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相对密度试验

合集下载

施工放样报验单

施工放样报验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是2010年11月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编。

内容简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为了适应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贯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等水利行业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及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而编写,内容包括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法人、设代机构、监理机构、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

图书目录:前言一、项目法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JG01进场通知JG02业务联系单JG03移交单JG04建设管理通知JG05会议纪要JG06项目部报告JG07建设管理月报JG07附表1完成工程量月统计表JG07附表2工程施工质检月报表JG07附表3工程变更月统计表JG08建设管理周报JG08附表1完成工程量周统计表JG08附表2工程施工质检周报表JG08附表3工程变更周统计表JG09建设管理巡视记录JG10建设管理查阅记录JG11项目法人项目部建设管理瞌JG12项目法人建设管理瞄JG13工程量计算书JG14设计变更、新增项目工程量申报表JG15设计变更、新增项目单价申报表JG16工程量结算书JG17施工方法及工艺过程JG18图纸、资料登记表JG19文件批阅单JG20文、函、表处理单JG21工程量审定会签单JG22文件传阅单JG23质量巡查通知单JG24现场监理人员月考勤表JG25现场设代人员月考勤表JG26工程进度结算付款汇总表JG27工程进度结算报表JG28建安工程进度结算审核表JG29建安工程进度结算表JG30工程量结算表JG31材料供应结算单JG32——年一月材料计划申请单JG33来往文件、信函登记表JG34发文登记表二、设代机构现场服务工作常用表格SD01业务联系单SD02设代人员登记表SD03图纸、资料登记表SD04业务联系单登记表SD05设代资料发放登记表SD06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参验单SD07设计更改通知单SD08电话或会谈记录表SD09顾客财产登记表SD10顾客财产丢失、损坏、变化情况登记表SD11设计更改通知单登记表SD12来往文件、信函登记表三、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常用表格CB01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CB02施工进度计划申报表CB03施工图用图计划报告CB04资金流计划申报表CB05施工分包申请表CB06现场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报审表CB07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单CB08施工设备进场报验单CB09工程预付款申报表CB10工程材料、设备预付款报审表CB11施工放样报验单CB12联合测量通知单CB13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CB14合同项目开工申请表CB15分部工程开工申请表CB16设备采购计划申报表CB17混凝土浇筑开仓报审表CB18单元工程(工序)施工质量报验单CB19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措施报审表CB20事故报告单CB21暂停施工申请报告CB22复工申请表CB23变更申请报告CB24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申报表CB25延长工期申报表CB26变更项目价格申报表CB27索赔意向通知CB28索赔申请报告CB29工程计量报验单CB30计日工工程量签证单CB31工程价款月支付申请书(年月)CB31附表1工程价款月支付汇总表CB31附表2已完工程量汇总表CB31附表3合同单价项目月支付明细表CB31附表4合同合价项目月支付明细表CB31附表5合同新增项目月支付明细表CB31附表6计日工项目月支付明细表CB31附表6.1计日工工程量月汇总表CB31附表7索赔项目价款月支付汇总表CB32施工月报(年月)CB32附表1材料使用情况月报表CB32附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月报表CB32附表3现场施工人员情况月报表CB32附表4施工质量检验月汇总表CB32附表5工程事故月报表CB32附表6完成工程量月汇总表CB32附表7施工实际进度月报表(年月)CB33验收申请报告CB34报告单CB35回复单CB36完工/最终付款申请表CB37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申报表四、监理机构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JL01进场通知JL02合同项目开工令JL03分部工程开工通知Ⅱ04工程预付款付款证书JL05批复表JL06监理通知JL07监理报告JL08计日工工作通知JL09工程现场书面指示JL10警告通知JL11整改通知JL12新增或紧急工程通知JL13变更指示JL14变更项目价格审核表JL1 5变更项目价格签认单JL16变更通知JL17暂停施工通知JL1 8复工通知JL19费用索赔审核表JL20费用索赔签认单JL21工程价款月付款证书JL21附表1月支付审核汇总表JL22合同解除后付款证书JL23完工/最终付款证书JL24工程移交通知JL25工程移交证书JL26保留金付款证书JL27保修责任终止证书JL28设计文件签收表JL29施工设计图纸核查意见单JL30施工设计图纸签发表JL31工程项目划分报审表JL32监理月报(年月)JL32附表1完成工程量月统计表JL32附表2监理抽检情况月汇总表JL32附表3工程变更月报表JL32附表4工程质量评定月报表JL32附表5承包人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考勤表JL33监理抽检取样样品月登记表(年月)JL34监理抽检试验登记表JL35旁站监理值班记录JL36监理巡视记录JL37监理日记JL38监理日志JL39监理机构内部会签单JL40监理发文登记表JL41监理收文登记表JL42会议纪要JL43监理机构联系单JL44监理机构备忘录JL45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通知单JL46检测委托书JL47压实度跟踪检测表(环刀法)JL48相对密度跟踪检测表(灌砂法)JL49干密度跟踪检测表(环刀法)JL50干密度跟踪检测表(灌砂法)JL5 1监理费进度付款申报表五、检测单位质量反馈工作常用表格JCO1击实试验报告JC01附表1击实试验记录JC02细粒土原位压实度试验报告JC02附表1细粒土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酒精燃烧法)JC02附表2细粒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JC03砾类填土原位相对密度试验报告JC03附表1砾类填土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JC03附表2砾类填土含水率试验记录(比重法)JC03附表3砾类填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砂法,不用套环)JC03附表4砾类填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JC03附表5砾类填土相对密度试验记录JC04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报告JC04附表1粗颗粒土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JC04附表2粗颗粒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砂法,不用套环)JC04附表3粗颗粒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JC04附表4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记录JC05细粒土体(砾类填土)原位干密度试验报告JC05附表1细粒土体(砾类填土)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JC05附表2细粒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JC05附表3砾类填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砂法,不用套环)JC05附表4砾类填土原位密度试验记录(灌水法)JC06土工试验报告(粗粒土)JC06附表1颗粒大小分析曲线JC07土工试验报告(细粒土)JC08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记录JC09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记录JC10粉煤灰检测报告JC11钢筋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测报告JC12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接头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检测报告JC1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报告JC14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报告JC15混凝土粗骨料全项检测报告JC16混凝土粗骨料常规检测报告JC17混凝土细骨料全项检测报告JC18混凝土细骨料常规检测报告JC19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检测报告JC20水泥进场检测报告JC21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JC22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逐级加压法)JC23土工织物检测报告JC24聚乙烯土工膜检测报告JC25非织造复合土工膜检测报告JC26橡胶止水带检测报告JC27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报告JC28水溶盐、有机质检测报告JC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JC30普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整通知单。

深水坑回填施工方案-含报价

深水坑回填施工方案-含报价

XXXX排水工程深水坑回填施工方案(初稿)编制:审核:审批:2014年01月06日目录1.工程概况------------------------------------------------------------------ 1 1.1地理位置 -------------------------------------------------------------- 1 1.2概况简述 -------------------------------------------------------------- 11.3编制依据 -------------------------------------------------------------- 32.主要工程数量-------------------------------------------------------------- 3 2.1占地面积 -------------------------------------------------------------- 3 2.2大坑占道路及地块面积 -------------------------------------------------- 32.3主要工程数量 ---------------------------------------------------------- 53.拆房土(山皮土)回填施工-------------------------------------------------- 7 3.1工艺原理及特点-------------------------------------------------------- 7 3.2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7 3.3质量控制 -------------------------------------------------------------- 93.4钢塑土工格栅铺设方法 -------------------------------------------------- 94.抛石挤淤施工-------------------------------------------------------------- 9 4.1工艺原理 -------------------------------------------------------------- 9 4.2工艺特点 ------------------------------------------------------------- 10 4.3施工方法 ------------------------------------------------------------- 10 4.4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 10 4.5劳动力组织 ----------------------------------------------------------- 11 4.6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 114.7质量保证控制 --------------------------------------------------------- 125. 碎石垫层施工------------------------------------------------------------ 12 5.1工艺流程 ------------------------------------------------------------- 125.2施工方法 ------------------------------------------------------------- 126、高填方素土分层回填------------------------------------------------------ 12 6.1工艺原理 ------------------------------------------------------------- 12 6.2工艺特点 ------------------------------------------------------------- 13 6.3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 --------------------------------------------------- 13 6.4冲击碾压 ------------------------------------------------------------- 15 6.5操作要点 ------------------------------------------------------------- 15深水坑回填施工方案(初稿)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本工程主要是对四个深水坑进行回填。

相对密度仪校验方法

相对密度仪校验方法

相对密度仪方法管理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相对密度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仪器标准尺寸及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二、检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锥底直径。

2.1.2 锥的质量。

2.1.3 落高。

2.1.4 试筒尺寸。

2.2 校验用器具2.2.1 钢直尺:量程300㎜,分度值1㎜。

2.2.2 游标卡尺:量程200㎜,分度值0.02。

2.2.3 天平:称量2000g,感量2g。

三、检验方法3.1 锤底直径,用游标卡尺在锤底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3.2 锤质量:用天平称量。

3.3 试筒尺寸,用游标卡尺在试筒平面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内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内径测值;在其侧两处测量高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试筒高度测值。

四、检验结果处理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检验周期、记录与证书检验周期为24个月。

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

检验证明书格式见附录I。

相对密度仪校验记录仪器编号:水泥沸煮箱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水泥沸煮箱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1.1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1.2 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

1.3 程序控制器控制时间为:加热至沸腾时间30±5min;维持沸腾时间180±5min。

1.4 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2.1 校验项目2.1.1 外观。

2.1.2 漏电校验。

2.1.3 程序控制器时间校验。

2.2 校验用器具2.2.1 电子记时表。

2.2.2标准温度计。

2.2.3 电笔。

三、校验方法3.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有无漏水现象。

3.2 沸煮箱、程控器有无漏电现象:采用电笔测试。

3.3 程控器控制时间:采用温度计测温,记时表记时,准确测出加热至沸腾时间和维持沸腾时间。

四、校验结果处理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校验周期为12个月。

相对密度的测定

相对密度的测定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样品中氢原子核的密度,从而 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度。
输入 标题
步骤
将样品放入核磁共振波谱仪中,通过测量样品中氢原 子核的共振频率和幅度,结合已知的水分子中氢原子 核的密度,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度。
原理
计算公式
适用于测量液体的相对密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 度,但设备成本较高。
应用范围
相对密度(ρ) = (样品在空气 中的重量 - 样品在水中所受的 浮力) / (容器的体积 × 水的密 度)
适用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相对 密度,操作简便,但精度较低 。
气相色谱法
原理
步骤
计算公式
应用范围
利用不同物质在谱柱上的 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使不 同物质在色谱柱上分离,通 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浓度 ,从而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
原理
比重瓶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液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 重量来计算相对密度的方法。比重瓶是一个精确的测量工 具,其内部容积是恒定的。
计算公式
相对密度(ρ) = W1 / W2
步骤
将液体样品倒入比重瓶中,称量其在空气中的重量(W1), 然后将比重瓶放入已知密度的水中,再次称量其在水中的重 量(W2)。
应用范围
适用于测量液体的相对密度,精度高,但操作较为繁琐。
浮力法
原理
步骤
计算公式
应用范围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 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 液体的重量。通过测量物体在 液体中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相对密度。
将待测样品放入一个已知密度 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已 知密度的水中,通过测量样品 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结合容器 和水的密度,计算出样品的相 对密度。
03

草甘膦(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草甘膦(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草甘膦(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草甘膦商品名:镇草宁;膦酸甘氨酸;甘氨磷;农达;膦甘酸;草甘宁;时拔克;Round-UP;MON 0459;MON 0468;MON 0573;MON 1139;MON 2139;Spark英文名:Glyphosate 标识化学名:N-(膦酸基甲基)甘氨酸,N-(Phosphonom-ethyl)glycine分子式:CHNOP385 分子量:169.1 UN No.2588、2902、2903、3021危规号:61904、61905性状:纯品为不挥发性白色固体。

理溶解性:微溶于水。

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化熔点(?): 沸点(?): 假相对密度:0.5 性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 质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燃闪点(?): 聚合危害: 烧爆炸下限(,): 稳定性: 爆炸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危引燃温度(?): 禁忌物: 险危险特性: 低毒除草剂。

性灭火方法: 用干粉、泡沫、砂土灭火。

用农用除草剂。

途危低毒除草剂。

原粉大鼠口径LD:4300mg/kg ;兔经皮LD,5000mg/kg 。

对兔眼睛和皮肤5050险有轻度刺激作用。

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

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特癌作用。

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

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

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性急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

皮肤污染立即更换衣服,用肥皂和水清洗,并送医院救抢救。

防护泄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

被污染地面撒些石灰,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漏水系统。

处理包装标志:毒害品。

乳油增加副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液体用铁桶或玻璃瓶外钙塑箱(纸箱或木箱)内衬瓦楞纸,固体用编织袋装。

贮储运条件:现场不得吸烟、喝水、进食。

不能与粮食、食品、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

煤的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的测定密度是煤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凡涉及煤的体积和质量关系的各种工作,都需要用煤的密度,如:煤的真相对密度用于煤的可选性判定、选煤厂涉及、制样、煤质研究及煤的结构计算,视相对密度用于计算煤的储量等。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通常采用密度瓶法和转换法。

密度瓶法近似地测出煤的真相对密度,其方法简单。

下面介绍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

本实验根据GB/T 217 —2008制定。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密度瓶法测定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方法要点,熟悉测定步骤。

2. 实验原理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排除所吸附的气体。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出与煤同样体积(不包裹任何裂隙、毛细孔的体积)的纯水的质量,并计算出煤的真相对密度。

3•仪器设备和试剂(1 )分析天平:感量0 • 00lg。

(2)水浴。

(3)恒温水浴器:控温范围10〜35C,控温精度士0.5 C。

(4 )密度瓶:容量为50mL,带有磨口毛细管塞。

(5 )带刻度移液管:10mL。

(6)温度计:量程0〜50C,分度值02C。

(7)十二烷基硫酸钠:C j2H25NaO4S,化学纯,配成2%的水溶液。

4.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粒度小于0.2 mm的空气干燥煤样2g (称准到0.0002g ),通过无颈小漏斗全部移入密度瓶中。

(2)用移液管向密度瓶中注入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3mL,并将瓶颈上附着的煤粒冲入瓶中,轻轻转动密度瓶,放置15min使煤样浸透,然后沿瓶壁加入约25ml蒸馏水。

(3)将密度瓶移到沸水浴中加热20min,以排除吸附的气体。

(4)取出密度瓶,加入新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水面低于瓶口约10 mm处并冷至室温。

然后于(20±0.5) C的保温器中,恒温1h。

如没有恒温水槽,可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并记录室温。

(5)用吸管沿瓶颈滴加新煮沸过的并冷却到20 C或室温的蒸馏水(注意应与测定温度一直)至瓶口,盖上瓶塞,使过剩的水从瓶塞上的毛细管溢出。

0052相对密度测定法操作规程

0052相对密度测定法操作规程

贵州明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GMP文件目的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

范围标准适用于浸膏的测定。

责任人QC负责人、化验员。

内容1定义: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2测定方法: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2.1比重瓶法:2.1.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和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水重量2.1.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必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速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2.1.1法依法测定,即得。

2.2韦氏比重秤法: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到20℃(或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聚山梨酯80检验操作规程

聚山梨酯80检验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1、名称:聚山梨酯80Jushanlizhi 80Polysorbate 80本品为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2、代号或编号:F—054、操作方法:4.1性状4.1.1性状4.1.1.1仪器、设备:试管。

4.1.1.2操作步骤:取样品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是否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黏稠液体;闻之,是否微有特臭,尝之味微苦、略涩,用手直接接触样品是否有温热感。

取样品适量于烧杯中,分别加水、乙醇、甲醇、醋酸乙酯、矿物油搅拌,观察互溶状态。

4.1.2相对密度4.1.2.1仪器、设备:韦氏比重秤、温度计。

4.1.2.2操作步骤: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试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4.1.3黏度4.1.3.1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温度计、秒表、平氏黏度计。

4.1.3.2操作步骤:取毛细管内径为3.4~4.2mm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样品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样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粘附于管外的样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样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样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

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另取一份样品同样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

jtg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est Methods of Aggregate for High ωay EngineeringJTG E42—2005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2005年08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北京ww w .bz fx w .co m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第3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公告现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同时废止。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

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规程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〇〇五年三月三日ww w.bz fx w .co m前 言原《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是在199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GB国标

GB国标

树脂GB/T 7193. 1—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测定方法GB/T 7193.2—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羟值测定方法GB/T 7193.3—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固体含量测定方法GB/T 7193.4—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80℃下反应活性测定方法GB/T 7193.5—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80℃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7193.6—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25℃凝胶时间测定方法GB/T 7194—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浇铸体耐碱性测定方法GB/T 8238—1987不饱和聚酯树脂液体和浇铸体折光率的测定玻璃钢产品GB 1446一83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 1447—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54—1999 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448—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09—2006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 144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 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GB 1453—87 非金属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3—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 1454—88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法GB/T 1454—2005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法GB 1455—88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5—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GB 1456—88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6—2005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 1457—88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试验方法GB/T 1457—2005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 1458—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GB 1461—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GB 1462-88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 1463—88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 1464—87 非金属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GB/T 1464—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GB/T 2567—1995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2568—1995 树脂浇铸体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2569—1995 树脂浇铸体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0—1995 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1—1995 树脂浇铸体冲击试验方法GB 2572—81 玻璃钢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GB 2573—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 2574—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GB 2575—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GB 2576-89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 2577—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2578—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GB 2578—19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GB 3139—82 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T 3140—199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GB/T 3140—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GB 3355—82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T 3355—200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 3362—82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检验方法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检验方法GB 3363—82 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364—82 碳纤维直径和当量直径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365—82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显微镜法卜GB/T 3366—1996 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GB 3854—83 纤维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 3854—2005 纤维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 3855—83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3855—2005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3856—83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相对密度测定法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相对密度测定法

3. 计算
相对密度= 比重瓶中煎膏的重量
同体积水的重量
= W1 - W1 × f
W2 - W1 × f
式中,W1为比重瓶内供试品稀释液的重量(g); W2为比重瓶内水的重量(g);
f = m2 - m1 m2
m2-m1为加入供试品中的水重量; m2为供试品与加入其中水的总重量; m1为供试品的重量。
4.注意事项 供试品及水装瓶时,应小心沿壁倒入比重瓶内,避免产生气泡;
如有气泡,应稍放置待气泡消失后再调温称重。 当环境温度高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时,必须设法调节
环境温度至略低于规定的温度。
5.应用实例 ➢ 银黄口服液相对密度的测定 ➢ 益母草膏相对密度的测定
01
目录
01
水分测定法
02
三、方法二:比重瓶法(2)
1. 仪器与试剂 比重瓶、分析天平、温度计等。 2. 操作方法 (1)比重瓶重量的称定:洗净、干燥、精密称定重量, 精确至0.001g。
比重瓶2
(2)供试品重量的测定: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后,插入中0℃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 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 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方 法一,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5. 记录与计算
当左右两臂平衡时,可照此例读取测定数值: 1号游码(重量比为1)在刻度8处 0.1号游码(重量比为0.1)在刻度7 0.01号游码(重量比为0.01)在刻度9 0.001号游码(重量比为0.001)在刻度3 则该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为0.8793
6. 结果判断 测定结果在药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则符合规定。

路基试验检测

路基试验检测

三、路基填筑过程中试验控制
路基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 响因素较多,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不同 路基,不同填料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 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 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 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在填筑过程中注意气象形势预报,以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 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在摊铺整平过程中,根据混合料含水情 况,配备洒水车随时补充洒水,将施工含水率调整至适宜范围时, 再进行碾压。填筑试验前,由现场技术员及施工负责人对推土机、 平地机和压路机司机及调度进行技术交底,以确保各工作程序严格 按照试验方案执行。 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坚持为施工生产服务的方向,深入施工现场, 坚持标准和原则,努力搞好施工过程控制。
路基检测的目的:为加强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检测保证路基具有规 范规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
一、路基检测重要性及目的
本工程由新建天门至仙桃铁路和新建潜江铁路支线两大部分组成。 (1)新建天门至仙桃铁路 天门至仙桃铁路自长荆线天门站西端引出,沿李场镇东侧向南跨107省道、武荆高速公 路,于张家湖与石家湖间设预留九真站。线路出九真站继续向南偏西跨汉北河、杨林 河、东风支渠、天门河、106省道,在天门市东南8公里、天仙一级公路侧设天门东站。 然后沿沉湖农场北侧折向东,于汉川市福星工业园西3公里设沉湖站。向南跨孝仙嘉高 速公路天仙公路连接线、下穿汉宜铁路,折向东于仙桃市以东北4公里处跨越汉江后, 继续跨越孝仙嘉高速公路、318国道后至仙桃市东北8公里、沿杜家台分洪道北侧设仙 桃东站。正线长度83.549km。 另新建长荆铁路与本线的下行联络线1.318千米,及长荆铁路预留曹武站开站。 全线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征地5749.53万亩;拆迁房屋10万平方米;路基土石方,总填 挖方量655.18万断面方;特大桥8座共24190延长米,大中桥7座共1188延长米;轨道工 程正线85.91铺轨公里,站线22.33铺轨公里;铺道岔61组;道砟30.9万立方米;新建车 站三座;生产及生活房屋3.0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房屋2.65万平方米,生活房屋0.4平 方米)。

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相对密度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相对密度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三)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2.方法说明
(1)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待测样液温度应为20℃。在测定密度的同时应测量试液 的温度,且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温度恒定。若不是20℃,可查表校正相对密度的读数。
(2)测定时应将量筒置于水平桌面上,密度计不得接触量筒的器壁和底部,待测液 中不得有气泡。
(3)读数时应以密度计与液体形成的弯月面的下缘最低点为准。若颜色较深,不易 看清弯月面下缘,则以弯月面两侧最高点为准。
(三)测定方法 1.密度瓶法 (2)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洗净、干燥密度瓶的质量。先装满纯水,密塞, 密度瓶
浸入20℃的恒温水浴中,放置0.5小时,用滤纸条擦干瓶外壁,加盖后称重, 得空瓶与纯水的质量;然后将水全部倾出,装满样液后,密塞,按上法操作,称 取空瓶和样液的质量,计算 (1)水和样液应完全装满密度瓶不得留有气泡,多余液体可从瓶塞顶部小孔 溢出,用滤纸吸去。 (2)在达到恒温后取拿密度瓶时,不得用手接触密度瓶的球部,以免受热使 液体流出,最好用工具夹取。 (3)水浴中的水必须清洁无油污,避免污染密度瓶外壁。 (4)天平室温度不得高于20℃,否则瓶中的液体会膨胀溢出。
(一)概述 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以d表示。
通常应在d的右下角标明水的温度,右上角标明待测物的温度。
表示某液体在20℃时对4℃水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 我国规定液态食品密度测定时的标准温度为20℃,所以食品理化检验中相对密度 通常是指20℃时,某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20℃纯水质量的比值,以d表示。
(三)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1.原理 比重计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液体倒入一个较高的容器,再将比重计 放入液体中。比重计下沉到一定高度后呈漂浮状态。此时液面的位置在玻璃 管上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该液体的密度。测得试样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即为相对 密度。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est Methods of Aggregate for Highωay EngineeringJTG E42—2005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5年08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第3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公告现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同时废止。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

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规程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〇〇五年三月三日前言原《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是在199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05危险化学品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理化特性表MSDS

05危险化学品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理化特性表MSDS
储运包装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熔点(℃):-73.5 沸点(℃):126.1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4.1
饱和蒸气压(kpa):2(25℃)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3463.5临界温度(℃):305.9
临界压力(Mpa):/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最小点火能(mJ):0.46
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理化特性表


中文名: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
英文名:Butyl acetate; Butyl ethanoate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116.16
CAS号:123-86-4
化学类别:羧酸酯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规号:32130
UN编号:1123




性状与用途: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味;易挥发;用作溶剂、医药、染料中间体等主要原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4
8
数据计算与分析
这里提两个问题供思考 1. 最松散及最紧密状态体积如何读取? 2. 砂性土样的比重数值如何选用?
2020/10/14
9
实验结论
请你把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的看法,或你对实验结果的有关意见作为实 验感受记录下来。
2020/10/14
10
备注和说明
2020/10/14
样缓慢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和锥形塞,用砂
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测试样体积;
(3)用手掌或橡皮板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并缓慢地转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
数次,测计试样在量筒内所占体积的最大值;
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较大体积值,计算最小干密度
最小干密度的计算
最大孔隙比的计算
积不变为止。如此重复第二、三层。
取下护筒,刮平试样,称圆筒和试样总质量,算出试样质量,计算最大
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的计算
最小孔隙比的计算
d max
md Vd
em in
wGS d min
1
说明:请你明白计算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
2020/10/14
6
实验步骤
相对密度的计算
Dr
emax e0 emax emin
2020/10/14
4
实验步骤
最大孔隙比试验
(1) 将锥形塞杆自长颈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底堵住漏斗管口,一并
放入1000ml的量筒内,使其下端与量筒底接触;
(2) 称取烘干的代表性试样700g,均匀缓慢地倒入漏斗中,将漏斗和锥形塞杆
同时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1~2cm,使试
d m in
md Vd
emax
wGS d min
说明:请你明白计算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
2020/10/14
5
实验步骤
最小孔隙比试验
取代表性试样2000g,拌匀后分三次倒入金属圆筒进行振击,每层试样为
圆筒容积的1/3,试样倒入圆筒后用针对叉以每分钟往返150~200次的速度敲
打圆筒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锤锤击试样,每分钟30~60次,直至试样体
2020/10/14
2
实验用仪器及材料
相对密度仪 :手动式; 天平:称量2000g,感量1g; 烧杯:500ml; 量筒:1000ml; 筛:按土样粒径要求选用; 砂土试样:具有代表性 ; 其他:钢尺等。
2020/10/14
3
实验方法
相对密度仪法 说明:砂土的极限密度相应于两种极端的堆积状态,最松散和最紧密状 态。最大密度对应于最小孔隙率;最小密度对应于最大孔隙率。对砂土来 说,空隙比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砂土的密实程度,如果考虑到砂土的颗粒级 配,考虑到土有不均匀性,则空隙比相同的两种砂土混合料,其密度度就 有可能是不一样。工程上为了能更好的反映粗粒土的密实状态,将现场土 样的孔隙比与该土能达到的最密时的孔隙比和最松散时的孔隙比相对比的 办法,来表示现场土样的孔隙比时土的密实程度,该指标就是相对密度。 对细粒土,由于在实验室无法测定最大和最小孔隙比,所以只能根据其现 场孔隙比和干密度来判定其密实度。
相对密度试验
specific gravity of solid particles test
2020/10/14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目的
测定天然土体的相对密度 ; 说明:相对密度是无凝聚粗粒土紧密程度的指标。砂土的紧密程度不能 仅从它的孔隙比的大小来衡量,对于颗粒级配、形状及不均匀系数不同的 两种砂土,即使孔隙比完全相同,其紧密程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别。当然, 松紧程度相同的两种砂土,孔隙比可能相差悬殊。发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不同的砂土,在各自最紧和最松状态下的最大和最小孔隙比不同,因 此,需要根据砂土的孔隙比与极限孔隙比的相对关系来表示。相对密度试 验中的三个参数,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及天然干密度对相对密度值均 很敏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完善方法,天然孔隙比的测定也存在不少缺 点。

Dr
d max( d d min ) d ( d max d min )
说明:请你明白计算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
2020/10/14
7
数据记录
原始数据记录纸统一采用规定的实验报告纸; 原始数据纸上应该体现以下内容: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人姓名、实验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最重要的一条是实验原始数据应有对应的表明数据代 表的含义的项目名称。
11
附图
附件
2020/10/14
12
附表
附件
2020/10/14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