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草原人家 第2课时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内蒙古大草原人民的生活、生产及民俗风情。
2.从草原生活角度入手,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例外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4.围绕草原牧区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草原对牧民生活的影响,体验心爱家乡的情感并体会牧民因地制宜的生产生活,认识人与自然调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法学法]探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
[情境形式]分组合作,小组讨论,模拟旅游。
[课程资源]网络资源,课本、图片、学生。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将课桌椅沿教室四周排成一圈。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准备模拟旅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漫游了澳大利亚现代化的大牧场,今天,我们一起到我国的北方。去探访一下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人家。
教师出示民歌《敕勒歌》
学生根据词中意境画出相应画面
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草原风光图.教师简单点评.
比一比谁画的最幽美,然后切入主题.[板书]草原风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师设计意图:在整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采用模拟“内蒙古一日游”活动,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并通过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通过一日游并结合问题设计探究内蒙古大草原风情,营造生生互动氛围,凸现学生主体性.
(二)、详尽要求:
1、选出四位同学和老师组成评委.
2、其余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两位同学担任导游,其余为旅客,并为自己的旅行团取个风趣的名字.
A旅游过程中,围绕着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的衣、食、住、行四块内容和民俗风情探究,自然条件和风土人情关系探究两条线索进行.
B整个过程:导游和游客互相配合,可以以小品或图片或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示当地的生产、生活特色以及风土人情
C每组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活动结束,评委评选出活动最丰盛,最胜利的一个队为最佳旅行团。今后一会定人气很旺,生意兴隆.
3、评选条件:
1旅游活动内容围绕牧民衣食住行,民俗风情及自然条件等展开.
2导游和旅客配合,讲解正确,内容丰盛.
3形式多样,或小品,或图片,或语言表达.
4.旅行团命名新奇,风趣.
(四)附:设计草原一日游活动计划
1骑马放牧2欣赏民族艺术3参观草原民居4品尝民族食品5观看民族竞技活动
(五)探究小结
师:同学们参加了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活动回来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恨?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三、课外拓展与延伸
补充材料:
广阔的草原是内蒙古1400万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然而现在映入眼帘的却是荒漠和干枯的土地,水土流失的河壑.裸露的树根,力不能支的骆驼,顽固觅草的牛羊的惨状,内蒙古现有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8800万公顷减少10%以上,而畜牧量却增加了几倍,载畜量大了,草刚长出来就被牧畜吃掉,加剧了草原的沙化退化.对草原重利用轻建设,加上原始,落伍的放牧不断加重掠夺程度,使内蒙古的草地畜牧业成为经营粗放.成本极低的产业.
问:1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现状如何?
2你对于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教后反思]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内蒙古大草原,再与澳大利亚的位置相比较。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两个地区位置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它们在草原、羊的品种、居住方式上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