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递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是本人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与不断探索的总结。

所形成的层递教学法的依据主要是:《九程序教学法》、《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其实践应用为:《中学化学学习指导》。

着重谈依据学生的实际在课内外指导学生学习中学化学知识的过程。

关键词:层递教学法 探索 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我还是大学学生时,人们震惊:知识象原子弹爆炸那样增长。我们深感:如果不立即采取对策,不但我们老师很快就会被日益增长的知识所陶汰,更甚者,我们的下一代也将无法在此潮流中立足。这样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以现有教材中的知识为基础,以每一知识的历史(即每一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包括相关的最新发现)为依托去大幅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此为中心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心理素质?

在这种紧迫感的催促下,我一九八三年一回到雷州市第一中学就接受市教研室、学校、化学科组交给的教学改革试验任务。

二、层递教学法的形成

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四学年度,在我所教的高一(1)班和高一(2)班分别采用“启发思维式”和“满堂灌式”进行教学对比试验。“启发思维式”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在备课时,根据课本中每一知识的叙述过程和人的认识规律(在中学化学课本里,大多数知识在课本中的叙述过程与人的认知过

图 1): 实验

体验 ————→感性材料 计算 图1

如,气体摩尔体积一节的思路为(图2):

决定和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定义 概念— 单位

应用

图2

原子

结构

↓解释 用途 氯气的化学性质 应用— 存在 拓宽

图3

在课堂里,将思路分段板出或投影出来,每步都根据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推理,直到完成

思路为止。

效果列表比较如下:

地对化学科产生了兴趣,自学能力也较强。

总之,获得上面的结果(“启发思维式”优于“满堂灌式”),令市教研室、学校、化学科组和我都满意。

在各位化学老师、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五年度,全部采用“启发思维式”教学。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效果更令人满意。学生普遍反映:这样教学能使我们很透彻地理解知识,再通过一些练习容易使知识达到熟练程度;在后期的超前学习时,我们已能通过推理理解了大多数知识。在一九八五年的全国青年化学竞赛中,原高一(l)班(采用“启发思维式”教学)的王丽君同学荣获国家二等奖。一九八六年王丽君同学考上浙江大学化学系。

经过两年教学实践后,在一九八五年暑假期间,我走访了许多优秀学生,全面回想了我的学习方法和我的所有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我的家训,运用哲学、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教学理论、理论的发现、发展过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总结出了如下教学程序:(一)、新知识的作用(根据具体内容采取具体的措施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学习该新知识的动力);(二)、新知识的知识体系(将有联系的知识按分类系统或发展过程形成图景,用来确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利于温故知新,学新复旧,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三)、新知识的思维骨架(根据课本叙述新知识的程序和人的认识规律设计,用于提出学习新知识的要求、找出基础知识和根据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推理,理解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自学等能力);(四)、学习新知识的要求(由新知识的思维骨架可以看出:怎样学、学习的深刻层次和广度、学会或提高思维方法,找出知识的关键、重难点,通过任务强化学习动力);(五)、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在按思维骨架推理时用到的知识。列出以利于复习达到熟练);(六)、理解新知识(将思维骨架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转化成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这是学习每一新知识的关键。);(七)、熟悉新知识的思维骨架习题(习题的模式是:某结论或知识是怎样推出的?以便学生复习,使学生从思维推理过程的高度回忆新知识);(八)、运用新知识习题(按从简到繁的顺序设计应用新知识的习题,使学生达到熟练地掌握新知识的境界);(九)、知识体系和综合题(按从简到繁的顺序设计新的知识体系和将该体系中各部分知识综合起来运用、拓宽知识面的习题,使新知识的知识体系中的各知识达到心口归一的最高境界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学年度,我运用以上教学程序结合化学科特点展开教学,教学效果更显著了。在一九八六年的全国青年化学竞赛中,宋资聪同学荣获二等奖。一九八七年宋资聪同学考上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直到现在,八六、八七届的许多学生还盛赞我的教学在帮助他们透彻地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其中林伟同学自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写出在各类、各层次报章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还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被评为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教书育人先进老师。

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六年三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于一九八六年的暑假又总结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从一九八六至一九八八年,我进一步将以上所列的九大程序教学的方法与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边教学实践边编著了《中学化学学习指导》一书(分高一、高二、高三册》。

三、《中学化学学习指导》的实施

从一九八八年开始,在指导学生学习每一新知识(即每一节)前(最迟一天前),将《中学化学学习指导》(下面简称为《学习指导》)中相应的部分印发给学生。

在课中和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按下图(如图4)具体指导学生学习:

图4

下面按图4所指的顺序分九个部分说明。

(一)、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即《学习指导》中的“一、新知识的作用”)

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老师只需说,学习了本新知识后将容易且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用投影将题目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学生就迫切需要了解新知识,从而使同学们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l、对能设计具有神奇现象的实验的内容,可设计实验并做实验。如,在教学白磷、红磷的知识时,我先给学生一小瓶无色液体,然后请他滴几滴该液体在用铁夹夹着的一小片滤纸上。不久发现:有白烟从滤纸上散发出来,并很快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白烟。这时,同学们很兴奋,并提出,那液体是什么?等问题。我仅回答:只要你们学习了磷的知识,就很容易且圆满地解决它们(板出课题)。此时,同学们在对磷的知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学习动力。

2、对于方法、技能、理论等内容,可先请同学们解几道用将要学的知识才容易解答或才能解答的题目。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法时,先请同学们配平如下反应式(投影显示)。

K2Cr2O7 + H2C2O4 + H2SO4——K2SO4 + Cr2(SO4)3 + CO2↑+H2O

Cu+HNO3 ——Cu(NO3)2+NO↑+H2O

Cu2S+HNO3——Cu(NO3)2+NO↑+ H2SO4 +H2O

当同学们用3分钟还未完成一条反应式的配平时,我请同学们停下来看我配平。我写写看看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