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遥感导论试卷及答案(闽江学院)

合集下载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轨道高度在1000km以上的是()。

A. 低轨道卫星B. 中轨道卫星C. 高轨道卫星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答案:C2. 遥感影像上,绿色通常代表()。

A. 水体B. 植被C. 城市D. 裸土答案:B3.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以获取立体影像()。

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单波段传感器答案:C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大气折射B. 地球曲率C. 地形起伏D. 传感器倾斜答案:D5.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类型属于高光谱遥感()。

A. 多时相数据B. 多角度数据C. 多波段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D6.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不包括()。

A. 传感器响应函数B. 大气影响C. 太阳高度角D. 地形起伏答案:D7.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海洋环境监测()。

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遥感答案:C8. 遥感影像的分类中,监督分类需要()。

A. 训练样本B. 先验知识C. 专家系统D. 机器学习算法答案:A9.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A. 可见光数据B. 红外数据C. 微波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B10. 遥感影像的融合技术中,IKONOS和QuickBird数据的融合可以提高()。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获取()。

A. 云层覆盖B. 太阳高度角C. 传感器类型D. 地形起伏答案:ABCD1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

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透视变换D. 傅里叶变换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增强方法()。

A. 直方图均衡化B. 边缘增强C. 波段组合D. 空间滤波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

遥感技术课程考试试卷(

遥感技术课程考试试卷(

A-1 2006 ─2007 学年 第 二 学期 《遥感技术》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8页;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任课教师:王庆 授课班级:地信1041~1044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遥感 2、空间分辨率 3、图像直方图 4、直接法几何纠正 5、监督分类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 1、下列不是遥感的特点是:() (A ) 大面积同步观测 (B ) 时效性 (C ) 商业性 (D )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2、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B)遥感从定性走向定量(C)遥感应用不断深化(D)技术含量高,可以精确的反映地表状况,完全可以代替地面的调查。

3、绝对黑体是指()(A)某种绝对黑色自然物体(B)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的理想物体(C)吸收率为0,反射率为1的理想物体(D)黑色的烟煤4、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为:()(A)0.48μm和9.66μm(B) 9.66μm和0.48μm(C) 2.5μm和5μm(D)0.5μm和0.8μm5、以下卫星中哪种卫星的空间分辨率最高()(A)美国Quick Bird系列卫星(B)1999年中国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2(C)装载HRV传感器的法国SPOT系列卫星(D)1999年美国发射的IKNOS卫星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A)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C)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D)卫星相对太阳静止不动7、Choose the band-to-colour assignment (A, B or C, D) that fits true colour composite. (A)R,G,B => TM1,TM2,TM3(B)R,G,B => TM2, TM 3, TM 1(C)R,G,B => TM 4, TM 3, TM 2(D)R,G,B => TM 3, TM 2, TM 18、摄影相片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下列哪一项属于都间接解译标志()(A)形状和大小A-2A-3 (B ) 目标地物与环境、时间的关系 (C ) 阴影和地物周围环境 (D ) 纹理和目标地物的排列 9、有一种多光谱变换主要针对TM 数据河曾经广泛使用的MSS 数据。

遥感导论考试题B及答案

遥感导论考试题B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2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遥感平台2.微波遥感3.辐射亮度4.光谱反射率5.合成孔径雷达6.假彩色遥感图像7.大气窗口8.立体观察9.图像空间分辨率10.NDVI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近红外遥感机理与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2、近极地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特点及其在对地观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那些?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2、什么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它包含那些内容,如何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来提高遥感图像的解译效果?“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2--答案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常见的有气球、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

2.微波遥感指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籍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

常用有SAR和INSAR两种方式。

3.辐射亮度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不同而不同。

则辐射亮度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观察者以不同的观测角观察辐射源时,辐射亮度不同。

4.光谱反射率物体对光谱中某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用式子表示为:P=E反/E入*100%。

5.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方位分辨力愈高。

6.假彩色遥感图像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篮三种原色合成彩色图像。

由于原色的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因而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真实的颜色,通常把这种方式合成的影像叫做假彩色遥感影像。

常见的彩红外图像即为假彩色合成图像。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遥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航空遥感B. 航天遥感C. 地面遥感D. 海洋遥感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资源调查B. 环境监测C. 城市规划D. 个人娱乐答案:D3. 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图像分辨率B. 提高图像的可读性C. 减少图像的噪声D. 改变图像的颜色答案:B4.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分辨率C. 空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B5.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大气影响B. 地形起伏C. 传感器误差D. 光照变化答案:C6.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主动式传感器?A. 激光雷达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扫描仪D. 多光谱相机答案:D7. 遥感图像分类中,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是否需要训练样本B. 是否使用机器学习算法C. 是否依赖于先验知识D. 是否需要人工干预答案:A8. 以下哪种云平台不是遥感数据常用的云存储平台?A. Google Earth EngineB. Amazon Web ServicesC. Microsoft AzureD. Dropbox答案:D9.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湿度监测D. 农作物价格预测答案:D10.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大气散射B. 大气吸收C. 大气折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哪些环境监测?A. 森林火灾监测B. 水质监测C. 城市热岛效应D. 沙漠化监测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传感器的性能B. 大气条件C. 地形起伏D. 光照条件答案:A, B, C, D3. 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特征提取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 土地利用分类B. 城市扩展分析C. 交通流量监测D. 灾害风险评估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作物产量预测C. 病虫害监测D. 土壤湿度监测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宏观尺度的监测,不能用于微观尺度的监测。

遥感导论试题

遥感导论试题

遥感导论试题遥感导论课后练习题第⼀章绪论1.遥感的基本概念。

2.简述遥感探测系统的⼏个部分。

3.简述遥感的类型。

4.简述遥感的特点。

5.试述全球及我国遥感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第⼆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1.电磁波含义及电磁波的性质。

2.电磁波谱的含义,电磁波区段的划分是怎样的3.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的物理意义。

4.简述辐照度,辐射出射度和辐射亮度的物理意义,其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5.朗伯源和⿊体的概念6.⼤⽓的散射现象有⼏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可见光不能7.什么是⼤⽓窗⼝对照书内卫星传感器表中所列波段区间和⼤⽓窗⼝的波段区间,理解⼤⽓窗⼝对于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8.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整体过程中所发⽣的物理现象。

9.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10.列举⼏种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植被、⼟壤、⽔体、岩⽯的地物反射波谱曲线实例。

11.在真空中电磁波速为3×108 s m(1)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从约×10-7 m 的紫⾊光到约×10-7m 的红⾊光,其对应的频率范围为多少(2)X 射线的波长范围约5×10-9—×10-11m,其对应的频率范围是多少(3)短波⽆线电的频率范围约为 ---300MH Z 其对应的波长范围是多少12.在地球上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I=×1032m w设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011m 试求太阳的总辐射能量。

13.假定恒星表⾯的辐射与太阳表⾯辐射⼀样都遵循⿊体辐射规律。

如果测得到太阳辐射波谱λ=µm ,的北极星的λ=µm,试计算太阳和北极星的表⾯温度及每单位表⾯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是多少 14.已知⽇地平均距离为天⽂单位,1天⽂单位≈×103m ,太阳的线半径约为×105KM(1)通过太阳常数I 0,计算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 。

【VIP专享】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VIP专享】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很强,可以全天候进行观测。

常见的微波遥感成像方式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和相干雷达(INSAR)。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A. 直接接触测量B. 无线电波传输C. 卫星轨道观测D. 地面传感器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微波数据C. 声音数据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农业监测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种植面积估算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质量分析D. 天气预报答案:D4.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A. 影像的像素大小B. 影像的覆盖范围C. 影像的清晰度D. 影像的光谱范围答案:A5.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适合在夜间进行遥感监测?A. 光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微波传感器答案:A6. 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是指: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光谱范围B. 传感器能够捕捉的光谱波段数量C. 传感器的光谱响应速度D. 传感器的光谱稳定性答案:B7. 以下哪个术语与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无关?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地形校正D. 配准答案:A8. 遥感影像的分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人工分类D. 机器学习分类答案:C9. 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遥感影像的辐射分辨率?A. 传感器的灵敏度B.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C. 传感器的光谱响应D. 传感器的像素数量答案:D10.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B. 城市绿化覆盖率评估C. 交通流量分析D.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森林覆盖变化监测B. 水资源评估C.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D. 地震灾害评估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数据的质量?A. 传感器的性能B. 大气条件C. 地表反射特性D. 数据处理方法答案:A, B, C, D3.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光谱增强D. 数据压缩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遥感技术的优势?A. 覆盖范围广B. 时效性强C. 成本效益高D. 精度高答案:A, B, C, D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作物种植面积估算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质量分析D. 作物产量预测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球表面的光学影像。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电磁波?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 军事侦察B. 城市规划C. 农业监测D. 电影拍摄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什么?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像素数量C. 图像的覆盖范围D. 图像的存储大小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卫星的类型?A. 极轨卫星B. 静止卫星C. 通信卫星D. 低轨道卫星答案:C5.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什么是多光谱遥感?A. 同时获取多个不同波长的图像B. 只获取可见光波段的图像C. 只获取红外波段的图像D. 只获取微波波段的图像答案:A7. 遥感数据的分类主要分为哪两类?A. 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B. 单波段分类和多波段分类C.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D. 空间分类和时间分类答案:C8. 什么是遥感中的“光谱特征”?A. 物体的几何形状B. 物体的光谱反射或发射特性C. 物体的纹理特征D. 物体的温度特征答案:B9.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监测物体的移动B. 监测环境的污染情况C. 监测天气变化D. 监测建筑物的损坏答案:B10.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几何失真”?A. 图像的亮度不一致B. 图像的像素排列不整齐C. 图像的几何形状与实际不符D. 图像的颜色失真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

答案: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速度快、不受地理环境限制、可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等优势。

2. 描述遥感数据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遥感数据主要分为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遥感数据。

光学遥感数据主要依赖可见光、红外和近红外波段,适用于植被、水体等的监测。

雷达遥感数据则不受光照和天气条件限制,可穿透云层,适用于地形测绘、海洋监测等。

遥感导论(试题)

遥感导论(试题)

遥感导论(试题)1. 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2. 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从_____年算起的。

3. NASA的全称是(中文)_____________,英文全称是_____。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8年。

4. ___年___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发射成功。

5. 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或_____和_____。

按RS的应用领域(从大的研究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7. 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8. 遥感机理是通过利用_____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_____或_____的_____,通过_____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_____的目的。

9. 电磁波是电磁振动的传播,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_____激发了_____,变化的_____又激发了_____,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

10. 电磁波是_____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

11. 电磁波遇到介质(气体、液体、固体)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现象,在辐射传播过程中,若遇到粒子还会发生____现象。

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微波的波长范围是_____到_____。

13. 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___,反射率为___,发射率为___。

14. 按照维恩位移定律的描述,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λ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___。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一.多选题1.航空遥感的优点:()A、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B、灵活,适用于专题遥感研究C、各种星载遥感仪器的先行检验者D、信息获取方便参考答案:ABCD2.分辨率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A、空间分辨率B、时间分辨率C、光谱分辨率D、辐射分辨率E、角度分辨率参考答案:ABCDE3.遥感制图流程可分为:A、制图目的B、制图规划C、制图颜色D、图像整饰参考答案:ABCD4.监督分类对训练区的要求:()A、训练区包含样本的种类与待分区域一致B、训练样本在各类目标地物面积较大的中心选取、保证均质C、必须选择和使用多个训练区,才能进行成功有效的识别D、选择一个训练区即可有效识别参考答案:ABC5.航空摄影按摄影所用的波段分为:()A、普通黑白摄影B、天然彩色摄影C、黑白红外摄影D、彩色红外摄影E、多光谱摄影参考答案:ABCDE6.按遥感的应用空间尺度分类为:A、全球遥感B、乡村遥感C、区域遥感D、城市遥感参考答案:ACD7.传感器按数据记录方式可分为:()A、成像方式B、可见光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D、非成像方式参考答案:AD8.微波遥感的优点:()A、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测B、对一些物体及地表层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云层C、微波传感器天线的方向可以调整,能够增强所获取的信息量D、微波信号与物质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可以对物质组成进行推测E、多种频率、多种极化、多个视角,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的空间关系、大小尺寸、介电性质以及地表粗糙程度等参考答案:ABCDE9.目视解译方法包括:()A、直接判读法B、对比分析法C、地理相关分析法D、信息复合法E、综合推理法参考答案:ABCDE10.遥感技术系统的构成A、传感器B、遥感平台C、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D、遥感信息的分析与应用参考答案:ABCD11.遥感技术按平台分类为:A、近地面遥感B、航空遥感C、航天遥感D、航宇遥感参考答案:ABCD12.遥感技术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为:A、主动遥感B、有光源遥感C、被动遥感D、无光原遥感参考答案:AC13.遥感分类误差来源:()A、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的多样性B、空间、辐射、光谱分辨率影响C、分类系统与数据资料的匹配程度D、分类算法和步骤的准确性E、混合像元参考答案:ABCDE14.监督分类方法有:()A、平行算法B、最小距离分类法C、最大似然法D、多级切割分类法参考答案:ABCD15.遥感影像地图的特征:()A、信息量丰富B、直观形象C、一定数学基础D、现势性较强参考答案:ABCD16.遥感影像镶嵌原则:()A、镶嵌的影像投影相同、比例尺相同,有足够的重叠区域B、图像的时相保持一致,多幅图像镶嵌时,以中间一幅为准进行几何拼接和灰度平衡C、有必要时应进行局部区域二次几何纠正和灰度调整D、镶嵌后的影像应是一幅信息完整、比例尺统一和灰度一致的图像参考答案:ABCD17.监督分类的缺点:()A、主观性较强B、训练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C、花费较多人力、时间D、只能识别训练样本定义的类别参考答案:ABCD18.室内判读阶段包括哪些环节:()A、建立解译标志B、室内初步判读C、野外验证D、精度评价E、成果制图参考答案:ABCDE19.遥感图像几何畸变产生的原因:()A、遥感平台位置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球自转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地形起伏的影响E、大气折射的影响参考答案:ABCDE20.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的目的是:()A、改善图像显示质量,提高目视判读效果B、去除干扰,突出所需(专题)信息C、计算机自动分类的预处理方法参考答案:ABC21.光谱分辨率决定因素:()A、像元大小B、传感器波段数C、中心波长位置D、波长间隔(带宽)参考答案:BCD22.遥感信息提取的种类:()A、类型信息B、变化信息C、物理量提取D、指标提取E、特殊地物及状态的识别参考答案:ABCDE23.遥感技术按数据的表示方式分类为:A、影像遥感B、照片遥感C、成像遥感D、非成像遥感参考答案:CD24.可以从哪些方面建立间接解译标志:()A、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标指示特征B、地物与环境的关系C、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D、不同解译标志的综合运用参考答案:ABCD25.遥感技术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分类为:A、高光谱遥感B、宽波遥感C、常规遥感D、窄波遥感参考答案:AC26.遥感数据处理的目的是:()A、提高遥感图像判读的视觉效果B、误差订正C、提高分辨率D、自动分类的预处理参考答案:ABD27.实际进入传感器的辐射能量包括:()A、太阳直接发射到传感器的电磁辐射B、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C、地面物体本身辐射经大气衰减后进入传感器;D、大气对入射辐射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遥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地面遥感B. 航空遥感C. 航天遥感D. 空间遥感答案:C2. 遥感影像中,波段数最多的是哪种传感器?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热红外传感器D. 微波传感器答案:B3.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最高?A. 全球覆盖B. 区域覆盖C. 国家覆盖D. 地方覆盖答案:D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不包括以下哪项?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地形校正D. 配准答案:A5.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算法复杂度B. 计算速度C. 需要的训练样本D. 影像的分辨率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光谱分辨率3.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植被覆盖度分析、水体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等。

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有哪些步骤?答案: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步骤包括影像配准、投影转换、地形校正和影像镶嵌等。

3.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传感器本身的不均匀性、大气影响以及地形起伏等因素对影像辐射值的影响,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物反射率信息。

4.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答案: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机器学习分类等。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气窗口2.光谱分辨率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5.遥感图像镶嵌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20分)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30分)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遥感试题与答案

遥感试题与答案

2005至2006学年第2学期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1. 黑体:2. 邻域增强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三、问答题(共计67分)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

8分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2005至2006学年第2学期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完整版)遥感导论期末试卷及答案(可A4纸打印),推荐文档

(完整版)遥感导论期末试卷及答案(可A4纸打印),推荐文档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1. 黑体:2. 邻域增强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三、问答题(共计67分)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

8分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遥感导论》测试题

《遥感导论》测试题

《遥感导论》测试题年级: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传感器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器和输出4部分组成。

2、遥感在天气预报、火灾和水灾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领域的应用,反映了遥感方法的___________优势。

3、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试验、遥感信息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部分组成。

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____~______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6、____________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

7、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等是属于_____________的传感器。

8、SAR的中文名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9、遥感图像的特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方面来判断的。

10、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一般来说,最小波长间隔越小,分辨率越_____。

11、加法三原色是指____、绿、蓝;减法三原色是指黄、____、青。

12、植被指数NDVI=_____________________。

13、K-L变换又称为____________,变换后的主分量空间坐标系比原坐标系旋转了一个角度,指向数据信息量较大的方向。

第一主分量集中了80%以上信息量,第二、三主分量依次递减。

14、遥感数字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__。

15、“3S”是指遥感____________、地理信息系统______________和全球定位系统______________。

遥感导论试卷及答案(闽江学院)

遥感导论试卷及答案(闽江学院)

一填空1 3S技术指:___GIS_________ 、___RS_____________和_______GPS____________2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按照距可光的远近分为___远红外____________、_中红外_______________、____近红外___________3 传感器一般由___收集器__________、__探测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器__________、___输出设备_____________ 四部分组成4 颜色的性质用___明度____________、__色调______、___饱和度_____ 来描述5 光学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两个基本环节是_____采样____________和_____量化____。

6目标地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___色______、_____形_____、___位___三大类。

7 Landsat的轨道是近极地 ____太阳___________同步轨道,SPOT4较之Landsat,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__10_____米二选择题1 关于电磁波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D)A 太阳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波长的电磁波混合而成的。

B 频率对应着波长,所以说某种电磁波的频率也就是告诉了它在真空中的波长。

C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成因时不同的,它们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也是有差异的。

D 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非常狭窄的一部分,所以在太阳辐射中所占的能量份源最小。

2 静止卫星在一般是在以下哪层中进行遥感活动(D)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大气3 红色的补色是(D) A 蓝 B品红 C黄 D青4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主动式传感器(D)A航空摄影机 B 多光谱扫描仪 C 微波辐射计 D微波高度计5 以下哪个波段既有地物自身热辐射,又有地物反射太阳辐射(C)A 0.38----0.76umB 0.76----2.5umC 2.5---6um D大于6um6 云、雾对红外线散射属于(B)A 瑞利散射 B米氏散射 C 非选择性散射 D不确定7 大气对遥感图像对比度的影响是(A)A 对比度减少B 对比度增加C 没有影响 D不确定8 一般地物的反射率越高,明度就(A)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9 航空像片属于哪种投影(B)A垂直投影 B中心投影 C 多中心投影 D UTM1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哪种影响并不改变太阳辐射的强度(C)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D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11下列属于气象卫星系列的是(A)A 、 NOAAB 、SPOTC 、CBERS D、 QuickBird12 假设地表温度为300K,根据维恩位移定律(b=2.898×10(-3)m*K),其辐射出射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是(B) A 0.47 B 9.66 C 12.5 D 2.08 (um)13 电磁波谱中,频率由高到低,波长由短到长依次为:r射线,X射线(A)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C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 D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14 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被显示(B) A白色 B 红色 C绿色 D蓝色15 用线性变换方式来扩展图像灰度动态范围可以加入图像的对比度:在下图中,代表原始图像亮度值范围,为拉伸后的图像亮度值范围,试问在下图中,那段表示对比度加大(B)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16几何校正控制点数目的确定,对于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B)A(n+1)(n+2) B(n+1)(n+2)/2 C(n+2)(n+3) D(n+2)(n+3)/217 下列四幅直方图中可以粗略判断出,哪幅代表的图像质量最好(A)课本P113图4.3118 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在(C)范围内,称为垂直像片。

遥感导论试题库_超级完整版

遥感导论试题库_超级完整版

遥感复习题库一、名词解译1.遥感2.高光谱遥感3.遥感图象解译4.遥感影像地图5.主动遥感6.被动遥感7.扫描成像8.多源信息复合9.最小距离判别法10.图像区域分割11.多波段遥感12.维恩位移定律13.瑞利散射14.米氏散射15.大气窗口1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1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18.平滑与锐化19.多光谱变换20.监督分类21.非监督分类22.遥感技术系统23.电磁波与电磁波谱24.垂直摄影25.倾斜摄影26.光机扫描成像27.固体自扫描成像28.影像变形29.几何校正30.航天平台31.电磁波32.电磁辐射33.感光度34.三基色35.分辨率36.黑体37.亮度系数38.辐射出射度39.假彩色40.真彩色41.3S42.数字图像43.领域处理二、填空题1.可见光遥感的的探测波段在_____________之间,红外遥感的探测波段在___________之间。

2.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是____________,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是____________。

3.已知某河流的宽度为20m,在像片上量得的宽度为0.5cm,则像片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如果在像片上量得某湖的面积为25㎝2,䞎湖泊的实际面积为___________㎡。

4.当地球的卫星轨道高度为700km,总视场为60度时,扫描带对应的地面宽度为_________km。

5.当天线孔径为10m,波长为2cm,距离目标物的距离为10km 时,方位分辨力为_______m;当天线孔径为100m,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情况下,方位分辨力为_______m。

6.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是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植物叶子含水量的增加,将使整个光谱反射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阔叶林与针叶林相比较,在近红外遥感影像上前者比后者__________(填浅或深)。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

6.K—-T变换:
7. 假彩色等密度分割:
8。

比值运算(Ratio):
9.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10。

非监督分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遥感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它有什么特点?2。

简述大气散射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3. 简述成像光谱及其特点.
4。

遥感图像的特征有哪些?
5。

什么是真彩色合成?什么是假彩色合成?两者之间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

6. 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解释比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分析进入传感器的辐射有哪几部分,如何进行辐射校正(大气校正)2. 利用假彩色密度分割阐述单波段彩色变换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级试题
一填空
1 3S技术指:___GIS_________ 、___RS_____________和_______GPS____________
2 在电磁波谱中,红外按照距可光的远近分为___远红外____________、_中红外_______________、____近红外___________
3 传感器一般由___收集器__________、__探测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器__________、___输出设备_____________ 四部分组成
4 颜色的性质用___明度____________、__色调______、___饱和度_____ 来描述
5 光学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两个基本环节是_____采样____________和_____量化____。

6目标地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___色______、_____形_____、___位___三大类。

7 Landsat的轨道是近极地____太阳___________同步轨道,SPOT4较之Landsat,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__10_____米
二选择题
1 关于电磁波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D)
A太阳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波长的电磁波混合而成的。

B 频率对应着波长,所以说某种电磁波的频率也就是告诉了它在真空中的波长。

C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成因时不同的,它们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也是有差异的。

D 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非常狭窄的一部分,所以在太阳辐射中所占的能量份源最小。

2 静止卫星在一般是在以下哪层中进行遥感活动(D)
A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大气
3 红色的补色是(D)
A蓝B品红C黄D青
4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主动式传感器(D)
A航空摄影机 B 多光谱扫描仪 C 微波辐射计D微波高度计
5 以下哪个波段既有地物自身热辐射,又有地物反射太阳辐射(C)
A 0.38----0.76um
B 0.76----2.5um
C 2.5---6um D大于6um
6 云、雾对红外线散射属于(B)
A瑞利散射B米氏散射 C 非选择性散射D不确定
7 大气对遥感图像对比度的影响是(A)
A对比度减少 B 对比度增加 C 没有影响D不确定
8 一般地物的反射率越高,明度就(A)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
9 航空像片属于哪种投影(B)
A垂直投影B中心投影 C 多中心投影 D UTM
1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列哪种影响并不改变太阳辐射的强度(C)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折射
D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11下列属于气象卫星系列的是(A)
A、NOAA B 、SPOT C 、CBERS D、QuickBird
12 假设地表温度为300K,根据维恩位移定律(b=2.898×10(-3)m*K),其辐射出射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是(B)
A 0.47
B 9.66
C 12.5
D 2.08 (um)
13 电磁波谱中,频率由高到低,波长由短到长依次为:r射线,X射线(A)
A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
C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D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
14 在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被显示(B)
A白色 B 红色C绿色D蓝色
15 用线性变换方式来扩展图像灰度动态范围可以加入图像的对比度:在下图中,代表原始图像亮度值范围,为拉伸后的图像亮度值范围,试问在下图中,那段表示对比度加大(B)
A①B②C③ D①②③
16几何校正控制点数目的确定,对于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B)
A(n+1)(n+2) B(n+1)(n+2)/2 C(n+2)(n+3) D(n+2)(n+3)/2
17 下列四幅直方图中可以粗略判断出,哪幅代表的图像质量最好(A)课本P113图4.31
18 摄影机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偏离垂线在(C)范围内,称为垂直像片。

C 3°
19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大气校正方法的是(D)
A公式法 B 回归分析法 C 直方图校正法D线性校正法
20 关于图像融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
ABCD
三名词解释
1 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受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 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 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的谱带,这个谱带就是电磁波谱。

4 直方图:以每个像元为单位,表示图像中各亮度值或亮度值区间像元出现的频率的分布
5 维恩位移定律:黑天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6 监督分类:在研究区域选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亮度的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的分类特征来识别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的方法。

7 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8 空间滤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在图像的平面上采用某种模板来进行卷积计算,通常有平滑滤波和锐化滤波。

9 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

其位移量就是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误差”。

10 植被指数:由多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

四简答题(答要点)
1 简述微波遥感的特点
2 简要说明遥感几何畸变来源
3 简述中心投影和几何投影的区别
4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五论述题
1 论述在图像增强中,常用的两种滤波方式,并举例说明。

答:1 平滑滤波,可以滤掉孤立的单点噪声和一些细节,突出图像的基本结构,例如
2 边缘增强(锐化),其作用在于提高边缘灰度值的变化率,使界线更加清晰,拉普拉斯算法。

2 下图为小麦,湿地,沙漠的反射光谱曲线,分别指出下图中A、B、C、D为哪类地物的典型光谱曲线,并说明如何利用它们的光谱特征来区分这几类地物?
A—小麦 B C —沙漠D—湿地
阐述上述各类型典型发射光谱曲线特征,根据这些发射光谱曲线特征可以识别不同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