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市场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行业调整
一、中国服装市场现状
1.1总述
谈到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一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第二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然而在中国服装制造业如火如荼的虚假繁荣背后,却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拿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的事实,让中国服装业犹如天空里高高飘扬没有方向的风筝,生命线攥在别人手中。为什么中国服装业会如此被动和尴尬呢?认为这种处境的造成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有广阔的资源;第二、中国有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国际品牌的进驻;第三、中国拥有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第四、中国有非常先进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第五、中国有无数趋利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趋之若骛。第六、中国有庞大的市场空间。第七、中国缺泛运作的人力。第八、中国还处于在一个创业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善。
1.2分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还非常的落后。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国内许多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企业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但由于市场营销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由于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所以,企业应该有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这种企业的结构好象是一个杠铃,中间是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两端是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就像杠铃一样,紧握中间的管理去平衡两端的能力,用两端的力量来显示企业的实力,这种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强,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服装企业由被动市场型的橄榄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由于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但中国服装行业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这片领域诞生了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洛兹,等众多的知名品牌,集中了好几家上市公司,他们品牌实力较强,规模和竞争力都处于服装行业前列。但是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服装业在加入WTO以后,如果只依靠依赖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优势,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人民币汇率上升也对出口造成深远的伤害。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来势迅猛,给我国服装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2/3的服装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行业利润率从二零零七年的1.48%下降到08年的0。1%.08年上半年倒闭的6。7家中小企业当中,有1万多家属于纺织服装行业,里面大部分为无牌、贴牌、定牌出口企业。从表面看,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导致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整个行业面临一片冬天的寒萧。一俟欧美国家的救市政策见成效,经济复苏,寒冬似乎就会过去。如果往深层思索,问题也许不会如此简单。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唤起了许多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催生了一大批自主品牌。那么,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又将为我国服装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外贸增长:思路决定出路
本次金融风暴中,受影响大的莫过于市场单一且过分依赖欧美市场的企业。相反,那些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日子却好过得多。这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市场单一不仅风险大,而且容易丧失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历经危机,相信更多的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
欧美经济萧条,更多当地强势服装品牌会把目光转向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大加快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它们的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是大部分国内企业一时难以抗衡的。如果涌入国内市场,对我国服装品牌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内外夹击,现有服装品牌势必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整个行业有可能重新洗牌。
三、行业调整
3.1总述
技术进步求发展,转变生产和经营模式,降低能耗求得平衡发展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此次的金融冲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转变思维方式和转变发展战略的良好契机,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所以盲目规避风险,不求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借此机遇,逐步但彻底的“蜕变”。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来降低产品在
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能耗。避免盲目多元,不在数量和资金规模上追求行业第一,而要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追求第一。强化团队的贡献力。
3.2方向
个人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次大的挑战,但更是一次大的机遇。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中国13亿的消费市场受金融风险的影响很有限。所以结论是:一方面,企业要狠抓产品质量,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稳切市场消费需求的脉搏,适销对路,做好营销工作,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取国际市场。
外销受阻,国家40000亿拉动内需,这对服装业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刚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销,降低外销比重,发展自主品牌,改变中国出口服装价格低廉,设计低档,利润低微的“国际形象”,摆脱旧的出口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对劳动力价值的盘剥,以及频频遭受的倾销和不正当竞争诟病。
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服装业将进一步向产业链完善的地区集聚,形成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基地。同时,具体到一个地区,会加快建设地区产业集聚园区或总部基地,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为服装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生存条件,推动产业的改造升级。只有通过集聚,形成团队优势,才有抗衡国外知名品牌的实力。这样,才能形成我国服装业的航母舰队,彻底改变散、乱、小的旧有局面。只有通过集聚,形成团队优势,才有抗衡国外知名品牌的实力
3.3品牌建立
品牌竞争:从表象到内涵
更多品牌的加入,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品牌竞争的内容,也一定会发生从浅层到深层的改变。从上世纪90年代自有品牌的大面积兴起到现在,我国的服装品牌,大多还停留在品牌名称和视觉形象的宣传推广(俗称表面功夫)阶段,关乎品牌生命的文化内涵、产品品质、技术含量、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深层次、本质性的东西则少有企及。即便如此,在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仍然可以获得成功。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只做表面功夫的品牌将难以立足。未来的品牌的竞争,一定是内功的比拼,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靠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个漂亮的标志、开发几款新颖产品包打天下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在于把“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在于以细节体现品质,以文化体现内涵,在于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的使用价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与企业规模没有必然联系,但一定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是大众品牌,可以是分众品牌,也可以是小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