置换反应得到的 Br2 的浓度很低, 难以收集,用空 气吹出 Br2 后用 SO2 吸收,使溴 得到富集
新课讲解
资料卡片
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以氢、氧、海水中铀多达45亿吨,是已知
氯、钠、镁、硫、钙、钾等
陆地铀矿储量的4500倍。氘有
较多,被称为“元素的故乡”。 50亿吨足够人类用上千万年。
积极开展废弃金属的回收利用,是实现我国金属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国内金属矿山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保护 自然资源,减少金属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可以大大 缓解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明显降低金属生产过程中 的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有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造节约性社会。
处理过程
产物
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 煤与氢气作用生成
粗苯等多种化工原料 水煤气 液体燃料
先转化成CO和H2
甲醇
新课讲解
②煤的干馏产品
产品 出炉煤 焦炉气 气
粗氨水 粗苯 粗焦油
焦炭
主要成分
用途
氯气、甲烷、乙烯、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一氧化碳
氨、铵盐
化肥、炸药、燃料、医药、农药、
苯、甲苯、二甲苯 合成材料
新课讲解 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的存在 ①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71% 水的储量约为1.3X1018t,占地球水储量的97%,
②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 Ⅰ、海水淡化 Ⅱ、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新课讲解
③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 馏 法(最先使用,技术成熟,但成本高) 电渗析法(成本低,但未能大量生产) 离子交换法(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
自然资源的学习教学教案
自然资源的学习教学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水、能源、生物等。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作用。
1.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2.2 教学内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部分资源短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地图和图表,直观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2.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地图和图表展示: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根据资源特点和需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实际意义。
3.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介绍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四章: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八年级 上学期 地理 商务星球版 17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参考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导学案第三章第三节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破坏严重3、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学习难点: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懂得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学习难点:1、能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破坏严重的现状导学过程:第一环节问题导读自主学习1、(教材69和72页)常见的自然资源有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等。
2、(教材72页)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能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资源;用一些少一些的资源,如矿产资源,属资源。
3、(教材72页)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对可再生资源要利用,注意和,以便实现;对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和使用。
4、(69——71页自己概括)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但人口,人均占有量,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5、(地图册31----34页)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
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现象较为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引发了问题。
6、(69——72页)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资源问题日趋凸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瓶颈。
我们不但要找出问题所在,还要追根求源,才能做到。
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合理。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生生互动1、森林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效益。
2、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和措施;还要加强研究,提高资源的利用;还要不断和新资源。
3、69页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70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5、71页两位中学生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问题?6、针对以上的资源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国家、个人两方面答)7、读地图册32页我国煤、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分别说出能源矿产丰富和缺乏的省级行政区第三环节质疑点评小结1、学生提出没掌握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2、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自然资源。
第八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第八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内容,具体包括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的内容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
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
同时,本章作为高中必修部分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未来的专业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标准(2017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从学科知识的角度,以前面学过的内容为基础,以已有的技能为背景,以解决综合问题为核心任务,有利于学科素养的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也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
但其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本节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教学目标1.通过概括与总结,进一步完善学生对代表性金属冶炼方法和过程的认识,延伸到金属冶炼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海水组成的分析,海水中水资源、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3.在认识物质间转化的基础上,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其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一般的程序和思路。
8.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层练习)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层练习)1.于谦在《咏煤炭》中写道:“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物理变化B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C .煤燃烧前的脱硫处理是为了防止污染空气D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答案】A【解析】A .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把煤和氢气作用生成液态燃料或将煤先转化为CO 和氢气,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是化学变化,故A 错误; B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B 正确;C .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煤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煤燃烧前的脱硫处理是为了防止污染空气,故C 正确;D .煤的气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把煤和氢气作用生成液态燃料或将煤先转化为CO 和氢气,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煤经过气化和液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故D 正确; 故选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氯气B .铝制餐具可用来蒸煮碱性食物C .()2Fe OH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3Fe OHD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 【答案】C【解析】A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反应制取氯气,A 错误; B .铝能和碱性物质反应,铝制餐具不可用来蒸煮碱性食物,B 错误;C .二价铁具有还原性,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C 正确;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而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铁合金,D错误;故选C。
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误吞“钡餐”会引起中毒B.医疗上用100%的乙醇作消毒剂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答案】D【解析】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胃酸成分是盐酸,“钡餐”不溶于盐酸,因此误吞“钡餐”并不会引起中毒,A项错误;B.医疗上用75%的乙醇作消毒剂,B项错误;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中的二氧化硅与强碱能反应,所以遇强碱会“断路”,C项错误;D.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D项正确;答案选D。
对自然资源的学习教案
对自然资源的学习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1.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概念。
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分类,每组找出一些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例子。
第二章:水资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含义: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称,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水资源。
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水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
讲解水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每组提出一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第三章:土地资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2 教学内容:土地资源的含义: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等。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询问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讲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每组提出一些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第四章:能源资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资源。
4.2 教学内容:能源资源的含义:能够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导学案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分布规律。
2、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掌握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2、难点(1)如何平衡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可持续发展观念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分类(1)按照属性可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2)按照能否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大多数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矿产资源。
2、分布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如水资源在我国南北方的分布不均。
3、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多用性:一种自然资源可能有多种用途,如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和居住等。
(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开发利用的历史进程(1)早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为简单和有限,主要依赖于直接获取自然界的食物和材料。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
2、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资源短缺: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自然资源面临短缺的危机,如水资源的短缺。
(2)环境污染: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土壤和水污染。
(3)生态破坏: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如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
(四)自然资源的保护1、保护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公平地享受自然资源带来的利益。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案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案第一章:自然资源概述1.1 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地域性、有限性和多样性。
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1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加工方法和利用领域,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分析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农业、林业、渔业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如种植、养殖、捕捞等。
分析生物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如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与利用3.1 水资源概述介绍水资源的分布、类型和利用领域,如农业、工业、生活等。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
3.2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和法规,如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
分析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技术,如废水处理、水污染防控等,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4.1 土地资源概述介绍土地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4.2 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介绍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政策和法规,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等。
分析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技术,如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5.1 生态环境概述介绍生态环境的定义、类型和功能,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教案新人教版【活动建议】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课件展示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鱼和水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鱼与水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人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知道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它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板书课题)观察下面景观图,人们正在利用哪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观察景观图,讨论、归纳明确: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自然资源。
它们都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然资源及其类型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___中对人类具有________的_______和_______。
2.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土壤(是)鱼虾(是)小麦(否)钢材(否)汽车(否)草原(是)袋鼠(是)森林(是)空气(是)太阳能(是)河水(是)闪电(是)3.分类: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自然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特点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从自然资源的定义开始。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海洋等。
这些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资源按照能否再生,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然恢复;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金属矿产等,它们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被消耗就很难再生。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
例如,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地球的两极和赤道地区,而矿产资源则更多地分布在地球的板块交界处。
这种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差异,也影响了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学习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许多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寻找替代资源,以确保资源能够得到长远的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到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过度采矿会导致地表塌陷,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
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我们会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利用上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让同学们了解到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卫》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在平时生活和生产中可以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乐观探讨如何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保卫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进步。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精通自然资源开发的意义和方法;3. 了解自然资源保卫的重要性和措施;4. 能够理解自然资源开发与保卫的干系,认识到可持续进步的重要性。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自然资源?2.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3. 自然资源的开发方法;4. 自然资源的保卫措施;5.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卫的干系。
四、进修过程1. 第一节: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生存和进步至关重要。
例如,水资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2.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更生资源和不行更生资源。
可更生资源是指在合理利用和管理下可以得到恢复和更生的资源,如水资源、植被资源等;而不行更生资源是指一旦被开采或应用就无法更生的资源,如石油、煤炭等。
自然资源具有奇特性、稀缺性、地域性和环境依靠性等特点。
3.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开发方法自然资源的开发包括开发利用和保卫管理两方面。
在开发利用方面,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
在保卫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资源保卫制度和管理体系,保卫自然资源的完备性和稳定性。
4. 第四节:自然资源的保卫措施为了有效保卫自然资源,我们需要实行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推行资源循环利用、开展生态恢复和保卫、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卫好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进步。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导学案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
3. 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导学内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可以分为永续资源和非永续资源两种。
永续资源是指可以永续利用且不会因为开发过度而枯竭的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非永续资源则是指存在限量并容易被消耗殆尽的资源,如石油、煤等。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
三、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保护措施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石油开采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砍伐造成生态破坏等。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应该采取节约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有效措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
2. 观看相关视频、阅读案例分析,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3.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方案,并进行互相点评。
拓展阅读:1. 《永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 《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束语:在当今社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希望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学们能够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为构建美丽家园、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方式;3. 理解自然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4.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导学重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3. 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导入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多为合金,它是由金属单质加工获得的。
那么人们是如何获得金属单质?金属矿物又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的呢?新课讲授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少数金属以游离态存在(金、铂)2、金属的冶炼①定义: 工业上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和制造各种金属材料的过程。
②实质: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③步骤:采矿→矿石富集→金属冶炼→精炼部分金属矿物如图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铁和铝元素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思考:地壳中铝的含量比铁和铜高,但是铝使用的时间却远远晚于铜和铁,这是为什么呢?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人类开发、利用它的时间越早;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人类开发、利用它的时间越迟。
3、冶炼金属的方法①热分解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不活泼金属,例如: Hg、Ag等练习:写出HgO,Ag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②电解法——适用于很活泼的金属(K Ca Na Mg Al )思考:为何工业上制镁用MgCl2固体电解,而制铝却用Al2O3固体电解?原因:MgO的熔点远远高于MgCl2的熔点,电解熔融状态的MgO需要更高的温度,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条件、设备的要求更高;AlCl3的熔点虽然低但易升华,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电离,无法进行电解。
③热还原法—大多数金属(活动性介于Zn-Cu的金属)常见还原剂:焦炭、CO、H2、活泼金属Al等高炉炼铁:C还原氧化铜:铝热反应:铝与某些难熔金属氧化物(如Fe2O3、Cr2O3、MnO2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置换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现象:1、镁条剧烈燃烧2、氧化铁与铝粉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放出耀眼的白光,火星四射3、漏斗下部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原理:b.碱溶法的工艺流程:二、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资源的原因及途径1.原因:(1)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2)金属的冶炼消耗许多能量(3)金属冶炼造成环境污染(4)金属腐蚀造成大量损失2.措施:(1)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2)开发环保高效的金属冶炼方法;(3)防止金属的腐蚀;(4)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5)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导学案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3、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
4、培养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面临的问题。
2、难点(1)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知识梳理(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按照属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可以持续再生。
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其储量有限,开发利用后在短期内难以再生。
2、按照用途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三)自然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
2、分布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3、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4、多用性:一种自然资源可能有多种用途。
(四)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建设用地(城市、工业、交通等)。
存在的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耕地减少等。
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
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开采、加工、冶炼等。
存在的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4、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捕捞、狩猎、采伐、养殖、种植等。
存在的问题: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
5、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水能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常识性介绍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5.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6.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开发;金属冶炼;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的历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物成分分析的定性定量实验,使学生学会解决物质(气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砂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滤纸、火柴、沙子、铝粉或铝银粉(商业名称)、镁带、氯酸钾、氧化铁粉末、小木条、焦炭、氨水、苯、甲苯;电教器材:视频展示台(包括录像),实物投影仪、挂图、标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但金属元素一般分布在什么区域?(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补充)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矿物中,动植物体内及海洋等区域中。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如矿物或海洋中,是如何存在的呢?这又与什么性质有关?板书:一、金属的存在:游离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化合态:多数比较活泼的金属介绍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国情教育。
我们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金属单质或合金。
因此必须把化合态的金属转化为金属单质-金属的冶炼。
板书:二、金属的冶炼设问探究:我们该如何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单质呢?根据什么原理?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发言(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复述)冶炼金属的根据是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经过三个步骤。
冶炼的步骤:第一步: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
第二步: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还原。
第三步:精炼:采用一定方法,提炼纯金属。
板书:1、金属冶炼的实质分析探讨:金属离子的得电子能力是否全都相同?这与什么有关?由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原子的能力也就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活性的金属离子就必须采取不同的还原方法进行冶炼。
板书:2、金属冶炼的方法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它们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Hg 、Ag 等,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很强,所以其还原的条件比较容易达到。
Hg 、Ag 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得到单质。
板书:(1)热分解法22HgO 2Hg O +↑22AgO 2Ag O +↑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前端的金属如K 、Na 、Ca 、Al 等金属,我们知道其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则氧化性很弱,很难得到电子;一般的还原剂都无法把它的阳离子还原出来。
我们只能使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板书:(2)电解法()22MgCl Mg C1+↑电解熔融对于大多数金属,如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间一段的金属所对应的离子,得电子能力较强,其化合物又不能通过受热分解得到金属单质,必须使用还原剂还原金属阳离子。
常见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
一些活泼金属也可作为还原剂,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板书:(3)热还原法 ① 常用还原剂:焦炭、CO 、2H 、活泼金属(如Al)等练习:分别写出这四种常用的还原剂冶炼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并强调:若金属以硫化物或碳酸盐形式存在,应先将其转化成氧化物。
【实验探究】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回答:反应前:无铁存在。
反应中:发光、放热、反应剧烈。
反应后:用磁铁检查生成物有块状物被吸起。
23232A1Fe O 2Fe A1O Q +++。
Al 的还原性强于铁,也能与化合态氧结合。
证明Al 的还原性强于Fe ,Al 可与化合态的氧反应。
(演示铝热反应,由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各种试剂的作用)。
在该反应中,镁条和氯酸钾是引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
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的反应。
由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只要反应已经引发,就可剧烈进行,放出的热使生成的铁熔为液态。
发生了什么反应?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23232A1Fe O 2Fe A1O ++我们把上述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板书:②铝热反应应用探究:铝热反应有什么用途呢?铝热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
看录像。
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讲述并板书:③应用:a :野外焊接。
b :冶炼难熔金属(要求学生写出冶炼铬、锰的反应)。
23232A1Cr O 2Cr Al O ++;2234A13MnO 2Al O 3Mn ++ 小结:金属冶炼的方法:(投影)地球上的金属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再生,而且随着金属的使用,金属会被腐蚀而污染环境,那么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做呢?板书:三、金属的回收与环境、资源保护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归纳。
有关金属回收再利用的好处。
1、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是减少垃圾量,防止污染环境且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
资料介绍:以铝为例,生产一吨原铝至少要消耗四吨铝土矿资源。
当前全球原铝的年产量约2500万吨,年消耗铝土矿超过一亿吨,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地球上的铝土矿资源就会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枯竭。
如果人类消费的铝能够回收利用,只要回收利用量达到产量的二分之一,每年就将减少铝土矿消耗量约5000万吨,这对保护全球铝土矿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次,利用废杂原料生产一吨合金铝锭与用铝土矿原料生产一吨原铝锭相比,可以节省95%以上的能源消耗。
每生产一吨原铝锭需要消耗能源213.2 TJ(电能约占82%),而生产一吨再生铝合金锭所需能源消耗为5.5 TJ(燃料约占80%),仅为原铝锭生产能源消耗的2.6%,优势比较明显。
由于铝可以反复循环使用,从再生铝废料中再生产铝,其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另外,再生铝生产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与原铝生产相比,大为减少。
有资料统计,再生铝生产可比用水电生产原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1%,比用燃油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7%以上,比用煤发电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多,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小结: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金属的回收利用情况,并写一份调查报告(300字左右)引入: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
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资料展示: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海洋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多种,《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按照海洋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态,将海洋资源分为6个大类:①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药物资源、珍稀物种资源);②海底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港口和交通资源、环境空间资源);④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⑤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资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资源、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⑥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娱乐和运动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海洋科学旅游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板书:一、海洋资源的分类【多媒体投影】本节我们仅以海水资源为例,一起来探究一下海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前景。
阅读教材及资料并思考:1、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哪几部分?2、海水淡化有哪些方法?资料展示:海水直接利用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生活用水和耐盐植物灌溉。
这是海水资源开发的一个领域。
据预测,2000年时美国工业用水的13将由海水提供。
我国今后也要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工程。
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推广海水冷却方法,同时推广在生活领域中使用海水,如冲洗、除尘、消防、灌溉、印染等。
目前青岛市已有20多个单位直接利用海水,年用海水量占全市工业用水量的67%,上海石化总厂每小时用海水量达410010t⨯,青岛、大连、天津等城市的发电、石油、化工等部门每年直接利用海水达835010 m⨯。
海水淡化现有20多种技术方法。
目前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蒸馏法即通过将海水加热蒸发,再把蒸汽冷凝得到淡水。
这是传统的方法,目前生产能力最大。
这种技术正朝着容量大型化(日产41010t⨯以上)和目的多重化的方向发展,如利用淡化后的浓缩海水提取有用物质,利用发电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等。
我国已进行了日产百吨的淡化装置试制,具备了设计和研制大、中型蒸馏淡化装置的技术能力。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1、海水直接利用。
2、海水的淡化。
板书:二、海水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直接利用。
2、海水的淡化。
水淡化的方法已有十几种,主要的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此法耗能大成本较高,因此可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蒸馏淡化。
蒸馏装置图资料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国防部制造了许多军用海水淡化急救装置,供飞行员和船员落水后取水用,这种装置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太阳能蒸馏容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佛罗里达的戴托纳海滩,建立了供大规模太阳能蒸馏研制工作用的特殊实验站。
希腊、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等国也进行了许多太阳能蒸馏试验。
世界上最大的池式太阳能蒸馏器在希腊的帕特莫斯,玻璃总面积为8651平方米,最大日产量为40立方米淡水。
太阳能蒸馏器结构简单,主要由装满海水的水盘和覆盖在它上面的玻璃或透明塑胶盖板构成。
水盘表面涂黑,装满待蒸馏的水,盘下绝热,水盘上覆盖的玻璃或透明塑胶盖板下缘装有集水沟,并与外部集水槽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