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1)
法律责任的构成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
在法律体系中,法律责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
二、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居民李某,因与邻居张某在装修噪音问题上发生争执,双方矛盾激化。
一天,李某酒后持刀闯入张某家中,将张某刺伤,造成张某重伤二级。
案发后,李某被公安机关逮捕。
三、案例分析(一)违法行为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李某持刀闯入张某家中,将张某刺伤,其行为明显具有故意,且造成了张某重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二)损害事实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给张某造成了重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重伤是指重伤致人死亡、重伤致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重伤致人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张某因李某的伤害,遭受了严重的身体伤害,符合重伤的认定标准。
(三)因果关系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与张某的伤害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李某持刀闯入张某家中,将张某刺伤,导致张某受伤。
李某的行为是导致张某受伤的直接原因,因此,李某的行为与张某的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主观过错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
李某酒后持刀闯入张某家中,其行为明显具有故意,表明李某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明确的认识,但仍然实施了该行为,因此,李某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
(五)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李某还应承担张某因伤害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四、法律责任构成要素总结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法律责任构成的四个要素:1. 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法理学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三、法律责任的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含义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或者因为法律的特殊规定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人们对法律责任的最通俗的解释。
还钱、偿命对责任人来说都是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①侵权行为,也就是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知识产权、政治权利或精神权利产生的法律责任在全部法律责任中占多数。
②违约行为,即违反合同约定,没有履行一定法律关系中的作为的义务或不作为的义务。
③法律规定,这是指无过错责任或叫严格责任,即仅仅由于出现了法律所规定的法律事实,就要承担某种赔偿责任,如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产品致人损害责任。
从表面上看,责任人并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权利,也没有违反任何契约义务。
法律责任的特点:①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终依据是法律。
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即法律责任的履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③法律责任所承担的是否定性法律后果。
否定性法律后果是指导致主体利益减损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一、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含义责任——个人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方式,是维持权利和社会生存的手段。
法律责任——责任的一种形式。
广义:法律规定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应履行的各种义务。
狭义: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直接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本质和特点(一)法律责任的特点1.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和违法行为相联系,意味着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反应和谴责;2.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对违法实行法律制裁的依据;3.法律责任体现了违法者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国家强制性;4.法律责任必须由司法机关或其他国家授权的机关予以追究(二)法律责任的本质法律责任本质的三种代表性观点:1.道义责任论;2社会责任论;3规范责任论。
法律责任是国家对违反法定义务、超越法定权利或滥用权利的违法行为所作的否定的法律评价,是国家强制责任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补偿和救济受到侵害或损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
(三)法律责任的作用1.保护(惩戒)作用:惩戒违法者和保护社会主义法律秩序;2.教育作用:对违法者和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种类一、法律责任种类的含义1.法律责任的种类指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2.按承担责任的主体分: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3.按责任承担的内容分: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4.按责任的承担程度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5.按责任实现形式分:惩罚性责任、补偿性责任6.按引起责任的法律事实与责任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连带责任最常见是根据法律责任的性质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二、法律责任的种类(一)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由于民事违法行为或特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所导致的赔偿或补偿的法律责任特点:1.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一种财产责任2.民事责任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追究民事责任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和有关的仲裁机构(二)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律或因行政法规定的事由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切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3篇)
第1篇在现代社会,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一切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切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探讨。
一、一切后果的定义一切后果,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行为时,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和结果。
这些后果既包括直接后果,也包括间接后果;既包括有利后果,也包括不利后果;既包括物质后果,也包括精神后果。
二、相关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违法行为,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权益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侵权责任:行为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权益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无因管理责任:管理人因管理行为造成本人或者其他受益人权益损害的,应当承担无因管理责任。
2.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2)过失犯罪: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因而构成犯罪的。
(3)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应当按照各自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分摊刑事责任。
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警告: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并责令其改正。
(2)罚款: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数额由法律规定。
(3)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人非法所得的财物予以没收。
(4)责令停产停业:对违法行为人责令停产停业,以消除违法行为。
三、法律责任的具体承担1.民事责任承担(1)侵权责任承担:侵权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关于法律责任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10日,张某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行驶在市区某路段,由于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在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立即停车,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协助李某等待救援。
经鉴定,李某受伤构成轻伤二级。
二、案件审理(一)案件受理李某受伤后,其家属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以张某某涉嫌交通肇事罪立案侦查。
随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当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二)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张某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遂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三)一审审理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在庭审过程中,张某某对指控的事实和罪名表示认罪,并表示愿意赔偿李某的经济损失。
李某的家属也对张某某表示谅解。
(四)一审判决一审法院认为,张某某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造成李某受伤,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鉴于张某某认罪态度较好,且已赔偿李某的经济损失,且李某对张某某表示谅解,一审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赔偿李某经济损失人民币五万元。
三、案例分析(一)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张某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1. 张某某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在通过十字路口时与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受伤,其行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2. 张某某的行为造成了李某受伤,符合“致人重伤”的构成要件。
3. 张某某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停车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协助李某等待救援,体现了其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
(三)缓刑的适用1. 张某某认罪态度较好,表示愿意赔偿李某的经济损失。
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界定
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界定导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基石,对于违法行为,必须加以明确的界定,并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探讨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以及违法行为的界定方法和相关问题。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界定标准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确定法律责任时,应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部门的法律规定,进行界定。
一般而言,法律责任的界定标准主要包括:1. 违反法律规定:法律责任的界定首先要求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法律规定是法律的基础,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才可能招致法律责任。
2. 主观过失:大多数法律责任需要具备主观过失,即有意或过失地犯罪或违法行为。
主观过失的程度可以影响法律责任的轻重。
3. 事实依据:法律责任的界定还需要有具体的事实依据。
只有确凿的证据和可靠的证人证言才能用来界定法律责任。
二、违法行为的界定方法违法行为的界定是法律责任的前提,但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因此,在界定违法行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违法行为的界定需要考虑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程度。
一些严重干扰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往往被视为违法行为。
2. 威胁他人利益:违法行为是否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其他合法权益,也是界定违法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是否违反公序良俗:行为是否违反了公序良俗的约束,也是界定违法行为的一项重要依据。
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通常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三、相关问题的探讨1. 法律责任的轻重:法律责任的轻重应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区分。
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解决,而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则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 违法行为的主观故意:一些违法行为可能涉及主观故意,即有意犯罪或违法。
在确定法律责任时,应充分考虑违法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因素。
3. 法律责任的变化:法律责任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变迁,法律责任也会相应调整。
因此,界定法律责任时要考虑到法律的时代性和变化性。
什么是法律责任
什么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实施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相应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对于维护法律尊严、教育违法者和广大公民自觉守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责任从性质上说可分为三种: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民法通则》对此作了规定。
3.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责任的简称,指有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法律责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法律责任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在一个社会中,法律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保护了人们的权益和社会秩序。
法律责任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它确保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本文将从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作用、法律责任的执行以及法律责任的局限性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指当一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或侵犯他人权益时,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是法律规范的强制力量,它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权益。
二、法律责任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责任的存在使人们在行为上更加谨慎,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违法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这起到了威慑作用,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 保护人们的权益:法律责任保护了人们的个人权益和财产权益。
它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公平地获得法律保护,并能够获得公正的补偿和赔偿。
3. 促进公平正义:法律责任的执行促进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根据法律的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对受损害的人进行赔偿,确保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法律责任的执行法律责任的执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要使法律责任得以有效执行,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以确保公众能够理解和遵守。
2. 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执法机构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制裁。
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包括培养专业的执法人员、建立高效的执法流程和完善的执法制度。
3.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法律责任执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4. 加大执法力度和力度:对于违法行为,执法机构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和力度,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为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保障。
四、法律责任的局限性法律责任在社会秩序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制定法律难以及时跟进社会变革:社会在不断变革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而法律的制定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程序。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责任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一)三种代表性观点1.处罚论⑴处罚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接受的“处罚”、“惩罚”或“制裁”⑵处罚论存在明显缺陷,主要适用于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而很难解释以补偿损失为主要目的的民事法律责任2.后果论⑴后果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的不利后果⑵后果论的主要缺陷在于,“不利后果”的含义过于宽泛3.义务论⑴义务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的某种义务⑵义务论对法律责任的解释更为合理,它既能全面地涵盖各类法律责任,也准确地揭示了法律责任的强制性,缺点在于没有充分说明法律责任这种后产生的义务与作为前提的原定义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法律责任定义1.法律责任定义: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也称为第二性义务论或新义务论2.优点⑴它可以把法律责任置于法的逻辑联系之中⑵它既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必为性,也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当为性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国家机关认定和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一)主体1.主体:责任主体,即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并具有责任能力因而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具有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2.对于自然人而言⑴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常地认知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⑵责任能力的核心在于行为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目的、性质和后果,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⑶行为人有无责任能力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来判断的3.对于法人而言,责任能力从法人成立时起便具备4.国家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责任主体(二)主观心理状态1.主观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又称为主观过错2.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⑴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损害他人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⑵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3.特殊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不需要考量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只要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行为1.行为包括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2.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3.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四)损害结果1.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利益所造成的损害和伤害2.损害结果既包括既得利益的损害,又包括预期利益的丧失3.损害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它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已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而不是推测的、臆想的、虚构的,尚未发生的情况(五)因果关系1.法律责任的构成,不仅要求具备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要素,而且要求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因果关系2.两类因果关系⑴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特定的损害结果是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⑵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为者的外在行为是不是在其主观意识的支配下的行为的结果三、法律责任的种类(一)按照承担责任的主体的不同: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二)根据法律责任的承担是否以过错为前提条件: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1.过错责任:以当事人有过错为前提条件的法律责任⑴过错责任强调法律责任源于当事人自身的过错,因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正当的理由⑵过错责任的追究和承担,对当事人和其他人具有威慑和教育作用2.无过错责任:不以当事人有过错为前提条件的法律责任只要发生了损害结果,不论当事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三)根据法律责任是由行为人本人承担还是由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承担:直接责任、连带责任与替代责任1.直接责任:行为人本人承担其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2.连带责任: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要对行为人的行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3.替代责任: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代替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四)根据法律责任的性质的不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违宪责任1.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补偿性的财产责任2.行政责任: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3.刑事责任:行为人因实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4.违宪责任:行为主体因违反宪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一、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概念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是国家机关或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追究以及减缓或免除的活动二、法律责任认定或归结的原则(一)责任法定原则1.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⑴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应当由法律加以明文规定,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⑵各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的事先规定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⑶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的事由、幅度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事先规定减轻或免除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责任法定原则就其实质或精髓而言是一个排除性、否定性的原则⑴排除和否定责任擅断⑵排除和否定非法责罚⑶排除和否定有害追溯(二)因果关系原则1.在认定当事人有无法律责任时,必须确认因果关系之有无2.认定法律责任所要求的因果联系应当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因果联系是可以用各种事实和证据加以证实的(三)责任相当原则1.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种类、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种类、轻重相适应2.责任相当原则的要求⑴法律责任的类型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⑵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违法行为的情节是指反映违法者主客观两方面的各种情状,从而影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事实情况⑶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四)责任公正原则1.公正是归责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2.责任公正原则包含的原则⑴有责必究原则⑵责任平等原则⑶责任自负原则①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②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③要保证责任主体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一、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一)惩罚1.惩罚又称制裁,是指以剥夺或限制责任主体的人身自由、财产利益和其他利益为内容的责任承担方式2.惩罚包括⑴刑事制裁即刑罚,是指对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⑵行政制裁是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⑶民事制裁是指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二)补偿1.补偿是指以责任主体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的总称2.补偿包括防止性的补偿、恢复性的补偿、补救性的补偿等不同功能的责任方式3.在我国,补偿主要包括民事补偿、行政补偿和国家补偿⑴民事补偿是指依照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承担的停止、弥补、赔偿等责任承担方式⑵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因为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变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⑶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二、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按照责任主体是主动地还是被迫地承担法律责任分为自觉履行和强制执行两种形式(一)自觉履行1.自觉履行是指责任主体在法律责任认定之后主动向权利人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2.自觉履行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中的财产责任(二)强制执行1.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责任主体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2.强制执行包括司法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执行⑴司法强制执行①依职权的强制执行:司法机关根据法律授予的职权直接强制执行法律责任②依申请的强制执行: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责任⑵行政强制执行的适用通常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一)免责与无责任的区别1.免责: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其责任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的情形2.无责任或不负责任: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因而没有(即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二)免责的情形1.时效免责: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国家不再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不诉免责:对于那些“不告不理”的违法行为,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便不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3.不可抗力免责: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免除当事人的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责任4.自首、立功免责:对那些违法之后自动投案或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5.补救免责:对于那些已经实施违法行为,但在国家机关追究责任之前采取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6.协议免责:加害人和受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的方式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即所谓“私了”7.自助免责: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事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和自由施加限制,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8.人道主义免责主要适用于财产责任或对特殊群体的人道主义考虑9.赦免⑴赦免:国家依法免除或减轻责任主体的罪责或刑罚的制度⑵赦免包括大赦和特赦①大赦指对特定的或不特定的犯罪行为完全免除罪责与刑罚的赦免制度②特赦:对已定罪服刑的犯罪人免除其剩余刑罚的赦免制度。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责任
法学法理学课本笔记整理——法律责任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一)三种代表性观点1.处罚论⑴处罚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接受的“处罚”、“惩罚”或“制裁”⑵处罚论存在明显缺陷,主要适用于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而很难解释以补偿损失为主要目的的民事法律责任2.后果论⑴后果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的不利后果⑵后果论的主要缺陷在于,“不利后果”的含义过于宽泛3.义务论⑴义务论把法律责任定义为责任主体必须承担的某种义务⑵义务论对法律责任的解释更为合理,它既能全面地涵盖各类法律责任,也准确地揭示了法律责任的强制性,缺点在于没有充分说明法律责任这种后产生的义务与作为前提的原定义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法律责任定义1.法律责任定义: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性的特定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也称为第二性义务论或新义务论2.优点⑴它可以把法律责任置于法的逻辑联系之中⑵它既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必为性,也说明了法律责任的当为性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国家机关认定和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一)主体1.主体:责任主体,即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并具有责任能力因而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具有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2.对于自然人而言⑴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正常地认知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⑵责任能力的核心在于行为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目的、性质和后果,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⑶行为人有无责任能力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来判断的3.对于法人而言,责任能力从法人成立时起便具备4.国家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责任主体(二)主观心理状态1.主观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又称为主观过错2.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⑴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损害他人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⑵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3.特殊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不需要考量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只要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行为1.行为包括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2.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3.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类(四)损害结果1.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对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利益所造成的损害和伤害2.损害结果既包括既得利益的损害,又包括预期利益的丧失3.损害结果必须具有确定性,它是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已经实际造成的侵害事实,而不是推测的、臆想的、虚构的,尚未发生的情况(五)因果关系1.法律责任的构成,不仅要求具备上述四个方面构成要素,而且要求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因果关系2.两类因果关系⑴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特定的损害结果是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⑵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为者的外在行为是不是在其主观意识的支配下的行为的结果三、法律责任的种类(一)按照承担责任的主体的不同: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二)根据法律责任的承担是否以过错为前提条件: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1.过错责任:以当事人有过错为前提条件的法律责任⑴过错责任强调法律责任源于当事人自身的过错,因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正当的理由⑵过错责任的追究和承担,对当事人和其他人具有威慑和教育作用2.无过错责任:不以当事人有过错为前提条件的法律责任只要发生了损害结果,不论当事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三)根据法律责任是由行为人本人承担还是由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承担:直接责任、连带责任与替代责任1.直接责任:行为人本人承担其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2.连带责任: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要对行为人的行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3.替代责任:与行为人相关联的第三人代替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四)根据法律责任的性质的不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违宪责任1.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补偿性的财产责任2.行政责任: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3.刑事责任:行为人因实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4.违宪责任:行为主体因违反宪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一、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概念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是国家机关或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追究以及减缓或免除的活动二、法律责任认定或归结的原则(一)责任法定原则1.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⑴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应当由法律加以明文规定,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⑵各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的事先规定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⑶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的事由、幅度应当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国家机关应当依据法律的事先规定减轻或免除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责任法定原则就其实质或精髓而言是一个排除性、否定性的原则⑴排除和否定责任擅断⑵排除和否定非法责罚⑶排除和否定有害追溯(二)因果关系原则1.在认定当事人有无法律责任时,必须确认因果关系之有无2.认定法律责任所要求的因果联系应当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这种因果联系是可以用各种事实和证据加以证实的(三)责任相当原则1.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种类、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种类、轻重相适应2.责任相当原则的要求⑴法律责任的类型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⑵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违法行为的情节是指反映违法者主客观两方面的各种情状,从而影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事实情况⑶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四)责任公正原则1.公正是归责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2.责任公正原则包含的原则⑴有责必究原则⑵责任平等原则⑶责任自负原则①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②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③要保证责任主体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一、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一)惩罚1.惩罚又称制裁,是指以剥夺或限制责任主体的人身自由、财产利益和其他利益为内容的责任承担方式2.惩罚包括⑴刑事制裁即刑罚,是指对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⑵行政制裁是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⑶民事制裁是指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法律制裁(二)补偿1.补偿是指以责任主体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的总称2.补偿包括防止性的补偿、恢复性的补偿、补救性的补偿等不同功能的责任方式3.在我国,补偿主要包括民事补偿、行政补偿和国家补偿⑴民事补偿是指依照民事法律规定,责任主体承担的停止、弥补、赔偿等责任承担方式⑵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因为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变或消灭行政法律关系⑶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二、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按照责任主体是主动地还是被迫地承担法律责任分为自觉履行和强制执行两种形式(一)自觉履行1.自觉履行是指责任主体在法律责任认定之后主动向权利人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2.自觉履行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中的财产责任(二)强制执行1.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责任主体履行应负的法律责任2.强制执行包括司法强制执行和行政强制执行⑴司法强制执行①依职权的强制执行:司法机关根据法律授予的职权直接强制执行法律责任②依申请的强制执行: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责任⑵行政强制执行的适用通常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一)免责与无责任的区别1.免责: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其责任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的情形2.无责任或不负责任: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因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任的条件,因而没有(即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二)免责的情形1.时效免责: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国家不再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2.不诉免责:对于那些“不告不理”的违法行为,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便不认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3.不可抗力免责: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免除当事人的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责任4.自首、立功免责:对那些违法之后自动投案或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5.补救免责:对于那些已经实施违法行为,但在国家机关追究责任之前采取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法律责任6.协议免责:加害人和受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的方式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即所谓“私了”7.自助免责: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事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和自由施加限制,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8.人道主义免责主要适用于财产责任或对特殊群体的人道主义考虑9.赦免⑴赦免:国家依法免除或减轻责任主体的罪责或刑罚的制度⑵赦免包括大赦和特赦①大赦指对特定的或不特定的犯罪行为完全免除罪责与刑罚的赦免制度②特赦:对已定罪服刑的犯罪人免除其剩余刑罚的赦免制度。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1)
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因此导致对其他人权利的损害。 注:应有的职业谨慎,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足够的 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执业。
2021/4/14
第二节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二、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P55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P56
2021/4/14
1
学习目的与要求
2021/4/14
通过本节内容 学习,学生应了解 国家审计及内部审计的法律 责任,掌握CPA法律责任的成因 及防范措施,能够区分管理层的责
任与审计责任。
2021/4/14
17
(2)注册会计师方面
1)违约 违约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达到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款的要 求。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没有按时完成委托业务,二是提 供的服务质量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三是没能遵循合同中规 定的保密条款。
2)过失 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业务时没有保持应有的职 业谨慎。
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表不
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4)会计责任是对会计报表公允、合法、完整的认定,审计 责任是对会计报表的再认定,履行好了责任则不承担法律责
任 ,未履行则追究法律责任。 (5)会计责任不是会计人员或财会部门应承担的责任,按
《会计法》要求,管理层或法人才是会计责任的承担者。
业谨慎。
③共同过失:对他人过失。受害方自己未能保持合理的职业谨
慎而遭受损失。
如:被审计单位没有向CPA 提供纳税申报表所需必要信息, 导致CPA不能妥善编制纳税申报表。另外,还有一种过失叫 “共同过失”,即对他人过失,受害方自己未能保持合理的 谨慎,因而蒙受损失。比如,被审计单位未能向注册会计师 提供编制纳税申报表所必要的信息,后来又控告注册会计师 未能妥当地编制纳税申报表,这种情况可能使法院判定被审 计单位有共同过失。再如,在审计中未能发现现金等资产短 少时,被审计单位可以过失为由控告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 计师又可以说现金等问题是由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造成的, 并以此为由来反击被审计单位的诉讼。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法律责任是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那么法律责任是怎么解释的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法律责任的意思的内容,供大家阅览!法律责任的意思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用法律责任造句1, 他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编了一大堆理由,没想到欲盖弥彰,反而露出马脚。
2, 用写匿名信的办法栽赃陷害,暗箭伤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3, 在法制社会里,屈打成招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4,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5, “如果你能找出T ourre负有法律责任,那么高盛将插翅难逃。
”他补充说道。
6, 接着文章简要分析了西方国家的会计服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7, 家长权和族权深刻地影响着家族内部亲属相犯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即是显著例证。
8, 兵役行政处罚是违反兵役法应承担的兵役行政法律责任。
9, 如查有不实之处,申请方负法律责任,以及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10, 公民也可以控告环境保护局没有履行非酌处性法律责任.11, 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12,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13, 同时,我公司保留对假冒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14, 杀人犯在杀人后或许后悔过,或许忏悔过,但杀人已成事实,那么他必承担他所应负的法律责任!15, 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强壮体魄的乐土。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引言:法律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法律规定下对违法行为所承担的义务和承担的后果。
它是现代社会法治建设中的核心概念,旨在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公平正义。
本文将以细致入微的方式对法律责任进行名词解释。
一、法律责任的本质法律责任是人们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对自己行为主体地位与法律关系地位所作出的一种社会行为。
从本质上来说,法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后果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
这种义务是由法律规定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和预防再犯的目的。
二、法律责任的特征1. 主体划分法律责任的主体划分主要包括个人责任和组织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个人根据自身行为承担的法律后果,而组织责任则是指组织在法律规定下对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和后果。
个人责任和组织责任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主体特点,但在法律体系中都有其合法的存在和不可撤销的作用。
2. 预防性和制裁性法律责任具有预防性和制裁性的双重功能。
在法律规范下,法律责任的存在可以起到一种预防违法行为的作用。
通过对被违法者的追究和惩罚,可以起到警示效果,使他人产生敬畏之心,从而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法律责任也具有制裁性的特点,即对违法行为者的惩罚和处罚。
这种制裁旨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给违法行为者带来法律后果,保护公众利益,恢复社会正义。
3. 合理与公正法律责任应当是合理和公正的,不能随意武断或滥用。
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对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追究的程序上,要求拥有充分的证据和事实依据。
而公正性主要体现在对违法行为者的处罚和修复的公正性上,遵循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
法律责任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只有在保证合理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三、法律责任的分类法律责任可以根据其性质、追究方式和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1.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对犯罪行为进行的处罚和惩罚。
法律责任的类型
法律责任的类型法律责任的类型是指承担法律责任方式的类别。
对法律责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分类标准,作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
其中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作出的划分。
之所以以此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因为在引起法律责任的条件中,违法行为是最主要的条件。
依此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一)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民事法律责任的特点有:(1)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
民事法律责任就是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具体包括违反合同的民事法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法律责任两类。
(2)民事法律责任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自愿和解。
强制性是一切法律责任共有的特性,民事法律责任也不例外。
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民事法律责任不一定要求国家相关的有权机关的干预,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而直接由当事人在国家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自愿和解,协商解决。
(3)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在民事活动中,违法民事义务往往与财产损害有关,这就决定了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是具有经济内容的财产责任。
但这些财产责任的承担并不影响某些非财产责任的承担,比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二)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而应当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行政法律责任的特点有:(1)行政法律责任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发生的,即在行政管理中,由行政主体一方违反行政法律义务或相对人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关系。
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或其他关系中违法而引起的责任不是行政法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机关及追究程序具有多样性。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具有多元性,由此决定了作出行政制裁措施的机关及程序具有多样性,这也是行政法律责任与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的不同之处。
(3)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都具有单一性即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来追究,而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关既可以包括国家的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也可以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的名词解释法律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个人或组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它是法律为保护社会秩序、社会安全以及个人权益而设定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个体性、刑事性和民事性。
首先,法律责任是强制性的,此即个人或组织必须根据法律规定承担责任,无论其是否同意或自愿。
其次,法律责任是个体性的,即对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单位予以追究责任,法律不会将责任转嫁给他人。
第三,法律责任既有刑事性也有民事性。
刑事责任是指对违法行为人判处罚金、监禁、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和拘役等刑罚。
而民事责任则是指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单位需要赔偿损失、承担违约责任、补救违法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等。
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即对其进行惩处和改造的制度。
它主要包括刑罚、责令行政拘留、剥夺政治权利等。
刑事责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
民事责任是对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单位进行民事赔偿的法律规定。
即当某个人或组织的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失或伤害时,必须赔偿这些损失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法律责任的认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责任的认定原则包括法定主义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原则。
法定主义原则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合法的,只有违法行为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违法行为中,必须具备过错行为,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或过失的,才能够追究其法律责任。
因果关系原则是指追究法律责任必须证明因果关系存在,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总之,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单位必须承担的后果,它具有强制性、个体性、刑事性和民事性的特点。
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是惩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民事责任主要是对违法行为人或违法单位进行赔偿或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在法律领域中,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尽管它们可能看起来相似,但它们在法律体系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之间的区别,以增进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一、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的义务。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违反法律规定,他将因其行为或不作为而被认为是有罪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强调的是违法行为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违法者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对于违法行为,法律责任通常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种形式。
刑事责任是指在刑事法律体系下对违法者进行的惩罚,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公正性。
民事责任则是指违法行为造成损害的一方需要对另一方进行经济赔偿或进行其他法律补偿,以消除违法行为所造成的不公平或不利影响。
二、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指个人或组织有义务或职责依法履行的行为要求。
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或要求。
法律义务强调的是个人或组织在法律体系下的合法性和责任感。
法律义务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遵守法律条文、尊重他人的权益、保护环境、履行合同等。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社会和法律规范下都有一定的法律义务要遵守和履行。
违反法律义务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产生,因此,遵守法律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虽然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都是建立在法律体系下的,但它们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目的不同。
法律责任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以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和谐;而法律义务的目的是确保个人或组织合法、公平地履行其在法律体系下的责任。
第二,性质不同。
法律责任是一种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赔偿或补救的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和制约性;而法律义务是对每个人或组织的合法行为和责任进行规定和要求,具有规范性和引导性。
第三,产生原因不同。
法律责任通常是由于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强调的是对违法行为的后果和法律制裁;而法律义务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进行要求和规范,强调的是合法性和责任感。
举案例分析法律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我国,法律是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
二、案例背景2018年,某市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
经调查,该公司在2017年至2018年间,通过非法渠道购进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并在市场上销售。
这些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在调查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承认了违法行为,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属于违法行为。
在本案中,某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购进假冒伪劣产品,并在市场上销售,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 法律责任的承担(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本案中,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情节严重,应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某公司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本案中,某公司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四、案例分析结论本案中,某公司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应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责任(1)
第二节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一、对委托单位的责任 在习惯法下,举证责任在原告(委托单位
• 即委托单位必须证明其已受到损失以及这种损失 是由注册会计师的过失造成的。
法律责任(1)
第二节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二、对第三者的责任 • 习惯法下:(举证责任在原告——第三者)
法律责任(1)
10.事务所对其分支机构的连带 责任
• 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分支机构作为共同被告 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分支机构的责任部 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责任(1)
11、不得擅自追加被执行人
• 未经审判,法院不得擅自追加事务所为被 执行人
法律责任(1)
第三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二、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
法律责任(1)
第三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一、民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 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三个复函 (三)《证券法》的规定 出具审计报告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 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四)《公司法》的规定 验资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 有过错外,在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披露) • (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
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 (6)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法律责任(1)
过失的认定→承担相应责任
• (1)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第(二)、(三)项的规定; • (2) 注册会计师以低于行业一般成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准执业; • (3)制定的审计计划存在明显疏漏; • (4)未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 (5) 未能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予以证实或者排除错误和舞弊; • (6)未能合理地运用重要性原则; • (7)未采用必要的调查方法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 (8)明知对总体结论有重大影响的特定审计对象缺少判断能力,未能寻
法律责任(1)
三、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 险
• 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而 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极端情况是申请破产。
• 审计失败则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 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 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法律责任(1)
第二节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三、1995年非公开交易证券诉讼改革法案 • 1995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非公开交易证券
诉讼改革法案》 • 原告律师滥用诉讼体系的做法终于被注意,并受
到限制。 • 四、贪污欺诈损害组织法案
法律责任(1)
第二节 国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 五、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1933 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出不少修 订,在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 等方面作出许多新的规定。相关内容包括: (1)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监督 执行公众公司审计职业;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3)加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 (4)强化财务披露义务; (5)加重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法律责任(1)
6.抗辩事由
• 会计师事务所不承担民事责任情形: • (1)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
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 • (2)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
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 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 • (3)已对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迹象提出警告并在审计业务报告 中予以指明; • (4)已经遵照验资程序进行审核并出具报告,但被验资单位 在注册登记后抽逃资金; • (5)为登记时未出资或者未足额出资的出资人出具不实报告, 但出资人在登记后已补足出资。
法律责任(1)
2.不实报告?
• (1)会计师事务所违反:
n ①法律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 n ②执业准则(如:审计准则) n ③诚信公允的原则
• (2)报告存在:
n ①虚假记载 n ②误导性陈述 n ③重大遗漏
法律责任(1)
3.诉讼当事人列置
原告 利害关系人
第三人
被审计单位 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分支机构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2、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管理当局声明书
法律责任(1)
(二)、审计责任
• 审计责任是指CPA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 计报告应负担的责任
• 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或者被审 计单位及审计报告使用者应尽的义务,
• 我国: 对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真实性标准:如实反映审计范围、审计依 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 合法性标准:CPA法和独立审计准则
法律责任(1)
(五)最高院《司法解释》
• 2007年6月11日最高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 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 的若干规定》
法律责任(1)
1.利害关系人
• (1)事务所出具了不实报告; • (2)使用者信赖或者使用; • (3)遭受损失。 • 使用者范围: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
的股票、债券
1.对受益第三者(业务约定书指明的人)的 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普通过失即对第三者负责。 2.对其它第三者的责任 普通过失不负责任,而重大过失和欺诈应负 责。
法律责任(1)
• 成文法下:(举证责任在被告——注册会计师) 1.1933年证券法 原告:公司证券原始购买人。 普通过失即对第三者负责,原告仅需证明其受到 损失,以及会计报表是令人误解的,而不需证明 他依赖了会计报表或注册会计师有过失。 2.1934年证券交易法 原告:买卖公司证券的任何人。 重大过失或欺诈即对第三者负责,原告需证明其 受到损失,且这些损失是由于依赖了这些令人误 解的会计报表。
9.赔偿顺位和最高限额
•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 • (1) 被审计单位赔偿 • (2) 出资人在不实资金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 (2)对被审计单位、出资人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
仍不足以赔偿损失的,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不实 审计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3) 事务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以不实审计金额为限
法律责任(1)
7.减责认定
• 利害关系人明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 为不实报告而仍然使用的,人民法院应当 酌情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赔偿责任。
法律责任(1)
8.无效免责
• 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 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 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
法律责任(1)
求专家意见而直接形成审计结论;(如水产) • (9)错误判断和评价审计证据;(如抽样、资产减值损失) • (10)其他违反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的行为。
法律责任(1)
补充资料
• 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 • (二)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
的; (三)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 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 事项作出正确表述的。
出资人
被告
法律责任(1)
4.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分配
• (1)过错推定原则 • (2)举证责任倒置模式
法律责任(1)
5.侵权责任四要件
• (1) 四要件说 违法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n 存在不实报告 n 注册会计师过错 n 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 n 事务所的过错与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失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责任(1)
法律责任(1)
对审计责任的正确理解
• CPA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严重失实的 错报或漏报负有查出的审计责任
• 注册会计师只能合理确信会计报表的可靠 程度
• 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如发现了 错误和舞弊,应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并 考虑对会计报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法律责任(1)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区别
• 注册会计师
n 警告、暂停执业、吊销证书
• 会计师事务所
n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经营、撤销
法律责任(1)
第四节 避免法律诉讼
一、CPA减少过失和防止欺诈 1、增强独立性 2、保持职业谨慎 3、强化执业监督
法律责任(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4
• 理论上,有审计风险时,且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就 会造成审计失败。
法律责任(1)
四、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认定
• (一)违约 • (二)过失
n 普通过失 n 重大过失 n 共同过失
• (三)欺诈与推定欺诈
• 重大过失往往推定为“欺诈
法律责任(1)
五、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一 )会计责任 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编制的会计报表 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 (2)故意与过失区分决定连带责任和过失责任
法律责任(1)
故意的认定→承担连带责任
•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 (2)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
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 (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
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 • (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
法律责任(1)
2020/11/24
法律责任(1)
第一节 概述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表现形式 • 1、诉讼爆炸 • 2、保险危机 • 保护消费者利益兴起(深口袋理论) • 审计保险论(风险社会化) • 注册会计师业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