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9e658943b3567ec112d8a70.png)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书写要求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药品生产技术《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及要求》
![药品生产技术《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71af22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6.png)
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及要求一、原始记录的书写要求实验记录的根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
不得伪造、编造数据。
〔一〕实验记录内容实验记录的内容通常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实验人员等内容。
1实验名称每项实验开始前应首先注明课题名称和实验名称,需保密的课题可用代号表示。
2实验目的说明本次实验修改了哪些变量,要到达什么样的目的。
3实验时间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时间。
4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原辅料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及有效期。
5实验环境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小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度等〕。
6实验方法常规实验方法应在首次实验记录时注明方法的实验方法应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和操作细节。
7实验过程应详细记录研究过程中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及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8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定量观察指标的实验数据和定性观察指标的实验变化。
9结果分析每次〔项〕实验结果应做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有明确的文字小结。
10实验人员应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研究的人员。
〔二〕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
〔三〕实验记录的书写〔1〕实验记录本〔纸〕竖用横写,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
实验记录应用字标准,字迹工整。
〔2〕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标准。
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
实验记录中属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名称。
〔3〕实验记录应使用标准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
〔4〕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画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后记录能够识别,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5dce1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e.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一、基本要求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要求检验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明了。
原始真实•原始真实是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也是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原始:意味着是源头,是最直接的记载,是第一手的记录。
•真实:意味着是写真,是如实的记载,是客观的记录。
失真失实有违于真实,虚假和伪造更是违纪行为,必须严厉禁止。
完整准确•完整:以下信息可以认为足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能证实所有的溯源性;•能够分辨任何异常情况;•将来有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
完整准确•准确: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事实作准确的描述和记录;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数据准确,传输和记录无误;•文字表述或填写准确,包括使用规范的用语、术语、公式等;清晰明了•采用表格形式;•重视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对未检验项目应有标记;检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更改规范。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盖章,以示负责。
基本要求1、检验记录属于受控文件,采用:专用记录表格:记录不下的可附页;2、检验记录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中性笔)。
存档的所有资料(实验记录和复核意见等)均不能使用废纸的背面打印和书写。
3、原始记录的某些内容可以打印,但取样量、取/加溶剂量、测定温度等实际操作参数、测定值(现象)、结果和结论等应手写。
书写时应使用药典正规用语,不得使用俗语和规定外的英文缩写。
如:测定pH时标准缓冲液应按药典附录写为“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硼砂标准缓冲液”;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得写为“测紫外”;“重量差异”不得写为“片差”如有单位,每个检验数据后均应带单位,如:120℃~124℃,200nm~400nm,不得写为120~124℃,200~400nm。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8b58d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c.png)
第一百六十二条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 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 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 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第一百六十三条 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照相技术或其他可靠方 式记录数据资料,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记录的准确性应当经 过核对。
灰分)
渣与坩埚的恒重值,计算与结果。(限度规定为≤0.1%时,
结果符合规定,报告“小于0.1%”或“0.1%”)
项目
记录内容
重金属(或铁盐)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砷盐(或硫化物) 采用的方法,供试液的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比较结果。
异常毒性
小鼠的品系、体重和性别,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及其浓度,给药途 径及其剂量,静脉给药时的注射速度,即时反应,小鼠在48小时 内的死亡数,结果判断。
3 中药材:描述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 味等(附录ⅡB 药材鉴定通则)
4 中成药:描述制剂的色泽、外形,或内容物的色泽、外形,气、 味
项目 溶解度 相对密度
记录内容
天平型号、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量、测定温度、溶 解情况。
采用的方法:比重瓶法或韦氏比重秤法比重瓶法:比重瓶类 型、天平型号、测定温度、室温、各项称量数据,计算公 式、结果。 韦式比重称法:韦式比重称型号、测定温度、室温、读取 数值(非20℃相对密度为1的比重称)
热原
饲养室及实验室温度,家兔的体重与性别,每一家兔正常体温的 测定值与计算值,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包括稀释过程和所用的溶 剂)与浓度,每1kg体重的给药剂量及每一家兔的注射量,注射后 3小时内每隔30分钟的体温测定值,计算每一家兔的升温值,结 果判断。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243cdce81c758f5f61f67be.png)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胡兴桃
1.记录必须从第一页开始填写,不要把第一页空出来而从第二页开始填。
2.如果格宽够用,不要把字写到格外去,保持记录本的完整,不许沾染污渍。
3.不得用“√”、“×”等符号来简化书写;不得用重复符号“‥”、“同上”“/”或
其他符号简化书写。
4.有数据的一定要填。
因停车、检修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不全的,缺失的数据可以不填,但务必在相应栏中填写说明情况或停车原因。
5.有开有备的设备记录或岗位记录,只需在开车的栏内填写,备用或闲置设备不用填写。
6.备注栏写明设备异常情况、异常时间、修复时间、交接情况等。
7.在封皮上写上完整的年份、月份。
8.临时增加的或特别注明的内容,若记录本上没有设相应的栏,请写在备注栏或相当于备注的栏中,不要写在页边上。
9.表格里要求填的数据必须填写完整不得乱填、漏填,车间将不定期的检查记录的填写情况,有没按要求规范填写的岗位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10.记录务求清楚,如实填写、不得漏填、虚填、写明具体原因。
11.内容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避免错别字,不许用简化字和繁体字,字迹要清楚、工整,以便查阅,不许潦草乱画。
12.每月开始领的记录本要求第一个班在记录本的右下角开始编号(1、2、3、4、5、、、、以此类推到最后一页)。
检化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检化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93335a84431b90d6c85c7e6.png)
检化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1. 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实验原始记录应该能反映实验中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
2. 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
3. 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
4. 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须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
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
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5.实验记录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
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字或盖章,注明修改时间。
6. 计算机、自动记录仪器打印的图表和数据资料等应按顺序粘贴在记录纸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相应处注明实验日期和时间;不宜粘贴的,可另行整理装订成册并加以编号,同时在记录本相应处注明,以便查对;底片、磁盘文件、声像资料等特殊记录应装在统一制作的资料袋内或储存在统一的存储设备里,编号后另行保存。
7. 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
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8.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避免水浸、墨污、卷边,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不丢失。
9.对环境条件敏感的实验,应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实验的微气候(如光照、通风、洁净度、温度及湿度等)。
10.实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异常现象的处理,产生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等。
11.实验记录中应记录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每次实验结束后,应由记录人签名,另一人复合,实验室负责人或上一级主管审核。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5e43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9.png)
报告中应明确列出所检验的项目,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等信
息。
检验结果
报告中应准确记录各项检验项目的实 际数据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
行整理和呈现。
检验方法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检验方法, 包括检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和试 剂等。
结论
报告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 给出明确的结论,包括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需要进行复检等。
02
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分析可能产生 误差的原因。
03
根据结果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以提高检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判断与结论
01 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对药品的质量进行评 估和判断。
02 依据判断结果,给出明确的检验结论,如合格、 不合格或其他特定情况。
03 确保结论准确、客观,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 要求。
完整性
确保记录的内容完整,包括实验的各个步骤、使用的仪器、试剂、测试结果等。
保留所有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图表,以便后续分析和复查。
规范性
使用标准的格式和术语,确保记录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遵循实验室的书写规范,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保持记录的整洁和易读性。
02
检验操作记录
检验设备使用记录
01
设备名称
04
检验报告书写规范
报告格式
统一格式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应 统一,包括标题、编号、检验项 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结论 等部分。
清晰明了
报告格式应简洁明了,易于阅读 和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表 述和格式。
规范用语
报告中使用的语言和表述应规范、 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 的表述。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ce8b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9.png)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2.1 测定值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
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4.1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简述书写原始记录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简述书写原始记录时需注意哪些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572802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9.png)
简述书写原始记录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 记录清晰明了:原始记录是指对事件或情况的记录,需要尽可能清晰明了地记录所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使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过于复杂的语句。
2. 日期和时间的准确性:原始记录需要包含日期和时间,以便于后续追踪和分析。
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确保日期和时间的准确性,并尽可能使用标准的格式和单位。
3. 记录重点内容:原始记录需要记录关键事件和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并确保所有相关信息都得到了记录。
4. 保护隐私: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保护敏感信息的隐私。
例如,不应该将个人信息或公司机密信息放在原始记录中。
在书写原始记录时,应该采用加密或匿名化技术,以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
5.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例如,在进行实验或调查时,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合法、合规的。
6. 后续跟进和分析:原始记录是后续分析和处理的重要基础。
在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后续跟进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或情况,并采取更好的措施。
综上所述,书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清晰明了、日期和时间的准确性、记录重点内容、保护隐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后续跟进和分析。
这些事项有助于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原始记录规范
![原始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e5ebb2ddccda38366baf9c.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针对分析检验记录)原始记录是出具资料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原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1.1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印制的活页记录纸、实验记录本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见附件),并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
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如系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记录纸上。
1.2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的和收检日期,以及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并将样品的编号与品名记录于记录纸上。
1.3原始检验记录,应先写明检验的依据。
凡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送验者所附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者,应先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前述有关资料的影印件附于检验记录之后,或标明归档编码。
1.4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1.3 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但如稍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全部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第414 页)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
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dd5c21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9.png)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1.目的:为了规范检测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格式及基本要求和填写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承检检测的原始记录。
3.依据:本公司《质量手册》4.工作职责:4.1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每一项进行填写。
4.2检测车间主任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4.3技术负责人对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5.工作程序:5.1基本要求:5.1.1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测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检测全过程。
5.1.2每一项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测能够再现。
5.1.3原始记录要表格化,并且各种检测应有固定格式。
5.1.4填写原始记录应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严禁使用铅笔。
5.1.5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应为仿宋体。
5.1.6改写错误的填写项目时要用“杠改法”,每份原始记录涂改处不得多于两处。
5.1.7原始记录卷面整齐、洁净。
5.1.8原始记录不准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5.2格式:原始记录格式见《检测原始记录》。
5.3填写要求:5.3.1基本信息项目应按照“委托、任务卡”的内容如实填写。
5.3.2检测项目应按照实际检测原始数据填写,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数据处理,不书写计算过程,填写得出数据,但应能够反映计算全过程。
5.3.3环境条件:指检测时检测场所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5.3.4签字:检测人员在“检测员”一栏内签字,检测车间主任在“复核员”一栏内签字。
5.3.5没有内容的空白格,应作统一标记“/”;但“检测员”和“复核员”一栏必须完整填写。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8f366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0.png)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在样品记录中应具体包含全部的样品信息,在检测记录中可只记录样品名称和试验室样品唯一性编号,以及样品到达试验室后的处置记录。
三、依据的检测方法的填写在不引起混淆的状况下,可只记录方法的标准及发布年号或依据的文件名称、编号及发布年号。
假如要记录试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此时可只记录名称、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当依据的文件中规定有多个方法时,应精确记录方法名称或章条号,确保方法依据的唯一性。
四、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填写1、记录主要的直接出具数据的关键设备,假如试验室认为其他设备也很重要,也应记录。
通常,应记录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必要时还应记录量值溯源信息;2、记录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及质控物质的名称、有证标准物质的编号及其有效期,标准溶液的标准值及有效期,必要时还要记录储备液的有效期、使用液的有效期。
五、重要配件试剂药品和工具填写必要时,应记录检测中使用的重要配件(如色谱柱及其规格型号)、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重要试剂药品和工具等。
检测记录设计人员应对这些内容进行识别,确保不会漏记,必要时可与有关人员争论确定。
六、环境条件填写检测方法对环境条件有要求,试验室要记录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
记录环境条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满意方法标准的要求。
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头前,应经过对环境条件满意方法要求的推断,确认满意要求之后记录。
七、检测过程记录1、通常,检测依据的方法文件中对过程有具体的规定,试验室应用简略的、规律严密的文字记录实际检测操作过程,用以证明检测过程满意依据文件的要求。
示例:某方法文本要求样品在烘箱中(105+5)℃条件下烘干2h。
试验室应记录烘干开头时间、烘干结束时间、开头的温度、中间温度、烘干结束温度5个数据,用以证明烘干过程满意方法要求。
2、设计过程记录表单时,可将文字描述部分固定,留出数字空白处,检测人员在记录时,只需填写数据即可。
通常,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仪器设置的条件记录不会转变,这些记录可固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f889558b8f67c1cfbd6b811.png)
1目的规范记录填写,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填写规范、及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各子公司所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健康安全体系记录。
3职责全体员工需要按要求填写记录4工作程序4.1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4.1.1填写记录的基本要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4.1.2原始记录必须直接记录在受控的记录表格 /系统中(如实验室记录本、电子系统等)不得临时用其它纸张代替;4.1.3原始记录填写应及时、真实、准确、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不允许补记,应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不得用铅笔或红色墨水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填写;4.1.4记录应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数据完整,不准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可填写,应用“ N/A”或“不适用”说明。
例如:确认项的可以填写“亡或者“X”选择项的可以填写“丄是,—否”;或者“匸是,-否”如果记录表格有几行均无内容填写,可用“ Z”来划掉,并标注“ N/A”以及签名和签日期;4.1.5内容与前项相同时应重复填写,不得用“……”,或“同上”“同左” “-”等简写4.1.6记录的中文日期书写:按年、月、日的顺序书写,可以使用如下格式:2018年09月29 日, 2018.09.29 ;4.1.7 记录的时间书写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例如,上午 8 点45 分应写成: 08:45 ;下午4 点30 分应写成: 16:30 ;4.1.8 记录签名应使用在日常签名样式,不得随意变化;4.2 原始记录的更改要求4.2.1 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撕毁或随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用一条或两条横线划去被修改内容(要使原数据仍可辨认),在旁边记录完整的正确内容并签名日期(必要时需备注修改原因);4.2.2 原始记录只能由原始记录者更改 , 他人不得随意更改4.3 禁止以下行为4.3.1 禁止伪造、编造数据;4.3.2 禁止随意修改他人填写的数据,若需要修改需在旁边备注原因并签名;4.3.3 禁止修改已经经过批准生效的受控文件,若有临时改动或编辑错误,更改后需要签名并备注原因,之后尽快将文件升版;4.3.4 禁止代替别人签名;4.3.5 禁止使用非受控文件记录生产 /实验/ 分析等原始数据,如个先将数据记录在个人笔记本、草稿纸或者便利贴,然后再誊抄在至生效文件中5 相关文件N/A6 记录N/A(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20d3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1.png)
原始记录填写规范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原始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是评估实验结果和论文成果的主要依据。
因此,原始记录的正确填写十分重要,否则会对整个实验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原始记录的填写规范。
一、原始记录内容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记录过程中不得模糊其核心内容,请给每一个实验一个清晰明了的标题,以及实验的时间和地点。
2.记录实验中时间、温度、光亮度等重点信息,以及用到的实验器具型号和规格。
3.记录实验中每一个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如果有不符合预期结果的实验,需详细描述原因。
4.错误的加工和实验结果也必须详细记录。
5.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必须详细记录。
二、原始记录填写格式要求1.原始记录必须按照制定的格式填写。
记录的表格或模板需要标注完整的实验步骤。
2.应使用规范的字符,字迹应清楚、整洁,不容易被模糊或无法读懂。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数字、表格、图像等方式来简洁地记录实验结果。
3.如需在原始记录上进行修改或删除,必须在记录上加注一个明确的修改或删除说明,并在该处留下你的签名和日期。
三、原始记录管理规范除了正确填写原始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其管理和保护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1.原始记录需要妥善保管,所有未完整填写的原始记录需要随时归档,印章和签名需要准确标注,这能快速追踪实验过程。
2.如需逐渐操作、丢失或损坏原始记录,必须记录在一份详细的管理文件中进行确认。
3.当需要使用电子方式记录时,必须使用受种子或数字证书保护的数据库和软件,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信性。
4.所有的实验数据必须根据规定的期限保持完整,并在需要时提供复印件。
总之,正确的填写原始记录不仅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施工人员的基本责任。
通过为实验加上真实、科学、严谨的原始记录,我们能够更精确地理解实验结果,并有效地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cbd0e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9.png)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1、记录内容填写要真实、及时、准确,有时间要求的,必须及时填写,不得提前或推后;
2、字迹清晰不得潦草,按仿宋体一笔一划书写,字体大小要均匀,一律用碳素笔写;
3、不得撕毁、胡写乱画、或任意涂改,确需更改时,应用横线划去(不得涂改)盖章后在旁边重写,不得用刀或橡皮改正;每页不得出现两次以上错误。
4、按表格内容填写,不得有空格,如无内容时一律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5、车间各班组、岗位的相关记录应做到相互连贯、前后一致,同一批次产品的各有关记录不应自相矛盾或数据不能衔接;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在签名处盖章(或签字),不得只写姓氏。
6、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年份按四位填写,日、月按两位填写,不得简写。
如:2004年05月17日不得写成“04”、“5/17”或“17/5”;
7、如实记载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间及解决方案、处理结果等。
8、必须写清楚起停车原因及时间。
9、在处理故障及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将断电、挂牌、监护人姓名等安全事项及措施一并进行填写。
原始记录书写规范PPT
![原始记录书写规范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b3db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0.png)
02
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格式
实验/检测记录
实验/检测目的 实验/检测步骤 实验/检测结果 实验/检测结论
明确实验或检测的目的,以便了解实验或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 。
详细记录实验或检测的操作步骤,包括使用的仪器、试剂、方 法等,确保实验或检测的可重复性。
准确记录实验或检测的数据、图表、照片等,并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完整性。
根据实验或检测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 释。
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明确观察的目的,以便了解观察的重要性 和意义。
观察方法
详细描述观察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使用的 仪器、观察对象的特点等。
观察结果
准确记录观察到的数据、现象、特征等, 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观察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其 进行分析和解释。
原始记录书写规范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4
CONTENTS
• 原始记录概述 • 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格式 • 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 • 原始记录的管理与保存 • 原始记录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
案 • 原始记录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01
原始记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原始记录是实验、观察、调查过程中 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未经任何加工和 修改,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
归档
将分类后的原始记录按照时间顺序或项目顺序进行整理归档,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 溯性。
存储环境与期限
存储环境
确保原始记录存储在干燥、防潮、防虫 蛀的环境中,以防止记录损坏或变质。
VS
存储期限
根据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和保密性,确定不 同的存储期限,对于长期保存的记录应定 期进行复查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书写要求
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10.质控措施在任务通知单中下达,应具体到每个监测因子:采样原始记录单和分析项目原始记录中“质控措施”一栏填写实际质控情况。
检测项目分析工作结束后,应填报质控结果统计表,质量负责人应在任务通知单及质控结果统计表上签字,目的是对质量负责。
11.无组织排放分析结果报告单“备注”一栏应注明上风向、下风向点位序号、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天气情况等因素。
12.各仪器设备填写使用、维护或维修记录应使用专用表格。
13.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封面唯一性标识编号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编号。
14.原始记录、报告单及检测报告中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诸如“mg/标干m3
“mg/Nm3”等非法定计量单位一律换成法定计量单位,写出“mg/m3”。
15.检测结果在—1000(不含1000)之内的,不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如540不能写成×102,直接报540即可。
16.采样记录应填写有关的现场参数。
项目名称应该按国家有关标准的名称规范书写,如氰化物不能写成氰,除pH、PM10、TSP三个项目可以用符号外,其他项目一律用文字书写。
二.结果要求
1.有效数字
(1)进舍规则:4舍6进5考虑,5后非0则进1,5后为0看奇偶,5前为奇(1,3,5,7,9)则进1,5后为偶(0,2,4,6,8)则舍去。
(2)非最终结果的有效数字的表示,依据计量器具的精度或仪器的刻度值确定,整个数值只许有一位可疑值(含取样)。
(3)监测结果的有效数字表示须按照各计量器具的测值经过正确运算确定,同时参考最低检出浓度(值)所能达到的位数,即监测结果原则上符合有效数字的运算结果(定最多位)同时最后一位数字的位置不得低于最低检出浓度(值)位数所处位置。
如一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单位略),经计算知有效数字的位数为3位,若计算值为,结果应表示为×103,若计算值为,结果应表示为,若计算值为,结果表示为,若计算值为,结
果应表示为,若计算值为,结果应表示为<(若是检测下限,则写“未检出”)。
(4)表示精密度(偏差、相对偏差、标准偏差等)的数字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
只有当测定次数较多时方可取两位,且最多只能取两位。
(5)来自一个正态总体的一组数据(多于4个),其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可比原数字多一位。
(6)标准溶液一般保留4位有效数字,至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平行双样精密度的计算
相对偏差=(A-B)/(A+B)×100
3、校准曲线绘制及注意事项
(1)绘制
①标准曲线的分析步骤应与样品分析相同,且不少于6个浓度值(包括零浓度值),回归时以含量或浓度相对信号值回归。
②对某些分析方法,其校准曲线的斜率稳定,批间误差较小,使用原校准曲线时同时平行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各两份,取均值相减后与原校准曲线上的对应点核对,其相对误差分光光度法应小于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小于10%,否则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2)检验
①回归时减空白值后回归,画归时应包括零浓度及其校正信号值,即(0,0)。
②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r≥,否则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另外,在书写时遵循“只舍不入“到小数点后出现非9的一位,如→,若都为9,最多保留4位,如,→
③截距检验
将回归方程y=a+bx的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可作0处里,当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时,表示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准确性不高,找原因重新绘制,直至合格。
即最终曲线回归方程中无截距项。
若不进行检验等于带入相当于a值的系统误差。
其检验方法见第三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68、69页。
④斜率检验
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灵敏度随实验条件而变化,斜率的波动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相对偏差在5~10%,若波动过大,说明实验条件变化较大或操作中随机误差较大。
⑤斜率b一般保留3~4位有效数字,至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使用
①使用校正曲线时不得超曲线线性范围使用,原则上,使用校正曲线时的信息值不应大于绘制校正曲线时标准系列最高浓度点的信息值。
②不应使用无检验(双零、双中等浓度)的不同时期校正曲线。
③不应使用不合格校正曲线进行数据处理
4、其它
(1)计算加标回收率时,须用绝对量值计算,不要用浓度值计算。
对样品本底未检出的不能
按0处理,要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出其绝对量值参加回收率计算(若某些项目通过计算为负值,则本底样品按0处理)。
加标回收率一般在95%---105%之间。
(2)自控平行样分析计算相对偏差和平均值时(包括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在这两格后面画
一横线将其连接起来,表明是某自控平行样的平均值、相对偏差或某个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3)原始记录中有“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的,若该项目有检出限的,将“或最低检出浓
度”划去,若是最低检出浓度的,就将“检出限或”划去。
三、数据相关性要求
1、COD浓度一般为高锰酸盐指数的2到5倍,是BOD5的3到4倍左右,个别情况例外,
但是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一定低于COD。
2、溶解性总固体大于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氟化
物等阴离子和各种金属离子的总和。
3、总氮大于氨氮、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总和。
4、溶解氧的值和水温有联系,一定要参考溶解氧与温度对照表(参看《水和废水监测分
析方法》208页),只能小于,不能大于表中数值,否则为过饱和。
5、废气无组织排放中,上风向永远小于下风向的数值,无论实际情况如何。
无组织排放值取下风向浓度最高点的值,上风向值只作为背景值,不扣除
6、分光光度法分析样品,吸光度和浓度成正比关系,样品吸光度不能高于曲线最高点,否则需要稀释。
7、废气无组织排放采的是颗粒物(去掉切割头),环境空气采的是PM10(加切割头)、TSP(去掉切割头),虽然所用仪器相同,但名称不同。
PM10、TSP平行样相对误差不大于15%,S02、N02平行样相对误差不大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