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轼贬谪生涯看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逆境中的自我救赎——试论苏轼对黄州贬居生活的适应及其人生智慧
逆境中的自我救赎——试论苏轼对黄州贬居生活的适应及其人生智慧摘要:被贬黄州,苏轼面临人生失意的生存逆境,精神苦闷,生活困难,为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他接受现实、适应现实,做到躬耕自给、精神自适,亲近山水、广交朋友,勤奋创作,并取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辉煌成就,确立了与“旧我”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他在困境中的自我救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处世态度与人生智慧,是此后历代知识分子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苏轼;贬居黄州;角色适应;人生智慧[中图分类号] G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3-0023-04 在我国古代众多优秀的文学家中,北宋苏轼无疑是其佼佼者,无论是文学成就还是品德胸怀都少有与其比肩者,就是仕途的坎坷也是文人官员中少有的。
贬谪黄州是其仕途首遭劫难,但他不仅适应了艰难的贬居生活,还活出了人生的新境界,取得了平生最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
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智慧近千年来滋养了一代代文人学子,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学习。
在此,笔者试对其逆境生活的适应过程及其处世态度和人生智慧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黄州生活的适应——从想像到现实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新春佳节之际,苏轼逃脱了言官构陷的“乌台诗案”劫难,却不得不立即起程赴贬所黄州,接受那“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的任命。
历经一个月的路途颠簸,他与长子迈于当年二月初一抵达黄州。
当他因罪臣之身而不得入住黄州官府,只得寓居城内破寺定惠院时,他的身份已由徐州、湖州等地独挡一面的地方行政长官,变成了如今“着本州安置”的罪臣,闲人。
他不是赴任,他是接受改造。
他要面对的是全新的身份和环境,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然后才是如何给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
当然,这二者相辅相承,相互影响,生活方式的取向是人生价值取向的体现,人生价值观又影响着生活方式的选择。
但此时苏轼只能被选择,他要做的是如何尽快找到接受被选择的生存法则。
在未到黄州之前,苏轼完全不知他将到之地会是怎样。
苏 轼被贬黄州给他的文化事业带来了什么
苏轼被贬黄州给他的文化事业带来了什么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其一生波折起伏。
而被贬黄州的经历,对他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且多面的影响。
黄州时期,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从曾经的朝堂风云到如今的僻远之地,这种落差无疑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也正是这种挫折,让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他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开始关注自然、关注民生,这种心态的转变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文学创作方面,黄州成为了苏轼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他在黄州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
比如那篇著名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恢宏,雄浑壮阔,展现了他豁达的胸襟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苏轼在黄州的作品中,情感更加真挚深沉。
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和争斗,他能够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他的诗词不再仅仅是为了应和时势或者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这种真情实感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在书法艺术上,苏轼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被贬黄州期间,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法的研习和创作中。
他的书法风格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其书法作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体现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此外,苏轼在黄州还积极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交流互动。
他们一起切磋诗文、探讨艺术,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文化圈子。
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在生活态度上,苏轼在黄州学会了逆境中的坚守和乐观。
他亲自耕种田地,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这种接地气的生活方式让他更加贴近百姓,也让他的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
浅谈苏轼被贬时期的功绩
浅谈苏轼被贬时期的功绩【论文关键词】苏轼;黄州;惠州;儋州;文学创作;精神境界【论文摘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地任职,都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功绩。
但是,他却在?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将自己一生的功业概括在他遭贬的三个地方。
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在他的仕途变化中,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顶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
黄州是他思想发生隶变之地,从此,他借助于佛老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最终集儒道择三家思想于一身,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旷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而这种思想境界,使他面对更险恶的被贬之地惠州、儋州,却能与民同甘共苦。
这才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是他留给后人精神上的最珍贵财富。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地任职,都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功绩。
但是,他却在?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
〞将自己一生的功业概括在他遭贬的三个地方。
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有知杭州、颖州以及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政任上,为什么他独把在这三处的贬居看得如此重要呢?因为十几年的贬滴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贬滴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顶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
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他在到任的谢恩奏章上写到:“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这让一个御史台挑出毛病,又在他的诗文中寻章摘句,弹劫他蔑视朝廷甚至有不臣之心。
他被押解人狱。
从苏轼被贬谪的人生中得到的启示作文
从苏轼被贬谪的人生中得到的启示作文说起苏轼,那可真是个让人又敬又怜的人物。
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可愣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也给咱们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东西。
苏轼原本在京城那也是风光无限的,才华横溢,名震朝野。
可命运这玩意儿就爱捉弄人,他因为一些政治上的事儿,被发配到了黄州。
这黄州,在当时那可是个穷乡僻壤。
苏轼到了那儿,生活条件那叫一个艰苦。
房子破破烂烂,吃的穿的都成问题。
但苏轼是谁呀?他可没被这困难给打倒。
他在黄州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居然亲自下地耕种。
想象一下,一个大文豪,穿着粗布衣裳,戴着个破草帽,在田间挥汗如雨。
那画面,既让人觉得有点心酸,又忍不住佩服他的坚韧。
他种地可不像咱们随便玩玩,那是真下功夫。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地里走。
一开始,他啥也不懂,不是把种子埋得太深,就是浇水太多,把苗都给淹了。
可他不气馁,跟周围的老农虚心请教,一点点地琢磨。
慢慢地,他还真种出了不少粮食,能自给自足了。
苏轼在黄州还研究起了美食。
咱们都知道的“东坡肉”,就是他在这时候发明的。
据说啊,当时猪肉特别便宜,没人爱吃。
苏轼就琢磨着怎么把这猪肉做得好吃。
他反复试验,又是煮又是炖,终于研究出了一套独特的做法。
把猪肉切成大块,用慢火少水,慢慢炖煮,直到肉变得色泽红亮,酥烂可口。
做好之后,他自己吃得美滋滋的,还不忘分享给邻居。
大家一尝,嘿,这味道太棒了!从此,“东坡肉”就流传开来。
除了种地、研究美食,苏轼在黄州还写了好多有名的诗词。
像,那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他看着那滚滚长江,想起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心中感慨万千。
但他没有一味地消沉,而是在诗词中抒发自己的豁达和乐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气势,这胸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了惠州。
这惠州在当时也是个偏远的地方,可苏轼照样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他发现惠州的荔枝特别好吃,“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瞧瞧,为了这荔枝,他都愿意一直在这待着了。
由苏轼贬谪生涯看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黄州 之后 的 “ 州 团练副使 , 州安 置。” 黄 本 却是 个例 外 , 因为 1 苏轼 的贬 谪生 涯 此前 的苏 轼 并 不是侍 从 官 , 非宰 执 , 是 二 千石 的地 方 也 而 “ 心似 已灰 之 木 , 如 不系 之舟。问汝 平 生功业 , 州、 身 黄 其后 来被 贬 惠州 、 追贬 儋 州 之前 , 实 曾担任 过 确 惠州 、 州。 ” ( 8 儋 …卷4这是 苏轼 对 自己一 生功 业 的总结 , 中 官。 不过 , 其 掌“ 制 ” “ 外 和 内制 ” 以及 翰林 学 士兼侍 读等侍 从 官。 所 提 到 的黄 州、 州 、 州 即其 先后被 贬谪 之地 。 惠 儋
由苏轼 贬谪 生涯看宋代贬责 中的安置
马建红 ( 渭南师范学院)
摘要 : 苏轼 贬 谪 生涯 反 映 出宋 代 安 置 作 为贬 谪 类 型 之 一 , 安 置 其
获 罪命 官而 设 置 的处 罚 , 其特 定 对 象 、 置 方式 和 对 安 有 处
2 1 安 置 的 对 象 .
者 的 身 份 多 为 宰 执 、 从 官 , 也 有例 外 : 置者 多被 责授 散 官 , 谪 置者 的特 定待 遇。 侍 但 安 赴 居 地 相 对 自由 , 在 谪 居 地 并 没 有 住 房 、 禄 的 实 际待 遇 , 多 生 活 但 俸 故
困 难 , 无 事 可做 的 生活 给 予 了安 置 者 充 分 的 自由 支 配 时 间 , 为他 但 也 们 的 创作 提供 了境 遇背 景 。 关键词 : 轼 苏 贬谪 贬责 制 度
宋人张端 义言 “ 置待执宰 、 安 侍从 官 : 居住 待庶 官。 [; ”10 4' 0 2 也就 是说 , 制 以下 的 官员很 少有 被安 置者 。但 苏轼 被贬 待
苏 轼的贬谪对他与同僚的关系有何影响
苏轼的贬谪对他与同僚的关系有何影响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历经多次贬谪,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不仅改变了他自身的命运,也对他与同僚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苏轼春风得意之时,他在京城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僚。
他们一同为国家的繁荣建言献策,心怀壮志,豪情满怀。
然而,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一突变的境遇让他与昔日的同僚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些原本与苏轼关系密切的同僚,在他被贬后,因害怕受到牵连,选择了疏远甚至断绝与他的往来。
在那个政治环境复杂且敏感的时代,这样的选择或许是出于自保的无奈之举。
他们担心与苏轼的关系会给自己带来政治上的风险,于是在苏轼陷入困境时选择了沉默和回避。
但也有一些真正的挚友,他们的情谊并未因苏轼的贬谪而褪色。
如王巩,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不顾自身安危,与苏轼保持着书信往来,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他们的友情在困境中愈发显得珍贵和坚定。
苏轼的贬谪经历,也让他结识了新的同僚。
在黄州,他与当地的官员和文人有了交往。
这些新结识的同僚,对苏轼更多的是敬佩与同情。
他们欣赏苏轼的才华,也理解他所遭受的不公。
在日常的交往中,他们给予苏轼一定的尊重和帮助,让他在贬谪之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然而,苏轼与新同僚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他的名声和才华,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猜疑。
在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和矛盾。
但苏轼以他豁达的胸怀和坦诚的态度,努力化解这些问题,尽量与新同僚保持良好的关系。
此外,苏轼的贬谪也让他对同僚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政治上的争斗和权谋,而是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相互的理解。
他在诗词中常常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被贬谪后的苏轼,心态逐渐变得平和与超脱。
他不再过分在意官场的得失和同僚的看法,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和对人生的思考中。
这种心态的转变,使他在与同僚相处时,能够更加从容和淡定。
总之,苏轼的贬谪生涯对他与同僚的关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从苏轼诗词看宋代贬官诗人的思想嬗变
从苏轼诗词看宋代贬官诗人的思想嬗变作者:蒲彦言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12期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三人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书法的最高成就。
就苏轼而言,虽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虽居朝野,但与其同僚政见不和,导致后期被贬。
苏轼在贬谪期间,把自己全部思想感情与对人生、社会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表达这一时期北宋贬谪官员的思想感情。
本文从苏轼贬谪时期的诗词创作特色出发,探讨这一时期贬谪官员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苏轼;贬谪词人;选材;思想感情引言苏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然才华出众,但是政治理想得不到伸张,虽忧国忧民,但命运多舛,与同僚政见不合,居庙堂之高却难独善其身。
尤其是在苏轼贬谪这一时期,被贬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使他的诗歌更具情感特色,提高了他的创作能力。
可以说,苏轼独特的贬谪经历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也造就了他贬谪诗与众不同的特点,使苏轼的诗词作品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对苏轼贬谪诗加以深入研究,探讨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在此基础上也能研究这一时期贬谪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情况,走进贬谪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思想共鸣。
一、苏轼被贬期间诗词创作特色分析分析苏轼被贬期间诗词创作特色要从其选材和主题两个角度考虑。
首先应分析苏轼贬谪期间诗词的选材特色。
苏轼贬谪期间的诗词选材来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苏轼贬谪期间诗词的文学创作题材与诗词表现风格互为因果关系,诗词的选材特色决定着他诗词创作风格。
苏轼对于贬谪诗的创作投入了全部思想感情,选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广泛性、独特性。
苏轼在贬谪期间的诗词创作大多以贬谪地点的景物作为情感抒发对象,以诗词作为情感抒发媒介,将不同的地域事物作为情感描绘的景物,也就是借景抒情,表达自身在贬谪期间时而惆怅、时而高涨、时而忧虑的内心变化。
无论是内地生活,还是孤身一人悬于海外,每个地方的生活事实都可以成为他的创作选材对象,这种源于生活事物的广泛选材是其他诗词创作者不具备的,也造就了苏轼贬谪诗独特的社会风情[1]。
唐宋被贬文人的遭遇
唐宋被贬文人的遭遇作者:李子孝来源:《教师·上》2012年第04期摘要: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你注目唐诗宋词这两座高峰上时,“贬谪”一词会时时跃入你的眼帘。
可以说,唐宋文学史就是文人的贬谪史。
如果你列出此期文人的遭贬名单,肯定会使你触目惊心,也会使你在无限痛惜之余陷入深思中。
由于他们的个性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被贬后的遭遇也就各不相同。
唐宋贬谪文学记录了唐宋文人的贬谪史,唐宋文学的全面繁荣同样离不开唐宋贬谪文学。
贬官是行政降级的惩罚,被贬之人皆是负罪之人。
而且,贬官多被遣往江湘、岭南等僻远穷苦之地,贬官的日常行动往往受到限制,不得擅自离开贬谪之地。
当政治斗争酷烈时,贬官的性命也就可能无从保障,贬谪就是赤裸裸的人身迫害了。
于是,唐宋文人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苦、杀身之祸。
一、一贬再贬1.接连被贬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谗言所惑,于开元二十四年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罢相后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
顺宗下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士都随即被贬。
宪宗当年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到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被贬到岭南惠州。
没过多久,再被贬到海南琼州。
2.一生多贬王维在大乐丞一职上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四十岁后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肃宗时期,他再度被贬。
韩愈,因当时京畿大旱,上奏要求停征赋税被贬连州。
调回京都,又因谏皇帝迎佛骨进京被贬潮州。
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朗州,后又得罪权贵,贬连州。
淳化二年,王禹偁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太宗至道元年,以工部郎中贬至滁州。
真宗即位,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再次被贬出京城。
欧阳修的一生,从入仕做官到退休,总共在任42年。
就是因为上书言事,议论朝政,三次遭受贬谪。
因为反对新法,苏轼不容于朝廷,就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 轼被贬黄州对他仕途有何影响
苏轼被贬黄州对他仕途有何影响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
其中,被贬黄州的经历对他的仕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州,在当时是一个相对偏远荒凉的地方。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此,这一事件不仅使他的身体遭受牢狱之灾,更在精神上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初到黄州,苏轼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曾经在京城备受瞩目的他,如今成为了一个被朝廷冷落的罪臣。
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在仕途上失去了原有的晋升机会和政治资源。
原本可能参与的重要政治决策和国家大事,都与他无缘。
他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理想中的治国安邦之策也只能深埋心底。
然而,黄州的贬谪生活也让苏轼对仕途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日子里,他有了更多时间审视自己的过往和政治生涯。
他开始反思朝廷的党争和政治的黑暗面,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追求功名利禄。
这种心态的转变,使他在后来的仕途起伏中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境。
在黄州期间,苏轼的社交圈子也发生了变化。
以往在京城结交的权贵和政治盟友纷纷与他疏远,而他在黄州结识的多是平民百姓和一些同样失意的文人。
这些新的人际交往,让他看到了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民间的疾苦。
这为他后来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理念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他更加关注民生,强调以民为本。
黄州的艰苦生活还磨练了苏轼的意志。
他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官员,而是要亲自耕种劳作以维持生计。
这种生活的艰辛让他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当他再次有机会重返仕途时,他能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去应对政治上的挑战。
但不可否认的是,被贬黄州的经历在苏轼的仕途履历上留下了一个“污点”。
即便后来他有机会重新得到朝廷的启用,但那些曾经的政敌和嫉妒他才华的人,总会拿他的这段被贬经历做文章,对他进行攻击和打压。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在仕途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尽管如此,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从贬谪黄州后的创作看苏轼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的转变
2019年第09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5)重庆市首届小学全科教师(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对于担任多学科教学的压力属于中等水平。
很多受调查采访的老师认为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瓶颈表现在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职后发展平台拓宽、人事招聘需更加明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
3建议与措施3.1继续加大对小学全科教师师资培养的重视力度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明确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实践证明,小学全科教师的出现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当地的教育带来积极影响。
通过调研也可以看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对于缓解农村师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重庆市首届小学全科教师对职业价值有着极高的认同。
因此,重庆市应该根据相关国家政策继续加大对小学全科教师师资培养的重视力度,强化与高校和当地小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培养策略,各区县教委也更应该依据当地小学的实际现状反映教师需求情况,与高校招生形成有效的对接,例如当今乡村小学中男女教师比例悬殊,高校在招生环节即可采取适当措施调整人数比例;高校在培养教师时,与地方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师范生可获得实践的机会;当地小学管理者根据小学全科教师具备的多学科教学优势安排恰当的教学任务,从而能够向教委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从而实现三者结合,促进全科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3.2强化小学全科教师一专多能、博闻通达的优势培养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一专多能、博闻通达”是重庆市首届小学全科教师最认可的自身品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强调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因此小学全科教师需充分发挥“一专多能”的优势。
应强化各高校积极构建综合性全科教师课程体系,加强全科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继续强化对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侧重培养学生广阔的通识知识和个性发展。
通过工作室、项目参与、社团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博闻通达的优势培养。
由苏轼贬谪生涯看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由苏轼贬谪生涯看宋代贬责中的安置1 苏轼的贬谪生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卷48)这是苏轼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总结,其中所提到的黄州、惠州、儋州即其先后被贬谪之地。
1.1 贬黄州宋神宗元丰三年,宋神宗所力主的由王安石主持进行的新法已经成为国是,苏轼还在对其进行批判,后招来王安石门生的弹劾,宋神宗将苏轼下到御史台审理。
鉴于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和顾及到苏轼在士林中的声望,宋神宗以从轻发落的名义将苏轼贬到黄州,官衔是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宋神宗给他的贬责之词为“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
”[2](卷30)苏轼居黄州四年,直到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出手札说:“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可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3](卷342)将得罪贬窜转为赋闲待用。
九月,苏辙被重新起用为绩溪县令。
1.2 贬惠州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
神宗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废罢新法,启用旧党,司马光成为主政者,苏轼与苏辙先后被启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苏轼成了参与决策的政府要员和朝廷喉舌。
元祐八年(1093),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又推行新法,启用新党力量;苏轼被作为旧党的核心人物再次遭到贬谪。
绍圣元年(1094)四月,以左朝奉郎(正六品上散官)责知英州;迅即降为充左承议郎(正六品下散官)仍知英州;闰四月夏又下诏“合叙复日未得叙复。
但接下来还有更甚者,六月苏轼赴贬所途径当涂时,又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当途径庐陵时,又改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
苏轼在被贬惠州途中遭五次改谪,到达惠州后居三年,接着遭追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
1.3 贬儋州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二月,朝廷又一次大规模追贬“元祐党人”,闰二月,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七月抵达贬所,在海南贬居三年。
至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融合新旧两党,政局发生逆转。
苏 轼被贬黄州对他的人生目标有何调整
苏轼被贬黄州对他的人生目标有何调整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一生历经坎坷,而被贬黄州更是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这一遭遇对他的人生目标产生了深远且显著的调整。
在被贬黄州之前,苏轼怀揣着传统士大夫的理想和抱负。
他渴望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他积极参与政事,针砭时弊,试图通过改革和建言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他早期的为官生涯中,苏轼始终坚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一腔热血,能够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
然而,被贬黄州的沉重打击让苏轼的人生轨迹陡然改变。
初到黄州,他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精神的苦闷。
物质上的匮乏、社会地位的落差以及内心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苏轼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逐渐意识到,政治上的抱负在复杂的官场和无常的命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难以掌控。
于是,他不再将全部的精力和希望寄托于仕途的升迁和政治的成就。
苏轼开始将目光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个人精神的修养。
他从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中解脱出来,转而追求一种更为超脱、豁达和自由的人生境界。
在黄州,苏轼寄情于山水之间,与自然为伴。
他漫步在黄州的山川田野,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力量,不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
他的诗词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现出他对生活的坦然和豁达。
同时,苏轼也更加关注民生疾苦。
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仍心系百姓。
他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生产,与百姓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种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使他的人生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拓展到了对社会大众的关爱和责任。
在文化艺术方面,苏轼在黄州期间达到了新的高峰。
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人生体验融入到作品之中。
苏 轼在贬谪地如何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
苏轼在贬谪地如何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
然而,即便身处逆境,他仍能在贬谪之地赢得当地百姓的衷心支持。
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苏轼每到一处贬谪之地,最先做的便是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他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自怨自艾,更没有高高在上地对待百姓,而是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
在黄州,苏轼亲自耕种田地,与农民们一同劳作。
他深知农民的辛苦,所以总是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他会耐心地倾听农民们讲述种地的难题,然后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比如,他指导农民改进耕种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种亲身参与和贴心的关怀,让百姓们感受到他的真诚与善良,从而对他充满信任和感激。
苏轼关心百姓的疾苦,积极为他们争取利益。
在惠州,当地的医疗条件落后,百姓们常常因病而苦。
苏轼便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建立简易的医疗机构,还邀请一些懂得医术的人来为百姓治病。
他自己也亲自研究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并将其传授给百姓。
在他的努力下,惠州百姓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苏轼还注重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
在儋州,他发现当地的道路崎岖难行,严重影响了百姓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于是,他带领百姓一起修路,哪怕自己年事已高,身体疲惫,也从不退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道路变得平坦顺畅,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教育也是苏轼关注的重点。
他明白,只有让百姓接受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被贬之地,他积极开办学校,亲自授课,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许多百姓看到苏轼对教育的重视,也纷纷送孩子来读书。
苏轼的文学才华在赢得百姓支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常常将自己在贬谪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词文章,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关怀,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百姓们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他的真情实意,对他更加敬佩和喜爱。
苏 轼在流放中如何保持心态平衡
苏轼在流放中如何保持心态平衡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历经多次流放,然而,在如此坎坷的命运中,他却始终能保持心态的平衡,展现出非凡的人生智慧和豁达胸怀。
苏轼的流放生涯充满了艰辛与磨难。
他曾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这些地方在当时都属于偏远荒凉之所。
生活条件的艰苦、环境的恶劣以及与亲朋好友的分离,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沉沦,相反,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首先,苏轼善于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和慰藉。
在流放之地,他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将山川湖泊、花鸟鱼虫都融入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他看到黄州城外的赤壁,便写下了气势恢宏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在惠州,他陶醉于岭南的风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表现出对当地生活的欣然接受。
在儋州,他与当地百姓一同劳作,欣赏海边的落日余晖,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大自然的包容和宁静给予了苏轼心灵的抚慰,让他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忧虑。
其次,苏轼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
无论身处何地,他都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黄州,他亲自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享受着农耕的乐趣。
他还研究烹饪,发明了“东坡肉”,让艰苦的生活多了一份滋味。
在惠州,他帮助当地百姓改善水利设施,为民众谋福祉。
在儋州,他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知识,让偏远之地也能感受到文明的光辉。
苏轼从未因流放而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
再者,苏轼有着深厚的哲学思考和豁达的人生观。
他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始终怀有报国为民的理想。
但同时,他也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懂得顺其自然、超脱尘世。
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他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不怨天尤人,不愤世嫉俗。
他相信人生的得失无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让他在流放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苏 轼在仕途和文学创作间如何平衡
苏轼在仕途和文学创作间如何平衡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波折起伏,在仕途的坎坷与文学创作的激情之间,努力寻找着平衡。
苏轼自幼聪慧,心怀壮志,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一展抱负。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
初入仕途,苏轼凭借着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见识,很快崭露头角。
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直言不讳的作风,却让他在官场中树敌众多。
面对仕途的不顺,苏轼并未消沉。
相反,他将内心的苦闷与感慨,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动力。
在被贬黄州期间,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这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在那里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用文字抒发着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敬畏。
苏轼深知,仕途的追求固然重要,但文学创作是他心灵的寄托。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总会挤出时间进行创作。
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从平凡的事物中汲取灵感。
无论是官场的明争暗斗,还是民间的风土人情,都能在他的笔下化为生动的文字。
然而,要在仕途和文学创作之间达到平衡并非易事。
仕途的压力常常让他疲惫不堪,但他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
即使在被贬谪的艰难岁月里,他也不曾放弃创作。
他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挫折,将文学作为排解忧愁、抒发情感的出口。
苏轼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他的诗词文章,既有对政治的关注,也有对人性的洞察;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正是这种丰富多元的创作内容,使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在仕途上,苏轼虽然历经磨难,但他始终秉持着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
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会尽力为当地百姓办实事。
这种务实的为官态度,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他的作品中,不乏对民生疾苦的描写,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苏轼在仕途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平衡,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时间分配,而是一种内心的调适和精神的寄托。
他用文学来慰藉仕途的失意,用仕途的经历来丰富文学的内涵。
回顾苏轼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仕途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平衡之术,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的通透领悟。
苏 轼被贬谪后对宋朝政坛有何评价
苏轼被贬谪后对宋朝政坛有何评价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璀璨巨星,一生跌宕起伏,多次被贬谪。
然而,他的政治见解和对宋朝政坛的评价,却在其坎坷经历中愈发深刻。
苏轼被贬谪的遭遇,使他得以跳出朝堂的纷争,以一种更为客观和清醒的视角审视宋朝的政治局势。
他深知宋朝政治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他看到了宋朝官僚体系的臃肿与复杂。
官员众多,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苏轼认为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也使得政策的推行变得困难重重。
在他的眼中,许多官员并非凭借真才实学获得职位,而是通过关系和门第,这无疑影响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其次,苏轼对宋朝的党争现象深感忧虑。
朋党之争在宋朝政坛屡见不鲜,不同的政治派别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相互攻讦,甚至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
他认为这种无休止的争斗严重破坏了政治的稳定和决策的科学性,使得一些有益于国家和民众的政策无法得以顺利实施。
再者,宋朝的财政政策也备受苏轼的诟病。
沉重的赋税和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他主张减轻百姓的赋税,注重民生,认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这些主张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采纳。
苏轼还对宋朝的军事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意识到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足,军队的组织和训练存在诸多问题。
面对外部的威胁,宋朝的军事力量显得捉襟见肘。
他曾多次呼吁加强军事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保卫国家的安全。
尽管苏轼对宋朝政坛存在诸多不满和批评,但他并非一味地否定。
他也看到了宋朝政治制度中的一些优点和可取之处。
例如,宋朝重视文官的选拔和培养,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这种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此外,宋朝的法律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苏轼认为,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公正和公平,避免权力的滥用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总的来说,苏轼被贬谪后的经历让他对宋朝政坛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
唐宋文人被贬后的作为1.接近人民,体恤民情。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一面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却喜欢劳动,主动接近劳动人民。
是生活磨难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尤其是屡遭贬斥之后,他获得了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了解了民情,看到了人民的痛苦,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一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一面勉励人民参战。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的爱国诗篇,使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联想到百姓的遭遇,他又问道:“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这种关怀,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被贬潮州时,有《宿曾江口示孙湘二首》记述水患中的三江百姓的苦难。
王禹偁敢于向宋太宗献《端拱箴》,对“聚民膏血”的统治者大为愤慨,对“室无环堵”“地无立锥”的广大人民深切同情。
贬官商州时,同情由于旱灾而流亡他乡的饥民,想到自己十年仕宦,无异于人民的蠹虫,就始终抱着羞于做官、关怀人民疾苦的态度。
他学习商州民间的歌唱,热情地歌颂人民集体互助的艰苦而快乐的劳动。
景佑三年十月,欧阳修为范仲淹被贬而鸣不平,结果自己也被贬为夷陵县令。
当时,年方三十的欧阳修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入到社会最下层,体察民情,同情人民的贫困,广泛收集资料,反映人民的疾苦。
苏轼屡经贬谪,在艰苦的岁月里不得不为衣食而躬耕,从而缩短了与人民的距离。
从勤政爱民的思想出发,做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
谪官海南时,和少数民族也相处得比较融洽。
苏 轼流放生活如何影响其人生哲学
苏轼流放生活如何影响其人生哲学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历经波折,多次遭遇流放。
然而,正是这些流放的经历,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他的人生哲学。
苏轼的流放之旅始于“乌台诗案”。
在此案中,他被诬陷,从而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涯。
初到黄州,生活的困顿和心理的落差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也正是在黄州,苏轼开始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重新审视。
流放生活使苏轼更加贴近自然。
他远离了繁华喧嚣的都市,置身于山水之间。
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
在黄州,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在这些作品中,他对自然的描绘细腻而生动,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他感悟到自然的力量和永恒,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渺小。
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让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世俗的纷扰所动。
流放也让苏轼更加了解民间疾苦。
他不再是高居朝堂的官员,而是与普通百姓一同生活的一员。
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艰辛和困苦,这使他的思想更加贴近民众。
他开始关注民生,用自己的笔触为百姓发声。
这种对民众的关怀和同情,成为他人生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深知社会的不公和百姓的无奈,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为正义发声、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念。
在经济上,流放生活让苏轼体验到了贫困和拮据。
他不得不亲自耕种,以维持生计。
这种亲身的劳动经历,让他明白了劳动的价值和生活的不易。
他不再追求奢华和虚荣,而是学会了珍惜和知足。
他在《东坡八首》中写道:“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表达了他对劳动生活的接受和对质朴生活的追求。
这种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使他在后来的人生中,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在人际交往方面,流放期间的苏轼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游山玩水,谈诗论道。
这些朋友的陪伴和支持,让他在孤独的流放生活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他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也进一步丰富了苏轼的人生哲学。
他明白了友情的珍贵,学会了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苏轼贬谪生涯看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1 苏轼的贬谪生涯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卷48)这是苏轼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总结,其中所提到的黄州、惠州、儋州即其先后被贬谪之地。
1.1 贬黄州
宋神宗元丰三年,宋神宗所力主的由王安石主持进行的新法已经成为国是,苏轼还在对其进行批判,后招来王安石门生的弹劾,宋神宗将苏轼下到御史台审理。
鉴于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和顾及到苏轼在士林中的声望,宋神宗以从轻发落的名义将苏轼贬到黄州,官衔是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宋神宗给他的贬责之词为“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
”
[2](卷30)苏轼居黄州四年,直到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出手札说:“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可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3](卷342)将得罪贬窜转为赋闲待用。
九月,苏辙被重新起用为绩溪县令。
1.2 贬惠州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
神宗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废罢新法,启用旧党,司马光成为主政者,苏轼与苏辙先后被启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苏轼成了参与决策的政府要员和朝廷喉舌。
元祐八年(1093),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又推行新法,启用新党力量;苏轼被作为旧党的核心人物再
次遭到贬谪。
绍圣元年(1094)四月,以左朝奉郎(正六品上散官)责知英州;迅即降为充左承议郎(正六品下散官)仍知英州;闰四月夏又下诏“合叙复日未得叙复。
但接下来还有更甚者,六月苏轼赴贬所途径当涂时,又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当途径庐陵时,又改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
苏轼在被贬惠州途中遭五次改谪,到达惠州后居三年,接着遭追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
1.3 贬儋州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二月,朝廷又一次大规模追贬“元祐党人”,闰二月,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七月抵达贬所,在海南贬居三年。
至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融合新旧两党,政局发生逆转。
同年五月,苏轼开始内迁,建中靖国元年(1101),返回到达大庾岭。
六月十五日,因身染瘴毒、旅途劳累等原因病倒去世。
2 苏轼贬谪生涯所反映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安置是唐代即已出现的流徙,但并非常制。
宋代始有安置之法,作为宋代“谪宦”类型之一,它和居住都是针对获罪命官而设置的处罚,有其特定对象、处置方式和对安置者的特定待遇。
2.1 安置的对象
宋人张端义言“安置待执宰、侍从官;居住待庶官。
”[4](p20)也就是说,待制以下的官员很少有被安置者。
但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却是个例外,因为此前的苏轼并
不是侍从官,也非宰执,而是二千石的地方官。
不过,其后来被贬惠州、追贬儋州之前,确实曾担任过掌“外制”和“内制”以及翰林学士兼侍读等侍从官。
2.2 安置者的官职
安置者一般不除名,多授散官,因此宋人言:“散官则安置,追降官分司则居住,祖宗制也。
”[5](p12327)宋代散官共有十等,而安置者常授的主要是节度副使、节度行军司马、团练副使和州别驾四种。
这在苏轼贬谪经历中都可以得到证明。
贬谪黄州时,苏轼所充任的是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谪居黄州之后的安置担任的是移汝州团练副使,贬谪安置惠州时,先后担任建昌军司马和宁远军节度副使,最后贬儋州,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2.3 安置者赴安置地方式
受安置处罚的高级官员具有较大的人身自由,到安置地不必押解,只需使臣护送前往即可。
苏轼被贬惠州之时,其门生张耒就派去了两个兵丁护送。
苏轼在答张文潜四首中提及:“来兵王告者,极忠厚,方某流离道路时,告奉事无少懈……当时与同来者顾成,亦极小心。
”[6](卷52)
2.4 安置者的住房待遇
受安置处罚的官员不必住在官府的厢房里,可赁屋而居,也可自建房屋。
这看似是保证安家人的人身自由,实则是不顾其安居。
这从苏轼的谪居条件可以得到证明。
苏轼初到黄州时,寄居于定慧院僧舍,后全家迁居到临皋亭。
在赴黄州路上,苏轼还曾跟弟弟商
量“买柯氏林”以安家立业,后来在州城旧营地的所谓“东坡”造了几间屋,称为“雪堂”。
苏轼初到惠州时,知州詹范出于与苏轼的私交深厚照顾他住到三司使行衙星华馆的合江楼里,但这是违背常规的,故而十几天后苏轼即迁居到偏僻的嘉祐寺。
当苏轼打算终老于惠州时,便倾其所有积蓄,在惠州白鹤峰下筑了一座精心设计的新居。
他初到儋州后,先住在官舍里。
但次年即被朝廷派去的按察使逐出官舍。
于是,苏轼在他黎族学生的帮助下在城南的桄榔林筑起了土房。
从苏轼被逐后的居住情况可以看出,被处以安置处罚的逐臣并没有可以居住官舍的待遇,要么寄居于寺观,要么自行筑房。
2.5 安置者的俸禄
安置者多被赋以不厘散官,所以尚有一定的俸给。
但从苏轼的贬谪经历看,似乎并不是如此。
苏轼初贬黄州时,实际已经领不到俸禄,这从他的文集中多次提到诸如“禄廪相绝”、“廪入既绝”等词可见一斑。
[6](卷49)正是为了衣食问题,苏轼才在马正卿的帮助下得了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亲自耕种,种些稻谷之类,这就是后来的“东坡”。
由此可见,官府给予安家人所谓的俸禄是有名无实。
2.6 安置者的活动权限
安置者无需“呈身”,但也需“所在州常切检察,无令出城及致走失,仍每季具姓名申尚书省”。
[7](p587)故而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因有“长恨此生非我有”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句子引发的谣传吓得当地知州赶到苏轼住处,结果发现他
亨“鼻鼾如雷,犹未兴也。
”[8](卷上)
除此之外,安置者因为并无实权,所以有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游玩、交友、著述和修炼,故而苏轼就是利用其谪居之生活,创造出了非凡的文学作品,这也是苏轼将其一生功业归于三处谪居之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文浩辑.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2]吕陶.答任师中.净德集[m].商务印书馆.1935.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中华书局,2004.
[4](宋)张端义.贵耳集[m].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1937.
[5](元)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1985.
[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7]谢深甫编纂,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m].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一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叶梦得.避暑录话[m].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马建红(1980-),女,山东临朐人,历史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1年院级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ykz009)阶段性成果之一;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jk0225)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