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文学常识总结

合集下载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赋、乐府等多种文体,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先秦文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如百家争鸣、变法改革、战争等等,这些背景对先秦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先秦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先秦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作品包括《诗经》、《尚书》、《春秋》、《礼记》等。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道德信仰等方面。

3. 诗歌创作的特点先秦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特点。

诗歌的主题包括战争、祭祀、离别、爱情等,以形象、感性、婉转的语言来表现这些内容。

4. 散文创作的特点先秦时期的散文创作呈现出思想深刻、论述严谨、风格独特等特点。

散文的主题包括政治、哲学、军事、历史等,以深刻、严谨、论述严谨的思维来表现这些内容。

5. 赋的创作特点赋是先秦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是用以抒发感情、表现地位、夸耀财富的文学形式。

赋的语言华丽,修辞性强,常常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6. 乐府诗的创作特点乐府诗是先秦时期的诗歌形式之一,以叙事为主,描写战争、祭祀、爱情等主题。

乐府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多使用五言、七言绝句等。

7. 先秦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先秦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这些作品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先秦时期文学常识

先秦时期文学常识

Day2先秦时期1.“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三皇:燧[suì]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伏羲、神农、黄帝。

出自《三字经》➢五帝: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出自《吕氏春秋》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3.“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另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其中《乐经》损毁于秦末战火之中5.“春秋三传”是:《左传》《谷梁传》《公羊传》6.“三教九流”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和各种学术流派。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7.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①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学生:李斯和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②道家➢老子,名李耳,字聃(dān),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它包括了战国时期之前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是先秦文学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它收录了诸多贤者、君子和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

《诗经》里的诗歌多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主题,既有婉约动人的爱情诗,又有深沉激昂的社会批判之作。

这些诗歌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又展现了古代人民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除了诗歌,《楚辞》也是先秦文学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楚辞》是由楚国文人创作的一系列辞章组成的,反映了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这些辞章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词句来讲述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并通过抒发情感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来传递作者的观点。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的重要源泉。

在先秦文学中,还有一种文体备受注目,那就是散文。

散文是散乱和自由的文学形式,它不受限于诗歌的严格韵律和结构,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庄子》便是一部著名的先秦散文作品,作者庄子通过夸张的行文方式和寓言式的叙述手法,来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这些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先秦文学中,道家思想在文学创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家重视自然和人生的和谐,在文学作品中常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思索。

例如《庄子》中的《逍遥游》,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之困扰的超越。

这种以自然为依据的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成为后来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手法,也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学与哲学的紧密联系。

总而言之,先秦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篇之作,呈现了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文学创作。

其中以诗歌、楚辞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并借助对诗歌、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先秦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常识
一、先秦时期
1、《诗经》是,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首,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儒家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传统的源头,由、、三部分组成,赋、、兴是创作方法。

选诗《》表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健康的爱情,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婚姻和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孔子,名,字,末期家、家,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3、《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后人将它与《》、《》、《》合称“四书”。

4、教材选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以这一时期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给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介绍一些先秦文学的常识。

先秦文学指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诸子百家的演说文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共收入305篇诗歌,大部分为民间民歌。

这些诗歌传承了远古时代的文化,描绘了先秦社会的生活和风土人情。

在《诗经》中,有些诗歌写的是贵族的婚姻、宴会等生活场景,如《关雎》、《周南》等;有些诗歌写的是农民的劳动、生活等实际问题,如《北风》、《谷风》等;还有些诗歌写的是对自然的描写和抒情,如《采薇》、《卫风》等。

这些诗歌作品质朴而真实,充满了生活的力量和情感的表达。

除了《诗经》,先秦时期还有《楚辞》、《离骚》等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

《楚辞》是楚国的辞章,由屈原创作。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之一,是一首抒情长篇叙事诗。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诗意的表达,成为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子百家也是先秦时期的代表性学派,他们的文献作品也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献作品以演说文的形式呈现,探讨了人生哲学、社会伦理和政治治理等问题。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经典文献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实践指导意义。

先秦文学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源头和参考,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先秦文学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研究和传承先秦文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本质。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和了解先秦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先秦文学总结

先秦文学总结

先秦文学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仅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先秦文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经典著作先秦时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经》、《论语》、《道德经》等。

《诗经》是先秦五种文学体裁之一,收录了大量的民歌、宴饮歌谣和宗庙祭祀歌辞,表达了人民的真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理念。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哲学思考。

二、哲学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兴起的时期,诸子百家齐发。

其中,儒家的孔子、孟子等代表人物提出了仁爱之道,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家的老子、庄子等提倡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的墨子提出了爱人平等的思想,反对战争;法家的韩非、商鞅等主张法治和严厉的法律。

这些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三、诗歌创作先秦时期的诗歌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部分。

《诗经》中的民歌歌谣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和灵感,也成为后来文人雅士的借鉴对象。

《楚辞》则是先秦时期出现的另一种诗歌形式,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而闻名。

屈原的《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抒情长篇诗歌,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散文创作在先秦时期,散文开始独立于诗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著作中的散文,以及司马迁的《史记》等史书,都是先秦散文创作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入探讨了政治、伦理、历史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展示了先秦时期文学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

五、文化积淀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石,儒家经典成为后来士人的读书典籍。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文学概说: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为构成内容。

1.上古歌谣和神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淮南子)、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淮南子)、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山海经)等等。

2.《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一说孔子删诗。

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

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

《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

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学文化常识汇总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神话、诗歌、散文构成。

(一)神话传说1.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二)上古歌谣1.《诗经》(1)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2)基本艺术手法:赋、比、兴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3)构成:风、雅、颂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雅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

包括大雅和小雅;颂指宗庙祭祀之乐,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分“周颂”“鲁颂”“商颂”。

2.《楚辞》(1)含义:一是诗歌的题材,二是屈原、宋玉、王褒、贾谊等人诗歌总集的名称,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2)“骚”或“骚体”: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3)屈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4)“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

(三)先秦散文先秦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为历史散文,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先秦文学 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 知识点总结

绪论一、先秦文学形态:1、诗、乐、舞紧密结合,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2、文、史、哲不分。

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态势。

3、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有些文学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

4、先秦作品的原始面貌不是十分清晰。

因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有损益。

二、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1、由巫到史。

夏朝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随着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成为史家散文的最早创作者。

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2、贵族文学的兴起。

西周时期,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成了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3、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春秋战国分封制度解体,导致贵族地位下降、庶民地位上升,文化由贵族转移到士。

4、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三、先秦文化组成:1、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为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两者关系密切2、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史官文化成熟,历史著作和说理散文取得了长足发展。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了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的特征。

3、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战国时期礼乐崩溃,各学派代表人物批评时政,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们立足现实、有自觉的创作精神,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4、楚地文化与楚辞——屈原身遭贬谪,满腔愤懑,发为诗赋。

屈赋吸取了楚文化的精华,以奇伟瑰丽的词藻,丰富奔放的想象,表现了屈子的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又一个诗歌高峰。

四、先秦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上古至夏商——文学的产生和巫史文化对文学的控制;西周春秋——礼乐文化作用于文学,文学精神和风格体现为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的特征;战国时期——“士”文化促进了文学繁荣,产生了不同于前代、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

五、先秦文学特征:思想:1、开启发愤诸书的传统2、开启忧国忧民的传统。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大一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涵盖了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的诗歌、散文和哲学著作等多种文学形式。

本文将对先秦文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一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

一、《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遗存之一,收录了多位先秦时期的诗人创作的305篇诗歌。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情感,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瑰宝。

《诗经》的内容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古代民歌的体裁,雅是以宗庙礼仪为题材的诗歌,颂则是对周王室的歌颂。

通过研读《诗经》,可以深入了解先秦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

二、《楚辞》《楚辞》是古代楚国文人创作的诗歌集,共分为九首,作者多为屈原。

《楚辞》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在先秦文学中独树一帜。

这些诗歌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屈原痛失国家和身世坎坷的心情,抒发了他对楚国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

《楚辞》是后世文人的借鉴和模仿对象,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核心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论语》、《孟子》和《大学》。

这些经典主要记录了儒家学派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的言行录,体现了孔子的家庭伦理观和政治理念;《孟子》则是孟子的思想及其主张的集大成之作;《大学》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四、道家经典道家经典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德经》和《庄子》。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由老子所著,通过对“道”的阐述,探讨了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治理的原则;《庄子》则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奇妙之处。

五、纵横家文学纵横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尚权谋和实用主义。

纵横家文学以《纵横家讲义》和《吴楚世家》等著作为代表,内容以政治与军事策略为主,强调实际应用价值和功利主义。

先秦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常识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译文
?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 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
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
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
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
造成这景象?、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
经·秦风 ·蒹葭》 ?译:河边 芦苇 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
在何处?恰似在河水那一方。
诗经《关雎》赏析
? 结构
? 全诗共分三章。 ? 第一章(第 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经 ·邶风 ·击鼓 》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诗经》中的名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 何人哉 ? 《诗经 ·国风 ·王风·黍离》
主义传统,列为“五经”(《诗》、《书》、
《礼》、《易》、《春秋》)之一 。
《诗经》略读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大约 五百多年 的诗歌(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 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 儒家经典 ,始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 《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
就。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一、先秦文学概述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至秦朝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之前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信仰和政治制度,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文学体裁1. 诗歌- 风、雅、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内容和风格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是战国时期楚地特有的文学形式。

2. 散文- 史传:如《左传》、《国语》等,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行。

- 诸子散文: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法家的《韩非子》等,反映了各家各派的思想。

3. 戏剧- 先秦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戏剧形式,但有一些宗教仪式和宫廷娱乐活动中的表演艺术。

三、重要文学理念1. 儒家文学观- 重视文学的教化功能,认为文学应当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

- 强调“文以载道”,即文学作品应承载和传播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念。

2. 道家文学观- 倡导自然无为,认为文学创作应顺应自然,不受外界约束。

- 主张文学应表达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内在情感。

3. 法家文学观- 认为文学应当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强调实用主义。

四、代表性文学作品及作者1.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屈原:楚国诗人,代表作《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个人抱负。

3.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4.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5. 韩非: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主张法治和权术。

五、先秦文学的影响先秦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儒家的文学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结论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先秦文学常识docx

先秦文学常识docx

先秦文学常识docx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述:上古期的第一段。

诗歌、散文、小说、戏曲。

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

儒(文学的社会功能)、道(文学的审美价值)。

“诗言志”、“法自然”、“温柔敦厚”先秦文学的形态及其特征:一、诗、乐、舞相结合。

二、文、史、哲不分。

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一、夏商文学(巫文化)1、诗歌。

《九歌》、《诗经·商颂》2、散文《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两篇,据说是夏代的遗文;《商书》中的《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

二、西周春秋文学(礼乐文化)1、散文(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2)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2、诗歌―――《诗经》三、战国文学(百家争鸣)1、散文。

诸子散文:《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历史散文:《战国策》2、诗歌:《楚辞》——《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第二章《诗经》概说: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编集:一、采诗说。

班固《汉书·食货志》二、献诗说。

《国语·召公谏弭谤》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分类:风(160)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雅(105)正,指朝廷正乐。

大雅(31)和小雅(74)、颂(40)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应用和流传:赋诗言志四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

今本《诗经》,就是“毛诗”研究简说:用于经学。

(开始于汉代、绵延至清代的一门专攻儒家经典的学问。

)1、汉学—重考据训诂。

汉、唐。

(研究诗经的典型著作:以毛开头的)2、宋学—重义理阐述。

宋、元、明。

批判毛。

代表:朱熹的《诗集传》。

3、清代朴学: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内容:一、祭祖颂歌。

二、农事诗《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三、燕飨诗。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A、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D、先秦诗歌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②《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先秦时期的文学常识1、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

2、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

3、一般认为,古籍中保存下来的一些原始歌谣,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可信为原始歌谣的有:《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效特牲》中的《蜡辞》《易经》中的《归妹》上六爻等。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知识点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以《诗经》、《楚辞》、《离骚》、《庄子》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学经典,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知识点。

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纂于先秦时期,包括《风》、《雅》、《颂》等三个部分。

它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先秦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气。

《诗经》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君王和贵族的《国风》,也有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民间风》。

其中,《离骚》是《楚辞》中的杰出代表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二、《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楚辞》的作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通过《离骚》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沉沦和个人命运的悲愤之情。

《楚辞》以其独特的骚体诗风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独角鲸”。

三、《庄子》是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先秦两汉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庄子》的作者庄子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出了“道”、“无为而治”等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观点。

《庄子》通过对寓言故事和讲故事的形式,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写而成,纪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史记》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两部分,其中《纪传体》以史家的立场,透过个人的经历与命运,展示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塑造了众多历史英雄的形象。

《史记》以其细致入微的记述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以上是关于先秦两汉古代文学的一些知识点的论述。

这些古代文学经典和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被后世奉为经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文学之先秦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先秦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先秦文学(讲义)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诗歌形式)赋、比、兴(表现手法)2.楚辞①战国末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②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代表作《离骚》《天问》《招魂》《九歌》其中《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③宋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1.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B.作品在当时可以配乐歌唱C.表现爱情的诗占绝大多数D.主要艺术手法有赋、比、兴2.下列关于《离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诗人屈原的代表作B.我国古代最长的爱情诗C.运用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D.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真题回顾1.(2019下·中学)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视为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屈原。

下列选项中,属于屈原作品的是()。

A.《九辩》B.《风赋》C.《高唐赋》D.《湘夫人》2.(2017上·中学)下列名句中,不是出自屈原《离骚》的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诸子散文(黄-儒家;绿-道家;蓝-墨家;灰-法家)真题回顾1.通常认为《庄子》为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

唐代以后,人们又称它是()。

A.《南华真经》B.《无量寿经》C.《道德经》D.《华严经》2.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

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A.庖丁解牛B.愚公移山C.自相矛盾D.揠苗助长3.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历史散文(1)第一阶段言事分开《尚书》——最早的历史散文(历史文献汇编)《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2)第二阶段记言又记事《左传》——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3)第三阶段人物描写更细致《战国策》——国别体史书4.历史散文《》——最早的历史散文(历史文献汇编)《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真题回顾拓展1.(2013上·中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先秦文学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文学概说: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先秦文学主要由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为构成内容。

1.上古歌谣和神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淮南子)、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淮南子)、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山海经)等等。

2.《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一说孔子删诗。

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

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

《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

《先秦文学》知识点及参考书目一.名词解释1.神话2.《诗经》3.《诗经》六义4.赋比兴5.国风6.兴观群怨7.春秋笔法8.《春秋》三传9.《战国策》10.《论语》11.《老子》12.墨子13.《庄子》“三言”14.《韩非子》15.楚辞16.《楚辞》17.《离骚》18.《九歌》19.《国殇》20.《九辩》二.问答题1.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有哪些?2.先秦文学主要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说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创作?4.我国古代的神话主要有哪些内容?5.神话对后代文学有哪些影响?6.《诗经》风雅颂三部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7.《诗经》的采集主要有哪几种说法?8.《诗经》的作品主要有哪几类,试各举出几篇代表作品。

9.举例说明什么是赋比兴?10.举例说明《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11.《诗经》为什么大量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12.《诗经》中国风和雅颂部分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13.简述《诗经》的地位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4.先秦叙事散文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5.如何理解《尚书》的“佶屈聱牙”风格?16.试比较《左传》与《国语》在叙事和写人艺术上的异同。

17.试论《左传》叙述战争的艺术。

18.《战国策》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里?19.简述《战国策》中纵横家的思想。

20.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各阶段的不同文学特征。

21.简述《论语》的艺术特征。

22.《论语》流传后世的版本有哪几种?23.简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24.墨子的“非乐论”和“三表法”的内涵是什么?25.简述《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26.孟子的论辩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7.为什么说《庄子》代表着先秦说理散文的最高水平?28.举例说明《庄子》中寓言的特点。

29.简述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

30.《荀子》的议论风格表现在何处?31.《韩非子》的文学风格是怎样的?32.简述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3.楚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里?34.楚辞的艺术特征是什么?35.楚辞的文学形式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6.《离骚》的题旨是什么?37.谈谈自己对《离骚》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专升本语文先秦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先秦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先秦文学常识
1.先秦古文运动的特点和意义: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先秦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其特点是以“文以载道”为宗旨,强调文学的道德功能和文化价值,追求“质实相通、繁简得宜”的文学表达方式。

这一运动的意义在于拓宽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先秦散文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开端,其特点是富有哲理性、情感性和艺术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代表作品有《庄子》、《论语》、《墨子》等。

3. 先秦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先秦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特点是富有音乐性、艺术性和哲理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离骚》等。

4. 先秦戏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先秦戏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开端,其特点是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文学、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代表作品有《白雪公主》、《开坛》、《盂兰祭》等。

5. 先秦文学在后世的影响:先秦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为后来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典范和艺术素材,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唐诗中的“诗人自言吾谁与”就是先秦诗歌的影响,宋元戏曲中的“变文”也是受先秦戏曲的启发。

- 1 -。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

【文学常识】先秦文学常识_1200字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起点。

先秦文学是指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之间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赋、篇章等文学形式。

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主要是《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先秦文学的常识。

先秦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先秦时期,诗歌是宴会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族阶级展示才华的一种方式。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颂扬君王和贵族的歌颂诗,也有表达百姓苦难和牢骚的秦地之声。

《诗经》中还融入了音乐元素,每篇诗都有相应的乐曲。

先秦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思想性和哲学性的表达。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社会伦理、治理之道的思考。

该书强调了人伦关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派也在先秦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该书讲述了道家对宇宙、人生、道德的理解和追求,强调顺应自然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道德经》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散文也开始逐渐兴起。

《国语》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事务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国语》以其简洁明快的文风和内容的多样性而闻名,成为后世散文的重要参照。

除了以上作品,先秦文学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历史的记载,如《春秋》、《战国策》等。

这些史书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要目的,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展现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审美追求。

先秦文学以诗歌为主要形式,以思想性和哲学性为特点。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文学常识总结
导读:高考语文系统复习: 文学常识总结
先秦文学
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

(刘安:《淮南子》)
②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战国策》(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④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著有《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⑤荀子,战国儒家,著有《荀子》。

⑥韩非子,法家。

著有《韩非子》。

⑦《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③先秦诗歌
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

著有《离骚》《九歌》《九章》。

【先秦文学文学常识总结】
1.盘点先秦文学常识
2.先秦文学常识
3.先秦文学常识积累
4.2016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5.总结文学的常识
6.高中的文学常识总结
7.楚辞文学常识总结
8.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上文是关于先秦文学文学常识总结,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
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