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5
绪论
二、双元价值与档案传统的评估和现代化的目标要件
(一)认识的方法与双元价值观的视野 作者提出从“认识方法”角度思考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
从档案价值观的角度去评估档案传统并作现代的构思。 提出“双元价值”的视角:把档案分成作为行为方式和作为
实体对象两种情况来认识,前者体现为凭证的结构和功能,后者 体现为凭证信息内容,前者赋予工具价值,后者赋予信息价值 (档案最初是用脑子记的,记不住了就形成了文字)。
得出的结论:在档案学萌芽阶段,他们只把档案看作是文书的转化物。
二、现代档案学者对“档案”的理解
代表二十世纪六、七时年代对“档案”定义的台湾档案学者倪宝坤、王征对档案的定 义, 摆脱了囿于“文书”的局限,更加接近了档案的本质。
代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档案”定义研究的成果是:1985年,国家标准局发布的 《档 案著录规则》中对“档案”下的定义是: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 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态的历史 记录。” 得出的结论:这个定义把二三十年代的“文书”变成了“历史记录”,但是 在实质上模糊了文件或文书与档案的区别。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2
中心主任覃兆刿教授简介
覃兆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湖北大学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ຫໍສະໝຸດ Baidu中心主任,湖北大学重点学科(档案学)带头人、档案专业硕士点负责 人、硕士生导师。湖北大学教代会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获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湖北大学“琴园 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教师节论坛及教 师节20周年庆典。
作者首先把传统视为“经典”,其次探求档案学术归约的形成,即把档 案
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学科要形成一些基本的为业内人 普遍公认的概念和范畴。
小结:综上所述,不仅档案概念应该体现档案的双元价值属性,档案事
业现代化也应理解为对作为方式的档案社会工具价值和作为记录实体的 档案信息价值的综合发挥。我们应该关注档案的本然作用和作为连续体 的档案传统,并理智看待档案传统的时代意义和不适应性,走出在传统 与现代化问题上各执一端的偏狭。
学术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 事、中国档案学会企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档案学会常务理事、武 汉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档案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武 汉市档案科技评审委员会委员、《档案管理》杂志特约撰稿人及专家组 成员、《武汉档案》副主编。
著述情况:在《光明日报》理论版、《近代史研究》和海内外档案专业期刊 发表独撰论文70余篇。代表作《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 统与现代化》(专著,2003年出版)被鉴定为“优秀”等级国家项目成 果,所提出的“档案双元价值观”受到档案学界关注。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8
上篇
“档案”的本质属性与 档案传统的工具价值目标
档案是人类对凭证信息的合目的控制。 ---------本书作者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9
第一章 双元价值观与“档案”的定义
第一节 档案定义述评
一、早期档案学者对“档案”的理解
代表二十世纪二、三时年代对“档案”的定义:1、从有历史档案整理经验者的角度; 2、 从以文档管理实践为背景的档案工作者和早期档案学者的角度。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7
绪论
3、档案双元价值的综合发挥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如何完美结合,是现代档案工作体制创新的关键。 因此,档案事业现代化应以体现“档案社会责任感”(工具价值的实现)和 “档案公众服务意识”(信息价值的实现)为观念要件。
4、“经典”意识与现代化呼唤的档案学术归约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4
绪论
一、概说
作者对“传统”和“现代化”进行解读,提出用一般社会 学家所设的双元概念来看待“档案传统与档案事业现代 化”。
得出的结论是:档案传统不仅具有永恒性还具有时代性。 因此,我们不要奢望完全离开档案传统去谈档案事业的现 化化问题。如今被视为档案事业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将来 也必然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对档案传统的认识是有益于现 代化构思的。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3
目录
上篇 “档案”的本质属性与档案传统的工具价值目标 第一章 双元价值观与“档案”的定义 第二章 古代档案词汇的核心意蕴与工具价值目标的局限 第三章 档案品质的维护与工具价值实现 中篇 信息价值的发现与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 第四章 从“档案房”到“档案馆” 第五章 信息价值的发现与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 下篇 双元价值观与档案事业的现代化目标 第六章 双元价值观与现代档案事业的核心理念 第七章 现代档案职业观与档案工作者的角色 第八章 社会契约化与档案事业法制化 第九章 档案信息化之“化” 第十章 社会化与现代化档案意识的普化 附:近现代学者与档案资料长编
对“双元价值”的理解:工具价值----档案产生的意欲 信息价值----档案的实体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6
绪论
(二)借助与改造之间
1、我国古代社会对档案的社会工具价值有透彻认识 作者分析在档案传统中把档案更多地理解为一种方式或功能,虽
然这种工具价值的偏重以封闭的格局为代价,但其中仍有与现代 性特征相合的地方,值得我们吸收的内容是:①档案原始凭证性 价值理念的确立②档案方式被很好地借助为社会秩序建设的工具。 得出的结论:应将档案的社会功能理解为“对于记录的合目的性 控制”,也就是说,控制是作为档案方式工具价值的根本所在。 2、档案双元价值观的确立尤其是内在信息价值的发现是我国档案事 业从古代“档房”向近代“档案馆”过渡的思想基础 档案学的早期理论,既是档案思想与档案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又 是我们考察传统与现代化问题时应该高度重视的“过渡期”。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 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
覃兆刿 著
2003年6月第1版
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1
序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
央档案馆副馆长刘国能先生在此书的序中对覃 兆刿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评价作者的这种把档案传统与现代 化相结合研究的思路,不愧为档案学研 究的一个思想基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学术价值,并把档案问题纳入双元 价值观的视野,从而使我们对档案现象 的解释拓展出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