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概述
修辞手法和概念详细
修辞手法和概念详细修辞手法和概念是文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技巧,他们可以用来传达和强化文学作品中的主旨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概念和手法,让读者对文学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修辞概念修辞,指的是在语言中艺术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技法。
最初的时候,修辞是只用于诗歌中的技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运用在所有文学作品、演讲和表达中的艺术手段。
二、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是一种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手法,为了创造更生动的意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他是一头狮子般的英勇”、“她的眼睛像深邃的湖泊”,这两个都是比喻的例子。
2.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类物品或事件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表现,从而让受众与之产生共情的手法。
例如“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我的脸庞,笑语声如此的欢畅”,把风拟人化,让人感觉更加真切。
3.夸张夸张是夸大了某一事物的程度,以更生动、反讽、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例如:“她的美丽无与伦比,仿佛异世界的女神一般”,这就是夸张的例子。
4.反复反复是指在一段文中,选取特定的词语,进行反复使用,以加强特定的情感和强调。
例如:“无穷无尽,无尽的黑暗深渊,深渊中蠢动着一颗心灵,寂静无声地燃烧。
”5.原地js大全反复是指在一段文中,选取特定的词语,进行反复使用,以加强特定的情感和强调。
例如:“无穷无尽,无尽的黑暗深渊,深渊中蠢动着一颗心灵,寂静无声地燃烧。
”三、结论以上便是修辞手法和概念的详细介绍。
对于一些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和手法十分必要。
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强的感染和表达力,令读者更加深入文学的情感内涵中。
《修辞手法》ppt课件PPT课件
拟人的定义
根据其表现形式和特点,拟人可分为形象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总结词
1. 形象化拟人
2. 抽象化拟人
将非人类事物描述成具有具体人类形象的形态,如“太阳公公起床了”。
将非人类事物的特性或情感用人类语言表达,如“风在歌唱”。
03
02
01
拟人的种类
拟人在文学、广告、演讲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修辞手法》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修辞手法概述 比喻修辞手法 拟人修辞手法 排比修辞手法 对偶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
01
修辞手法概述
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效果、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修辞手法定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丰富语言文化
修辞的重要性
拟人
拟人是一种将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拟人可以分为人格化拟人和抽象化拟人。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结构相似或内容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排比可以分为句内排比和句外排比。
在演讲中,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例如在政治演讲中运用对偶可以强调主题思想,增强说服力。
1. 文学
2. 诗词
3. 演讲
对偶的运用
06
反问修辞手法
反问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肯定或否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
(完整版)小学语文八种修辞手法归纳一览表一、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使文学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修辞形式。
在小学语文研究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包括夸张、比喻、拟人、对比、排比、设问、反问和描写。
下面将对这八种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以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二、详细解析1. 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意地夸大事物的程度、规模、数量或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天气真热,能把人烤焦了。
”夸张的手法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极端的温度。
2.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喻与被喻之间的相似之处,以象征、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脉搏,温暖又欢快。
”比喻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笑声的美好。
3. 拟人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行为、感觉、思想等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的表现形式。
通过拟人,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实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大地饥肠辘辘,渴望一场甘霖的洗礼。
”拟人使得大地有了渴望和饥肠辘辘的人性化特点。
4. 对比对比是通过把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相互对比,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他黑得像炭,她白得像雪。
”通过对比黑与白,强调了两个人的肤色之间的鲜明对比。
5. 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并列的内容以相同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修辞效果。
通过排比,可以让文句更加连贯,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早晨,阳光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花朵,照亮了我们。
”排比使得阳光的照耀行为更加强调和生动。
6. 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修辞效果,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往往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可以调动读者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例如:“你们知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吗?”通过设问,引起了读者对于世界形成的思考。
7. 反问反问是提出一个问题,但是不需要对其进行回答,通过反问可以强调某种观点或事实。
实用现代汉语:修辞概述
闪闪的绿意
醉人的绿
奇异的绿
平铺着的绿
厚积着的绿
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的绿)
)女儿绿、温润的碧玉(般的—绿—朱自清的《绿》
句式的修辞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 岚、虹霓。(舒婷《致橡树》)
▪ 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 难而不俗。(徐刚《黄山拾美》)
▪ 长句和短句相间,整句和散句交替
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 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 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 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 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刘白羽《长 江三日》)
节奏整齐中有变化Βιβλιοθήκη 叠音 押韵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搜索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词语修辞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 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 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修 辞概述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者:文采也,即修辞。
修辞:
根据表达需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
的活动,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修辞无处不在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修辞的分类
语音修辞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修辞与修辞手法
修辞与修辞手法修辞是一种文学艺术手法,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其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修辞以及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修辞的概念和意义修辞指的是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的选择和组织,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形象,并且具备情感色彩。
修辞不仅仅适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言辞辩论、广告宣传、演讲演出等各个领域。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读者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与例子1.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比较,用来形象、生动地描述一个事物或者概念。
比如:“他的眼睛像一片湖水,清澈而深邃。
”这里通过将眼睛和湖水进行比较,使得形容对象更加具体。
2.拟人:将无生命物体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性格、行为和感情,以增强表现力。
例如:“大海啊,你是那样宽广,你的怀抱包容了一切。
”这里通过把大海拟人化,使其具备了包容的性格。
3.夸张:通过对某一情节或事物的过分夸大,来产生强烈的效果。
例如:“这个苹果有千斤重,我差点被压扁!”这里通过夸张苹果的重量,来增强语言的戏剧性。
4.排比:在句子中,通过列举若干相同结构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爱这个城市的河流、山脉、大地,我爱这个城市的人民。
”这里通过排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城市各个方面的热爱之情。
5.对偶:通过在句子中使用相对称的结构、内容或词语,以营造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
例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日升月落。
”这里通过对偶的方式,展现了时间和自然的变化。
6.反问:通过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立即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你难道不想改变现状吗?”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现状的不合理性。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效果1.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效果,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进行运用。
【精】文言文修辞手法概述
【精】文言文修辞手法概述
修辞手法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用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下面将概述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用以形象地描述或突显事物的某种特点。
示例:花香如脂,春色如画。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或行为,增添形象感和感情色彩。
示例:江水如烟,弯弯曲曲不休。
3. 并列:将同类事物或概念并列在一起,加强表达的力度。
示例:风调雨顺,四季如春。
4. 对偶: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结构呼应、对比,形成鲜明的对
比效果。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排比:通过将同类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增强表
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示例:日月潭之别于四臂天盖,滃滃然一水之广无涯。
6. 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表达
的力度和情感的张力。
示例:岂有此理,何可忍耐!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修辞手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手法,
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文言文更加生动、有趣、有感染力。
希望通过本文对文言文修辞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六(上) 语文修辞手法总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总结一、修辞方法概述1、比喻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夸张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4、对偶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排比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6、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7、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8.双关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
修辞手法语文知识讲义
修辞手法知识讲义一、修辞的概念及分类:概念: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狭义:运用修辞格(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在语言运用中,针对特定的表达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大修辞)。
大修辞:1 语音修辞: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对偶、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联绵词、叠音词、押韵、平仄变化;2 词语修辞: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炼字;词语超常搭配;比喻、借代、比拟、夸张、通感、双关、仿词等;3 语句修辞: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句序调整(倒装等);句子组合(整散句、长短句等);句式选择(反问句、设问句等)。
二、常用修辞手法一)、比喻:1、概念: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
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好像、似、仿佛、犹如、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可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化作、当作”等联结,有时不用比喻词。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本体、比喻词不出现,喻体出现。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1>明喻(甲象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一、常见修辞手法及其定义1. 比喻- 定义: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例如“月亮像一艘小船”,把“月亮”(本体)比作“小船”(喻体),“像”是比喻词。
比喻分为明喻(有明显的比喻词,如“像”“好像”“仿佛”等)、暗喻(用“是”“成为”等词连接本体和喻体,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说喻体,如“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这里的“幔”指的是乌云)。
2. 拟人- 定义: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如“鸟儿在枝头唱歌”,“唱歌”是人的行为,赋予了鸟儿,使鸟儿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动作。
3. 夸张- 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现实中的瀑布不可能有三千尺那么长,这是对瀑布长度的夸大,以突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4. 排比- 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5. 对偶- 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在形式上整齐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
6. 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着”的重复使用,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7. 设问- 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先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给出答案。
修辞手法知识总结
修辞手法知识总结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运用特殊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来达到修辞目的的艺术方法。
它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借代和反义等常见修辞手法进行总结。
首先是比喻,指的是通过拟人的方法来生动地描述一些对象,以便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写实对象。
比如:“他心灵的河流干涸了”中的“心灵的河流”用来比喻一个人内心的枯萎和失落。
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过度夸张或缩小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中的夸张修辞使得形象更加生动。
排比是指通过并列的方式为同一事物或主题表达不同的程度或发展,以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如:“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严肃认真,又要轻松愉快。
”对偶是指在语句或段落中对称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语句结构,以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表达效果。
反复是指在文章中反复使用一些词语或短语,以增加修辞效果和强调重点。
例如:“我爱你,无论是在黎明之前还是在黄昏之后。
”设问是指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或者自问自答,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你知道世界上最忧伤的风是什么吗?那就是离别的风。
”借代是指用一个事物或形象代表另一个事物或思想,以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这片绿叶,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反义是指通过使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来强调事物的特性,以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愚公移山”中,愚公表示奇思妙想;而“移山”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工程,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作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为复杂和生动的修辞效果。
因此,对于学习文学和写作的人来说,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什么是修辞?修辞(Rhetoric),是指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以达到有效传达信息、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修辞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中广泛应用,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修辞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表达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演讲、广告等各个领域。
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和联想,来传达形象、鲜明且易于理解的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中,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喻,使得描述更具有感染力。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以便更好地描述和表达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花儿低头微笑”中,将花儿赋予了低头微笑的动作,增强了描述的形象感。
3. 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表述,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和兴趣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表达的强度和效果。
例如,“他是个世界级的音乐天才”中,对他的音乐才华进行了夸张描述。
4. 排比排比是指通过使用并列的结构和句式,将一系列具有类似结构和意义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并列排列,以增强表达的连贯性和韵律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节奏感和鲜明的表达效果。
例如,“我欣赏他的才华,我尊重他的人格,我羡慕他的成功”中,使用了并列的结构,增强了表达的连贯性和口语感。
5. 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带有否定意义的问句,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反问可以使语言更具有冲击力和探讨性,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例如,“这样的结果,你难道满意吗?”中,通过反问,强调了对方的不满意。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现代汉语修辞的形式和手法非常丰富多样。
修辞不仅可以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可以增加语言的审美价值和魅力。
修辞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现代汉语修辞作为一种强调感染力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修辞与修辞手法
修辞与修辞手法修辞是一种运用特殊方式和手法的修饰语言的艺术,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作品、演讲演讲、广告宣传等领域,修辞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修辞的概念、修辞手法的分类以及它们的具体运用。
一、修辞的概念修辞是通过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以达到修饰、提升语言艺术效果的目的。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表达的意义更加生动、丰富。
修辞的范畴广泛,包括了修辞手法、修辞格等方面。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修辞手法可以分为词汇层面的修辞手法和句法层面的修辞手法。
1. 词汇层面的修辞手法词汇层面的修辞手法主要是通过运用特殊的词语选择和运用来达到修饰效果。
常见的词汇层面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事物的手法。
如“他的心如火烧般炙热。
”拟人是将抽象事物赋予人的性格或行为,使其更具形象和感情色彩。
如“月儿弯弯,笑语盈盈。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效果来加强语言表达的冲击力。
如“他是世界上最懒的人。
”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结构或形式的事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律动感的修辞手法。
如“不是长夜无边的黑暗,不是冰冷无情的寒冬,而是那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2. 句法层面的修辞手法句法层面的修辞手法主要是通过改变句子的结构和语法来达到修饰和表达的目的。
常见的句法层面的修辞手法有对偶、倒装、并列等。
对偶是将两个相对或相似的事物进行并列排列,使句子更具对称美和节奏感。
如“你是我春天的花朵,你是我夏天的炎热。
”倒装是将句子的语序颠倒过来,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
如“黑夜里,星星闪烁。
”并列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或对立的成分进行排列,使句子更加平衡和清晰。
如“既然你选择了追逐梦想,就要坚持到底,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演讲演讲、广告宣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可用于描述、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修辞、描写、写作手法
修辞、描写、写作手法1.引言1.1 概述修辞、描写、写作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重要元素和技巧。
修辞指的是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和手段,在表达中使用形象化、象征化、感性化的语言,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描写则是通过文字描绘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感受,以达到生动、逼真地再现事物的目的。
而写作手法则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各种技巧和方式,包括结构安排、情节铺陈、人物塑造等等。
修辞、描写和写作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辞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诗情画意的描绘和形象化的比喻,为读者构建一个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描写则赋予作品更加真实、生动的形象,通过具体的细节和精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景。
而写作手法则是作家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通过恰当的结构安排、情节铺陈和人物刻画等手法,使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和逻辑性。
本文将从修辞、描写和写作手法的定义与作用入手,探讨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式,并总结它们对于作品的影响和价值。
通过对修辞、描写和写作手法的细致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掌握和运用修辞、描写和写作手法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产生积极的启发和帮助。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撰写一篇文章时,良好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并能更好地引导读者从一个段落过渡到另一个段落。
以下是文章结构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1.2.1 引言引言部分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入主题。
通过提出问题、陈述观点或引用相关事实,引言部分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兴趣。
1.2.2 主体段落主体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对修辞、描写和写作手法的详细阐述。
在主体段落中,可以使用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来组织不同的观点和论据。
修辞手法总结
修辞手法总结修辞手法是指借助形象、明喻、比喻等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处理,达到言之有物、意味深长的效果。
它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技巧。
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使文章更有艺术感,更富有感染力。
下面就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
一、形象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共同点,将其联系起来,使文意更丰富,形象更鲜明。
如“默默无闻、如同一杯清茶。
”通过将默默无闻与清茶相比,突显了其平淡清香的特点。
2.对比:通过对事物的反面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
如“玫瑰花与草地对比,更显美丽。
”通过对比玫瑰花与草地的特点,突出玫瑰花的美丽。
3.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使文章更具有情感和生动性。
如“树叶在风中跳跃。
”通过赋予树叶跳跃的动作,使其更有生命力。
二、修辞格修辞手法1.排比:通过使用相同结构的句子,使文句更生动、形象。
如“小草弯下了腰,小花竖起了胸脯,小鸟展开了翅膀。
”通过排比的方式,突出了三者的动作。
2.对偶:通过使用相对称的字句或词语,使文意更强烈。
如“阳光照在大地上,微风轻轻吹拂。
”通过对偶的手法,突出了阳光与微风的作用。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或特点,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如“我在街头听到了一个巨大的吼声。
”通过夸大吼声的巨大,突出了其震撼力。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1.增加感染力:修辞手法能够在文字中加入情感色彩,使读者更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2.增强记忆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形象性和鲜明性,容易被读者记住。
3.增加趣味性: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优美、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4.美化语言: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优美、丰富,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形象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记忆力、趣味性和美化语言的效果。
它能够帮助作者传达更丰富的意思,使读者更易被文章所吸引和打动。
因此,在写作中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手段。
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
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用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技巧或方法。
在中文写作中,修辞手法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文修辞手法,并分别从修辞手法的定义、功能和例子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比喻1.定义:比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或表达某种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常使用“如同”、“好比”等词语来连接。
2.功能: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文字表现力,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概念或感受。
它能够通过对事物的类比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3.例子:她的笑声如同清泉般悦耳动听。
二、拟人1.定义:拟人是一种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维、感觉、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让事物拥有了生命力和活力。
2.功能:拟人可以使故事或描述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人物的形象感和情感共鸣。
通过拟人,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或抽象概念。
3.例子:风在耳边低语,树叶在轻舞。
三、夸张1.定义:夸张是一种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或状况来夸大描述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使事物或情感更加引人注目。
2.功能:夸张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娱乐性,引起读者的注意,并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3.例子:他的笑声震耳欲聋,宛如雷鸣。
四、排比1.定义:排比是通过在句子或段落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将多个并列或递进的事物或概念进行连接的修辞手法。
排比常使用“不仅...而且...”、“既...又...”等句式。
2.功能:排比能够使文章更加紧凑并且易于理解,适用于表达对比、并列和递进的关系,增加文本节奏感。
3.例子:他勤奋学习,不仅成绩进步了,而且取得了许多荣誉。
五、比拟1.定义:比拟是通过用某一具体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以突出其相似之处或某一特点的修辞手法。
比拟常使用“如同”、“好似”等词语来进行连接。
2.功能:比拟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增强读者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拓展读者的思维。
3.例子:她的眉毛弯曲如同一弯新月。
修辞概述
第六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述课时: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本节所涉及的是修辞学的理论问题,包括重大理论问题,要求掌握。
重点和难点:修辞的原则、评价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一、什么是修辞修辞修辞修辞活动修辞学1、修辞,修辞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这种规律体现在修辞活动中,并在修辞学中得到具体阐述。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2、修辞活动,指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便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活动。
红雨[无]随.心翻作浪,青山[有]着.意化为桥。
改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修辞活动存在于文章的写作、修改过程中。
修辞活动也存在于说、写的酝酿形成过程中。
修辞活动不具有神秘性,只要是说、写的活动,就一定有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活动伴随着语言活动。
3、修辞学:指研究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这种规律的科学。
修辞学渗透了修辞研究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由于从事修辞研究的人运用的理论不同,研究的体会不同,运用的材料不同,修辞学的体会也不一样。
如《接受修辞学》与《修辞学发凡》体系就大不一样。
而且还会形成各式各样的修辞学:变异修辞学、公关修辞学、形貌修辞学、汉语修辞美学、汉字修辞学。
此外,不同的修辞学家对于一些具体的修辞现象、修辞理论等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是正常的。
二、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易经》“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郑子瑜认为《礼记》“辞巧”观,《论语》“辞达”观,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论述了语言风格、文体等。
刘勰《文心雕龙》则“奠定了古代修辞学的基础”,论述了修辞的原则、修辞手法、修辞的音乐美、修辞鉴赏、文体风格等许多问题。
古代的一些作家韩愈、白居易、杜甫等也论及过修辞问题。
南宋陈骙(1128~1203)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
《文则》共十项六十二条,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探讨了修辞学的主要内容:修辞理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整体风格等。
修辞的名词解释
修辞的名词解释修辞,是指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特定的修辞手法和技巧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修辞既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也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修辞,并举例说明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修辞的语义解释在语义学中,修辞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特定的意义。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暗喻、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赋予文本更深层次的意义,增强表达的效果。
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经常使用比喻来形容人物的形象或者战斗的场景,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二、修辞的修辞学解释在修辞学中,修辞被定义为通过表达技巧来增强说服力和效果的手法。
修辞学家认为,修辞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语言,更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比如,演讲中的修辞手法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提升演讲者的说服力。
三、修辞在文学中的应用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本。
通过修辞手法,作家能够传达更多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加生动且令人深思。
例如,王小波的小说中经常运用夸张、讽刺和比喻等手法,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四、修辞在广告中的应用修辞手法在广告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修辞手法能够加强广告的表达效果。
例如,许多汽车广告使用夸张和比喻来突出其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五、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虽然本文不涉及政治,但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应用令人难以忽视。
政治家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制造共鸣和鼓动民众。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以感人的方式呼吁消除种族歧视。
六、修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修辞并不仅限于文学、广告和演讲等特定领域,它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中。
人们常常使用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效果。
比如,当我们说某个人“心地善良”时,我们并不是字面上的“心”是“良”,而是通过比喻手法表示对他品行的赞赏。
修辞的含义名词解释
修辞的含义名词解释修辞在文字运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赋予了文字美感、表达力和感染力。
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技巧和手法来增强文字意义的艺术,它是一种修饰性的表达方式,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达到隐含意义、增添情感色彩的目的。
一、修辞的功能和作用修辞在文学作品和日常文字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
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文字更有生动性,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要传达的思想。
其次,修辞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其言辞更加精确、准确,让读者对文字更加感兴趣,并感受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此外,修辞还可以塑造文学形象、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使读者享受美的意境和审美体验。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运用类比的手法来强调某一事物的特点或属性。
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这个比喻通过将笑容与阳光进行类比,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笑容的温暖和愉悦。
2. 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或情况的手法来增加描述的效果和感染力。
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例如,“他哭得象个泪人儿”,这个夸张的形容词“泪人儿”使得读者能更加 vivid 生动形象地感受到他的悲伤。
3. 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法。
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使得文字更加流畅、有节奏感,并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冲击力。
例如,“他奋勇前行,奋不顾身,奋发图强”,这个排比的句子让读者感受到了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三、修辞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修辞在不同文体中具有不同的运用方式和效果。
在诗歌中,修辞尤其重要,它可以使诗句更加抒情、意境更加深远。
诗人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和美感。
在散文中,修辞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感人,并增强读者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和接受。
语文中有哪些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效果
缩小夸张
通过缩小事物的数量、程度、规 模等来突出表达效果。例如:“
他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
超前夸张
将某一事物的后置结果前置,突 出其某一特征或情感。例如:“ 他饿得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
06
对偶
对偶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意义相对或相近的两个句子结构并列,形成一种 对称的效果。
比喻的特点是借助事物的相似之处,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体化 ,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比喻的作用与效果
形象化表达
比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体化,使读者更容 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增强语言感染力
通过比喻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 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引发读者共鸣
恰当的比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 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创造艺术效果
拟人手法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 形式,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效 果和艺术感染力。
拟人的常见类型
事物拟人
将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情感,使 其具有人的特征和情感。例如, “阳光明媚,花儿对我笑”。
抽象概念拟人
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拟人化,赋 予其人的形象和情感。例如,“ 时间老人悄悄地溜走”。
04
排比
排比的定义与特点
语文中有哪些常用修辞手法及 其作用效果
目
CONTENCT
录
• 修辞手法概述 • 比喻 • 拟人 • 排比 • 夸张 • 对偶
01
修辞手法概述
修辞的定义与重要性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通过对语言的选择、调整 和修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修辞手法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概述第一节修辞学的发展概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如果没有一定的系统和规则,语言就会成为无法驾驭也无法理解的东西,因而也就丧失了它的交际功能。
但是,是不是只要基本上掌握了某种语言的内部规律,就能恰当地表情达意,顺利地进行交际呢?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语言的材料是异常丰富的,语句的格式和表达手段又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意思,常常可以用许多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同一个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也可以表达了许多不同的涵义。
因此,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选用什么语言材料,运用什么语言形式来表达的问题。
就拿汉语来说,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看病”“去看医生”、“去挂个号”“去趟医院”、“见大夫去”“瞧大夫去”“看医生去”甚至“瞧瞧去”“去瞧瞧”等等这样一些不同的语言形式,都可以表现相同的意思。
相反,同样“吃了吗?”三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是分别指问吃饭、吃菜、吃点心、吃糖果、吃药等等,甚至还能表达与“吃”毫不相干的意思。
比如在华北一带农村里,人们日常见面都习惯地互问一声“吃了吗”,却往往并不要求对方回答究竟吃了饭没有,这里的“吃了吗”实际上已抽象为一种问候语,意思跟“早上好”“中午好”或“晚上好”差不多。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的时候,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材料,采用什么说法才能最恰当地表达意思,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修辞了。
所以,简单地说,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
一、修辞理论的缘起和历史沿革修辞是一个在长期的语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范畴,是一个历史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因为修辞学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古代希腊人很重视修辞的研究。
古代希腊的修辞学(或叫修辞术),指的是学说的艺术,包括立论和词句的修饰。
伊梭克拉兹(公元前436-前338年)曾著有《修辞术》,但更为著名、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修辞著作,是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其中许多精辟的论述至今还闪烁着光彩。
中世纪的欧洲,修辞学是“七艺”之首,它和语法学、逻辑学合称为“三艺”,是文化人所必修的。
自先秦时期至20世纪初,在我国,人们对修辞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修辞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演化。
一、古老1、先秦时期。
我国先秦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修辞、风格方面的研究。
那时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都很重视语言和语言问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他主张“辞达而已矣”(《论语。
卫灵公》),强调语言要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
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认为言辞如果缺乏文采,就不会广为流传。
“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第八十一章)释义:信:真实。
美:美妙,漂亮。
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这是老子“道德经”的收尾之章。
“信言”是诚实可信的言说。
“美言”是表面华美、刻意修饰的言说。
是说诚实可信的言说表面是不华美的,诚实可信的言说不需要追求表面的华美。
老子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人类在言说和学问领域立言、立学、求知的规范。
第一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250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无可争辩的真理。
它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都不要追求浮华美丽的言辞,要用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原本意思的言辞。
而对于表面浮华美丽的言辞和文字,要认清言者的本意和目的,不要被美言所误导。
孟子:“詖(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知言才能知人。
偏颇的言辞,过分的言辞,邪僻的言辞,搪塞含糊的言辞,能够把这样的言辞判断出来,最根本的是你必须心中有标准有原则。
墨子:“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辟(譬)”的方法是用一事物解释另一事物。
庄周很重视“寓言”,“重言”等修辞方式。
所谓“寓言”,就是引证神话式的幻想故事(也一些通常说的寓言)来阐明整理。
所谓“重言”,就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其中许多是作者的假托),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在中国,最早把“修辞”这两个字连起来用的是孔子。
据《易·乾·文言》所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里的“修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
“修辞立其诚”本是一个政治概念,“辞”的本来意思是“文教”。
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2、两汉时期。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兴、赋。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有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它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有了重大发展,文学批评也十分活跃。
这些都推动了与之关系密切的修辞理论的探讨。
陆机《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它强调创新:“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就像丢弃已经枯萎的晨花;开拓前人没有运用的命意和文辞,就像振发没有开放的晚蕾。
《文赋》把文章分为十种文体,并分别指出其风格特点,所论都很有见地。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修辞也有精深的阐述。
它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认为一篇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在强调情感志趣、思想内容的同时,提出还必须有优美的文辞和动听的声律。
该论著对文体和风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文章的词句、篇章结构和辞格等等,也都有独特的见解。
《文心雕龙》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4、唐宋时期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
他从史传文体的特点出发,主张“言必近真”,用今语记事;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反对雕章琢句;倡导“文约而事丰”,以简要为工。
这些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
宋代陈骙《文则》是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书涉及的修辞研究范围较广。
包括文体与修辞、语法与修辞、消极修辞、辞格、风格等。
陈骙还深入地研究了辞格比喻,它把比喻细分为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10类,是古代修辞学著作中讲比喻讲得最为详备的。
它不只讲应当怎么样,还讲了不应当怎么样,或者在什么情况应当怎么样。
它讲到用语要注意搭配得当,避免语病,以至讲到语助词的修辞表达效果。
虽然有点烦琐,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元明清时期元王构的《修辞鉴衡》;陈绎曾的《文说》;明高琦《文章一贯》、归有光的《文章体则》;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唐彪的《读书作文谱》、刘熙载的《艺概·文概》、薛福成的《论文集要》等。
这些著作虽然并不是专讲修辞的,但是比较系统地接触到了大量的修辞问题。
历代的诗话、词话、文论中,也有不少修辞方面的论述。
二、年轻20世纪初叶,“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引进或参考了欧洲和日本的修辞学,开始建立了系统的汉语修辞学学科,并且在有的高等学校开设了修辞学课程;二是逐渐有了专以现代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汉语修辞学。
从20~30年代,陆续出现一批修辞学专著。
可举以下3种为代表:唐钺《修辞格》(1923)。
主要参考了欧洲传统修辞学,专讲修辞格,是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转向的一个关键性著作。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
这部书参考日本修辞学较多,但是有自己的创见。
《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全书共分十二篇,包括引言、说语辞的梗概、修辞的两大分野、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语言的体式、词句平匀、安排稳密。
将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
辞格共归纳为三十八格。
该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成为修辞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汪震《国语修辞学》(1935),全讲白话文。
第一章里说“国语修辞学限于中国标准的语言,既不是某处的方言,也不是专为读阅而不能用来讲话的文言,……我们为活人,说活话,把活人要说出的话用一种技术写出而没有讹谬,有效而没有误会。
这就是国语修辞学的意义。
”这个出发点和当时国语运动的历史形势是合拍的。
解放后,汉语修辞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其中指出:“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和可以理解的东西。
”与此同时,连续刊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
该书共六讲,包括语法的基本知识、词汇、虚字、结构、表达、标点。
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此后,又陆续出版了一些修辞学的论著和通俗读物。
其中1953年出版的张志公的《修辞概要》(生动活泼,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通俗简明,比较实用)和1962年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自成体系,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是很值得注意的)都各具特色。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实用汉语修辞仍为人们关注的重要。
许多大学开设了有关课程,有关的教材和介绍修辞知识的书籍、杂志不少。
除此之外,修辞的讨论、篇章结构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
如修辞学理论、修辞学史、作家、作品的修辞艺术,修辞学与邻近学科的着重经、国外修辞学研究评介等等,都纳入了人们的视野。
其中有的是过去研究薄弱之外,有的是前人所未涉及的领域。
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郭绍虞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倪宝元的《修辞》、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第二节修辞的性质一、什么是修辞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这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人们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修辞手段,只是运用得好坏优劣不同罢了。
比如现在常说的“铁饭碗”、“大锅饭”“走后门”“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等话,其实都是修辞中的比喻说法,大家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是在运用修辞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