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古筝演奏》课程标准

《古筝演奏》课程标准

《古筝演奏》课程标准本课程是茶艺与茶叶营销大专班的基础课程,主要适用于茶文化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本课程涉及古筝演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内容涉及到古筝基础知识、基本演奏技法及乐曲演奏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筝的演奏理论和演奏技能,具备独奏、合奏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以便他们今后在职业生涯中能有更好地发展。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古筝基础知识讲解一指法、技巧讲解一指法、技巧变化、组合运用,促进学生手指灵活、协调,提高其乐曲处理和演奏能力,掌握古筝演奏的风格、韵律等。

充分发挥乐曲演奏能力,加强高职专业艺术教育建设,培养艺术感知能力,知识能力、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四、课程培养目标围绕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主要下述3个方面:1、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古筝的基本知识,了解古筝的起源、发展,对古筝演奏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2)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技巧,能够准确把握演奏风格,完整熟练的演奏作品。

(3)提高古筝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古筝,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识谱、听音和音乐记忆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1)从古筝基础知识讲解一指法、技巧讲解一指法、技巧变化、组合运用,促进学生手指灵活、协调,提高其乐曲处理和演奏能力,掌握古筝演奏的风格、韵律等。

(2)通过古筝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系统的乐曲分析能力,示范能力,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通过古筝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音乐表现力,开发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

3、社会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推动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2)对学生进行演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乐曲演奏能力的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态度。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是一门普遍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代表不同文化的传统和历史,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音乐教育在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未来领导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制定适当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明确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乐理知识、音乐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了解音乐的形式和结构,还需要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其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合唱、乐队、音乐剧等音乐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演奏技术和舞台表现力。

通过实际的表演经验,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式。

这可以在他们的音乐理解和表达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音乐教育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批判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评价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通过学习不同音乐流派和风格,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听觉和思维,以更全面的角度理解音乐。

此外,在制定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时,还需要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师资队伍的培养。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配备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为音乐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同时,培训和发展更多的专业音乐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音乐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教导学生。

因此,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注重音乐表演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批判意识以及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的合理利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总之,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步骤。

它应该覆盖知识、技能、表演、创造和批判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

(完整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音乐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完整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音乐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完整版)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音乐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一年级1. 乐理基础- 音高的辨认和演唱- 音符的读写和对应的音高2. 音乐欣赏- 听音乐并表达感受- 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3. 声乐- 合唱基本动作和要领- 培养儿童听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氛围4. 曲艺与舞蹈- 学唱童谣和儿歌- 进行简单舞蹈表演二年级1. 乐理基础- 更深入的音高训练和乐符的读写训练- 乐器和声音的分类和辨认2. 音乐欣赏- 研究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辨认和分析音乐要素3. 声乐- 学唱经典儿童歌曲- 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表演能力4. 曲艺与舞蹈- 研究传统舞蹈和民间艺术形式- 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和演出三年级1. 乐理基础- 音域扩展和乐符的复合应用- 音乐符号的解释和表达2. 音乐欣赏- 研究分析音乐形式和结构- 研究欣赏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3. 声乐- 学唱经典儿童歌曲和合唱曲目- 开展合唱团和独唱的培训4. 曲艺与舞蹈- 研究多种舞蹈形式和体验剧种- 参与舞蹈演出和表演四年级1. 乐理基础- 研究简单的曲谱分析和和声知识- 创作简单的乐曲片段2. 音乐欣赏- 研究分析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 研究欣赏历史经典音乐作品3. 声乐- 学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合唱曲目- 开展小组合唱和个人表演训练4. 曲艺与舞蹈- 研究舞蹈编排和创作技巧- 进行大型舞蹈演出和表演五年级1. 乐理基础- 研究复杂曲谱的分析和和声知识- 创作原创音乐作品2. 音乐欣赏- 研究分析不同音乐时期和流派- 研究欣赏国内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3. 声乐- 学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合唱曲目- 开展个人演唱和大型合唱训练4. 曲艺与舞蹈- 研究更复杂的舞蹈编排和创作- 进行综合性的大型舞蹈表演六年级1. 乐理基础- 研究乐曲的结构和和声发展- 创作完整的乐曲作品2. 音乐欣赏- 研究分析音乐形式和曲式- 研究欣赏深入的音乐作品3. 声乐- 学唱不同风格和语言的歌曲- 开展个人演唱和大型合唱训练4. 曲艺与舞蹈- 研究更高级的舞蹈编排和表演技巧- 进行大型舞蹈演出和多媒体艺术表演以上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音乐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的简要概述。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基本乐理知识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基本乐理知识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上,教师要教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有效地教授音乐基本乐理知识。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教案名称: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目标:1. 了解基本的乐理概念,包括音符、音程等;2. 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符和音程;3. 能够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符和音程。

教学资源:1. 黑板、彩色粉笔;2. 音乐教材;3. 简谱卡片或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引导他们注意不同的声音和乐器。

2.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二、学习音符(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音符符号,并指着它解释这是一个音符。

2. 教师逐渐画出其他不同形状的音符符号,并解释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3. 教师将绘制的音符符号与实际音乐音符进行对应,让学生通过视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符。

三、学习音程(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音符符号,然后再在它们之间画出一条连接线,并解释这是一个音程。

2. 教师逐渐画出其他不同音程的符号,并解释不同音程代表不同的音高差距。

3. 教师播放不同的音程示范,并让学生根据听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程。

四、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简谱卡片或乐谱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音符和音程的知识来演奏简单的乐曲。

2.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辨别,使用符号来演奏乐曲。

五、巩固(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刚刚学习的音符和音程的知识,让学生回忆并总结这些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音符和音程的相关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六、拓展(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进阶的乐理知识,如节拍、调式等,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提供学习乐器的机会。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小学义务教育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小学义务教育

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23年小学义务教

一、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课程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
2. 乐理和音乐符号
3. 中国传统音乐
4. 西方音乐欣赏
5. 乐器演奏基础
6. 歌唱和合唱
7. 音乐节奏和编曲
三、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
- 课堂互动
- 听音乐、观音乐表演- 实践操作
四、评价标准
- 研究成绩
- 课堂表现
- 作品展示
- 研究兴趣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
- 音乐教材
- 多媒体设备
- 乐器和器材
- 音乐厅和排练场地
六、师资要求
- 具备音乐教育专业背景- 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 具备音乐教学经验
七、课程实施
- 每周至少两节音乐课
- 组织音乐活动和比赛
- 与家长沟通学生音乐研究情况- 创设音乐研究氛围。

乐理》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乐理》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乐理》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 和任务乐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提高音乐听辨、听记和独立视唱能力,以及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该课程的设计思路考虑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突出了实践性和能力型培养。

课程标准的设计包括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以达到培养学生扎实基础、过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目标。

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为学生开展幼儿音乐素质教育和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五线谱的记谱法和简谱的记谱法,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以及节奏、节拍、切分音和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等内容。

此外,学生还将认识乐谱中的装饰音和常用记号,掌握音程的有关知识,以及音阶、调、调号、调式(大调式,小调式、中国民族调式)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学生将丰富和拓宽自己的音乐事业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为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工作能力,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进行五线谱、简谱的视唱练,要求音准、节奏准确,并能按指挥图式划拍视唱;视唱中还将培养学生带词即唱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听辩、模仿节奏短句,并能听记简单的幼儿歌曲。

这些基础知识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通过研究《乐理》这门基本课程,学生能将基础理论及视唱、听音的技能更好地运用到《琴法》、《声乐》的相关课程的研究中,同时对《即兴伴奏》课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研究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课程内容安排表如下:1.第一单元:音与音高(5课时)音的产生、分类及特征;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分组;唱名与唱名法(1课时)半音、全音、变音(2课时)十二平均律、等音(2课时)2.第二单元:音的长短与记谱法(4课时)音符与休止符(2课时)五线谱记谱法(2课时)3.第三单元:节拍与节奏(5课时)节拍、拍子的种类、切分音(2课时)节奏、节奏性、弱起小节(1课时)连音符(1课时)音值的组合法(1课时)4.视唱练耳(4课时)视唱:音程练;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练耳:单音训练节奏:二分、四分、八分的节奏5.第四单元:装饰音与常用记号(2课时)装饰音(1课时)常用记号(1课时)6.第五单元:音程(5课时)本课程将通过以上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视唱、听音等相关技能,为学生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1.明确教学目标: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包括培养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感知和评价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等。

2.确定课程内容:基本乐理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乐谱解读、音符记谱、音高节奏、音程与和声、调性和调式、和弦与和声分析等重点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兴趣,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基本乐理课程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实践性教学法: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乐曲演奏、合唱、创作等,帮助学生巩固乐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多媒体教学手段:基本乐理课程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投影仪、音乐软件、音频设备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乐理知识和音乐表达的内容,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评价方式1.综合评价:基本乐理课程的评价应当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表达。

可以设置理论考试、实践演奏和作曲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个性化评价:基本乐理课程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潜能,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生动趣味的案例:教师可以运用生动趣味的案例,将抽象的乐理知识与实际音乐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组合作、搞笑漫画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开展实践乐团:学校可以组建实践乐团,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实际演奏中体验音乐乐理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总之,基本乐理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音乐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合理设计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标准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基本要素,具备良好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现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乐理部分:(1)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音色、音量、音长等;(2)了解音乐体系中的音级数量和命名规则;(3)掌握音程、和弦的构成及名称;(4)了解调式及调性音乐的概念;(5)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

2. 视唱练耳部分:(1)能够准确视唱基本调的音阶、音程、和弦及旋律;(2)能够听辨不同音区、音色、时值等音乐元素;(3)能够通过听觉感知进行简单的旋律构唱;(4)能够运用音乐基本要素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解、演示、实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2. 实践教学:通过视唱、听写、听辨、模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和表现能力;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 理论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核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践考核:通过视唱、听写、听辨等练习,考核学生的听觉感知和表现能力;3.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评定。

五、课程资源与建议1. 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建议选用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正规教材;2. 参考书籍:根据教学需要,可向学生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以拓宽学生知识面;3.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课件等,提高教学效果;4.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建议1. 课程时间安排:根据学校规定,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教学质量;2. 教师配备:配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音乐素养的教师授课,保证教学质量;3. 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如音乐教室、音响设备等;4. 课程管理: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乐理》课程标准

《乐理》课程标准

《乐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乐理》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2学时学分:4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艺术模块)、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乐理》是学前教育(艺术模块)、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作为音乐理论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及构成音乐基本法则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视唱练耳课程相辅相成,与伴奏和声、作品与曲式分析等后续理论课程衔接,因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性质。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体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构建的,力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表现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对于岗位职业音乐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保有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科学设计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音乐的构成、基本法则以及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为后续音乐理论课程伴奏和声、音乐作品赏析、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技能的学习、指导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音乐基本法则与理论知识,指导和处理音乐技能学习与训练、分析和解读一些常见的音乐理论问题和音乐习作的能力,以及能够在学校及校外艺术机构的岗位上熟练应用与教学音乐基本理论,拥有指导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素养,培养高尚的音乐情操,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的养成。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一)课程内容安排表:(二)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音高特性与音律1.项目内容:有关音的产生与分类、乐音的四个特性、乐音体系分组依据与标示、十二平均音律建构等基本法则。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解读(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解读(一)

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和个性发展,提 供多样化的音乐课程选择,满足不同学生 的音乐学习需求。
加强音乐实践
弘扬民族音乐
强调音乐学习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引导学 生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 经验和情感体验。
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 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 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格把握等。
学习品质标准
03
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品质,如自主性、创新性
、合作性等。
05
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
教材编写原则
思想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教材编写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
教材编写应遵循音乐学科基本规律,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准 确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社区音乐活动
利用社区音乐活动资源,如社区合唱团、乐队等,引导学生参与社区 音乐文化建设。
网络资源利用
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在线音乐教学平台,提供多样化的音乐学习资源,满足学生 个性化学习需求。
音乐教育资源库
建设音乐教育资源库,整合优质音乐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新音乐教学 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活动设计
1 2
音乐表演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表演活动,如音乐会、音 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 和自信心。
音乐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作曲、编曲、歌词创 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
3
音乐与社会实践
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参与社区 音乐活动、音乐治疗等,让学生理解音乐在社会 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⑴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

⑶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2.能力目标⑴能够识别和唱出简单的音程、旋律和节奏。

⑵能够简单地进行和声的组合。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提高音乐素养。

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程内容1.音的产生和基本特性⑴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⑵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基本特性2.乐音体系⑴音名、八度、音程⑵全音与半音3.简单的节奏和旋律⑴基本节奏类型和节拍⑵简单旋律的构成和演唱4.和声的基本概念⑴和弦的构成和分类⑵和声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⑴讲授法⑵实践法⑶启发法2.教学手段⑴多媒体教学⑵互动教学⑶实验教学六、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⑴平时成绩⑵期末考试2.考核标准⑴理论知识掌握情况⑵实践能力表现⑶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知识目标掌握五线谱上常用的速度、力度、装饰音的标记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速度、力度、装饰音的记号,实际演唱、演奏。

3.素质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章节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⑴速度记号:掌握快、慢、中等速度记号的使用方法。

⑵力度记号:掌握强、弱、渐强、渐弱、强弱对比等力度记号的使用方法。

⑶装饰音:掌握颤音、滑音、装饰音符号的使用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声乐、钢琴作品,实际演唱、演奏,正确运用速度、力度、装饰音的记号。

⑶各种升号调与降号调的记法及特点。

⑷调的五度循环原理及应用。

⑸译谱的概念及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⑴演唱一首以升号调为主调的声乐作品。

⑵在钢琴上弹奏一首以降号调为主调的曲子。

⑶译谱一首简单的流行歌曲。

3.课堂互动通过听课、讨论、演奏等形式。

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研究能力。

调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调的基本概念,包括调号的写法及识别、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的概念以及超过七个升降号的调的写法及产生原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开设学期:1总学时:52课时(4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基本乐理》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程。

它系统讲授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诸多音乐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基础。

以班级授课为主。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全面接受音乐教育以及从事音乐表演、创作、研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始终坚持“职业”精神,本课程是体现职业性的保障与前提。

由主干课程引导辅助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其他理论课程学习做好坚实的后盾。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服务音乐为根本目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视唱练耳、和声学、歌曲写作等理论课程以及为各个专业的演唱、演奏水平的提高做好有力的保障。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为今后更加深入的音乐理论、音乐表演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教程中所有知识内容的学习,不应在内容上有删减。

2、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中所必备的识谱、记谱、各音乐要素以及调式调性等内容。

(三)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专业演奏与演唱能力。

四、课程内容五、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要求1、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能力。

2、兼职专业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教学方法建议讲授法为主,训练为辅,通过课堂练习与课下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教材要求自编教材《实用基本乐理教程》。

(四)教学环境与设备要求多媒体教室、钢琴设备。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试卷考核与专业能力测试的评价方法。

乐理知识教案

乐理知识教案

乐理知识教案一、教案背景:乐理是音乐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乐理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乐感和乐思,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乐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音符、音程、节奏等;2. 掌握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能够正确读谱;3. 理解调的概念,能够辨别不同调式;4. 能够运用乐理知识进行简单的和声分析;5.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音符和节奏:a. 介绍乐谱基本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b. 教学音符的时值和符号的含义;c. 练习读谱,掌握基本节奏的演奏。

2. 音程和和声:a. 介绍音程的概念和分类,如纯音程、大、小、增、减音程等;b. 教学和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和弦的构成;c. 练习简单的和声分析和组合。

3. 调和调式:a. 介绍调的概念和构成,包括大调、小调等;b. 学习调式的音阶结构和调式的名称;c. 练习辨别不同调式。

4. 音乐欣赏和创作:a.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他们对不同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b. 提供创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运用乐理知识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 演讲法:通过讲解乐理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让学生对乐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示范法:通过演奏乐曲和读谱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

3. 练习法:通过大量乐理练习,巩固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

4. 欣赏法: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5. 创作法:提供创作的机会和引导,让学生通过运用乐理知识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估方法:1. 笔试:通过乐理知识的笔试,检测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演奏评估:通过学生的乐器演奏和读谱表演,评估学生对乐谱和乐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创作评估:评估学生通过运用乐理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创意。

《乐理》课程标准

《乐理》课程标准

《乐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乐理》课程类型:理论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乐理》是五年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属于所有学前教育学生所应拥有的基本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学习者的基础课程。

它是与实践技能相辅相成、互相融合、赋有生命的音乐理论课程,是一种能力型培养,而非单一的理论课,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突出理论的指导性、辅助性、实用型以及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性,既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又重视实践技能的应用,使理论与实践技能达到相对的和谐与统一。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岗位的专业人员,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扎实的基础、过硬的技能以及将所学知识与相关课程联系应用的能力。

(2)《乐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核心,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来进行《乐理》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突出实践性。

具体思路如下:①针对实际,调整教学内容首先,针对学生入学的情况,参考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顺序,以学生最迫切需求为主。

其次,以学生掌握以及应用为主要依据,增减教材难度,以实际应用为主。

②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以考核突出实践能力,减少概念性的考试内容,增加应用题型,加大平时成绩权重,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在教学各环节中及时检查与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

3、课程任务《乐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讲述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从事学前教育的所必须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她们音乐听辩、听记能力,独立视唱的能力以及将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开展幼儿音乐素质教育和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乐理教学计划(共7篇)

乐理教学计划(共7篇)

乐理教学计划(共7篇)篇:乐理计划大纲《基本乐理》教学计划及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本乐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今后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要求和方法:《基本乐理》课采用课堂教学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课堂教学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抓住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两个环节双管齐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技能同步增进。

教学原则:本课程以实用为原则,实例化了乐理的概念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简单易学。

三、本课程课时为:16五、授课班级:音乐班第一单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单元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乐的产生,五线谱的记谱法,音阶,乐音体系节奏等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

教学要点:了解音乐地位。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音乐的产生、五线谱的记谱法、音符及音符的时值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中央C、半音、全音第三节节奏节拍第二单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各种拍子、拍号、指挥图示、切分音的学习基本要求:学好各种拍型教学要点:切分音的学习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各种拍型及指挥图示的基本学习第二节切分音第三节弱起小节第三单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程的构成与识别、音程的转位及调式的重要性。

基本要求: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的区别、三和弦的认识教学要点:三和弦的、七和弦的学习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音程的学习第二节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程的原位与转位第三节三和弦、七和弦的学习第四节调式的学习第四单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与调号、识别升降调号、首调与固定调的唱名法、确定关系大小调。

基本要求:认识C大调、升降的识别教学要点: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的唱名法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C大调、升号调的识别第二节降号调的识别第三节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的唱名法、关系大小调第五单元教学目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调式中和弦的名称与标记、三和弦和七和弦的解决、近关系调及转掉、音乐中常用的音乐术语及符号。

基本乐理音程完整教案-2024鲜版

基本乐理音程完整教案-2024鲜版
基本乐理音程完整教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音程基本概念与分类 •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 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 • 音程转位及识别方法 • 等音程概念及应用 • 音程在音乐中表现意义
2
01
音程基本概念与分类
2024/3/28
3
音程定义及作用
01
音程定义
02
音程作用
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用“度”来表示。音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 素之一,是构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动的音乐形象。
01
02
03
04
2024/3/28
29
05
THANKS
2024/3/28
30
23
等音程构成条件
音数相等
等音程的两个音程必须具有相同的音数,即它们所包含的半音数目必须相等。
记谱和意义不同
等音程的两个音程在记谱上必须不同,例如一个是大字组,另一个是小字组;同时, 它们在音乐中的意义也必须不同,例如一个是协和音程,另一个是不协和音程。
2024/3/28
24
等音程在音乐中运用
转调
01
02
03
小三度
由三个半音组成,如C-Eb 或D-F。
2024/3/28
大三度
由四个半音组成,如C-E 或D-F#。
纯四度
由五个半音组成,如C-F 或D-G。
6
音程分类与名称
增四度
由六个半音组成,如C-F# 或D-G#。
2024/3/28
减五度
由六个半音组成,但比增 四度少一个半音,如C-Gb 或D-Ab。
和、刚强等。
表达情感
音程的运用可以表达音乐中的情 感变化,如悲伤、欢乐、紧张、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4版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4版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4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4版)是中国教育部于2024年发布的一份全国性教育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该标准分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要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解读。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听、唱和说。

这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的美,同时也能通过简单的歌唱和说一些简单的乐句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

除了能够唱出简单的歌曲外,学生还应该能够通过节奏器打出一些简单的乐句,培养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程标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学生要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片段,并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演唱合唱曲。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简单的音乐术语和乐理基础知识。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奏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独立欣赏一些音乐作品,并能够通过乐器合奏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音乐历史和音乐文化知识。

小学五年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较熟练地使用乐器演奏一些乐曲,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

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中外音乐名作和著名音乐家的作品。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学生要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技巧。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古代和现代音乐作品,并能够通过分析和解读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义。

最后,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还对评价和考核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考核要以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知识、音乐情感和音乐欣赏等多个方面。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24版)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达和创造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 副本

2023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 副本

2023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章引言音乐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们艺术创造和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

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标准旨在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

第二章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素养和乐理知识,使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唱歌、演奏和舞蹈等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情绪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式,培养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和分享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

第三章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通过学习不同音乐形式的历史、特点和背景,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声乐训练:学生通过声乐训练,提高他们的唱歌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

3. 乐器演奏:学生通过乐器演奏,培养他们的演奏技能和音乐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演奏一种或多种乐器。

4. 音乐创作:学生通过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乐创作方式,培养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

5. 舞蹈表演:学生通过舞蹈表演,培养他们的舞蹈技巧和音乐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表演不同类型的舞蹈。

6. 音乐理论与乐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和乐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乐理知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音乐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四章教学要求1.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音乐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
《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⑴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

⑶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⑵培养审美情趣,开发智力,发展音乐才能,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⑶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高尚的音乐情趣,具备小学教师应具
有的音乐素质。

四、课程内容标准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

即:围绕乐理知识,把单一的习题写作、概念化的内容与视唱、声乐作品、钢琴弹奏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实例化、应用化、实践化,使各学科融会贯通。

减少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是以案例为切入点,理论引领实践体验相辅相成。

2.教学方法
根据“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了讲授法、练习法、示范法、体验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如:通过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例举视唱、声乐、钢琴作品,教师尽量范唱、范奏,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的内涵,掌握了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进一步巩固了音乐理论知识。

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注重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尤其运用案例分析结合现代化媒体的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如有关课程中“调号”的教学难度大,可启发学生将已学的知识和经验归结出C自然大调音阶的音程结构关系,而后组织学生讨论,再根据该调式音阶的音程结构关系,改以G为主音在电子键盘弹出G大调音阶,然后比对注明哪个基本音级必须做出调整(用升记号调高F音),再让学生模拟探究,改以D为主音时又该多调整哪一音级(升高C),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元互动,获得“调号”最终的结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学习指导
《基本乐理》具有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各学科间的立体交融性、广泛的应用性三大特征。

高职学生主要是需要养成基本乐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识谱的能力,因此,理论要紧密联系实践,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演唱、演奏)能力的养成,则更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学生在学习《基本乐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学习乐理重要的是概念要清晰、准确,掌握乐理概念的前提是理解(将
抽象的概念实例化);另外,“比较法”也是掌握乐理概念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讲解“节奏与节拍”概念时,对比两个概念的区别,“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而节拍是音的强弱关系”,就不会混淆概念。

⑵经常归纳总结,各种题型的解法。

乐理解题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大部分都是运用概念和音乐公式解题的方法,每一步概念和公式都有理论依据,运用不准确就会影响解题的结果。

⑶要充分了解基本乐理在实践应用的规律和特点,加强乐理与其它专业课的横向联系,注重各学科间的立体交融。

例如:在学习大小调式和民族调式时,要结合中外的声乐、钢琴作品,对比、分析调式和调性,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为钢琴即兴伴奏打下良好基础。

⑷乐理的学习除了多做练习题,还应增加应用乐理知识的视唱题、弹奏题等实践题型,使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学习乐理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试卷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的总体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试卷考核占70%,在期末时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评价。

综合能力考核占30%,其中实践应用能力测评占20%,学习态度10%。

2.考核要点
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是否清晰,对各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为未来教师的书写能力是否规范;综合能力考核中,20%的实践应用能力测评,在平时提问中完成。

主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教学模式保持一致。

可通过视唱、声乐、钢琴作品,以“演唱”、“演奏”的形式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