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词的意境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清照词的意境美

摘要: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较有成就的古代女作家,其作品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

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

情、温顺表现出一翻别具一格的意境。她所创造出的意境给人的美感是

多方面的。既有形象上的美,又有绘画上的美;既有音乐的美,又有含

蓄性的美。笔者就这一特点谈了写自己的粗糙之见。

关键词: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自小受父母影响较大,很小便有诗名。他和赵明诚结婚后,共同致力于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丈夫相继避兵江南。后来,明诚病死,她只好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较有成就的女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作品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美、温顺表现出一番别具一格的意境。

意境,即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所谓意境是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创作客体的客观形象的结合物。意境既是诗歌创作所追求的的最高境界,也是词、散文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一首好诗、一首好词的成功创作,最终取决于它所营造的意境。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作家怎样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通过客观形象传递给人们,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这是古代诗人、词人在进行诗词创作时所追求的一个共同方向。

李清照的词作在这方面是做的较为出色的,她所创造出的意境给人的美感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形象上的美,又有绘画上的美;既有音乐的美,又有含蓄性的美。

一、形象美

文学艺术作品必须有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李清照的词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在其作品中塑造出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形象来。

如描写少女初次萌动爱情的词作《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的上片写了少女荡完秋千时的一刹那间的镜头。此时全部动作已经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出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在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刻画出一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起来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则恰到好处,把少女荡秋千后极度疲劳、双手麻木、懒得活动的神情尽情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更能让读者由此想象出这位少女娇美的风貌。

词的下片则通过描写少女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闯入一个陌生人,来不及整理衣装,“和羞走”。中国古代少女那种腼腆、羞涩的情态在这时展露无疑。这位突然到来的陌生人是谁呢?竟然让少女“倚门回首”。料想这定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却又不能大胆的见,只好偷偷地看他几眼,并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来掩饰自己的这种心理。

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难怪沈际飞会称赞到:“片时意态,淫夷万变,美人则然,纸上何遽能尔?”(《草堂诗余续集》卷上)。

李清照以轻快明朗的节奏,寥寥四十一个字,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易安词的形象美一览无余。

二、绘画美

北宋诗人、大文豪苏轼评论盛唐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这以后,“诗中有画”就成了诗歌鉴赏的一句口头禅了。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好的画和好的诗总是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的。前人曾论述过真正的“诗中有画”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境界要幽远。这自然是指诗词的意境。其次是要有白描手法。无论山水、人物,或者动态、静态,都必须浅淡着笔,白描勾勒。第三是要象外见意”。

李清照写的虽是词,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词作,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画面的动感美。

绘画讲究明暗的对比和色彩的搭配,古人在创作时也似乎考虑到了这一点,从王勃的“孤骛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这些千古名句,无不表现着诗词特有的美,即绘画美。易安词作亦然,她的《渔家傲》一首明显展现了这一特点: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这样的境界,在唐五代以及两宋词中,极其少见。其中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已经极其壮丽,让我们想象这幅美妙的画卷,明暗得体,色彩鲜明艳丽,宛如作者并非在写词,而是在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接着又嵌入了“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词人的感受一并倾吐给读者。其词营造的壮丽的景象开始“活”起来、“动”起来,那一幅幅画面像一个个剪辑了的电影镜头,回荡在读者脑海间,其创作手法确实可贵、可叹。

再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先交代背景,说是昨天夜里雨狂风猛,当此时,春来花好,偏偏暴雨来袭,词人心绪如潮,难以入睡,只有借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酒喝的多了,觉也睡得浓了。一觉醒来,已是天明,但昨夜的心情,并没有因为一觉而隔断,于是询问意中悬悬之事。恰好听到外间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便急忙问她: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笑着回答:“还好还好,一夜风雨,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变”。女主人听了,叹道:“咳,你知道什么!你再仔细看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一篇小令,共计才六句,却好似一幅图画,并且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对话,如游名园,笔笔换景,一步一境,为我们展现出一组多层次、多角度的一连串的动感的画面。

画面产生的美感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那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它只待于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去诠释和解读。这正是词人的高妙之处,用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刻画一幅充满无尽想象的画卷。

三、音乐美

音乐是以其特有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人们,从而获得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以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

作为和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文学形式——词,则更是以其独特的长短、节奏和旋律体现着文学的音乐美。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指出:“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李清照的词在词的创作中既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代表作之一的《声声慢》集中体现李清照词作的音乐美的特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