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

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
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

旌德县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方案

旌德县国土资源局

2006-11-10

目录

一、概述 (2)

二、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依据 (2)

2.1数据标准 (2)

2.2数据库方面的行业标准 (3)

三、系统总体设计 (3)

3.1设计原则 (3)

3.2 系统软、硬件配置 (5)

3.3 数据库设计 (7)

四、数据库建设 (10)

4.1建库流程 (10)

4.2资料准备 (10)

4.3资料预处理 (11)

4.4数据处理及建库 (12)

五、项目管理与工程实施 (15)

5.1 县局与建库承担单位分工 (15)

5.2 工程质量管理 (16)

5.3项目建设进度管理 (17)

六、培训与技术支持 (17)

6.1培训计划 (17)

6.2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8)

七、提交成果 (19)

7.1数据成果 (19)

7.2系统文档 (19)

一、概述

旌德县位于,东临、南连,西邻,北面自。全县行政辖区面积平方千米,林地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公顷,人均耕地为公顷。

境内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投资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随着旌德县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不能落足土地资源动态管理的需要,这就迫切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实现土地资源管理,尤其是地籍管理信息化。

国土资源信息的基础数据是空间数据,其管理和利用都需要与GIS技术紧密结合。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旌德县国土资源局决定选用国家科技部向全国推荐的、国土资源部指定选用的国产GIS 软件平台——MAPGIS作为基础平台,在其基础上开发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合肥市方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旌德县国土资源管理局邀请,制定出旌德县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方案。

方升公司是省内从事土地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软件企业,虽然是一个刚成立的公司,但是公司有数名参加过大量土地管理系统建设的工程师,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开发和工程施工经验,这些前期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数据库建设的技术依据

2.1数据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260—2000

2、《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

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1992

4、《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 14395-93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

6、《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1993

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1993

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

10、《地籍测绘规范》,国家测绘局CH 5002-1994

11、《地籍图式规范》,国家测绘局CH 5002-1994

12、《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成图规范》,GB 14912-1994

2.2数据库方面的行业标准

1、《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国土资源部

2、《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

3、《安徽省县(市)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三、系统总体设计

3.1设计原则

旌德县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设计和系统维护等多项工作,是一项工程量大、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审慎处理先进与实用、规范与灵活的关系问题,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 规范性原则

1、工作过程的控制,应以现有的技术规程为基础,确保系统在工作流程上符合规范;

2、输入/输出符合行业标准;

3、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建设符合行业规范。

3.1.2实用性原则

1、县局内业务流转过程实现无纸化;

2、界面设计尽量模拟人的工作习惯,随时提示;

3、最好少用或不用键盘;

4、业务处理的操作功能最好是“傻瓜型”,简单、易于操作;同时也应提供复杂但功能强大的操作功能,供系统维护人员使用。

3.1.3 先进性原则

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1、硬件设备的先进性:硬件设备应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2、软件的先进性:采用的管理软件是目前国际上通用并符合发展趋势的软件,为以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

3、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设计实用、可靠、具有先进理论水平的分析模型和应用模型。

3.1.4 安全性原则

由于系统业务涉及不同权限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采用权限控制和网络控制两种方法,保证整个软件系统不会出现非法访问:

1、权限控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权限设置功能三级控制;使系统本身对于数据库中数据存取进行控制,防止无

关用户对数据的有意或无意破坏以及对数据的非法存取,并采用数据备份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并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2、网络控制建议采用内网从物理上和外网分开,保证使用数据库的机器不与外网相联。

3.1.5 可靠性原则

包括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数据可靠性: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应是准确可靠的,由数据库施工方案所设计的技术路线以及数据库施工组织来保证;

2、系统可靠性:系统应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致于因某个动作或某个突发事件导致数据丢失和系统瘫痪。

3.1.6 可扩展性与开放性原则

1、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和方便的二次开发工具,以便系统不断地扩充、求精和完善;

2、设计优化的系统结构及灵活的数据库系统,使各功能模块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独立操作运行;

3、系统在输入、输出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与AUTOCAD、ARCINFO、MAPINFO、MICROSTATION、南方开思、瑞得、清华三维等多种格式的数据进行相互转换。

3.2 系统软、硬件配置

3.2.1硬件配置

旌德县城镇地籍管理数据库是在单机环境下建立的,硬件平台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等)、数据储存设备(如磁盘、光盘等)等。

硬件选择除遵循系统平台的选择原则外,还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硬件的性能:能够满足图形数据的编辑与显示;

2、与其他硬件的兼容性:各种硬件设备可以协同工作;

3、与软件的兼容性:要兼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或其他应用软件。

3.2.2软件配置

1.服务器端软件配置

①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②数据库

SQL SERVER 企业版

③基础平台

MAPGIS单机版6.7

2.客户机软件配置

①操作系统

Windows98以上(建议用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②基础平台

MAPGIS单机版 6.7

③办公软件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Office2000

3.3 数据库设计

3.3.1基础地形数据库设计

图 3-1 基础地形数据库结构

3.3.2地籍图数据库设计

1、地籍图数据库空间数据

图3-2 地籍图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

2、属性数据库设计

属性数据库所涉及的表名称如下:

1)申请书结构;

2)收件单结构;

3)地籍调查表结构;

4)审批表结构;

5)初审意见结构;

6)审核意见结构;

7)发证意见结构;

8)登记卡结构;

9)归户卡结构;

10)共有使用权结构;

11)签收簿结构;

12)他项权利表结构;

13)地类表结构;

14)全程库结构;

15)界址点结构;

16)界址线结构;

17)宗地结构;

18)历史索引结构。

3.3.3地籍数据库构成

地籍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库、地籍图库、属性数据库三部分(如图3-3所示)。

图3-3 系统数据组织结构示意图

四、数据库建设

4.1建库流程

4.2资料准备

在资料准备的过程中,资料的内容以《安徽省县(市)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要求为准,采用省厅验收的数字化图形、权调资料。主要有标准图分幅信息、宗地图形数据、界址点成果表、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已发证资料。

4.3资料预处理

4. 3.1图形处理

1、检查地籍图中宗地编号是否唯一,有否漏号、重号、错号;

2、为了防止地形图数据转换的丢失和方便数据检查,对图形的层进行了整理;

3、检查图幅内的地名注记、编号注记、河流注记、道路注记等是否清楚,不同类型的注释字体大小及摆放位置是否合适;

4、宗地号和地类以分式方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号,分母表示地类号。地类按《全国土地分类》注释,对于宗地没有标注的要做文字记录。

5、检查线状图形的连续性、完整性,宗地图的界址线是否封闭,并按照实际情况做封闭处理。

6、检查图幅与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是否存在悬挂线等影响接边的问题。

4.3.2属性数据处理。

1、根据安徽省地籍数据建设规范要求对宗地命名规则如下:

号等错误;

2、调查表填写不规范和不全的要进行记录(如:四至、单位性质、土地用途、权属性质);

3、对于已经发证的资料与权调资料不一致的地方,要在说明栏中进行说明,包括:宗地的变更情况、权属来源及存在问题,调查

员意见栏中要描述该宗地界址点、线的变化情况;

4、先通过土地证号对原发证资料按宗地、街坊整理,然后与权属调查表进行归档,对于一宗地多次变更情况,要分清楚与权调对应时期的资料,对于权调后发生变更宗地做记录,以便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在数据库中进行变更。

5、土地证号的唯一性与缺少的检查;

6、计算机量算面积与调查量算面积的对比检查

通过该项检查工作,分析造成面积差异的原因在数据分析报告中说明原因;

4.4数据处理及建库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其性质可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二者可以统一建库,即在建空间数据库时,同时录入属性数据。

4.4.1属性数据入库

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内容多、数据量大。目前旌德县国土局的资料多数为纸介质存储,在建库时直接输入,由于数据量大、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录入速度,质量也难以监控。为此我们提供批量数据建库模块,提供简单快捷的工具,提高录入速度,并且可采取软件逻辑检错技术对数据内容进行质检,为数据入库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4.4.2影像数据扫描

针对国土资源局实际情况,对原有宗地草图,领导批示等进行批量扫描,在保证图形清晰度,又要尽量减少图像占用内存,文件格式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为100dpi以上。

扫描文件名按以下规则命名:

时间段+"#"+宗地号+"$"+文件类别+序号+".jpg"

4.4.2地形图数据入库

旌德现有的图形数据为南方开思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程序转成MapGIS数据格式。

1、编辑对照表

在将AUTOCAD数据转入MAPGIS时,确保两边的线型库,颜色库的编码一致、块与字图一致,首先编辑转换关系对照表。

符号对照表——“arc_map.pnt”

线型对照表——“arc_map.lin”

颜色对照表——“cad_map.clr”

层对照表——“cad_map.tab”

2、标准分幅图转换,检查

1)、将开思的dwg格式,转换为AUTOCAD的R12版本数据交换格式DXF,;转换DXF文件时,不对原图的块作爆破处理,并且注意到原图是否有样条曲线,如果有要作爆破处理。

2)、进入“文件转换”模块,选择“输入”按钮,点击“装入DXF”,将需要转换的AUTOCAD文件装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会提示选择不转出的层,选择后确定,则系统会按照已经设定好的对应关系转换。

3)、转换过程中有一些数据丢失或错误,需要对转换的数据进行查错,转换的数据的子图、注释或线型可能不对或者有丢失,需要同时打开MAPGIS系统和转换前的系统(或者是图纸)对照进行检查,这个工作必须细致,需要每幅图每个区域进行对照检查。对某一类型的点线出错,要重新编辑对照表重新转换,如果图上要素不多,可单独修改。

3、地形图入库

1)、编辑完成和检查合格的图形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目录“D:\

旌德县地形图”。然后启动“地图库管理”模块,在“选项”菜单下选择“设置系统环境”,将“工作目录”也指向图幅数据所在的目录“D:\ 旌德县地形图”。

2)、“文件”菜单下选择“新建图库”,选择以“等高宽的矩形”分幅,设置图库范围。

3)、填写图形参数:

坐标系类型选为“大地坐标系”;

投影类型缺省为“高斯投影”;

比例尺分母设为“1”;坐标单位设为“米”。

4)、在“图幅管理”菜单下,选择“图库层类管理器”,建立地形线、注记点、建筑屋等层。选择“图幅批量入库”进行图幅数据批量入库。

5)完成后在“文件”菜单下选择“图库另存为”将所建图库文件保存在图幅数据所在的文件夹内,保存后的图库文件后缀为“旌德地形图库.dbs”。

4.4.3界址数据采集

1、界址数据生成

1)、在开思中把界址点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按照如下格式编辑界址成果表,编辑完成后保存为*.zd文本文件。

文本格式为:对于每一个宗地,第一行为宗地号,前面带#标志,紧接着“宗地号”、“面积”、“地类”,以逗号隔开。下面各行为每个界址点的“点号”、“X坐标”、“Y坐标”、“界址点类型”、“界址点等级”, 一个文件可以记录多个宗地,文件以“##”结尾。

2)、在地籍管理系统下,启动“地籍外业处理”程序。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打开带有地号的界址点文件”,选择上一步操作完成的*.zd文件。

3)、在操作过程中,根据系统提示来处理空界址点界址线重复的情况,将转换结果保存为*.wp文件,将21个街坊数据合并成一个glgrp.wp文件。

2、界址数据检查

对生成的界址数据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飞点、坐标是否与地形图套合、宗地图是否有重复等。

五、项目管理与工程实施

旌德县地籍管理数据库是一项复杂的项目,计划施工三个月。项目实施不仅需要国土资源局地籍业务部门与项目承建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还须外业测量单位的支持。因而,项目管理与组织工作对于本项目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实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5.1 县局与建库承担单位分工

从商业角度看,县局是本项目的用户和投资者(甲方),方升公司(乙方)作为数据库工程建设任务。但从项目管理与实施角度也必须由用户与承建企业两个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协调配合,方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县局与建库承担单位在项目管理中总的分工原则是:

1、县局将主要承担两项工作:

其一,是作为“投资人”和工程组织者,必须对工程涉及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这些事项有:

1)选择承建单位与软件平台;

2)批准并执行设备选型与采购计划;

3)审定并批准《建库技术方案》、《数据库测试报告》;

4)检查进度、监督质量、协调关系。

其二,作为“用户”须对项目实施承担组织责任:

1)与外业数据采集单位的协调;

2)数据库原始资料的整理与质量验收;

3)属性数据库的工程建设;

4)派专人参加建库全过程,参加培训,按计划、逐步承接全部数据成果;

2、方升公司的责任

1)负责设计工作:数据库施工方案设计;

2)负责对录入数据质量承担责任;

3)按双方约定完成属于方升公司承担的数据库建设任务;

4)对县局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

3、为使上述分工得以贯彻,以下措施是双方必须遵守

1)分工必须通过相应的机构作保障(项目组织);

2)机构不仅承担工程实施的责任,也是双方协调交流的实体;

3)机构成员的业务能力与稳定性是机构活力的体现,同时,这也是工程可能遇到的风险之一。

5.2 工程质量管理

数据库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重心所在,为确保建库质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档案室提交的经汇总整理的各种入库资料,需经县局地籍科组织验收,其质量应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通过对几个街坊数据检查,对建库专题资料质量再进行全面测试并做出评价,依据原始资料的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施工方案;

3、数据库施工设计书中将详细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质量与进度控制措施,数据库的质量标准和人员培训计划,施工方案在得

到县局项目组认可后,将作为数据库施工主要依据;

4、分阶段对数据库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工作将首先由项目组按约定进行自检、互检,并将检查结果向局领导小组汇报,然后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抽检。

5.3项目建设进度管理

工程详细安排进度表:

六、培训与技术支持

6.1培训计划

1、系统管理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

系统功能的培训;

安装培训;

系统运行维护培训;

数据库管理培训;

图形、属性数据更新培训;

权限设置与管理培训;

数据录入培训;

培训人数:甲方定;

培训地点:待定。

培训时间:在系统安装、调试后开始,约一个星期(到完全掌握为止)。

2、一般操作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操作流程的培训;

操作规范的培训

系统功能的培训

培训人数:甲方定;

培训地点:待定;

培训时间:在系统安装、调试后开始,到完全掌握为止

6.2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提供终生维护,维护期间,方升公司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支持,当系统出现使用单位技术人员不能解决的重大故障时,公司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服务。

5×8小时热线服务,长期固定负责甲方系统维护的联络人员移动电话24小时开机。

提供网站服务(https://www.360docs.net/doc/7d17495860.html,),通过网站可免费下载补丁程序和部分升级程序,网站提供相应技术论坛、专家热线等为用户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故障排除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七、提交成果

7.1数据成果

7.2系统文档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蒲筱哥/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徐州221116 摘要: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7-2006年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近10年来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迅速膨胀,信息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使得信息服务机构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特色数字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建特色数据库已成为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图书情报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当今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组成部分;为此,近十年来,我国研究者对自建特色数据库的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总结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无疑有助于我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发展。 1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文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论文的时间跨度为1997年元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统计时间为2007年11月6日。由于我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一般把特色数字信息资源分为地方特色、学科特色和专题特色等,因此“特色数据库”、“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为防止漏检,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特色数据库”、“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作为篇名和关键词检索,经筛选去重后得到387篇有关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利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所检论文进行文献数量、作者、期刊和主题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2数据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 对某一学科、专题论文发表年代的统计可以从时间和数量的概念上了解该专题研究的发展历程。表1为1997-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 研究论文的发文量从1997-2006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000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迅速膨胀,信息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使得信息服务机构对特色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图书情报界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视,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建设的数量日益增多,随着我国数据库建设的深入,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相关主题的研究也进一步高涨。 虽然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研究是进十来年的事情,但我国数据库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

关于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请示

关于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的请示 市政府: 根据张笑东市长对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关于建设安阳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楼的请示》的批示精神,市发改委牵头组织财政、规划、土地、投资公司以及便民服务中心、商务局、工商局等单位先后召开了两次协调会,认真研究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市便民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商务局迅速组建了由8人组成的基建办公室,具体抓好项目落实。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打造良好投资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 为了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使安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必须在持续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加快建立一个大集中、大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市工商局、市商务局联合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对于推进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的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明确指出: 要逐步健全政务服务体系,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去年、今年市人代会都将加强行政便民中 1心建设确定为市重点议案。从目前三家现有的办公条件看,硬件建设已相对滞后,远远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市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极不相称。 便民服务中心及商务局均为租用办公用房。便民服务中心现有面积约2000平方米,全市50多个审批职能的部门,进驻中心的仅有28个,保留的283项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4 7数据交换格式16 8元数据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分类代码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样本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信息元数据示例27 表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要素代码表2 表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4 表3表格信息要素属性关联表5 表4行政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Q)5 表5行政界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JX)6 表6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GX)6 表7高程注记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GCZJD)6 表8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LTB)6

表9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DW)7 表10零星地类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LXDL)7 表11开发整理潜力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QL)8 表12开发整理规划区域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HQY)9 表13面状工程、线状工程、点状工程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C)9表14面状项目、线状项目、点状项目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XM)10表15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ZJ)11 表1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属性表代码BG_BCGDPHB)11 表1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结构调整表(属性表代码BG_GHJGTZ)11 表1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表代码BG_GHZBFJ)12 表1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表(属性表代码WB_WBXX)12 表20界线类型代码表12 表21界线性质代码表13 表22等高线类型代码表13 表23权属性质代码表13 表24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代码表13 表25比例尺代码表14 表26规划图类型代码表15 表2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编码16 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代码表18 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代码表20 前言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五大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

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现状 1、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 该库是四大基础数据库中建设难度最低的,因为其中的信息收集相对容易,不涉及过多的部门利益分配等敏感问题。目前该库已基本建成,但真正投入使用的省市并不多。2012年5月31日,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数据整合改造合同验收和工程初步验收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建设的国家级信息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由11个部门和单位参加,水利部承担其中的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设。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于2007年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后正式实施,在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发改委项目办的指导下,在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水利资源数据分中心建成了水文、水质、水资源、水利设施、土壤侵蚀、水能资源、农村水电、大型灌区等方面的8个专题信息库、90个专题信息产品、21个综合信息子库,完成了实用规范和管理办法的编制与试行工作,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上线并稳定运行。 2、人口基础数据库 人口基础信息库的主体包括公民身份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各部门业务系统在利用人口基本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部门存在共享需求的人口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人是任何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主体,现代社会中尤其强调以人为本。随着我国管理模式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人的基本信息在整个行政管理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就业、税收征管、个人信用、社会保障、人口普查、婚姻家庭、计划生育、打击犯罪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无不与人口基础信息密切联系。 尽管我国的人口信息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它,对其作用认识不足,以至于人口信息系统分散,至今尚未建立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更为重要的是,人口信息多头采集,各人口信息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都不够,流动和死亡人口等信息采集困难,其应用也受到条块分割、互联不畅等问题的限制。此前频频被揭露的死人领工资、领养老金,死人吃低保,未婚无从证明、结婚离婚不能及时反映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人口信息共享方面的缺陷,也说明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全部人口、代码唯一的基础信息库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这个信息库的建立具有了十分的紧迫性。 基础信息共享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首先任何一个国家公共部门利用公共投资形成的信息资源,都应列入社会公共资源的范畴,其他公共部门根本不必也不应该利用公共投资进行重复建设。这既是公权力行使遵循精简、效率原则的要求,也是对纳税人负责、珍惜公共资源的体现。事实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是完全可能的。 3、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 2006年3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对法人库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3月29日,国信办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法人库建设进展情况,并要求加快方案修订、论证、实施进度。 2007年4月29日,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了2007年第一 次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在广泛收集各有关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法人库建设的模式和思路。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 意见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共xx 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中共xx 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08〕15号)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委发〔2008〕10号),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推进我县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仪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政务服务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1.依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县法制办要按照从简原则,定期对我县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精简和调整。对已经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向社会公布,接收群众监督。 2.认真执行由县政府公告的《xx县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未列入目录的,一律不得再审批。对清理后保留的行

政审批、许可项目必须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年均受理量很少且未在政务服务中心单设窗口的项目,由政府集中授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集中管理,其中审批条件单一的,授权综合窗口现场办理。各部门不得再在原单位受理、办理各种行政审批事项。 3.各部门要会同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对保留行政审批项目的流程适时优化,动态提升,确保逐环节、逐岗位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县政务服务中心要会同进驻部门研究细化具体措施办法,最大限度减少窗口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上的自由裁量权。各部门要将项目名称、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结时限、咨询投诉电话、办事结果及时在部门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公布。行政审批要求申请人履行义务的法定条件、程序等事项依法变更时,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抄送政务服务中心。 4.县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各部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合法有效、规范运行。对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原审批部门要加强衔接,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防止行政不作为或者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二、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大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要素分类、要素编码、属性数据结构、图形数据结构、影像数据结构、文件命名规则、元数据和数据交换格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乡(镇)级(含和乡镇级同比例尺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同时也适用于仅包含土地利用规划文本、指标、影像等要素的市级、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国土资源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2007 3.4要素] 3.2 要素性质feature arribute 要素的性质。[GB/T 17798-2007 3.5要素性质] 3.3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要素集合。 3.4 对象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GB/T 17798-2007 3.6对象] 3.5 实体entity

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校园一卡通项目数据库安全系统 建设方案书

一、系统现状概述 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内也称为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工程和前导性工程。校园卡是将广大师生员工与数字校园有机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的媒介,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校园卡是校园数字化的重要形象和重要标志之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校园网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架构在此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 核心系统都运行在Oracle数据库之上,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性基础。Oracle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据库,作为校园一卡通的基础数据存储和运行平台,存储着核心数据资料和基本业务逻辑,其稳定性与否直接关系着校园一卡通的对外服务能力。 以下通过介绍数据各种主流数据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根据业务系统的用户规模大小和用户的数据库维护能力以及项目投入成本,提出我们的建议解决方案。 1.1双机热备系统特点与优势 双机热备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讲,就是服务器高可用应用的另一种说法,英译为:high available,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热备是根据意译而来,同属于高可用范畴,而双机热备只限定了高可用中的两台服务器。热备软件是用来解决一种不可避免的计划和非计划系统宕机问题的软件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硬件的。是构筑高可有集群系统的基础软件,对于任何导致系统宕机或服务中断的故障,都会触发软件流程来进行错误判定、故障隔离、以及通地联机恢复来继续执

行被中断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经受一定程度可接受的时延,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服务。 从狭义上讲,双机热备特指基于高可用系统中的两台服务器的热备(或高可用),因两机高可用在国内使用较多,故得名双机热备,双机高可用按工作中的切换方式分为: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方式)和双主机方式(Active-Active方式),主-备方式即指的是一台服务器处于某种业务的激活状态(即Active状态),另一台服务器处于该业务的备用状态(即Standby状态)。而双主机方式即指两种不同业务分别在两台服务器上互为主备状态(即Active-Standby和Standby-Active状态)。 注:Active-Standby的状态指的是某种应用或业务的状态,并非指的是服务器状态。 组成双机热备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基于共享存储(磁盘阵列)的方式: 共享存储方式主要通过磁盘阵列提供切换后,对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保障。用户数据一般会放在磁盘阵列上,当主机宕机后,备机继续从磁盘阵列上取得原有数据。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式因为使用一台存储设备,往往被业内人士称为磁盘单点故障。但一般来讲存储的安全性较高。所以如果忽略存储设备故障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也是业内采用最多的热备方式。

规划数据库建设研究

规划数据库建设研究(陈新燕何刘鹏程冀) https://www.360docs.net/doc/7d17495860.html, 时间:2008-01-12 07:23:10 来源:《黄河规划设计》2007年第4期放大缩小打印 [摘要]基础资料是规划工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规划资料现状的调查提出了规划数据库建设研究的必要性,确定了建设目标,根据需求分析,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整个数据库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建立一个基于GIS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点、线、面对象作为数据索引对象,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为规划数据应用管理提供一个具有空间背景的应用管理平台。 [关键词]规划数据库标准化规划信息化 1 建设必要性 基础资料是规划工作的基础,对于规划院来说大部分工作是黄河上的工作,需要有一套详实的流域基本资料,在以往的工作中我院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但是由于没有一套规范的规划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资料大部分都分散在个人或各专业所内,管理也很不规范,很难形成系统化的规划资料。再加上我们采用专业管理,项目负责人难以了解其它专业室个人手上的基本资料,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都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往往造成资料重复收集处理。如果我们建立了系统、规范的黄河流域规划数据库。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在进行资料收集之前,可以了解那些资料数据库里面已经有或缺哪些资料,然后只收集所缺的那些资料,可以减少盲目的资料收集工作,而有些工作就可以不再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有了规范的基础资料,对于有些简单的工程设计工作,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标准化、程序化的设计,从而使骨干技术 人员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重点项目或关键技术的研究上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有些资料、技术掌握在个人手上,由于个人工作流动对院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规范的数据库有利于工作方法及技术的积累,可以提高工作中的积累意识,通过规范的数据库可以建立通用的技术方法,使一些常用的方法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措施

X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 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力度,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县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交易平台的服务水平,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和完善县、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水平和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确保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工作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 二、工作安排 (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XXX哈尼族xx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1年8月23日设立,计划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进驻到县便民中心大楼。 实施步骤: 1.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月底前); 2.制定交易中心办公场地装修方案(2012年月底前) 3.确定进场交易的单位和部门,以及所涉及的交易事项(2012年月底前); (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目前,已成立并投入使用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2个;整合项目,完成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房屋建设4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7个。 实施步骤: 1.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各自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选定两中心办公场所(2012年月底前) 3.各乡镇两个中心挂牌成立,并正常运转(2012年月底前); (三)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 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的又一新举措,按上级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委党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特意作了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县共15个乡镇共有5个社区164个行政村期,需建设为民服务站169个。 实施步骤: 1.传达学习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积极制定建设方案(2012年月底前) 3.选定各服务站点建设地点(2012年月底前) 4.挂牌成立为民服务站(2012年月底前)。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县筹建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政务服务局筹建工作组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工作组。 (二)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筹建工作方案。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制定系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建设式样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职责、运作模式、性质,确定“一站式”服务的内容。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国土资源部

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Regulation For Establishing Geological Perambulation Programming Database)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数据源 (3) 6 数据库建设 (3) 7 数据库成果内容及要求 (7) 8 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 (12) 9 检查验收及评价 (14) 附录1 (规范性附录)图式图例 (16) 附录2 (规范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提交成果清单 (23) 附录3 (规范性附录)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24) 附录4 (资料性附录)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32)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省按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进行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规范。本规范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做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提交成果的要求,是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 为指导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建库的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要求,保证数据库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地质勘查规划成果技术要求》为基础,结合《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标准》(征求意见稿),参照相关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及信息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重点从建库的数据采集整理、格式转换到成果检查验收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明确提交最终成果的内容形式和检查验收的指标体系、方法程序,详细规定了元数据的填写形式。全国省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建设按本规范执行,地(市)级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范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能与本规范相抵触,补充规定需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2)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2)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

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

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2019年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8月11日至17日,由市政协经济法制委牵头,会同教科文委并邀请部分民主党派委员,组成两个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带领下,对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xx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县(市、区)一级的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在2007、XX年成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原则,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完善软硬设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优化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总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通过把面向投资者、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有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在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公,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规范了办事程序,切实减少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市本级进

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共499项,占应进的76.8%。审批项目较为集中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派出了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进行现场办公,保障了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政务中心的现场办结率。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务中心的工商局窗口对企业登记管理在全区率先试行了“一审一核”登记制度,减少了许可(审批)环节,节省了登记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目前,x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均日结率达到77.49%,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从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反映,这几年群众办证办事方便了很多,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二)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审批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务中心都比较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订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廉洁从政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办公规定》等二十多项基本制度。XX年全市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政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政务中心项目审批严格实行“八公开”和“六制”办理,“八公开”即项目名称、办理程序、设立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窗口权限公开,“六制”即直接办理制、承诺超时默认制、联合办理首办责任制、申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集中收费制。在审批方式上,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全面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保证了审批权在阳光下运行,基本实现了“阳光作业”,提高了办事的透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 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2建设目标及建设容 第二章、需求分析 1.3功能要求 1.3.1数据采集整合 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整合服务,进行整理后,汇入统一的系统数据库存储。其处理过程可监控,可回溯,可重新采集。系统详细记录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整合规则,提供编辑处理。 数据采集主要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 文档:采集存储各种文件、预案; 2. 视频:采集存储各种演戏视频。 3. 地图:采集存储各种地图数据。 1.3.2数据查询应用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基础之上,根据用户权限提供定制的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可定制信息的展示容,具体的详细页,这些功能只需分配给某具体用户,即可直接使用。支持查询条件,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地图、文档、视频等容进行查询。

系统能提供强大的搜库功能,用户输入一定条件后,系统可在整个数据库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系统既能够实现简单的指定查询功能,又能够实现复杂的条件组合查询功能,既可实现精确查询,又可实现模糊查询。 利用现有采购的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地理信息关联数据库,结合大队的工作方法,实现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的关联,实现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1.3.3系统统一日志 日志是指系统或软件生成的记录,通常采用字符形式或标准记录形式。本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日志信息,这些信息要存放到数据库中,作为整个系统的统一日志的一部分。 统一日志的功能包括日志的统一存取、分析查询、集中管理和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统一日志服务的统一存取功能为系统提供统一的日志存取接口。该接口利用消息传输服务将各应用的日志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有效的管理查询提供方便,同时简化了软件的日志操作流程。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查询接口,支持多种方式和快速的日志查询功能。通过按不同方式的日志查询结果,可以利用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日志的导出、删除(经认证授权的管理员才可以执行删除操作)等日志管理功能。该功能可在系统管理席位上为管理人员提供日志管理功能。 1.3.4用户权限管理 具体分析系统的实际需求,具有相同应用需求的用户归入角色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对角色统一分配权限,即根据不同角色的应用需求将系统功能进行分配。

2018年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2018年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XX县进一步推进 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试行)等四个规范的通知》(xx办发〔2012〕xx号)、《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工作的通知》(xx发〔2015〕x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张清单一张网”工作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15〕x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xx办发〔2015〕x号)的精神及有关规定,深入推进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建设政府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创新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不断加强我县政务服务工作,尽快建成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的政务服务中心,逐步推行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密切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的理念,遵循“规范、廉洁、高效、便民”的宗旨,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服务模式。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规范运行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提高群众满意率为目标,规范行政行为,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公共服务由分散向集中、被动向主动、单一向综合转变,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和对外形象,为落实xxx,推动xxx县经济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总体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