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84 gk , 钾 为 4 m /g . m / g速效 9 gk。土 壤肥力 中等 。 22 供 试肥 料 . 氮肥 : % 尿素 , 4 6 山东 省 东平 湖产 ; 磷肥 : 1% 过磷 酸钙 ( 粒 型 ) 铜 陵 铜 官 山产 ; 肥 :0 氯 化 2 颗 , 钾 6% 钾 , 罗斯 产 ( 俄 红钾 ) 。 23 供 试 品种 .
表 1 瀛 洲 村 试 验 施 肥 方 案
和“ 徽省 ‘44 肥 效 试 验 总 体 方 案 ” 求 ,09年 安排 安 31’ 要 20
在瀛洲 镇瀛 洲 村 进 行 水 稻 “ 4 4 肥 效试 验 , 31 ” 通过 田间试
验 进一 步研 究 当地水稻 的最 佳施 肥量 , 以及如 何 提 高肥料 利用率 , 加 经济效 益 , 学施 肥提供 依 据 。 增 为科
关键 词 : 水稻 ; 3 1 ” 效试 验 ; 佳 施 肥 量 ; 荐 施 肥 量 。 “44 肥 最 推 中图分类号 ¥ 1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 1 — 7— 2 07— 7 1 2 1 ) 1 6 0
本 试验 按照 农业 部 “ 土 配方 施 肥项 目的技术 规 范 ” 测
水 稻 品种 为两 优 一 号 , 常年 产 量 60g 0 k/
3 结果 与分 析
试 验 采 用 “ 4 4 最优 回归 设 计 , 验 小 3 1” 试 3 1 产量 分析 . 据 7月 8日、 2 8月 0日田间调查 观察 , 处 理 1和处 理 2株 高 明显 较 矮 , 色淡 黄 , 病 虫 害 , 理 叶 无 处

要 : 过 在 瀛 洲 村 进 行 水 稻 “ 4 4 肥 效 试 验 , 出该 地 水 稻 的 最 佳 施 肥 量 : 氮 1.9 g67 P O .5 g 通 31 ” 得 纯 2 6 k/ 6 m 、 2 5 0 k/ 4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肥料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小麦种植中,正确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

为此,我们进行了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以探究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岑村试验时间:2021年3月25日至6月10日试验方法:把小麦田随机分为4组,每组面积100m^2。

试验组1施用的是有机肥(猪粪、鸡粪),试验组2施用的是化肥(尿素、三元复合肥),试验组3施用的是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二者按1:1的比例混合施用),对照组则不施肥。

试验结果1. 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单株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有机肥、化肥和有机肥化肥混合施用对小麦单株产量均有增效作用。

其中,有机肥组小麦的单株产量最高,达到了102g,比对照组单株增产了32%。

2. 单位面积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对小麦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组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到了5210kg/ha,比对照组提高了42%。

化肥组和有机肥化肥混合组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和38%。

3. 产量成分施肥还对小麦的产量成分有影响。

有机肥组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都高于其他组,这表明有机肥施用可以增加小麦的籽粒数量和单粒重量。

化肥组和有机肥化肥混合组的产量成分也略有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成分,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其中,有机肥施用效果最佳,可以增加小麦的单株产量,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对小麦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也更为显著。

因此,在小麦的生产中,应根据土地条件、肥料来源和农业技术等因素进行科学施肥,以实现小麦产量的最大化。

第四讲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

第四讲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

21 单 因素 试验 方案 设计 .
或在辅助试验中对次要因素进行研究 。
1 试 验 方 案 的 统 一 性 和 可 比性 . 2
单 因素试验只研究 1 因素的效应,其设计要 个
点是 确 定 因素 的水 平范 围和 水平 间距 。 22 复 因素 试验 方案 设 计 .
221 基 本 概 念 ..
分 别 为 0 1 、0g 67 P、lP 分 别 为 0、 、0 2k/ 6m ,oP、2 5和 lk/6 m , O g67 这样 既 可控 制施 肥 范 围较宽 , 于获得 便
收 稿 日期 :0 6 0 — 2 2o— 2 3
维普资讯
5 9
和 定产 、 肥试 验 , 定 每种 作物 应 在 3个 以上 。
16 设 计 与统计 方 法要 统一 .
文章编号 :0 1 3 1 20 )2 0 5 — 3 10 - 6X(0 60 — 0 6 0
1 试验 方 案设计 原 则
试验 结 果必 须进 行统 计分 析 和 检验 ,不 同 的方
应 设 计统 一 的试验 方 案 ,便 于在 配方 分 区之 间 及不 同年 度之 间进 行对 比 ,便 于建 立统 一 的计算 机 分析 程序 和平 衡施 肥 的数据 库 。 试 验 中 , 了 要 比 在 除 较 的因 素外 , 其它 因素 均保 持不 变或 一致 。 注意 3 要
点 :1 设 肥底 ;2 设对 照 ;3 方 案 要具 有均 衡性 。 () () ()
下 面 以 2素 因肥 料 为例说 明复 因素 肥料 类 型及
其设 计 方 法 。 2221 ... 2因素 3水 平 9处理 完 全均衡 设计
2 . ; 个 相邻 的施 肥 量 应有 足 够 的差 异 , P、 0倍 两 对 K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共59页文档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共59页文档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 基本要求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行相称。——韩非

玉米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玉米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玉米肥效田间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吉林省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肥料效益,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种子:
供试种子为先玉335,该品种田间表现幼苗长势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清秀,气生根发达,叶片上举。

其籽粒均匀,杂质少,商品性好,高抗茎腐病,中抗黑粉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及感大斑病,小班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田间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好,早熟抗倒。

(二)供试肥料
尿素(N :46%)二胺(N :18% P
2O
5
:46%)硫酸钾(K
2
O:50%)
三.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3个因素,3个水平,9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

3水平的含义: 2水平指吉林省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 3水平
=2水平*1.5。

最佳施N量=160kg /hm 2,最佳施P
2O
5
量=64kg /hm 2,最佳施K
2
O
量=80kg /hm 2。

四.小区排列:
小区设计:试验小区面积为40 m2,长7.7m ,宽5.2m ,垄宽0.65m ,共8垄。



五.调查记载
按试验方案要求定期调查,并做详细记录。

如出苗时间,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时值出苗后多少天,定期(苗期,拔节期,成熟期)调查株高、茎粗等。

六.收获考种
作物收获期采样土壤及植株样品。

理论测产并考种。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0K0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 1 2 24 N2P0K2 2 0 25 N2P1K2 2 1 26 N2P2K2 2 2 27 N2P3K2 2 3 28 N2P2K0 2 2 09 N2P2K1 2 2 110 N2P2K3 2 2 311 N3P2K2 3 2 212 N1P1K2 1 1 213 N1P2K1 1 2 114 N2P1K1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 (1)常规施肥:蔬菜的施肥种类、数量、时期、 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大多数农户的生 产习惯进行。 (2)优化施肥:即蔬菜的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 肥技术,可以是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科 技种菜能手采用并经土壤肥料专家认可的优化施 肥技术方案作为试验处理。 基础施肥试验是生产应用性试验,可将小区 面积适当增大,不设置重复。
建议测定内容
产量: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生物量;收 获期可食部分产量。
养分:不同生长阶段植株全氮含量、 吸收量。
品质:Vc;硝酸盐等。4.试验实施Fra bibliotek(1)试验地选择
●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 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 块;
●试验地应避开靠近道路、有土传病害、堆 肥场所或者前期施用大量有机肥等地块。
建议测定内容 产量:可食部分产量。 品质:Vc;硝酸盐等。
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2)
在优化施肥量基础上,设3个处理: (1)农民习惯施肥; (2)考虑基追比(3:7)分次优化施肥,根据 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 (3)氮肥全部用于追肥,按蔬菜营养规律分 次施用。
各地根据蔬菜种类,依据氮素营养需求规律和氮素营养 关键需求时期,以及灌溉管理措施来确定优化追肥次数。
试验设置3个处理:(以优化施肥量比为基础) (1)农民传统肥水管理(常规灌溉模式,如沟灌或漫
灌,习惯灌溉施肥管理)。 (2)优化肥水模式(在常规灌溉模式如沟灌或漫灌下,
依据作物水分需求规律调控节水灌溉量)。 (3)新技术应用(滴灌模式,依据作物水分需求规律
调控灌溉量)。 其中处理2和3,施肥按照不同灌溉模式的优化
目 标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生产的条件下,在大田中研究作物对各项处理的 反应的科学试验方法。
2.任务: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下
来研究土壤、作物和肥料三者的关系及其调节措 施,为不断培肥土壤、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改 善品质、保护环境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二、特点
1.优点
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生产,能反映当地农业 生产真实情况 不需要特殊设备,适于开展群众性科学研究
有专门记载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项目,认真记录 应特别包括-环境变化、生长状况、意外情况 记录一般用铅笔,写错时用铅笔划去重写
五、实验的收获
1. 收获的准备工作
(1)适时收获-成熟前3-5天 (2)划出除地-小区局部地方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意外的损 失,如牲畜踏伤、病虫危害、缺苗断垄等,收获前可将该部分 剔除,这种措施叫做“除地” (3)保护行清除-在收获前1-2天先收获 (4)考种取样-收获前一天,在小区内随机取样,作好标 签,其产量计入小区总产量 (5)其它-标签、布(网)袋、收获、脱粒、工具等
20 m2 )
微型小区试验--小区面积4m2左右,条件易控制,但
农业技术方面不具备代表性,适于探索性、观察性或示 踪性肥料试验
第二节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
试验方法设计的核心是提高试验精 确度,而影响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试验 误差,误差只能缩小,不能消除。因此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始终有两点要求: (1)尽可能缩小试验误差;(2)正确 估计误差大小。
2. 小区的划分
试验必须设置保护行 小区间不需保护行
3. 施肥 4. 播种或移栽 5. 其它工作
试验布置后,必须重新检查一遍,发现错误或 缺点,应尽可能设法改正或补救,并记录下来 每小区要有试验牌,上写明小区号及处理代号
四、田间管理与观察

玉米“3414”肥效效应田间试验

玉米“3414”肥效效应田间试验
流 天地
玉米 “ 3 4 1 4 , , 肥效效应 田问试验
莫 爱 琼
( 防城港市港 1 5 1 区沙潭江农业服务中心 摘 广西 防城港 5 3 8 o o o ) 要: ① 不同配方施肥 处理水稻主要农 艺性状及 产量构成 因子 的影响 : 从 田间观察 结果可以看 出, 不施肥( N P I ( ¨ )
5 2
1 3
1 . 4 试验 方法
试验根 据研 究目的采用农业部 』 土配方施肥技术规 推
荐的“ 3 4 1 4 , , 试验设 计方案 : 即 3因素 、 4水平 、 1 4个 处理 的一种
试验设计方法。 3因 素 指 N 、 P 、 K三个 因素 , 4水 平指 0水 平 ( 不 施
1 . 2 供 试肥 料
尿素为 四川德阳生产养分含量 为 4 6 % ;过磷酸钙为广 西贵


1 4

1 3
l 0
港生产养分含量为 1 2 %; 氯化钾为加拿大生产养分含量 6 0 %。
1 _ 3 供 试玉 米 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为南校 9 6 8 , 全生育期 1 1 5 d 。
不 施 肥 N( 】 P 处理 产量最低 6 0 4 3 . 6 5 k g / h r n 2 ; 而 N2 P 2 K , 处理 的产量 最高 9 8 5 3 . 1 7 k g / h m2 , 比不 施 肥 的 产 量 高 了 3 8 0 9 . 5 2 k g / h m2 , 增产 6 3 %。
处理 区的玉米植株矮小 , 果穗短小 , 百粒重较 轻, 有 明显的早衰现 象, N0 P 】 I ( o 处理 区的玉米植株 生长较矮叶 色淡黄 , 有较 明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建议:除重大自然灾害外,其他的是可以避免的
(试验过程中多去检查和交心、提前预付部分试验费让农户放心有 信心、农药等施用提前给技术和物品)
(三)产量收获
问题:计产不准(只计鲜重且含水量不一致,小区产量低而秤太大, 脱粒不干净,浪费太多,计产单位不清-斤/公斤) ,取样方估产
三、试验的布置
1. 拟定试验计划书-内容包括
(1)试验的名称或题目 (2)方案-处理代号与名称 (3)方法设计-随机区组等 (4)田间规划-小区面积(长×宽) (5)供试作物名称、播种量(或密度)、播种 规格等 (6)试验地点 (7)播种(或移栽)日期 (8)附上按比例尺寸绘制的田间规划平面图
2. 小区的划分
五、收获与计产
➢ (1)适时收获-成熟前3-5天 ➢ (2)划出除地-小区局部地方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意外的损
失,如牲畜踏伤、病虫危害、缺苗断垄等,收获前可将该部 分剔除,这种措施叫做“除地” ➢ (3)全区收获—每个小区单打、单收、单计产(小区试 验); ➢ (4)取样收获-收获一定面积作为估产的样本,估计总产 量,也叫挖方测产(示范试验); ➢ (5)先收保护行-在收获前1-2天先收获; ➢ (6)累计产量-番茄、黄瓜、辣椒等分次收获的作物,应 分次收获、计产,最后累加产量; ➢ (7)考种取样-收获前一天,在小区内随机取样,作好标 签,其产量计入小区总产量。
(四)对照区设置
1. 设置对照目的
➢ 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 ➢ 估计和矫正田间试验误差
2. 如何设置对照处理
➢ 评价土壤地力水平-不施肥 ➢ 评价某肥料效果-供试肥料 ➢ 施肥技术改进-农民习惯
(五)保护行或保护区设置
1. 定义
➢ 在试验地四周种植的数行不计产量,起保护作 用的植株。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知识分享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知识分享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一)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肥料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试验设计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最佳施肥量标准(公斤/公顷)(N2P2K2)纯氮为67.5公斤,磷为60公斤,钾为60公斤。

“3414”试验处理代码表试验编号处理NPK1N0P0K00002N0P2K20223N1P2K21224N2P0K2025N2P1K22126N2P2K2222 7N2P3K22328N2P2K02209N2P2K122110N2P2K322311N3P2K232212N1P1K2112 13N1P2K112114N2P1K12113试验实施、试验要求3.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肥力均匀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

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要整地、设置保护行。

3.2样品的采集3.2.1土样采集春季试验前“3414”试验要采集土样,每个试验点要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形成一个混合样。

3.2.2植株样品采集“3414”试验点需要全部采集植株样品,相同肥力水平上的“3414”试验采集同一植株样即可,分高、中、低肥力采集。

每个点在秋季分别采集3个缺素区和N2P2K2处理的植株样,每个处理随机取3-5株或穴(避开缺株的地方)。

肥料田间实验报告

肥料田间实验报告

肥料田间实验报告1. 引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田间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肥料的效果,选择出最适合的肥料配方,以提高作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产量。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评估不同肥料配方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确定最佳肥料组合。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2.2.1 实验材料 - 作物种子:我们选择了小麦作为本次实验的作物种植材料。

-肥料: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的肥料作为实验组,分别为有机肥、化学肥和无机肥。

2.2.2 实验方法 - 田地准备:我们选取了田块进行实验,保证各田块的土壤质量一致。

在每个田块上防止土壤表层2厘米的草坪。

- 种植:在实验开始前,我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一定的距离和深度,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各田块上。

- 施肥:根据实验组的不同,分别在三个田块上施不同的肥料种类和数量。

有机肥组均匀施加有机肥料1kg/㎡,化学肥组按指定配方施加化学肥料1kg/㎡,无机肥组不施加任何肥料。

- 管理:在整个实验期间,我们对每个田块进行了相同的管理措施,包括浇水、除草和防虫等。

3. 实验结果3.1 生长情况观察在实验开始后的第一周,我们开始观察各组小麦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有机肥组的小麦生长状态较好,且叶片更绿,茎干更粗。

化学肥组的小麦也有一定的生长,但叶片颜色稍浅,茎干略细。

无机肥组的小麦生长较差,叶片黄绿,茎干细弱。

3.2 产量统计在小麦成熟收割后,我们统计了各组的产量。

结果显示,有机肥组的小麦产量最高,每平方米可达500克;化学肥组的小麦产量次之,每平方米可达400克;无机肥组的小麦产量最低,仅为250克。

4.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田间实验,我们对不同肥料配方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组的小麦生长状态最好,产量最高,化学肥料组次之,而无机肥料组的生长和产量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本次试验以马铃薯“3414”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进行了不同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
方式的试验,并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试验方案
1.种植方法:在田间根据常规种植方法进行,保证种植密度。

2.施肥方法:本次试验将施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施肥在种植前进行,采用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多种施肥方式;第二次施肥在花期后进行,采用氮肥、磷肥、钾肥等
多种元素肥进行施肥。

3.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以下处理方案:
方案1:不施肥
方案2: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
方案3: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元素肥
方案4:两次施肥同时进行
二、试验结果分析
1.产量分析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案2和方案5的产量较高,分别是方案1的1.8倍和1.6倍。

其中,采用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多种施肥方式
的方案2产量最高,达到5661.4kg/亩,说明不同的施肥方式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2.品质分析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品质
影响不大,不同处理下的马铃薯品质均能符合市场需求。

3.经济效益分析
三、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节气
要素进行施肥。

2.马铃薯品质对施肥并不敏感,而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决定施肥方式的关键。

3.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施肥量的控制和施肥时间的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整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整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施肥指标体系建立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最佳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田间肥效试验,获取土壤养分测试值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修正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一)试验的典型性。

典型性又可称为代表性。

典型性是指进行的试验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情况、生产条件与经济条件,它决定试验结果在当地具体情况下可能利用的程度。

即试验地的气候、土质、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等要能代表本地区大部分地块的基本特点,便于试验结果能够比较有把握的推广使用。

也有些田间试验需要选择特定的土壤才能得到试验结果,如不同钾肥种类肥效比较试验,应选择缺钾土壤,在钾肥效果显著的基础上才能比较不同种类钾肥的肥效差异。

(二)试验的精确性。

指田间试验所获得数量上的结果通常只是在消除了偶然因素影响下真实结果的近似反映。

因此在试验所得的结果和真实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这个差异愈小,试验误差就愈小,试验的精确性也就愈大。

精确性一般区分为准确度和精确度两个概念;一个观察值的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精确度则是指一个试验单位重复测定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或者指测定结果接近平均值的程度。

(三)试验的重现性。

也称可重复性,就是要在相类似的条件下,重精品文档复相同试验,应该得到与原来试验相类似的结果。

这对于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极为重要。

要保证试验的重现性,除了尽可能保证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和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之外,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的各项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状况作好详细而完善的记载,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 代表性因试验目的而定,适合于解决试验所提出的 任务 ➢验证土壤调理剂(如调酸型)效果,应选择在pH小于 5.5的酸性土壤上布置试验; ➢比较磷肥品种效应时,选择缺磷或比较缺磷的土壤。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2.地势平坦
➢不平坦地段地力很难一致,灌水、排水都有困难,若无 法找到平坦地,坡度不应超过2.5%
喷施
处理1:供试肥料+常规施肥 处理2:等量清水+常规施肥 处理3:常规施肥(不施任何叶面肥)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各处理重复次数不少肥于料产3品次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一、小区试验
•(一)试验处理设计
项目
•表2、微生物肥料小区试验处理设 计
产品种类
微生物菌剂类产品
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免予登记产品,不需要开展肥效田间试验!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 主管部门登记产品
•1、复混肥料(包括执行GB15063标
准的复混肥料、执行GB21633标准的掺 混肥料、配方肥料)
•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
GB18877标准)
•免交肥效 田间试验
报告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二、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特点
一是区别于肥料科研试验和测土配方施 肥田间试验; 二是此类试验是企业用于办理肥料登记 证的依据; 三是具有法律效应,试验单位对所出具 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三、为什么开展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田间 试验的种类?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四)对照区设置
1. 设置对照目的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引言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其产量的提升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

而肥料的使用对于马铃薯的产量影响巨大,对于不同类型的肥料的效应进行试验分析和总结,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以“3414”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肥料的施用,进行田间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肥料的效应和适用情况,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点:选择位于农村的田间进行试验,保证环境条件的一致性。

2. 试验品种:选择“3414”品种的马铃薯作为试验对象,因其产量稳定、适应性较强。

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施用不同的肥料,以检验肥料的效应。

4. 处理组别:设立对照组和不同肥料处理组,作为对比来研究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 施肥方法:按照生产实际,采用常规施肥方法,确保施肥的均匀性和及时性。

6. 数据收集:在生长季节结束后,对不同处理组的马铃薯产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肥料处理组的产量比较:通过对不同处理组的马铃薯产量进行对比,发现不同肥料的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巨大。

有机肥料处理组的产量最高,化肥处理组次之,而对照组的产量最低。

这说明有机肥料对于“3414”品种的马铃薯产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2. 不同肥料处理组的品质比较:除了产量外,我们还对不同处理组的马铃薯品质进行了比较。

发现有机肥料处理组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较少出现畸形和病害。

而化肥处理组的马铃薯次之,对照组的马铃薯品质最差。

3. 不同肥料处理组的经济效益比较:在分析产量和品质后,我们还对不同肥料处理组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

发现有机肥料处理组的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化肥处理组,对照组的经济效益最低。

这说明,有机肥料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试验总结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有机肥料对于“3414”品种的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最为适宜的肥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0K0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 1 2 24 N2P0K2 2 0 25 N2P1K2 2 1 26 N2P2K2 2 2 27 N2P3K2 2 3 28 N2P2K0 2 2 09 N2P2K1 2 2 110 N2P2K3 2 2 311 N3P2K2 3 2 212 N1P1K2 1 1 213 N1P2K1 1 2 114 N2P1K1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选用处理2、3、6、11可求得在P2K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4、5、6、7可求得在N2K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6、8、9、10可求得在N2P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方程。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资料。

4.1.2.2 “3414”部分实施方案试验氮、磷、钾某一个或两个养分的效应,或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3414”完全实施方案,可在“3414”方案中选择相关处理,即“3414”的部分实施方案。

这样既保持了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总体设计的完整性,又考虑到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特点和不同试验目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如有些区域重点要试验氮、磷效果,可在K2做肥底的基础上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试验,但应设置3次重复。

具体处理及其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列于表2。

表2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处理编号“3414”方案处理编号处理N P K1 1 N0P0K00 0 02 2 N0P2K20 2 23 3 N1P2K2 1 2 24 4 N2P0K2 2 0 25 5 N2P1K2 2 1 26 6 N2P2K2 2 2 27 7 N2P3K2 2 3 28 11 N3P2K2 3 2 29 12 N1P1K2 1 1 2上述方案也可分别建立氮、磷一元效应方程。

在肥料试验中,为了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一般把试验设计为5个处理:空白对照(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

这5个处理分别是“3414”完全实施方案中的处理1、2、4、8和6(表3)。

如要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可增加有机肥处理区(M);试验某种中(微)量元素的效应,在NPK基础上,进行加与不加该中(微)量元素处理的比较。

试验要求测试土壤养分和植株养分含量,进行考种和计产。

试验设计中,氮、磷、钾、有机肥等用量应接近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的最高产量施肥量或用其他方法推荐的合理用量。

表3 常规5处理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处理编号“3414”方案处理编号处理N P K空白对照 1 N0P0K00 0 0 无氮区 2 N0P2K20 2 2 无磷区 4 N2P0K2 2 0 2 无钾区8 N2P2K0 2 2 0氮磷钾区 6 N2P2K2 2 2 24.1.2.3 其它试验方案各地可以结合几年来的“3414”试验结果,布置单因素多水平高产高效肥料运筹试验,为农业高产高效提供科学施肥配方。

对于丘陵山区、黄土高原区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技术推广水平,进行肥料梯度试验、配比试验、肥料运筹试验和施肥方法试验及相应的验证试验。

4.1.3试验实施4.1.3.1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及院、林遮荫阳光不充足等特殊地块。

同一田块不能连续布置试验。

4.1.3.2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本规范中大田作物是指大田中种植的粮食、油菜、棉花、大豆等作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主栽的大田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4.1.3.3 试验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采集土壤样品;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土样。

4.1.3.4 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个重复(或区组)。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

同一生长季、同一作物、同类试验在10个以上时可采用多点无重复设计。

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20~50m2,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3m,中耕作物不小于4m。

4.1.3.5 试验记载与测试参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2002)执行,试验前采集基础土样进行测定,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考种和生物与经济产量测定。

必要时进行植株分析,每个县每种作物应按高、中、低肥力分别各取不少于1组3414试验中1、2、4、8、6处理的植株样品;有条件的地区,采集3414试验中所有处理的植株样品。

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汇总表见附表1。

4.1.4试验统计分析常规试验和回归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参见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或其他专业书籍。

4.2 蔬菜肥料田间试验4.2.1试验设计目的本规范肥料田间试验设计推荐“2+X”方法,分为基础施肥和动态优化施肥试验两部分,“2”是指各地均应进行的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为基础的对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中常规施肥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在蔬菜生产中习惯采用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则为当地近期获得的蔬菜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技术;“X”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蔬菜可能存在一些对生产和养分高效有较大影响的未知因子而不断进行的修正优化施肥处理的动态研究试验,未知因子包括不同种类蔬菜养分吸收规律、施肥量、施肥时期、养分配比、中微量元素等。

为了进一步阐明各个因子的作用特点,可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安排试验,目的是为确定施肥方法及数量、验证土壤和植物养分测试指标等提供依据,X的研究成果也将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提供参考,最终形成新的测土配方施肥(集成优化施肥)技术,有利于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

4.2.2基础施肥试验设计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1)常规施肥,蔬菜的施肥种类、数量、时期、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大多数农户的生产习惯进行;(2)优化施肥,即蔬菜的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技术,可以是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科技种菜能手采用并经土壤肥料专家认可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作为试验处理。

基础施肥试验是生产应用性试验,可将小区面积适当增大,不设置重复。

4.2.3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设计“X”表示根据试验地区、土壤条件、蔬菜种类及品种、适产优质等内容确定,确定急需优化的技术内容方案,旨在不断完善优化处理。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可与基础施肥试验的2个处理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也可单独布置试验。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需要设置3-4次重复,必须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至少有3年以上的试验结果。

“X”主要针对氮肥优化管理,包括5个方面的试验设计,分别为:X1,氮肥总量控制试验;X2,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3,有机肥当量试1 说明:表4中,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1水平: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的70%;2水平:指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3水平: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为2水平氮肥适宜推荐量的1.3倍。

4.2.3.2 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2)蔬菜作物在施肥上需要考虑肥料分次施用,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为了优化氮肥分配,达到以更少的施肥次数,获得更好效益(养分利用效率,产量等)的目的,在优化施肥量的基础上,设置3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2)考虑基追比(3:7)分次优化施肥,根据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3)氮肥全部用于追肥,按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

各地根据蔬菜种类,依据氮素营养需求规律和氮素营养关键需求时期,以及灌溉管理措施来确定优化追肥次数。

一般情况下,推荐追肥次数见表5,如果生育期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追肥次数。

每次推荐氮肥(N)量控制在2-7 kg/亩。

表5 不同蔬菜及栽培灌溉模式下推荐追肥次数追肥次数蔬菜种类栽培方式畦灌滴灌露地2-4 5-8 叶菜类设施3-4 6-9露地5-6 8-10果类蔬菜设施一年两茬5-8 8-12一年一茬10-12 15-18 4.2.3.3 有机肥当量试验(X3)目前在蔬菜生产中,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很普遍。

按照有机肥的养分供应特点,养分有效性与化肥进行当量研究。

试验设置6个处理(表6),分别为有机氮和化学氮的不同配比,所有处理的磷、钾养分投入一致,其中有机肥选用当地有代表性并完全腐熟的种类。

表6 有机肥当量试验方案处理试验编号处理有机肥提供氮占总氮投入量比例化肥提供氮占总氮投入量比例肥料施用方式1空白-- -- --2 M1N0 1 0 有机肥基施3 M1N21/3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4 M1N11/2 1/2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5 M2N12/3 1/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6 M0N10 1 化肥追施注:其中有机肥提供的氮量以总氮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