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空间划设计方法研究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750f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4.png)
滨⽔空间规划设计⽅法滨⽔空间划设计⽅法研究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1.2研究范围2.国内外滨⽔空间设计研究2.1国内滨⽔空间探究2.2国外滨⽔空间探究2.3⼩结3.滨⽔空间形态设计要素3.1空间形态3.2⽔体尺度3.3其他物质影响3.4⼩结4.规划⽅法探讨4.1.不同⽤地类型与滨⽔空间设计研究4.2不同开发形式与滨⽔空间的研究4.3⽣态保护与景观处理4.4⼩结5.结论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城市滨⽔地区是城市中⼀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体的部分。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根据毗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
城市滨⽔区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域相连的⼀定区域的称”,⼀般由⽔域、⽔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美国学者安妮·布⾥恩和迪克.⾥贝根据⽤地性质的不同,将城市滨⽔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业港⼝设施六⼤类。
另外,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分,有旧⼯业区改建的滨⽔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区、与市中⼼相连的多功能滨⽔区、旅游休憩的滨⽔区、新开发的滨⽔区、⽣态保护的滨⽔区等。
1.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以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的理解和范围的确定后明确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滨⽔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法的浅析,具体以多伦多中央滨⽔区公共空间设计⽅案案例分析,对⽐总结出国内外优缺点,并归纳总结出城市滨⽔空间可借鉴的设计⼿法和规划思想。
在滨⽔空间形态要素研究⽅⾯,把握空间形态、⽔体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联系景观环境、建筑体量、滨⽔界⾯、场地特征。
总结以上的内容,深⼊对不同⽤地类型的滨⽔空间设计⽅法研究。
包括滨⽔商业空间、滨⽔居住空间、滨⽔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态保护与景观处理,研究滨⽔景观设计。
城市组团间滨水地段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组团间滨水地段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d020ddb14e852458fb570e.png)
1 ・ 6
2 2 1 年2 0 月
山 西 建 筑
提升城 区综合实力。
1 现状 分析
. “ 坑 E片区处在端州 区与鼎 湖 区两 个城市 组团交 界 的挟长 地 4 2 理 念的解 析与 空 间演绎 :分子 结构 +带形城 市” l 1 分子结构。分子具有 “ ) 非同质性 ” 穿透 和“ 同质 性” 透的 渗 带, 南北两侧均有 山体 、 东南侧紧邻 西江 ,两 山夹川 ” “ 的山水城 市
收稿 日期 :0 11 .8 2 1 .2 O
作者简介: 吴 崔
欣(90 ) 女, 18- , 硕士, 助教, 西北大学城 市与环境 学院, 陕西 西安 702 117 鹏(9 1 ) 男, 18一 , 讲师,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0 2 117
第3 8卷 第 5期
・
Ap ia in fur n o ph l g n bl c sg pl to o ba m r o o y i o k de i n c
YE i e NQ・i l
Ab ta t hsp p rb e yd srb sted f io f r h lg n ra rh lg h oy,su istea piain o ra rh lg sr c :T i a e r f e c e h ei t no p oo ya d ub nmo oo te r tde p l t fub n mo oo yi il i ni mo p y h c o p n bo kd sg lc e in,a ds o eg iigf mea dd sg rc d r f r a rh lg o lc ei ,S st aa tetec niut d cn n h wst udn a n einp o e ueo b nmop ooyfrbo kd sg h r u n Oa g rn e o t i a o — ou h n yn
岭南滨水绿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肇庆九亩塘景观改造项目为例
![岭南滨水绿地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以肇庆九亩塘景观改造项目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b9a7db195f312b3169a5b6.png)
以肇庆九亩塘景观 改造项 目为例 郭秀玲 L , 崔铁成
( 1 . 广州普邦 园林股份有 限公 司 , 广 东 广州
5 1 0 6 0 0 ; 2 . 肇庆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广东 肇『 大 5 2 6 0 6 1 )
摘
要: 通 过对 岭 南 滨 水 绿 地 空 间 的 研 究 , 对 滨 水 绿 地 设 计 进 行 了总 结 , 指 出岭 南 滨 水 绿 地 空 间设 计 应 注 意 结
第5 期
郭秀玲等 : 岭南滨水绿地空问规划设计研究
5 3
闲广场具有供游人休憩 、 交流及穿越的功能 , 大乔木或树阵的配置会根据人流密度 问题进行调整 , 疏密有 致; 树阵设计要多考虑工整对称 ; 灌木和地被的搭配应 以更轻松的形式表现 , 如孤植点缀或基数散落 , 灌木 和地被 的搭配要适当增量、 有聚有散. 亲水平 台则讲究意境深远 、 空 间雅致 , 如水体与驳岸为 自然式过渡 , 需 要考虑配置相关的植物用于软化驳岸线 , 适 当置石 以起到点缀作用. 景石边缘可用鸢尾柔化 ; 水 中可种植少
2 案例分析
2 . 1 场 地保护 区的山脚下 , 南距 鼎湖区政府几 十米. 其西面有鼎湖 区的一个儿童公 园和鼎湖度假邮 , 池塘 以大面积的水体为主 ; 西北 面有铁路与小型交通干道各 1 条, 而且 2 条道路相隔 很近 , 铁路噪音较大 ; 东面 、 南面、 东北面以居住区为
传统岭南 园林设计中较为常见 , 当今园林景观的设计则更侧重于功能性和生态性的结合 , 这一点存滨水绿
地空 问设计 中得 到 了突 出体现 .
1 空 间
1 . 1 岭南 滨水绿 地 空 间的特点
岭 南地 处 I = { 1 I 圈最 南 端 , 具 有热 带 和 亚 热带 季 风海 洋 性气 候 特 点 , 夏 长冬 短 , 广东 省 年 平 均气 温 为 1 8 ~ 2 4℃. 良好 的 自然气 候 让岭 南 地 区植 物 四季 常青 、 种类 丰 富 , 这为 植物 景 观类 型 的多样 化 提 供 了可 能性 , 但 滨水 空 问也 因此 面临夏季 潮 湿 闷热 、 雨 量过 大等 问题 . 在做此 类 绿地 设计 时 应充 分 考虑 岭南 的气候 特点 , 在 考虑 生 态效益 和 景 观效果 的 同时 , 对 种植 密 度也 要予 以充 分考 虑 . 例如 : 生长 较快 速 的藤 本 类植 物 的种植 密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59fd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2.png)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摘要:滨水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景观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城市中水与陆域相连接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调节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滨水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
因此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前来,成为了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
滨水区由水域和陆地组成,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地带,同时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城市滨水空间涵义、类别及特征1.1城市滨水空间的涵义城市滨水区连接着土地和水,滨水空间的范围一般是在200~300m。
滨水空间要求水与土地之间保持1~2km的距离,步行距离为15~20min,城市滨水空间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属于自然景观,一些公开开放的区域,比如,滨水空间中的公共建筑就属于人工景观。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展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实现相互融合。
1.2城市滨水空间的类别城市滨水空间的形状会受到水体的影响,根据水体的不同,滨水空间的形状主要有平面状、带状、网状3种类型;由于相邻的水体有差异,滨水空间据此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滨湖区、滨河区、滨江区、滨海区;根据土地用途命名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滨水工业区、滨水湿地、滨水文化区。
1.3城市滨水空间的特征1.3.1自然生态性。
城市滨水空间主要具有自然、社会、经济3种功能。
自然功能主要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改善;社会功能体现在共享资源,并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增强城市活力;经济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让城市经济实现长效发展。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5ffa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5.png)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与水体相接的区域,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滨水区域进行景观、绿化和设施规划,以打造宜人的滨水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本文将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魅力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明星景点,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通过精心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滨水环境,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2.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创造经济价值。
通过开发滨水区域的旅游、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3. 保护环境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生态修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减少水面污染,促进水体的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1. 分析调研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研。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地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和期望,掌握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进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景观、绿化、设施、交通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在保留本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元素。
3. 环境评估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评估规划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可以通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评估规划设计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e00c2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3.png)
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城市滨水空间控制性要点研究摘要: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的公共性空间设计类别之一,具体设计价值则表现在延续城市景观格局、增加用地价值、形成城市特色空间、美化城市界面等几个方面。
因为城市滨水空间特征和形成机理,受景观资源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双重约束和引导,所以人们必须全面掌握其空间特征和作用机理,并对其结构性组成加以深刻分析,进而总结出此类空间的控制性要求,从实际层面上进行合理运用。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滨水空间;城市结构性组成;控制性要点一、城市滨水空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机制随着城市生产、生活、航运事业等人们社会活动中对水的高度依赖性,水长期至今都是这个城市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先导型基本要素之中,所以,中国传统的城市滨水空间也就更加强调实用性,因为它们从古至今都在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起到了巨大的功能,而绝大多数的都城也就选择于河道岸边的原因正是城市供水与水运的共同需求,而城市滨水空间的使用、发展、改变,也影响了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进程。
现代的城市滨水空间,将随着城市功能本身的功能多样性演变而呈现一定的功能复合特性,同时其中的公共景观特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这将是一种由传统功能导向转变到综合利用开发方向的良性改变,同时具备了现代城市功能、景观、生态上的多重价值。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于城市设计实务范畴中,如城市设计的现实性、目标性、可实现性、公共体验与艺术环境等方面。
所以,从这种视角去认识,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的把控具有重要性。
关于滨水空间,在牛津字典中的释义主要是指与河流、琥珀、海洋等相互毗连的场地和设施。
在维基百科上将相近的定义"滨水带"理解为位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中央地区。
在对以上二种范畴的定义中,可以发现滨水空间的主要关注点并不局限于水域自身,而是陆上实体和水面空间的过渡衔接地带。
滨水空间是指一种明显受人工环境与自然共同控制和影响的城市特殊空间结构,但带有城市属性的滨水空间结构所产生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的相互冲突问题也十分明显。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6691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f.png)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收集、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及历史变迁。其次,制 定调查问卷,选取一定数量的市民和专家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滨水地区设 计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出针对性 的设计建议。
结果与讨论
1、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 水地区设计关键点
根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结果,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关键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优先:在滨水地区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障 生物多样性; (2)公众参与:鼓励市民参与滨水地区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公众 满意度; (3)文化传承:挖掘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 (4)景观融合:将滨水地区
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5)游憩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的 游憩空间,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2、困难与问题分析
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 问题:
(1)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去由于不当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损。如何 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2)公众参与
一些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缺乏特色,导致其无法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解决这一问 题需要设计师深入挖掘校园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色。例如,可以结合岭 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运用在滨水景观设计中,以突显其特色。
4.3问题:设施不完善
部分校园滨水景观设计的设施不够完善,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设 计师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完善各项设施,如亲水平台、栏杆、警示牌等,以确 保师生的安全。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6897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9.png)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户外休闲和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接近自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设计出具有高度美感和实用性的滨水公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一、城市滨水公园的意义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绿地空间。
城市滨水公园丰富了城市的绿地资源,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 促进城市休闲生活。
城市滨水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户外休闲的场所,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为城市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
3. 丰富城市景观。
城市滨水公园的美景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兼顾多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等。
其设计目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考虑,如下:1. 增加生态环境功能。
在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需要尽可能保留和改善原有的自然环境,提高绿化率和生态效益。
2.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传承,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
3. 提高景观艺术价值。
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审美效果,打造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景观,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4. 提供便利的休闲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区、游乐设施、餐饮服务等。
1. 结合地域和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不同地域的滨水公园所处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和自然环境,使滨水公园的景观与环境相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2. 强化文化内涵。
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不能只满足于美的展现,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内涵。
通过景观设计,可以融合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使景观既有美感,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吸引力和价值。
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75df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0.png)
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滨水区域相对于城市内陆区域具有更加独特的景观优势和资源优势。
然而,城市滨水区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水资源污染、城市化建设压力、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如何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构建滨水生态景观,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城市化发展中滨水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变化现状及其问题。
2. 探究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分析滨水区生态景观的设计策略,制定适合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的设计方案。
4. 对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网站、规划文件、设计论文等,获取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
2. 案例分析:选取多个城市滨水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其生态景观设计的策略和实践效果,从而总结出设计的规律和经验。
3. 实地考察:结合自身所处城市,通过实地走访滨水区域,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需求,为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会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设计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提高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绪论:文章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的介绍。
2. 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具体描述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 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基于案例分析总结其设计原则。
4. 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案:针对城市滨水区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当地的滨水区生态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案。
城市滨水区亲水空间规划设计浅析
![城市滨水区亲水空间规划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6c516b7360b4c2e3f6439.png)
向和平行岸线方 向, 前者 指 能 以安 全连 续 的步行 方式到 达水 面, 以及望 向水面的视线不被 遮挡 ; 后者 指平行水岸 的亲水 空
间带 不 应 被 不 适 当 的 土 地 利 用 造 成 的 圈 地 现 象 所 隔 断 。 时 间
LIL
( u h uP a nn ein F z o l igD s ReerhIsi t, u h u3 0 0 ) n g sac n t u eF z o 5 0 3 t
Ab ta t Thep e o n n eofu b nwa efo t sa c sii t owae o e pe sr c : rd mia c r a trr n si c e sbl y t trf rp o l.Thsatcec o s st o ta tv p c r a trr n i i ril h o e hem s cies a ei u b n wa efo t n
1 城 市滨 水 区亲水 空 间的概念
城 市滨 水 区 是 “ 市 中 陆 域 与 水 域 相 连 的 一 定 区 域 的 总 城
空 间中的过渡空 间; 功能上来 看 , 从 是作为提 供亲水 活动 的空
间, 即满足人的亲水 活动需求 的实体空间。
称 ” 由水域 、 , 水际线 、 陆域三部 分组成 。一 般包 括 20 30 0 0 m 的水域 空间和相邻 的城市 陆域 空间 , 其腹地 的纵深一般 为 1 ~
空 间和 时 间 的连 续 。空 间 上 的 连 续 性 主 要 表 现 在 垂 直 岸 线 方
水区的一个构成部分 , 其概念界定需要从空 问的位置 、 范围 、 功 能、 内涵等方面进行描述 : () 1 空间位置 : 亲水 空 间是 城市滨水 区 中最 接近水体 的前 沿部分 , 是包括近岸水域 、 滨水 广场 、 公园 、 步道 、 散 滨水建筑外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27a1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0.png)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是指对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周边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充分利用和保护水域资源,同时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和休闲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1.生态保护与恢复: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系统。
通过建设湿地、沙滩、绿地等自然景观,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同时,应采取措施限制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多功能利用: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滨水地区的多功能性。
通过合理布局,确保滨水地区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又能提供丰富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例如,可以建设滨水公园、游泳池、运动场等,提供人们锻炼和放松的场所;同时,滨水地区也可以用于商业开发,提供商业设施和就业机会。
3.可持续交通: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交通的规划。
通过设计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路径,鼓励居民和游客选择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可以设计交通枢纽,方便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使用。
4.抗灾设计: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抗灾设计措施。
例如,在洪水和风暴潮频发地区,可以建设防波堤、防洪墙等,保护滨水地区的安全。
另外,应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设计具有弹性的建筑和设施,能够适应不同的气象条件。
5.社区参与: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社区的需求和意见。
通过组织公众参与活动、征求居民意见等方式,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期望。
同时,可以鼓励社区参与滨水空间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居民对滨水地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总之,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是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通过生态保护与恢复、多功能利用、可持续交通、抗灾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措施,可以打造具有优美自然景观和丰富功能的滨水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2d7158ad02de80d4d84075.png)
3,250m2 z 地区人口规模 : 23,000
approx z 近期住宅销售价格 : 93m2
(1,000ft2) = USD394,000 (i.e. USD4,240 per m2)
温哥华南部滨水区现状
历史背景 History
案例七: 大阪道顿堀滨水区
道頓堀のルーツを探る~道頓堀の歴 史~
道頓堀の「景観」は、この街が開拓さ れ繁華街として有名になり、それを求 めて人び集うようになったことで、その 価値が認め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この 街の「景観」はように生まれたのだろう か。本節では歴史を紐解き、道頓堀が 代表的な繁華街としてした経緯を述べ たい。
本区域特点: 水网体系自由穿插在规则的城市 格网中。路网和河道叠加在一起 形成丰富有趣的城市空间。 Free waterways combine with inerratic urban grids. 沿河布置公共步行区域和滨水活 动空间。Place pedestrian paths and recreation space along rivers. 城市开放空间与当地节事文化与 休闲活动相结合。Put culture events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into public open space.
本区域特色景点
案例三: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王国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位于艾瑟尔湖西南 岸,人口73.5万(2003 年)。阿姆斯特尔河从市内流过, 从而使该城市成为欧洲内陆水运 的交汇点。
阿姆斯特丹的水上面积超 过了这座城市总面积的四 分之一,运河数量超过了 威尼斯,桥梁总数则超过 了巴黎。市内地势低于海 平面1—5米,被称为“ 北方威尼斯”.全市共有 160多条大小水道,由 1000余座桥梁相连。 漫游城中,桥梁交错,河 渠纵横。从空中鸟瞰整个 水系状似蛛网。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55ea5a4e83c4bb4cf7ecd1c7.png)
2 案例分析
2.3 规划目标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 重塑可以自给自足的,持续发展的水陆生态系统,提升水质,建立稳定的野生动植物生物链, 并引入一定数量的公众进入途径。 2)通过与社区、城市、区域与州的合作,在不同的媒体、尺度与时间维度上传播湖区的独特性。 3) 创造安全的使用环境,激发、鼓励居民、游客主动探索身边的自然世界。 4) 让城市与居民在空间和情感上与湖区相连接,湖区成为巴吞鲁日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4觃划策略营造生境案例分析25策略总结湖底清淤重塑地形生物过滤建立生境湿地花园净化水源扩展保护区建自然教育中心梳理场地构建联系多功能步道沿湖绵延总结不启示一分区的合理平面二分级的处理竖向三系统模式的建立与维护框架
案例分析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简介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位于巴吞鲁日城市中心的湖区 总面积高达275英亩(111公顷) 的6个湖泊首尾相连。
本应成为城市生态与文化系统 的中心。然而,远远不能满足 所需的湖体深度以及缺少多样 性的生态系统使得湖区渐渐走 向衰落。
湖区的两个大湖如今被一个小小 的水闸所分隔。在未来,一条 200英尺的标志性景观桥将横跨 两个水域,让湖泊得以相连接, 同时也不分季节,为大学赛艇或 其他公共活动提供场地。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af414c33687e21af45a9e9.png)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摘要】滨水空间已成为城市开发热点,但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本文通过对滨水空间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期达到营造个性化特点,实现开放空间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滨水区域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相毗邻的特定区域,它是城市生态与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居于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
历史长河中滨水区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往往体现每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个性。
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城市格局。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滨水地区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以及具体安排的过程。
是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场所的规划设计,强调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再现,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的协调发展。
1.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目标为每个分区制定城市设计方案,确定当地街道、街区、土地使用、开放空间、街道景观的布置和性质特点。
探索和分析有助于形成独特滨水景观的建筑类型。
探索建筑形式和公共空间形成的关系,包括滨水边缘、绿色空间、广场、街道以及游步道等。
以滨水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开发密度作为指导。
配备积极灵活的停车服务设施。
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原则滨水开放空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积极探索一些主要道路和大尺度的公园和开放空间的设计。
每个分区的设计应与中央滨水区内其他分区的设计相协调。
滨水城市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_以常州新运河地区概念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滨水城市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方法研究_以常州新运河地区概念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b1ff6fa98271fe910ef9c6.png)
等。
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本区域所固有的物质属性。
4.3 生态景观系统
“ 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模
生态景观系统应作为城市空间界面的重 式[3]。
要组成部分,通过景观构成的软质界面与渗透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可依据面积大
型界面,丰富城市空间层次。设计充分结合现 小,把绿地斑块分为大、中、小型 3 类。大中型
发展的滨水生态新城。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滨水地带;规划设计;常州新运河;复合功能
文章编号:1000- 6664(2007)01- 0025- 08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 12- 22; 修回日期:2006- 12- 27
Abstra ct: The urba n wa terfront ha s the function of urba n open spa ce, a nd is a pla ce for the residents to work a nd live. Ba 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 na l, this pla n a ttempts to consciously combines the public spa ce functions including the cultura l enterta inment, rest, shopping, business office, living residence a 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t ta kes the existing forms a nd textures of the city into a ccount, ma kes the dia logues between the new a nd the old for coordina tion a nd supplement a s well a s builds the intera ctive urba n pa ttern a nd brings rich metropolita n experience. The pla n rea lizes a modern a nd ecologica l new wa terfront city with susta ina 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integra ted, orga nic, comforta ble, ea sy a nd effective. Key words: La ndsca pe Architecture; Wa terfront Belts; Pla nning a nd Design; Cha ngzhou New Ca na l; Combined Functions
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f54f1f6770bf78a6529547b.png)
一
、
滨 水 空 间 是 城 市 中 一 个特 定 的 空 间地 段 ,它 指 城 市 中与 河 置等 。还要 注 意快速 干 道 不应 紧邻 水面 而 设 ,也不 应 造成 对滨 水 流 、湖 泊 、海 洋毗 邻 的土 地或 建筑 ,即在 城市 中陆地 与水 体接 壤 空 间连 续性 的 断裂 ,使 人们 亲近 水 边 的机会 随 滨水 空 间 的渗透 而 的 区域 , 空间 范 围不 仅包 括水 边 的界 面 ,还包 括 复杂 的滨 水 空 间 拓展 到尽 可 能大 的范 围。 和 岸线 系 统 。滨水 区 由于 其所 在 的特 殊 空间地 段往 往 具有 城 市 的 门户和 窗 口的 作用 ,城 市 中与 水邻 近 的 区域仍 是最 具 生态 价值 的
象最 重 要 的地 区 之 。
更 加丰 富 。如滨 水 林荫 步 道 、成片 绿 茵休 憩场 地 、儿 童娱 乐 区 、
二 、城市 滨 水空 间亲 水性设 计 的意义
音 乐广 场 、游艇 码 头 、观 景 台、赏 鱼 区等 ,结 合人 们 的各 种活 动 所 谓亲 水性 ,其 实就 是指 能去 水 边 ,或者 说 是一 种很 容 易就 组织 室 内外空 间 。 能 到达 的物 理 、心 理现 象 。滨 水 空 间作为 水体 与城 市 实体 之 间 的 过渡 ,担 负着 一种 从 软质 形态 要素 向硬质 形态 要 素过 渡 的使 命 。 生 硬 的接 合会 导致 非 人性 化 的空 间 ,从而 使水 系 远离 城 市生 活 。 为 人 们 提 供 观 赏 水 景 的 不 同视 角 ,亲 水 活 动 可 以在 水 滨 的 各 个层 面上 进 行 。如有 直接 延 伸到 水 里的 各类 堤岸 、构筑 物 ;也
大 众 文 艺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1de60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4.png)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和开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
我国虽然在园林设计方面有着数千年的经验,但在滨水景观方面,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的设计和规划思路,规划设计方法也比较落后。
因此,本文对外向性形式表达和外在形式的意象表达等方面,对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是一种边界型的环境空间,在城市当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张力与形态。
作为陆地和水体的边缘界限,滨水空间不但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之地,同时也为水上交通和水上活动提供了便利。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滨水空间始终发挥中重要的服务性作用。
而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滨水空间更是发挥了重要的景观作用。
一、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外向性形式表达1.节点空间。
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当中,节点空间主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三角形、方形和圆形。
其中,三角形节点空间多见于海港城市,对于港口码头的布置较为有利。
方形节点空间对于城市道路布局较为合适,能够形成规整的城市空间。
圆形节点空间具有标志性强、形象突出的特点,能够与自然水岸良好的结合。
通过这三种形式的组合,能够得到很多不同的空间形态。
在节点空间当中,通常都有一种主导元素存在于平面结构当中。
例如广场空间当中的开放空间、滨河公园当中的绿化空间等①。
在节点空间当中,具有更为突出的重心,同时受到城市建筑界面更强的控制,通过紧密的结合开放空间与驳岸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主体。
2.线性空间。
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当中,线性空间是最为基本的空间要素,主要负责对空间结构进行组织。
通过线性的连接和延续,形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空间界面。
在线性空间的表现形式当中,包括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形式。
其中,直线型往往出现于人工河道,而曲线型往往存在于自然河道。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c98a6d1ed9ad51f11df20e.png)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摘要:从研究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滨水地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到滨水空间的开发实践中去,给一些城市的滨水区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ity waterfront space meaning,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form,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waterfront space i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space design of city waterfront.keywords: urban;waterfront;spatial form;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以及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将对滨水地区的空间形态设计进行分析究。
另外,本文还从几个层面对滨水地区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分层研究,适当的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式,探讨适应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发展的设计理论体系。
空间形态设计2.1建筑空间形态(1)标志性建筑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都会有一、二个主体建筑或是构筑物是整个项目的骨干。
城市滨水区的建筑项目,一方面需要有造型艺术、风格独特的建筑,另一方面,这些建筑需要恰如其分的融入整个滨水地区和谐的氛围之内。
在美国巴尔的摩滨水区的开发中,中心地带的港湾市场将市中心与滨水地区连接起来,入口采用吸引人的雕塑设计,建筑造型采用独特的大空间斜拉吊顶。
在波士顿的罗尔码头滨水区,最突出的是建筑物中间的巨型拱门,它特有的建筑符号使建筑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使滨水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联系起来,并成为欢迎城市外来者的标志,因此形成的视线通廊同时也增加滨水区对市民的吸引力。
沧州市主城区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设计研究
![沧州市主城区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fb3df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3.png)
沧州市主城区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设计研究摘要:现沧州市进行大规模的运河景观带的改造升级工程,在整体面貌和质量提升的同时,忽视了滨河景观“水”的重要性,运河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更是为了展示沧州市景观风貌、沧州的人文特色。
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造的意义和方向,其次基于原有规划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提出优化措施,增加运河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亲水性。
关键词:大运河、景观带、滨水空间、亲水性项目:2022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121(一般课题),课题负责人赵亚男,课题组成员朱振宇、李维珊、韩艳丽。
2021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沧州市主城区运河景观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202110085006,项目负责人李巧玉(学生),指导教师赵亚男。
一、主城区运河景观带空间现状和问题运河作为历史文化河,沿岸独有的自然风光及滨水景观,充分向世人展现了中国深厚历史的真实风貌,是现存的、流动的、独特的滨水风貌。
而京杭大运河以其开凿之最古、规模之宏大、流域之广阔的人工河流,闻名于世界运河之林,她和巍巍屹立的长城被誉为中华文明古国的象征符号。
京杭大运河沧州主城区段作为大运河沿岸北方水源不足的地方,沧州市对于大运河水资源优势的利用格外重视,自2008年以来,沧州市针对运河进行过一些专项城市设计,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都设有运河专题,体现了沧州市政府对于运河景观设计的重视,2018年,沧州以打造“中国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示范区、沧州城市重要标志”为目标,审定通过《大运河城市区提升改造概念性规划》,近几年来一直对沧州市主城区云河景观带进行修缮、改建和扩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面貌、周围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要看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1.1主城区滨水空间缺乏整体结构引导《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绿地系统规划整体结构是“两环、五纵、多点、网格化”的绿地结构。
寒地城市滨水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市九站公园为例
![寒地城市滨水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市九站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18954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4.png)
寒地城市滨水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市九站公园为例Study 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Waterfront Space in Cold Cities-- T aking Jiuzhan Park in Harbin as an example■刘梦萱 LIU Mengxuan 李玲玲 LI Lingling【摘 要】 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普及的今天,城市滨水区成为居民运动健身的首选空间。
采用POE使用后评价的方式,针对寒地城市滨水区,以哈尔滨松花江畔的九站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行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SD法的空间调查方式及相关性分析的数据统计方式,对已有建成环境进行评价,了解居民对空间的真正诉求,从而提出寒地城市滨水区优化设计策略。
【关键词】全民健身;滨水空间;运动空间;使用后评价【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za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concepts, urban waterfront space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space for residents to exercise and fitness. Using the POE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for the waterfront space in cold city, taking the Jiuzhan Park along the Songhua River in Harbi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pati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such as field investigation, behavior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SD method and the data statistics method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existing built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to understand the residents' real spatial appeal and to propose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strategy for the waterfront space in cold cities.【Keywords】 national fitness, waterfront space, sports space, POE1 研究背景及方法介绍1.1 研究背景1.1.1 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水空间划设计方法研究1.滨水区概述1.1研究对象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根据毗邻水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
城市滨水区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美国学者安妮·布里恩和迪克.里贝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将城市滨水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工业港口设施六大类。
另外,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分,有旧工业区改建的滨水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区、与市中心相连的多功能滨水区、旅游休憩的滨水区、新开发的滨水区、生态保护的滨水区等。
1.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以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的理解和范围的确定后明确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滨水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方法的浅析,具体以多伦多中央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方案案例分析,对比总结出国内外优缺点,并归纳总结出城市滨水空间可借鉴的设计手法和规划思想。
在滨水空间形态要素研究方面,把握空间形态、水体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联系景观环境、建筑体量、滨水界面、场地特征。
总结以上的内容,深入对不同用地类型的滨水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包括滨水商业空间、滨水居住空间、滨水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生态保护与景观处理,研究滨水景观设计。
2.国内外滨水空间设计研究2.1国内滨水空间探究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人工化。
城市滨水空间在物质环境方面人工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载潜在经济价值所驱动的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和建设。
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是滨水空间建设的基础。
物质环境的人工化正呼唤着非物质环境的理性化,管理的现代化是非物质环境理性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因此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依赖非物质环境的建设来保障基本功能的实现。
(2)结构复杂化。
结构复杂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层次空间数量的增多,还表现在相互作用的频度、强度和广度的增加。
城市滨水空间的整体结构是一个由自然生成要素和扩展生成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这其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存在状态和运行演化模式来以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各方面不断变化的要求,其结果就是结构的复杂化带来的系统稳定性。
(3)功能多元化。
未来城市滨水空间在继承了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其特色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和旅游功能。
国内关于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较为丰富,诸多学者分别从用地配置、空间布局等总体层面对此进行探讨。
根据城市滨水空间用地的存在问题,提出滨水空间的更新设计应强调岸线的共享性、立体化设计和多功能利用的用地模式。
从区域空间结构、用地结构、道路交通、实体景观、开敞空间方面研究城市滨水空间的形态整合。
从历史文脉、自然梯度开发、生态系统以及水上旅游体系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四要素(文化、空间、生态和载体)进行阐述。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基准线”法则,即水系景观轴、沿岸线视觉走廊和交通廊轴线以及垂直岸线向外辐射角度视觉走廊和交通轴,可作为滨水区规划组织空间秩序的基本骨架。
城市滨水区是自然水域和城市空间双向渗透的区域,其设计应从社会、经济、环境及历史文脉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依据遵从自然过程的系统化设计途径,对滨水区进行多目标的,包括水系、土地利用和历史文化解释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集中在河道疏通、防洪设施、空间形态整合、交通组织、绿化及开放空间体系、度假旅游及重现历史人文景观等方面。
滨水建筑的风格应是轻盈的、通透的,具有海韵建筑、亲水建筑品味的,但具体的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则应从具体的城市大环境、大风格中去寻求协调。
遵循滨水城市天际线的特性,塑造滨水城市天际线的以及注重群集效应、节奏韵律感、层次感、屋顶形式和色彩等创作手法。
2.2国外滨水空间探究国外(主要为西方国家)城市滨水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资源经济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
城市滨水区作为紧邻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地块,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败以及复兴,由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变。
干净的水源是现今大多数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要使滨水地区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城市最有活力的地带,首先取决于滨水环境,而构成滨水环境最主要的是水域及邻近水陆域的环境状况如何,所以不管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其它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对河流及陆域环境的综合整治。
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治理水体的成功经验。
2. 滨水地区科普娱乐设施的逐渐增加在当今的城市滨水区开发中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新的水族馆等科普娱乐设施日益增多。
其中波士顿(1969)和巴尔的摩(1981)开了这方面的先河,这些设施对于全世界新建水族馆的风格和内容都有重要的影响。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滨水区将世界博览会留下的法国馆、魁北克馆改造成赌场,将美国馆建设改造成为“水生态馆”。
与此同时,私人投资运作的娱乐设施也在悉尼和巴塞罗那得到实现。
3. 文脉继承的观点日益受到重视滨水地区考古资源的保护也许没有水的保护那样来得迫切、那样明显,但是历史古迹和古建筑的再利用正日益收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对城市滨水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提出有关“真实性”的问题一一即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
他们认为,如果缺少“真实性”,今天的滨水区开发建设就是一种空洞的浪漫主义。
这种理性的认识对一些重要的特色历史地段和建筑景观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通过多伦多中央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方案来探讨国外滨水区规划方法。
该方案是2003年6月对多伦多中央滨水区进行的最新规划,其中着重构建了整个中央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框架。
方案将中央滨水区分成:一条贯穿东西的滨水步道:16个城市节点:和14个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公共开敞空间(以及93个小空间,由此形成了发便、快捷、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网络。
对今后的细部设计和实施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规划目标1.定义具有特色、尺度相宜的公共空间网络;2.在以往滨水公共空间的基础上,根据TWRC的发展计划和城市二次规划的方向再增加500英亩新的滨水公共开敞空间;3.为下面的分区规划和细部设计提供一个总体的纲领;4.确保整个滨水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繁荣和相互协调;5.作为公共空间设施行动的开端;6.推荐合理的公园和公共空间的投资分配,健使有关机构认识到这些公共空间。
指导细部设计的10个原则1.设计一个连续的、公众易达的、精彩的水滨;2.要求所有的滨水公共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3.设计能很好地利用我们城市的历史古迹,体现多伦多特有的文化:4.所有的公共空间都要有很高的环境标准;5.加强滨水地区东西部的联系;6.将已存在的社区和即将出现的滨水社区、滨水公共空间有机地连接起来;7.提高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促进水质的提高;8.在设计中运用多种因素和手段;9.调整水的运用,使之配合经济、娱乐和环境的发展;10.创造一个吸引世界和多伦多市民眼光的公共空间网络。
详细规划1.滨水步道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质量、安全、连续的、多功能和经过精心设计的连接整个中央滨水区的滨水散步道。
如图12.城市节点。
16条南北向的道路和滨水步道的节点构成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公共空间。
通过利用各具特点的文化、考古遗迹建立起一条条通向水边的绿色走廊。
公众从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乘坐公共绿色交通或步行到滨水公园和散步道,具有很强的可达性。
同时,这16个城市节点也是举行滨水文化活动的极好场所。
如图21 233.公共区域整个公共开敞空间的框架是以区域观念为出发点,共有13个相对独立的滨水公共区域。
一些地方,例如约克城堡,侧重于挖掘其潜在的资源,吸引有效的公共投资。
另外一些区域,如中央沙滩则主要依靠扩展新的地界。
为了更好的进行细部设计和后续发展,每个区域都规定了一些相对的领土范围。
在此基础上,还确认和命名了93个现有或新挖掘的公共空间,并对每一个具体的地点提出的整改或重新设计的基本意见,为进一步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如图3从加拿大多伦多滨水地区的规划理论和相关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如何营造个性化滨水空间的启示:1、遵循一切水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的自然规律,确保其新陈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维护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是一切滨水区开发的根本;2、应该结合与水域相关的科学原理来制定开发计划;3、滨水地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在规划时,强调滨水地区与城市的连接性,力求用有效的规划设计手法来加强城市和滨水之间通畅的视觉联系和便捷的可达性。
4、滨水地区的开发首先要解读该地区的自然特征、社区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别包括当今滨水地区在开发前的工业及航运文化)。
在本地区真实的历史基础上,来形成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滨水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滨水地区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自然2.3小结当今,我国的滨水开发活动日益频繁,但毕竟由于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欠缺。
所以,在立足于挖掘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即应从本地区挖掘内在性质特点,这样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滨水空间。
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演化进程。
即使在国内不同的地区,经济和文化背景也有较大差异,世界上成功案例的经验彼此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不能轻易照搬和移植国外开发建设模式,而应因地、因时、因具体对象而发挥规划设计和开发运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在的特质,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
1.恢复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适的植物种类改造介质,恢复退化的陆生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持生物和生态多样性,形成滨水绿色植被景观;综合设计生态驳岸,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同时具有一定抗洪强度。
建立、完善城市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对水体清污治理,利用引水冲污、疏汲底泥、充氧曝气等综合性治理措施,恢复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滨水区生态环境的整治,促进了新的滨水区开发投资。
例如,在伯明翰,直到中心运河疏浚洁污之时才有人去投资开发。
2.修缮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文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以文化旅游为导向,重新审视历史建筑和景观保护改造。
例如,悉尼邻近港湾的岩石区,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历史遗存,而且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景观有效地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而伦敦则将泰晤士河畔一处正对着圣保罗大教堂轴线的热电厂改造成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当今滨水区开发中,水族馆等娱乐和科普设施日益增多,波士顿和巴尔的摩开了这方面的先河,而蒙特利尔滨水区则将世界博览会留下的法国馆、魁北克馆改造成赌场,将美国馆改造成为水生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