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
课题.《新世纪的新一代》doc

课题: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你们是祖国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1. 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边聆听边想想从音乐中聆听到了什么?2. 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
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 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二.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1.练声5 5 5 5 5 4 3 2 1LI LI LI LI LI LI LILU LU LU LU LU LU LU2.朗读歌词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跨世纪的银号吹起来跨世纪的星星升起来,跨世纪的火炬举起来跟着太阳,跨世纪,拥抱明天,新世界手挽手,朝前迈,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跨世纪的旗帜飘起来,跨世纪的歌儿唱起来跨世纪的理想树起来,跨世纪的重任接过来举着火炬,跨世纪,朝气蓬勃,向未来为祖国,争光彩,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3学唱旋律5 5 5 1 16 5 4 4 4 1 4 5 1 6 54. 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5. 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 (2)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单位:洪绪中学年级:七年级姓名:顾媛教材: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型:唱歌课教学模式:“学导练,当堂清”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新世纪新一代》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李幼容作词、刘馨声作曲。
全曲为带有前奏的A+B进行曲风格的二段体结构。
前奏音乐旋律明朗奔放,音乐形式集中鲜明,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旋律在中音区进行四个乐句模进发展,音乐情绪热情、自豪,充满活力。
B段为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复乐段结构,四个乐句模进发展。
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音乐情绪激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呼吁感。
全曲表现了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对祖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做祖国接班人的自豪情怀和坚定信念。
教学目标:1、学会有情感地演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学唱歌曲和为歌曲伴奏,培养同学们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培养同学们朝气蓬勃、活泼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方法:欣赏、模唱、练谱自学唱、范唱、教唱、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热爱音乐,全班投入学习歌曲、参加课堂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三角铁、小铃鼓、响板、碰铃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片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走进教室。
通过师生问好歌,教师强调唱歌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二、导入1、导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
大家心情无比激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本节课我将带着大家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己复习小学时学过的音乐知识:拍号、小节线、速度记号、间奏、休止符、前奏等。
新世纪的新一代-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新世纪的新一代-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前言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不仅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音乐爱好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一批有创造力、有创新意识的音乐人才。
因此,本篇文章将以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为基础,为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教案,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教授学生音乐知识。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探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营造音乐氛围,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素质,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音乐、音乐文化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2.理解音乐语言的基本元素;3.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4.学习音乐欣赏与表演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音乐、音乐文化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2.学习音乐语言的基本元素;3.掌握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4.学习音乐欣赏与表演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抽象概念;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创作音乐作品。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节音乐的认识•音乐的定义和特点;•音乐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音乐的要素•音高;•音长;•节奏;•音色。
第三节音乐艺术的基本形式•声乐和器乐;•独唱和合唱;•独奏和合奏;•交响乐。
第四节音乐的文化魅力•音乐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中国音乐文化的主要特点和流派。
2.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探究、策划、创作、表演和欣赏等。
在课堂上,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如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演唱、合唱、演奏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五、教学步骤第一节音乐的认识学习目标•学习音乐的定义和特点;•理解音乐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1.听一段音乐片段;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3.引出音乐的概念;4.讲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5.探究音乐的作用和意义。
优质教案新世纪的新一代

优质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张文东教学内容: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
2、过程与方法感受与聆听、音乐表现与探究、示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难点:节奏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3、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电子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
新世纪的新一代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 中学时代>>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初一级2班现有64名学生,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个别学生在课堂学习乐理知识时不专心。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教学准备:手风琴、课件U盘、三角铁、小军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军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手风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拍手为歌曲伴奏,教师手风琴伴奏,演唱1-2遍。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世纪的新一代》教学设计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3、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
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3、以下方法供参考:(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人教版初中音乐新世纪的新一代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音乐新世纪的新一代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学情分析.老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同学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1.同学认知进展分析:主要分析同学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学问基础和力量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当要走的认知进展线。
2.同学认知障碍点:同学形成本节课学问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英勇地即兴表演.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心情,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2、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连接要精确教学过程1、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同学感受歌曲欢快热闹, 布满活力的心情,同学进入学习的情境.2、同学争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心情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3、其次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争论的问题再次倾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心情.4、同学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留意轻声哼唱.5、请同学认真观看,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洁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其次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同学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其次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娴熟演唱.7、根据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老师钢琴伴奏,同学自信的演唱「2遍。
《新世纪的新一代》

请同学们简单分析歌曲特点
1 歌曲第一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 2 旋律当中配有拍击节奏的记号X XX及 “小过门”; 3 前四句旋律和后面的旋律在节奏上有所 变化(AB) ,是为表达歌词的意境和情 感服务的。
中学时代 中 学 时 代
1.jpg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节奏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能力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有感情地演唱
情感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
思考: 1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 歌曲为什么用“中速稍快”的速度来 表现而不用慢速来表现呢 ? 3 这首歌用的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它 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演唱? 4简单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
请同学们跟唱歌曲, 要求带着热烈、欢 快的情绪,并在歌 曲中2、4、6、8 小节第三拍处拍击 节奏X XX。
请同学们在欣赏歌曲《中学时代》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同时, 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诗歌,注意理 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和情绪。
音乐库《新世纪的新一代》

音乐库《新世纪的新一代》第一篇:音乐库《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单位:洪绪中学年级:七年级姓名:顾媛教材: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型:唱歌课教学模式:“学导练,当堂清”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新世纪新一代》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李幼容作词、刘馨声作曲。
全曲为带有前奏的A+B进行曲风格的二段体结构。
前奏音乐旋律明朗奔放,音乐形式集中鲜明,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旋律在中音区进行四个乐句模进发展,音乐情绪热情、自豪,充满活力。
B段为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复乐段结构,四个乐句模进发展。
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音乐情绪激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呼吁感。
全曲表现了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对祖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做祖国接班人的自豪情怀和坚定信念。
教学目标:1、学会有情感地演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学唱歌曲和为歌曲伴奏,培养同学们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培养同学们朝气蓬勃、活泼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方法:欣赏、模唱、练谱自学唱、范唱、教唱、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热爱音乐,全班投入学习歌曲、参加课堂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三角铁、小铃鼓、响板、碰铃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片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走进教室。
通过师生问好歌,教师强调唱歌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二、导入1、导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
大家心情无比激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本节课我将带着大家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

这一学期的音乐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完成。首先,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音乐是一门极其美妙的艺术,他不仅可以以好听的声音满足人类的听觉需要,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学时代”,力求通过唱歌、欣赏、配乐诗朗诵等体裁形式,体现21世纪中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探索的精神。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对作品关注。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听!
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充满青春活力,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齐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三:议:解决提出问题
四:唱: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
五:练
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1、讲解什么是“齐唱”?
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2、播放歌曲,3、引导学生复听音乐并提出问题:
二、边听边唱
三、拓展欣赏
1、《中学时代》
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后记及反思
学生能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但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音乐基本素养知识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
八:小结
将学生分组,分成两组
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
积极、声音洪亮、情绪饱满的参与比一比活动。
仔细阅读教科书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蕴,并根据播放歌曲,安静的聆听感受作品的情绪
《新世纪的新一代》-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新世纪的新一代-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 学习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词和曲调,并能够正确演唱。
1.2 能够辨别歌曲中节奏的快慢及变化,并能够尝试模仿演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1 培养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心。
2.2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发扬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词和曲调。
1.2 歌曲中节奏的快慢及变化。
2.教学难点2.1 歌曲同步演唱时的协调性。
2.2 熟练掌握快节奏、慢节奏和变化节奏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教学步骤10分钟歌曲引入1、播放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引导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及快慢变化。
20分钟歌曲基本学习1、教师现场演唱歌曲,让学生一起跟着唱。
2、分组练习,教师在反复演唱和指导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同步演唱。
3、协调练习,教师模仿管弦乐器的演奏,通过手拍、打节奏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协调练习。
4、让学生自主分享感受和体验。
20分钟制作服装、DIY乐器1、引导学生分组制作有关歌曲主题的服装和乐器。
2、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和乐器制作的过程。
3、展示并进行欣赏。
10分钟小结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提醒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始终秉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参考1.教材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2.教辅《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师用书》3.课外阅读《音乐和音乐人物谈》《儿时的乐器》。
新世纪的新一代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 中学时代>>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初一级2班现有64名学生,学生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个别学生在课堂学习乐理知识时不专心。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教学准备:手风琴、课件U盘、三角铁、小军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军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手风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拍手为歌曲伴奏,教师手风琴伴奏,演唱1-2遍。
《新世纪的新一代》-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新世纪的新一代-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课程背景新世纪的新一代,是指在21世纪出生的年轻人。
他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发达、信息丰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和音乐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成为21世纪的新文化人。
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能够用手模仿弦乐乐器的演奏动作。
3.能够用图形的方式理解节奏,完成简单的旋律节奏练习。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梁山伯与祝英台》1.引入:向学生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2.听歌:放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先听一遍,尝试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旋律美感。
3.演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注重发音准确、情感表达。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演唱歌曲《梁山伯》和《祝英台》,分别模仿男女声音,体验“对唱”的表现形式。
第二课手模弦乐1.引入:向学生介绍弦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弦乐器的特点并尝试模仿演奏动作。
2.演示:老师现场模仿弦乐演奏的动作,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3.练习:让学生自己用手模仿弦乐演奏的动作,并体验模拟出来的音色和韵律。
第三课节奏识图1.引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节拍符号和音符类型,结合生活中的多种节拍和韵律进行解释。
2.练习:通过识图和口语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拍符号和音符类型,并尝试模拟简单的旋律节奏。
第四课音乐欣赏1.引入:为学生播放多首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并引导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2.分析:在听完音乐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器乐伴奏等方面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5分钟声乐教案

45分钟声乐教案教学内容1、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
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案单位:洪绪中学年级:七年级姓名:顾媛教材: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型:唱歌课教学模式:“学导练,当堂清”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新世纪新一代》这首歌曲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李幼容作词、刘馨声作曲。
全曲为带有前奏的A+B进行曲风格的二段体结构。
前奏音乐旋律明朗奔放,音乐形式集中鲜明,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旋律在中音区进行四个乐句模进发展,音乐情绪热情、自豪,充满活力。
B段为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复乐段结构,四个乐句模进发展。
旋律主要在高音区进行,音乐情绪激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呼吁感。
全曲表现了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对祖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做祖国接班人的自豪情怀和坚定信念。
教学目标:1、学会有情感地演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学唱歌曲和为歌曲伴奏,培养同学们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培养同学们朝气蓬勃、活泼向上的情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方法:欣赏、模唱、练谱自学唱、范唱、教唱、以学生为主体。
学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热爱音乐,全班投入学习歌曲、参加课堂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三角铁、小铃鼓、响板、碰铃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片段,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走进教室。
通过师生问好歌,教师强调唱歌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二、导入1、导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
大家心情无比激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本节课我将带着大家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己复习小学时学过的音乐知识:拍号、小节线、速度记号、间奏、休止符、前奏等。
教师巡回指导,讲解不会的记号的含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情感。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及歌曲的意境。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生讨论后回答】中速、充满活力地表现了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对祖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做祖国接班人的自豪情怀和坚定信念。
3、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 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生:因为慢的速度无法表现欢快地情绪。
齐唱、合唱。
四、合作学习1、打开课本: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从节奏、歌词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生: 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生: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生: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生: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生:歌曲用齐唱、合唱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师: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2、师生共同分析歌曲:这是一首充满活力,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歌曲,歌曲为四四拍,结构为二段体,第一乐段(1—8)小节,四个节奏规整的乐句构成,好似新世纪擂响的战鼓、吹响的进军号,令人振奋、鼓舞。
第二乐段(9-24)小节,是全曲的高潮,表达了新世纪青少年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3、教师成功范唱歌曲,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欲望和信心。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5、再次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6、教师讲解声乐的演唱形式:齐唱、重唱、合唱、领唱等。
7、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可变换演唱形式,直至熟练演唱。
五、精彩展示1、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2、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3、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4、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
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如:踏步、朗诵、使用打击乐器、画画等。
六、评价归纳生生互评,教师总评。
七、布置作业特长生用动作和自己所学的乐器表现歌曲。
反思: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嗓音的保护,应当渗透到教学中来。
欣赏《沃尔塔瓦河》教案单位:洪绪中学年级:七年级姓名:顾媛教材: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课型:欣赏课教学模式:“学导练,当堂清”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我的祖国》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伏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萨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乐曲中所描写的伏尔塔瓦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这条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给布拉格增添了不少迷人和神秘的色彩,也给了捷克人生命和骄傲。
曲中所描写的伏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
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
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伏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
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
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
穿过峡谷,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伏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伏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
这是一段激奋而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
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斯美塔那在这首作品中放弃了传统音乐所要求的单一主题的原则,而代之以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他采用近似回旋曲的形式,以象征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的伏尔塔瓦河形象作为乐曲的基本主题,并通过它把穿插其中、徐徐呈现的许多生活画面加以贯串统一。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感受作品内在所包含的情感。
4、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4、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5、教学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感受作品的表面特征,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创作意图。
听辨西洋乐器;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想象力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导入:同学们,在上一课欣赏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1,首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教师用钢琴演奏一段。
(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主题音乐) 这是一首交响乐曲的主题音乐,也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被人们接受的作品。
1874年在捷克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
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期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
而森林狩猎的音乐乡间婚礼的民间波尔卡与主题音乐有机的结合。
乐曲最后转为E大调,显示了沃尔塔瓦河流向布拉格的更加壮阔于气势雄伟。
这首《沃尔塔瓦河》在音乐会上经常作为单曲单独演奏。
2,介绍《伏尔塔瓦河》的背景捷克位于东欧内陆,捷克境内有一条河流——伏尔塔瓦河,它横穿捷克首都,是捷克最长的河流,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介绍曲作者;斯美塔那,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
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其代表作六首内容相关又各自独立的交响诗,组成总称为《我的祖国》的管弦乐套曲。
这六首单独的乐章分别为:《维谢赫拉德》、《伏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布朗尼克》。
它们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捷克的热爱,而且有着深沉而广阔的历史感和对大自然的美丽抒情。
4、介绍乐曲内容。
音画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整部交响诗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尤其是沃尔塔瓦河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捷克民族的象征。
这首交响诗所体现出的交响音乐写作技法、民族艺术色彩与个人风格特征,连同整部套曲一起为捷克音乐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它细致而优美地描绘了源自波希米亚森林的一股清凉一股温暖的两股泉流,波动起伏着,潺潺而来,在晨光下汇合成宽阔的伏尔塔瓦河,时而汹涌,时而蜿蜒地继续流向下游,流经一处处山谷、村庄、牧场......成为交响音乐中的典范之作。
(1)三、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2)1、两个源头教师放VCD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提问: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生:(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沃尔塔瓦河(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