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二中高一化学必修: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第二课时说课稿

合集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叶承名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1)地位和功能本节来自人教版必修《化学1》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硅和二氧化硅、硅酸盐的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联系之前所学金属及无机盐的知识来学习硅及硅酸盐的新知识,以及二氧化碳的知识来学习二氧化硅的新知识。

这节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为什么要选取硅作为非金属的开篇呢?从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硅酸盐工业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元素唱主角,而含硅元素的材料制品大都是以二氧化硅为原料。

所以,首先介绍硅及其化合物,突出了它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在科学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内容特点与以往教科书明显不同的是,这节课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注意知识内在逻辑的同时,突出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其中。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硅的两种化合物——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主要性质。

②使学生熟悉有关二氧化硅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③让学生自己归纳二氧化硅和硅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断加强其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图片展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外观和用途等。

②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即通过将硅的化合物与学生熟悉的碳的化合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得掌握其主要性质。

③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硅酸性质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第 1 页 共 1 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

2、了解一些重要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能力目标】了解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道德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硅酸盐的用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难点】硅酸盐的用途及性质。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复习过渡]:回忆Si 和SiO 2的部分化学性质,默写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介绍硅酸盐的概念及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解释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科学视野]:介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缺点:抗腐蚀、耐高温,质脆、经不起冲击。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强度高,耐高温;具有电学特性: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等;具有光学特性:发光、透光(可见光、红外光、射线);具有生物功能。

[思考交流]: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

硅酸:SiO 2·H 2O 、SiO 2·2H 2O硅酸钾:K 2SiO 3——K 2O ·SiO 2高岭石:Al 2(Si 2O 5)(OH )4——Al 2O 3·2 SiO 2·2H 2O[演示文稿]: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幻灯片五、教学后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说课稿下面是对《必修 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的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

本课时教学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反映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主要内容是介绍硅及硅酸盐的性质和用途,阅读性强。

我认为非常适合自主探究活动的实施,所以我主要是运用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活动,课中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列表归纳→讨论交流→拓展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情景激学、目标导学、实验促学、多媒体助学”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我让学生欣赏一组与硅和硅酸盐有关的图片比如:陶瓷、三峡大坝、集成电路、硅太阳能电池……来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一)硅酸盐硅酸盐的知识,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硅酸盐的定义及性质。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硅酸盐矿物,举例介绍如何将硅酸盐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硅酸盐的书写规律,让学生有一个主动探求知识的良好开端。

2、情境激学:通过创设土法止血和农田施肥两个情境,让学生联系前面学习过的胶体知识,明白“土壤胶体因其表面积巨大且带负电荷,具有保肥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教材《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获取相关信息并整理为知识小卡片。

培养学生概括、整理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用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浸泡过的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火的对比实验,用蒸馏水浸泡过的小木条能燃烧,而用硅酸钠饱和溶液浸泡过的小木条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水玻璃的防火作用,分析总结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进一步创设“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索——分析总结——掌握知识”的科学学习意识。

4、对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水泥、玻璃和陶瓷。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题1 硅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认识硅的性质,了解硅的用途。

2.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硅的特性和用途。

3.认识硅酸的性质,了解硅胶的用途。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硅的性质,了解硅的应用1.写出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两者的区别联系以及两种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

2.单质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且已知晶体硅结构和金刚石类似。

请你根据金刚石的性质,预测晶体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解释硅成为信息技术关键材料的原因。

4.交流讨论并归纳硅的应用,说说为什么可以称硅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活动二: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硅、碳化硅的用途1.研究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理解其化学式。

观察下列二氧化硅晶体的有关结构,回答有关问题:二氧化硅中的[SiO4]四面体结构二氧化硅和金刚石的结构⑴1个硅原子与几个氧原子直接相连?⑵1个氧原子与几个硅原子直接相连?⑶从组成物质的粒子看,如何描述二氧化硅晶体和干冰晶体的组成?2.查阅资料,小组交流讨论自然界中含二氧化硅的物质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何?3.右图是实验室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石英坩埚。

你认为石英坩埚有什么特点?4.探究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根据下列事实,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⑴实验室中盛装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常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⑵玻璃雕刻时,通常先用石蜡把不需要雕刻部分的玻璃覆盖,然后在无石蜡的地方涂氢氟酸,片刻后玻璃被蚀刻,同时有水和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生成。

⑶将SiO2与CO2对比,归纳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5.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

只有高纯硅(杂质少于百万分之一)才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被广泛用于半导体材料。

⑴请写出工业上制取高纯硅的各步反应方程式:①在电炉里以C还原SiO2制得粗硅;②将氯气与粗硅中的硅反应制得硅的氯化物SiCl4;③用氢气还原SiCl4制得高纯硅。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说课案教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说课案教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案向大荣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

教材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安排在第一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硅是地壳的基本骨干元素,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硅酸盐工业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介绍硅及其化合物,突出了它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在科学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既体现了元素存在的普遍性,又体现了应用的广泛性和时代性;既有亲近感又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认识。

2、知识体系从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来看,它由二氧化硅和硅酸、硅酸以及硅单质等三部分内宾组成。

在内容编排上打破常规,首先从硅的亲氧性引出硅的主要存在的两种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接着介绍了二氧化硅的性质,再介绍硅酸、硅酸盐的一些性质,最后介绍在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广泛的硅单质。

先学习比较熟悉的硅的化合物,再学习单质硅的顺序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

3、主要内容及特点本节内容的安排来看,重点、难点把握准确,主干内容保持一定量,并重彩描绘。

二氧化硅的知识突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在“科学视野”中介绍硅氧四面体结构,了解二氧化硅的一些物理性质,然后以图配文的方式介绍了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在学习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时既介绍了酸性氧化物的共性,又介绍了二氧化硅的特性,扩展了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的认识。

硅酸盐重点介绍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对非重点内容和拓展性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呈现,一些新型陶瓷以“科学视野”的方式介绍,硅酸盐的组成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介绍。

本节还将硅与碳在原子结构、氧化物的存在与性质、单质的存在形式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比较,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作了铺垫。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
[板書]4、化學性質
(1)常溫下的反應: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 +H2O == Na2SiO3+2H2↑
[講]在高溫下,Si能與O2等非金屬單質發生反應
[板書](2)高溫下的反應:
Si+O2 SiO2
Si+2Cl2 SiCl4
[講]矽可用來製造積體電路、電晶體、矽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還可以製成太陽能電池,可製成有良好導磁性、耐酸性的合金。半導體電晶體及晶片的出現,促進了資訊技術革命。請大家閱讀教材P79-80上的內容,瞭解一下矽的用途。
[投影]傳統矽酸鹽材料:
(1)陶瓷:日用器皿、建築飾材、衛生潔具
(2)玻璃:
(3)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
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矽物質:
(1)碳化矽(金剛砂)
(2)矽鋼:導磁性良好,用作變壓器鐵芯
(3)矽橡膠
(4)分子篩:具有均勻微孔結構的鋁矽酸鹽
(5)生物陶瓷:人造骨
[過]雖然矽的化合物很多,隨處可見,而且從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學會加工和使用陶瓷,但是矽的單質卻到很晚------18世紀上半葉才製備出來。
《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矽》第二課時參考教案




知識

技能
1、瞭解矽酸鹽、矽的主要性質
2、認識矽酸鹽、矽等在生產、資訊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應用
過程

方法
通過矽與碳的比較學習,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來認識物質。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通過對矽酸鹽材料及矽的用途學習,使學生瞭解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第四章第一节。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对硅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硅的性质和用途,还能为后续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然后依次讲解了硅单质、二氧化硅和硅酸的性质和用途。

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也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碳及其化合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

在必修 1 前面的章节中,学生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掌握硅单质、二氧化硅和硅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通过对硅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硅单质、二氧化硅和硅酸的性质。

(2)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参考教案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全汇总化学热点题型分析化学计算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一、假设法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

(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

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

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

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

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设计 教案 说课稿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硅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性质,知道生活中的二氧化硅制品和硅酸盐制品。

2.能力目标。

通过搜索资料对光纤电缆和普通电缆性能的比较,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索能力。

通过碳和硅、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类比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居所变迁图片和我国制陶史的介绍,增强同学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课堂5分钟演讲,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共享知识、信息的同时,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

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点拨、归纳对比、实验探究、演讲讨论。

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流程图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复习硅的用途,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继续学习硅在自然界中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硅酸盐,及其有关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三、硅酸和硅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实验]课本第65页实验4-1、4-2。

[提出问题]阅读课本第65页实验4-1实验操作后,请思考硅酸的酸性与盐酸比较怎样,与碳酸呢?如何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设计]补充实验:向硅酸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实验后思考提出的问题)两人合作完成实验4-1和补充实验,比较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完成实验4-2后,根据实验现象,思考硅酸钠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得出结论]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Na2SiO3+2HCl==H2SiO3↓+2NaCl向硅酸钠溶液中吹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板书]31硅酸酸性强弱比较:HCl>H2CO3>H2SiO3用途:制硅胶——干燥剂、催化剂载体32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粘胶剂等。

[表达与交流](四人一组交流)看完这一组人类居所变迁的图片,谈谈你的感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设计.doc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简析硅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所以硅作为非金属的开篇,安排在“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既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也是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础,还是在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这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空间结构打下基础。

b5E2RGbCAP本节具有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p1EanqFDPw本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了解 Si、SiO2、 H2 SiO3的性质,第二课时:了解硅酸盐的性质及其用途,这里主要是第一课时的说课。

对比前一章中学生认识金属元素的顺序: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我在这里将硅单质的内容提前,使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另外,在每一阶段中,我将学生熟悉的物质用途提前,以便学生对物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DXDiTa9E3d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Si、 SiO2、H2SiO3的主要性质及广泛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和对比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 SiO2的性质难点: SiO2、 H2SiO3的性质四、教学方法从教材内容看,硅及其化合物无论是结构还是化学性质都与初三学过的碳很类似。

因此,我在教学中应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从硅的结构、化性到二氧化硅的结构、化性再到硅酸的化性都与碳的有关方面进行了类比。

让学生经历碳、硅两种元素全方位的对比,充分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了解硅的基本性质。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结合教材P74-76页的内容,然后思考讨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填表完成知识整理。
点拨
精讲
1.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差异性。
2.硅酸的制备的实验设计。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的反应,硅酸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设计方案。
书写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的反应方程式。
小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通过对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提炼的课题
二氧化硅和硅酸
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硅酸的性质。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练习册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Hale Waihona Puke 学生如何学创设2.通过对比学习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与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及碳酸),树立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
展示
交流
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性质。
2.列表比较二氧化碳与二氧化
硅的性质。
3.硅酸的性质。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学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学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使学生了解硅的用途。

⑵使学生掌握硅酸盐的性质。

⑶使学生掌握硅酸盐工业的原理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硅和硅酸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通过对硅酸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硅和硅酸盐的学习,了解一些重要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⑵通过对硅和硅酸盐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硅和硅酸盐的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工业及相关产品的知识Ⅰ、课前检测: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 + HF=SiO2 + NaOH =Na2SiO3 + CO2 + H2O=Ⅱ、课堂新授【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硅的氧化物,对应的酸。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三、硅酸盐【指导阅读】1、阅读教材P77中间两自然段,思考硅酸盐的组成和性质,完成填空。

⑴硅酸盐的概念:⑵大都溶于水,化学性质。

2、阅读教材P77资料卡片,思考如何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板书】1、硅酸盐的概念:2、大都溶于水,化学性质【小结】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书写时,应把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写在前面,若有多种金属元素,按活泼性依次减弱的顺序写出其氧化物,然后写SiO2,最后写H2O,且各氧化物之间要用“·”隔开。

表示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举例:Na2SiO3Na2O·SiO2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实验探究】完成实验4—2,并填写教材P77相关表格【板书】3、典型的硅酸盐——硅酸钠⑴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它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结】4、硅酸盐工业【指导阅读】阅读教材P79科学视野并进行知识整理:【板书】四、硅单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3、作用Ⅲ、总结提升:。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特色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第四章第一节,介绍的是硅。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安排在《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作为高中化学非金属部分学习的开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硅及其化合物性质比较简单,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轻,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符合任职规律;从知识体系来看,由二氧化硅-硅酸-硅酸盐-硅,由熟悉到陌生符合思维规律;从总体来看,承前启后,温习二氧化硅,学习二氧化硅,为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了解硅的存在、认识二氧化硅的广泛用途。

了解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硅酸的性质和制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的能力。

通过“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本节多数内容属于了解层次,部分段落阅读自学,提高阅读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硅酸的性质及制备。

二、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对硅及其化合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初中时曾经还学习过硅及其化合物,像们生活中常见的沙子,岩石,土壤,水晶当中都含有硅及其化合物,因此,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对本节课进行学习,可以激起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对学习的动力。

三、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以科学探究为主导,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

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设置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学习;充分应用课件插图等,并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含量和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硅的用途;(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备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的方法,结合碳、二氧化碳等知识来学习硅、SiO2等新知识;(2)学会运用对比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特性;(3)初步学会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去认识新的物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硅酸的性质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结构四.教学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

五.教学流程设计:硅的含量及存在——硅的原子结构(与碳比较)——SiO2的分类——SiO2的应用——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比较)——SiO2的空间结构(与CO2、金刚石比较)——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比较)——H2SiO3制备及性质六.教学过程(一)【引课】中国4000年前的陶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现代高科技芯片主要成分是硅,二者相差千年,却存在共同的元素-硅。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师】硅是会意字,可拆成,从字上可以看出硅是构成岩石、沙子和土壤的基本元素,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衔接】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仅次于氧元素,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是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又主要以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存在的?为什么?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阅读教材P74中段部分。

【学生】(应该能回答)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有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师】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和氧相互化合,因此硅在自然界中无单质形态,是以化合态存在,其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及硅酸盐。

【师】我们先来学习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SiO2【板书】一. 二氧化硅SiO2【PPT】SiO2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其他矿物共同构成了岩石,天然的二氧化硅也叫硅石。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完成实验4—2,并填写教材P65相关表格





1、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的用途有:、、。
2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这是因为水玻璃主要发生了( )
A. 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指导学生阅读并给出问题:
阅读教材P66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分类
物性
化性
应用



晶体硅
无定形硅
阅读教材P68有关内容,并进行知识整理。
归纳整 理
检查小结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它的稳定性、来源丰富性和导电性,在电子产品业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二、硅酸盐
1、硅酸盐的组成和性质
2、硅酸钠的性质和用途
三、硅单
1、性质
2、用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硅及硅酸钠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硅酸盐产品的性能、用途,加深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硅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硅和硅酸钠的重要性质
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通过水玻璃、硅橡胶、玻璃、陶瓷、水泥等物质中硅的存在形式引入硅酸盐




自学思 考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说课稿  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的]: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用途及性质2、了解二氧化硅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3、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了解硅酸盐相关性质及其多样性、复杂性,认识硅酸盐在生产中的应用;4、了解单质硅性质、制取和用途。

5、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原理[教学重、难点]硅单质的结构和性质;硅酸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单质硅的用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在美国有一个规模宏大的高科技工业园区,那就是家喻户晓的硅谷。

人们之所以用硅来代表高科技,是因为它在电子工业革命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半导体材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四章的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板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多媒体展示]硅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存在。

[提问]请大家写出C和Si的原子结构图[多媒体展示] C和Si的原子结构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讲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知道硅与碳一样,既不易失去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

但是由于硅是亲氧元素,所以与碳不同的是,在自然界中见不到它的单质。

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硅的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硅的氧化物──SiO2(沙子主要成分)[板书]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SiO 2(1) 存在形态:结晶形和无定形约占地壳质量的12%[多媒体展示]水晶玛瑙的图片[多媒体展示]科学视野:SiO 2 的结构及图片[板书](2)结构:立体网状结构(晶型是四面体)[多媒体展示] SiO 2的用途的图片展示[板书](3)用途:光导纤维、电子工业重要部件、光学仪器、耐高温化学仪器。

利用石英晶体制造石英电子表、石英钟等。

[多媒体展示]思考与交流 P76[板书](4)性质:①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难溶于水,纯净的SiO 2晶体是无色透明的[多媒体展示] 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板书]②化学性质A.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不与酸(除HF 外)反应;SiO 2+4HF==SiF 4↑+2H 2O (雕刻玻璃)B. 酸性氧化物,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与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硅石(天然) 结晶形 无定形 纯净的SiO 2晶体叫做水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中第二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的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

故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好本节课,能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硅酸盐,硅的存在与性质;通过对硅酸盐工业产品的了解,感受硅酸盐矿物的应用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硅的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说教法
采用对比法,联系二氧化碳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介绍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联系和对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比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引导和启发学生把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加以比较,把它们的性质都罗列出来。

三.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由于讲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把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回忆旧的类似知识,从而引出新的知识。

多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化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过程
1.课的引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地壳中哪种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接着继续问,“那么非金属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是哪种元素呢?”来引出硅这个主角。

2.从硅的原子结构上对其作个大概的介绍。

指出硅是一种亲氧的元素,从而引出了二氧化硅和硅酸。

3.课堂上让同学们尽情讨论已经收集好的二氧化硅的广泛用途。

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播放一些有关的实物,照片或录像,增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从这些实例来总结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如质硬,不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等。

并且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引出除氢氟酸外,一般不与其他的酸反应。

4.启发学生根据SIO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把它们的性质一一列出来,加以比较,然后引导学生从SIO2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出发,认识SIO2不与水反应及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对硅酸的教学:通过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4—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中产生的透明的凝胶既为硅酸溶胶。

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演示硅胶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的所用到的情景。

让同学们总结其性质,和作用。

6.对本节课做个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