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GJB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GJB质量管理体系术语GJB质量管理体系术语1. 质量管理体系(QMS):指一个组织通过设定政策、目标、程序和资源,以满足顾客需求并持续改进其绩效的管理体系。
2. 顶层管理:指一个组织的最高领导,通常由董事会或高级管理人员组成,他们制定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政策,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3. 风险管理:指识别和评估不确定性,以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
4. 目标管理:指制定和实施与质量相关的目标,并通过监测和评估绩效,来推动组织的改进。
5. 过程管理:指分析、测量和优化组织的关键业务过程,以确保它们在整个价值链中的顺利运行,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6. 标准化工作:指根据一套明确的程序和规定,制定、实施和维护组织内的工作标准,以确保一致性和高效性。
7. 行动计划:指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改进绩效或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步骤。
8. 绩效评估:指定期对组织或个人的绩效进行量化和定性评估,以了解是否符合目标和要求,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9. 内审:指定期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独立审核,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10. 领域专家:指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可以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以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附件:- 附件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板- 附件2:内审程序及必要记录模板- 附件3:绩效评估流程和表格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即ISO 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规定了组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 《风险管理指南》:即ISO 31000标准,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指南和原则,帮助组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3. 《绩效评估指南》:即ISO 9004标准,为组织提供了评估和改进绩效的指南,以实现持续的卓越绩效。
4. 《内审规范》:即ISO 19011标准,规定了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的要求和程序。
质量管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背诵)质量定义质量的定义: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反映了人们对于质量概念所描述的对象的需要或期望。
这些“要求”有时是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或不言而喻的,还可以则法律、法规等强制规定的。
(背诵)过程、产品、顾客、供方、不良、顾客满意、顾客不满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组织有许多类型的顾客,有些是显在的,有些是潜在的。
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供方:即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供方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不良:是指损害产品适用性的任何缺陷或差错。
比如,办公室的差错,工厂的废品,过度的能耗,不能按时交货,不好用的产品等,都是不良的表现形式。
通常也使用“不合格“或”不符合“两个概念表示”没有满足要求“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顾客不满:是指顾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的烦恼、抱怨、投诉的这样一种状态。
产品:即过程的结果。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1)服务(2)软件(3)硬件;(4)流程材料(理解)魅力特性、必须特性和线性特性(一元特性)日本质量管理专利狞野纪昭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而对质量特性进行了分类:(1)魅力特性。
是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使人生产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民航客机中向旅客提供酒,就可以看成是魅力特性。
(2)必须特性。
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
这类特性是顾客认为理所当然应当具备的特性。
例:火车卧铺车厢应当保持开水供应和提供清洁的卧具,乘客并不会因为享有这种服务而特别兴奋,但苦做不到这一点却肯定会使顾客不满甚至愤怒。
(3)线性特性。
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质量管理工作术语定义大全
质量管理中重要的术语和定义1.质量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产品过程的结果。
注:公认的产品类别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3.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宗旨和方向。
注:质量方针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执行质量职能以及从事质量经营活动时必须遵守和依循的行动指南。
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供方的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供方质量行为的准则。
4.质量目标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展开和具体体现。
质量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
质量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
5.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注:质量控制不是检验,而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
质量控制包括根据质量要求制定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预防类似问题再发生的过程。
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注:为确保质量改进的有效性、效率,企业应注意识别需要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考虑改进所需的过程。
7.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8.合格满足要求。
9.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10.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授权。
11.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2.返修(repair)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3.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14.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5.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2.0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通过检验来确定的。
2.1质量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名词解释简答题)
质量管理与控制一、名词解释2. 质量体系4. 因果图2.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进程和资源。
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需要通过质量体系来贯彻和实施。
4 .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1. 质量环2. 质量改良3. 产品质量4. 质量职能1.质量环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知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彼此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者产品寿命周期。
2.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进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类办法。
3.产品质量就是反映产品知足明确或者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4.质量职能是指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进程中全数活动的总和。
1. 进程 P123 或者 143答:进程的状态的描述:( 1 )进程分析,是对进程质量因素“5M1E”进行分析。
在保证所控制的整体扩散参数(µ 和Ó)能够知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使各个因素都处于正常状态; ( 2 )进程控制,即在生产进程中,通过统计查验判断整体的扩散是不是偏离事前(进程分析)已经肯定的标准(µ 和Ó),同时采取相应的保证办法。
5 .服务质量 p145答: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感知,是由顾客的服务期望与其接受的服务经历比较的结果。
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其最终评价者是顾客而不是企业。
1.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9.质量改良12.因果图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知足要求的程度。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质量改良:质量改良是质量管理的一部份,致力于增强知足质量要求(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者可追溯性)的能力。
12.因果图:因果图就是把对某项质量特性具有影响的各类因素加以归类和分解,并在图上用箭头表示此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质量管理基础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基础名词解释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固有特性:指某事或某物的内在的,非赋予的,尤其是那些永久具有的特性。
3.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4.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5.性能:性能是产品在开发、设计、研制阶段综合顾客和社会的需要对产品所规定的功能,并在制造过程和生产阶段加以保证。
6.可能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合术语。
7.安全性:指‘将伤害或损坏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中。
8.适应性:指产品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9.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0.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1.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2.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加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17.项目: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
18.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9.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20.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21.产品策划:对质量特性进行识别、分类和比较,并建立其目标值、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
22.管理和运作策划:为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准备,包括组织和安排。
2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称为过程方法。
项目质量管理名词解释
项目质量管理名词解释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以下将对其中的几个常见名词进行解释。
1.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Plan):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规划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目标、方法和技术等。
其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质量管理相关的过程和流程等内容。
2.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是指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系统性管理活动,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质量保证的核心是预防性控制,旨在防止问题的发生。
3.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项目产品、过程和服务进行监测和测试,识别和纠正质量问题,以确保项目符合质量要求的一系列活动。
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检测性控制,旨在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4. 质量计划(Quality Plan):质量计划是项目计划的一部分,用于确定项目质量目标、标准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活动,以确保项目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相关方的质量要求。
5. 质量评估(Quality Assessment):质量评估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产品、过程和服务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活动。
常见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检查、审查、测试和验证等。
6. 质量指标(Quality Metrics):质量指标是用来衡量和评估项目质量的定量或定性的度量标准或参数。
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指标,可以评估项目的质量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7. 不合格品(Nonconforming Product):不合格品是指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经过检测或测试后被发现未能满足预设的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不合格品需要进行记录、处理和纠正措施,以保证项目的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质量管理体系是指组织为了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有一些基本的术语,这些术语在质量管理领域中使用广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
1. 质量: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性能、外观等方面。
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以顾客满意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
3.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组织对质量的总体经营方向和目标的表述。
质量方针通过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政策,指导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决策和行动。
4.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指组织为实现质量方针所设定的具体、可衡量的目标。
质量目标应该具有可实现性,并与组织的质量方针相一致。
5. 过程:过程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实现特定的结果。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种质量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的。
6. 管理:管理是指对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活动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7. 非一致性:非一致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
非一致性是质量问题的一种表现,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不可接受。
8.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组织通过不断的努力,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提升。
持续改进包括预防性措施和纠正性措施。
9. 审核: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通过审核可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10.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活动。
文件控制包括文档编制、文档审查、文档变更控制等方面。
11. 培训:培训是指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质量管理学名词解释
33、保修费:根据订货合同规定或其它有关的协议、承诺,在保修期内对顾客提供技术服务的费用。
34、不合格品处理费:处理不合格品所花的人工、材料和设备费用。
35、退货费: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退货、换货所支出的费用。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22、间接质量成本:在直接质量成本基础上进一步引伸和扩展,涉及制造和销售过程以外的企业活动。一般包括:无形的质量成本、,使用质量成本、供应商质量成本和设备质量成本等。
23、内部故障成本:企业内部由于生产的产品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它一般包括:废品损失、返工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40、质量评审费:确定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审费用。
41、产品评审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等所发生的费用。
42、质量计划编制费:制定企业质量计划等方面的费用。
gmp中的名词解释
gmp中的名词解释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指“良好生产规范”,是一系列制定和实施的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在医药行业中,GMP是至关重要的,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术语,我们将在本文中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GMP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工作。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产的药品或医疗器械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且能够提供稳定、安全和高质量的产品。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政策的制定、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评估和质量问题的解决等方面。
GMP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合规性(Compliance)。
合规性意味着企业要遵守所有适用的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要求。
合规性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企业需要建立合格的质量体系,制定和执行相应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来确保每个操作步骤都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
设施和设备管理也是GMP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
包括了制药厂房和生产线的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设施和设备的合理安排和维护对于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设施和设备的管理需要确保它们符合规定的标准,配备适当的安全措施,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
在GMP中,物料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的领域。
物料管理包括原辅料的采购、接收、储存和使用等方面。
原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对物料的管理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适当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确保从可靠的供应商采购高质量的原辅料,并对物料进行适当的储存和管理,以防止交叉污染或质量问题。
GMP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记录和文档管理。
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记录和文档管理包括记录关键操作步骤、记录监测数据、记录质量问题和变更等方面。
这些记录和文档可以提供证据,以证明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符合规定的标准,也有助于审核和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名词解释
1.生物性污染:由生物有机体对人类或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例如,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
2.戴明循环:即全面质量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地进行。
3.认证: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TS)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4.产品认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产品和质量体系(过程或服务),前者称产品认证,后者称体系认证。
而产品认证又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两种,安全认证是依据强制性标准实行强制性认证;合格认证是依据产品技术条件等推荐性标准实行自愿性认证。
5.生物污染: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
6.转基因食品: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7.产品可靠性:是指产品实际组成与产品规格相符合的程度。
8.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通过操作技术和工艺过程的控制,达到所规定的产品标准.它包括了技术和管理学的内容。
9.标准化: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或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10.感官评价技术:常用于食品开发中,评价食品的感官性状(如滋味、气味、风味、色泽、组织状态等)。
可分为主观性试验和客观性试验两大类。
11.保质期试验:产品保质期是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保质期试验是要求试样定期比较一系列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的试验.包括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
12.质量波动: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性质特性值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包括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13.朱兰质量三步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14.关键限值(CL):指在某一关键控制点上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参数控制到最大或最小水平,从而可防止或消除所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或将其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15.质量方针:即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16.质量目标(quality objective):即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17.质量策划(quality planning):即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术语及定义
质量管理的术语及定义1.有关质量的术语1.1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1.2 要求requirement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1.3 等级grade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1.4 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注1:顾客报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1.5 能力capability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注:ISO 3534-2中确定了统计领域中过程能力术语。
2 有关管理的术语2.1 体系(系统)system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2.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2.3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2.4 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注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注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见0.2)。
质量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擅长运用各种质量工具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如:spc, fmea, msa, doe;RMA:return material to Authorization 是指把不良品退运到厂商指定的授权点/维修中心。
通常说的RMA即为这整个退运的一个过程,在制定整个RMA流程时需包括几个部分:1)物流路径;2)双方责任义务,包括报关/运费的运费划分;3)还货要求,是否为维修品或者新品?多久之必须归还?等等跟RMA相对的还有的DOA(dead on arrival) 一到就死的那些产品,处理方式基本上跟RMA相同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原意是材料审查委员会”在一般的企业里面通常会设立一个MRB仓,主要是用来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异样产品或者在客户端检验的过程中被批退的,但是又不能确认是否为缺陷品所管理的一种方式和仓别质量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一) QC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1)、QE:质量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⑵、QA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ee )(3)、IQC :进料检验(In Comi ng Quality Con trol))⑷、FQC :最终质量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⑸、OQC :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⑹、IPQC :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⑺、QCC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8)、TQM :全面质量经营(Total Quality Man age )或者TQC ( Total Quality Con trol )(9)、SPC :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10)、COQ :质量成本(Cost Of Quality)(11)、AQL :允收质量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 )2、什么叫质量: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1.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包括一组相互关联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流程以及资源的组合,用于实施和管理组织的质量管理活动。
2. 质量方针(Quality Policy):组织高级管理者制定和发布的关于质量目标和承诺的正式声明。
3. 质量目标(Quality Objectives):顺应质量方针的具体、可度量的目标,用于实现组织的质量政策。
4.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要求的文件,记录了组织实践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5. 程序(Procedure):文件化的步骤和措施,用于实施特定的质量管理活动,以确保在特定要求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流程(Process):相互关联的活动和资源的集合,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7. 质量审核(Quality Audit):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进行独立的、系统的和文档化的考核活动。
8. 非合格品(Non-conforming Product):不符合指定要求的产品或服务,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9.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在发生问题之前预先采取的改进措施,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10. 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在问题发生后采取的改进措施,以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
11.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来保护质量目标的过程。
12.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根据数据和信息不断地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满足相关方的期望。
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1、合格——满足要求。
2、产品——过程的结果。
(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3、过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人。
4、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人。
5、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和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人和团体。
6、过程——将一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活动。
7、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者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8、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与设施。
9、质量计划——对固定的项目、产品、过程和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那些程序和相关资料的文件。
10、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份,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1、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份,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2、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他致力于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相关的过程、活动和资源。
13、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预;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实施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关系。
14 、2000 版ISO9000 族的核心标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能匡助组织取得成功,表达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基础知识,并给出了质量有关的术语,用概念图表达各相关术语的关系;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给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能力,用于内部和外部评价满足要求的能力并增进顾客满意;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为匡助组织持续满足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和能力获得成功提供了指南(不拟用于内审和外审,不用于认证和合同);ISO19011 《质量和(或者)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为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审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核的实施和审核员的资格的评定提供了指南。
15、质量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15.1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都以过程为基础;15.2 都是从设定目标,系统识别、评价、控制、监视和测量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体系,并使之能够协调运行;15.3 管理体系标准要建立的形式和文件的程序,在管理要求和方法上也是一致的;15.4 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求标准中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名词解释
质量相关术语:质量Q,过程P,程序P,产品P质量管理及其发展:①传统质量检验阶段②质量检验阶段③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④全面质量管理阶段⑤质量管理国际化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先辈: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和他的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P为plan,D 为do,C为check,A为action;朱兰的质量三部曲,三部曲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费根保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石川罄发明因果图,也叫鱼骨图质量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和《药品管理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等.费根保姆的《全面质量管理》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指组织中包括最高管理者在内的所有成员)参加为基础。
通过对质量环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即“三全管理”,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三全”指的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人员.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质量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计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的采集,传递,保存,计量手段的研究和计量设备的管理等内容。
技术统计是现在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质量管理常见的组织形式:质量管理委员会,综合性的质量管理部门,QC小组,也就是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的分类;现场型的QC小组,攻关型QC小组,管理型QC小组,服务型QC小组,创新型QC 小组质量文化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运营活动中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行为,质量价值观和质量形象总和质量文化的特性:客观性,独特性,时代性质量文化结构层次: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逻辑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ISO9001标准的应用范围:①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②用于第二方评定和注册③用于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注册④用于合同引用情况⑤用于法规引用的情况内部审核的概念:内部审核是指以组织名义所进行的自我审核,又称为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程序:1.准备与策划2.实施3.审核结果评价4.制定和确认纠正措施5.改进与评价效果与质量有关的奖项:1,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2.欧洲质量奖3.日本戴明奖质量规格的类型:1.产品规格2.过程规格3选择供应商的步骤:1.进行市场分析2.识别所有可能的供应商3.对所有可能的资源进行预先筛选4.评估剩余供应商5.选择供应商供应商质量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绩效范围内,供应商符合或超过现有和未来客户期望或需求的能力。
质量管理术语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13.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从这个定义可以明显看出,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 质量要求(包括顾客提出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和组织附加的);
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不论哪一个环节 的工作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不能满足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 各项活动必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体系”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其中的要素指构成体系的基本 单元或可理解为组成体系的基本过程。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把影 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并在质量方针的 引导下,为达到质量目标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织在进行质量管理时, 首先要根据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配备必要的条件,然后通过设置组织机 构和明确职责分配,分析确定需要开展的各项质量活动及其接口,通过制 定程序给出从事各项质量活动的工作方法,是各项质量活动能够经济、有 效、协调的进行,这样组成的有机整体就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1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 取的措施.
一个不合格可以由若干个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未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而采取措施,这是一种“纠正”行动;纠正措施是 本着“举一反三”的态度,着重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防 止同类事情再次发生的措施。
要求可以是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要求具有相对性(不同的顾客或相关方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时间性,是动 态的。
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
质量管理体系名词解释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与质量相关的活动的完整过程。
它以确保产品或服务按照预期要求进行生产和交付为目标,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各个环节,保证组织的质量管理工作符合国际标准和客户期望。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1. 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可以是产品质量的提高、流程效率的提升或客户满意度的增加等。
2. 顾客满意度:衡量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问卷、客户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3. 流程控制: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包括输入、加工、输出等各个环节的控制。
4. 规范文件:包括各种标准、制度、操作指南等文件,确保组织的工作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
5. 资源管理:有效管理组织的人力、设备、资金等资源,保证能够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
6. 测量与分析: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数据并进行评估,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7. 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质量的影响。
8. 审计与评估: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或外部的审计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9. 持续改进: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组织绩效,实现持续发展。
10. 有效性验证:通过实际验证和测量,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达成质量目标的程度。
11. 质量手册:详细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各个要素的定义、职责和流程。
12. 领导力:组织领导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和引领,确保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协同工作,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质量专业术语
1、QA :Quality Assurance的简称,意思是质量保证,在ISO8402(1994)中定义为: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在企业内通常为质检(QC)部或品管部统筹这一活动,其质量管理人员通称QA或质量工程师。
2、QC:Quality Control的简称,意思是质量控制,在ISO8402(1994)中定义为: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或活动。
在企业内通常为质检(QC)部或品管部履行这一职责,其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通称QC。
3、QM:Quality Management的简称,意思是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通常为质检(QC)部或品管部统筹和履行这一职责。
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4、SPC:也称统计制程控制,指使用统计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这些技术包括频率分布的应用、主要趋势和离散的度量、控制图、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等到。
5、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它所颁布的标准称为国际标准。
6、ISO9000:我们通常说的“ISO9000”不是指一个单一的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包含ISO8402、ISO9000、ISO9001、ISO9002、ISO9003和ISO9004等标准。
7、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全称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此技术主要由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它是一个鉴定使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且含有预防方法以控制这些危害的系统,它同时是一个使食品供应链及生产过程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污染的管理工具。
8、认证:是指由第三方机构对产品、服务、过程或体系满足规定要求给出书面证明的活动或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擅长运用各种质量工具处理各种质量问题如: spc, fmea, msa, doe;RMA:return material to Authorization是指把不良品退运到厂商指定的授权点/维修中心。
通常说的RMA即为这整个退运的一个过程,在制定整个RMA流程时需包括几个部分:1)物流路径; 2)双方责任义务,包括报关/运费的运费划分;3)还货要求,是否为维修品或者新品多久之内必须归还等等跟RMA相对的还有的DOA(dead on arrival) 一到就死的那些产品,处理方式基本上跟RMA相同MRB:Material Review Board 原意是“材料审查委员会”在一般的企业里面通常会设立一个MRB仓,主要是用来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异样产品或者在客户端检验的过程中被批退的,但是又不能确认是否为缺陷品所管理的一种方式和仓别质量管理专业术语名词解释(一) QC: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1)、QE:质量工程 (Quality Engineering)(2)、QA: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3)、IQC:进料检验(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4)、FQC:最终质量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5)、OQC: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6)、IPQC: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7)、QCC: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8)、TQM:全面质量经营(Total Quality Manage)或者TQC(Total Quality Control)(9)、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10)、COQ:质量成本(Cost Of Quality)(11)、AQL:允收质量水准(Accept Quality Control)2、什么叫质量:指具有满足顾客需要和市场潜在能力的总和。
a.有用性b. 安全性c.舒适性d.依赖性3、什么叫管理: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目标,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活动。
4、什么叫质量管理:指为了最经济地生产出与需要者相符合产品的一切手段。
5、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正确判定和贯彻执行方针和政策,保证和提高产质量的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经满足客户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
6、质量管理的目的:(1)、使其与制品仕样一致,使顾客满意(2)、使下道工序的作业不受影响地持续进行(3)、使不再发生错误动作(4)、通过对作业者的检查,使其认识到正在确认的结果(5)、研究改善检查方法7、质量管理的效果:为什么质量管理是必要的,为什么要去做:(1)、使不良品减少,制品的质量均一(2)、制品的成本降低(3)、生产量增加8、质量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质量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9、质量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满足消费者所要求的质量,生产和服务者在质量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
使人相信某一实体将会达到质量要求而所进行之系统性活动称为质量保证10、质量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质量,并将其结果与质量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11、全面质量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质量开发、质量维持、及质量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满意的有效制度。
12、全面质量保证(TQA)—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质量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
13、质量—指某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之特征,包括产品或服务明显和潜在之要求。
14、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再利用统计方法,判定以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为抽样检验。
15、严重缺点(CR)—有危害使用者或携带者之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点,谓之严重缺点。
16、主要缺点(MA)—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不能达成制品使用目的的缺点,谓之主要缺点。
17、次要缺点(MI)――某一实体只存在外观上的缺陷,实际上不影响产品使用目的之缺点,谓之次要缺点。
18、检验项目—般产品有多种特性,而这种些质量特性所指定的检验质量项目,谓之检验项目。
19、不良品—如果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检验项目不合乎规格时,则这一实体即为不良品20、良品—全部的检验项目都合乎规格的产品,即为良品。
21、全检—群体中每个产品每个项目都检验,谓之全检。
22、巡检—根据所制定的各项标准,对某一生产或服务过程依检验频率定时巡回检验。
23、限度样品—当产品的缺点需作比对,判定其有未超出样品的界限,从而缺点是否合格。
24、矫正措施—异常已经发生,采取各种方法作事后补救。
25、预防措施—异常尚未发生或对濽在的异常作防范工作。
26、持续改善—没有问题发生但仍有改善的空间。
(二)、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QC (1920-1940年)(a)特点:专职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才能保证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
(b)优点:不合格产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c)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M (1940-1960年)(a)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中。
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如排列图、柏拉图等)通过统计手法来获得质量的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产品波动的异常因素,提高一次性成品率,减少废次品造成的损失。
(b)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c)局限性:过分强调数理统计方法,忽视了生产者的能力和技术,因而,使人们误以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专家、数量专家的事,影响了它的普及。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当代)(a)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光靠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已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 势必需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因而,就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
除此之外,它还蕴含着“预防为主”、“下工序是有用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b)优点:不仅能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能充分地满足用户。
三、检验方式分类(1).按生产流程顺序分类:a. 进货检验——首批样品检验——成批进货检验成批进货检验常按其对产质量量的影响程度分类检验,如:Ⅰ类:关键件---必检,加强检;Ⅱ类:重要件---抽检;Ⅲ类:一般件---可免检,但对合格标志必须检查。
b.工序检验(过程检验)——首件检验:上班或接班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检验。
为了及早发现系统缺陷,防止成批报废;——巡回检验:其重点是关键工序,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流动检验,并做好检验后合格与不合格的返修、报废及存放处理工作;c.成品检验:即最终检验,对生产结束后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
一般包括:性能、外观、尺寸、安全性、包装等方面的内容。
(2).按检验目的分类:a.验收性质的检验b.监控性质的检验四、检验方法(1)感官检验①感官检验的概念感官检验又称官能检验,是领先人的感官(视、听、嗅、味、触觉等)对来自产品本身的各种有效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程度,来评价和判定产质量量的一种检验方法。
其检验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视觉:凭目测能力对客观事物判断。
使用仪器时常常出离不开视觉作用。
凭视觉易疲劳,注意不要产生错觉。
(b)听觉: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说,这种检验和判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c)触觉:用指尖或手掌抚摸被检物何体表面,靠感觉来判断。
如果表面粗糙,冷热等。
此外还有嗅觉、味觉等检验。
②感官质量表示法a.虽没仪器那么精确,但亦能给出数量检验结果.b.语言表示如:光滑、毛糙、酸、甜等,可用很描述非常轻微等。
c.图片、样品比较法,对差异大小做出质量评价判断。
缺点:因人而异,精确度低。
(2). 器具检验器具检验又称理化检验,它借助于物理和化学手段应用计量器具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对产质量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优点:精确度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多次测定可方便地计算误差或校正仪器。
质量基本概念一,质量管理演进史第一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 (18世纪)第二阶段领班的质量管理 (19世纪)第三阶段检查员的质量管理 (一次大战期间)第四阶段统计质量管理 (SQC) (1924年)第五阶段全面质量管理 (TQC)第六阶段全公司质量管理 (CWQC)第七阶段全集团质量管理 (GWQC)二,质量部部组织架构质量部QMEHS质客安仪 IQCPQC FQC OQC量诉规校进制入出体料程库货系检检检检验验验验三,常用术语解释1. 质量新观念质量不决定于设计师所订之产品功能与规格或一般管理上之规定,质量决定于顾客使用产品的实际经验是否满足其要求2. 质量所涵差的尺度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特征,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产品的可靠度,产品的耐用,产品的售后服务,供货商或经销商的响应,产品的美感,产品的信誉3. 质量管理为了达成,维持产质量量所使用的统计技巧与活动4. 质量管理它包括旧的质量管理的全部加上积极的质量管理,强调物,事,人的管理,它的精髓在于质量保证5. 质量保证一切有规化与系统化的活动,让生产者有信心能够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6. 质量政策由最高领导制定的所有员工必须遵守的行动指南,它简明扼要的陈述了公司对客户的承诺7. 管理审查由负责质量系统运行的最高领导发起的正式评估活动,它的内容包括:内部稽核报告,组织结构变化,新技术,新的竞争对手,管理制度是否需要改变质量政策也是管理审查的8. 质量规划制定质量目标和工作计划,使组织不断满足该目标,促使完善的活动,它包括产品计划,策略计划以及质量计划9. 质量系统由组织结构,责任,质量手册以及程序,质量记录和达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组成,它是公司为满足质量目标而制定的全面规划10. 质量手册陈述组织质量政策和描述质量系统的文件11. 客观证据评鉴活动如观察,检查,评估中所找到可以证实的真实事件或信息12. 记录对事件或观察的书面报导在质量保证中记录通常是图表或文件,它们为已执行的活动或已取得结果提供客观证据13. 质量稽核/评鉴它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评估,它判断质量活动或有关活动是否遵守质量系统文件;各种程序文件是否被有效执行,是否适合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它的测重在于发现不合格并产生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14. IQC企业购进原物料,零配件和组件入库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质量量的重要措施 (1) 首件样品检验 (2) 成批进货检验15. PQC工序检验即制程检验,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的鎏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还要检定影响产质量量的主要工序要素(4M1E)16. FQC完工检验即最终检验,在某一加工或装配车间全部工序结束后成品或半成品的检验,即入库前的抽检成品检验17. OQC出货检验是所有成品或半成品在出货时的检验18. 检验是指量测,检查,试验或其它方法将产品单位与要求条件相比较之过程,职能:把关,预防,报告,改进19. 不合格品是指产品功能,规格,可靠度等有缺陷,不能符合其需求,对后续的生产或使用会带来不良隐患的一类产品20. 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的样本,经过检验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21. 群体同一生产批(入库单或出货单)或进料批(供货商出货单) N22. 样本从群体内随机抽取部分的检验单位体 n23. 允收质量水准组织与客户或供货商就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可以接受的水准也就是限定良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率24. 缺点其质量特性不符要求者谓之缺点25. 严重缺点根据判断及经验,显示对使用,维修或依赖该产品的人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完全达不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如重要尺寸),规格不符之缺点也称致命缺点,含有一个或以上之严重缺点的产品称为严重不良品26. 主要缺点指严重缺点以外之缺点,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减低产品单位之使用性能,以致不能完全达期望之目标,含有一个或以上主要缺点的产品为主要不良品27. 次要缺点指产品单位之使用性也许实质上不致减低期望目的或在使用与操作效用上并无多大影响的缺点或差异,(如外观瑕疵),含有一个或以上次要缺点产品为次要不良品管常用27种手法简介1 直方图测定值的存在范围分成几个区间,每个区间为底边,然后以这个区间所测定值,出现次数之比例面积排列成长方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