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糖类物质的测定

合集下载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糖类的实验检测方法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糖类的实验检测方法

重点回顾
01 分类
介绍了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特点
02 实验检测方法
详细讨论了糖类的实验检测方法
03 代谢途径
分析了碳水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进一步研究
作用机制
深入了解碳水化 合物在生物体内
的作用机制
健康指导
指导公众如何更 好地选择和摄入
碳水化合物
开展实验
开展相关实验, 验证碳水化合物
的作用与效果
● 04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在生物 体内的功能
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 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通过糖酵解和呼吸作 用 产 生 的 AT P 为 生 物 体提供能量。在细胞 内,葡萄糖等碳水化 合 物 分 解 产 生 的 AT P 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 活动的能源之一。
结构材料
纤维素
构成细胞壁的重 要物质
● 05
第五章 糖类与健康
糖类摄入与健康
合理摄入糖类对维持 身体健康很重要,但 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 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的 糖类,注意饮食的平 衡。
碳水化合物选择与血糖控制
选择低GI食 物
有助于血糖稳定
控制食物量
避免过量摄入
避免高糖饮 食
减少血糖波动
糖类的替代品
人工糖代用品
尿糖检测
尿糖检测是通过检测 尿液中是否含有糖类 物质来判断糖尿病患 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这种检测方法常用于 医院或个人家庭检测, 通过简单的试纸测试 即可得出初步结论。
还原糖检测
01 还原性
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02 化学反应
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区别
03 实验操作
实验室中的还原糖检测步骤
酶法检测

第六章葡萄糖

第六章葡萄糖
生产含水α-葡萄糖在50℃ 以下冷却结晶,生产无水 α-和无水β-葡萄糖在较 高温度用真空罐蒸发结晶。
实用文档
在葡萄糖工业的发展初期,不了解葡萄糖溶 液中各异构体的平衡关系和有关规律性,曾 误认为与蔗糖相似,试用蔗糖结晶的方法, 遇到很大的困难。蔗糖溶液中不含有异构体, 情况简单得多。以后研究了葡萄糖溶液中的 平衡体系、结晶规律,于1920年以后确定了 目前通用的工艺,葡萄糖生产才得到大发展。
实用文档
工业上生产的葡萄糖产品除这3种外,还有 “全糖”,为省掉结晶工序由酶法糖浆直接 制成的产品。
酶法所得淀粉糖化液的纯度高,甜味纯正, 能够喷雾干燥直接制成颗粒状全糖,也可凝 固成块状,再粉碎成粉末状全糖。
这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时间快,成本较 低,虽然质量不及结晶葡萄糖,但适于多种 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应用。
表中数据是纯度90%的酸法淀粉糖化液在40℃的试 验结果。过饱和度虽能促进结晶速度,但工业生产 却不能用过高的过饱和度,因为结晶速度快,易于 产生伪晶,颗粒细小,分蜜困难,也影响产品的质 量。
由酸法糖化液结晶,一般保持过饱和度在1.15 ~ 1.25之间,母液再结晶,因为纯度较低,一般保持 稍高的过饱和度,在1.20~1.40之间。
第六章 葡 萄 糖
工业上生产的结晶葡萄糖有含水α-葡萄糖、 无水α-葡萄糖和无水β-葡萄糖3种。前1种 的生产最为普遍,产量也最大,后两种的产 量较小,α-葡萄糖现在很少生产。这3种产 品在若干性质方面存在差别,简单地表示于 表7-1。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含水α-葡萄糖含有一个分子水,理论含水量为9.1%, 工业上生产一般干燥到含水量约 8.5%。
实用文档
葡萄糖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加,见 表7-2,表中数据都是 指平衡状态的溶解度。

生物化学 糖类

生物化学 糖类

第一节 单糖
糖类物质根据其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 糖类物质根据其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寡糖 和多糖; 和多糖;
单糖: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根据其碳原子数又可分为: 根据其碳原子数又可分为
戊糖: 丙糖C 丁糖C 己糖: 己糖:C6, 戊糖:C5, 丙糖 3,丁糖 4
直 链 淀 粉 的 结 构
(二)支链淀粉
在天然淀粉中约有70- 80% 在天然淀粉中约有 70-80 % 的淀粉为支链淀 70 粉。 直链中以α 糖苷键构成糖主链, 直链中以α(1→4)糖苷键构成糖主链,分 支点处以α 糖苷键相连。 支点处以α(1→6)糖苷键相连。
侧链上每隔6 侧链上每隔 6 - 7 个 D - 葡萄糖残基又能再形成另一 分子呈现复杂的树状分支结构。 分支链结构。分子呈现复杂的树状分支结构。
遇碘显紫红色。 遇碘显紫红色。
CH 2 OH
非还原端
HO
O CH 2 OH
蓝色: 蓝色 α-1,4-糖苷键 糖苷键 红色: 红色: α-1,6-糖苷键 糖苷键
O
O
O
直链淀粉 (amylose) 支链淀粉 (amylopectin amylopectin) amylopectin
O CH 2 OH O
第六章 糖类
存在: 存在:普遍 定义与组成 1:定义-糖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或缩 :定义-糖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或缩 聚物的总称。 聚物的总称。 2:元素组成:C、H、O :元素组成: 、 、 3:通式:Cn(H2O)m----过去称为碳水化合物, 过去称为碳水化合物, :通式: 过去称为碳水化合物 不准确。 不准确。 4:作用 : 储存能量;结构物质; 储存能量;结构物质;信号识别

食品分析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分析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5
有效碳水化合物和无效碳水化合物
⑴有效碳水化合物:对人体有营养(提供 能量)性的称作有效碳水化合物。
⑵无效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指人们 的消化系统或者消化系统中的酶不能消化、 分解、吸收的物质,但是消化系统中的微生 物能分解利用其中一部分。(纤维素和果胶)
6
Classification
Monosaccharides (单糖)
Glucose
Fructose
8
Disaccharides(双糖)
➢Two sugar units bonded together. For example, common table sugar, sucrose (蔗 糖)is a disaccharide that consists of a glucose unit bonded to a fructose unit: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核糖,阿拉伯糖,木糖
Simple
sugar
Disaccharides (双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糖)
Sugar alcohol (糖醇)
木糖醇,甘露糖醇, 山梨醇等
Oligosaccharides(低聚糖,寡糖) 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 糖,低聚半乳糖,低聚
木糖等
Polysaccharides (多糖)
Maltose (麦芽糖): the major degradation product of starch, is composed of 2 glucose monomers in an α-(1,4) glycosidic bond
10
Characteristics of monosaccharides
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医学生物化学(第六章)糖 代 谢

医学生物化学(第六章)糖  代  谢

46
F-2,6-BP的生成与作用 * 生成:
(PFK-2)
(F-6-P)
(F-2,6-BP)
* 作用:促进F-1,6-BP生成
图6-5
47
PFK-2是一双功能酶:
PFK-2活性(使F-2,6-BP↑) 具有
2,6-二磷酸果糖酶2活性(使F-2,6-BP↓)
(PFK-2)
(F-6-P)
(F-2,6-BP)
TCA循环
56
图6-3 糖代谢三条途径间的关系
①无氧酵解 ②磷酸戊糖途径 ③有氧氧化
57
(一) 葡萄糖
丙酮酸
* 胞浆内进行
* 过程同糖酵解, 消耗2ATP
* 生成4ATP
* 生成2 NADH + H+
(3-磷酸甘油醛 (×2)
1,3-二磷酸甘油酸)
58
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 激酶-1
(直链)
丙 酮 酸 激 酶
四个阶段:
I.己糖磷酸化(Glc
F-1,6P)
II.
(×1)
磷酸己糖
裂解
(×2)
磷酸丙糖
(×2) 氧化 (×2)
III. 磷酸丙糖 丙酮酸
IV.
(×2)
丙酮酸
还原乳(×酸2)(无氧)
18
(×2) (×2)
(×2)
19
1.己糖磷酸化(Glc
F-1,6P)
(1) Glc/Gn磷酸化为G-6-P
第一次磷酸化反应
a. 神经系统:
下丘脑和自主神经 调节 激素分泌
b. 激素:
(表6-1)
c. 组织器官: 肝脏最主要
9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相互协同/拮抗

生物化学第六章 糖类代谢

生物化学第六章 糖类代谢
O
H
OH
HO
H
HO
H
H
OH
OH
CH2OH
HO H OH
H
H
OH H
OH OH
核糖(ribose) ——戊醛糖
O
H
OH
H
OH
H
OH
OH
HOH 2C
O OH
H H
HH
HO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2-20个分子单糖的糖,各单
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还原糖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ⅱ放能阶段
⑨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烯醇化酶,它在结合底物前必 须先结合2价阳离子如Mg2+、Mn2+,形成复合物, 才能表现出活性。该酶的相对分子量为85000,氟 化物是该酶强烈的抑制剂,原因是氟与Mg2+和无 机磷酸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取代了酶分子上 Mg2+的位置,从而使酶失活。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
ⅱ放能阶段
⑥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生成1分子 NADH+H+

第6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6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麸糠、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麸糠、麸皮等存在 于组织中。 于组织中。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1、食品中主要含量指标; 食品中主要含量指标; 标志着食物的热量; 2、标志着食物的热量; 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质构、形态、口感、 3、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质构、形态、口感、物 化性质等); 化性质等); 食品工业生产中重要控制参数和指标。 4、食品工业生产中重要控制参数和指标。
糖类物质是食品工业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糖类物质是食品工业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也是大多数 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 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 包括: 包括: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6C);木糖、核糖、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6C);木糖、核糖、阿拉 );木糖 伯糖(5C) 伯糖(5C)等。 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 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等。 低聚半乳糖等。 多糖—同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的多聚糖,如淀粉、 多糖—同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的多聚糖,如淀粉、糊 纤维素等;杂多糖: 精、纤维素等;杂多糖:由不同单糖分子和糖醛酸分子组 成的多聚糖,如果胶、黄原胶、半纤维素等 成的多聚糖,如果胶、黄原胶、半纤维素等。
1.直接滴定法( GB法 1.直接滴定法(是GB法) 直接滴定法 (1) 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 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
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 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 在加热条件下, 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 样液滴定, 滴定 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 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 沉淀; 沉淀; 这种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物 这种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物;二 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物; 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 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 兰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由兰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食品分析考点整理

食品分析考点整理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样品的采集定义:分析检验的第一步就是样品的采集,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使干扰物质除去。

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食品的感官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对食品的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感官特征:(1)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主要特征)(2)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3)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4)连续刺激时,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5)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6)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官检验种类(及次序):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基本要求:评价前的准备工作、感官实验室的外部环境、鉴评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即(一)感官检验实验室要求(二)检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对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是:(1)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2)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3)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4)个人卫生条件较好,无明显个人气味;(5)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6)保证有80%以上的出勤率。

(三)样品的制备和分发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折光法: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射率来鉴别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溶液的折射率与相对密度一样,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递增。

第六章 糖代谢

第六章 糖代谢

第六章糖代谢教学要求:1.了解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2.熟记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进行的部位、反应过程、能量代谢、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3.掌握糖异生概念和反应过程。

牢记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4.了解糖原分解和合成的基本生化过程。

牢记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

一、填空题:1. 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进行。

2. 糖酵解途径唯一的脱氢反应是,脱下的氢由递氢体接受。

3. 是糖的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处于各途径的交叉点。

4. 糖酵解途径中三个的关键酶是、和。

5. 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和三种酶和种辅助因子。

6. 一摩尔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生成摩尔丙酮酸,再转变为摩尔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7.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8. 乙醛酸循环由五步酶促反应构成,其中三种酶与TCA循环中的酶相同,其它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和酶催化的。

9. 三羧酸循环有步脱氢过程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10. 糖原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的活化形式为。

11.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和。

12. 三碳糖、六碳糖和七碳糖之间可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称为。

二、是非判断:1. 乙醛酸循环的净结果是由两分子乙酰CoA生成一分子琥珀酸。

2. 焦磷酸硫胺素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酶。

3 .醛缩酶是糖酵解关键酶,催化单向反应。

4. 当缺乏V B1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均活性降低。

5. 一摩尔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乳酸,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净生成2摩尔A TP分子。

6. 若没氧存在时,糖酵解途径中脱氢反应产生的NADH+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若有氧存在下,则NADH+H+进入线粒体氧化。

7.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2H。

8. 磷酸戊糖途径因不涉及氧的参与,故该途径是一种无氧途径。

9. 进入到细胞中的葡萄糖必须首先被磷酸化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滞留在细胞内。

10. 在TCA循环中,琥珀酸硫激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1糖类1

1糖类1

(二)、D系单糖、 L系单糖
自然界存在的单糖大多是D型糖。
L-甘油醛
D-甘油醛
彼此互为镜像的对映体。 D/L甘油醛的醛基C下端逐个插入手性碳延伸而成 D/L系醛糖。
单糖的构型是指分子中离羰基碳最远的那个手性碳原子 的构型。 CH OH
CHO H OH CH 2OH
D-(+)-甘油醛
CHO H OH H OH H OH CH2OH
酒石酸钾钠可溶性氧化铜络合物Fra bibliotek葡萄糖
酒石酸钾钠
葡萄糖酸
3、单糖的还原 单糖具有游离的羰基故易被还原成多羟基醇(糖醇)。
醛糖的还原
酮糖的还原
葡萄糖用电解法还原,其产物山梨醇、甘露醇都是制
备生化药物的重要原料
4、单糖的成脎
苯肼
单糖游 离羰基 能与3分 子苯肼 作用生 成糖脎。
D-葡萄糖
葡萄糖苯腙
CH 2OH
甘露糖
CH 2OH
CH 2OH
果糖
CH 2OH
实验推出:己醛糖立体链状结构有四个 手性碳原子,存在八对对映体
实验推出:己酮糖立体链状结构有三个 手性碳原子,存在四对对映体
不对称碳原子与旋光异构体
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就有两个旋光 异构体,如甘油醛;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就有 四个旋光异构体,如赤藓糖,即分子中有n个不 对称碳原子就有2n个旋光异构体。
淀粉颗粒 糖原颗 粒
根据多糖的组成单位,可分为: 1. 同多糖: 由一种单糖组成,常见的有
淀粉、糖原、纤维素和几丁质
2. 杂多糖:由一种以上的单糖、糖衍生物 或非糖物质组成,常见的有糖胺聚糖、 细菌杂多糖 3. 复合糖类:是糖和非糖物质相连构成的
复合物,如糖蛋白、糖脂

生化题库

生化题库

一、名词解释[第02章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1、RCF:2、生物源性危害:[第03章光谱光度分析技术]1、摩尔吸光系数:2、百分吸光系数:3、紫外分光光度法:4、火焰分光光度法:5、可见分光光度法:6、最大吸收波长:[第04章电泳技术]1、电泳:2、电泳迁移率:3、高压电泳:4、电渗:5、离子强度:6、等电聚集电泳:7、转移电泳:8*、等渗性脱水:9*、高渗性脱水:[第05章自动生化分析技术]1、自动生化分析技术:2*、顺序分析法:3*、同步分析:4*、干化学法:[第06章糖类测定]1、血糖:2、葡萄糖耐量试验:3、Trinder反应:4*、IDDM:[第07章酶类测定]1、定时法:2、速率法:3、酶的国际单位:4、同工酶:[第08章血脂测定]1、血脂:2、载脂蛋白:3、高脂血症:4*、脂蛋白(a):[第09章蛋白质测定] 1、β-γ桥:[第10章肝功能试验]1、改良J-G法:[第11章肾功能试验]1、肾糖阈:2、假肌酐:3、内肌酐生清除率:[第12章电解质类测定]1、总铁结合力:2、离子钙:3、结合钙:[第13章血气酸碱分析]1、血液PH:2、二氧化碳分压:3、氧分压:4、AB:5、SB:6、BB:7、BE:8、AG:[第14章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1、准确度:2、精密度:3、医学决定水平:4、系统误差:5、随机误差:二、填空题、[第02章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1~5(5)、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剂有合成洗涤剂、重铬酸钾洗液、45%尿素溶液、30%硝酸溶液%、乙胺四乙酸二钠。

2~5(4)、国产化学试剂一般分为四级名称分别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实验试剂。

3~5(3)、离心机按转速分为普通离心机《6000rpm ,高速离心机6000rpm~25000rpm 和超速离心机》30000rpm 。

[第03章光谱光度分析技术]1~2(2)、比色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对比法和标准曲线法。

2~6(4)、钠原子的火焰激发光谱波长为589nm,火焰呈黄色;钾子的火焰激发光谱波长为767nm,火焰呈紫红色。

糖类物质的测定

糖类物质的测定

01
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02
⑤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样品溶液预测的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时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 10 ml 左右;
1
2
3
4
5
直接滴定法(是GB法)
Cu2+ + 还原糖 Cu+ 用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的方 法。 利用通过实验编制出的还原糖检索表来计算。 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定或制表时所规定的操作条件,如热源强度(电炉功率)、锥形瓶规格、加热时间、滴定速度等。 计算还原糖的量有两种方法:
适用范围
比直接法的试剂中少亚铁氰化钾,终点为红色。
蓝—爱农(Lane—on)法
GB/T 5009.7—2003《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
直接滴定法(先标定再测定)
三、蔗糖的测定
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没有还原性,不能用碱性铜盐试剂直接测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蔗糖可水解为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和果糖(转化糖)。因此,可以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测定蔗糖含量。对于纯度较高的蔗糖溶液,其相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与蔗糖浓度都有一定关系,故也可用物理检验法测定。这里介绍还原糖法。
01
还原糖法
03
化学法
02
纸色谱 薄层色谱 GC HPLC β—半乳糖脱氢酶测半乳糖、乳糖 葡萄糖氧化酶测葡萄糖 发酵法 ——测不可发酵糖 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

《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分析》教案——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食品分析》教案(第12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1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还原糖的概念和知识,还原糖的提取的分离技术,各类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方法;熟练地掌握直接滴定法和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和操作技能;能正确配制和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直接滴定法2、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难点:样品中糖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及测定方法的选取。

四、主要参考资料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五、教学过程1、学时分配:2学时2、辅导手段:辅导答疑3、教学办法:讲授4、板书设计: (见上页)5、教学内容第六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碳水化合物统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这一类物质中有许多氢与氧的比例和水一样,因此常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① 碳水化合物存在于各种食品的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原料中)。

糖+蛋白质→糖蛋白糖+脂肪→糖脂② 作为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2、分类糖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有效碳水化合物——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糖、多糖中的淀粉。

•无效碳水化合物——多糖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肠道蠕动。

碳水化合物 单糖 双糖 半乳糖 葡萄糖 多糖 果糖麦芽糖 碳水化合物 蔗糖 乳糖 淀粉纤维素 果胶 有效碳水化合物 无效碳水化合物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1、物理法相对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2、化学法(1)还原糖法直接滴定法法(改良的兰—爱农法)高锰酸钾法萨氏法(2)碘量法(3)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酚—硫酸法蒽酮法半胱氨酸—咔唑法3、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GCHPLC4、酶法β—半乳糖脱氢酶测半乳糖、乳糖葡萄糖氧化酶测葡萄糖5、发酵法——测不可发酵糖6、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第二节可溶性糖类的测定一、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食品中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

《食品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食品分析英文名称:Food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二、本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能够掌握食品分析检验的基础理论、仪器分析的原理。

能够结合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根据食品分析的特殊性,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根据实际需要会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环节由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

课堂讲授内容由教师讲授和部分学生讲授组成。

第一次上课时,教师要给学生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授课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根据兴趣查找资料,自由选择主讲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进行点评、补充并总结。

学生没有选择的内容由教师讲授。

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影像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讨论教学时间可灵活掌握。

教师提前布置讨论内容,学生结合各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性质进行准备,实习期间在企业化验室的学生可以结合实习情况进行讨论,也可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临时拟定讨论题目。

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布置课下作业,作业包括后面课堂内容需要准备的作业和课后作业。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食品分析基本知识(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

2、教学要求: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食品检验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常用的技术规范术语;了解试剂的种类及使用;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保存及使用;了解食品检验记录单、报告单的内容,填写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8章糖类物质的测定2

第8章糖类物质的测定2
•在雪糕、棒冰等冷饮食品中做为稳定剂; •在午餐肉等肉类罐头中做为增稠剂,以增加制品的结着性和持 水性; •在面包、饼干、糕点生产中用来调节面筋浓度和胀润度,使面 团具有适合于工艺操作的物理性质等。 •在其他食品中还可作为胶体生成剂、保湿剂、乳化剂、粘合剂 等。 有的食品不仅含淀粉高,而且都是用淀粉制造的比如粉丝、粉条、 粉皮、凉粉、绿豆糕等。
将一定量的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 石酸铜溶液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糖 把二价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反应式同直 接滴定法。
经抽气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加 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解, 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
反应式:
Cu2O+ 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该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选择性和准确 性不及酶法。
(三)说明与讨论
淀粉水解: 于250m1锥形瓶中加入30 ml 6 mol/L盐酸,装上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 2 h , 速冷。
蔗糖水解:于250m1锥形瓶中加入5 ml 6 mol/L 盐酸,置68—70℃水浴中15 min ,速冷。
二、酶水解法
能阴离子交换柱。
1、气相色谱
糖类物质属于非挥发性物质,如能制成具 有挥发性的衍生物,则可采用气相色谱法(GC) 测定。
常用的衍生物有:三氯硅烷(TMS)衍生物、 三氟乙酰(TEA)衍生物、乙酰衍生物和甲基 衍生物等,以前两种最常用。详见教材P131P132或有关专门书籍。
TMS——
糖的三氯硅烷 衍生物
直接滴定法。 但操作复杂、费时,需使用特制的高锰酸钾法糖类检
索表。
163页 古式坩埚 —— 垂融漏斗——
GB/T 5009.7—2003《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类代谢

生物化学第六章糖类代谢

一、单糖
单糖只含有一个羰基,不能再水解为更简单 的糖。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丙酮。
D-甘油醛
二羟丙酮
含有醛基的单糖叫醛糖,如甘油醛、葡萄糖、 核糖等;
含有酮基的单糖叫酮糖,如二羟丙酮、果糖、 核酮糖等。
单糖又根据C原子数分为三、四、五、六、 七碳糖,习惯也称为丙、丁、戊、己、庚糖。 例如三碳糖也称为丙糖,六碳糖称为己糖。
图6-4 乳糖的结构
三、多糖
(一)多糖的特征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成的高分 子聚合物。单糖数目随机而不固定,所以多 糖没有固定的分子质量和确定的物理常数。 多糖是自然界存在量最大的一类有机物质。 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和工业原料。
多糖一般难溶于水或根本不溶于水,也不 能形成晶体,没有甜味,旋光性不明显,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除了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降解反应外,很难发生氧化、还原、成 苷、成酯等反应,尤其是构成动植物骨架 的多糖如纤维素、几丁质等,化学性质更 为稳定。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α–D葡萄糖缩合组成,为α (14)糖苷键连接。麦芽糖保留了半缩 醛羟基,属于还原糖(图6-3)。
生物体内麦芽糖含量极少,几乎测不到(包 括动物和植物),但并非不存在。植物种 子在萌发时贮藏的淀粉水解,麦芽糖含量 略有增多,然后迅速由麦芽糖酶水解为葡 萄糖。
图6-3 麦芽糖的结构
另一种是五肽,一般是五聚甘氨酸,将两条 多糖链上的四肽侧链之间以五肽桥连接 (图6-10)。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 菌的肽聚糖交联方式略有不同。
溶菌酶可作用于肽聚糖的多糖链,使多糖链 断裂导致菌体吸水膨胀破裂而杀死细菌。 青霉素类抗生素可抑制肽聚糖短肽之间的 交联,无法合成完整的细胞壁而发挥抑菌 作用。
(二)麦芽糖的降解

最新糖类的性质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糖类的性质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糖类的性质实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最新发现糖类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活性等,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糖类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实验材料:1. 多种新型糖类样品2. 蒸馏水3. 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4. 酸碱指示剂5. 热量计6. 旋光仪7. 恒温水浴8. pH计9. 电导率仪10. 标准溶液(如葡萄糖标准溶液)实验方法:1. 溶解性测试:将不同糖类样品分别溶于蒸馏水和有机溶剂中,记录溶解度和溶液的透明度。

2. 稳定性分析:将糖类样品置于不同pH值的溶液中,观察其分解情况,并使用热量计测定反应热。

3. 反应活性评估:通过旋光仪测定糖类样品的旋光性,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加入催化剂)其反应速率的变化。

4. 电导率测量:测量糖类溶液的电导率,分析其离子化程度和导电性质。

5. 酸碱性测试:使用pH计测定糖类溶液的pH值,并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1. 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新型糖类A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于传统糖类,而糖类B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更佳。

2. 稳定性分析发现,糖类C在酸性环境下相对稳定,而糖类D在碱性环境下分解速度较快。

3. 反应活性评估显示,糖类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而糖类F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活性增强。

4. 电导率测量结果显示,糖类G的溶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离子化倾向。

5. 酸碱性测试结果揭示,糖类H的pH值接近中性,而糖类I在加入指示剂后呈现明显的酸碱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新型糖类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同糖类在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活性、电导率和酸碱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些结果对于糖类的应用开发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这些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糖类物质分析测定

糖类物质分析测定
13
2012-12-25

乙酸锌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它是利 用乙酸锌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的亚铁 氰酸锌沉淀来挟走或吸附干扰物质。这 种澄清剂除蛋白质能力强,但脱色能力 差,适用于色泽较浅,蛋白质含量较高 的样液的澄清,如乳制品、豆制品等。
2012-12-25
14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一般是用硫酸 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进 行澄清,在碱性条件下,铜离子可使蛋 白质沉淀,适合于富含蛋白质的样品的 澄清。
2012-12-25
5
(1)含脂肪的原料
通常需鲜脱脂后再以水进行提取。一般 以石油醚处理一次或几次,必要时可加 热;每次处理后,倾去石油醚层(如分层 不好,可以进行离心分离),然后用水提 取。
2012-12-25
6
(2)含有大量淀粉和糊精
通常使用70%一75%的乙醇溶液进行提取。因为 单独用水提取,会使样品中部分淀粉和糊精溶出 或吸水膨胀,影响分析测定,同时过滤也困难。 操作时,要求乙醇溶液的浓度应高到足以使淀粉 和糊精沉淀,若样品合水量较高,混合后的最终 浓度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提取时,可加热回流, 然后冷却并离心,倾出上清液,如此提取2—3次, 合并提取液,蒸发除去乙醇。 在70%一75%的乙醇溶液中,蛋白质不会溶解 出来,因此,提取液不含除蛋白质。 2012-12-25 7
2012-12-25 16
澄清剂应根据样品溶液的种类、干扰成分的种 类及含量加以适当的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 所采用的分析方法。 如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不能用硫酸 铜—氢氧化钠溶液澄清样品,以免样品溶液中 引入铜离子; 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不能用乙 酸锌—亚铁氰化钾溶液澄清样品溶液,以免样 品溶液中引入锌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糖分的还原性的测定方法叫还原糖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碱性铜盐法、铁 氰化钾法、碘量法、比色法及酶法等。
(一)碱性铜盐法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是由碱性酒石酸铜甲、 乙液组成。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酒石 酸钾钠等配成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还原 糖能将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Cu2+→ Cu+ →Cu2O↓ 。根据此反应过程中定量方法不同, 碱性铜盐法分为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及蓝-爱农法等。
当样品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怎么办?
2、高锰酸钾滴定法 本法称为还原糖的测定方法的经典的方
法,为国标GB/T5009.7中的第一法。方法 的准确度和重现性都优于直接滴定法,适 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有色样液 也可。但操作复杂、费时、需使用专用的 检索表。
原理:
还原糖+碱性铜试剂(斐林试剂)→ Cu2O(沉淀)
测定
①样品处理
同直接滴定法处理,但改用“10ml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 4ml 1mol/LNaOH溶液”作澄清剂,以免引入Fe2+。 ②测定
如以能否被人类消化利用来分类,则可分为:
(1)有效糖类物质(有效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果糖等单糖、普通低聚糖及淀粉等多 糖;
(2)无效糖类物质(无效碳水化合物)-- 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多聚糖及有些低聚 糖,如水苏糖等。
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分布与含量
糖类物质的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各种食品中存 在的形式和含量不同。
本法又称快速法,它是在蓝一爱农容量法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 计算都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 油、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定终点 常常模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3)试剂的配制方法
①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硫酸铜15.00g及0.05g次甲基蓝,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4、鲜活产品,如谷物、薯类、果蔬等,应避免提取 过程中淀粉酶的水解(先经灭酶);
5、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样品,通常先经蒸发浓缩, 除去酒精和二氧化碳后再处理,对于酸性样品应 防止低聚糖(蔗糖)被部分水解(中性)。
(二)澄清
目的:除去提取液中存在的干扰物质。
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色素、蛋白质、单宁、有 机酸、氨基酸、果胶质、可溶性淀粉等。
淀粉酶测定淀粉含量;
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葡萄糖;
β-半乳糖脱氢酶测定乳糖、半乳糖等。
其它方法——电泳法、生物传感器法等。 电泳法:对食品中各种可溶性糖分进行分离和定
量。如葡萄糖、果糖、乳糖、棉籽糖等常用纸上 电泳法和薄层电泳法进行检验。
生物传感器:简单、快速、可实现在线分析,如 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可以在线检测混合样品中葡 萄糖的含量。
(4)测定
①样品处理 不同的样品稍有不同
适量样品于25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慢慢加入 5ml乙酸锌及5ml亚铁氰化钾,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 30min。干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5.0ml甲液,5.0ml乙液于150 ml锥形瓶中 → 10ml H2O,3 粒玻璃珠 → 从滴定管中加入约9ml葡萄糖标液 → 2min内 加热至沸 → 趁沸滴加葡萄糖标液(2秒1滴),至溶液蓝 色刚好褪去。记录总体积,平行操作三份,取平均值。
直接法比间接法更基本更实际,主要包括: ① 物理法 ② 化学法* ③ 色谱法 ④酶 法 ⑤ 电泳法
⑥ 生物传感器法
化学法
还原糖法 碘量法 比色法
直接滴定法 (改良的兰—爱农法) 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
3,5—二硝基水杨酸 酚—硫酸法 蒽酮法 半胱氨酸—咔唑法
色谱法
纸色谱
薄层色谱
GC HPLC 糖离子色谱法
麦芽糖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由淀粉水解产生。
其它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 乳糖等在自然界中含量均很少,大多通过酶法 合成。属功能性成分。
淀粉广泛存在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籽粒、根 茎和块茎中,水果中以香蕉含量较高。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麸糠、麸皮等存在 于组织中。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3、澄清剂的用量:
用量适当,用量太少,杂质除去不完全;用量 太多可能造成较大误差。
除铅!(用Pb(Ac)2做澄清剂时 )
除铅剂有:K2C2O4、Na2C2O4、Na2SO4等
二、还原糖的测定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 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的双 糖都具有还原性。
⑦测定时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力求一致。影响结果的
操作因素有: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滴定 速度,甚至锥形瓶的规格等。碱度影响Cu2+与还原糖反 应速度、反应程度,因此必须控制反应液体积,标定与
测定时耗体积应接近,以使碱度一致,热源强度适当且
不变,否则引起蒸发量不同,碱度变化。沸腾时间短, 消耗糖液多;滴定过快,消耗糖液也多。
③样液预测 同标定,用样液滴定,先快后慢,至溶液颜色变浅时, 2秒1滴,至蓝色刚褪去,记录消耗样液体积。 ④样液测定 同标定,从滴定管中加比预测体积少1ml的样液。平 行三份。 ⑤计算
10ml碱性酒石酸铜相当于葡萄糖mg数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
(即标定时用了葡萄糖多少mg) V
100
样品质量
稀释倍数 250
→过滤(古氏坩埚)→ 洗涤(热水,60℃)→ 溶解(酸性硫酸铁溶液)→Fe2+
Fe3+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Fe2+,根据消耗的ml数,计算
Cu2O量)
反应式: Cu2O+ 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10FeSO4+2KMnO4+8H2SO4 = 5Fe2(SO4)3+2MnSO4+K2SO4+8H2O
1、对选用的澄清剂的要求
(1)能充分除去干扰物质; (2)对被测糖分不改变其含量和理化性质; (3)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测定。
2、可供选用的澄清剂:
(1)中性乙酸铅(最常用)可除去蛋白质、单 宁、果胶、有机酸等杂质,但脱色力较差;适用 于浅色糖液、果蔬制品、焙烤食品等;
(2)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生成氰亚铁酸锌沉 淀)吸附或带去干扰物质,对除去蛋白质能力强, 脱色力差;
第九章 糖类物质的测定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淀粉的测定 粗纤维的测定 果胶物质的测定(自学)
第九章 重点
可溶性糖类的提取与澄清。 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的测定原理? 蔗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二、食品中糖类物质的分布与含量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四、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一、糖类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糖类物质过去常被称为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 在其分子结构中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且氢与氧的比例数和水一样,故名,但是也有 例外,所以称为糖类物质比较准确一些。
糖类物质是食品工业主要原料和辅助材料,也是大多数 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 包括: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6C);木糖、核糖、阿拉 伯糖(5C)等。 低聚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等。 多糖—同多糖:由同一种单糖构成的多聚糖,如淀粉、糊 精、纤维素等;杂多糖:由不同单糖分子和糖醛酸分子组 成的多聚糖,如果胶、黄原胶、半纤维素等。
⑥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a、可加快还原糖与酒石 酸铜的反应速度;b、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 型的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氧化 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O2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 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Cu2O被氧化而增加 耗糖量,使结果偏低。所以滴定时不要摇动瓶,更不能 取下。
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Cu2+ + 还原糖
Cu+
计算还原糖的量有两种方法: ① 用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的方 法。 ② 利用通过实验编制出的还原糖检索表来算。
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定或制表时所规定 的操作条件,如热源强度(电炉功率)、锥形瓶 规格、加热时间、滴定速度等。
(2)适用范围及特点
1.直接滴定法(是GB法)
(1) 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
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
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 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 沉淀;
这种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物;二 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 由兰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常用提取剂: 1、水(40-50℃)
2、70%-75%乙醇溶液
主要考虑:
1、提取液含糖量最好控制在0.5~3.5 mg/mL;
2、含脂肪样品,如乳酪、巧克力、蛋黄酱、调味品 等,需先经脱脂后再用水提取;
3、含有大量淀粉及糊精的食品,用水提取时,应避 免糊精和淀粉的溶出(用70%—75%乙醇溶液最 适宜);
1、食品中主要含量指标; 2、标志着食物的热量; 3、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质构、形态、口感、物
化性质等); 4、食品工业生产中重要控制据糖类物质的理化性质作为分析原 理制定的各种分析方法。
间接法:根据已知食品的组成,扣除测定的水 分、蛋白质、粗脂肪、总灰分等含量以后,利 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通常以无氮抽提物或总 碳水化合物来表示。
葡萄糖、果糖是食品中最主要的单糖,主要存 在于水果蔬菜中,含量差别很大。新疆的葡萄, 单糖含量可达10%以上,蜂蜜中的单糖含量可 达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