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道地药材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126237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b.png)
关于“道地药材”最全面的介绍一、“道地”一词的起源和演变“道地药材”指具有有特定种质、产自特定地区、有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经过长期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总结出的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材,它是传统中医药学中对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中药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其生境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在长期的社会以及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这一理论。
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与人所在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道地药材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适应自然,并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资,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置于大自然循环中的一员的理念,远古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人们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水和空气,不可避免受到其中一些物质的侵害,又从大自然中寻找另一种物质加以克制,仍然保持着人与大自然共生共荣、循环发展、天人合一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该书从药物本身出发对部分药材的生境作了描述,如生于山谷、丘陵、田野等,同时指出药要区分产地的产地的观点,即“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首次产地将产地与药材联系起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著作,它的问世初步确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其中有“岁物者,天地之专精好。
非同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从药材产地与质量、疗效的关系方面阐述了特定产地药材在对中医药的意义。
公元200-205年(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数千年中医实践经验基础上著《伤寒杂病论》,共收录方剂113种,其中诸多道地药材如如代赭石、巴豆、阿胶等得到广泛应用。
《范子·计然》提出黄连以出蜀郡黄肥坚者善,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等,在明确药材产地的基础上对该地所产地材性状进行了叙述,并阐明优劣。
公元480-498年(梁代)陶弘景在总结医家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本经》进行拓展著《本草经集注》,对药材的产地、性状、药效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指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中药紫菀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资源研究现状
![中药紫菀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资源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061219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3.png)
中药紫菀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资源研究现状
郭伟娜;程磊;牛倩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方法,从本草沿革、资源分布、资源化学、种质变异及分子系统等方面对中药紫菀的本草学和现代资源研究进行综述,并实地调查亳州道地药材紫菀种质资源概况,其中正品紫菀为紫菀属紫菀的根和根茎,主要为栽培品.近些年亳州紫菀栽培种质质量下降;地方习用品种来源于紫菀属和橐吾属部分植物,种类繁多.中药紫菀优质种源选取、药材质量控制、分子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页数】3页(P9943-9944,9947)
【作者】郭伟娜;程磊;牛倩
【作者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中药全蝎的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J], 杨祎辰;马存德;王二欢;常晖;安莉;党艳妮;刘腾恬
2.五加皮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药理研究 [J], 鞠康;刘耀武
3.对比学习《本草纲目》与现代中药工具书及体会 [J], 魏振国
4.中药独活,羌活的本草沿革和植物来源 [J], 饶高雄;杨祺
5.安徽现代《本草纲目》——《安徽中药志》(1~3卷)全部公开出版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https://img.taocdn.com/s3/m/99d1d8e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d.png)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乐享集团公司,写于2021年6月16日道地药材的主产地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分布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技巧,以致于较在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优,疗效佳,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誉者着称;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财富,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道地”一词可理解为值得称道的产地,也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产地;总之,道地药材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为了科研,商务经营和使用的需要,熟悉了解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就显得尤其重要;道地药材主产地区的划分范围原则是按照我国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的; 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我国东部低,西部高,由西向东可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由此而有关药、北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药、海药之称;在民族医药方面,主要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彝药、傣药等传统药物,是继承整理较好的民族医药体系,也是道地分类的重要依据;道地药材分类系统实际上就是按产地、生态环境、民族医药传统来进行的药材分类,其优点是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有参考价值,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学术价值,对择优而用有重要经济价值;关药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海拔绝大多数在1000m以下;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达,春季风沙西部尤甚;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mm;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于人参、西洋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生长;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之间,适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无霜期120~180天,适宜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 植被的垂直分布以长白山最为典型;巍巍长白山因全山白色岩石明润莹洁,又多积雪而得名;长白山幅员辽阔,北起吉林省安图县松江镇,南和东南侧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内至鸭绿江沿岸,并延伸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县城,东止于和龙县境内的南岗岭,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包括吉林省内达22个市县的广大地区;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完整,地貌、气候、土壤与野生动植物分布均具有典型山地自然景观特征,茂密的原始森林生物种类极为丰富; 长白山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带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闻名世界自然保护区之一;特别是长白山中围绕白头山天池东、西、北三面原始森林中心地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植物种类多达238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960多种,东北虎、梅花鹿等珍稀药用动物也驰名中外,关东有三宝:人参、鹿茸、不老草草苁蓉;珍贵药材漫山遍野,故又称“百药之乡”,正是我国道地药材关药的主产区,拥有一大批品位高、质地优的上等药材;人参:吉林抚松、集安、长白;辽宁桓仁、宽甸石柱沟石柱参、新宾;黑龙江宁安、东宁、五常、尚志西洋参:北京怀柔;吉林抚松;辽宁桓仁关黄柏:黑龙江饶河细辛:吉林;黑龙江;辽宁新宾辽细辛、北细辛防风:东北,黑龙江杜尔伯特、齐齐哈尔关防风刺五加:东北,河北、山西薤白:东北,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平贝母:吉林抚松;黑龙江关龙胆:东北;华北,黑龙江杜尔伯特关苍术:黑龙江、吉林、辽宁关升麻:内蒙古、辽宁、吉林关白附:辽宁、吉林桔梗:东北、华北北桔梗;华东南桔梗藁本:辽宁辽藁本;内蒙古;湖北;陕西西芎藁本;四川川藁本两头尖:东北,山东关木通:东北,吉林清源五味子:东北,吉林集安辽五味、北五味子;河南;陕西;甘肃南五味子牛蒡子:吉林、辽宁、黑龙江五常关大力鹿茸:东北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双阳;辽宁;河北花鹿茸;新疆马鹿茸;东北东马茸、关马茸;西北西马茸关胆:东北长白山蛤蟆油:东北,吉林长白北药北药是指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河北、山东、山西及陕西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从地貌上看,大致可分为山东半岛、华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和阴山山地;出产北沙参、金银花、党参、黄芩、黄芪、远志、连翘、知母等; 山东半岛春季升温急剧,但水量馈乏,云量少,日照强,风力大,较干燥;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500~600mm;夏季多雨秋凉早;这样的生态环境适宜金银花、香附、全蝎等道地药用动植物生长; 又如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30~640mm,无霜期195天左右,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药用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河北安国冠以祁为头的道地药材就有10余种,如祁薏苡仁、祁薄荷、祁菊花、祁紫菀、祁白芷、祁漏芦、祁大黄、祁木香、祁艾等;经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北药的主要品种黄芪条长顺直,少分枝,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质绵韧;在“黄芪之乡”的山西当地称大白皮黄芪,又称绵芪,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影响黄芪的质量与三个方面因素有关;一、黄芪与产地气候的适应性有关,道地黄芪在全国分布于山西、内蒙古、东北、四川、甘肃等;基源为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例如晋北黄芪产山西北部的忻州、代县、繁峙、应县、浑源、大同、广灵、灵丘等县市,与内蒙相连,位居塞上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仅110~135天,植物生长期只有5个月,即150余天;封冻时间长达6个多月,冻土深度达100~180cm,温差大,雨水特少,十年九旱,对于黄芪根部来说,养分贮藏的时间长; 黄芪是多年生深根植物,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所以喜欢在海拔1500m左右的凉爽地区生长,夏季气温20℃左右,蒸发过程比较缓慢,适应黄芪根部生长; 而产在山东和安国的黄芪,因为那里气温高,无霜期较长,温差小,雨水多,所以栽培的黄芪质硬粉性少,纤维多,质较差;二、黄芪与地形和土壤有关;晋北西南地区,坡度系丘陵山坡,土层深厚,腐殖多或较肥沃的砂质土;坡地雨涝能排水,以致黄芪不会烂根或病害;在这样疏松多腐殖土的砂质壤土中种植的黄芪,根深达1~2m多; 而河北安国所栽培黄芪位于大平原上,一马平川,地阴湿,土肥沃,又加施化肥,致使其地上部分生长过盛,而地下根却长不深,一般15cm左右;且支根多,纤维重,带咸味;三、与黄芪的采挖时间有关;晋北黄芪一般生长在三年以上,5~7年最佳,养分贮藏丰富,断面的金井玉栏明显,豆腥气香浓,味甜可口;而安国黄芪仅栽一年便采挖,地上枝叶正当茂盛,还在吸收,输导,支持和生长着,养分还完全没回到根部,故根部含水量高,纤维重,柴性大,粉性不足,外表光泽不鲜,粗糙,多皱纹,味不甜;质次;这是产生栽培变异的结果;红芪:甘肃武都北芪: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地区;内蒙古卓资,武川,固阳正北芪;东北依兰,宁安;甘肃天水,菪昌,岷县,武都;四川松潘,茂县党参:吉林;辽宁东党;山西平顺潞党;五台山台党;甘肃文县纹党、西党;四川川党;湖北板桥党;陕西风党;贵州、云南白党、叙党远志:山西曲沃;陕西;吉林;河南禹州;内蒙古;山东甘遂:山西、河南、陕西黄芩:山西;河北承德;内蒙古白头翁:东北、华北香附:山东东明;河南东香附、南香附紫菀:河北安国祁紫菀;安徽亳州亳紫菀北豆根:东北、华北,陕西、山东、青海、甘肃北升麻:山西、河北北沙参:山东莱阳莱阳沙参柴胡:东北、华北、华东北柴胡;四川、湖北、云南南柴胡银柴胡:陕西神木、佳县、榆林、绥德、靖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宁夏盐边、银川、吴忠紫草:东北、华北,湖南、山西、陕西硬紫草;新疆软紫草白芷:河南禹州、长葛禹白芷;河北安国、定县祁白芷;安徽毫州亳白芷;四川遂宁川白芷;浙江杭白芷;湖南湘白芷板蓝根:河北、河南北板蓝;四川、福建仙游大青叶:河北、河南、四川、福建白薇:山东知母:河北易县;山西;内蒙古;北京郊区蔓荆子:山东单叶蔓荆;海南、广西、云南南部三叶蔓荆瓜蒌:山东、长清山楂:辽宁、辽阳、海城;山东临沂、维坊、泰安;河南、河北北山楂;浙江、江苏、湖北南山楂连翘:山西中条山;河南;陕西桃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酸枣仁:北方干旱地区,河北邢台;辽宁朝阳;河南薏苡仁:福建、河北、辽宁、贵州小茴香:山西、内蒙古托克托县、重庆云阳猪牙皂:山东邹县;济宁;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皂角刺:山东、四川、贵州、陕西、河南王不留行:河北银杏:河南、山东、湖北、广西、江苏大枣:山西、山东、河南东银花:山东平邑香加皮:华北阿胶:山东济南、东阿全蝎:河南、山东土鳖虫:河北冀地鳖、江苏、浙江地鳖五灵脂:山西太行山;河北马宝:北方及西南牧区龙骨:山西榆社;河南;陕西;甘肃庆阳龙齿:山西榆社;河南;陕西;甘肃庆阳麦饭石:天津蓟县;内蒙古哲里木盟平顶山滑石:山东莱西、栖霞、掖县;江西鹰潭代赭石:山西、河北蒙药蒙药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蒙古族聚居地区蒙医使用的药物,据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收载的蒙药材为322种; 该区全境以内蒙古高原为主,海拔在1000m上下,起伏和缓,大部分地区水草丰美;牧草除了养活牛马,间接提供牛黄、马宝等药材外,还有草甸草原上的防风、知母;干旱草原上的甘草;荒漠草原上的肉苁蓉;阴山居中,大部海拔1500~2000m,北坡较平缓,南坡以断层临河套平原,相对高差达1000m;山间盆地和平缓丘陵交错分布;不少地方有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西部为后套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乌加河冲积而成;前套平原也叫呼和浩特平原,由黄河及其支流大黑河冲积而成;黄河在境内成“”形围绕,是着名的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 年均气温-1~10℃,年均降水量50~450mm,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夏季;本区适宜肉苁蓉、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青羊、地龙、牛、马等药用动物的养殖;赤芍:内蒙古多伦;河北;东北;四川锁阳:荒漠地区,新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宁夏黄芪: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蒙古黄芪甘草:内蒙古杭锦旗;新疆巴楚;甘肃伊盟、巴盟西草麻黄:山西大同;内蒙古阿鲁科尔泌旗;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麻黄根:山西大同;内蒙古阿鲁科尔泌旗;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郁李仁:内蒙古固阳;河北;山东苦杏仁:内蒙古东部刺蒺藜:华北金莲花:山西、河北、内蒙古玲玲香:北部、西北部及山西五台山草乌叶:华北、东北草乌花:华北、东北蒙族地区肉苁蓉: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新疆和田冬葵果:内蒙古、四川淫羊藿:华北、四川、贵州及江南益母草: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大青盐:青海盐湖禹余粮:河南禹州;江苏;四川;浙江藏药藏药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道地药材,包括藏族聚居地藏医使用的药材和由西藏进口国外药材如藏红花、藏青果等;藏族有277万余人;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着名的世界屋脊,略成弧形的喜马拉雅山构成青藏高原的西南边缘,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有许多白雪皑皑的高峰,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就是世界第一高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山岭和宽谷并列,湖泊众多;主要分布着咸水湖,如青海湖、纳木错等,盛产食盐和鱼类;青藏高原为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仅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部分地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比较温暖湿润;冬寒夏凉日照长,雨少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5~12℃,年降水量东部河谷区可达700多mm;柴达木盆地可低至50mm,冷湖仅;东西占有以湿润到干旱的不同干湿地区;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特有的动植物区系,适于甘松、胡黄连、藏茴香、绿绒蒿、雪莲花、马先蒿等药用植物生长和麝、鹿、旱獭、黄羊、耗牛的养殖,名产有麝香、鹿茸、藏羚羊角、川贝母、冬虫夏草、全蝎、硼砂等;以蜀山之王贡嘎山为例可以说明藏药典型的生态环境;贡嘎山地区位于四川西部着名的横断山系的东北段,在康定、泸定、九龙和石棉县境内,南北长达200km,东西宽达100km;区内山势雄伟壮丽,主峰海拔7556m,高耸于四周冰峰雪岭之上,被称为“蜀山之王”;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过带,自然条件复杂,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贡嘎山东临大渡河,西控雅砻江,高度直指云端,形成巨大高差,对东西两面起到自然屏障作用,这里的千山万壑的山岳地形,就是植物的天然避难所;因为贡嘎山地区地貌特点是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冰雪浸蚀与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如海螺沟冰川,冰舌末端海拔高度为2850m,伸入针叶林带长达6km之多,这种冰川与森林植物共有的奇异景观,实属少见;贡嘎山东坡形成岭谷高差巨大而陡峭的高山峡谷地貌,如位于大渡河畔的泸定县得妥乡,海拔高1090m,与贡嘎山主峰的直线相距仅约30km,然而相对高差竟达6466m垂直高差之大,世界罕见;“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和植物的垂直分布带明显而完整;亚热带与寒带的动植物同见,由于贡嘎山的耸立,造成东西两坡地貌景观的迥异;东坡低、西坡高,东坡陡险而西坡平缓;跨上二郎山就已迈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门坎”; 只见群山起伏,山恋叠翠,素湍绿潭,林海茫茫,“一山四季”的立体气候,雾露升腾的原始森林,数不完的川贝母,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采不尽的道地药草;甘松:西藏;青海黄南;四川桃儿七: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马尿泡:青藏高原胡黄连:西藏亚东海大黄:青海果洛藏木香:新疆、西藏、青海、河北手掌参:西藏藏三七、青海、内蒙古蕨麻:西藏、青海藏茜草:西藏藏党参:西藏达果南星:青藏高原藏菖蒲:湖北、湖南、西藏榼藤子:西藏、云南、台湾、广东、广西波棱瓜子: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四川;云南藏紫草:西藏藏茴香:西藏藏红花:南欧各国及伊朗等地西红花;上海杜鹃叶:青海、甘肃、四川绿绒蒿:西藏、青海、四川藏锦鸡儿:西藏昌都、青海玉树藏紫菀: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臭蒿:西藏、青海、四川、云南婆婆纳:西藏、青海、四川藏茵陈:西藏西南部西羌活:青海海南翼首草:西藏、青海、四川马先蒿:西藏、青海冬虫夏草:四川理塘、康定;云南丽江、中甸;青海;西藏巴青耗牛角:青藏高原藏羚角:青藏高原麝香:西藏、青海、四川绿松石:西藏阿里三围雪山八面硼砂:西藏、四川、青海毛诃子:云南南部余甘子:云南维药维药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维医使用的药物;新疆地形主要有三列高大的山脉,两个巨大的盆地;以天山山地为中轴,分为南疆、北疆两个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别的部分,天山山地由数列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及其间的盆地、谷地组成; 西高东低,一般海拔在3000~5000m之间,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山间着名的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最低海拔-155m,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为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和帕米尔高原环列,一般海拔5000~6000m;山势高峻,多冰峰雪岭;位于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大致成三角形,2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m,盆地中部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沙漠,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m左右,西南高,东北低,仅东端有缺口与河西走廊相通,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广达32万平方公里,多流动沙丘,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干燥的沙漠;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南疆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稀少,干旱异常, 炎暑如蒸, 年温差、日温差极大, 年平均气温北疆为-4 ~9℃, 南疆为7~19℃,气温日差可达11~16℃; 全年平均降水量约150mm,适宜甘草、党参、红花、紫草、阿魏、雪莲花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也适宜养鹿;软紫草:新疆和静伊贝母:新疆伊犁黑种草子:南、北疆孜然:新疆琐琐葡萄:新疆东部和南部地区巴旦杏:新疆雪莲花:新疆、青海、甘肃罗布麻:新疆、甘肃、青海盐碱地及河岸香青兰:新疆、内蒙古、甘肃菊苣: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区阿魏:新疆阜康、伊犁胡桐泪:新疆、青海阿里红:新疆刺糖:新疆、甘肃、内蒙古硇砂:青海、甘肃、新疆马鹿茸:新疆伊宁秦药秦药指古秦国及其周围地区所产道地药材; 地理范围为秦岭以北,西安以西,至“丝绸之路”中段毗邻地区,以及黄河上游部分地区;陕西谓水沿岸地势平坦,常称为“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栽培秦药的良好基地;秦巴山地由秦岭、大巴山组成,中隔汉水谷地; 秦岭海拔2000m以上,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又是暖温带和亚热带以及地理上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m,山间原有自然面貌保存很好,有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生长有太白贝母等以地名命名的常用中药;秦岭北坡,年平均气温7~12℃,较南坡为低,但秦艽、秦皮等以秦地命名的药物多产于此;秦岭南坡的汉中盆地如汉中、安康等地出产柑橘、香樟、僵蚕等;甘肃的陇南山区自古是道地药材的传统产地; 年平均气温12~16℃,气候垂直变化大,海拔约2000~2500m处温凉阴湿,是秦归、党参的重要生产基地;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南北山地之间,是祁连山的山前坳陷带,因是黄河以西通向西方的交通要道故称之,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100多公里,海拔1000~1500m;河西走廊以西,是我国最干旱地区;但周围高山终年积雪覆盖着现代冰川,是天然的“高山水库”,故有森林、灌丛、草原、绿洲存在,秦艽、羌活、大黄、甘草、川贝母、冬虫夏草、肉苁蓉、麝香、马鹿草等道地药材就出产在这一带;宁夏贺兰山脉绵亘于区西北边境,最高峰海拔3556m;从平原望去,山脉宛如奔驰的骏马,挡住了西北寒风的东进和腾格里沙漠东移,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 银川、中宁一带黄河灌溉区,沟渠纵横,林木成行,气候干而土壤不旱,地势高而不寒,水源多而不涝,素称“塞上江南”,是宁夏枸杞、银柴胡等道地药材的传统生产基地;甘草主产盐边、同心、吴忠、灵武等地;当归:甘肃岷县秦归、岷当归、西归、马尾归;云南丽江云归秦艽:甘肃;青海黄南;陕西汉中西秦艽、西大艽;云南、四川川秦艽羌活:甘肃西羌活;青海;四川川羌活大黄:甘肃岷县、文县;青海西大黄;陕西兴安、汉中;四川北部川大黄、西部汶川、茂县银柴胡: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雪上一枝蒿:甘肃、青海枸杞子:宁夏中宁、中卫西枸杞、宁夏枸杞;河北大城、青县;天津静海津枸杞地骨皮:宁夏、河北沙苑子:陕西大荔槐米:华北、河南槐角:华北、河南秦椒:陕西茵陈:陕西、甘肃西茵陈、华北北茵陈、江西吉安秦皮:陕西、四川、东北西河柳:荒漠及干旱地区,河西沙地猪苓:陕西兴安;云南;甘肃;山西;河北牛黄:华北北京、天津京牛黄;西北、东北西牛黄怀药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博爱、武陟、温县、孟县和沁阳等地所产的常用药材,由此扩展成整个河南境内盛产的道地药材;河南地处中原,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 平原主要有黄淮平原和南阳平原; 豫西山地为秦岭东延余脉, 海拔500~2500m; 嵩山挺立于山地东部的丘陵地带,海拔1440m; 豫北山地为太行山南段东麓,海拔300~1500m,山间多小盆地;豫南山地包括桐柏山、大别山,一般海拔800m左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属于暖温带一亚热带,湿润一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年平均气温12~16℃;无霜期180~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500~900mm;着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怀山药,产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 该处海拔200~300m,为黄土丘陵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深根及根茎类药材生长;地黄:河南新乡地区,温县怀地黄牛膝:河南武陟怀中膝山药:河南焦作地区、沁阳、武陟、孟县、温县怀山药茜草:陕西、河南天花粉:河南安阳天南星:河南禹州、长葛禹南星、河北祁南星、江苏苏南星、陕西、湖北白附子:河南禹州禹白附;四川广元、青川;甘肃天水菊花:河南怀菊、浙江杭菊、四川川菊、安徽毫菊、滁菊、贡菊、河北祁菊辛夷:河南、安徽、湖北红花:河南濮阳、沁阳怀红花;新疆;四川简阳川红花;安徽;浙江宁波杜红花金银花:河南密县密银花;山东平邑、费县东银花、济银花千金子:河南、浙江怀故子:河南禹粮石:河南禹州禹白芷:河南禹州全蝎:河南、河北、山东淮药淮药是指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安徽和江苏三省所产的道地药材;湖北水面较广,湖泊众多,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故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 适合于道地药材生长的地区之一是在神农架林区,传说神农氏在这里尝过百草; 该区位于秦岭大巴山之东,南接三峡,西邻重庆万州,东连荆山山脉而遥瞰江汉平原,北面通过武当山区遥望河南桐柏山区,是湖北西北主要山区;神农架林区位于巴东、兴山、房县三县交界处,地域辽阔, 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 境内山体雄伟, 峰峦叠嶂, 最高峰为神农顶, 海拔;河谷深切纵横,从而阻挡或削弱了北方干冷气团的影响,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条件,河谷盆地气温较高,降雨较少,高山区气温较低,雨量充沛,森林密茂; 山脉多为东西走向,西高东低,象一条玉龙蜿蜓盘旋于大巴山东段,形成完整的自然景观带; 神农架林区是我国东西南北植被分布的过渡地带,各地植物区系荟萃于此; 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中国神农架中药资源和神农架中药资源名录两书的统计得知有药用植物195科、816属、1886种,。
一种减少芍药苷成分流失的道地药材亳白芍生产加工方法
![一种减少芍药苷成分流失的道地药材亳白芍生产加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65662b482fb4daa58d4b4d.png)
ma e il.T i a t l il o u e n Ra i a o ie Al a t ic s h f c in o r d t n l p o e s g meh d t h t r s h s ri e ma n y f c s s o d x P e n a b , o d s u s t e a e t f ta i o a rc s i to o t e a c o i n
亳州道地中药材有“ 毫芍 、 毫菊 、 亳花粉 、 亳桑皮 ” 2 等 0多 酸的反应 自制 s : 0 气体 )采用湿润 的 p , H试纸 于容器 口检验 , 个品种 , 以芍药最为著名 , 尤 被称为毫芍 。亳芍年产量 占全国产 待 S : 0 气体充满 容器 时 , 盖塞密 闭容器 , 分别于室温闷制 12 、、 h取 烘干 。 量的 7 %左右 , 5 目前亳州市中药材种植 面积 已发展到 10多万 4 , 出, 0 亩。芍药也是名贵药材花卉 , 芍药根加工后 , 为药 用白芍 , 称 为 s 0 气体 与芍药 苷的反应 : 芍药苷对照品溶液适量 , 取 通 大宗药材品种 , 为毛茛科 植物芍药除去外皮 的根 , 味苦 、 , 酸 微 S : O 气体 5m n后 , i 室温 密闭 1h 取溶液测定 , 2, 比较通 S : O 气 寒, 人肝经 , 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 , 平肝阳 , 用于月经不调 、 经行腹 体前后芍药苷溶液 的变化 。 痛、 崩漏 , 以及 自汗、 盗汗等症 , 年需求量 大约在 1 万吨。 以上所有加工样 品均在 3  ̄烘 3 h至干。 8C 6 白芍多年生草 本 , 5 ~ 0 m。叶互 生 , 高 0 8c 有长柄 ; 茎下部叶 1 . 品溶液的制备 4样 烘干后 的样 品经粉碎 , 4 过 0目筛 。取各药材粉末约 03 , . g 为 二回三 出羽状 复叶 , 枝端 为单叶 ; 小叶 狭卵形 、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 边缘具软骨质小齿 。 花顶生并腋生 ; 萼片 4 微紫红色 ; , 花 精密称定 ,置 5 m 锥形瓶 中,加 7 %乙醇 lm ,超声处理 0l 5 Ol 0 i, 放冷 , 滤过 。重复提取 三次 , 合并滤液至 5 m 量 0I 瓣 6 9 白色、 -, 粉红色或 紫红 色 ; 雄蕊多数 ; 心皮 4 5 无毛或密 3 mn 取出 , —, 被 白毛 , 突果卵形 , 骨 先端外弯成钩状 。花期 5月 , 芍药根收刨 瓶 中,精 密加入 内标溶液 1 ml . ,加 7 %乙醇至刻度 ,摇匀 , 0 5 04 1 . x 5 m微孔滤膜滤过 , 即得各样 品溶液 。 季节为 9月下旬至 1 0月上旬。 白芍化学成分研究 f l 1 :芍药 苷 33 . %,还含有芍药 内酯苷 1 . 5分析条件 00 . %, .6 00 氧化芍药苷 、 甲酰芍 药苷 00 %, 7 苯 . 4 芍药吉酮 、 羟 Z ra B C8 谱 柱 (5  ̄ .m 5z A i n 公 obx S — I :色 2 0 46 m I r D, m, g et l 基 芍药苷 01~ .1 . 02 %。芍药苷 的含量直 接影 响白芍的疗效 , 司) 2 ;流动相采用二元体系 , 乙腈 , A为 B为 00 5 .1%磷酸溶液 , 《 中国药典》 规定芍药苷为毫白芍重要 质量 指标 。 梯 度 洗脱 程 序 为:m n 8 0 i (%A)5 i (2 )2 m n 2 %A) ,r n 1 %A ,0 i (0 a , 5 i 2 % ;5 n(5 ,0 i ( 5 ; . l O 样 品来源 :本文所涉及 到的 白芍样 品均 采 自毫州 十九 里 2 mn(O A)3 mi 4 % )4 m n 4 % A) 流 速 为 1 m/ 镇 同一地块 3 4年生 白芍根。 — mi; n 检测波长为 2 0 m, 3n 柱温 3 ℃, O 进样 5 。 L
亳州市地产中药材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亳州市地产中药材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be59cc702020740bf1e9b8b.png)
亳州市地产中药材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亳州市场上道地中药材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情况,为白芍的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 版一部附录中规定的酸蒸馏碘滴定法,对亳州监督抽样、送样的道地药材白芍共24 个批次的样品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结果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达406.7mg/kg,最低 6.5mg/kg。
结论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残留量差异较大,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限量标准。
【关键词】白芍二氧化硫残留量道地中药材【中图分类号】R9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25-02亳州市是全国地产中药材资源较大的地区,近年来,白芍这些大宗地产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
但是,由于自然干燥后存储易吸潮、发霉和生虫,给长期储存带来很大困难。
为了防止这些药材霉变和虫蛀,在白芍传统加工过程中,大多数种植户和经销商都会以硫磺熏蒸作为程序之一,来进行干燥和除虫,以达到改善药材外观、漂白药材、杀菌防腐的目的。
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与药材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结合成亚硫酸盐,若二氧化硫在药物中的残留量过多,会引起服用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给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评价我市道地中药材白芍的质量,了解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残留情况,以保证白芍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本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我们对亳州市药材交易中心的白芍共46 个批次的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
1 材料1.1 仪器FA314 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装置,高纯氮气钢瓶( 纯度:99.999% ),25ml 酸式滴定管,磁力加热搅拌器( 上海闵行虹浦仪器厂,型号81-2),可调式电热套( 山东申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KDM-1000)。
1.2 样品实验中所用样品均为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辖各县、区有关部门随机抽样样品。
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5b0bb2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0.png)
第49卷第2期2021年1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2Jan.2021钛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郭宣宣,刘耀武,鞠㊀康,薛天乐,闫青青(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㊀亳州㊀236800)摘㊀要:亳菊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㊂根据相关本草书籍和文献资料,该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亳菊的化学成分和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㊂亳菊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㊁有机酸类㊁氨基酸类㊁黄酮类㊁糖类及微量元素等㊂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方法㊁重金属㊁采收期㊁贮藏条件等,从而影响亳菊的质量㊂为了解亳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该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㊂关键词:亳菊;化学成分;影响因素;质量㊀中图分类号:R -1㊀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2-0024-0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省级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2018jyssf028);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2020ykzyboo4)㊂第一作者:郭宣宣(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的教学与研究㊂通讯作者:刘耀武(1975-),男,教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学教学及研究㊂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oju ∗GUO Xuan -xuan ,LIU Yao -wu ,JU Kang ,XUE Tian -le ,YAN Qing -qing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hui Bozhou 236800,China)Abstract :Boju i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with high medicinal value.According to relevant herbal books and literature,the research on Boju 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was reviewed.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Boju mainly included volatile oils,organic acids,amino acids,flavonoids,carbohydrates and trace elements.There we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ed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such as processing methods,heavy metals,harvest time,storage conditions,etc.Thereb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it,mastering its research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oju,it provided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Boju;chemical composition;influencing factors;quality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㊂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㊁ 滁菊 ㊁ 贡菊 ㊁ 杭菊 ㊁ 怀菊 [1]㊂近年来,众多学者多集中对 滁菊 ㊁ 贡菊 ㊁ 杭菊 ㊁ 怀菊 的研究,而关于亳菊的研究及其进展报道较少㊂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㊁涡阳一带,是四大药用菊花之一,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㊂在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且品质较好㊂在‘中药大辞典“中: 白菊产安徽亳州,称亳菊,品质最佳 [2]㊂‘中华本草“中: 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 [3]㊂但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亳菊的变种栽培品㊁伪品大马牙和其他品种㊂调查市场与结合文献,发现在亳州菊花栽培地区,引种了以下外地菊花品种[4-5]:贡菊(包括七月菊和太阳菊)㊁杭菊(包括杭白菊与杭黄菊)㊁滁菊㊁小怀菊等㊂随着亳州地区菊花品种的不断引进,正品毫菊渐渐被这些品种取代,故毫菊的种质资源受到了威胁,为进一步了解亳菊的化学成分和质量,现以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㊂1㊀亳菊化学成分的研究1.1㊀挥发油类菊花中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㊂众多学者多采用GC -MS 分析方法分析亳菊中的挥发油成分,从色谱峰上看,亳菊中挥发油的成分较复杂,解析色谱峰发现多为单萜类物质(55%~60%),少数为倍半萜类(12%~20%),主要化学成分有石竹烯氧化物㊁β-金合欢烯㊁樟脑烯㊁1-辛烯㊁马鞭草烯醇㊁去氢香橙烯㊁β-紫罗兰酮㊁α-石竹烯㊁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等[6-7]㊂1.2㊀有机酸类亳菊中所含的有机酸含量较高,通常有1-咖啡酰奎宁酸㊁3-咖啡酰奎宁酸㊁4-咖啡酰奎宁酸㊁5-咖啡酰奎宁酸㊁1,3-二咖啡酰奎宁酸㊁1,4-二咖啡酰奎宁酸㊁1,5-二咖啡酰奎宁酸㊁3,4-二咖啡酰奎宁酸㊁3,5-二咖啡酰奎宁酸㊁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㊂其中3-咖啡酰奎宁酸就是绿原酸,是亳菊中最主要的成分且含量不低于0.20%[8-9]㊂1.3㊀氨基酸类亳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共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其中七种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㊂总氨基酸含量约为0.9%,詹歌等[10]第49卷第2期郭宣宣,等:钛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25㊀使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试了5个不同区域亳菊的氨基酸组成,包括Serin(Ser)㊁氨酸(Glu)㊁Glycine(Gly)㊁丙氨酸(Ala)㊁苏氨酸(Thr)㊁Valine(Val)㊁Cystine(Cys)㊁鸟氨酸(Orn)㊁酪氨酸(Tyr)㊁蛋氨酸(Met)㊁天冬氨酸(Asp)㊁异亮氨酸(Ile)㊁亮氨酸(Leu)㊁苯丙氨酸(Phe)㊁精氨酸(Arg)㊁赖氨酸(Lys)㊁组氨酸(His)㊁脯氨酸(Pro)㊂1.4㊀黄酮类黄酮类是亳菊有效成分之一,总黄酮含量约18%,目前发现的黄酮成分有二十余种:木犀草苷㊁木犀草素㊁金合欢素㊁芹菜素㊁柚皮素㊁槲皮素㊁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葡萄糖苷㊁芹菜素-7-O-丙二酰半乳糖糖苷㊁芹菜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㊁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金合欢素-7-O-丙二酰半乳糖糖苷㊁金合欢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木犀草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㊁3,5-二羟基-4 , 6,7,8-四甲基黄酮㊁六棱菊亭㊁芹菜素-7-甲醚㊁香叶木素㊁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㊁香叶木素-7-O-葡萄糖醛酸苷㊁香叶木素-7-O-芸香糖苷㊁香叶木素-7-O-丙二酰葡萄糖苷等[11-15]㊂1.5㊀糖㊀类亳菊中的糖类成分主要有葡萄糖㊁果糖㊁半乳糖㊁蔗糖等[16-17]㊂1.6㊀微量元素亳菊中常含有锰(Mn)㊁钼(Mo)㊁铁(Fe)㊁钡(Ba)㊁镁(Mg)㊁硒(Se)㊁铝(Al)等微量元素,其中Mg㊁Fe㊁Al的含量最高[18-19]㊂1.7㊀其㊀他亳菊中还含有谷甾醇㊁胡萝卜苷等化学成分[20]㊂2㊀加工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2.1㊀硫磺熏蒸法硫磺熏蒸法为药材传统的药材加工方法,也是亳州地区菊花首要采取的加工方法,拥有干燥㊁防虫㊁防腐以及防霉变等作用㊂加工方式为:将菊花全株砍下,倒挂或者疏松堆放,待花朵上的水分挥干后,用硫磺将它们熏蒸,然后晾干,再剪去花头即可㊂研究发现:小剂量的硫熏蒸亳菊可以防止褐变,大剂量则会造成二氧化硫残留,同时影响亳菊的化学成分,影响化学成分的机制尚在猜测中还需进一步研究[21-23]㊂2.2㊀阴㊀干阴干是亳菊加工方法中最为古老的㊁最为常用的方法㊂研究发现:阴干的亳菊的质量高于烘干㊁微波干燥㊁蒸制后烘干的亳菊中黄酮类成分含量[24]㊂2.3㊀烘㊀干不同的干燥温度对亳菊中的化学成分有影响㊂邓娟等研究发现:亳菊中五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随烘干温度变化而改变㊂当温度处于60ħ时,亳菊色泽好,有效成分相对变化不大且能够防止酶褐变,因此最适合亳菊干燥的温度为60ħ[25-26]㊂2.4㊀蒸汽杀青蒸汽杀青主要利用水蒸汽的高温将药材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还能破坏酶活性㊂研究表明:经过蒸汽杀青处理的菊花样品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药典标准,此法不如阴干加工好[27]㊂2.5㊀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一种当代加工方式,原理是将微波作为热源用来减少物料中水分含量达到干燥目的,比较省时㊁省力㊂研究表明:经过微波干燥的菊花,其中的木犀草素㊁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最高,所以微波干燥适用亳菊大规模生产加工[28]㊂2.6㊀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法是吕洪善等[29]发明的,利用易受自然影响的太阳能与不受其影响但效能低的热泵相结合,并用MCG+PLC监控系统操作的干燥方法,以便对亳菊烘干技术智能化控制㊂与传统的烘干的方法相比,它可以有效的节省亳菊的烘干时间,保证亳菊的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且大大增加了了节能效率,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㊂3㊀其他因素对化学成分的影响2015版‘中国药典“中,采用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菊花进行鉴别,检查菊花中的水分(不得超过15.0%)㊁测定菊花中绿原酸(不少于0.20%)㊁木犀草苷(不低于0.08%)㊁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不得少于0.70%),来控制菊花的质量㊂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质量也与重金属含量㊁采收期㊁贮藏条件等因素有关㊂3.1㊀亳菊重金属含量邓家胜等[30]发现亳菊中重金属铜严重超过了标准限量,铬含量也偏高,影响了菊花的质量㊂燕傲蕾等[31]检查亳菊中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发现其根部里的Pd㊁Cu超过了重金属的限量,重金属的含量与所种植区域里重金属含量水平一致㊂因此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控制重金属的含量,以确保亳菊质量㊂3.2㊀亳菊采收期亳菊花㊁亳胎菊以及亳菊米在同种加工方式下,其有效成分各不相同㊂如在60ħ鼓风干燥下,三种有效成分总含量大小为胎菊>菊米>菊花,可知三种采收期的亳菊中的胎菊好一点㊂且有效成分(绿原酸㊁木犀草苷等)都没达到药典标准,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考查[32]㊂3.3㊀亳菊贮藏条件吴翠等[33]选取亳菊分别放入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并进行水分㊁与化学成分含量测定㊂发现在冷藏库下亳菊水分符合标准,且绿原酸㊁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没有变化,木犀草苷的含量升高,对比发现冷藏库条件适合亳菊的贮藏,且保证其质量㊂4㊀结㊀语现药用亳菊品质虽高,但逐渐被大马牙㊁杭菊㊁怀菊所取代㊂作为亳州的道地药材,亳菊品种濒危,我们应重视对亳菊的培育和种植㊂亳菊的加工方式常采用阴干后硫磺熏蒸,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硫磺熏蒸影响其品质,烘干㊁蒸汽㊁微波等方式对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太阳能 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26㊀广㊀州㊀化㊀工2021年1月制系统这一加工方式虽省时省力但研究不深,因此还需结合产地㊁效益考察来确定最优加工方法㊂对亳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于黄酮类㊁挥发油㊁有机酸类,缺乏对其他成分的深入研究㊂药典中亳菊的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仅检查了水分,缺少对重金属㊁SO2残留量等检查与测定,菊花作为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增加其他的检查与测定来控制菊花的质量㊂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0-311.[2]㊀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898-2901.[3]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842-6843.[4]㊀王德群,张玲.我国药用菊花栽培品种和产地调查[J].皖西学院学报,2018,34(5):77-79,92.[5]㊀胡海波,王德群,韩邦兴.杭菊品种及产地现状考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26(4):825-827.[6]㊀孙玲,王琦,杨轲.安徽亳菊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42-44[7]㊀马凤爱,宋洁,张伟,等.安徽省不同药用菊花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7,31(4):12-16. [8]㊀李智勤,李秀芹.药用菊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主成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141-142.[9]㊀颜晓航,张亚中,金传山.亳菊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6):1009-1012.[10]詹歌,孙梦媛,李军,等.不同产地5种菊花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6):908-914. [11]刘汉珍,史亚东,俞浩,等.不同品种菊花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比较研究[J].中药材,2016,39(9):2046-2048. [12]金传山,吴德玲,俞年军,等.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黄酮类成分含量影响[J].中药材,2012,35(5):702-704.[13]王月茹,谢伟.HPLC法测定药用菊花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J].世界中医药,2016,12(11):2778-2781.[14]张维冰,王智聪,张凌怡.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法测定菊花中的10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和22种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13,12(41):1851-1861.[15]许双旺,张伟,吴德玲,等.亳菊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作用[J].中医学报,2018,5(33):821-824.[16]朱金坤,姚孝林,郑胜彪,等.菊花中糖类组分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94-97. [17]高学玲,贺曼曼,邹敏亮,等.不同品种药用菊花中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5):639-643.[18]陶金华,段金廒,钱大玮,等.菊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9):1212-1219,1229 [19]俞年军,于娇,张伟,等.ICP-MS法测定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J].中药材,2014,37(12):2136-2139.[20]顾瑶华,秦民坚.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6,37(12):1784-1786.[21]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08-813. [22]李友连,王珊,朱晶晶,等.硫磺熏蒸对亳菊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624-2628.[23]王珊,李友连,朱晶晶,等.硫熏剂量对亳菊褐变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22):4852-4856.[24]张伟,左亚锋,金传山,等.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2种苯丙素类和6种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03-107.[25]郑娟,王国凯,刘劲松,等.HPLC测定不同干燥方法亳菊中5种成分的含量[J].广州化工,2016,44(12):108-110,142. [26]朱玉芸,吕新林,李祥溦,等.亳菊POD酶的酶学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8):1596-1601.[27]王霏,李卫文,廖华俊,等.亳菊的加工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882-885.[28]李卫文,王爱听,张启岭,等.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㊁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80-84.[29]吕洪善,蒋伟,孙式运.太阳能-热泵联合烘干亳菊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5(1):68-73.[30]邓家胜,阮玲,时维静,等.安徽三大药用菊花矿物元素和重金属的检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28(2):22-26. [31]燕傲蕾,葛永斌,程孝中.亳菊重金属积累特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5,32(4):57-60,64.[32]李卫文,王爱听,张启岭,等.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㊁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5):80-84.[33]吴翠,徐靓,马玉翠,等.菊花在简易库和冷藏库中的理化指标动态变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3):377-379,389.。
亳州部分地产药材概况
![亳州部分地产药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73addedb8f67c1cfad6b8d2.png)
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04月/04日/亳州部分地产药材概况郑智文 亳州位于安徽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
优良的自然环境不但为本地区地产药材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为引进品种营造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园区。
亳州地产药材品种较多,具体可分为:1.大宗道地药材;2.引进品种;3.家野兼有品种。
大宗道地药材主要有:白芍、白芷、白蒺藜、紫菀、紫苏、天花粉、天南星、菊花、红花、生地、薄荷、王不留行、菟丝子、芦巴子、地骨皮等50多种,主要分布在十八里、十九里、大杨、大寺、南市区、中市区、沙土、谯东、位岗9个乡镇或市区,面积达15万亩。
引进品种主要有:白术、知母、牛膝、丹参、玄参、北沙参、板蓝根、桔梗、牡丹、杜仲等70多种。
主要分布在十河、三宫、淝河、赵桥、立德、双沟、古城、龙扬8个乡镇。
该区位于亳州南部,以砂质黑土为主,种植面积达11万亩左右。
家野兼有品种主要有:百合、半夏、决明子、香附、天南星、葶苈子、牛蒡子、大蓟、小蓟、苍耳子、车前子等110多种,这些品种遍布亳州各乡镇,主要分布在芦庙、古井、张集、颜集、安六、牛集、城北、五马、张店和观堂。
这些地区地少人多,河流密布,土壤属黄潮土类,土质好,肥力高,旱涝保收,为生长在该区的药材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下面就部分品种的发展作一介绍。
一、白芍:无论是栽培历史还是在地面积,白芍在亳州的众多药材品种中都是首屈一指。
《中国药典》上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有四种,“亳芍”就是其中之一。
白芍的栽培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诗经・郑风》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其意是青年男女结伴春游,笑语挑逗,情意切切,采芍药花以赠之。
郑风中的郑国距亳州约200公里,处于同一纬度,地理气候相类。
以此推断,夏商时期,亳州已有芍药栽培了。
改革开放以来,芍药在亳州大地上更是遍地开花。
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每年上市量在8000吨以上,占全国市场的75%。
亳州种植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情况和种植情况的调查
![亳州种植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情况和种植情况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20ebd850029bd64793e2c06.png)
亳州种植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情况和种植情况的调查* 药材市场分析2008-09-26 13:47:49 阅读18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令人揪心的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安徽中医学院神农之后这是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论文。
这就是一些年轻的大学生眼中的中药材种植业。
其中有一些同学家里就在种中药,写得是亳州,折射的是全国。
亳州种植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情况和种植情况的调查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04制药工程专业赴亳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前言: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配合安徽省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院周建理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的。
自05年春开始,历时两年。
其间我们的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假期深入农村在药农中调查。
2、向我院的亳州藉同学了解情况。
3、向在亳州从事中药工作的老校友,如药监部门的师兄们了解情况。
4、向亳州药材市场的商贩了解全国各地的中药材种植情况。
5、周建理教授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对亳州药材的种质资源情况进行研究,也给了多我们极大的帮助。
有部分重要的调查材料是周教授提供的。
摘要:目的:搞清亳州现有中药材的种质情况和种植情况,对中药材产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方法:农村社会调查和中药材市场考查。
结果:亳州种植中药材的面积大,品种多;但又存在着种植分散、技术低下,操作不规范,偏面追求产量和效益,忽视质量等问题。
亳州种植中药材的问题在全国有普遍性。
结论:中药材生产必须彻底打破小农经济的模式,走规模化规范化的改革道路,实施GAP标准药材的市场准入制。
应该从少数药材品种开始试点,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逐步进行改革。
关键词亳州种植中药材种质资源亳州是中医中药的历史名城。
中药材种植是亳州的传统产业,道地药材亳白芍、亳菊花、亳花粉、亳瓜蒌、亳桑皮、涡紫菀等早已闻名遐迩。
如今,在亳州的许多乡村,中药材早已取代粮棉油成为主要农作物。
据报道,目前已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又有报道为80万亩),有二十余万农民从事中药产业,约四分之一的农田种植药材。
国内最大的家中药材市场
![国内最大的家中药材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cfc7195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1.png)
国内最大的17家中药材市场一、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四大药都之一〕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该“中心〞座落在国家级历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内。
京九铁路、105国道、311国道从旁边穿插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平方米,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安置了6000多个摊位进声经营;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
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交易鼎盛,热闹非凡。
目前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约5-6万人,中药材处成交额约100亿元。
目前亳州市农村约有6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50万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
同时,以交易中心为龙头,促进了亳州市交通、旅游、通讯、信息业与市政建立的迅勐开展。
为进一步开展中药材交易中心的龙头作用,增强交易中心的辐射力,占地180亩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工程包括铺面房、大型仓储、大型停车场、学校、医院与中华药都大酒店。
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公司方案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发、建立、从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规管理科学、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二、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中国药城美誉,国家级定点药材市场,全国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
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
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
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
中药商品学4
![中药商品学4](https://img.taocdn.com/s3/m/cc24caa8f524ccbff121844e.png)
中药商品学一填空题1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2 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3 道地药材的集散地主要有(亳州)(荷花池)(安国)(樟树)(清平)4 (金钗石斛)主产于广西靖西者为最佳,(黄草石斛)产于安徽霍山者为最佳,(耳环石斛)产于湖北老河口者为最佳.5 当归挥发油含量要求(不得少于0.42% )6 黄连的道地产区(四川)7 丹参的抗菌成分(隐丹参酮)8 天麻的规格(冬麻)和(春麻)9 大黄中大黄酚和大黄素总量不得少于( 0.5% )10 甘草的规格(西草)和(东草)11 丹皮的规格(凤丹皮)(连丹皮)和(刮丹皮)12 厚扑酚与和厚扑酚含量要求(不得少于2.0% )13 金银花的规格(密银花)(东银花)和(山银花)14 菊花的规格(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和(怀菊)15 陈皮的道地产区(广东)16 连翘的规格(青翘)(老翘)和(连翘心)17 枸杞的道地产区(宁夏)18 麻黄以(山西)产质优19青黛含靛蓝不得少于( 2.0% )20 蛤蚧的道地产区(广西)21五味子的规格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其中以(北五味子)优质。
22化橘红商品种类(毛橘红)和(青光橘红),含釉子苷不得少于( 1.5% )。
23 浙八味(白术)(杭白芍)(玄参)(元胡索)(菊花 ) ( 麦冬 ) (温郁金 ) (浙贝母)24 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25 浙江产的道地药材()()()()()()()()()25 药典规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不得少于3.6% )26川芎的规格有(坝川芎)和(山川芎),其中(坝川芎)优质。
27 白术的道地产区(浙江)28 贝母的规格(松贝)(青贝)(炉贝)29怀中抱月是(松贝)药材的商品特征30 天麻的道地产区(贵州)31 天麻素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0.1% )32 大黄的规格(西大黄)(南大黄)(雅黄)33 甘草酸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 2.0% )34 厚扑的规格(筒朴)(蔸朴)(耳朴)(根朴)(枝朴)35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1.5% )36既是浙八味之一又是四大怀药之一的药材是(菊花)37 五味子的规格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其中以(北五味子)优质。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1297cb0ecc7931b764ce1508.png)
部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1.人参之乡:吉林抚松县;现在吉林省靖宇县靖宇镇、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现在黑龙江也有大面积发展种植2.三七之乡:云南文山州; 现云南省文山州以外的区域大面积发展。
3.黄连之乡:四川石柱县黄水镇; 现在湖北利川市汪营镇、四川绵阳北川县等地也有大面积发展4.党参之乡:山西长治市;现甘肃定西渭源县、党参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党参专业市场5.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现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云南省文山州、最近两年大面积发展向青海转移6.川芎之乡:四川省灌县;现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四川省什邡市隐丰镇7.黄芪之乡:山西浑源县;现甘肃定西、河西走廊等地8.甘草之乡:內蒙杭锦旗;主产地转移甘肃,以家种甘草供应为主,如甘肃定西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甘肃省民乐县六坝镇、甘肃省瓜州县河东乡、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9.枸杞之乡:宁夏回族中宁西移甘肃、青海等地10.天麻之乡:贵州毕节县; 现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陕西汉中佛坪县、云南韶通明天麻等地11.二花之乡:山东平邑县; 河南新乡封丘县、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2.北沙参之乡:山东莱阳;现河北省安国市祁州镇、内蒙古赤峰市大面积种植13.山药之乡:山西平遥县;现河南省武陟县西陶镇、河北清苑县、安国市等地;光山药:广西贵港桂平市金田镇、广东省高州市曹江县14.茯苓之乡;湖北罗田县;安徽六安大别山金寨县、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云南省丽江市、湖南靖州茯苓加工集散地15.首乌之乡:广东德庆县;野生品: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四川省会理县云甸乡、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黔东南黄平县(家、野都有)、家种品:广东省肇庆市高要镇16.木瓜之乡:安徽宣城县;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17.白芍之乡:历史上杭芍为道地品,转移到安徽亳州市十九里、大寺、五马等地; 近几年在东北、山西、陕西、河南均有大面积发展,其中东北在地面积目前很大。
道地药材标准 亳菊
![道地药材标准 亳菊](https://img.taocdn.com/s3/m/fe8f495652d380eb63946d2c.png)
道地药材亳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亳菊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亳菊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NY/T 5121 无公害食品-饮用菊花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亳菊Bo Ju产于安徽省亳州市的人工栽培菊花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来源于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4.2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
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
叶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厘米,羽状浅裂或半裂,有短柄,叶下面被白色短柔毛。
头状花序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
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
舌状花类白色。
管状花黄色。
5 历史沿革菊花以鞠华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菊花之名,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后世皆沿用此名称秦汉·《神农本草经》:“生川泽及田野。
亳州道地药材汇总.
![亳州道地药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d97c1b7dd3383c4ba4cd20b.png)
桑皮又名桑白皮,来源于桑科植 物桑的根皮。春、秋季挖取根部, 去泥土及须根,趁鲜刮去黄棕色粗 皮,用刀纵向剖开皮部,以木槌轻 击,使皮部与木部分离,除去木心, 晒干。 桑白皮以产区分为亳桑皮(安徽亳 州),严桑皮(浙江淳安)、苏北桑皮 (江苏泰兴、南通)三大产区。因亳桑 皮药材皮质厚,宽阔而硬,产量大, 而严桑皮和苏北桑皮均皮质薄而软, 所以亳桑皮质量最佳。 亳桑皮味甘、辛,性寒,归肺、 脾两经。 功能主治 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主治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 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现代 药理研究证明桑白皮有明显的利尿、 降血压、镇痛、镇静、抑菌等作用。 桑白皮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 如桑素、桑色烯、桑黄酮、桑白皮 素、桑根酮等。
亳州道地药材
作者:曹帅
道地药材
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 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 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 道实在,确切可靠。 道地药材的命名通常在药名前冠以地名,如川贝母、关黄柏、浙 玄参等。少数道地药材名前面的地名为该药材传统的或者主要的集散 地或进口地,而不是产地,如藏红花(即西红花)是指番红花最初经 由西藏传入我国,广木香是指广东进口而来。
4
亳芍(白芍),来源于芍药科植物芍药的根。
亳菊
亳菊花是药用菊科植物。我国药 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 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 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 怀菊均以药用为主。目前,在诸多产 地所产的药用菊花中,被公认为地道 药材的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 据《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 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 药志》称亳菊花、滁菊花在药菊中品 质最佳;20世纪中药巨著《中华本 草》,也称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亳 菊朵大、色白。 功能主治 能疏风散热,解暑明目,人们常用以 做成药枕,以健身避秽。 亳菊在11月初盛开。
种植出来的中药材自己去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卖给药材收购商,好卖吗?
![种植出来的中药材自己去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卖给药材收购商,好卖吗?](https://img.taocdn.com/s3/m/83cabdb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d.png)
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去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卖给药材收购商,好卖吗?只要你种植的是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可以这样说,在任何中药材交易市场都是畅销货。
好卖与不好卖,并不是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能作主,⽽是以市场需求量来决定,我认为,只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在任何市场,任何地⽅都能卖出去,并且是赚钱的品种。
⼀)所种植的是市场需求的品种易销售能赚钱的中药材品种,并⾮独指价⾼名⽓⼤的贵细中药材品种,如⼈参,⿅茸,冬草夏草等。
这类贵细中药材,如果市场的需求量不⼤,反⽽不如⼀些常⽤中药材,如黄芪,板蓝根,黄芩,⾦银花等普通品种。
所以说,种植市场需求量⼤的抢⼿品种,才是解决销售难的唯⼀途径。
⽐如说今年初的板蓝根,⾦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类品种,如果你家有存货,根本不需要到市场去找销售渠道,⾃会有⼈上门收购。
就象我们这⾥地产的野⽣防已,家种的黄精,苍术等暢销品种,根本不需要去⼤的药材市场去联系销,⼀到产新期,⾃有药材商上门收购,收购价有时⽐药市报价还⾼。
这就应了⼀句古话“家有梧桐树,⾃有凤凰来”。
⼆)所种植的必须是优良的地产品种地产中药材品种,⼜称地产货,是指本地⽣产的优质中药材品种,与严格意义上的地道中药材有相似之处。
如皖南产的苍术,虽不是⽣长在江苏茅⼭地区,但品质却相差⽆⼏,属优质地产货,像这类中药材,在市场也属抢⼿易销的品种,根本⽆需担⼼销路。
但如果种植的是其它地区的地产,或地道品种,就不⼀定有好的销路。
⽐如说⾦银花这个品种,在⼭东,河北,河南产区的价格既⾼⼜抢⼿,⽽别的产区⾦银花,只有这三个主产区的⼀半,这虽然有争议,但这三省⾦银花的有效成份的确⾼于其它产区,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说,所种的中药材品种,能否既卖的出,⼜有好价格,与产地以及地道性有直接关系。
三)中药材的质量与销售关系中药材的质量与销售以及价格的⾼低有直接关系。
⼀个质量好等级⾼的优质地产品种,往往具备有⽆农药残留,⽣长年限⾜,药材质量⾼这三个特点,像这类中药材不但易销售,并且产量与价格也⾼。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doc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doc](https://img.taocdn.com/s3/m/edb0213076a20029bc642d16.png)
道地药材的主产地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分布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技巧,以致于较在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优,疗效佳,为世人所公认而久负盛誉者著称。
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财富,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道地”一词可理解为值得称道的产地,也就是从古至今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产地。
总之,道地药材就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
为了科研,商务经营和使用的需要,熟悉了解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就显得尤其重要。
道地药材主产地区的划分范围原则是按照我国地形地貌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的。
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我国东部低,西部高,由西向东可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由此而有关药、北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南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药、海药之称。
在民族医药方面,主要有藏药、蒙药、维药、羌药、彝药、傣药等传统药物,是继承整理较好的民族医药体系,也是道地分类的重要依据。
道地药材分类系统实际上就是按产地、生态环境、民族医药传统来进行的药材分类,其优点是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有参考价值,对研究生物多样性等领域有学术价值,对择优而用有重要经济价值。
关药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大小兴安岭以人字形崛起在北部,东南侧有长白山脉绵延,中、南部为大片平原。
海拔绝大多数在1000m以下。
气候冬夏温差大,冬季风雪严寒,冻土深达2.5m,春季风沙西部尤甚。
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量为300~700mm。
温带针阔混交林地带,湿度大,风速低,年平均蒸发量900mm左右,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小于1,适于人参、西洋参、细辛、关木通、刺五加、黄柏、五味子等药用植物生长。
而松嫩平原中部,辽河平原西部干燥度在1.0~1.25之间,适于防风、知母、龙胆等药用植物的生长,东南部平原丘陵地带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无霜期120~180天,适宜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芍(白芍),来源于芍药科植物芍药的根。
亳菊
亳菊花是药用菊科植物。我国药 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 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 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 怀菊均以药用为主。目前,在诸多产 地所产的药用菊花中,被公认为地道 药材的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 据《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 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 药志》称亳菊花、滁菊花在药菊中品 质最佳;20世纪中药巨著《中华本 草》,也称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亳 菊朵大、色白。 功能主治 能疏风散热,解暑明目,人们常用以 做成药枕,以健身避秽。 亳菊在11月初盛开。
3
亳芍
亳芍外表白色,线纹不明显,粉 性重,质量好,产量大,是安徽四大 名药之一,也是全国著名地道药材, 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东南亚各 国。其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粗细 较均匀,大多顺直,长5-20cm,直径12.5 cm。表面粉白色或白色,较光滑, 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 或微带棕色,角质样,木部有放射状 纹理。性微寒,味微苦而酸。药材以 根部粗长匀直、皮色光洁、质坚实、 断面粉白色、粉性大、无白心或裂断 痕的为佳。亳芍药用,味苦酸,性微 寒,归肝、脾经。化学成分主要为芍 药苷。 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 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花期5~7月,果期6~8月 附: 铜陵凤丹素与白芍(亳)、菊花(亳)、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
亳州道地药材
作者:曹帅
道地药材
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 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 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 道实在,确切可靠。 道地药材的命名通常在药名前冠以地名,如川贝母、关黄柏、浙 玄参等。少数道地药材名前面的地名为该药材传统的或者主要的集散 地或进口地,而不是产地,如藏红花(即西红花)是指番红花最初经 由西藏传入我国,广木香是指广东进口而来。
5
桑皮又名桑白皮,来源于桑科植 物桑的根皮。春、秋季挖取根部, 去泥土及须根,趁鲜刮去黄棕色粗 皮,用刀纵向剖开皮部,以木槌轻 击,使皮部与木部分离,除去木心, 晒干。 桑白皮以产区分为亳桑皮(安徽亳 州),严桑皮(浙江淳安)、苏北桑皮 (江苏泰兴、南通)三大产区。因亳桑 皮药材皮质厚,宽阔而硬,产量大, 而严桑皮和苏北桑皮均皮质薄而软, 所以亳桑皮质量最佳。 亳桑皮味甘、辛,性寒,归肺、 脾两经。 功能主治 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主治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 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现代 药理研究证明桑白皮有明显的利尿、 降血压、镇痛、镇静、抑菌等作用。 桑白皮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 如桑素、桑色烯、桑黄酮、桑白皮 素、桑根酮等。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亳州早在东汉就有中药材种植、炮制、经营的历史记载,如今 她更是以全国四大药都之首而著称于世。1995年,时任国家主席的 江泽民亲笔写下了“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题词,集中反映了亳 州药材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现状。亳州地产药材丰富,品质优异, 中国《药典》中以“亳”字冠名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 粉4种
7
谢谢
PS:天气热,多喝菊花茶,清热去火。
亳桑皮
6
亳花粉
亳花粉又名天花粉,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天花粉始载于《神农本草 经》,因其根多粉,洁白如雪,故名天花粉。天花粉主产安徽亳州及河南孟县、温县、 武陟一带。亳州所产“亳花粉”,个肥大,色白,粉性足,筋脉少,质佳,是著名的地 道药材。亳州除大面积在田间种植外,还习惯将其种在院前屋后,或种在树下,方便其 藤蔓攀爬。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之功。用于治疗热病口渴、消渴、肺热燥咳、乳 痈、疮毒等症。 天花粉含有天花粉蛋白、淀粉和皂苷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花粉有抗早孕、抗癌等 作用,对免疫系统具双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