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讲解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 手法,以及重复、排比等结构技巧,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意象分析
分析诗歌中的孔雀、东南飞等意象, 探讨它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 值。
拓展延伸,思考探究
主题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 题和思想内涵,如爱情、自由
、生命价值等。
文化探究
探讨《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 所体现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
补充讲解
如果问题涉及到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讲解和 示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05 教师点评与总结归纳
对学生表现的点评
积极参与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深入思考
学生们能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 主题,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
团队协作
《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引言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课堂教学实录 • 学生活动与互动环节 • 教师点评与总结归纳 • 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
01 引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孔雀东南飞》的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阅读和鉴赏
讲解背景,整体感知
时代背景
介绍汉乐府及《孔雀东南 飞》产生的时代背景,帮 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刻内 涵。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及代表 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诗歌朗诵
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朗诵 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诗 歌的情感和韵律。
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文本解读
艺术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诗歌中 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说明:《孔雀东南飞》语言优美、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汉乐府的名篇。

设计本节课,我是通过学案式教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紧扣文本特点,凸显重点,以题带动赏析及阅读,以期达到读与练完美结合,最终实现知、情、意结于一体的新型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师: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同学知道有哪些关于爱情的诗歌呢?生1:《关雎》。

师:能不能说说其中的诗句呢?生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非常好。

其他同学还知道哪些?生2:《蒹葭》。

有这样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3: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师: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名句吗?生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师:不错。

(问全体学生)还有吗?生4:老师,我知道李商隐的《无题》中,有这样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生5:老师,这句好像不是《无题》中的,我读过李商隐的《无题》,好像没有啊。

师:李商隐有好多《无题》,你们读的不是一首,他说的也是出自《无题》。

(生笑)生6:有这样几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但是我不知道是谁写的?师:哪位同学知道呢?生7:好像是白居易的。

师:哦,《上邪》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作者不详。

不知道没有关系,大家说得非常好。

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带给人的并不全是幸福。

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化蝶双飞的梁祝,劳燕分飞的陆游和唐婉,他们演绎的都是催人泪下、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孔雀东南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孔雀东南飞》)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学案中的乐府名句的背诵情况。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显示材料一)“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礼记本命》师:焦母在这些规矩中随便选一条都可以对兰芝进行压制、迫害。

因此就是真的把“东家贤女”秦罗敷娶进家门,难保她不是第二个刘兰芝。

关于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兰芝,诗中没有明言。

不管焦母以什么理由嫌恶兰芝,乃至将她赶走,都暴露了封建家长制力量的强大和冷酷无情。

《孔雀东南飞》里差不多连一个刘焦二人的欢愉细节也都没有描写,没有恩爱的生活背景,哪来忠贞不渝的爱情呢?生:诗人作为一个“局外人”,如果大肆去描写刘焦二人的生活细节,反而显得不真实。

焦仲卿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就从侧面深刻表明了他不愿失掉这贤慧美丽的妻子,也生动说明了二人早已结成了生死之谊。

(显示材料二)“作诗贵剪裁。

”──沈德潜《古诗源》“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

于此可悟裁剪法也。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凡大体*,类多支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

是以附辞含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有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纷丝之乱。

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师:(对材料稍加解说)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归统。

因此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刘焦的生活细节,二人的所谓生活基础、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等并不是最重要的材料。

而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如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就必须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

便于塑造兰芝的人物形象,使题意更加明显。

虽然刘焦“相见常日稀”,然而两情若是久长时……生:又岂在朝朝暮暮。

师:是啊,如果诗人不加选择,将所有的材料平铺直叙或平均使力的描写,就无异于“记流水账”,反而显得纷繁无头绪,杂乱无章了。

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教学片段实录

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教学片段实录

二、解题
《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 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诗题中的“东南飞”是“向东南飞去”的意思。本诗约作于东汉末建安年间,距 今有1800多年。
诗歌以孔雀失偶起兴,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人性的 美丽与纯洁,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及封建家长制的控诉和鞭挞,同时塑造了具有反 抗精神的刘兰芝这一光辉形象。全诗共350句,1785字,规模宏伟,剪裁精当, 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清新流畅,质朴优美,富有音乐美和感染力。本 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2、标出节次,通读全文,了解 情节。
3、准备小黑板若干块,用以写 句子和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语: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魔影,下面要学习的乐府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表现了这一点。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全诗有一 千七百多宇,堪称诗中之王。现在请同学们先读一遍课文,注意正音。
2、了解故事梗概(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教师点评并强调重点:封建家长制 对爱情的摧残与扼杀。
3、听课文录音,注意字词读音 及停顿。
4、学生齐读课文。
5、抽查学生翻译重点句子(课 后练习二的句子)。
6、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并相互点评。教师强调叙事线索及主要内容。
7、学生概括诗歌主题并相互点评。教师强调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及对主人公 形象的赞美。
8、学生通读全诗后进行课堂练习(一)的第3小题(出示小黑板)。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能力培 养
9、分析刘兰芝的形象。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归纳:刘兰 芝美丽、聪明、勤劳、知书达理、善良而自尊自重、忠贞不渝等。这些性格特点 在课文中都有体现,如“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三日 断五匹”,“故作不良计……快快嫁此郎”,还有“初七及下九……郁郁登郡门” 等都能体现出来。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爱情是什么?生 1:爱情是两个人相互喜欢,愿意在一起。

生 2: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幸福。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一首经典的爱情长诗——《孔雀东南飞》,看看在古人的笔下,爱情又是怎样的一种模样。

二、背景介绍师:《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盛行,婚姻往往受到家族、门第等因素的制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就显得尤为珍贵和令人动容。

三、初读诗歌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

(学生默读诗歌)师:好了,大家都读完了吧。

接下来,老师来为大家朗读一遍,在我朗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老师朗读诗歌)师:现在大家再来一起朗读一遍,要读出感情哦。

(学生齐读诗歌)四、文本解读师: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大家觉得这两句有什么作用呢?生 3:我觉得这两句通过孔雀的徘徊,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

师:说得很好,这两句其实是起兴的手法,以孔雀的徘徊来引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爱情。

那我们再来看刘兰芝这个人物形象,诗中是怎么描写她的呢?生 4:“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这几句写出了刘兰芝的多才多艺。

师:对,刘兰芝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子。

那她为什么会被婆婆遣归呢?生 5:可能是婆婆太挑剔了。

师: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其实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焦母的专横霸道以及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也是导致刘兰芝被遣归的重要原因。

那刘兰芝被遣归后,焦仲卿是什么态度呢?生 6:焦仲卿一开始向母亲求情,想要留住刘兰芝。

师:对,但是他的求情并没有成功。

那刘兰芝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呢?生 7:她的哥哥逼迫她改嫁。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及反思[修改版]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及反思[修改版]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及反思《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及反思(本文是百度文库同名文章的WORD版)师:每当想到《孔雀东南飞》,响彻我耳边的便是刘兰芝坚定而执着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学生同背)在研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怅惘,为他们的悲剧结局而唏嘘感叹。

怅惘与感叹之后,今天就让我们沉下心来对这悲剧当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刘兰芝与焦仲卿(板书刘兰芝、焦仲卿),进行深入的品读与鉴赏。

首先请大家明确一点: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以及今天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都不能脱离原文。

我想先找同学来谈一下,刘兰芝这一个人物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师板书:忠贞)从她与府吏说的话可以看出。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还有就是当她被迫回娘家之前她对焦仲卿说“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无比忠贞。

再有她在最后被家人逼迫无奈只好“揽裙脱丝缕,举身赴清池”,她愿意用死来表明她对爱情的忠诚。

师:很好,那么除了忠贞你们还能读出什么?生2:刘兰芝被婆婆百般刁难,被迫回家,刘兰芝对婆婆说的“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以及对小姑说的“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即使她被百般刁难,也怕婆婆在家操劳,这些都说明她的善良。

(师板书:善良)生3:我还觉得她漂亮(师板书:漂亮)。

文中有“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师:既然大家谈到了漂亮的问题,那我就想问大家,焦母是不是因为刘兰芝太漂亮,怕自己的儿子贪恋女色、耽误前程才驱遣刘兰芝?生:不是。

师:如果不是,原文中有没有什么根据?生4:我认为不是。

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体无比”就是说长得漂亮,说明焦母不是怕儿子贪恋女色,反而想给他找个更漂亮的。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山东省文登十一中语文教师于洪飞师:(运用多媒体导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准备,今天,我们在这里用各自的方式演绎古典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悲剧故事。

那么他们是如何演绎这个故事的?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怎么样?我想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好!请看第一场《遣归》(生介绍)导演:从杰演员:从芹饰刘兰芝从杰饰焦仲卿曲燕饰焦母旁白:孙飞第一幕:相恋〔形式:哑剧〕生旁白: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起初,他们很幸福。

兰芝听门外声响,轻轻出门,于池边小路徘徊等待仲卿,久等不来。

仲卿从后轻手轻脚上,轻拍兰芝肩;兰芝故作生气,与仲卿闹别扭,不听仲卿反复解释,后兰芝敲了仲卿一下即跑走,仲卿跟上。

第二幕:婚后〔形式:哑剧〕〔背景音乐:小提琴协奏《梁祝》〕生旁白:婚后的兰芝贤慧勤劳,每天都忙到深夜,天刚亮,又早起做饭。

深夜,兰芝倚烛刺绣,天明,兰芝吹灭蜡烛,出门做饭。

〔生配乐表演〕第三场:逼归〔形式:话剧〕焦母:(拄拐上)(吼)兰芝,你死哪去了,还不赶快做饭?兰芝:(低眉顺眼)婆婆,我这就给你端饭,今天,咱们吃面汤。

焦母:(脸孔朝天)面条太滑。

兰芝:(委屈求全)那……咱们吃包子。

焦母:(顿拐)包子太腻。

兰芝:(声音哽咽)那……吃饼焦母:(白了兰芝一眼)不行。

烙饼太硬兰芝:(泪水溢满眼眶,强忍不流)那婆婆,你想吃什么,我去做。

焦母:(怒斥)算了吧,你个笨婆娘,我们焦家怎个娶了你,连饭都做不好,算了,快去……兰芝黯然而下。

第四幕:请归〔形式:话剧〕兰芝独坐闺房饮泣,仲卿接信回家,听兰芝诉别。

兰芝(停止啜泣,哽咽):我要走了,不是我不想呆,……只是……婆婆对我不满意,我不能等着被赶走,还是让我自己提出来吧。

仲卿(声音宏亮):你别走,让我去跟母亲说吧。

兰芝仍啜泣不语。

师:好,第一场表演结束,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哪位同学毛遂自荐来评论一下?生甲:我认为他们表演得很不错,焦母的扮演者把焦母的蛮横、专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听课实录

《孔雀东南飞》听课实录

《孔雀东南飞》听课实录授课老师:陈旭德第三课时,导入:再别康桥里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图片发自简书App这些问题哪些可以立刻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找,在第一部分中还有哪些地方是铺陈写刘兰芝的?有一个同学回答,但是没找对,老师纠正生回答:被遣归的那部分。

老师引导:后面还有吗?生:迎娶场面,十四段师:不惜笔墨描写刘兰芝,就是为了突出。

师:看后三个问题,可能我们只是停留在刘兰芝焦仲卿软弱,焦母反派,进一步思考:第九段,认真打扮难道只是为了报复焦母,激怒焦母吗?生在此处有思考师:新妇起严妆还为了谁?此处学生思考不够,似乎老师讲的太多了,学生思路没打开。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孔雀会不会飞?为什么是孔雀而不是别的鸟?生回答很好,顺势引出赋比兴的兴投影图片发自简书App师:除了这七条理由外,焦母是不用理有的,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家长图片发自简书App通过投影图片梳理故事情节赵按:结合自己上课的体验,这样匆匆而过似乎效果不佳图片发自简书App上述六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或者合并?哪些问题是立刻能回答的?生:回答第二问题,说刘兰芝哥哥是不讲道理的关心。

好!师:母亲能够拒绝,但拒绝不了哥哥师:第三个问题表述就有问题,先后顺序反了,应该是先答应婚事,再决定赴死,刘兰芝是在什么时候决定赴死的?师:情和孝守住了哪个?师:合葬华山傍?为什么呢?讨论十分钟。

赵按:我身边的学生问讨论哪一个呢?这时正好老师说讨论一个或几个都可以。

赵按: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旭山老师把学生问题都念完的教学案例,我觉得还是集中念一下更好,这样既能合并问题,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老师集中投影出来固然很好,很用心,但这样似乎割裂了学生的思考,老师讲的多,学生又停下了思考的脚步。

学生此时在认真讨论。

(十分钟)此时距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布置了十分钟的思考讨论。

赵按:是否有点迟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八分钟左右结束,让学生回答讨论的结果。

生:回答第五个问题,焦母就一个独子,死了之后觉得后悔,可能促成焦母的转变,这个时候发现了刘兰芝的好老师和其他人打断并不认可此观点生:就第六个问题而言,为什么还要他们二人合葬?她不是嫁给了太守的儿子吗?不合理吧?赵按:这个问题提的太好了!师:让生回答,但学生未答,老师开始自己解答。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_高中语教.doc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_高中语教.doc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_高中语文教案师:(运用多媒体导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准备,今天,我们在这里用各自的方式演绎古典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悲剧故事。

那么他们是如何演绎这个故事的?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怎么样?我想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好!请看第一场《遣归》(生介绍)导演:从杰演员:从芹饰刘兰芝从杰饰焦仲卿曲燕饰焦母旁白:孙飞第一幕:相恋生旁白: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起初,他们很幸福。

兰芝听门外声响,轻轻出门,于池边小路徘徊等待仲卿,久等不来。

仲卿从后轻手轻脚上,轻拍兰芝肩;兰芝故作生气,与仲卿闹别扭,不听仲卿反复解释,后兰芝敲了仲卿一下即跑走,仲卿跟上。

第二幕:婚后〔背景音乐:小提琴协奏《梁祝》〕生旁白:婚后的兰芝贤慧勤劳,每天都忙到深夜,天刚亮,又早起做饭。

深夜,兰芝倚烛刺绣,天明,兰芝吹灭蜡烛,出门做饭。

〔生配乐表演〕第三场:逼归〔形式:话剧〕焦母:(拄拐上)(吼)兰芝,你死哪去了,还不赶快做饭?兰芝:(低眉顺眼)婆婆,我这就给你端饭,今天,咱们吃面汤。

焦母:(脸孔朝天)面条太滑。

兰芝:(委屈求全)那……咱们吃包子。

焦母:(顿拐)包子太腻。

兰芝:(声音哽咽)那……吃饼焦母:(白了兰芝一眼)不行。

烙饼太硬兰芝:(泪水溢满眼眶,强忍不流)那婆婆,你想吃什么,我去做。

焦母:(怒斥)算了吧,你个笨婆娘,我们焦家怎个娶了你,连饭都做不好,算了,快去……兰芝黯然而下。

第四幕:请归〔形式:话剧〕兰芝独坐闺房饮泣,仲卿接信回家,听兰芝诉别。

兰芝(停止啜泣,哽咽):我要走了,不是我不想呆,……只是……婆婆对我不满意,我不能等着被赶走,还是让我自己提出来吧。

仲卿(声音宏亮):你别走,让我去跟母亲说吧。

兰芝仍啜泣不语。

师:好,第一场表演结束,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哪位同学毛遂自荐来评论一下?生甲:我认为他们表演得很不错,焦母的扮演者把焦母的蛮横、专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实录

孔雀东南飞实录

孔雀东南飞实录第一篇:孔雀东南飞实录《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个人简介】邱文华,男,江西省特级教师。

江西省南康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2003年被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赣州市“十佳”教师和赣州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工会评为“师德标兵”。

至今有2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以及随笔类文章发表在《考试》《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

【教学实录】〖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课文前后的导语及思考练习、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来预习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确定问题。

各小组通过讨论,先把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解决掉;然后由组长把意见不一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交给老师;最后由老师和几个小组长成立评议小组,评议小组结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整合,确定出以下几个中心问题:⑴ 谈谈你眼中的刘兰芝(男生谈)和焦仲卿(女生谈)。

⑵ 古代妇女地位不是很低下吗,那么焦母为何能独断专行,为所欲为?⑶ 焦母为何要逼迫儿子休掉刘兰芝?⑷ 刘、焦最后双双殉情,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他们的爱情观吗?⑸ 请你用几句话来劝慰刘、焦二人,以使他们打消自杀的念头。

〖教学过程〗3、由全班同学推荐一位同学担任该节课的主持人(以下简称“主”)。

主:通过课前的准备,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针对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评议小组经过讨论,把它们综合成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请同学们看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请男同学谈谈他们对刘兰芝的看法。

生:她心地善良,即使被焦母驱逐出门,也不记仇,临别时还对婆婆好言相慰,甚至要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她的身上闪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宽容、善良。

生:在我眼里,刘兰芝是个综合素质很高的才女。

你看,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

《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一、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民间叙事诗,完整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丰满的人物性格及个性化的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本课时从“诗言志”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找到相关语段,自己先行朗读、讨论、分析,借助人物对话梳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性格特点,教师加以引导、归纳,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

二、学情分析学生曾学习过《氓》,基本了解叙事诗的把握技巧,对《孔雀东南飞》的艺术地位通过《木兰辞》的学习有所了解。

学生普遍喜欢古诗词,但对长篇叙事诗和文言文阅读有畏难心理,学习较被动,一般等待老师的讲析。

《孔雀东南飞》成诗年代较久远,学生对那一时期的历史尤其是社会生活了解不多,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学生已学习过一些古典诗歌和文言文,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注释等疏通文本,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与人物性格。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字词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人物塑造的方法品鉴人物性格特点,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

德育目标:依据主人公悲剧命运思考现实意义,培养执着追求、坚强勇敢、珍惜生命的美德。

四、课堂实录师:前两个课时我们梳理了重点字词,理清了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赏析了本诗的艺术特色。

今天我们一起总结梳理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解读主人公悲剧命运,思考现实意义,培养执着追求、坚强勇敢、珍惜生命的美德。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

首先品鉴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提示:人物塑造的方法有哪些?以此为突破口体察人物性格特征。

生1:精明能干、孝顺。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呢?生1:第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师:非常好,还有吗?生1:忠贞不渝:被遣回家后拒绝再嫁的情节可以体现。

敢爱敢恨:殉情部分可以体现出来。

师:应当说敢爱敢恨这也是爱情忠贞的一个体现。

还有其他的补充吗?生2:不慕荣华。

从拒绝嫁给府君的情节可以看出;做事坚决,不嫁的决定态度很坚决。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通用17篇)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通用17篇)

《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通用17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篇1一、教学理念:中学课本里有很多传统名篇。

它们的魅力就在于能让你百读不厌,常教常新。

我正是力图从这点动身来教《孔雀东南飞》的。

本篇是一首闻名的乐府诗。

所以,让同学了解诗歌的特征及多种表现手法,从“诗言志”的角度动身,了解刘、焦婚姻爱情悲剧及其缘由,借助人物对话体察人物性格特征及人性美是教学目标;本篇文言词语不少,特殊是偏义复词、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也必需把握。

从教学方法上,让同学读、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同学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关键。

二、课堂实录其次课时师:上节课我们熟识了课文结构,了解了课文情节,特殊学习了“相”的用法和偏义复词想象。

请同学公布课后作业的答案。

生1完成“相”的用法练习,生2完成其他练习。

师生共同评点。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分析人物。

我们知道刘兰芝是本文的仆人公,我们就来看看她是怎样的一般面孔,透国她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评:我在这里交代本课的目标,有助于同学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学习诗歌不能离开“读”。

只有通过读,我们才能体察到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节课我就请同学读,读有关刘兰芝言行的语段,来感悟刘兰芝。

评:交代学习方法。

生读“十三能织素”段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刘的什么?生争论。

回答:生2: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3:本段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了刘的聪慧颖慧生4:本段还写出了刘的果敢刚毅,这从“妾不堪驱使,……准时相遣归”可知道。

师: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生4:我是从资料上得知的。

(课堂有笑声)真正的缘由我也不太清晰。

师:非常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能实事求是,非常好。

这个问题我来讲。

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

在娘家听父母的,到婆家听丈夫的,自己无真正的自由。

出嫁后没有婆家的许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

其二,她们更看重自己的贞洁。

所以“休”对一个女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应当清晰了,而自请“休”,更需要多大的士气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XX》教学实录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难断”是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僵持不下,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和谐幸福。

一起来看看名师《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阅读,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教师,只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和对话者之一。

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不能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代替学生的情感认知,而要强化并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引导并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去创造意义。

基于这样的阅读理念,我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只字不提作者、背景、评价等相关材料。

紧接着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讨论,目的就是不想让现成的或教师的结论左右学生的思维。

我想听一听学生原汁原味的情感认知。

下面,就是讨论课的情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孔雀东南飞》,大家对《孔雀东南飞》是不是有了点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印象啊?
生:是。

(异口同声)
师:好。

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猜一猜、说一说《孔雀东南飞》。

生:“猜一猜”?有(同学疑虑地说)
师:嗯。

请问XX 为什么要离开XX?
生:老师,您说得不对。

不是刘兰芝“要”离开焦仲卿,而是被焦仲卿的母亲逼迫,被他们家赶出了家门。

请注意是“逼迫”。

(我的话音刚落,一女生就抢着说)师:好。

那么请问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要“逼迫”她呢?
生:她看她不爽!(一个瘦高个子的男生说着。

“不爽”引得同学们一阵大
笑。

)师:为什么看她“不爽”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生:因为xx 任性。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她婆婆说她是“此妇无礼节,举动
自专由。

”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大家抓紧时间猜一猜。

生:因为刘兰芝与焦仲卿“门不当,户不对”。

师:有根据吗?
生:刘兰芝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焦仲卿是“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师:还有吗?
生:因为••…因为•…刘兰芝没有生孩子。

(一个女生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说。

)生:对。

(不少同学附和着)
师:为什么没生孩子就逼她走呢?(我紧逼一句。

许多同学陷入了沉思,保持着沉默。

)生:老年人都想抱孙子。

(一个大胆的男生说)
师:这是事实。

那么我们从封建伦理道德来看呢?
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师:什么意思?
生:“无后”是大不孝,因为“无后”就是断香火,就是断子绝孙。

所以焦仲卿
的母亲就找借口“逼”她走。

师:有一定的道理。

还有吗?(我想继续挖掘)生:有。

我认为是嫉妒心理。

(一个胖乎乎的男生说)
师:谁嫉妒谁啊?
生:xx 的妈嫉妒xx。

师:啊?怎么说?
生:因为刘兰芝长得漂亮,又聪明能干,焦仲卿非常爱她。

他妈担心刘兰芝会取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担心儿子会疏远她。

师:好。

你分析的角度较新。

还有吗?(沉默一阵之后,我总结道)刚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推测了焦仲卿的母亲逼迫刘兰芝的种种原因,既有伦理方面的,又有心理方面的,我认为大家猜得不错。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

首先,请女同学说一说“这个婆婆怎么样?”
生:不好。

(异口同声)
生:夹石。

(方言词,意即蛮不讲理。


师:为什么?
生:她横挑鼻子,竖挑眼。

生:鸡蛋里挑骨头,生找毛病。

生:她虐待xx。

师:“虐待”从何说起?
生: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这不是虐待是什么? 生:她棒打鸳鸯散。

(女同学义愤填膺地声讨着。

)师:面对这样的婆婆,我们怎么办?
生:不理她。

(性格直爽的女生说)
师:行吗
生:不行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时女子在家庭里没有地位。

师:那么“婆
婆”不是很有地位吗?
生:婆婆年轻时也没地位,可她现在有了。

噢,对了。

这就叫做“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看来,xx 也只有慢慢地“熬”了。

师:好了。

现在请男同学说一说“这个妈妈怎么样?” 生:好!(我的话音刚落,男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师:要拆散自己婚姻的妈妈还是好妈妈吗?
生:是。

师:为什么?
生:她虽然逼迫刘兰芝,但也是为着这个家,还是为她儿子好。

师:我们的男同学真是好样的,这么热爱自己的妈妈,真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你们的妈妈没有白养你们,她
们听了一定很高兴。

生:还好样的?爱,那也要看怎么个爱。

对的,我们要爱。

不对的,我们也不能爱。

(一个女生听了我的评论,生气地说)
师:唉!真是“隔层肚皮隔层山”啦!女同学说婆婆不好。

男同学说妈妈好。

那么请问男同学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生:先和母亲好好地谈谈,尽量做好母亲的思想工作。

师:做不通怎么办?
生:分家。

单过。

(一男生干脆地说)
师:其他男同学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母亲把我们养这么大,容易吗?我们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

生:不分。

那就和他离婚!(一个女生坚定地说,其他女生附和着。

)师:唉!到了这种程度,你看这日子还怎么过?(大笑)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难断”是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僵持不下,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和谐幸福。

同学们,你们会成为焦仲卿吗?
生:不会。

师:你们会成为xx 吗?
生:不会。

师:那我就放心了。

我衷心地祝愿你们将来爱情幸福,生活美满!
生:热烈鼓掌。

(我看到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娇羞的幸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