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烧技术及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燃烧诊断技术

第十二章燃烧诊断技术

二、全息干涉测量技术
全息术的原理是“干涉记录、衍射重现”,其 最成功、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是在干涉计量方面 。
按记录方式不同,可分为双曝光全息干涉法、 实时全息干涉法、时间平均全息干涉法(连续 曝光法)、双波长全息干涉法、多次曝光全息 干涉法、波前错位全息干涉法及多通道全息干 涉法等。最为常用的是双曝光法和实时法。
火焰颜色,由可见光波长段的火焰发光所 决定。碳氢化合物火焰的发光光谱,由燃 烧中间产物如CH、C2中间基的非连续光谱 、CO分子与O原子再结合反应所产生的连 续光谱、作为固体的炭黑粒子所发射的连 续光谱等组成。
对火焰颜色的定量计量,可采用CIE(国际 照明委员会)定义的XYZ表色系统的表色 方法。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温度测量系统主 要有火焰图像获取系统和图像采集处理系 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图像获取系统包括彩 色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主要是 由一台包括图像采集卡和专用图像测温软 件的多媒体计算机构成。
从激光器发出的相干单色光用分光板分为
两束,一束光经扩束后用来照明被摄物体 ,此称物体光(O光);另一束光经扩束直 接照射到高分辨率的全息底片上,此称参 考光(R光)。当来自物体的散射光即物体 光在全息底片上与参考光相遇就进行位相
比较,其结果是产生干涉条纹。干涉条纹
经曝光记录在底片上,这就完整的记录了
第一节 光学方法
激光测量技术、全息干涉测量技术、红外 辐射及颜色定量测量技术和基于CCD的三 基色测量技术。
一、激光测量技术
激光的特点 激光测量技术可分为三种方法:激光诱导
荧光法(LIF)、自发拉曼散射法(SRS) 和相干反斯托克斯光谱法(CARS)。
LIF通过高能量的脉冲激光器激发标志分子 的荧光,应用强度开启CCD相机,通过适 当选择标志分子,可以获得流体定量参数 的二维图形。根据图形得到有关标志分子 浓度的定性测量和随时间变化的扰动,来 研究燃烧过程。

新能源技术知识: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新能源技术知识: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新能源技术知识: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与传统燃烧方式不同,燃料电池正变得愈加普及,因为我们越来越注重开发高效、绿色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电池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一般包括燃料电池、汇流板、氢气与空气供应系统等。

在最初设计时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测试,才能确保所有组件的性能都符合要求。

这样可以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为开发新型燃料电池技术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同时也可以为燃料电池系统组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以下是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的一些关键点。

1.效率测试燃料电池的效率是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影响着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储能能力。

因此,需要对燃料电池的效率进行测试和评估,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参数。

这些测试可以包括负载曲线分析、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监测和统计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2.性能稳定性测试燃料电池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

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检查是否存在可能的缺陷和故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燃料电池的能力来应对不同负载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3.寿命测试燃料电池系统的寿命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寿命测试旨在确定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持续工作多久、在其使用寿命中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要求等。

这个过程包括长期连续运行测试,检测系统的耐久性和韧性。

需要注意的是,燃料电池的寿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构造合理的测试计划。

4.安全性测试燃料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性测试,与普通电池不同,燃料电池中的氢气比较危险,一旦泄漏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在测试安全性时,需要模拟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燃料泄漏、过热等,检查燃料电池系统各部件是否达到安全性要求。

总之,正如其他新能源技术一样,燃料电池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研发和实验验证。

浅谈当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前景及测试方法

浅谈当今燃烧技术发展现状、前景及测试方法
12 燃烧 技术 .
可显著扩展稳定极限 ;俄罗斯研究了壁面处 喷入反向射流的稳定器 ;瑞士研究了烟气再 循环式低污染燃烧器 。 J

采用不同燃烧技术,会有不同的燃烧效 果。实现在低能耗下稳定燃烧且污染产物减
少是当前主要的研究 目标。流化床燃烧技术 以其燃料适 应 性广、燃烧 效率 高、低 N x O
目前对二蟋英的研究也十分热i燃烧热门研究方向门浙江大学新建的二晦英国家重点实验11燃烧污染物控制室投资上千万元从国外引进先进实验测燃烧污染物可分为常规污染物和特殊污试仪器从事二蟋英特性的相关研究特别染物前者如noco和so2等后者包在超痕量二睡英分析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括二蟋英hc1多环芳烃等
维普资讯
发 展 和进 步 在很 大程 度上取 决于燃烧测 试技
中无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会对人及 动物产生致畸、致癌 、 致突变 以及免疫系统 抑制的作用 ,它可通过食物链富积 , 人类处 于食物链的顶端 ,因而成为二蟋英污染的最
术的发展 ,对测量的精确性和及时性都有很 高要求 ,因此,本文还对 当前各种先进的燃 烧 测试方 法进 行 了较为 详细 的介 绍 。
关键 词 燃烧技 术 测试方 法 发展 方 向 污 染物控制
0 引言
最后再给足空气来完成燃烧 ,可以显著降低 N ;波 兰报 道 了重 油加 5 ~1% 的水 0… % 5
的燃 烧 ,可 以降低 N 、烟 粒 和未燃 烃 类 的 排放 ,加 石灰溶 液可 降低 s2 o 排放 … 。
多相流和燃烧数值模拟方面所取得 的最新进
展 ,如在气液固三相湍流模型方面应用双流 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考虑壁面粗糙度 ,将 拉格 朗 E颗 粒模 型 与 双流 体 模 型相 结 合 l 等【 引。浙江大学樊建人教授也正致力于此方

内燃机测试技术知识点总结

内燃机测试技术知识点总结

内燃机测试技术知识点总结内燃机是一种通过内燃机燃烧工作气体(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来产生机械能的发动机。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中。

内燃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交通工具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内燃机测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内燃机测试技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内燃机测试技术概述内燃机测试技术是指对内燃机的工作状况、性能参数和可靠性进行测试、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准确评估内燃机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和优化设计,保证内燃机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内燃机测试技术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式。

静态测试主要是对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和结构进行测量和分析,如功率、转速、燃料消耗等;动态测试则是利用实际工况下的试验台或测试车辆对内燃机进行加载、模拟工作环境和实时监测,以获取更真实的工作数据。

二、内燃机测试技术的重要性1. 评估内燃机性能: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内燃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等性能参数,为内燃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准确数据。

2. 发现问题并改进设计: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发现内燃机的故障和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 保证内燃机安全和可靠运行:通过测试技术可以评估内燃机的充分燃烧、冷却、润滑等工作状况,保证内燃机的安全运行。

4. 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对内燃机的各个部件和系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减少损失,提高内燃机的运行效率。

5. 实现环保要求:通过测试技术可以对内燃机的排放进行监测和改进,满足环保要求。

三、内燃机测试技术的应用内燃机测试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内燃机性能测试:包括功率测量、扭矩测量、燃料消耗测量等,用于评估内燃机的工作性能。

2. 内燃机振动测试:对内燃机的振动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内燃机的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

3. 内燃机排放测试:监测内燃机排放的含量和组成,评估内燃机的环保性能。

4. 内燃机润滑和冷却测试:监测内燃机的润滑和冷却系统的工作状况,保证内燃机的正常运行。

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测试技术

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测试技术

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测试技术甲醇燃料是一种在当前世界能源危机背景下备受瞩目的绿色、清洁、高效替代燃料。

其低碳、低排放、高能量利用率等优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而在甲醇燃料的安全和可靠性方面,燃烧参数测试技术则成为了必要的保障手段。

一、甲醇燃料的燃烧原理甲醇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H3OH。

其燃烧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CH3OH + 1.5O2 → CO2 + 2H2O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甲醇的燃烧产物是CO2和水。

这种燃烧反应不仅产生的废气排放量低,而且其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比汽油和柴油高得多,所以同样的燃料使用量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同时也促进了动力输出。

二、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为了保障甲醇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对其燃烧参数进行测试。

甲醇燃烧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方面:1. 燃烧温度燃烧温度是指甲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度。

燃烧温度的高低可以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生成量。

高燃烧温度一方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产生更多的能量;另一方面,高温度也容易导致氮氧化物的生成,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燃烧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混合比混合比指的是甲醇燃料与氧气(或空气)的配比。

混合比的调整可以影响甲醇燃料的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生成量。

过少的氧气配比会降低燃烧效率,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和未燃烧甲醇等有害物质;过多的氧气配比则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增加氮氧化物的生成。

3. 燃烧速率燃烧速率是指甲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释放速率。

燃烧速率的快慢决定了甲醇燃料的动力输出以及排放物的生成量。

如果燃烧速率过快,容易产生爆炸等安全问题;如果燃烧速率过慢则会影响动力输出和燃烧效率。

4. 发动机性能甲醇燃料的使用要求使用燃料系统和动力系统全面匹配。

因此,除了燃烧参数的测试外,还需要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便匹配更适合的燃料系统和动力系统。

三、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测试技术甲醇燃料的燃烧参数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和技术。

新型燃气轮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新型燃气轮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新型燃气轮机性能测试与分析燃气轮机作为一种具有高效能和低污染特点的先进动力装置,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和工业领域。

为确保燃气轮机的可靠性和性能,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型燃气轮机性能测试的方法以及通过测试数据进行的性能分析。

一、燃气轮机性能测试方法1. 静态性能测试静态性能测试是燃气轮机性能测试中最基本的一项测试,通过分析燃气轮机在静止状态下的性能参数,了解其基本工作特性。

测试包括测量燃气轮机输出功率、燃气耗量、燃气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旋转部件的转速、油温、油压等参数。

2. 动态性能测试动态性能测试是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对燃气轮机进行的测试,主要评估其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中的性能表现。

测试中需要记录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间、响应时间、负载变化时的转速响应等参数,以评估其动态性能。

3. 燃烧性能测试燃烧性能测试是对燃气轮机燃烧过程进行的测试,旨在了解燃气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效率和排放特性。

测试包括测量燃气轮机的燃烧温度、排气温度、排气组分等参数,以及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二、性能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对燃气轮机的性能测试,可以获得大量的测试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了解燃气轮机的性能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性能优化。

1.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燃气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曲线和参数变化规律。

通过对性能曲线的分析,可以评估燃气轮机在不同负载和工况下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排放数据的分析,评估燃气轮机的环保性能。

2. 性能优化通过对性能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燃气轮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例如,当发现燃气轮机在高负载下存在转速下降的现象时,可以通过调整燃气供应系统和润滑系统进行改进,提高其负载响应能力。

此外,性能测试数据还可以与其他燃气轮机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竞争力和优势。

通过比较不同型号和不同厂家的燃气轮机性能,可以为用户选择合适的燃气轮机提供参考。

火焰温度测试技术使用方法探究

火焰温度测试技术使用方法探究

火焰温度测试技术使用方法探究当涉及到火灾风险评估、安全检验或火灾事故调查时,准确确定火焰的温度非常重要。

火焰温度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火灾的关键信息,如燃烧强度、能量释放和材料行为。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火焰温度测试技术及其使用方法。

一、热辐射计热辐射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火焰温度的工具。

它通过测量火焰产生的辐射热量来计算火焰温度。

热辐射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个感测器来测量火焰辐射的强度,然后使用计算公式将辐射强度转换为火焰温度。

使用热辐射计进行火焰温度测量时,需要将计仪与被测试的火焰保持一定距离,并保证计仪的感测器面朝火焰。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周围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避免大气湿度、烟雾和其他辐射源对测量值的干扰。

二、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另一种常用于测量火焰温度的工具。

它利用火焰产生的红外辐射来测量火焰温度。

红外测温仪可以远距离测量火焰温度,而无需物理接触。

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火焰温度测量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并将仪器对准火焰。

红外测温仪以非接触方式获取温度值,因此可以避免直接接触火焰可能带来的危险。

然而,红外测温仪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背景辐射、温度梯度和目标表面的反射率。

三、热像仪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热辐射成像技术来显示和测量温度的设备。

它能够提供火焰的三维图像,并显示不同温度区域的颜色来帮助测量。

使用热像仪进行火焰温度测量时,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图像来获取温度值。

热像仪通过测量火焰辐射的强度和颜色来计算温度。

相比于其他测温工具,热像仪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的温度图像,并可用于观察复杂火灾场景中的温度分布。

四、火焰温度测试技术的应用火焰温度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建筑和消防工程中,测量火焰温度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耐火性能和设计火灾安全措施。

在燃烧科学研究中,火焰温度的测量可以提供对燃烧过程的深入了解。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准确测量火焰温度可以帮助确定火灾的起因和燃烧过程。

然而,火焰温度测试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及优化技术研究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及优化技术研究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及优化技术研究随着现代航空、导弹、火箭等高科技军事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推进剂作为这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燃烧性能的测试与优化对增强其作战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及优化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的重要性推进剂是火箭、导弹等航天器起飞和飞行的能量来源,其燃烧性能的好坏对火箭、导弹等航天器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推进剂的燃烧性能测试是飞行器首次试飞之前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燃烧性能测试可以了解推进剂的使用条件,检验推进剂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燃烧性能测试也可以为推进剂的改进提供技术参考,为提升其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的现状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是推进剂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推进剂的燃烧性能测试主要采用试验平台技术和计算模拟技术两种方法。

试验平台技术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等多种方式,其中动态试验是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中主要的测试方式。

此外,还有计算模拟技术,通过对推进剂燃烧过程的模拟来分析其性能特点,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推进剂的优化提供支持。

然而,由于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和高温高压环境,试验难度和风险较大,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

其中,流场诊断技术、微重力环境下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技术、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推进剂燃烧性能预测技术等都成为热门的发展方向。

(1)流场诊断技术在传统的推进剂燃烧性能测试过程中,由于透明背景无法掌握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流动现象,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而流场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推进剂燃烧区域进行可视化诊断,实时观测流场分布情况,从而为提高推进剂燃烧性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的特点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的特点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的特点技术01扩散式燃烧这是⼀种最简单的燃烧⽅式,该燃烧⽅式的优点是简单、容易点⽕、不会回⽕、燃烧稳定及燃具结构简单。

缺点是,对于空⽓需求量⼤的⾼热值燃⽓,靠层流扩散达不到完全燃烧,烟⽓中C0含量⽐较⾼,燃具体积⽐较⼤。

强制⿎风扩散燃烧⽅式多⽤于⼯业炉中的⼯业燃烧器。

采⽤这种燃烧⽅式需要合理地组织空⽓与燃⽓混合,避免产⽣⼤量的N0x与C0。

O2含量2%--12%;,相对点⽕容易。

但是,NOX含量⽆法控制。

技术02部分预混式燃烧部分预混式燃烧习惯上⼜称⼤⽓式燃烧。

与扩散式燃烧相⽐,部分预混式燃烧具有燃烧完全、⽕焰短、热强度⼤的优点,但是这种燃烧⽅式可能产⽣回⽕、离焰与脱⽕,在控制好⼀次空⽓的条件下,能具有⼀定范围的不离焰、不回⽕的稳定⽕焰区,在此区内可以调节热负荷。

部分预混式燃烧也有以下缺点:a.需要组织好⼆次空⽓,需要⾜够的⼆次空⽓进⼝⾯积及必要的炉膛⾼度,所以很难减⼩燃烧设备的体积。

b.燃烧产物中N0x含量较⾼,采取措施后,N0x含量降低,⽽C0含量升⾼,很难达到C0与N0x含量都降低的效果。

在有些较⼤功率燃烧器结构中,为了保证点⽕成功率,中⼼形成⽕焰⿊区,采⽤部分预混。

其他与扩散式燃烧相同。

技术03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将燃烧所需空⽓精准混⼊燃⽓再进⾏燃烧的全预混式燃烧,其特点是⽕焰短,附着于燃烧表⾯,甚⾄看不到⽕焰,故也称作⽆焰式燃烧。

这种燃烧⽅式的稳定性较差,稳定燃烧的范围较⼩,必须采⽤防⽌离焰与回⽕的稳焰措施。

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的优点:燃烧强度⼤,⽕焰短,可以降低炉膛⾼度;不需要⼆次空⽓,省去了⼆次空⽓的⼊⼝⾯积;具有较⼤的⾯积热强度与体积热强度,可缩⼩燃烧设备体积;⽕焰⾯可以靠近热交换器,增⼤传热系数;燃烧产物中C0及N0x含量都⽐较低。

精准控制全预混式燃烧的缺点及特殊的技术要求:当热负荷较⼤时,⽆法利⽤燃⽓⾃⾝压⼒通过引射器吸⼊空⽓,需要有保证燃⽓与空⽓混合⽐例的装置,并且维持此⽐例不受热负荷变化的影响;应有可靠的避免离焰、回⽕的稳焰措施,必要时需要冷却头部,防⽌回⽕。

第十二章燃烧诊断技术

第十二章燃烧诊断技术

第三节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数字图像测量火焰温度主要的依据是热辐 射理论和三色法测量温度理论,包括普朗 克黑体辐射定律、维恩公式、斯蒂芬-波尔 兹曼定律和三色法测温公式等,利用BP神 经网络算法、最小二乘法和改进输入的神 经网络算法进行运算。该技术属于光学测 温技术范畴。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温度测量系统主 要有火焰图像获取系统和图像采集处理系 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图像获取系统包括彩 色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主要是 由一台包括图像采集卡和专用图像测温软 件的多媒体计算机构成。
拉曼散射被证明有可能是唯一一种可以同 时测量燃烧系统气体种类(N2、O2、CO2 、H2O、CO、H2、CH4)和温度的光学诊 断技术。
激光拉曼散射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具有很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因此,自 发拉曼散射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清洁”火 焰的燃烧研究中。
C光A束R(S法泵测浦量Pu原m理p和为斯:托当克两斯束S频to率ke为s激ω光p和束ω)s的聚高焦能在激 一点,入射到被测介质中时,通过分子中的非线性 过程互相作用产生第3束类似于CARS光束的偏振光 ,振其谱频 线率 ,为 且满ωR足。非如线果性ωR光=2学ω中p-ω的s正相好位是匹分配子条的件某,一那共 么燃ω烧R组频分率成的分光进会行极鉴大别地。增最强后。,用通这过一对信检号测就光可谱以与对 已知其温度的理论光谱的比较,就可以得到燃烧温 度。通过与配置的标准浓度的光谱的比较,可得气 体组分的浓度。要执行这些反复迭代的最小二乘法 计算程序,还需要具备相当的计算能力,这就是 CARS法。
实时全息干涉法:首先记录一张位相物体 未变化时物光波标准波面的全息图。经显 影、定影处理后,将该全息图准确复位于 光路中的原来位置。然后,用位相物体变 化后的被测试物光与参考光同时照射全息 图,使直接透过全息图的测试物光波与全 息图所再现的原始物光波相互干涉,从而 获得实时全息干涉图。依据该干涉图上条 纹的变化情况确定被测物理量。

红外线燃气燃烧技术也称燃气辐射燃烧技术

红外线燃气燃烧技术也称燃气辐射燃烧技术

红外线燃气燃烧技术也称燃气辐射燃烧技术,是一种较新较先进的燃烧技术。

它采用完全一次预混空气燃烧方式,由引射器通过燃气压力自然引射空气(一般占全部所需理论空气量的105%~110%)进入燃烧器腔体内,并经完全充分的混合,在具有9300多孔燃烧辐射板的表面进行燃烧,它的燃烧基本上无可见火焰,所以又称为“无焰燃烧”。

燃烧器采用了中间开孔的环徊中空结构,使预混气体燃烧穿过辐射面板后能再次得到空气的补给,使残余的游离碳燃烧殆尽,真正达到“无焰燃烧”,所以长期使用不会熏黑锅底。

另一方面燃气预先与空气完全混合后,在“顾家”具有9300个火孔的辐射燃烧板上燃烧,能有效的抑制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排放。

比普通大气式燃气炉分别降低90%和70%以上,消除了威胁人体健康的隐患。

“顾家”红外线灶具改进燃烧器结构使燃气在燃烧前与足够的空气完全混合,引射器采用整体拉伸搪瓷的新工艺,保证了燃烧器内壁的光滑和喷嘴与引射管的同心度,使燃烧十分完全。

同时,炉具的辐射燃烧板火孔结构由圆孔改为方孔,开孔达9300多个,使燃气有足够的空气燃烧,减少了“化学热损失”;特殊材料制成的燃烧板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红外线辐射传递,更有效地被加热物体吸收,大大地减少了“物理热损失”。

经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顾家”红外线燃气炉的热效率高达66.7%,按折算比普通大气式燃气炉可节能26%以上。

红外线燃气灶为什么比大气灶(传统燃气灶)节能环保温度高呢?陶瓷板红外线燃气灶对锅加热时,除了高温烟气的对流和辐射加热外,陶瓷板的辐射加热要占很大的一部分。

如果把陶瓷板与锅底近似看作两个灰表面,环境看作黑表面,这样就组成一封闭的辐射换热系统。

其中陶瓷板与锅底的辐射换热由下面公式③确定:燃气为大庆液化石油气。

假设陶瓷板面发射率ε1=0.86①,铝锅底面氧化层ε2=0.3;板面温度t1=850℃,锅底表面平均温度t2=45℃(锅内水温20~70℃),房间墙壁温度t3=20℃。

燃烧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燃烧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燃烧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燃烧诊断技术是指利用光学、电学等手段,对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浓度等参数进行反应,以便深入了解燃料燃烧的机理和特性。

燃烧诊断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化工、环境和生态等领域。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一领域的进展仍处于探索和创新的初级阶段。

光学诊断技术是燃烧诊断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

燃烧过程中,气体的吸收、散射、透射和发射等现象都会发生,因此,光学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测量这些现象得到有关燃料燃烧状态的详细信息。

常用的光学诊断技术包括:激光粒径测试(LDPA)、拉曼散射光谱(RS)、自发辐射脉冲发射(SPL)、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光光谱分析(LAS)等。

自发辐射脉冲发射技术(SPL)也是燃烧诊断技术中一个具有潜力的新技术。

SPL技术的研究是基于燃料中的原子在燃烧过程中辐射出来的光线。

原子的辐射强度,取决于原子的数密度和电子温度。

SPL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实时测量极高温度和高原子数密度的气体,同时,它具有脉冲时间短暂和辐射强度低等优点,因此非常适用于燃烧过程和等离子体诊断。

尽管SPL技术的信号强度较弱,但是随着荷电粒子密度变高,SPL信号强度也会随之增加。

拉曼散射光谱(RS)是比较常用的燃烧诊断技术之一。

该技术是基于分子在光束作用下发生拉曼散射并产生谱线。

不同分子的拉曼光谱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以用来指示分子的组成和状态。

RS技术的优点是非接触、无侵入性、非破坏性、测量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因此,R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燃烧等领域中。

局部相干散射技术(PCD)是一种基于激光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燃烧诊断技术。

PCD技术由激光束和光电探测器组成,利用局部散射的光子对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进行测量。

由于PCD技术仅需使用单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具有快速响应、无需校准的特点。

因此,PCD技术可以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未来的燃烧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中,人们还将研究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方案,例如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等。

锥形量热仪燃烧测试实验方法.

锥形量热仪燃烧测试实验方法.

锥形量热仪燃烧测试实验方法一、实验简介应用锥形量热仪测试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是一种先进的测试技术。

锥形量热仪对于燃烧中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多项测试功能 , 如 : 热释放速率 ( Heat ReleaseRate, HRR、质量损失速率 (M ass Loss Rates, M LR 、有效燃烧热,总生烟量 ( To ta l Smoke Production,TPS、烟释放速率 ( Rate of Smoke Release, RSR 等、参数在火灾安全工程与设计、材料阻燃性能研究、评价等方面应用广泛。

因此 , 实验测试技术和测试数据分析也非常重要 , 如对 ABS 用几种不同成分的填料 , 组合而成的几种聚合物材料燃烧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就是在充分了解、熟悉锥形量热仪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 在掌握了熟练的测试技术和操作步骤的基础上 , 对测试数据的成功与否 , 有明确的认定。

这样才能对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分析评定 , 得出准确的结论 , 尤其是在测试前对仪器的标定 , 过滤材料的更换与过程检查 , 除湿材料过程变化与更换等 , 都是很重要的测试技术。

二、结构概述锥形量热仪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组合设备 , 其外形结构简单、紧凑 , 但是功能原理、控制原理和操作要求却极其严格 , 是多种行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 如图 1所示。

由图可知 , 锥形量热仪的结构及原理涉及到机械、化工、通风、制冷、仪表、电气控制、流体力学、热力学、激光原理、计算机原理、计量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 涵盖面较广 , 是非常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精密测试仪器。

三、测试要点3. 1 工作原理锥形量热仪的主要工作原理是耗氧原理 , 当样品件在锥形电加热器的热辐射下燃烧时 , 火焰就会消耗掉空气中一定浓度的的氧气 , 并释放出一定的燃烧热值。

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和计算研究认为 , 绝大多数所测材料的耗氧燃烧热值接近 13. 1 M J/kg这一平均值 , 偏差约为 5%。

汽油机先进燃烧技术综述

汽油机先进燃烧技术综述

汽油发动机燃烧研究进展Alex C. Alkidas奥克兰大学、机电工程署、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罗切斯特,MI48309-4478,美国,在线,2007年9月11日。

摘要本文是关于汽油机上用于减少燃油消耗和发动机排放的最新燃烧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技术的一篇综述。

为了优化在转速/负荷范围内的燃烧,发动机应该以三种燃烧模式运行:分层充量点燃(SCSI)、均质充量点燃(HCSI)和均质充量压燃(HCCI)。

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程度降低油耗和排放的重要技术是:导向喷射直喷系统,灵活可变气门机构以及基于发动机控制的缸内压力。

关键词:汽油机;火花点火;DISI;HCCI;HCSI;HCSI;直喷;压燃;分层燃烧。

1.简介: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乘用车都装载了进气道喷射(PFI),火花点火式汽油机。

尽管这类发动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它的局限性根本不能克服,因此我们已经找到了能够克服其中一个或者更多局限的其它类型的汽油机。

让PFI,SI,汽油机性能变坏的基本局限是:(a)在部分负荷工况下导致很大泵气损失的节气门负荷控制方式;(b)在低速或者高负荷工况下汽油的爆震倾向导致了发动机压缩比的降低;(c)3效排气后处理系统要求发动机在化学当量空燃比的工况下运行,这就导致了由于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聚合物而使混合气具有不好的特性(偏低率的比热);(d)主要由于裂缝油气而导致较高的未燃碳氢排放;(e)由化学当量比燃烧引起的燃烧温度过高导致较高的NO排放量。

其中局限(a)-(c)使发动机的油耗极大的增加。

另一方面,较高的发动机HC和NO 排放物并不是问题,因为在化学当量工况下的发动机具有很高的三效催化转化效率。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在乘用车用发动机上有巨大潜力的两种汽油机燃烧技术是直喷(DI)分层燃烧点燃技术(SCSI)和均匀充量压燃技术(HCCI)。

这些技术都使用了完全稀薄燃烧,并采取了高度稀释和无节气门操作。

和PFI汽油机相比,DI SCSI发动机极大地降低了燃油消耗和发动机排气中的NO排放量,在HC排放量上性能相当。

一种用于节能改造的新型旋风燃烧技术

一种用于节能改造的新型旋风燃烧技术

A w c o e Bu n n c n l g Ne Cy l n r i g Te h o o y
Us d f r Bo l r Re o m a i n e o i f r e to
L U a —h u I Xio z o
( aut f tr l adE eg ,G ag o g F c l o Ma i s n nry u n d n y e a U iesyo T c nlg ,G aghu5 0 0 , h a nvri f eh o y u n zo 10 6 C i ) t o n
热 工测 试 , 如 表 1 表 2 改造前 后数 据均 为实 测 结果 、 (
值 ) 。
表 1 茂 名 化 州 乳胶 厂 2fh链 条 炉 排 锅 炉 节 能 改 造 热 工 测 试 数 据

节 能与 改造 ・
一种 用于节 能改 造 的新型旋 风燃 烧技 术
改造 后 炉渣 温度 )= 14 0℃ t( 0 推出 : 改造前 , =0 1 q . % 改造后 , = . 8 q 0 1 %
1 工 作 原 理 简 介
工作原 理如 图 1 示 。在链 条 炉排 锅 炉侧 面 安 所 装有立式 旋风 燃烧 筒 。煤 炭和 煤渣 在风 扇磨 煤 机
中均匀混 合 , 磨制成煤渣 粉。煤渣粉 与空气 的混合 物 上 升进入分离 器 。在 分离 器 中 , 靠 离心 力 的作 用 , 依
将煤 渣粉分离 下来 , 再通 过 叶轮下 料 机进 入煤 粉 斗 , 分 离后 的乏气 通过 布袋 除尘 过 滤后排 人 大气 。煤 粉
斗 中安装 有可调速 的螺 杆下料机 , 过改变 螺杆下料 通
收 稿 日期 :0 20 — 21- 2 2 2 基 金 项 目 : 东 省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项 目 (0 0 18 广 2 10 1 )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及测试技术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及测试技术

第三部分燃烧性能编及测试方法• GB8624-1997分级及试验方法•GB50222-95附录A分级及试验方法• GB8624-2006分级及试验方法• GB8624-201 X分级及试验方法、GB8624-1997分级及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

♦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GB8624-1997规定建筑材料♦ GB8624-1997引用试验方法•GB/T2406-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 GB/T2408-80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4609-84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 GB/T5454-85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 • GB/T5455-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 GB/T5464-85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8332-87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燃烧件能的级别和名称 级别 A B1 B2 B3名称 不燃材料 难燃材料 可燃材料 易燃材料A 级匀质材料 A 级复合材料•GB/T8333-87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8625-88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8626-88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8627-88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8629-88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11785-89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14402-93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14403-93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GA132材料产烟毒性分级4不燃类材料(A级)4.1A级匀质材料按GB/T5464进行测试,其燃料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C;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4.2A级复合(夹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级。

科技成果——基于二次燃烧的高效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

科技成果——基于二次燃烧的高效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

科技成果——基于二次燃烧的高效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技术类别零碳技术适用范围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化利用行业现状在我国,生物质能能源化利用比例逐年加大。

截至目前,已开展生物质供热项目超过200个,项目规模最大达到了80t/h,应用领域覆盖钢铁、医疗、化工等十几个行业。

其中,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也有少量应用,但存在规模小、气化效率低、合成气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和经济效率低等问题。

基于二次燃烧的高效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可实现单台生物质锅炉容量达到1200万千卡,同时高温燃烧使焦油裂解焚烧彻底,保证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另一方面,因该技术利用生物质热能产生高温火焰和气体用于锅炉和工业炉窑加热,目前已在我国广东省和浙江省得到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大的推广潜力。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该技术可视作生物质燃烧器,将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第一燃烧室内进行悬浮式半气化半燃烧,产生800-1000℃的高温火焰及少量的颗粒烟尘。

经一次燃烧后的气体喷射到蓄热燃烧室(二次升温燃烧室)二次补氧升温,进一步充分燃烧,产生1200-1300℃的高温清洁火焰,为锅炉或熔炼炉、烘干炉、导热油炉等工业窑炉供热。

2、关键技术(1)悬浮气化技术采用双层结构燃烧器,炉膛上层对生物质成型燃料进行鼓风悬浮半气化半燃烧,热效率达到90%以上;(2)自动化分级控温技术通过温度、风量分级控制,避免焦油等物质对设备的堵塞和腐蚀,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同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图1 基于二次燃烧的高效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原理图(3)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采用热交换装置回收尾气热能,可降低单位产出能耗达10%以上;(4)耐高温蓄热装置在二次燃烧室外包裹蓄热耐火材料,使二次燃烧室内恒定高温,避免局部冷却产生结焦问题。

其耐火材料抗酸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

3、工艺流程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原理图见图1。

主要技术指标1、燃烧器点火启动时间:≤8min;2、燃烧器热效率:>90%;3、燃料燃烧排放浓度:烟尘≤20mg/m3,SO2≤20mg/m3,NOx ≤200m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燃机燃烧测试技术与优化概况摘要:论述内燃机燃烧在近几年来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前景;新型燃料的使用情况;未来内燃机燃烧技术的展望。

关键词:内燃机;燃烧;新型燃料一、引言内燃机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动能的能量转换机械,有较高的燃烧热效率、动力性和可靠性,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热机。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动力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内燃机将继续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如今,内燃机所用燃料主要以液体燃料为主。

而在液体燃料中,主要是柴油和汽油,也有些是采用煤油作燃料。

这些燃料都是从石油中炼制出来的。

然而,现有全世界石油储量只够开采30年,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鉴于内燃机在工业领域中广泛的使用,以及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可替代的地位,优化内燃机燃烧并发展其相关测试技术,以及寻找可代替燃料就成为了如今解决能源问题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目前,分析与研究内燃机燃烧的方法主要是理论计算分析和试验分析,前者也需借助一系列试验分析结果。

因此,内燃机循环及燃烧测试分析方法不仅是提高与研究内燃机产品性能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内燃机循环的主要手段。

一、内燃机燃烧新技术概况1.1均质压燃技术均质压燃技术(HCCI)是目前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均质压燃(HCCI)能够使发动机同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NOx和PM排放,是一种克服传统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缺点、集二者优点于一身的新的燃烧模式。

它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燃料的广泛适应性。

均质压燃全称为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方式,被人们称为内燃机的第三种燃烧方式。

均质压燃燃烧系统主要有可控自燃(CAI)燃烧系和优化动力过程燃烧系统(OKP) 。

1.1.1 可控自燃燃烧系统(CAT)首先受到广泛关注的均质压燃燃烧系统称为控自(CAI)燃烧系统。

这类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改变进排气阀的开闭时间来大幅度增加残余废气系数,提高混合气温度,使混合气在压缩过程的终点能达到自燃温度。

在以均质压燃方式工作时,排气阀在上止点前数十度曲轴转角就提前关闭,使相当一部分废气不能排出气缸而成为残余废气。

当排气阀提前关闭后,缸内气体由于活塞继续上行受到压缩。

为避免进气阀打开时缸内压缩气体突然膨胀,不再能对活塞作功,造成能量损失,进气阀打开的时间被推迟到上止点后直至缸内压力下降至大气压。

这样进排气阀打开的时间不再重叠,反而有相当大的间隔,称为负的气阀重叠。

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燃烧时间的控制是通过对气阀开闭时间的控制采调节残余废气系数和混合气温度。

这类均质压燃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与点燃汽油机相同,大约为10或者略高。

1.1.2 优化动力过程燃烧系统(OKP)另外一种均质压燃系统称为优化动力过程(OKP)燃烧系统。

这种系统对传统汽油机进行了较大的改造。

优化动力系统充分利用了一台汽油机几乎所有可利用的热能源使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

它采用较高的压缩比,大约为1 5;增加了压缩所转化的热能使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

它采用热交换器来回收冷却水和排气中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使进气温度升高。

同时,它还适当增加缸内残余废气使混合气温度升高。

在优化动力系统中均质压燃燃烧的时间是通过对进气温度的快速调节来控,制时。

这种汽油机的进气被分成两股,一股空气流经热交换器被冷却水和排气所加热,另一股空气不经过热交换器直接流到进气道。

进气温度的控制是通过调节两股气流的比例来实现的。

冷热气流的比例可采用气流控制阀来调节。

这种进气系统设计极大地减少了进气系统的热惯性对温度调节的不利影响,可进行快速温度调节进气温度调节的速度取决于气流控制阀流通截面改变的速度。

均质压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燃烧方式,具有解决内燃机热效率低问题的能力,使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可达到甚至超过目前柴油机的水平。

由于采用了压燃,混合气的空燃比不再受到混合气点燃和火焰传播的限制,内燃机的压缩比也不再受到爆震的限制。

因此,均质压燃汽油机有可能使汽油机的热效率大幅度提高。

与此同时,由于可以在稀薄混合气中进行燃烧,氮氧化物的生成受到抑制,减轻了排气后处理的困难。

2. 1MK燃烧技术概况与应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另一种新型燃烧系统,称为MK燃烧系统。

MK系统基本特征是属于低温、预混合燃烧,能够同时降低NOx, PM。

在MK系统中采用高的废气再循环率,降低进气氧浓度并实现低温燃烧,这样能够大幅度降低NOx。

但是由于高的废气再循环率通常会引起排气烟度增加,因此设法通过延迟喷油来实现预混合燃烧,达到降低PM的目的。

相关研究表明,在整个燃烧周期内,MK燃烧没有明显的耀眼火焰。

与传统燃烧相比,MK燃烧放热率曲线只有光滑的一段,属于预混合燃烧,这样能够降低燃烧烟度,即能够降低PM排放。

由于喷油始点的推迟,其燃烧始点明显迟于传统的燃烧方式,而且其后的放热率峰值也小,对应于较小的压力升高率,这样MK燃烧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柔和的燃烧方式。

如上所述,为了实现MK燃烧,有2个基本前提需要满足:一是采用大的废气再循环率;二是将燃油在着火前全部喷入气缸。

因此,在MK燃烧试验中发现,当过量空气系数λ< 1. 3时燃油消耗率、CO 排放水平将会恶化,因此必须将λ控制在1. 3以上,这样也就限制了MK系统的使用范围,只能局限于小负荷工况。

目前,第1代MK燃烧发动机的最大平均有效压力为0155MPa左右,而第2代目标为0. 87MPa左右。

要从第1代向第2代进展,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冷却EGR、低的压缩比、高的喷射压力。

除此以外,新型燃烧技术还有PRED IC燃烧技术,以及HCDC燃烧技术等。

PRED IC燃烧技术是主要针对预混合稀薄柴油机燃烧的三大缺点,即HC、CO排放高,燃油消耗率高,以及运转范围窄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式燃烧方式。

HCDC燃烧技术则是针对柴油机如何同时降低NOx和PM排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燃烧思想。

这里不再做过多介绍。

虽然当今内燃机领域内相关的燃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果,但在能源消耗日趋严重,排放要求更加严格,保护环境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内燃机燃烧技术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以满足人类更高的生活要求。

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内燃机燃烧相关技术的同步发展,以及人们测试水平的不断提高。

只有在不同方向众多领域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需求。

三、内燃机燃烧可视化技术以激光诱导荧光(LIF)法为代表的现代光学诊断方法用于内燃机可视化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LIF 法可以以非侵入的形式定量测量主要污染物及中间产物浓度分布、流场温度、混合气浓度分布等参数,采用不同的试验装置可以进行单点、一维、二维及准三维的测量,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测试手段。

随着激光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及光电倍增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LIF法正被更多的研究者用于内燃机可视化研究。

在用LIF法进行内燃机可视化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的受激分子通常是以NO为代的燃烧产物中的小分子,或是羟基(0H)、氰基(CN)等有较好荧光特性并能表征流场内某些物化参数的活性基,或是人为添加的、以丙酮和甲苯等为代表的有机小分子。

荧光的淬息效应和示踪物质荧光特性随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是LIF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上述因素带来的影响主要在标定和校正的过程中解决。

因此,不同环境下的标定方法是LIF定量测量中的主要技术难点。

可喜的是,随着近年来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难题已得到解决。

国外众多大学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已将此项技术用在了内燃机燃烧当中。

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的Richard Steeper和Shane De Zilwa 公布了一项研究,即在可视化发动机上用LIF法观测HCCI燃烧时示踪剂的选择研究,其目的是寻找与燃油挥发特性尽可能相近的示踪剂及浓度参数。

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研究人员用此方法在可视化发动机上进行了气流引导直喷汽油机喷雾和火花塞附近混合气状态的研究。

研究中使用异辛烷作为替代燃料,示踪剂为3-戊酮,体积分数为8%。

广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一项研究中用LIF-PIV(粒子成像测速)方法在定容燃烧弹上进行了直喷汽油机旋流喷嘴的喷雾特性试验。

LIF法作为内燃机燃烧光学诊断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浓度场、温度场的测量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内燃机LIF测试以混合气、NO,OH等浓度分布以及温度场测量为主。

未来LIF技术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地结合如PIV、激光诱导炽光法等技术,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

LIF方法是国外研究者常用的研究汽油机喷雾混合气分布的测试手段,而在国内,相关的研究尚不多见。

这说明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我们应正视我们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并加大自主研发的技术投入,只有这样,我国在这项技术领域中才能迎头赶上,并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预见采用LIF方法研究的内燃机燃烧技术,将会在未来内燃机燃烧的研发中继续起重要作用。

三、内燃机燃烧测试技术发展概况随着内燃机产品的日益广泛应用及产品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在现代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内燃机测试技术尤其是内燃机燃烧测试分析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3.1 内燃机燃烧测试分析方法及其仪器设备1)机械或直接测量法。

采用古老的机械式示功器。

2)电测连续模拟量分析法。

所用仪器设备包括:测量系统、传感器及其整形放大设备,将机械量(压力、位移等)转变为可计量的电压量;显示系统,电子或光电示波器;记录或打印系统。

典型的如气电示功器。

3)电测及数字采集分析法。

采用由数据采集器、存贮器、计算机、转角信号发生器、图像显示屏、打印机和绘图仪等组成的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动态参数采集和实时数据处理。

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内燃机燃烧测试分析技术。

3.2 内燃机燃烧测试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内燃机产品质量与性能的好坏通常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技术性能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基本上可在内燃机试验台架上直接测试。

但分析及改进或提高这些指标,还需对产品热循环及燃烧过程进行测试分析。

通过内燃机燃烧测试分析,可获得:1)进排气能量利用及其过程的完善程度,即从进排气过程气门前后瞬态压力可分析活塞泵气功损失及进排气能量的利用程度;2)循环有用功、平均指示压力及指示热效率;3)循环最高爆发压力及压力升高率,以了解及控制内燃机机械负荷程度;4)循环变动量分析;5)燃烧延迟期及燃烧放热率分析;6)汽油机不正常燃烧(如爆震燃烧)及燃烧噪声分析;7)柴油机喷油系统工作状态(如高压油管瞬态压力、喷油嘴针阀升程等)监测与分析。

通过内燃机燃烧测试的分析与诊断,人们可更加明确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真实情况,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