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合集下载

“重”即“重要”?重量隐喻的具身视角

“重”即“重要”?重量隐喻的具身视角

“重”即“重要”?重量隐喻的具身视角陈丽竹;叶浩生【摘要】具身认知强调一切事物的意义都建筑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身体与认知是不可分离的整体.隐喻的本质是在认知加工中将熟悉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的概念上,以达到对抽象概念更好的理解.具身重量的隐喻主要通过语言学中重量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身体对重量的感知导致认知改变两方面来进行论证,其中还包含了重量隐喻与重要性、严重性、情绪、道德等抽象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大量研究支持抽象概念和身体感知是双向作用的关系,对重量隐喻双向性的探究主要包括重要性和过重负担两点.未来可以采用高生态效度的实验范式,在具身视角下对重量隐喻进行深层次和多样化的探索.【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7(010)004【总页数】6页(P3-8)【关键词】具身认知;隐喻;重量隐喻;重要性【作者】陈丽竹;叶浩生【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

实验证实,重的物体会比轻的物体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早就开始用身体所感受的重量去隐喻精神的压力,如“如释重负”“心情沉重”等。

本文总结了在具身认知视域下重量隐喻的基本观点,以及重量隐喻与情绪、感受、思维和程度等领域的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了重量隐喻相关的实证研究,论述了重量和重要性之间的双向性关系,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自古希腊以来,受西方传统二元论文化的影响,身体在真理的追求和知识的获得方面一直处于被贬斥和受压抑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革命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符号加工认知心理学主张人的心理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认知有如计算机的符号加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联结主义模式成为认知科学的主流,它的导向性启示和主要灵感来自大脑或神经系统,认知被视为神经网络的平行加工。

具身德育:纲领、实效、评价

具身德育:纲领、实效、评价

具身德育:纲领、实效、评价作者:孟万金来源:《中国德育》2019年第06期摘; ; 要具身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自身设定的纲领、预期效果和评价模式。

具身德育的总纲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纲下辖十大要领。

具身德育的预期效果分积极行为发展和消极行为减少两大类。

具身德育将评价视为德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和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关键环节。

具身德育从教与学两方面分别构建了道德教育立体评价模式和道德学习立体评价模式,并指出了克服自评的“自我高估”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具身德育;德育实效性;德育评价具身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如何协同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力,需要有纲领进行规约、统筹和协调,以确保落到实处,获得实效;在深入推进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总结、判定是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

在此之前已经发表的一论、二论、三论、四论①系统回应了上述问题。

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具身德育的纲领、效果和如何评价的问题。

一、具身德育纲领纲领主要包括总纲和要领。

具身德育总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身德育要领是指在总纲统领下的具身德育实施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十个要点或关键。

主要有如下十条:1.理想信念领航向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决定着方向和路线。

具身德育固然强调身体力行,但绝不是“只顾拉车不抬头看路”,而是首先强调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理想信念是我们身体存在和生命活动的灵魂,自然必是建立在身体及其行为基础之上的具身德育的灵魂。

2.爱国主义打根基具身德育强调身体、行为、情境、情感的有机统一。

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就是具身德育所强调的最大情境;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因此是具身德育所强调的最大情感和情怀。

具身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具身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具身厌恶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作者:徐佳蒋一聪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7期摘要:为探讨由面部表情反馈所产生的具身厌恶情绪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本研究在道德两难的故事情境中嵌入表情模仿。

结果显示:当在故事中嵌入厌恶表情时,比在相同的故事中嵌入中性表情时,被试对道德的判断更为严苛。

关键词:具身情绪;面部反馈;道德判断在道德领域,存在着“洁净近乎于美德”的隐喻[1]。

有研究表明,通过物理手段(气味等)和心理手段(观看电影、催眠等)激发的厌恶情绪都会使人们对道德瑕疵的判断更严苛,而中性的情绪体验未必会使个体产生严苛的道德判断[2]。

这表明厌恶情绪与道德判断确实存在一定联系。

但以往的研究均从“情绪”的角度,而站在“情绪具身”的视角,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所以,本文主要想探讨由面部表情反馈所产生的具身厌恶情绪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

一、研究方法(一)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类型: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为具身情绪类型,有两个水平,分别是具身厌恶情绪和中性情绪。

因变量为被试对道德判断的评分。

(二)被试在某高校的在校生中,随机招募80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实验组40名(男20名,女20名),控制组40名(男20名,女20名),所有被试身体健康,无听力障碍。

(三)仪器和材料1.仪器指导语和故事情境材料均采用事先编制好的程序在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上连接耳机播放。

2.材料(1)故事情境材料本研究中,故事情境材料采用Kohlberg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该故事材料被录制成52.99秒的音频。

因为该类问题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以假想的情境提出问题,其价值是被试本人并未牵扯或卷入到这一问题中。

因此,可以较好排除被试因个人经验而产生的判断偏向。

(2)表情图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表情模仿图片都是来自于AKDEF(The Averaged Karolinska Directed Emotional Faces),两张图片均来自同一个人的不同表情,除表情不同外,图片的大小,亮度等均一样。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丁凤琴;王冬霞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19(27)9
【摘要】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共有65篇文献153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8659)。

元分析结果显示,道德概念具身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r=0.34);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受文化背景和隐喻维度的影响,但不受隐喻映射方向、研究范式和感觉通道的影响。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概念具身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并且受文化背景和隐喻维度的调节,具体而言,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体的道德概念具身隐喻更强,道德概念与空间维度和大小维度的隐喻联结程度更高。

【总页数】16页(P1540-1555)
【作者】丁凤琴;王冬霞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C91
【相关文献】
1.具身视角下道德概念的隐喻研究
2.从言语的知觉运动理论到具身语义学:来自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证据
3.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4.道德的心理高度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具身认知研究5.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意蕴及其教学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具身认知的身体转向及其道德意蕴

具身认知的身体转向及其道德意蕴

具身认知的身体转向及其道德意蕴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由于传统认知主义过度关注心理表征的计算过程,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导致研究结果与现实严重脱节,身心分离的二元思想也受到来自理论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此时,学者们开始意识到认知过程并非只是抽象符号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应放眼实践,从身体和身体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中探求人类认知的演化和发展。

此后,认知的研究范式从身心二元走向了身心一体,同时也完成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转变。

本文围绕具身认知的发展背景、理论内容及道德领域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具身认知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旨在进一步了解当代新兴的具身认知思潮的来龙去脉和今后发展方向。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时间为主轴线,梳理认知从离身到具身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而分析认知中身体转向的必然性。

首先,阐述传统认知中的身心关系。

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确立,到近代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争论下的行为主义产生,再到计算机科学发展下认知革命的发起,身心二元思想一直贯穿于西方心理学理论。

接着,通过论述第一代认知科学中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的发展,揭示出困境的根源在于离身思想。

最后,具身思想的提出突破了离身束缚,成为新兴的认知理论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部分着重阐述具身认知思想内涵。

首先,对具身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分析。

通过对比和归纳莱科夫和约翰逊、威尔逊以及叶浩生对具身内涵的认识,整理出笔者自己对于具身的理解。

接着,对具身认知的理论内容分别从具身心智、身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以及认知的情境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从具身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身体与道德发生机制进行认知维度的探析。

道德发生机制以道德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研究,强调身体经验是道德概念表征的基础,身体参与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是道德意识构建的基本条件。

道德具身认知的理论研究

道德具身认知的理论研究

道德具身认知的理论研究
方溦;葛列众;甘甜
【期刊名称】《心理与行为研究》
【年(卷),期】2016(014)006
【摘要】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强调身体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个体抽象概念及认知的作用。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身体和道德认知加工的关系已成为现今道德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

本文结合以往道德具身认知研究,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模拟感觉运动隐喻理论和进化理论四种道德具身认知理论,讨论并分析了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依靠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具身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总页数】8页(P765-772)
【作者】方溦;葛列众;甘甜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杭州 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杭州 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杭州 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8
【相关文献】
1.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研究复杂技能学习模式r ——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例[J], 范玉;欧阳明;白柯晨
2.具身认知理论研究述评 [J], 张娣
3.具身认知理论研究述评 [J], 张娣;
4.道德的心理高度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具身认知研究 [J], 鲁忠义
5.具身认知理论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初探 [J], 万代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具身道德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具身道德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具身道德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一、概述具身道德,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一项新兴研究取向,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它强调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为我们理解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传统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中,往往侧重于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等心理层面的探讨,而相对忽视了身体在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身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中的核心地位,这也为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具身道德的研究认为,身体不仅仅是道德行为的执行者,更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的重要载体。

身体的感知、运动和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

例如,我们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和动作等都会传递出我们的道德态度和情感倾向,而这些信息又会被他人所感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我们的道德评价和行为反应。

具身道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道德心理和行为的本质,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有效的道德教育和干预手段。

通过关注和引导身体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

具身道德作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为我们理解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身体与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机制来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

1. 介绍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背景与现状道德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其活动规律。

它关注道德与心理的相互作用,探索道德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以及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道德现象,还能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科学的指导。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道德观念的日益多元化,道德心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受到冲击,新的道德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如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生命伦理等,这些都需要道德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具身厌恶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具身厌恶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具身厌恶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具身厌恶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21)O7-0010-02摘要:厌恶在很久之前就被划为人类的根本情绪之一,但和其他情绪相比,在很长时间内被科学研究无视【1】,随着具身认知的开展,具身厌恶逐渐成为情绪具身研究的新热点。

文章对具身厌恶的概念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寻求其强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具身厌恶;理论解释;道德判断1.具身厌恶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根本信条是认知加工发生在人类身体上,心理加工以实际存在的身体状态为根底,厌恶是人们对自己不喜欢、感到反感的人或事的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响。

具身厌恶是由厌恶情绪所引发的生理反响,包括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响,表现为嘴唇上提、鼻子皱缩、眉头紧锁,呕吐、心率降低、皮电升高,呼吸变缓等现象【2】。

厌恶情绪的心理状态产生之后,其生理状态(具身厌恶)也会随之出现,例如Lindeman( 2021) 研究发现不公正的行为、不良的职业道德等所引发的厌恶心理反响,会引发人们产生相应的厌恶生理反响【3】。

在某种情况下有厌恶的生理状态出现,也可以引发厌恶的心理反响。

强烈的身体功能(如口头厌恶、反胃)没有具体情境引发,但这种情境充满了具身厌恶的意义,也会让人产生厌恶的心理体验。

2.具身厌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具身厌恶与身体清洁性、精神纯洁性密切相关,常常由某些被认为不清洁的物体和行为引发【4】。

Schnall及其同事(2021)认为体验厌恶的人对不道德行为的批判更为苛刻、严重【5】。

例如对同性恋的道德判断,有无厌恶具身出现对判断结果有很大差异,出现具身厌恶的人对它的判断更为苛刻【6】。

正在体验厌恶的人对酗酒、吸毒等一系列行为更容易认为是不清洁的,往往对它们做出较为苛刻的评论【7】。

Schnall, Haidt等人(2021)通过在垃圾箱内放入引发刺激气味的物质后,暴露于强烈的气味下的被试比没有闻到该气味的被试在各种道德问题的判断上都非常苛刻【5】。

具身认知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

具身认知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

具身认知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摘要:心理学培训中,有幸听到了苏州大学刘电芝教授的讲座《心理学最新研究对学与教的启示》,让我接触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具身认知,回想我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灵活运用好具身认知观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充满乐趣。

传统认知:认知是在大脑内进行的,身体仅仅是接受刺激做出反应,有人称是“脖子以上的学习”。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后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其观点的核心思想是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

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整个身体的反应,包括了大脑、身体在认知的塑造中起一种枢轴的作用和有决定性的意义。

身体影响我们的认知常常是悄悄的,不知不觉在对我们产生影响。

很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验证了具身认知对人的学习、生活、交往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具身认知;道德与法治;课堂具身认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

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具身认知的原理,创造或者唤起那些引起学生产生深刻体验的条件、情境、经验,激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收获了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具身认知的种类分为实感具身、实境具身、离线具身,下面,我就自己的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具身认知谈一下做法。

一、实感具身:是由个体亲身操作、实践产生的具身感受,即“吃梅止渴”。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过冬天》一课的“运动不怕冷”环节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运动是不怕冷的法宝,我现场带领孩子们跳了一分钟快乐的“兔子舞”后,让孩子们谈感受,孩子们兴奋极了“运动后身上热乎乎的!”“老师,运动后我很快乐!”“老师,运动后不怕冷了!”接下来的冬天的保健这一环节,为了使孩子们认识到冬季护肤的重要性,我带来了儿童专用护手霜,每小组分发一支,孩子们根据提示在一只手背上亲自涂抹护手霜,然后伸出两只小手进行对比,他们发现:“抹了护手霜的手很光滑、很柔软!”“另一只手干巴巴的,还有点涩。

“具身”认知下的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具身”认知下的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具身”认知下的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观念等,对于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下,身体与认知是密切相关的,身体体验和认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因此,在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中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具身认知;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身体与认知是密切相关的。

该理论认为,身体体验和认知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具体来说,身体体验和认知过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体体验是认知的基础。

人们通过身体体验来感知世界,并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身体体验和认知过程相互影响。

身体体验和认知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们通过身体体验来认识世界,而认知过程又会影响人们的身体体验。

身体是认知的一部分。

身体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思考、判断、决策等认知活动的一部分。

一、结合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身体力行首先,教师需要选取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身体力行。

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仪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的鞠躬、磕头等礼仪实践,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文化考察等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力行时,教师需要认真准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确保活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例如,在参加文化考察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等,并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总结来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具身情绪道德判断的跨文化研究

具身情绪道德判断的跨文化研究

具身情绪道德判断的跨文化研究
具身道德判断研究发现,情绪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

厌恶情绪会使被试在纯洁领域做出更严厉的判断,在伤害领域中则受不适情绪影响。

本研究试图探讨马来西亚和中国被试的具身情绪道德判断的特点以及比较两者间的异同。

由于中马两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民众交流逐日增加,因此,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各选取89名、96名被试,分别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来研究这个问题。

通过设计两个实验来研究上述问题。

实验中使用臭鸡蛋来启动厌恶情绪,冰水来启动不适情绪,与温水作为控制组。

依据领域和性质两个维度将道德判断分为伤害美德,伤害丑行,纯洁美德与纯洁丑行四个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一马来西亚被试中,纯洁美德和纯洁丑行中均有显著差异。

相较不适情绪,在厌恶情绪下,个体对纯洁美德的道德评价分数更低,对纯洁丑行的道德评价分数更高,即更倾向于作出不道德判断,其他组别均没有显著差异。

在实验二的中国被试中,不同组别在道德判断的四个水平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在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对比中发现,二者在情绪以及四个道德判断水平上均呈显著差异。

结论:在马来西亚背景下,具身厌恶和具身不适对纯洁领域的道德判断的影响不同。

在中国背景下,没有发现这一差异;宗教信仰对道德判断影响显著;性别在纯洁领域上的道德判断差异显著;马来西亚被试与中国被试在具身道德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存在文化差异。

未来应进一步从研究方法和文化理论基础等方面探索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具身德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启示

具身德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启示

具身德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启示作者:王锃石乐李同法岳晓东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31期〔摘要〕具身德育认为,道德深植于身体与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身体、环境、文化的相互作用,可以塑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道德是一种高度具身化、情景化的活动,是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经验。

本文探讨了具身德育的理论框架及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具身认知;认知神经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1-0019-04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高级社会情感。

人类对于世界的体验,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系统,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具身德育概述(一)认知的具身化理论思潮认知的具身化理论思潮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1-4]。

认知的具身化理论认为,认知根植于人的身体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中。

其主要观点是:心智是体验性的;思维大多是无意识的;个体的思维对于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主要是基于隐喻的,而隐喻是基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的。

认知的具身化理论强调,身体、感知运动、环境、情境对认知和心智的作用。

认知与身体是密切相关的,认知是身心统一的认知,认知是身体、心智、大脑的互动耦合系统,可以说,身体、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塑造和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体验性、交互性、情境性是认知的重要特点。

(二)具身德育具身德育主张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个体的身体及其环境。

身体的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道德心理与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身体、知觉经验、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塑造了道德。

具身德育理论考察和研究身体的解剖学结构、知觉经验、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对于个体和群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塑造的作用和影响。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既要注重自上而下的“灌输式”传授,更要注重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发展规律,遵循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规律,以考察体验、模拟、模仿、共情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规律,研究自下而上、由具体到抽象、知行合一的感觉—知觉—思维认知过程。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作者:谢少菲曾文婕来源:《中小学德育》2019年第10期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具身道德”理论的起源,暗含了身体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中“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与“即时效果论”等认识误区,[1]就在于忽视了儿童之为“人”的根本。

新兴教育神经科学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习得、行为的养成、心智的发展,更在于脑力的成长,[2]德育的最终目标即道德脑的培养。

大脑中的各种激活模式,都是在身体这一整体的系统中发生的。

[3]因此,道德脑的发展有赖于具身道德的培育。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的发展,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导框架。

身体是意义之根、隐喻之源。

[4]具身认知理论打破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彰显身体经验的重要性。

“道德”这一与身体行为密不可分的领域成为具身理论发展的肥沃土壤,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具身道德的概念隐喻应运而生。

(一)具身认知理论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涉身”认知,该理论认为,身体的解剖结构、神经结构、活动方式、感知和运动体验等浸染着个体对世界的认识,[5]即,个体大脑和身体中的感知——运动通道塑造着认知。

[6]具身认知理论揭示了个体认知的具身基础,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具身道德。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具身道德观(Embodied Morality)认为身体的道德知觉经验是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基础,影响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7]当前,具身道德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具体探讨了“身体解剖结构如何影响道德”“身体与环境的嵌入如何影响道德”及“知觉经验和道德心理及行为的联结关系”等问题。

[8](二)概念隐喻理论身体经验不仅影响个体心理活动,更塑造着个体的语言,成为隐喻的最初源泉。

[9]“隐喻(Metaphor)”源于希腊词“metaphora”,原意为“将一事物的某些方面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并对这一事物进行加工”。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心理学探新2019,Vol.39,No.4,308-313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赵岩*伍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大连116024)摘要: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

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

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

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关键词:具身认知;具身道德;道德隐喻;隐喻表征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9)04-0308-061引言认知科学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它是一个融合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群,心理学在认知科学领域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认知心理学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第一代认知科学强调“符号及其表征”,将人类的心理过程类同于计算机信息加工过程,将心智物理化,且认为人类认知和感知运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即身心二元论思想,主张“硬件无关说”和“离身心智论”。

随着第二代认知革命(即“后认知主义”)的兴起,研究者提出了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新观点,其重要特征是认知过程的具身性和情境性,认为“认知是具身的(embodied)、情境的(situated)、发展的(developmen-tal)和动力学的(dynamic)。

”即强调人们的身体体验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心智的具身性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特征,认为心智依赖于身体之生理的、神经的结构和活动形式以及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在二十世纪末期,以杜威和梅洛·庞蒂为代表的具身哲学迅速发展。

杜威认为:身体经验(body experience)是人类思考、认知、意识和交流等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梅洛.庞蒂最早提出了具身道德(embodied morality)这一概念,他认为身体是道德认知的发源地,身体的感知觉是个体主观认知的建构者。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出发,探讨道德隐喻表征的内在机制与影响。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身体与认知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道德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象化,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和表达道德观念。

本文将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分析道德隐喻表征的形成机制、特点及其对人类道德认知的影响,以期揭示道德隐喻表征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传播提供新的启示。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阐述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将分析道德隐喻表征的形成机制,探讨隐喻如何将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具体的身体感受相联系,从而实现对道德观念的具象化表达。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道德隐喻表征的特点,包括其直观性、生动性、隐喻性等方面。

本文将分析道德隐喻表征对人类道德认知的影响,包括其对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判断的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以期揭示道德隐喻表征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道德隐喻表征的内在机制与影响,为道德教育和道德传播提供新的启示。

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具身认知视角下道德隐喻表征的研究兴趣,共同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二、道德隐喻的定义与分类道德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指的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将道德概念、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投射到非道德领域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上,从而赋予它们道德意涵。

通过这种方式,道德隐喻使得抽象的道德观念得以具体化、生动化,便于人们的理解和传播。

道德隐喻的分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

根据隐喻源的不同,道德隐喻可以分为自然隐喻、社会隐喻和文化隐喻。

自然隐喻通过自然现象或物体来隐喻道德观念,如“大地母亲”象征着养育和滋养,赋予了大地以道德属性。

社会隐喻则利用社会现象或人际关系来隐喻道德行为,如“灯塔”代表着指引和照亮前行的道路,象征着道德指引者的角色。

从“离身”到“具身”:道德教育的应然转向(德育研究论文)

从“离身”到“具身”:道德教育的应然转向(德育研究论文)

从“离身”到“具身”:道德教育的应然转向(德育研究论文)摘要顺应制度化教育的学科发展逻辑,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实践中演变成科学化的道德知识的心智学习。

心智成了道德学习的主体,学校德育呈现出有心无身、有身无心、身心分离等身心二元的离身问题。

基于具身哲学的一元认知观,离身德育中德育内容概念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过程去情境化的症结在“身体主体”的转向中找到了出路。

本文以德育具身化原理为依据剖析了德育离身的问题及其根源,从道德学习是全身心的、主体间的、活动性的互动建构的角度,提出了具身德育的主体、机制和课程形态。

关键词道德教育;离身;具身认知;具身德育一、审问: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根本任务是指引青少年一代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并在不同道德情境的社会活动中知善行善、知行合一。

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学科化发展的呼唤,使得科学主义成为人们认识道德的理性工具,道德也由此从生活世界走向了科学世界。

道德被解构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被诠释为从外界注入人心的规范和规则,其主要功能是训练人们去征服和占有外在的世界。

科学主义在道德教育中的僭越,致使学校德育越是重视学生在道德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发展,越是背离道德教育的生活存在,导致道德知识、德育课程从人的生活,乃至生活的意义中剥离开来,现行道德教育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

其一,德育内容有心无身。

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不断追问的是“什么知识最重要”,道德教育成了知识的教育。

现代道德教育依循课程式的学科教学的逻辑,将道德转变成了科学化的知识,认为基于道德知识的理性判断与推理是生成道德的内在机制。

“在以往小学的德育教科书中80%讲的都是成人的事,特别是名人、伟人、英雄们的事迹,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只能是成人经验的科学概况和总结。

”知识化的德育仅将学生心智作为主体,把学生喻为盛放美德的袋子,德育过程就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把成人世界的传统道德条目灌输给学生,以期在对基本伦理关系和复杂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准则与要求进行具体阐释或逻辑论证的过程中生成道德或道德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科学进展 2015, Vol. 23, No. 8, 1480–148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DOI: 10.3724/SP.J.1042.2015.014801480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叶红燕1 张凤华1,2(1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2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15)摘 要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

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 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

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 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

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

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 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 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 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 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 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具身认知; 道德; 概念隐喻; 道德直觉 分类号B849:C91传统道德判断理论强调理性的作用, 认为推理和认知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Haidt (2001)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 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道德直觉导致。

道德直觉中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成分, 正是这些情感成分使我们做出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究竟取决于理性推理还是感性直觉?Greene, Sommerville, Nystrom, Darley 和Cohen (2001)采用fMRI 技术对道德决策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 发现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时, 与认知和情感相对应的脑区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活跃状态。

Greene, Nystrom, Engell, Darley 和Cohen (2004)认为, 认知和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不是对立的, 而是存在竞争的。

据此, Greene 等(2004)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

继信息加工理论及联结主义之后, 认知心理学迎来了新的认知革命—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 其强调心智或认知对身体及其收稿日期:2014-11-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234)、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13JY09)、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C2014-S146)。

通讯作者:张凤华, E-mail:zhangfh@感觉运动系统具有依赖性(叶浩生, 2011), 当身体的运动或对身体状态的体验或模拟对认知、态度、社会知觉、情绪等发生作用时, 这种效应便被称为具身效应(伍秋萍, 冯聪, 陈斌斌, 2011)。

从具身认知的观点看, 道德的抽象思维根植于身体体验基础之上。

阎书昌(2011)在身体洁净、厌恶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关系研究中, 首次提出了“具身道德”的概念, 认为其是具身认知的内容之一, 是指身体经验同道德认知与判断等心理过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响。

陈潇、江琦、侯敏和朱梦音(2014)在现有道德领域研究基础上, 认为具身道德是指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

就道德判断来说, 道德判断的具身认知研究与已有的道德判断理论不同之处是它强调了身体与道德情境的互动, 通过从身体感受、身体动作等体验来探究其在道德判断中所起的作用, 因而具有很高的生态效度。

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讲, 道德判断的具身认知研究强调心理、身体嵌入环境之中, 探究身体物理属性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双向作用, 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基于此, 文章以具身认知为框架, 梳理了道德判断领域内的文献, 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第8期叶红燕等: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 14811道德判断具身性的实验研究当前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研究较多, 大体集中在3个方面:身体洁净、厌恶与道德判断, 身体温度与道德判断, 身体动作与道德判断。

1.1身体洁净、厌恶与道德判断在道德领域, 存在“洁净近乎于美德”的隐喻。

当前有关具身道德的研究中, 成果最多的当属身体洁净与道德洁净的关联性研究。

Zhong和Liljenquist (2006)研究表明, 个人道德洁净受到威胁之后会产生清洁身体的需要, 即“麦克白”效应(Macbeth effect)。

在其实验中, 进一步揭示出清洁行为能够减少不道德行为所引发的内疚感受, 并且清洁行为还可减少对个体道德自我意象的威胁。

Zhong和Liljenquist(2006)的上述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有学者通过研究试图厘清身体洁净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联性, 但在身体洁净对道德判断影响的作用方向上存有争议, 即清洁启动之后道德判断是更趋严厉还是更趋宽松。

Schnall, Benton和Harvey (2008)的研究发现:“在与环境有关的洁净启动与呈现清洁概念词启动洁净”这两种清洁启动条件下, 人们对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都会更为宽容, 不那么严厉。

即清洁启动条件下, 人们对自己在道德层面的自我概念会提升, 从而使其降低在道德判断中的标准。

Schwarz和Clore (1983)认为洁净的感受会诱发人们产生道德纯洁感, 以此感受作为信号, 人们倾向于对不道德事件进行错误评定。

Johnson, Cheung和Donnellan (2014)直接仿照上述Schnall, Benton等人(2008)的研究, 发现在“直接启动清洁概念及在厌恶体验之后再进行清洁启动(清洁双手)”这两种条件下, 被试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 苛刻性均会降低。

但是, 人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与肮脏环境相比, 当处于清洁的环境中, 如果有人做了一件不道德行为, 如随地吐痰, 个体就会对其评价为更不道德。

这跟上述的研究结果有矛盾之处?是否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这样一种差异?亦或是不同的清洁启动方式?亦或是不同道德事件本身造成了这种差异?Schnall, Haidt, Clore和Jordan (2008)通过臭气、脏乱的房间及令人恶心的视频, 引发个体的身体厌恶, 发现身体厌恶会使被试道德判断标准提高, 增加其评价的苛刻性。

这说明不道德行为通常是和厌恶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厌恶感受本身就可以影响道德判断。

身体厌恶与道德肮脏联系在一起, 那么身体洁净就可能是与道德纯洁联系在一起的。

清洁的感受所引发的心理状态与厌恶引发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 即身体洁净、身体厌恶对诸如道德判断等心理过程的作用方向可能是相反的。

按照这样的逻辑, 清洁行为后, 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会降低标准, 做出更少苛刻性的评价。

与上述清洁启动之后, 人们会做出更为宽容的道德判断结果不同, Zhong, Strejcek和Sivanathan (2010)的研究发现:清洁启动有时也会使个体在对社会事件进行道德评价时标准增高, 做出更为严厉的道德判断。

Zhong, Strejcek等(2010)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清洁启动操纵方式不同造成的。

与环境有关的清洁启动没有一个清楚可辨认的清洁来源, 因此人们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对于他人不道德行为更加包容, 对不道德事件进行错误判定。

而有关自我的清洁启动会使个体感觉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对比效应的辅助下, 个体对他人不道德行为评价更为严厉。

对此, 国内有研究者进行了探究, 郭瑞(2014)在其研究中发现这两种清洁启动方式对道德两难问题判断产生了不同影响, 即与自身相关的清洁使得被试对道德判两难问题的判断更为严苛, 与环境有关的清洁则使被试的道德判断更为宽松。

尽管Zhong, Strejcek 等人(2010)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效用, 但在Schnall, Benton等人(2008)的研究中, 被试在诱发厌恶体验之后再进行洗手(与自我有关的清洁启动), 随后进行道德判断, 结果发现被试在评价他人不道德行为时标准降低, 做出不太严厉的道德判断, 而非更加严厉的道德判断。

这可能是因为在Zhong,Strejcek等人(2010)的研究中, 在与自我清洁有关的启动之前, 被试处于一种正常状态, 而非厌恶状态。

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清洁效应与道德判断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在宗教、文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领域, 存在大量的“清洁与道德之间具有关联性”的证据。

就清洁与道德判断来说, 关于清洁导致不同道德判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研究透彻, 且关于清洁效应对道德判断的具体作用方向尚无明确定论, 后续研究还需具体操纵不同清洁启动方式、清洁启动使用的材料及强弱, 道德判断之前的各种心1482 心理科学进展第23卷理状态、不同的道德事件类型等变量, 以进一步揭示出清洁感受与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

1.2身体温度与道德判断有大量中文中词汇, 如“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冷若冰霜”、“热情如火”, 英文中也有诸如“a warm smile”、“warm-hearted”、“a cold heart”等表述方式, 这些语言指向身体冷暖状态与道德“冷”“热”之间的联系。

Williams和Bargh (2008)的研究中发现与拿着冷咖啡的被试相比, 手持热咖啡的被试会将他人人格评价为更加温暖, 更加热情(实验1)。

同时, 手持热治疗垫的被试会更乐意为他们的朋友而非他们自己挑选一份礼物(实验2), 即热的体验驱使被试做出更为温暖和社会关爱的行为。

身体温暖的体验会使被试感知到与目标人物之间的社会距离更为接近(Ijzerman & Semin, 2009; Fay & Maner, 2012)。

同时, 诱导社交接近会驱使被试将周围温度知觉为比实际更高(Ijzerman & Semin, 2010), 而遭受到社交拒斥的被试会体验到更多冷的身体感受(Zhong & Leonardelli, 2008)。

栾子烟(201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直接考查身体温度与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支持“道德温度”这一具身效应的存在, 进行“冷”道德决策(即“杀一救五”的功利性道德决策)的青少年体现出对冷食品的偏好(实验1), 并且研究进一步发现启动身体的不同温度(冷、暖)可影响道德决策的“温度”, 这种作用主要由冷启动驱动(实验2)。

虽然栾子烟在研究中揭示了身体温度体验与道德温度之间的关联性, 但其未进一步揭示出温度体验是如何影响被试做出道德“冷”“暖”决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