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的政治制度
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

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

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封建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否维持并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

对于西汉统治者来说,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事实时刻萦绕在他们的脑际。

这种情况使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比较现实的措施。

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有:其一,组织军队复员。

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

同时还规定,这些复员的官兵。

愿留在关中者,免除十二年的徭役,回归原籍的,免除六年。

这样,就使爵高位显的军官变成大地主,一般士兵也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劳动。

其二,赐军吏卒以爵位。

凡军吏卒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位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

这一条诏令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

其三,招抚流亡。

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着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

这使许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爵位,这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四,释放奴婢。

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以上是地主阶级适应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它一方面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扩大了汉王朝的统冶基础,使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占有少量土地,有了生产条件。

这样,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恢复。

政治、军事制度及法律
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

“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

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

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

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

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

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

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这些预备队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

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汉初除了建立军队外,又制定了法律。

刘邦入关之初,约法三章,只是临时措施。

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

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的基础上,又增加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

除了法律之一,皇帝的命令也起法律的作用,必须无条件执行。

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特征。

压制割据势力
早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打败项羽,曾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些重要将领为王。

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

此外,还封了功臣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

这些异姓王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一个严重威胁。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借谋反的罪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张敖(张耳子)被废为列侯,韩王信逃入匈奴,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

随着异姓的翦除,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以代替异姓王,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其实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个离心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诸王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

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击匈奴之机,发动武装叛乱。

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刘兴居后尘。

这两处叛乱虽然被消灭,但拥有五十三城的吴王刘濞又露出不臣的形迹。

面对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的问题,许多官吏都感到事态的严重。

当时,梁王太傅贾谊给文帝上了有名的《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

文帝按照这个建议把一些王国分小,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作为屏障。

景帝时,吴王刘濞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

于是,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景帝采纳了晁错“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吴楚等七国遂于公元前154年(景帝前元三年)举兵叛乱。

吴王濞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和首领。

他倚仗吴国冶铜、铸钱、煮盐等优越的条件,早已蓄谋夺取皇位。

他联合了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菑川王及胶东王,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共同起兵。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率大军前去迎击,同时又杀晁错。

但刘濞继续进攻,于是景帝决心讨平叛乱。

周亚夫率领大军迎击吴楚七国叛军。

下邑(安徽砀山东)一战,“吴大败,士卒多饥死叛散”。

周亚夫率精兵追击,吴王刘濞仅率千人南逃,后被东瓯所杀。

其余诸国也被打败。

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就平定了。

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

公元前145年(中元五年),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

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不能掌握政治军队。

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组织。

颁布“推恩令”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以后,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继续打击地方势力。

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

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

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

“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

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削地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至此,王、侯二等封爵制度虽然还存在,但所封王、侯只能“衣食租税”,不得过问封国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通过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此后,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
汉代的政治制度(2)
君主集权的加强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皇权,采取了限制丞相权力的措施。

他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

与此同时,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

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和外朝之分。

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了。

中外朝的形成,显示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汉武帝还颁行了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以扩大统治基础。

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

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

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

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因此,汉武帝即位后,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建立了新选拔制度:其一,察举制。

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

汉武帝时,开始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

这样使察举制逐渐完善起来。

其二,“征召”制。

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汉武帝召见,确有才能,授予官职。

与此同时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以官职。

其三,博士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入仕。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置五经博士弟子,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
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并为郎官。

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

收归铸币权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

这一方面造成币制混乱,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面,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富比天子,威胁中央。

吴楚七国之乱时,铸币便为其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持。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

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治理黄河
西汉的水利事业比战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突出的成就是治理黄河和关中等地兴修了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是西汉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

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了严重的水灾。

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又在瓠子(河南濮阳西南)决口,泛滥成灾,遍及16郡。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

经过这次治理,黄河在八十年间没有发生大灾。

“井渠法”
汉武帝时在关中开凿了几条较大的灌溉渠。

公元前129年,为了转输由关东西运的漕粮,在著名水工徐伯的领导下,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

漕渠在渭河南岸,东注入黄河,长达一百多公里。

渠成后,不仅使这一段的漕运时间缩短一半,而且使沿渠两岸万余顷地受益。

与此同时,又征发民工修龙首渠。

这条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

渠道要经过商颜山。

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

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智慧,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

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又在郑国渠上游修了六条辅助的小渠,称六辅渠。

公元前95年(太始二年),从仲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这就是白渠。

全渠长近二百里,灌溉农田4500余顷,水中泥土又可肥田。

此外,又在今山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在今安徽境内引淮水灌溉,等等。

郡国制
所谓郡是指郡县,国是指封国,而郡国制则为西汉初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

郡和封国同是汉初地方高级的行政区划,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

刘邦认为封建有屏藩之利,郡县有统制之功,由是二者并行,使全国形成封国与郡国并存的郡国制度。

但由于时间一久,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难于驾驭。

故在文帝时,贾谊曾建议削弱诸侯;至景帝,
晁错更进一步提议削减诸王封地,由是诸王为求保障自身利益,便打着「诛晁错,清君侧」之口号,起兵反对汉室,史称「七国之乱」。

及后景帝派周亚夫平定叛乱,诸王被杀。

自此,景帝将王国军政大权、官吏任免权全归中央,分封王国名存实亡。

区田法
或称区种,是一种农田耕种方法,最早记载见于成帝时的《泛胜之书》。

具体作法是在田中间开沟或挖穴,称为区,在区中点播。

在点播前,先要溲种(以肥料或可以防虫的物质处理种籽),在区内施用重肥。

下种后,要注重中耕除草,保和灌溉。

这种耕种方法的优点是在小面积的土地上经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得以提高;而且也可施用于坡地,有利于扩大土地的利用范围。

区田法技术要求高,费工费力,所以未能推广。

代田法
一种农田耕作的方法,由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出来,推行于北方干旱地区。

其办法是将一亩土地定制六尺,分成三圳三垄,圳垄相间,圳宽一尺、深一尺,垄宽一尺。

第一年在种植时将种籽播在圳底,到中耕时把垄上的土和草逐次锄入圳中以培壅苗根,至暑天时,圳垄已经相平。

第二年种植时变更过来,上年的圳改为垄,垄改为圳。

如此轮换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这种耕作方法的优点是,种籽在圳底,可以保,幼苗在圳中也能得到较多的水份,中耕时将垄上的土和草锄入圳中能使作物根深叶茂,利于生长,增加产量。

代田法始行于三辅,后来推广到河东、弘农,乃至边郡。

西汉屯田
汉代政(蟹)府利用士卒、谪戍罪犯和招募农民开垦荒地生产粮食以供军需的措施。

屯田有民屯、军屯之别。

前者如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收复河南地,募民十万居之。

后者如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发将士屯田张掖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