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铵盐的[学习目标] 1.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列举、描述、辨识NH

3

、铵盐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NH

3

、铵盐的性质和转化关系设计制备、分离、检验等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利用NH

3

简单实验的方案.3.能依据氨、铵盐的性质,分析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中的某些常见问题,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氨、铵盐的常见方法.4.能分别说明氨、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

1.氨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氨水的性质

(4)氨的用途

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13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14制冷剂. 2.铵盐

15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通性: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16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 .NH 4Cl 受热分解:□

17NH 4Cl =====△

NH 3↑+HCl↑. b .NH 4HCO 3□18NH 4HCO 3=====△

NH 3↑+H 2O +CO 2↑. ②与碱的反应:

a .固体反应:NH 4Cl 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2NH 4

Cl +Ca(OH)2

=====△

CaCl 2

+2NH 3

↑+2H 2

O.

b .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加热):

□20

NH+

4+OH-=====

NH

3

↑+H

2

O.

c.稀溶液中铵盐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加热):□21NH+4+OH-===NH3·H2O.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的性质及应用

[交流研讨]

1.通常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700升氨气(已知通常状况下的V m=25 L·mol -1),得氨水的密度ρ=0.9 g·mL-1:

(1)试求所得氨水的体积为多少?

(2)由(1)的数据说明工业上保存氨气的一种方法,并说明原因.

(3)教材上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1)V=m(

溶剂)

+m(溶质)

ρ

=1000 g+

700 L

25 L·mol-1

×17 g·mol-1

0.9 g·mL-1

=1640 mL=1.64 L.

(2)把700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得氨水的体积为1.64 L,便于贮存和运输,需要氨气时只需加热、干燥即可.

(3)烧瓶中的氨气极易溶于胶头滴管中的水,使得烧瓶中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烧杯中的水就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2.分析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氨分子可作什么剂?

提示:氨分子中氮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因此可作还原剂.

[点拨提升]

1.氨气与H

2O的反应可表示为:NH

3

+H

2

O NH

3

·H

2

O NH+

4

+OH-,所以氨

水的主要成分有:H

2O、NH

3

·H

2

O、NH

3

、NH+

4

和OH-,故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

验氨气.

2.氨气能与HCl反应生成NH

4

Cl,故实验室可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氨

气(产生大量白烟)来检验氨气;NH

3与H

2

SO

4

反应生成(NH

4

)

2

SO

4

,实验室用硫酸来吸

收尾气中的氨气;NH

3还能与H

2

O和CO

2

反应生成(NH

4

)

2

CO

3

或NH

4

HCO

3

,工业上利用此

反应制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也利用该反应制纯碱.

3.氨气能与O

2、Cl

2

、NO(或NO

2

)反应显还原性

(1)工业上利用反应:4NH

3+5O

2

=====

催化剂

高温4NO+6H2O来制HNO3(反应原理之一).

(2)工业上利用反应:8NH

3+3Cl

2

===6NH

4

Cl+N

2

,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

漏(泄漏时产生白烟——NH

4

Cl).

(3)在催化剂作用下NH

3与NO(NO

2

)反应生成N

2

和H

2

O,可利用此反应除去尾气

中的氮的氧化物.

知识拓展

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及形成

(1)喷泉实验原理

由于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溶液中,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现象,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溶于液体,就可形成喷泉.

(2)常见的可以形成喷泉的气体

(3)常见装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