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例文

合集下载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合集五篇)第一篇: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语文科评卷组长陈少华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对捐助与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虽然人人都可以有话可说,有针对性地说,但要说得精彩说得有份量,还要看考生的思想见识与表达水平。

广东省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是一则关于捐助的小故事,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映,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即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的本意。

从受助者的角度来看,第一家心存感激并接受了捐助,在困难的时候学会接受帮助和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我,这是一种成熟理性的处事态度。

第二家以等价偿还这一方式来接受捐助,从中隐约可见古人所说的“苟非己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修身准则,这是一种立身处世要严守本分,不贪便宜、知恩图报的人生态度,也可能是多数人会做的选择。

第三家认为捐助含有施舍的性质,因此明确拒绝,虽然故事本身看不出捐助者有这方面的主观意图,毕竟“不食嗟来之食”自古就当作施舍。

人要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困难的时候要自食其力。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

考生既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从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立意。

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考生可以展开联想,以适合自己的文体,写出精彩的立章。

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的根源。

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仍为新材料作文,总体衔接平稳。

从所给材料的形式看为多则观点型,这点与去年的形式也基本相同,这与考前老师学生的备考基本符合。

多则观点材料的作文在审题提炼观点时,可以采取求同追异的思路进行,先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观点),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后综合找出共同点,比如本次广东高考材料从富翁的行动和三家的不同态度看,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关于捐助,富翁要捐助,其他三家受捐助,因此我们的审题立意中重点要谈捐助(或帮助),这是求同。

另外我们还要追异,因为有三家对捐助不同的态度:有肯定、有提醒、有拒绝,考生可以针对任意一家的态度来写,还可以选取其中两家的对比思考。

比如:帮助与面对帮助,捐助与面对捐助,理性面对捐助,捐助与施舍,爱心与信任,爱心与感激,获得与回报,热心的价值,不受嗟来之食等,但防止写成富裕与贫穷如何致富关于慈善事业贫困家庭的梦想同情困难家庭处境等这样大而空或有离题嫌疑的文章。

总之选择提炼出自己认同好写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只抓材料中的一个词去写或另起炉灶。

从所选材料内容看,今年广东作文更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一次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陈少华),通过现实去的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从陈光标的高调捐款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于丹),内容非常具体,直面现实,可以说如果平时学生不注意社会和生活是很难有作为的。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篇一: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浅析及范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十四、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简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道德)材料内容(关键词):富翁,慷慨,慈善,捐助,感激,接受,犹豫,偿还,谢谢,拒绝。

材料特点:今年广东省作文选用创设情境类的有关社会生活的材料。

这则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是很强的,现在有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国家或个人集体的捐资助学。

有的人欣然接受了,但却认为理所当然;有的人不符合捐助资格却还要套领国家的捐助;还有的人躺在捐助上去追求享受,成了依赖捐助的寄生虫。

材料设置了三种对待捐助的不同方式,进而引发考生思索。

事例清楚,事理本身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关于此类话题尽管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写,但想要写好却不容易,因为这类话题便于做结论,却不便于敷衍出更多的内容。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讲的就是三个不同的家庭对待别人无偿捐助的三种态度。

材料要求是自选角度,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立意。

从捐助人富翁的角度来看,他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可以写他富贵不忘本,赞扬他行仁义之行,做仁义之事,行德积善,精神可嘉。

从第一个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感激并高兴地接受了。

可以写受馈于人首先要心存感激之情。

从第二个受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可以写接受别人的帮助可以化不利为有利,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自己的同时更要学会独立而不能产生依赖感。

从第三个受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他感谢后拒绝了施舍。

可以写人要有骨气,但也要相信他人,学会通过接受帮助来改变自己。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解构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解构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解构作者:陈坪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3年第07期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延续2012年的思路,用“材料”引“……”的形式设计命题。

略微不同的是去年的作文题是材料加提示语再加写作要求,是材料引出写作范围,“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今年是材料直接加写作要求,是材料引出写作要求,与往年的试题相比,今年试题在要求上也有新变化。

2012年的试题要求“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2011年的试题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今年的试题要求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暗示材料的角度多元,不止一个,强调了“自选角度下的立意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确定不同的立意。

今年作文的材料相对简洁,表述清晰易懂,基本没有审题障碍,有意降低了考查的门槛。

选材来自于具体的社会生活,有着丰富的生活原型,但命题没有局限在具体某个实例中某个富翁和某些家庭,而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抽象再造,是基于现实生活素材的再加工。

这样的原创材料,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成百上千的各类模拟试题中突围而出,实属不易。

既贴近生活,又不拘于生活;既可以较好地贴近学生,又可以较有效地避免猜题、押题。

一、关于试题审题的分析要让全省70多万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并且能够较好区分写的层次和水平,作文命题材料的内容和角度十分关键。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是考新材料作文,这种形式的作文融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特点,故谓之为新材料作文。

这则材料意思显豁,通过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如何对待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关系”在审题中特别重要,以今年广东作文题为例,我们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也许更能开掘此次作文审题的内涵。

【审题立意】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仍为新材料作文,总体衔接平稳。

从所给材料的形式看为多则观点型。

多则观点材料的作文在审题提炼观点时,先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观点),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后综合找出共同点,比如本次广东高考材料从富翁的行动和三家的不同态度看,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关于“捐助”,富翁要捐助,其他三家受捐助,因此我们的审题立意中重点要谈“捐助”(或帮助),三家对捐助不同的态度:有肯定、有提醒、有拒绝,考生可以针对任意一家的态度来写,还可以选取其中两家的对比思考。

比如:帮助与面对帮助,捐助与面对捐助,理性面对捐助,捐助与施舍,爱心与信任,爱心与感激,获得与回报,热心的价值,不受嗟来之食等,但防止写成“富裕与贫穷”“如何致富”“关于慈善事业”“贫困家庭的梦想”等这样大而空或有离题嫌疑的文章。

选择提炼出自己认同好写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只抓材料中的一个词去写或另起炉灶。

从所选材料内容看,今年广东作文更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一次“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陈少华),通过现实去的关注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6篇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6篇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优秀满分作文6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浅析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入题:1、从富翁助人的角度。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富人们古道热肠慷慨捐助,闪烁的是人性善良的光辉,它可以改变社会大多数人眼中的“为富不仁”的负面形象。

回归人性的原点是当今富翁们升华为慈善家的必由之路。

2、从穷人接受捐助的角度。

富翁的捐助,也许能解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会让贫困如洗的家庭生活充满阳光,会让穷人感觉到人间的大爱,会让因不平、不公造成的弱势群体受伤害的心灵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因此能消弭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

接受别人的捐助,没有任何理由不心怀感激。

3、从第三方角度。

这个材料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中国首善陈光标----“标哥”的慈善捐款秀,如果考生平时善于思考,就很容易想到,面对着标哥“赤裸裸”的现金捐助,穷人们是何种心态?不能不说材料里的第二种、第三种家庭的态度是有现实意义的。

想偿还的家庭的“犹豫”,说明他们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急需帮助的现实让他们“英雄气短”,声明一定偿还,也许是决心,也许是面子。

而拒绝的家庭,则分明是“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心态流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富人们的施舍一定是不怀好意的,拿了这些不明不白甚至不干不净的钱,会让自己颜面扫地,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富人们真诚的帮助,换来的是冷漠、怀疑的眼光。

所以,站在第三方看,富翁们必须改变纯粹的出于怜悯而施舍的观念,帮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未来世界自从我进入“神奇笔”所写的未来世界后,我相信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世界。

进入未来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科技的便利。

现在,智能化已成为一种潮流,未来的世界也不例外。

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超级智能机器人会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代替人类完成重复性、繁琐的工作,使人们可以释放双手,并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兴趣。

此外,交通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大街小巷上,虚拟显示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可以通过真实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实时交互,传感器等设备提供了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世界。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未来的世界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将成为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

由于能源的改变,环境空气将更加清新,这使得居住在未来的世界中的人们更加健康。

物质回收利用技术的出现也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减少了废弃物产生,再也不用担心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

未来世界里,科技让教育更具乐趣。

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子教练,通过虚拟实境技术,让孩子身临其境地进行各种实践操作,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创意课程也被纳入学生的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室排列也被打破,学校与社区、家庭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更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未来的世界里,医疗条件更加先进。

通过生物科技的进步,人类可以活得更长寿。

身体健康的人不会受疾病的困扰,如果需要医疗保健,只需要通过机器进行扫描和检测就可以了,药物和治疗也更加精确和有效。

这使人们不再为疾病而担忧,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在我经历过的未来世界里,人们生活在和谐、平等、友爱的环境中。

科技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便利,环境更加清洁健康,教育更加智能有趣,医疗更加先进高效。

我们应该努力去创造这样的未来世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3广东高考作文

2013广东高考作文

2013广东高考作文一、引言2013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是多样的,旨在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就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一篇满分范文。

二、作文题目分析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为:《大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

这个题目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首先,题目中的“大家”指代的是广大的年轻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力量。

而“弄潮儿”则映射出这一代年轻人对时代潮流的引领和积极参与。

其次,这个题目也提醒着我们,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作为年轻人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拥抱变化。

三、满分范文作文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种逻辑组织,下面是一篇满分范文供参考:大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笑对时代的变迁和拥抱新的挑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年轻人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不应该被束缚,而应该敢于面对自己的选择。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不应该被传统观念所限制,而应该敢于尝试和挑战不可能。

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知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武器。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的便利。

网络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和互动。

这样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思维更开放。

年轻人是时代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应该勇敢地走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

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不管是大是小,都是有意义的。

总之,大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和探索,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四、总结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大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要求我们对时代的变迁和年轻人的责任有一定的理解和见解。

通过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勇敢地走在潮流的前沿,拥抱变化,积极参与,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广东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2013广东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广东卷【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能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点评】这个题目很有时效性,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价值观。

在这个作文的题目里面反映了两个方面的考察:第一是关于慈善的意义,第二是关于慈善的价值。

首先,慈善是最近两年中国一直在热议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现代慈善真正意义呢?你看看三户人家的态度,就是对于慈善的三种不同理解:第一户人家接受,就是把慈善当做一种无偿的捐助,一种扶危济困,就理所应当地接受。

第二户人家是把慈善当做一种借贷,它是有偿的,借来了以后再偿还,是缓解一时燃眉之急的周转。

但是这不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接受,以后会再偿还。

第三户人家拒绝,认为这样给钱只是一种施舍,这是以尊严作为代价,所以会选择拒绝。

这个题目也提出了问题:今天的慈善应该怎么帮助别人,慈善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现在中国的慈善绝大多数都停留在要求公益、透明,要求扶贫济困,解救燃眉之急就可以了。

这其中受助人的长期效应,周转起来以后的发展,包括对受助人的尊严、自理能力的扶持,到底有多么深刻的关系?其实这是对于慈善的一种思考和考评,在今天是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关于财富的价值的思考。

财富到底能够做什么?首先题目里声明捐助人是自己白手起家挣钱,这是很干净的钱,社会需要这样的热心人。

但是这笔钱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真正实现它最大的效益?每个人对待财富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人使用财富都能换来不同的效益,究竟这样一种手到擒来、无偿接受的财富,后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决心以后偿还,这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完全拒绝这种施舍,则是把尊严看的高于一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满分作文:2013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评析】广东今年高考作文仍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命题,给出的材料意思显豁,通过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的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本则作文材料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每个考生应该能够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体验,从捐助和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论述,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思考时事的眼界和胸怀。

从材料中看,三个家庭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思考出发点和人生价值观,考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应有辩证的眼光。

这三种不同的态度,没有是非对错的明显界限,而是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因此要客观评价。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开掘出作文的深刻内涵。

题目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文体和立意。

高考作文其实在考量一个大学生进出社会的时候对于这个社会价值观的一些认知,这里面看的不仅仅是他的文字评述能力,更多是做了一次价值观的考察,这个价值观是着眼于当下,关于慈善与财富的价值考察。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它的经济开放政策最早,经济活动相对最为活跃,孩子们对于财富,包括对慈善的概念相对比较熟悉,这个题目其实打破了原来一个简单的小的作文题,不仅考察文字功底,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题目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实的题目,能够考量每个人心智和观念的程度。

2013广东高考作文题

2013广东高考作文题

2013广东高考作文题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为: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信息交流途径,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互联网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随时获取大量的知识和资讯,但同时我们也容易迷失在海量的信息中。

人们常常只浅尝辄止,不再仔细思考和深入研究一个问题。

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会影响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遥远。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但这种交流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缺少了面对面交流的亲密感,也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虚拟的社交网络,人们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最后,互联网也给人们的隐私和安全带来了一些隐患。

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屡见不鲜。

虽然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仍然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要保持警惕,加强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是双重的。

它给我们提供了便
利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善于利用它的优势,同时也注意避免其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只有正确引导和使用互联网,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我们的助力,提升生活质量。

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范文《慈善的真谛》!

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范文《慈善的真谛》!

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范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慈善的真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慈善的行为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那些身处黑暗中的人们的道路。

那位白手起家的富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向三个贫困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这三个家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第一个家庭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帮助。

这种欣然接受,或许是源于他们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对改变现状的急切渴望。

对于他们来说,富翁的捐助犹如雪中送炭,给了他们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火种。

这份感激之情,让人感受到了慈善带来的直接而温暖的力量。

第二个家庭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的自尊和自立意识。

他们明白接受帮助是为了渡过难关,但并不想因此而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和尊严。

他们愿意将这份帮助视为一种暂时的支持,而不是无偿的施舍,这种有借有还的决心,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第三个家庭则谢谢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这种拒绝,并非是不识好歹,而是出于对自身尊严的强烈维护。

他们不愿意在物质的困境中失去精神的独立,宁愿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哪怕过程充满艰辛。

这三种不同的反应,引发了我们对于慈善真谛的深入思考。

慈善,究竟是单纯的物质给予,还是更应该关注受助者的内心感受和长远发展?真正的慈善,不应仅仅是金钱的援助,更应是心灵的关怀和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可能会让受助者产生依赖心理,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

而尊重受助者的意愿和选择,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能力,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才是更为重要的。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5篇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是广大考生努力学习的目标,以下就是五篇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范文:范文一:《怀念童年》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童年的世界。

回首往事,那美好的童年生活仿佛还在眼前,豆蔻年华的回忆犹如流水般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常常和一群小小伙伴在村庄中嬉戏,玩各种游戏。

我们常常一起捉迷藏,躲在茂密的树林中,二话不说,就大声喊出“出来吧,不出来我们可要找到你了!”的威胁。

那时候,我们还是个很纯真的孩子,完全不会有成人所制定的诡计。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在郊外乘凉。

那时候的天空特别蓝,风弱得只有透着丝丝凉爽,我们将凉席搭在柚子树下,就开始了徜徉在子夜星空之中的浪漫生活。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忧愁,也不知道压力,身上唯一的负担就是早上起床时不要睡过头,以免耽误玩耍。

或许太过幸福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维持的,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天真和热忱。

可是那段璀璨的日子总是在我们心中激荡,并且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童年不曾远去。

时光荏苒,我们一去不返,可是童年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特点始终会深藏在我们的心中。

范文二:《网络虚拟》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常常会选择到网络上搜索信息、社交娱乐等,这样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络也成为了一个汇聚众多人的互动场所。

但是,当网络的虚拟世界渐渐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是否依旧能够清晰地看到真实存在?网络,好比是一个没有物理限制的虚拟空间。

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化身为不同的角色,以一种较为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表达方式探索社会文化,分享情感心情等。

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和留下自己的痕迹。

网络上空间的天空并没有边界限制,任何我们在现实中想要却不能实现的事,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得到满足。

这样的便利与自由,让这个虚拟的世界深受人们喜爱。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分析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出所料,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还是考新材料作文,这种形式的作文融合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特点,故谓之为新材料作文。

具体来说就是材料作文的形式,加上话题作文的要求。

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

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是文体不限。

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的可有多个立意,已经不存在最佳立意。

这不是新材料作文是什么?为区别原来的给材料作文,我们将2006年高考以来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我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这则材料意思显豁,通过贫困三家对“捐助”的不同态度,引出“如何对待慈善事业”这一论题。

我向来认为“关系”在审题中特别重要,以今年广东作文题为例,我们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也许更能开掘此次作文审题的内涵。

今年作文审题难度虽然不大,可作文写好并不容易。

写好这一作文,显然需要我们考生有足够生活濡染的养分,需要对生活有分寸而又思辨的理解力。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2013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以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特点分析:该素材一贯延续了广东作文开放性的特点,同时也暗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

一方面该材料反映的是如何对待捐款问题,提供了三个角度,学生可选角度比较多,很很容易就能了解到要写作的话题,且做到有话可写,体现了其开放性的一面,能较容易考察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另一方面,该素材也暗合之前的红十字会和雅安地震引发捐与不捐,如何捐的争议行话题,富有时代性。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1.材料讨论家庭对待捐款的态度问题,其中有三种态度:乐意接受,接受但表示偿还,拒绝。

三个家庭就是否接受捐赠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除捐赠外的其他领域。

那么,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可从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立意方向参考】(一)高兴地接受角度1.在困难时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2:在困难时候,学会利用外在力量帮助自己走出困境3.高兴地接受别人帮助,是对捐赠者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尊重。

(二)接受但表示偿还1.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表现2.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也是一种对己对捐赠人有责任体现3.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且表示偿还,表示应该有感恩之心(三)拒绝1.莫因个人的尊严绑架了善意的心(素材的捐赠人是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的)2.对嗟来之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要有自己的尊严和骨气。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和评分细则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和评分细则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和评分细则主讲/陈妙云整理/梁圣东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题型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采用了“材料引写作要求”的作文题型,与去年相比,稍微有些变化。

去年是“材料引写作范围”,今年是“材料引写作要求”。

具体的变化,有些什么细微变化的地方,我稍后会具体提到。

这条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是一个关于富翁资助了三个贫困家庭的事件性材料,由这么多个材料构成了一个事件,把它看作为一个事件来整体阅读就好了。

这条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引出的写作要求有四个:第一个是自选角度(还是“自选角度”,没有说“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第二个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这句话跟以往的“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表达是不同的了,今年不是“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今年要求的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这句话跟全国的材料作文题的提法完全一致,就是往国家的出题的要求靠拢了,这个变化就直接影响到我们评卷时候关于这个范围大小的一个把握的问题,所以要注意这个变化。

今年第二个要求提出的不是写一个材料引起你的什么感悟有什么体验,不是这个要求,今年的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第三,不少于800字;第四,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些都是我们在阅卷的时候要认真地、仔细地去领会和把握这道新材料作文所提出的四个基本要求。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刚才说过,题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那首先我们就应该准确地把握好这个材料的内容究竟包含了什么范围。

作文指导1:2013高考广东作文题及分析

作文指导1:2013高考广东作文题及分析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评分分析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概,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走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分析:作文类型:材料作文一、要求: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材料的内容及范围”:1、首先整体理解:主要讲的是捐助与接收捐助,即捐助与受助的故事。

A.富翁捐助贫困家庭B.家庭1感激地接收C.家庭2接收,但执意偿还D.家庭3谢富翁好意,拒绝施舍2、材料的含意是指“含有的意思”而不是引申的意义,涉及以下几点。

A、慈善:是正面评价富翁的行为,因此可议论“慈善”的意义,本质或模式。

如“慈善的本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更是精神上的升华”;感激慈善,是对爱意的接受;回报慈善是爱意的传播,传递社会正能量。

B、接受捐助的心态a.受之无报:如家庭1认为捐助本身就是无偿的b.受之必还:如家庭2从经济的头脑认为捐助是有偿的,知恩图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c.只谢不受,如家庭3,缘于内心的自尊,穷者志坚,关乎尊严,人穷志不短,不依赖别人,相信自立才能自强。

C.富人与穷人的关系1)数量上是1:多的比例。

富少穷多的不理想的社会结构。

2)从捐与受的关系来看,捐少穷人多,捐助只能解决穷人眼前之忧,不能使社会脱贫致富。

3)从家庭3的态度来看,富人与穷人不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关于“自选角度”的参考1、富翁的角度2、家庭1、2、3各自的角度肯定否定都行,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上面的内容分析,符合社会公共大众的道理。

3、接受捐助的角度,即穷人的角度4、家庭1和家庭2的对比的角度5、三个家庭的对比的角度6、对“慈善”的见解和看法7、“接受捐助”这一话题8、“贫与富”的话题三、关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立意的评判参考1、在以上分析的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例文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解及例文作者/徐为之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高考材料作文已然成命题总趋势,如果稍加注意还会发现,材料本身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经典名作、寓言、绘画或其他虚拟内容,显而易见地在向当下转变,今年广东等省市就采用的是现实题材。

广东的这则材料虽似乎仍为虚拟,却不能否认它是从现实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应该说贴近现实,很有生活气息和当代诉求。

该材料作文没有审题难度,取材、视角和立意都留给考生很大的空间,下面我们选登的两篇例文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做慈善还没有蔚然成风的今天,人们有许多议论很正常,问题在我们怎么看待每一个善举。

对当前人们热议的这个话题,你可以希望爱心借此互相传递,形成社会道德的良性循环。

从捐助者和被捐助这两方面来说,前者要尊重对方,后者也要懂得别人的善意。

如果真正注意到对方的意愿,尊重对方的选择,那么善举才能对社会释放和辐射善意,从而真正有效果。

做慈善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只有做慈善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个社会才越来越有希望。

我们的作文立意若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便是上乘作文。

具体写的时候,可以就某一种看法发表见解,或否定或肯定,或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都行,关键在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还应记住的是,这篇材料作文有它的独特之处,不宜做过度的道德评判,也忌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而应着重墨在对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表达。

通俗地说,也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他人的选择。

你如此善解人意了,你的所有分析和阐述也就显得亲切而自然,如春风化雨般感动人。

例文一点亮万家灯火广东考生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一一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

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

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

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

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人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

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

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

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

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怎能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无谓)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

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接受者身上同样适用。

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简评: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

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

这很考验功夫,思想深刻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

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

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

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

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

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

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

此乃关键所在。

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

质已胜。

文也胜。

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

当然也有问题,最刺眼的是把“无谓”笔误为“无味”,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

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黄业泉荐评)例文二让爱双向流动广东考生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

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

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

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

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

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

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

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

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

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

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

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

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其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简评: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

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让爱双向流动”。

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

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让爱双向流动”,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

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

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

最后发出呼吁: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例证取自现实,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

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

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单薄,分析不充分。

(胡家俊荐评)终究属于你作文文/上海一考生①曾经在纪实频道的《探索》栏目中看过一段有趣的纪录片:科学家们用3D成像技术还原了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胚胎从最初的受精卵,慢慢变成了鱼类的形状,接着又转变为鸟类,然后是哺乳动物,最后才演变为人类胎儿的模样。

据科学家解释,这种演变是在还原生物进化的过程,足以证明人类在进化链中的顶端位置。

看来以后人们可以挺起因不会游泳,无法飞翔而羞愧的胸膛了,并骄傲地配上一句台词:“只因曾经拥有!”②但不可否认,没有了飞行和游泳的技能,人类少了能够诗意栖居于地球的资本。

不过我们也不必为此垂头丧气,因为飞行的基因毕竟依旧藏在我们体内,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许可以在进化中,从那永无止境的DNA密码排列中找到那令人欣喜的闪光。

微光在心,也是如此。

③人类是有这样的本事的。

中世纪的西欧笼罩在教会的阴影之下,无论是艺术、文学、科技都不得不依附于神学,创造力被扼杀,思想被禁锢。

无数艺术家在发出了绝望的呐喊之后开始沉思,在记忆的深处,他们寻找能够抗衡这无尽黑暗的力量。

突然他们惊叹了,他们发现了光亮!古希腊的哲人和艺术家微笑着向他们招手,那一幅幅充满人体真实之美的画作,那一座座严谨又不乏创造力的神庙建筑,无不闪耀着理性之光,美好得不似人问之物,却又真实地存在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于是中世纪的艺术家们亲吻历史,文艺复兴开始了,真正的理性与美重新回归于艺术。

这并不是创造,而是找回。

④历史上存在着这种回头找到的微光,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难道打从他生下来就心存歹念,目露凶光?一定不是这样的,他也一定曾是一个拥有纯洁心灵的孩童,只是后来的经历和自身的放纵,让那些散发着恶臭的秽物遮盖了原本纯净的光芒。

如果他有勇气翻开自己耶层层的黑暗历史,必会流下悔恨的眼泪,因为那微光还存在,他还是他。

⑤人可以没有识人之能,但一定要有自省之明。

人们会因偶尔听到一首歌,看到一段文字而感触流泪,因为它们与你内心产生了共鸣。

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去触碰那些与真善美有关的光明,以期寻求内心微光的共鸣。

那看似极其微弱的亮光足以照亮你的人生。

⑥任何时候都不要担心为时已晚,因为它终究属于你。

(得分:64分)高分秘诀有创意,这是本文的取胜之道。

创意的重要方法是要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思考有高度,开拓有纵深。

本文第①段从人类进化的过程讲起,俯视古今,高屋建瓴;第③段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论证微光永存,令人信服;而第④段挖掘人性,眼光独具,洞幽烛微。

大气之人,方可写大气之文。

(谭荣生)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一)一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于慈善事业,决心帮助三个困难家庭。

面对热心人的捐助,三个家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一家感激而高兴地接受了;一家犹豫着接受了,声明一定会偿还;还有一家出人意料地谢绝了富翁的好意。

在我看来,富翁的好意毋庸置疑,但有尊严地谢绝才是最佳选择。

只有依靠自己的打拼赢得的成功,才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