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化和散文小说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1.淡化情节。在“散文化”小说的展开中,少有冲突,缺少悬念。这些 小说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情节又 与结构不可分割,散文化微型小说,不仅少有冲突,缺少悬念,而且找 不到“开端一发展一高潮—结局”式的结构模式。自然也编织不出引人 入胜的故事。 体现在试卷的命制上,命题者会独辟蹊径,从淡化情节特征上来命题。 如:作品叙述缓慢,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 用?少有甚至没有概括情节结构类型的题目。 如2016年江苏卷考查: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 文中的作用。(抓住某段落或某段中的内容(或句子)要求分析它在全 文中的作用,即重点考查小说情节的内在关联性)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但作者用浓重笔墨写侯菊,这 样安排是因为: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 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女儿出嫁 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 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 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作者实写 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 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 美,意味深长。
第一个是虚实之别。散文写实,小说务虚。散文是作者真实情感的一种表达, 无论是亲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包括借景抒情的,都是真实的表达。而小 说是务虚的,小说中的事儿,在生活基础上提炼、进行艺术加工、虚化处理 的。小说的人物,有生活原型,但不是原汁原味儿的人,
第二个是人物之差。小说必须有人物,人物是支撑,没有人物就没有小说。 散文则不同,可以没有人物。大家知道,我们的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是不需 要人物的。当然,叙事散文就需要人物了。即便散文里也有人物,但它和小 说也不一样,小说必须有人物对话,而散文有人物也不一定有对话。 小说的人物对话是小说的眼。小说创作强调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刻画的 方法有哪些呢?有心理、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各种描写。其实,这些 描写,通过人物对话基本都能展现出来。而散文则不同,散文一是可以没有 人物对话,有很多散文是不存在人物对话的;第二,即便散文有人物对话, 它的表现也不同。小说人物对话,必须是每一句话自成一段。散文则是对话 完了,把事说完,一个自然段才结束,开启第二段。这是小说和散文人物对 话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别。
4.突出抒情情调 / 抒情性味浓。如汪曾祺的小说并不十分注意人物性格和 心理的描写,而是着力于氛围的渲染,从而构成另一种情调。甚至有的作 品把氛围的渲染作为整篇小说的结构中心,以至人物反倒成了点缀,《陈 四》便是这样的代表作。全篇四千多字,作者竟用了三千多字来抒写迎神 赛会的民俗风情,酿造出一股朴实粗犷的文化氛围,文章的后部分只用了 几百字点出了踩高跷的陈四就在这种蒙昧的氛围中挨打、大病、卖灯等, 人物被浸泡在这浓重的古风习俗之中。 其实,这种淡化人物性格而着意氛围营造的方式反而更加浓化了人物的性 格,丰富了作品的抒情容量,令人油然而生怜悯、同情、伤感。情绪如何 酝酿,氛围怎样营造,首要的便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小说与散文的区别
• 小说与散文的相同之处: • 1. 表面行文基本类似 • 2. 都是通过叙事和描写来完成创作 •
• 小说与散文的不同之处: • 第一,虚实之别。第二,人物之差。 • 第三,表述不同。第四,描写各异。 • 第五,语言差别。第六,篇幅区别。 • 第七,结构差异。第八,不同的“我”。
小说与散文的不同之处: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七,结构差异。小说接近戏剧,故事中的人物直接演给 读者看,情节安排巧妙(伏笔、背景烘托、倒叙,插叙灵 活运用)。而散文不同,不需要伏笔、铺垫,叙述完了, 表达清楚即可。比如我感到白杨很美,白桦林美。见到冰 雪,想赞美它多么美、多么高洁、多么神圣、多么伟大。 不用什么铺垫,直接来就行。
第八,两者都可以写“我”,但是“我”的含义不同。 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这样可以拉近 读者与故事的距离,增强真实感,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 但是,小说中的“我”不管有没有作者的影子,这个“我” 都不能当作作者本人。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我”就不 是鲁迅,而是叙述主人公,是小说的人物形象之一,是故事 的见证者。而散文中的“我”必须完全是作者本人,通过 “我”的经历见闻,客观叙事,主观抒情。
3.营造意境。散文化小说一大特点,即追求意境之美。沈从文是描写自然 景物的高手,读他的作品就会使人感到强烈的意境之美。如《边城》中的 自然景物描写用笔很浅很淡,但就是这种自然状态的描写,才会形成翠翠 自然的形象。 又如2010年阿城的《溜索》这篇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峡谷险峻气势, 2011年《这是你的战争》则侧重自然景物的描写。 而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试题的命制上: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溜索》)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 是你的战争》)
本题考查文本特征,难度较大,涉及的考点主要是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也有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生在 作答本题时要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孙犁散文的“小 说化特征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那么回答本题时就要从“小说”入手而不能从散文入 手。 小说(特征)是什么?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写什么——“人物”“情节”“环境”, ②为什么写——“主题”, ③怎样写——“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为此,考生在作答本题的时候,可以从小说的情节、 人物、表达技巧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三是表述不同。小说重叙事,散文重抒情。这是小说与散文的一个根 本区别。当然,叙事散文,也得叙事。但从整体来看,小说侧重叙事, 小说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散文偏向抒情。
第四,描写各异。小说更具象一些,散文则抽象。具象就是具体细节更加 形象的描写,很细致的。而抽象的,那就不同了,会用蕴意深刻的内涵, 就像我们诗化的一些语言一样,不是直白地表现。而小说要平实、直白、 具体
散文化小说再次走向前台,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汪 曾祺、钟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 了不少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新鲜 的气息。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 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 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 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 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 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 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观照。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 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 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 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 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 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 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 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 筹划。
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基础知识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始终有“散”的一脉 存在,以小说的“散文化”特征闻名的作家主要有郁达夫、 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他们的探索实验虽然 未构成现代小说的“主流”,但仍然是推进中国小说现代 化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 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然后是郁达夫、废名、沈 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的作品。
①情节上:文中多处提到“插军旗”,在情节上起到线索作 用,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展;②内容上:从内容上看,表 现出会明对当初生活的眷恋;③主题上:从主题上看,凸显主 旨。
2.虚化人物。传统小说理论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 散文诗化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本真的 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 也正有此特点,2008年考汪曾祺的《侯银匠》这篇文章时第15题是这样命 制的: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 样安排的理由。
第五,语言差别。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用平实的文字,通俗 流畅的语言来表达,首先读者要能读懂。而散文相对来讲则要求文字优 美,要有美感,有美学的审美价值。
第六,篇幅区别。小说从几百字到上百万字不等。小说篇幅可大可小。 而散文一般只是几百几千字,多的话到万字。一篇散文里不可能出现三 五十个人物,小说里可以。所以,散文的篇幅相对(除却小小说)比小 说要短。
11.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 使人如临其境。
12.“雪”:一是自然界的雪,二是象征着笼罩着的越来越近的外敌入侵的 战火,三是象征应征入伍作翻译的消息,四是象征师生之间的亲疏关系。 “雪”与“腊梅林”:象征青年们志愿献身保卫祖国的纯洁无瑕、迎难而上 的爱国情。 “雪”由大到停到消融的变化过程,喻示人物关系的和缓,更喻示着救国 有望的情结。
对比两段文字,不难看出,两段都是记叙段落,但又明显不同,甲段文 字很明显是小说的记叙,乙段文字却是散文的记叙。那么小说的记叙和 散文的记叙有什么区别呢?
一、甲段文字面对读者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乙段文字面对读者的却是作者。 二、甲段文字是再现了历史画面,乙段文字仅仅叙述事情的经过。 三、甲段文字的作者可以说是穿越了历史,让历史的画面复活在眼前(穿 越视角),乙段文字的作者站在现在看历史(现实视角)。 四、甲段文字的作者就像上帝一样,对所写人物无所不知,包括每个动作 的细节和情态甚至是内心活动,是全知的视角,属于写作小说时的作者视 角,乙段文字的视角对所写人物所知有限,因此是线条化的,属于散文的 写作的视角。 五、甲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形象生动,乙段文字表达效果客观真实。
散文小说化的文体特征
散文创作中的小说化现象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
人物性格典型化 叙述结构情节化 题材内容细节化
这篇散文具有小说文体的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其小说化特 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叙事比较紧凑、完整。比如,本文较为完整地记述了“高跷 能手”李槐一生的遭际; ②矛盾冲突性较强。比如,“我”与造反派的冲突、与“高跷 能手”李槐的冲突,“高跷能手”李槐与造反派的冲突、与 “我”的冲突,以及“我”、李槐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等; ③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突出。比如,“高跷能手”李槐对高跷 艺术的痴迷、他早年为日本人献艺晚年仍引以为荣的畸形心态; ④小说技巧的运用,比如注重用细节和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 用凝练、简洁的“白描”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况味等。 (每点2分,只要能够回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得满分。其中, 第④点只要回答出一个方面的小说技巧即可;如有其他合理答 案,亦可酌情得分,最高每点不超过2分。)
(乙)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 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 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 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 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 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对比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甲)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 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 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 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 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 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 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 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 地放下了刷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