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诗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竹里绾》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苏轼赞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
2.创作背景: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3.作品鉴赏: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内心的淡定(三个动作“独坐”、“弹琴”、“长啸”)与自然的幽静(“幽篁”)融合在一起,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彻底放松。(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虽然人不知,但是不孤独,因为自己内心澄静,可在幽林独坐,弹琴,长啸,又有明月相伴,充分感受着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4. 作品主旨:此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画面,写出了隐者的闲适生活以
及美好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态,表现出清幽、高雅的绝俗境界。
5.重点探究:
(1)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捕鱼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格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这首诗中“独”字好在哪里?
二、《竹里绾》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2.创作背景:是李白客居洛阳,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此作诗。
3.作品鉴赏: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飞”“散”“满”三个动词环环相扣,写出悠扬的乘着春风传遍全城的景象,突出了笛声的嘹亮悠扬、衬托了夜的宁静。“满”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愁。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既指汉代乐府古曲《折杨柳》,同时“柳”
和留是谐音,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从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何人”由己及人,想到同样身处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4.作品主旨:诗歌叙述了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的经历,抒发诗人由此勾起的无尽乡思。
5.重点探究: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对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三、《逢入京使》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岑参,唐朝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
2.创作背景:是作者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入京使”,即回京城长安的使者,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的即时之作。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
3.作品鉴赏: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路漫漫”是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自己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见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龙钟”(淋漓沾湿的意思)“泪不干”有夸张的意味,都形象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强调了自己思忆亲人的深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捎口信)报平安: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乡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4.作品主旨:诗歌抓住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泪雨滂沱,托人“传语”的生活片段,表现了诗人欲建功立业、乐观豁达的豪迈胸襟,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5.重点探究: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晚春》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创作背景:是写暮春景色的七绝,融景与理为一炉。
3.作品鉴赏:
(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描写“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实则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避短用长,争鸣争放,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4.作品主旨:诗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在得知春将归去时,各呈姿色,争芳斗艳的景象,表达诗人惜春的情感,也蕴含着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之意。
5.重点探究:
(1)请说出“白板红紫斗芳菲”中“斗”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五、《登幽州台歌》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2.创作背景: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陈子昂屡次向建安王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登上幽州台写下此诗。
3.作品鉴赏: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人”:古代的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俯仰古今,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作品主旨:诗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古吊今所引起的感慨,直抒胸臆,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5.重点探究: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什么人?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六、《望岳》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诗歌被公认为“诗史”,早期诗歌《望岳》,安史之乱后诗歌代表《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新安里》、《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作品鉴赏:
整体把握:一个“望”字贯穿全篇,从远望、近望到细望,从“望岳”到“岳”望,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1)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