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检测卷带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检测卷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沸腾是化学变化B. 煤燃烧是化学变化C. 用粉碎机将矿石粉碎是化学变化D. 火药爆炸是物理变化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B. 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D.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 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4.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5.“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是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的一种装置。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沸腾,后凝固C. 先液化,后汽化D. 先蒸发,后沸腾6.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
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B.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C.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D.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7.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甲的质量大于乙B. 乙的质量小于丙C. 乙的质量大于丙D. 甲的质量小于乙8.把0℃的水和-8℃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①冰;②水;③冰水混合物)()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或③9.一根均匀的铁棒,质量是m,密度为ρ,比热容是c,去掉1/2,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分别为()A. m、ρ、cB. 1/2m、1/2ρ、1/2cC. 1/2m、ρ、2cD. 1/2m、ρ、c10.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 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11.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很快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A. 一直吸热且状态不变B. 一直吸热且由固态变为液态C. 先吸热,后放热;先熔化后凝固D. 先放热,后吸热;先凝固后熔化12.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而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A. 6cm3B. 18cm3C. 12cm3D. 24cm313.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第4分钟时,水开始沸腾B. 在第6分钟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C. 在第4~6分钟的过程中,水不吸热D. 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克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厘米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千克/米31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燃烧时温度需要高于100摄氏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XX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熔点B、沸点C、质量D、溶解性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高压锅爆炸B、植物的光合作用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4.舞XX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尘土飞扬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XXXX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汲取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操纵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纳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聚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严寒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B、搅拌汽水C、加热汽水D、冷冻汽水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12、下列被ZY电视XX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1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 、“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时要汲取热量C 、“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4、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
202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4章 物质的特性 阶 段 性 测 试(六).pptx
阶段性测试(六)
[考查范围:4.1-4.4分位: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的于在油SI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芳香.同
时乂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D)
以上布•一:个步骤执踊或错误,请在下面括号里填有缺漏或错误的序号,然后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充或改正。 (②)两整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爆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③)一潞被测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_:
(④)用镒子取<½ 码,按从大到小的依次向右盘加破码。
(7分卜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 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埴筒来测定这个弯件的.密度。详细操作如下:
(I)在测⅛U员瓜之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两整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拨至"0'•刻度处,发觉指针指在刻度 线左恻(如图甲),那么应当(A>
A.将横梁的平衡爆电向右移动
B.将横梁的平衡螭母向左移动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在右盘中加放碳码
(2)用调整好的天平测零件的成眉,天平平衡时,法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 为丝8,用Ift筒测得零件的体枳如图内所示.则书性的体积为20c11Λ由此可算得小金属号件的密度为3」g8也
正要成果,该物桢的坚实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C的高温,而密度μ-fl'3kg∕m∖已知某大型飞机采 纳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0加=7.8乂1(),4/111')制造,耗钢130吨.则:
(1)飞机所用的材料总体积为多少立方米?(小数点保刷一位) (21.若采纳“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WI须要多少顺麻的“气凝胶”? 【答案】(I)MiR=1301=130000kg, 飞机所用的材料总体积为v=^=W×^k⅛"'6∙7m'∙ (2)运用“气凝胶”代竹钢材,两者的体积相等,所以运用气凝胶的质Ift是"M*w='∙wHy=3kg∕m'×I6.711√=5。.1kg.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6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6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汽化是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液;气;吸收2.汽化过程有和两种方式。
前一种方式在温度下进行,后一种方式在温度下进行。
答案:蒸发;沸腾;任何;一定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答案: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通快慢4.纸的燃点(纸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大约是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500℃。
用一次性纸杯装适量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纸杯燃烧(以上两空填“会”或“不会”)。
这是因为。
答案:会;不会;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5.妈妈在炖骨头汤时,沸腾后改用“小火”维持汤的沸腾以节省燃料,汤在用小火维持沸腾时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时汤(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吸热。
答案:不变;需要6.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在喝热开水时,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而成的。
从冰箱的冷藏室中拿出碗来,会看到碗壁“出汗”,这也是较冷的碗壁使周围的水蒸气而成的。
答案:开水汽化;液化;液化7.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填“上”或“下”)运动的。
答案:液化;下8.在体育竞赛中,经常有运动员受伤,医护人员常用蒸发较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作麻醉剂,喷在运动员受伤部位,使得皮肤快速冷却(如图所示),使受伤的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从而可以继续比赛。
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放热D.汽化吸热答案:D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答案:C10.某天,杭州交通之声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广大听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都可以除雾C.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D.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答案:B1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硫代硫酸钠C.玻璃D.冰2、对于公式p =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I 1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I 事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8e史巨三D ,以上说法都不对甲乙丙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 C,那么不准确的是()A.甲B.乙C. 丙D.都不正确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C,乙物体温度升高20c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A . 1/2 倍B . 4 倍C . 1倍D . 1/4 倍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B .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C .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D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C的水一定沸腾B.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0c的水一定沸腾C.120 C的水一定沸腾D.90 C的水也可能沸腾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B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C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D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1/2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C.铁块被熔成铁水10.只有量筒,要取出A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C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冬天早上“落霜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7厘米,的汽油B .30厘米3的汽油D0. 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 B 、水蒸发为水蒸气、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 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A 、只有①②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均正确 13 . 0c 的水变成O o C 的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不变,体积增大B .密度变小,体积增大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14 .已知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现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则下列陈述中不可能的是 ()A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D .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2:5,甲的质量与乙的质量之比为 1:2,那么甲的体1 . 25 倍16.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应很好地认识它。
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B.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C.地球上的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D.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七大板块组成,即七大洲所在2.如图,在桌子中间放一盏电灯代表太阳,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画虚线圆圈代表地球运行轨道,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沿虚线平移。
地球仪平移甲到图中甲位置时,可模拟我国的()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3.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
地球由外到内依次是()A.地核、地幔、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C.地核、地壳、地幔D.地壳、地核、地幔4.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很小B.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C.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遮挡D.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区域称为耀斑5.科学家宣布拍摄到了太阳上的一个巨大的日冕洞,仿佛是深入太阳中心的黑色深渊。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日冕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里层B.光球层位于太阳大气层的最里层C.日冕洞会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D.太阳黑子会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6.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
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B.地球是球形的C.月球是球形的D.地球是不透明的7.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对应的月相符合事实的是()选项A B C D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十五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七月初七月相A.A B.B C.C D.D8.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B.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C.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D.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9.如图所示为某一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后,农历日期可能是()A.初一B.初八C.十五D.廿三10.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1)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__ 。
不同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也__ __。
(2)特性:分子很__ __(选填“大”或“小”),分子之间存在__ __;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 __;分子之间有__ __和__ __。
2.扩散(1)__ __、__ __、__ __都有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的本质是分子___ _,物质扩散的快慢与_ 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 _,扩散越_ _。
(2)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 _ 。
【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C.分子与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微粒2.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分子间的空隙 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3.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如图4-1-1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4-1-1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结构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5.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
如图4-1-2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图4-1-2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液态、固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6.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教学质量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50 分)1、以下不属于物质的特征的是()A 、熔点B 、沸点C 、质量D 、溶解性2、右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科学家在南极进行科学观察活动时,应采用哪一种温度计来丈量温度( )物质熔点/ 0C A 、水银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固态煤油 -30 C 、酒精温度计D 、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能够-39 3、酷热的夏季,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由于(固态水银 )-114A 、沥青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因此变软 固态酒精B 、沥青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因此变软C 、沥青是晶体,受热后它的硬度要降低,因此变软D 、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必定的熔点,受热后渐渐变软 4、以下自然现象中,要汲取热量的是()A 、初春河面上冰的融化B 、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C 、暮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 、隆冬屋瓦上霜的形成5、以下现象中,能表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是()A、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灰尘飞扬6、在足球竞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可以起来时,一名医生立刻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类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降落,起到临时止痛作用。
这类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b5E2RGbCAP A 、 12℃ B 、32℃ C 、 40℃D 、 100℃7、以下现象,不行能发生的是()A 、水的沸点低于或许高于 100℃B 、 -10℃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冰块会融化C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当水沸腾,再用烈火持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高升8、对于蒸发和沸腾有以下说法:( 1)都属汽化现象(2)都要汲取热量( 3 )都发生在液体表面(4)都要在必定温度下进行(5)都是温度越高进行得越快。
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p1EanqFDPwA 、( 1)( 2)B 、( 1)( 2)( 3)C 、( 1)( 2)(4)D 、( 1)(2)( 5) DXDiTa9E3d9、以下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A 、翻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B 、搅拌汽水C 、加热汽水D 、冷冻汽水10、以下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高压锅爆炸B 、植物的光合作用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11、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类自然情形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RTCrpUDGiTA、融化和汽化B、凝结和液化C、 .凝结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12、喝开水时,人们常常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由于()A、向水面吹气加速了水的蒸发,而水蒸发要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得快一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特性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密度比热油的密度小 B .水滴的温度与油的温度不一样 C .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 D .水的比热容比油的比热容大 2.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 置。
下面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里的酒精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 B .烧杯中的水和煤油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 C .需要控制酒精灯加热时间相等D .水和煤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3.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度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
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一热量图象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②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小;③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④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
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④正确 4.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一时刻图线,如下图所示。
则可以判断( ) A .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 B .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 C .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 D .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5.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时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 B .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6.把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①冰;②水;③冰水混合物)( )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或③ 7.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 A .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B .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 C .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 D .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冰的形状是否会影响熔化的快慢,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量出50 mL 蒸馏水3份,分别倒入容积均为 50 mL 、表面积依次由大到小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确保没有水溅出。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四章分章节试题(含答案解析)
物质的比热一、填空题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容是_______的,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是________的。
常见的物质以________的比热容最大。
3、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晚上秧田则要蓄水保温,有利于秧苗的成长,这样做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_较大的原理。
4、烈日下在海边散步,我们会感到海水的温度比沙滩的温度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_____大。
5、小明与家人一起测量了某天不同时刻他家附近的气温和水池中的水温,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以看出,水温变化的幅度比气温变化的幅度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水的________较大。
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比热容是相同的B.把一铁块切割成两块,质量小的铁块比热容小C.一杯水和一个铁块在温度和质量相同时,吸热能力是相同的D.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等7、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8、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9、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容大 D.水的沸点高10、将比热容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入冰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D.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11、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吸收的热量多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12、(2013 广州)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A.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三、简答题13、潍坊白浪河湿地公园建成后。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第七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第七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1.放入衣箱里的卫生球过了几个月没有了,这是由于态的卫生球气态的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答案】固;直接变成【解析】【分析】【详解】略2.物质直接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升华,在升华时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固;气;吸收;【解析】【分析】【详解】物质由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固;气;吸收。
3.物质直接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时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气;固;放出【解析】【分析】【详解】略4.许多诗句或歌词常常包含有许多物理现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水蒸气形成的;“雨露滋润禾苗壮”中的“露”是水蒸气形成的。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答案】凝华;液化【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于液化和凝华的理解,和物态变化时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详解】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露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化而来,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凝华;液化。
5.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其中(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冰外界(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熔化;液化;凝华;放热【解析】首先明确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以及放热和吸热情况分析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三种状态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详解】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1)冰变为水的现象叫熔化,熔化过程吸热;(2)水蒸气变为水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放热;(3)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故答案为:熔化;液化;凝华;放热。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1.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用“”表示氧气分子,“”表示氮气分子,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答案】A【详解】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氧气和氨气放在静止的密闭容器中,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所以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充分混合。
故答案为:A。
2.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_______体积之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答案】间隙;引力【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
据此作出判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及扩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扩散现象实质上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分子间存在着间隙,【详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
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答案为:间隙;引力。
3.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和分子性质,说法正确是()A.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与水混合后上下颠倒几次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很小,用放大镜是看不到的,要用实验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D.水结冰后,虽然变成了固态,但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4.如图,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B C DA.用力把两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D.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应掌握:(1)物质分子间有引力;(2)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压缩体积,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A卷]1.某厂家生产了一种酒叫“斤二两”,小林观察发现标有“净含量600mL”字样,她查阅得知酒的密度约为0.9×103kg/m3,她计算后发现瓶中装有酒约kg。
【答案】0.54【解析】600mL是瓶子的容积也即是酒精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计算出酒精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计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即1ml=1cm 3=10-6m3。
【详解】解答由p=m/V得m=pV=0.9×103kg/m3×6×10-4m3=0.54kg。
故答案为:0.54。
2.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
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cm3,液体的密度是kg/m3。
【答案】250;0.8×103kg/m3【解析】(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利用V=m/P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求该液体的密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
【详解】(1)水的质量:m 水=m总1-m瓶=400g-150g=250g,瓶子的容积:V=V水=m水/P水=250g/(1g/cm3)=250cm3;(2)液体的质量:m=m总2-m瓶=350g-150g=200g,液体的体积:V液=V=250cm3,液体的密度:P液=m液/V液=200g/250cm3=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250;0.8×103kg/m3。
3.如图,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全碳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它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g,则它的密度为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
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
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
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1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作用生成了麦芽糖。
在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D.无法确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6、一盆0 ℃的水放在0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A.水根本不结冰
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
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
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
17、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18、用温度计测液化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9、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
20、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22.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
(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23.在厨房的墙壁上或油烟机上,经常可看到油滴,这些油滴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有。
用水很难把油滴洗去,而用洗洁精能方便地洗去,这是因为。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C
2、C
3、A 4.A 5、B
6、A
7、A
8、A
9、D
10、D
11、C
12、C
13、A
14、C
15、D
16、C
17、D
18、D
19、A
20、C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1.(1)熔化时是否有熔点铁、萘玻璃、石英、沥青(2)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A、C、D B
22.2、5 6、10 3、7
23.扩散温度
24.相同冰在熔化时要吸热
25.先汽化后液化油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洗洁精
26.不同的物质在同种液体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7.紫色石蕊酸性PH试纸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