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技术经验与护理上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辅助或替代自然呼吸的方法。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病人通常需要长时间依赖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
下面将介绍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内容。
一、机械通气病人的评估1.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2.病人病史:包括入院原因、病程、手术史、过敏史、肺疾病史、心脏病史等。
3.机械通气的原因和方式:包括ARDS、心源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哮喘等病因,以及机械通气的方式(有创或无创)。
4.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体温等。
5.机械通气参数:包括气道压力、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等。
二、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措施1.保护气道:定期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堵塞。
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
2.维持气道通畅: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固定情况,防止脱位。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避免管路梗阻。
3.监测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定期测量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以评估机械通气的效果。
4.调整机械通气参数: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确保病人的通气和氧合状态良好。
5.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病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气胸、声带水肿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心理支持:由于机械通气需要长时间依赖机器的帮助呼吸,病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包括安慰和鼓励。
7.床位转换和体位调整:机械通气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床位转换和体位调整,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8.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病人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以支持其恢复和康复。
9.定期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机械通气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器参数等,并及时记录和上报。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护理
确保导管位置正确
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等 方式,确认导管已正确插入气道。
固定导管
使用牙垫和固定带妥善固定导管,防止 其移位或脱出。
气管插管后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分泌物堵塞导管。
加强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 止口腔感染。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 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定期更换导管
根据导管材质和患者情况,定期更 换导管,以减少感染风险。
03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前准备工作
01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患者的
呼吸功能、气道通畅情况。
02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气管切开的必要性 和手术过程,减轻患者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
03
准备物品
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吸引器、 氧气、急救药品等物品,确保
THANKS
气压伤处理
发现患者出现气压伤症状时,应 立即调整呼吸机参数,降低气道 压力;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止
痛、止血等。
呼吸机依赖处理
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导致呼吸机 依赖的患者,应逐步降低呼吸机 支持力度,锻炼患者的自主呼吸 能力;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增强
患者信心。
其他并发症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如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给予止
远程医疗服务
借助互联网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机械通气患者的远程监 测和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机械通气治疗方 案,包括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调整呼吸机参数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一、呼吸参数及功能的监测1、每班检查呼吸机各项参数与医嘱要求设定的参数值一致。
1、保证充足的气源,包括空气与氧气。
2、保证呼吸机各管道密闭通畅,不漏气、不扭曲、不脱落或阻塞。
应用支撑架固定好呼吸机管路,集水瓶处于管路最低点。
3、及时有效处理机器报警。
二、病情观察1、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观察机械通气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是否有变化。
若患者神志转清,表现为安静,神态自如,瞳孔大小恢复到正常,对光反应灵敏,则提示机械通气治疗有效,通气改善;若患者出现烦燥不安,呼吸急促,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则提示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差,可能与呼吸机调节不当或机器故障等有关。
若患者病情一度好转后,忽然出现兴奋、谵语、面色潮红,甚至抽搐,应警惕通气过度引起的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
2、呼吸: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胸廓的活动度、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的情况。
观察自主呼吸与呼吸机的呼吸是否同步。
肺部听诊每班(8小时)至少1次,仔细判断两侧两侧呼吸音有无改变,有无啰间、哮鸣音、痰鸣音。
3、心率、血压:如血压明显或持续下降伴心率增快,应及时通知医生,因为代谢性酸中毒、血容量不足或通气过度,对心率和血压均有影响。
严重心律失常提示有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4、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注意皮肤的色泽、弹性、湿度及完整性。
5、体温:发热常提示感染。
体温升高会使O2耗量和CO2产生量增加,故应酌情调节通气参数,增加呼吸机支持力度;高热时还应适当降低湿化器的温度以改善呼吸道的散热作用。
6、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因为它是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7、痰液:仔细观察痰液的色、质、量,以判断感染的情况,为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
8、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情况:面罩机械通气者,人机配合欠佳,患者咽入过多的气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气囊漏气,均可引起患者腹胀。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I. 概述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
而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在ICU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时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II. 观察1. 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患者依赖于呼吸机来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包括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通气支持。
2. 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护士需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及时发现临床异常并及时处理。
3. 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改变的情况。
4. 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者易于产生呼吸道分泌物,护士需要定期清理呼吸道,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III. 护理1. 呼吸道管理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定期吸痰、拍背等手段,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 皮肤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护士需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健康。
3.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往往需要持续进食,但又不能口服,护士需要通过管饲等方式,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身处ICU环境,往往感到孤独、焦虑,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
IV. 经验总结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并进行呼吸道、皮肤、营养、心理护理等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V. 结语在ICU工作中,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一项重要但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全面观察和细致护理,我们能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要点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机械通气治疗,以及在治 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呼吸机使用知识教育
介绍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功能 和操作方法,让患者和家属了 解呼吸机的使用。
演示如何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 、面罩或气管插管,确保患者 安全有效地接受机械通气。
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观察呼吸 机参数和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气道通畅度
检查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堵塞 或气道痉挛现象。
氧合情况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合状况,判 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循环系统评估
01
02
03
心率与心律
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是 否规整,有无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等情 况。
血压与脉搏
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 了解是否存在低血压、高 血压或脉搏异常等情况。
足患者的通气需求。
呼吸频率调整
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和病情 变化,适时调整呼吸频率,保持
呼吸平稳。
吸呼比设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通气需求,合 理设置吸呼比,确保患者呼吸顺
畅。
营养支持与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
01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饮食护理
02
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满足患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录
• 机械通气概述 • 机械通气患者评估 • 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措施 • 机械通气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与拔管 • 机械通气患者健康教育
01
机械通气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的治疗方法,旨在维持或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 。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什么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将气体输送到患者呼吸道的过程,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室和手术室等临床环境中。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通常用于以下病情:1.严重呼吸困难,无法通过自主呼吸维持呼气气体2.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改善3.严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4.手术后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在这些情况下可有效提供气体交换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是否合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2.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期吸出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
此外,还需定期更换呼吸机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3.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气末正压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及时报告医生。
4.定期更换呼吸机配件:呼吸机配件包括呼吸机导管、呼吸机面罩等。
这些配件应定期更换,以避免感染风险和配件损坏导致机械通气的效果变差。
5.合理控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控制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保持合理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6.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7.定期调整吸入氧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调整呼吸机的吸入氧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氧饱和度。
8.定期进行床边负压吸痰:床边负压吸痰是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并在需要时进行床边负压吸痰。
9.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条件:呼吸机脱机是指从机械通气过渡到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的护理范文
机械通气的护理范文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辅助或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的治疗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室中,用于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帮助他们呼吸,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机械通气的护理是重要的,它旨在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并避免或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
首先,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机械通气方式和参数设置。
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
了解患者的通气模式和参数设置,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流量、吸氧浓度、峰压、平台压等,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
其次,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参数和生命体征。
这包括监测呼吸频率、吸气流量、峰压、平台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以确保机械通气的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如气胸、肺不张、气道堵塞等。
第三,保持机械通气设备和管路的清洁和无菌。
定期清洗和消毒机械通气设备,更换管路和呼吸器等,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护理人员还应定期检查机械通气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或修理损坏的部分。
第四,合理控制机械通气参数和潮气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征,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和模式,以保证患者的气体交换和肺保护。
过高的峰压和吸气流量可能导致肺过度充气和气道损伤,而过低的潮气量可能导致肺过度膨胀和低通气。
第五,定期翻身和呼吸道护理。
机械通气的患者常常处于卧床不动的状态,容易发生肺不张、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翻身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进行口腔护理和吸痰,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滞留和感染的风险。
最后,机械通气的护理还包括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和心理支持。
机械通气患者常常无法言语和正常交流,护理人员应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关心。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过程和情况,帮助他们理解和支持患者的治疗。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通过机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而达到改善患
者呼吸功能的一种护理方法。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如下:
一、对患者进行呼吸状况评估
在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设备之前,应该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详细评估,以确定机械通气机最合适的使用类型及参数。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宜的机械通气方式。
二、注意机械通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在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设备之前,护士应该注意正确安装和操作机械通气设备,以确保患者安全。
安装机械通气设备时,应该注意检查管路紧固件、流量计、连接夹等部件的安装情况;在启用机械通气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压力信号、阻力信号等是否正常,符合患者的需求。
三、对设备参数进行定期调整
为了保证机械通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护士应该定期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时,设备参数与患者病情一致。
四、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
为了确保机械通气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血气分析参数以及呼吸模式参数,确定患者呼吸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机械通气设备参数。
机械通气护理是呼吸护理的一部分,也是维护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该注意正确安装并正确使用机械通气设备,并定期检
查患者的呼吸情况,以确保机械通气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成人12~20cmH2O
儿童20~30 cmH2O
吸氧浓度 FiO2 常不超过40% 湿化器的温度在32~35°C为宜
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报警类型
原 因 分析
气管、支气管痉挛
气道内粘液潴留
气管套管位置不当 气道高压报警
病人肌张力增强、咳嗽、并发症
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低
气道低压报警 病人脱机
机械故障
碍和换气障碍型呼衰,重症肺炎和COPD急性发作
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潮气量 吸气压力 呼吸频率 峰值流速:满足患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 吸呼比(I:E) 触发灵敏度:压力触发和流速触发 吸入氧浓度(FiO2) 呼气末正压(PEEP):防止肺泡萎陷,功能残气量↑,改
善通气和换气
高压报警限
换;联合切换。
➢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
常规频率高频喷射;高频震荡。
➢按应用对象分
成人;小儿;成-小儿兼用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控制通气 :完全替代自主呼吸 辅助通气:依靠吸气努力触发(压力触发和流速触发)呼吸机送气
辅助控制通气:以上两种结合。做为患者的初始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两种模式结合。能与自
机械通气的临床运用
2、呼吸机准备
根据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道 连接回路、电源、气源 设置呼吸机支持模式、参数和报警限 用模拟肺测试 检测正常、各部件无障碍后关机备用并标记
呼吸机的分型
➢按用途分
急救呼吸机;治疗呼吸机;麻醉呼吸
➢按吸气向呼气的切换方式分
压力切换;容积切换;时间切换;流速切
呼吸肌疲劳或衰弱;
病人的心理因素
处理方法:
及早控制原发病因;
早期进行呼吸肌锻炼,预防呼吸肌疲劳和衰竭;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机械通气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病人呼吸作功和改善氧合。
一.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1.病人的观察和护理(1)一般生命体征的监护注意病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神志变化及尿量等.体温升高通常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可能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力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反射性增快,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可引起肾血流灌注降低,机械通气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这三种激素升高,均能减少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机械通气时,可抑制吸气,尤其是潮气量大时,可导致自主呼吸停止。
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盈,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脸色苍白、四肢末端湿冷,可能是低血压休克的表现。
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很差,机械通气病人如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首先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甚至昏迷。
机械通气治疗得当,呼吸道保持通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神志转为清醒。
所以,对一般生命体征的观察要仔细,并认真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2)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两侧胸廓运动和呼吸音应对称、强弱相等,否则提示导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
(3)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的监测要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通气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恰当,病人安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如出现烦躁,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多由于通气不足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
如自主呼吸较强过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可予镇静剂(安定等)或肌松剂(万可松等)以抑制自主呼吸而达到控制呼吸.(4)血气监测血气分析是判断通气和氧和情况的主要依据,是机械通气治疗中监测的重要指标。
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的实施和护理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基本构造: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类型)和回 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构造: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道压)报警
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
机械通气临床治疗目旳
1 纠正低氧血症 2 纠正二氧化碳蓄积 3 降低全身和呼吸功氧耗 4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5 为镇定药和肌松剂旳应用 6 维持胸壁稳定性
呼吸机旳常用分类
1 合用对象 (1) 婴儿呼吸机 (2) 小儿呼吸机 (3) 成人呼吸机
2 吸、呼相切换方式 (1) 定压型: (2) 定容型 (3) 定时型 (4) 混合型
撤机环节
➢断开呼吸机与病人旳连接 ➢关闭气源 ➢关闭主机开关 ➢关闭电源
第三部分 机械通气旳护理
VERY IMPORTANT!
l 人工气道旳护理 l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l 心理护理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多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
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 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5℃。
吸痰管受阻
1.气管导管与气管成角。 2.导管或气管内痰栓。 3.支气管痉挛。 4.导管脱出气管。 5.吸痰管在气管分叉处受阻。 6.吸痰管已达最大深度。
气管内吸痰不佳
1.气管粘膜损伤。 2.缺氧加重。 3.肺不张。 4.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 5.心律失常。 6.支气管痉挛。 7.痰栓。
气道湿化、温化
气管导管旳护理
气管导管旳护理
1 统计插管旳措施、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 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病人旳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 损伤气管粘膜,及时发觉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经常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伤。 4.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5.保持旳导管正确位置,不前倾,也不后仰,以免导管 移位阻塞气道或压迫气管壁引起气管粘膜坏死。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护理
80%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痰 液量、尿量等,以评估患者的液 体平衡状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气管切开部位的敷料,保持 局部清洁干燥。同时,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出血处理
密切观察气管切开部位有无出血情况,少量出血可采用局 部压迫止血,大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设定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设定短期和长期 的康复目标,如提高呼吸肌力量 、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等。
制定训练计划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 呼吸训练、肌肉锻炼、营养支持
等在内的综合康复训练计划。
家庭护理指导
环境要求
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 、通风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刺
激性气味和过敏原。
饮食指导
物品准备
准备好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氧气、急救药等物 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切开后观察与记录
80%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 压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 难、窒息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 措施。
100%
气道护理
保持气道通畅,定期吸痰,注意 吸痰的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 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并发症识别方法
观察临床表现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呼吸音、咳 嗽能力、痰液性状等,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监测检查指标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血常 规、心电图等指标,评估 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病情变 化。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胸 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处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护理
机械通气护理范文
机械通气护理范文首先,机械通气的原理是通过机械装置给病人提供气流,以维持或改善呼吸功能。
在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氧气与空气混合并送入病人的肺部,来帮助病人呼吸。
机械通气的使用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氧供应,同时排除体内二氧化碳。
还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改变呼吸模式和频率,降低呼吸肌耗氧量,减轻病人的呼吸负荷。
此外,机械通气还可以改善肺泡通气和通气/血流匹配。
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许多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的肺炎等。
有时机械通气也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维护,或者在紧急情况下造成气道阻塞。
机械通气护理中,主要的目标是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气道内的正常通气和氧合。
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在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包括气道湿化、气道吸引、气道护理等。
气道湿化是为了维持呼吸道内的适度湿度,预防气道黏膜干燥,减少黏液和分泌物的堆积。
气道吸引是为了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气道护理是为了检查管道和呼吸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定期进行病人气道的观察。
另外,机械通气护理还需要注意病人的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和监测。
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包括通气模式、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和氧气浓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理状态来确定。
监测呼吸机参数包括确定气道压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
机械通气护理还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可能给病人带来不适和焦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来判断病情是否恶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机械通气护理中,还要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评估。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气管插管将气体送入患者的肺部,以维持和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护理要点:1.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还需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认插管是否正常通气。
2. 呼吸机设置: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调整呼吸机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以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3. 定期体位翻身:为防止压力性损伤和肺部感染,需定期翻身患者,保持皮肤的干燥和通风,减少肺部积液和感染的风险。
4. 口腔护理:由于气管插管会引起口腔干燥和细菌滋生,需要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包括擦拭口腔和牙齿,保持口腔的清洁和湿润。
5. 吸痰护理:气管插管病人常常产生大量的分泌物,需要定时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
护士应注意吸痰的技术和频率,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6. 防止并发症:定期监测气道压力和肺部压力,避免气压过高或过低造成损伤。
另外,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和潮湿皮肤的发生。
7. 注意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通过管饲或营养静脉注射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8. 心理支持:机械通气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需要给予患者充分关注和支持,提供安慰和情绪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9. 安全措施:为避免误吸、误导尿和误拔管等情况的发生,护士应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密切观察插管位置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10. 定期评估撤管条件:定期评估患者的撤管条件,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耐受撤管试验是否顺利,确保撤管的安全和成功。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监测和评估、呼吸机设置、定期体位翻身、口腔护理、吸痰护理、防止并发症、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安全措施、撤管条件评估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与护理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的方法,可以有效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机械通气治疗常常被使用,但其效果如何,以及护理措施如何影响治疗效果,是我们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
据研究表明,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和氧合不足的风险。
在一些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中,机械通气是唯一的救命措施。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机械通气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
其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配合和细心照料。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机械通气治疗可能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气胸等,护理措施的不当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参数和机械通气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机械通气治疗的并发症和风险。
尽管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治疗呼吸衰竭,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肌萎缩、声门损伤、肺气肿等并发症。
此外,机械通气治疗还可能引起气道压力损伤、感染等风险。
因此,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护理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
重症肺炎患者常常面临极度疼痛、焦虑和恐惧,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主动沟通、音乐疗法、呼吸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救治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机械通气的技术与护理(上)中日友好医院许春娟写在课前的话现代呼吸机可选择机械通气模式,通气模式可决定呼吸机如何开始吸气和如何对患者的自主呼吸作出反应,包括呼吸机的性能、适应范围及其管道系统等。
各种通气模式均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通过此课件的学习,使学员充分掌握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及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解剖呼吸系统是由气道、肺与肺泡组成。
气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是由环状软骨分界的。
呼吸系统离不开辅助呼吸的肌肉,即呼吸肌。
在机械通气时,即要避免加重呼吸肌的功耗,同时还要防止废用性萎缩,导致脱机困难。
2、呼吸功能广义的呼吸功能分为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平常我们说的呼吸功能一般是指外呼吸,也就是肺的呼吸功能,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指外界气体和肺泡气体之间的交换,肺换气指肺泡气体和血液之间的交换。
气体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以后,静脉血变成了富含氧的动脉血,经过在血液中的运输,运送到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组织和器官通过内呼吸来进行吸取氧气,同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到血液中去,使动脉血又变成静脉血回到心脏,这是广义的一个整体的呼吸的功能。
(1)与机械通气相关的概念在肺通气过程中,与机械通气最相关的几个概念如下:潮气量(TidalVolume,VT):是指平静呼吸时吸入或者呼出的气量。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FRC)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量。
肺活量(Vitalcapacity,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够呼出的最大气量。
并不是所有的通气量都可以进行有效的体积交换,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仅起到气体传输作用而不参与气体交换,这部分就叫做解剖死腔,一般成人大约是120—150ml。
并不是所有到达肺泡的气体都能够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内气体因通气、血流不均等原因不参加气体交换称为肺泡死腔。
解剖死腔+肺泡死腔=生理死腔。
如果病人运用机械通气,因为机械通气是通过管路和病人的呼吸道连接的,所以说呼吸机管道这一部分也只起到气体传输,并不能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
所以呼吸机管道这一部分叫管道死腔。
真正的肺泡通气量也就是能够起到肺泡交换功能的这一部分的肺泡通气量,应该是: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
(2)顺应性(Compliance,C)就是单位压力改变时容积的变化,它的单位是L/cmH2O,受气管、支气管的阻力,肺组织的弹性,胸廓弹性阻力的影响。
顺应性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是一项有价值的脱机指标,正常值呢是60-100ml/cmH2O,而如果达到了正常值就说明患者可以试着脱机了。
导致肺顺应性下降的原因:√肺实质改变:ARDS,(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等这些病变都可以引起肺实质的改变,从而导致肺顺应性的下降。
√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ARDS、肺泡肺水肿、肺不张和误吸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
√肺容量减少:气胸,膈肌抬高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挤压肺,使肺的容量减小。
这样就会导致肺顺应性的下降。
(3)肺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障碍:指气道口径变化引起通气阻力增高。
常见病症: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这样的患者多采用慢而深的呼吸。
√限制性障碍:指肺容积减小,顺应性下降,呼吸肌病变导致的通气障碍。
引起限制性障碍的病症:肺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这样的患者多采用浅而快的呼吸。
√混合性型障碍:指的就是阻塞性通气障碍和限制性通气障碍都存在,如肺气肿晚期。
(4)导致气道阻力增加的因素√分泌物过多—分泌物潴留√粘膜水肿(哮喘,气管炎,肺水肿)√肺气肿(气道压迫)√异物√肿瘤所致狭窄(5)肺内气体交换肺内气体交换有赖于肺泡各部位通气与血流比率的均衡,也有赖于肺弥散功能的良好。
通气血流比值和弥散是肺气体交换的两项主要的概念。
√通气/血流(V/Q):正常的气体交换要求吸入气体和相应的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到每个肺泡。
静息状态下成人每分钟通气量约4L,肺循环血量约5L,即通气/血流为0.8。
V/Q=0.8,正常肺泡中静脉血可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要表现缺氧。
√弥散:是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内通过呼吸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6)机械通气的定义和目的机械通气指的是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而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肌工作,此过程称为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目的主要为:√维持适当的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减少呼吸肌作功;√维持胸壁的稳定性;√预防和治疗肺不张;√为肌松剂或镇静剂的使用提供呼吸保障;√实施肺内雾化吸入治疗等。
(7)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机械通气的适应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COPD急性加重、哮喘急性发作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畸形等;√肺实质病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肺炎、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的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机械通气根据实施机械通气时是否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其分为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
根据所用通气机的类型不同,机械通气可分为正压通气,负压通气和高频通气。
通气模式和功能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通气模式是一种独立的通气方式,借此可完成呼吸动作。
如CV、SIMV。
功能是指呼吸机辅带的某些特殊功能,而不是一种独立的通气模式,依靠这些功能,可以更好地改善病人某种类型的功能不全。
如PEEP,但有时通气模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功能与其它通气模式合用,如PSV。
(一)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的模式,从调节参数来分可分为定压和定容两种模式。
如果从是不是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来分可分为:控制呼吸、控制支持呼吸、支持呼吸、完全支持呼吸四种模式。
一般而言,控制通气条件下呼吸机作功为主,完全支持通气条件下则以患者作功为主,部分支持(或部分控制)通气条件下呼吸机和患者都完成一部分的呼吸功。
但是,从理论上讲,在任何一种模式下,患者均可以处于完全休息(或接近完全休息)的状态,也可以出现大量的体力消耗。
因此,呼吸模式的选择即需要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在呼吸机作功和患者作功之间进行权衡。
在进行机械通气时,选择不同模式的目的在于改善气体交换,增加患者舒适性,并加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1定容通气定压通气潮气量恒定潮气量变量吸气压力变量吸气压力恒定吸气流速恒定吸气流速变量吸气时间是由设定的流速和潮气量决定的吸气时间是由临床医师设定2、控制通气(CV)(1)定义:是指呼吸机完全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由呼吸机提供全部的呼吸功,也就是完全是由呼吸机来控制患者的呼吸。
(2)控制通气的特点:√是由呼吸机触发通气,完全替代了自主呼吸。
√如果是容量控制通气(定容型通气,VCV),应预设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吸气流速,流速波形吸呼时比(I:E)√如果是压力控制通气(定压型通气,PCV),应预定吸气压力,吸气时间,呼吸频率(RR)。
√患者的呼吸用力应是有效抑制的。
因为是控制通气,所以患者没有呼吸用力。
(3)CV主要适用于:√√呼吸肌极度疲劳或衰竭的情况下;√为心肺功能储备差的病人提供最大呼吸支持,以减少呼吸功耗,减低氧耗;√实施“非生理性”特殊通气方式,如反比通气、分侧肺通气、低频通气等;√进行呼吸力学监测时,如呼吸阻力、顺应性、内源性PEEP、呼吸功、呼气末CO2浓度等。
(4)采用CV模式缺点:√若有自主呼吸,可发生人机对抗:√如参数调节不当可发生通气过度或不足。
√应用CV时间过长,不利于呼吸肌锻炼,可致呼吸肌萎缩和呼吸机依赖。
控制通气是因患者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弱,由呼吸机控制呼吸的频率、潮气量和吸气时间。
这种通气模式用于自主呼吸较强的患者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3、辅助通气(AV)(1)定义:是指依靠病人的自主呼吸来触发,呼吸机按预设的参数提供患者呼吸。
(2)辅助通气的特点√AV靠患者吸气用力触发(流量触发或压力触发),只要患者触发成功,呼吸机即给予预设条件的通气支持。
√定容型AV:预设TV、吸气流速、流速波型、触发敏感度。
√定压型AV:预设吸气压力、Ti、触发敏感度√若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可致通气过度,若自主呼吸不稳定,AV提供的通气支持也不稳定,故不能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或中枢驱动不稳定者。
(3)辅助通气的主要优点:√靠患者吸气用力触发,故有利于人机同步;√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避免呼吸肌萎缩;√可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的使用;√减轻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撤机过程。
(4)辅助通气的常见模式①压力支持通气是定压通气模式的一种,患者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后呼吸机开始送气并使气道压迅速上升到预设置,并维持这一水平,当自主呼吸流速降到峰流速的25%(可调)时,送气停止,患者开始呼气。
压力支持的特点是患者有完全的自主呼吸。
他的呼吸频率、流速方式和吸呼比是由病人决定的。
VT的多少取决于PSV压力的高低和自主呼吸的强度,通常调节PS使潮气量达6-10ml/kg,RR15-25次/分。
压力支持通气能有效的克服通气管道产生的阻力,减少病人呼吸做功,自觉舒服,有利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PSV可以作为撤机技术或长期的通气模式;PSV也可以与其他的呼吸模式同时应用,如SIMV+PSV;同时PSV 也可以进行无创通气,就是患者在不插管、不气管切开的情况下,用无创通气也可以应用这个模式。
一般认为当压力支持(PS)为5cmH2O的时候,所提供的通气支持仅够用于克服呼吸机回流阻力与吸气活瓣开放所需要的额外作功;合理的PSV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自主呼吸作功,减少呼吸肌的疲劳。
②持续气道正压(CPAP)CAPA就是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条件,整个呼吸周期给予一定的气道正压,也可以理解为自主呼吸下的PEEP。
的特点:自主呼吸,整个呼吸周期均保持气道正压。
吸气时,正压气流大于吸气气流,病人感觉舒服,呼气期气道内正压则起到PEEP的作用。
适用于呼吸中枢驱动力正常,自主呼吸较稳定的病人。
可通过面罩无创通气或插管有创通气来实施,CPAP压力一般在0-15cmH2O调节,插管病人可从开始,未插管者可从2-10cmH2O开始。
未插管病人使用此方式时应防止胃扩张、恶心、呕吐、腮腺炎、鼻腔炎、泪囊炎等。
适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支气管哮喘:其机械性扩张作用为主要机制;所致的呼吸衰竭:COPD病人往往存在内源性PEEP(auto-peep,peepi)和气体陷闭(airtrapping),PEEPi的CPAP可减少COPD病人的呼吸功耗,同时有利于萎陷的肺泡作为撤机技术:CPAP可作为有创通气的撤机技术,一般认为当CPAP减至3-5cmH2O以下,患者仍可耐受,即可脱机。
防治术后肺不张:有报导经面罩无创性CPAP可有效防治术后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